农民遭遇大旱年份,造成粮食减产协议,那么今年农民收入可能会增加还是减少?

一场摧毁了一半农作物的干旱会对农民是一件好事吗?如果这场干旱对农民是好事,为什么农民不会在没有干旱
1、对农民是不是好事主要是从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来看.简化考虑,农民的收入由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决定.2、农作物的收成减少一半,也就是说农作物的供给减少,价格会上升,无法确定农民的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假若粮食的供给仅仅是农民每年生产的粮食,不涉及粮食储量的增减,并且,生产的粮食完全销售出去(即在市场价格水平下供给等于需求),那么由于粮食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粮食价格变化的比例小于它引起需求量变化的比例),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农民的收入会产生较大的增加,干旱对农民而言就是一件好事.3、现实经济中,国家都有粮食储备,一旦出现大旱,国家会拿出粮食储备投入市场,增加供给,价格可能不会产生大的变化,那么,干旱造成农民的粮食减产,会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减少,从而就不是什么好事了.4、这个问题与“谷贱伤农”有点关系:相同点是与粮食价格变化相关,但“谷贱伤农”仅仅涉及粮食的需求,这个问题还涉及供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即刻盘古百度必应
俄罗斯遭遇大旱 粮食产量预期下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盛晶晶):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因此俄罗斯粮食收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世界粮食市场的走向,特别是小麦的价格。今年俄罗斯遭遇异常干旱的天气,导致粮食产量预期下调。
  2010年夏天,俄罗斯曾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致使当年粮食产量下降37%,俄政府不得不颁布禁止粮食出口的禁令,从而直接带动了全球小麦价格大涨。今年俄罗斯又遭遇了异常干旱的天气,南方地区还遭遇了暴雨和冰雹。截止7月底的统计,全俄共有16个联邦主体遭受旱灾、水灾甚至是蝗虫的侵袭,受灾耕地面积440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5%至6%。俄农业部官员近期表示,鉴于此有可能下调俄罗斯今年粮食产量预期至万吨。而就在今年年初,俄农业部还曾预计粮食产量将维持去年的9400万吨。
  粮食的减产导致今年7月以来俄罗斯国内特别是南方地区小麦价格飞涨,并由此引发相关食品价格的上扬。针对这些问题,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7月底就责成农业部尽快制定出支持农业生产者、防止粮价暴涨的一揽子措施。他还要求农业部在9月1日前每周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与各联邦主体权力执行机关讨论应对旱情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俄罗斯政府应对干旱和粮价上涨的措施有三种:首先是对粮价进行干预;其次是资金补贴;第三是在必要情况下延长用于采购农业设备的贷款期限。
  虽然形势严峻,但俄农业部官员仍旧认为,今年俄国内粮食需求不会超过7000万吨,再加上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因此完全有能力满足国内需求,所以目前暂时无需采取提高出口关税、禁止粮食出口等调控措施。
更多新闻v&& 15:04:34v&& 02:39:08v&& 10:43:40v&& 05:30:28v&& 09:43:22v&& 00:41:54
•&?•&?•&
NEWS 猜猜看
新闻辩论会>>
西南大旱 北方低温 中国粮食丰收是否遭遇拐点
  时间:   责任编辑: 柴永强
西南百年一遇的大旱、北方持续长时间低温,向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出怎样的暗示?
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截止到5月18日的统计,自今年4月1日以来,全国累计有18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1009千公顷,受灾人口155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19亿元。
这不由得让人担心:中国已连续6年的粮食丰收今年会不会出现拐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登华作出预测:“我国今年虽然遭遇了西南特大干旱、北方持续低温、南方近期连续暴雨等多起极端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但今年的粮食产量很可能还是处在一个平均水平。”
“再乐观一点说,可能是偏高一点的趋势。”他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
“粮食的品质有可能会差一些”
“我对今年的粮食产量持乐观态度,我担心的是今年粮食的品质有可能会差一些”。严登华向本刊记者强调说。这位刚刚从南方受灾省区调研回京的专家为本刊记者详细分析了我国几大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严登华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去冬今春的持续低温,东北地区天寒地冻,现在才开始翻地,这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到20天左右的时间,春播也被延后,所以今年东北粮食作物的生长季整体要后延。“但今年的墒情很好,土壤水量充足;因为去年冬季雪很大,今年东北的病虫害也会少一些,因此,从农业生产上判断,我认为今年东北粮食减产的幅度不会很大,但粮食的品质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生长季短了。我最担心的就是灌浆期发生旱情。”
据他介绍,以前东北是十年九旱,现在有的地区(如松嫩平原的西部)是十年十旱,在春、夏、秋季都发生过旱灾。
“制约华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最主要障碍就是水。”他说,“今年华北地区的水量比往年多,底墒可取代往年一至二次灌溉用水,今年粮食丰收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要密切注意长江和淮河流域的水情。尽管目前淮河流域尚没有发生洪水的迹象,并不排除会发生洪水,因为淮河流域发生洪灾的频率很大。”
严登华认为,长江流域今年雨水过多,对农作物影响很大。“与近几年相比,今年南方的降水过多。虽然南方的排涝措施好一些,但此时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粮灌浆、棉花幼苗生长以及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长时段降雨对此很不利;此外,暴雨还可能造成部分农田遭受洪涝灾害。”
“新疆地区今年的情况好于往年,因为去年大雪,水比较充沛,但表层土壤被侵蚀严重,土质要差些。雪灾也导致播种滞后,但总体上看,对粮食的影响不会太大。”严登华说,西南地区的旱情目前已基本解除,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会受到影响。不过这一区域的粮食产量占我国粮食总量的比重不大。
严登华说,“基于上述的分析和调研,我对今年粮食产量总体上的判断是与往年持平。”
严登华的判断,很快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认同。5月20日上午,我国著名粮食产量预测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锡康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表示,“虽然我国今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我们对17个省区的实地调研、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进行的大量计算,我们在今年4月下旬预测,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仍将与丰收的2009年持平略增。”
产量与去年持平略增的四大因素
作为长期从事投入产出技术和经济预测研究的专家,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陈锡康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已连续30年对我国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30年中,预报每年全国粮食产量丰收、平收、歉收方向正确,预测提前期为半年以上,平均预测误差为抽样实割实测产量的1.9%。
陈锡康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团队通过研究预计,2010年是我国灾害很严重的一年,预计全国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等于灾害严重的年4年的平均数,分别比2009年增加7360万亩、15380万亩和5170万亩。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作出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与2009年持平略增的预测,陈锡康认为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因为中央继续重视粮食生产,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支持粮食生产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之近年来粮食价格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半年来粮食价格上升较快,预计2010年农民种植每亩粮食的纯收入将比2009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是农业科技成果和推广力度大幅度增强,特别是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数量大幅度增加,对提高粮食万亩单产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出台落实,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化肥的价格比去年有所下降(如今年3月份国产尿素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6.5%),农民种粮成本有所降低;另外,今年高产粮食作物如稻谷、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而大豆等低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据陈锡康研究团队预测,今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将增加1000万亩,稻谷的种植面积将增加400万亩左右。
四是从气候方面看,目前的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有弊也有利。去年的冷冬和今年的春寒以及西南地区的严重干旱,对粮食生产都极为不利,但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去冬今春降水都较常年为多,土壤墒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如果能逐步消除农时季节延后带来的不利影响,预防可能发生的秋收季节的霜冻和寒露风,今年秋粮和早稻有望增产。”
陈锡康分析认为,去年因遭受严重干旱而造成粮食减产的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山西4个省区,今年的粮食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产量可能比2009年增加80亿斤左右。
纵观我国粮食供需形势,2008年粮食大丰收是转折点,此前我国的粮食是需大于产,2003年甚至出现了1224.6亿斤的缺口。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为10616亿斤,比2008年增加66亿斤,如果粮食统计口径中不包括大豆,那么,2009年我国粮食产大于需约1000亿斤。
“总体上讲,2010年我国粮食产需平衡,库存充裕,能充分保证粮食自给。”陈锡康自信地表示。
文章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1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油减产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