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腾讯收购了人人网,那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爆雷格局会是怎么样的

  美东时间6月23日收盘时,京东市值距离百度仅6亿,换算成增长率只有1%,隐隐有超越势头。一时间墙倒众人推,百度即将掉出T的网络舆论铺天盖地而来。

  在我看来,尽管百度在股价上还有可以运作的空间,短时间内并不一定会被京东超过;但如今面对和腾讯超过3000亿美元的市值,曾经是BAT之首的百度被AT远远超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O2O失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或者可以说,百度从来没有真正涉足过O2O战场。

  时代最大的获利者:腾讯

  既然要从O2O说起,不如先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利最多的腾讯。2010年市值约为425亿美元,而到今天,腾讯市值已经超过2690亿美元,增幅超过500%。这其中尽管有着游戏产业提供的巨大红利推动, 但也与腾讯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布局有着密切关系。

  在2011年,腾讯与奇虎“3Q大战”结束后的十场“诊断会”中,腾讯开始探讨开放与共享的重要性。也正是从那时起,腾讯不但开放了其内部优秀的流量资源,包括开放API、社交组件、营销工具及QQ登录;同时也开始对于自身社交、游戏业务关联性不大的项目进行战略投资,为互联网及相关行业的优秀创新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这个被命名为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的,在2011年5月以8400万美元的投资成为了平台艺龙网的第二大股东。在这之后,腾讯又连续投资了一系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统治力的公司。

  2013年,滴滴还处在发展时期,当时的程维找到腾讯,就迅速被安排与见面,不但在其后与快的大战之中获得了腾讯的大量资金,还得到了技术、流量等一系列支持。不负众望的滴滴先后合并快的与Uber,成为国内出行领域的最后赢家。

  2014年,腾讯投资大众点评,占股20%,这之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美团点评与美团外卖先后也成为了餐饮及外卖领域的头名,为腾讯占据了重要的流量入口。

  2014年,腾讯又宣布以7.36亿美元投资58同城,并获得其19.9%的股份以及15.2%的投票权。这一项目尽管价格不菲,但腾讯也在这笔收购中获得了社区服务领域的入口与卡位。同样,58同城也很争气,在2015年收购赶集网,为腾讯阵营再拿下一分。

  同样在2014年,腾讯以2.15亿美元入股京东,二者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于是,除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外最大的平台也进入腾讯阵营之中。

  2016年,成为了移动出行的新秀,腾讯也没有放过这一机会,三轮投资摩拜单车。尽管共享单车领域OfO与摩拜之间的战争尚未结束,但毫无疑问,无论二者最后战局如何,腾讯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从2013到2015年,腾讯却在短短三年时间,投资滴滴、联手京东、揽入58、拿下点评,成功投资了百余家具有战略意义的垂直类互联网企业。占据了大量流量入口与应用场景,形成了以微信及微信支付为核心的生态闭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赢家。

  不难看出,腾讯在投资布局之中,并不害怕在战局未分之际入场,反而会在行业最有力的竞争者中进行选择,然后给予最大支持,从而拿下战斗。从投资战略上看,这要比百度的做法主动太多。

  百度高层的消极态度与保守的投资战略

  在2015年DCM CEO峰会上,曾说:“百度从一开始就对移动的前景乐观,认为手机是个大趋势。“并表示,非常后悔2012年才进入这一领域,如果有机会选择,会选择更早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

  但实际上,在2012年时他并不是这样说的。

  2012年百度联盟大会上,李彦宏曾公开表示过对移动互联网的不乐观。他说:“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大手笔地投入移动互联网,很像酒驾的情况,很刺激也很危险。每个人都觉得很兴奋,但是没有想到挣钱很难。”李彦宏指出,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的这种状况也让业内人士想起PC互联网曾经经历的泡沫时代。

  尽管这番话不无道理,但李彦宏的态度未免过于谨慎,当然这也和百度当时的状况有关。彼时百度正处于股价回升的关键时期,如果将大量资本与经历投入到前景不明的移动互联网中,很有可能面临投资者的质疑。

  以李彦宏为代表的高层表态之后,百度战略的执行者们自然更加畏手畏脚。因此在百度的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战略中,动作偏向保守,对于成熟项目趋之若鹜,但却错过了大量优质项目的早期投资机会。

  (在移动中,百度的动作偏向保守)

  当移动互联网真正爆发之时,百度开始大量投资,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的百度投资回报并不高,可以说有量而无质。

  以百度几宗比较大的投资项目来说。

  2013年8月,百度宣布向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元,成为糯米网的最大股东。尽管在此之前,糯米号称“团购网站前三“,但这一名号显然与头两名合并之后的美团点评无法匹敌。而通过前期投资,将美团点评稳稳握在手中腾讯也在外卖和团购类赛道中稳压百度一头。

  2013年7月,百度斥资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成为当年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并购案。百度此举尽管表现出了做大分发平台的决心,但结果并不好看。2014年初发布,作为后发者的腾讯应用宝,依托微信、手Q等自家渠道推广,快速成为了分发平台的领跑者。

  2014年12月,百度向Uber全球投资6亿美元,并在2015年9月在此向Uber中国公司投入约4亿美元;但由于时机已过,Uber并没有能够翻盘,反而在2016年8月撤出中国。于是阿里与腾讯持股的滴滴最终胜出,百度也失去了最后的统治级流量入口。

  2011年6月,百度3.06亿元战略投资去哪儿网,这也几乎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期唯一令人称道的投资。如今,去哪儿网与携程合并,成为旅游出行领域的唯一巨头。不过,2016年百度剥离去哪儿网,除了收获200亿元利润外,似乎也并没有带来太多好处。

  在众多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中,存在着一种近似焦虑的危机感,在这种心态催使之下,难免揠苗助长。同时,与腾讯相比,百度的保守战术导致其投资往往是在项目估值最高时入手,而百度又无法像拥有微信的腾讯一样,给项目提供流量帮助,移动互联网布局失利在所难免。

  丢失了场景与入口,百度难以形成O2O商业闭环

  事实上,百度的移动互联网布局不能说不快,而且也有大量的服务类应用与入口型产品,但它们在知名度和系统化程度上与同行相比差距太大。

  (百度主要移动终端应用)

  从知名度来看,除了去哪网、百度地图、百度外卖和爱奇艺外,以上产品很少有被大众所熟悉和接受。但哪怕是其中的明星产品,也无法帮助百度拿回优质的流量入口。

  曾经,作为国内拥有最多用户数量的地图产品,百度地图是百度最大的骄傲之一;但在高德地图被阿里收购之后,凭借阿里庞大的商业体系,高德地图在LBS(基于位置服务)方面已经隐隐与百度齐头并进。

  而更加令百度遗憾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渐渐成熟的今天,地图依然无法摆脱其工具属性。用户习惯使用更加精准和垂直的应用,地图作为生活服务的使用率并不理想,百度也失去了其最有利的流量入口。

  作为百度进军O2O领域先锋的百度糯米与百度外卖,也在美团的阴影之下艰难维持,目前,整个团购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趋于稳定,美团在本地生活O2O的几大核心领域(如餐饮、旅游等)都奠定了其行业领导者地位,百度糯米与之差距较大;同时,百度糯米在电影、外卖等本地生活O2O核心领域起步太晚,超越美团几乎难以实现。

  雪上加霜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来临之际,百度最核心的百度搜索已经不能成为其流量入口。在PC时代,百度搜索作为最大的信息分发平台,占据了互联网最有利的入口地位;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能够通过更加垂直的方式得到满足。这种新理念带来的便利,直接在很大程度上清空了百度的PC端流量入口,宛如釜底抽薪。

  于是在O2O领域,缺乏了入口的百度很难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进而也就无力与阿里、腾讯一战。

  腾讯、阿里的支付之争,其中没有百度

  如果说O2O商业闭环当中存在一个核心要素,那或许就是支付。

  目前,在方面,腾讯有微信支付、阿里有支付宝、甚至京东也有自己的京东金融,三者的用户数量都是百度难以企及的。

  而百度则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没有有效的支付途径,百度的移动端应用与服务平台难以被串联起来;而缺乏有力的应用提供流量入口,百度钱包发展缓慢,甚至有些羸弱。

  在加上线下方面,腾讯与阿里已经把握住了大量实体商家,帮助自己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之举,百度钱包想要寻找适合的推广场景都难以做到,更谈不上形成粉丝效应,扩大影响力。

  2017年1月5日,百度与(行情,)筹建的百信银行终于取得了牌照(百信银行由中信持股70%,百度持股30%);而在这一领域,“先到先得“的腾讯微众银行与阿里网商银行早已玩得风生水起,百度金融的未来依然不容乐观。

  2014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百度的失势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失去了信心,导致股价大跌,市值也失去了突破千亿的希望;在一年内进行了两次架构调整之后,百度尽管体量上难以再与腾讯、阿里相提并论,至少也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回升期。

  如今,百度再次被行业舆论唱衰,刚刚进行改组的百度高层与临危受命的陆奇又将带来怎样的改变?全面转型战略能否带给百度新的春天?

  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

投资界4月9日消息,由清科集团主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资大会今日在深圳召开,会上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副总经理许良先生发表了《创业互联网金融》主题演讲,演讲中许总与大家分享了腾讯产业基金对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各大领域的投资创业机会的看法。许良表示,第三方支付虽然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但是移动互联网支付仍存结构性机会;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领域未现巨头,仍存创业空间;未来最有想象空间的是证券、保险、基金的互联网化……

  投资界4月9日消息,由清科集团主办的2014中国投资大会今日在深圳召开,会上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投资并购部副总经理许良先生发表了《创业》主题演讲,演讲中许总与大家分享了腾讯产业基金对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各大领域的投资创业机会的看法。许良表示,第三方支付虽然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但是移动互联网支付仍存结构性机会;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领域未现巨头,仍存创业空间;未来最有想象空间的是、、基金的互联网化……

执行董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副总经理许良

  以下为许良演讲实录:

  首先感谢各位来宾和主办方今天给我机会与大家分享腾讯投资对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腾讯投资对外叫做,我们主要负责两方面的投资,一是腾讯整体的大战略,为公司做中后期的投资并购;另外,我们也非常关注整个互联网早期的创新,所以我们同时也会做一些早期项目,特别是B轮和A轮的风险投资。

  所以在座的如果是创业者,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有机会成为合作伙伴的,如果是投资圈的朋友,因为我们涉猎通常比较广,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前后期接力的伙伴。腾讯的特点是不太爱吃独食,我们会和很多资金合作做项目,所以我们和投资界的朋友都有很好的合作机会。广告完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是从腾讯投资的角度,讲一下我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几个观点。第二部分是希望稍微有一点时间和大家探讨一下在不同的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里面,我们看到的一些投资机会。

  金融业的演化才刚刚开始

  当前的金融行业,经常让我想起去年双11过完的时候,淘宝、天猫有几百亿的交易额,几百亿放在金融行业是非常小的,金融行业动辄是万亿的市场,连细分领域里面比较小的保费的收入都是1万亿以上,举目都是一万亿以上的大蛋糕。今天这么多朋友一起看互联网金融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

  对于金融,我们理解的比较简单,不一定对,由于资金出让方和资金受让方之间资金流动有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金融行业主要的工作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中间解决这个问题的交易成本,就是这个行业本身所产生的利润,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传统金融也罢,互联网金融也罢,其实做的无非是中介机构所做的事情。

  在整个金融的各个领域,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都有了很多机会。我们通过互联网创新来获得新用户,比如说传统的消费领域,我们看到有预付卡、信用卡,到了互联网时代,先是网关支付,再出现了移动支付,基本上随着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的获取用户的方式。包括前一阵子刚刚出来就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

  在储贷领域,互联网也创造出非常多的形态,比如说贷款,帮助贷款机构和客户撮合的公司。越来越多的小微贷款公司,这里面不仅仅是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公司,也包括一些在领域拥有大数据的一些公司,比如说阿里、京东,他们也在进入这样的一些领域,因为他们有整个供应链条上的数据来鉴别客户的还款能力和相关风险,所以小微贷款也随之变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行业。

  P2P借贷现在已经热得不行了,这个不用说了。

  在投资领域,我们看到股票、债券基金,成为了互联网上网销的大的机会。

  还有更多的方式,比如说众筹,还有去年大家关注的余额宝和理财通,用新的方法来卖比较传统的货币基金的产品。

  在资讯方面,我们也看到现在从最早的垂直频道和专业门户往投资社区过渡。

  在工具方面,创新就更多了,传统的记帐工具慢慢演化为信用卡管理和资产管理工具。

  毋庸赘言,互联网的出现让很多金融领域都有了新的机会,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的用户。

  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个图,这是在中国和美国电商的发展。在美国,到现在前十名的里面,只有一家Amazon不是传统公司,其他的都是传统的公司。而在中国,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图,去年有两家传统企业排在前十,我相信今年只会剩下最多两家了。中国传统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就碰到了电子商务,所以传统到电子商务是有一个非常跳跃的提升。在美国其实不一样,美国的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才碰到电子商务,所以提升是部分提升,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的传统零售还没有来得及发展的时候,还是公司加上出租屋的管理方,这个角色的时候就碰到了电子商务,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互联网金融是否和电子商务一样呢?互联网金融里面,传统金融公司是有非常强的自我革命能力的。所以我们判断不太会出现在整个的电子商务领域里面几乎都是互联网出身的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我们看到BAT等互联网起家的大佬,他们也推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京东,还有我们的老朋友阿里,还有腾讯,其实也是在往这个领域扩张。但是我们同时也会关注到,也有很多是从传统金融,或者是互联网角度切入这个领域的不同的创业公司。包括中间我们会看到其实很多的力量中间是有融合的,包括三马,实际上是传统金融公司和腾讯、阿里一块做的事情。包括中信,虚拟信用卡的实践被暂停了。我们在中间看到很多力量在不停的融合在我们看来,其实现在整个的市场才刚刚开始演化,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谁可以占领市场的大头,目前看起来大家都有机会。

  腾讯眼中的互联网金融创业机会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腾讯投资的一些观点,一个是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其实还是金融,不会因为互联网创造出一些新的业态,金融本质的目的还是要钱生钱,或者是钱更好的流动,这个本质不变。这样来讲,互联网金融我们认为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良传统金融和创造新的的机会,是这样的一个生意。同时我们也很确信互联网金融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因为金融产品很复杂,而且非常个性化,所以光有流量不能准确的触达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很难变成互联网巨头通吃的领域。第四点是我们认为传统金融企业的积累是相当深厚的,包括他们服务客户的能力,还有大家看到的传统金融领域有很强自我革新和革命的精神。这是之前我们看到其他行业被互联网冲击的时候不太明显的内容。

  同时金融监管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还认为不存在大一统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也存在着非常众多而且是非常巨大的细分市场创业机会。

  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不同的细分市场第三方支付是比较传统的互联网金融,整个格局基本上已经确立了,所以,这个领域不太会有新的比较大的公司出现。在移动支付,虽然大家看到前一阵子通过嘀嘀打车、快的打车,阿里、腾讯在竞争移动支付入口,竞争激烈,但是里面仍然有结构性创新的机会。第三方支付在整个投融资里面依然是最活跃的一块。预付费卡这块,可能是有一些监管制约,我们内部的看法是前景不是特别明朗。线下收单,虽然门槛高,但是中间有一定的结构性机会存在。这个是对第三方支付整个市场的看法,我们认为是一个稳定但是仍然存在着创新机会的领域。

  互联网贷款是腾讯非常看好的领域,特别是小微金融,小微金融可能包含P2P,还有非P2P的小微信贷公司,这个领域目前还是没有被巨头通吃,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实时交易数据的产生,未来会有更多可能。

  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在大数据变现方面非常猛,但是不一定有人能做相同的事情,因为这个是依托他们供应链和电子商务来产生的。

  在平台上,互联网贷款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所以互联网贷款还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领域。

  在互联网金融里面,我们看到两大部分的机会,一块是、保险、基金、包括信托产品,我们相信都将有互联网电商化的转型。将来能否出现互联网化的券商,这个答案是一定的,只不过是这个券商是现在的券商转型的,还是有没有机会出现新的券商,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基础的服务是免费的,收费的是增值服务。大家提到互联网思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互联网的创业公司,或者是互联网公司通常都是比较野蛮的,他们最大的杀手锏,包括说所有历史上被颠覆的,就是免费,先免费过来,比如说交易佣金先免掉,然后发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来获得增值收入。我们相信在这几个传统领域会出现互联网化改造的浪潮,所以这里面有比较多的创业空间。

  另外,我们非常相信众筹为代表的新型投资平台,虽然在中国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监管和相关的大环境到位,完全可能是一个有非常大想象空间的新领域。我们看到众筹在美国已经获得了一些监管层的支持,所以这个是我们比较看中的有想象空间的领域。

  对于互联网金融服务,我们看好两个方向,一块是数据征信,我们坚定的认为传统的数据征信是偏静态的, 往往看的是3月份出的上一年的财务报表,但这在目前市场竞争情况下是非常滞后的,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不同平台的数据的开放程度的出现,我觉得做数据征信,以及怎么样在这个情况下利用数据征信来规避风险,这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创业空间的。在金融方面,我们也相信由现在主流的单向将向互动咨询转变。

  互联网虚拟货币,像最近比较火的Bitcoin等,这个领域的创新一直在不停的出现,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领域还有不小的创业机会存在。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分享了我们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各个细分领域的一些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我希望用倪总在演讲中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来总结,其实真正的创新,真正最后大的机会,通常不是研究机构,或者VC所能够提前规划和想象出来的,其实创新这把钥匙始终把握在创业者手上。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可能是冰山上面浮出来的一些小的一角,但是最终谁可以成功,我认为还是在座的各种各样的创业者,还有扶持创业者的投资机构,我觉得更多是看大家怎么样来玩,怎么样来做这样的一个市场。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原文:/.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

开通VIP/超级影视VIP 看大片

悦花越有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制研讨会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免费蓝光 极速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金融爆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