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蛇哥为什么火起来分享经济会火起来

为什么优步和Airbnb火了,共享经济的鼻祖却破产了?
作者:中欧商业评论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杂志等专业机构预测,未来共享经济将拥有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但是与优步和Airbnb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享经济的鼻祖、成立于2007年的日用品出租公司Ecomodo已经宣告破产。  为什么Airbnb和优步能够大获成功,而Ecomodo等公司却举步维艰?  大量研究关注的是优步等公司在商业模式、技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对共享经济的本质,即人们共享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却鲜有研究。坦佩雷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哈(Juho Hamari)、哥本哈根的米米&斯琳特(Mimmi Sj&klint)以及芬兰职业健康研究中心的安蒂&吴克宁(Antti Ukkonen)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共享经济的四大特点  以及Web 2.0的发展,促进了那些鼓励用户提供内容、共享和合作的网络平台的发展。经典的例子包括开放的软件资源库(Github)、协作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和其他内容共享网站(Youtube、Instagram)以及P2P文件共享等(The Pirate Bay)。开源软件、线上合作、文件共享和P2P融资这四类例子,都是&共享经济&现象的不同实例。虽然共享经济的这些例子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点。  总结起来,共享经济的特征包括线上协作、社交商务、线上共享和消费者意识四个方面。  线上协作  在Web 2.0时代,随着信息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提供的内容日益丰富,用户催生的信息生产方式和在线消费也日益增长。点对点(P2P)平台已经成为这种信息生产和消费的必要工具。P2P这个术语一般指的是文件共享,但是也可以指网络用户之间的协同行为,如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交换。这种平台的必要特点是专注于协作。例如通过协作,开放的软件项目能够聚集起来并进行共享。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维基百科。关于开放软件项目参与动机的研究表明,获得声誉、乐趣等是参与者协同工作的主要驱动力。  社交商务  线上社交商务依靠点对点互动,这是一种社交媒体协调的商务形式,并且用社交媒体去支持社交互动,帮助用户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商品和服务买卖活动。一种好的社交商务形式是让消费者自己协调购买,以获得经济收益。线上商务允许消费者通过点对点的共享,他们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而非商业渠道来获得产品信息。随着社交商务的发展,市场者的角色被削弱,而用户既成为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因此,社交商务依赖于点对点互动平台,这需要用户持续地使用社交网站。影响用户持续使用和参与社交商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从个人乐趣和经济利益两个角度进行考量。  在线共享  在社交网站的语境中,共享通常指的是共享信息。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依赖,也让通过信息科技共享商品和服务成为了现实。例如共享租车的Zipcar等协同消费平台。还有一种对&共享&的研究是在数字产品和开源软件的语境下进行的。例如研究点对点分享音乐的规范和动机。最后,在信息共享的语境下,维基百科编辑者、线上摄影共享的动机,也常被纳入研究的范围。  消费者意识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推进集体行动,以获得意识形态或想法的进步。例如,社交媒体Twitter常在灾难现场、大型活动中作为报道工具来使用。2008年总统大选也通过社交媒体得到广泛宣传。开放资源,尤其是开源软件运动,具有很强的意识基础。如开源软件的支持者们,就坚定地支持开源软件,反对封闭的商业软件。同样倡导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拥护者们,也是协同消费的重要驱动力。  2、协同消费的驱动力  如上文所述,协同消费是由乐趣、经济刺激、声誉和自我实现等因素引起的。研究者从四个方面讨论协同消费驱动力的假设,分别为可持续性、乐趣、声誉和经济利益。自我决定理论假设动机是可以从内在和外在进行区分的。内在动机是与给予方的内在价值或乐趣相关的;而外在动机是与外在压力相关的,如声誉和赚钱。内在动机一般有两种:一是活动本身产生的乐趣,二是合乎规范的行为所产生的价值。还有相关研究从与他人联系的紧密度来区分这些动机的研究。例如,努力参与某项活动或从中获利并不会直接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声誉和行为恰当直接取决于他人对活动如何评价。对于内在动机,研究乐趣和可持续性;对于外在动机,研究经济利益和声誉。  可持续性  人们对协同消费的预期通常是具有很强的生态可持续性。这些动机一般都是和消费者意识或社会规范相联系。最近的研究认为,协同消费平台可以用来形成可持续性市场,为了满足当代和子孙后代的需求,要把消费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最优化。开源软件和开源信息平台是由信息开放和自由等利他动机驱动的。因此,在线平台的参与和协作,也许是由消费者意识和社会规范所塑造的。  乐趣  内在动机的一个基础维度是活动本身产生的乐趣。一项对持续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研究表明,乐趣是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好友的数量以及有用性。此外,社交服务设计也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够让人们产生亲密感,这是乐趣等内在动机的主要决定因素。  声誉  声誉是决定参加社群和其他协作活动的重要外在动机,这些协作活动包括信息共享和开源项目等。实际上,在好友中获得声誉促使人们在网络社群和开源项目中实施共享行为。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个人之所以愿意在电子网络中分享知识,主要是因为共享可以提高个人声誉。有研究显示,自我营销和塑造声誉是网上协作的最强动机。相似地,积极参与协同消费也许是为了在协同消费社群中获得更高的地位。  经济利益  正如前面讨论的,协同消费不仅具有生态益处还有经济利益。因此,参与共享也是一种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消费者在协同消费平台中,用较小的成本获得使用权,而非排他性的所有权。有进一步的证据表明,经济动机对共享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哈斯(Hars)和欧(Ou)研究了开放资源参与的内在和外在动机,发现一种强烈的外在动机是可能的未来回报(比如经济利益)。此外,在点对点的网络中,共享是为了节约经济资源。因此,假设协同消费的外在动机&&省钱、节约时间&&积极地影响了人们对协同消费的态度以及人们参与协同消费的行为意图。  态度  态度是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关于共享或消费某个商品的动机,消费者行为研究表明,尽管消费者具有意识形态和伦理上的考虑,但是他们的意识并不能转化为持续的行动。有几个要素也许可以解释这种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偏差:  A.追求持续行为是需要成本的,即使是间接的成本,也影响消费者的持续参与。  B.人们没有办法从示意行为中获利,也就不能从行为中获得认可。尤其是当其他消费者能够示意他们也在参与的时候,人们才会有动力采取持续的行为  C.消费者缺乏持续消费的充分信息。有技术协调的协同消费也许可以减轻这些问题。它们也许能够让共享活动获得更有效率的协作,反过来又会帮助激活社群。  3、乐趣影响态度,利益影响行为  研究者采用结构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对254个协同消费网站注册用户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 1所示。  内在动机方面,可持续性大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协同消费的态度,但并没有与行为意图直接相关。进一步调查显示,可持续性通过态度对行为意图产生的总影响较小。乐趣对态度和行为意图都产生了显著性的积极影响。外在动机方面,声誉对态度和行为意图都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经济利益对态度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对行为意图产生显著性影响。  态度对行为意图产生显著性的积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研究都发现人们在类似共享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差距。虽然本研究中的系数是显著的,但是态度的影响程度较低。如果把模型中的态度和行为路径删除,剩下的模型仍然能够解释63.8%的行为意图,而不删除则可以解释66.3%的行为意图。因此,态度与行为的偏差在协同消费的情况下是存在的。  研究结果显示,内在动机对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的态度影响较大。外在动机不能反映出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对于持续使用意图,外在动机是决定性的指标,乐趣也是重要指标。  态度不代表行为  正如预期的那样,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的态度对实际参与的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相比于这些模型中的其他量来说也是比较小的程度。这说明,协同消费中的态度和实际行为中间存在偏差。尽管可持续性对人们的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当人们考虑实际参与协同消费时,可持续性的实际影响就没那么大了。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省钱和节约时间)对行为意图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对态度则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影响态度和影响行为意图的因素是不同的:可持续性在形成积极态度的过程中是个重要因素,但是经济利益却是影响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这可以说明为什么诸如Ecomodo等社区共享网站没有成功,而Airbnb却大获成功。这是因为,Ecomodo等社群共享网站以共享日常家庭用品为主(如电钻),但对出租人和使用人来说,都未通过共享服务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因此无法形成持续的使用。而Airbnb将房东多余的住房出租,房东可以获得客观的经济收益,租房者相比入住酒店,可以节约不少的开支,对双方都有利可图。另外,租房者通过Airbnb寻找个性化的房屋,也为旅行增添了乐趣,这也是促进用户使用Airbnb的原因。  不要讲大道理,要有利可图  人们不愿意可持续性消费的三个主要的原因是:经济理性、制度依赖和发展现实主义。在考虑可持续性对于人们进行协同消费动机的影响时,同样的原因也许可以适用于此。例如,关于经济理性,不是所有的协同消费都会产生经济利益。与各种陌生人进行分散的非标准化交易可能会增加搜索成本和协作成本。尽管协同消费在货币交易中会比较经济,但是其他交换方式未必如此。而且,只要有新的产品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存在于市场上,人们就不会有兴趣去共享。  协同消费已经被看作是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消费者所青睐的一种消费模式。但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经济利益,仅仅把协同消费看作一项支持可持续性活动,只能增加人们对协同消费所持的积极态度,并不能增强实际参与的行动。实际上人们可能是为寻求经济利益而凑巧选择了协同消费这种模式。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共享经济的用户是利他地共享商品,但是其他用户可能只是享用别人的共享。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到协同消费的发展。因此,在有利于分享双方获利的市场提供服务,是协同消费获得成功的关键。这也再次说明,共享经济只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传统经济的颠覆者,也不是所有的市场或行业都适用共享经济。  协同消费要有趣  &挤出效应&在共享经济中也发挥着作用。在这种现象中,外在动机开始大于最初的内在动机。虽然人们开始参与协同消费是由内在原因推动的(比如为了获得可持续性),但是最终外在动机(声誉、经济利益)的影响力会大于内在动机。  避免发生挤出效应发生的方法,一是提高内在动机,二是抑制外在动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乐趣是内在动机中最强的决定因素。因此,尝试将参与协同消费变得更有趣、更具互动性,可以防止挤出效应的发生。这个方法的实现形式,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让参与者能够向其他用户展示他的共享或消费是均衡的。例如,优步的双向评分系统,乘客和司机互相评分,这可以令态度恶劣的司机或乘客难以继续使用该平台的服务,进而起到提高参与者内在动机(可持续性、有趣)的效果。  避免搭便车  只索取不付出,是协同消费平台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导致很多平台无法运营下去的原因。如提供P2P文件共享服务的平台,如果大家都只下载,而不提供资源,那么很快平台的资源就会失去吸引力,用户会离开该平台。这时可以实行更严格的措施,平均分配资源(不仅仅监控共享活动),防止对协同消费的过多经济剥削。还可以通过监管贡献和索取率来进行规制。当协同消费中共享的商品和服务并不等价时,另一个方法是监控参与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输入价值和输出价值。但是所有的监控活动,最终都会部分地破坏共享经济的初衷:交换自由、利他主义和互信。这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把握好分寸。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原标题:缺了这四道机关,你的共享商业模式永远不可能成立
(责任编辑: HN666)
商学院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共享经济:有的吸睛有余而实用不足 火不过三天
  手机扫码就能“进舱”休憩,没有押金无需身份登记,6元可安睡半小时,电扇插座一应俱全……日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这款“共享睡眠舱”让人眼前一亮。这款新玩意儿还未“火起来”,便因治安和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而被监管部门按下暂停键。
  从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越来越多的“共享”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甚至有网友调侃,一个“万物可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五花八门的“共享+”中鱼龙混杂。有的吸睛有余而实用不足,火不过三天;有的被诟病为“老戏新唱”,有刻意迎合资本之嫌。在共享经济越做越大的同时,如何做得越来越好,既考验着开发者的格局眼光,也对相关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新考验。
  抓准痛点 用户投票
  真需求还是伪命题
  出门在外手机没电了怎么办?或许一个共享充电宝就能解你燃眉之急。
  扫码、缴纳押金、支付租金,共享充电宝简便实用,备受用户青睐,也成为资本纷纷入局的“香饽饽”。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为3200万人,2017年预计市场用户规模将增长225%,预测用户规模将破亿。
  共享充电宝被热捧之余,也难免遭遇冷水泼下。比如,一些共享充电宝设备在使用时需要用户额外购买数据连接线,以至于被诟病为“捆绑销售”。而随着更轻型移动电源和免费充电设备的普及,不少人对共享充电宝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予以质疑。
  如今,共享经济“家族”成员越来越多,地盘越扩越大,但是否意味着“什么都需要共享”?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各类‘共享经济’形式和应用五花八门,让人深切体验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但也要看到,繁荣同时也有鱼龙混杂,有的以‘分时租赁’的内核包上‘共享’的外衣,试图在风口上分一杯羹,实际上并无本质创新,也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共享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于解决需求难点。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6年房屋服务、出行服务、家政服务成为大部分网民对互联网共享资源的主要需求。
  “产品本身不是需求,而是满足需求的手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影说,“共享经济要发展,一方面要找准用户在生活中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在实现方式上不断打磨优化,有时候并不是人们没有这个需求,而是产品的使用体验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监管为要 多方协作
  火得快更要火得久
  7月,安徽合肥一家新华书店开启了“共享书店”的经营模式,用户通过APP便可免费借阅2本总定价不超过150元的图书,借阅超出10天后每天收费1元。
  “共享图书”的模式并不新鲜。2016年上线的共享图书平台“借书人”,吸取了此前一些“共享图书”模式经营的教训,实行按照图书定价收取服务费和押金,同时用户还可自愿支付磨损费。随着图书数量的增多,业内人士对随之上升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表示担忧。
  事实上,一方面是高流通性带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尚处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期,一些共享经济新形式正面临“昙花一现”的尴尬。
  “企业的造血能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现实性。”朱巍分析,企业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使用习惯,以精确的用户画像在广告收入上作尝试,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自身所处互联网生态圈的位置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以占据有利位置。
  对企业而言,分共享经济这块蛋糕需要先有“金刚钻”,而对于政府部门,是疏是堵,监管的手伸多远、怎么伸,更需要做到心中有杆秤。
  不久前,5万余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仅一天后,这些共享雨伞就遭当地城管部门“下架”处理。根据《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道路两侧护栏、电杆、树木、绿篱等处架设管线,晾晒衣物,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共享雨伞依托公共设施摆放的做法,在便利一部分市民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另一部分市民的便利。
  因骑行者随意停放导致景区、街道被“围城”,共享单车也受到诟病。如何协调共享经济在个人使用与公共设施维护两者间的位置,政府的管理和引导不应缺位。
  “共享经济对政府来说也是新事物,找到合理平衡的管理尺度也需经历一定过程的探索。”张影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政府主动参与到共享经济中,通过出台指导性意见、与企业协商合作等途径,在保持共享经济活力同时维护应有的公共秩序。
责任编辑:栗鹏菲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为啥这么火?透视分享经济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分享经济成为了时下我国新兴经济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再度强调发展分享经济。最新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自从2012年以来,分享经济巨头的规模几乎每年都翻一倍。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万亿元,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的活动总人数超5亿。分享经济为何成全球风潮?有哪些好玩有用的产品?他国如何促进分享经济……本周我们共同探讨。
  分享经济给未来带来更多可能
  分享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因分享而创造价值,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享经济本来是舶来品,随着国外UBER、Airbnb等分享经济的鼻祖纷纷进入中国,分享经济也在中国刮起了一阵旋风。
  放眼全球,分享经济已经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分享经济在全球的市场交易规模约为8100亿美元。以最有代表性的UBER和Airbnb为例,前者已覆盖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310个城市,估值超过5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Airbnb旗下拥有的租住房间甚至远超国际酒店巨头希尔顿集团。2015年3月,纽约UBER车辆数量超过了出租车数量。国内不少城市亦是如此,据报道去年杭州仅Uber注册司机人数已逼近3万,如果按照一人一车换算,规模已经是杭州出租车数量的3倍。分享经济,席卷全球。
  为啥分享经济这么火?关键在于这一模式实现了更多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通过发挥闲置资源的价值实现多赢。举例而言,私家车不开的时候只能停在车库,但若注册为专车,不仅可为车主带来额外收益,还能服务更多没有车的公众出行;业主出差、旅游,自家空着闲置,放到网上出租,不仅旅游者的花费比住酒店更低,也让业主获得了一笔租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分割所有权和使用权,鼓励以租代买,从而节约了社会总资源。一人开一辆车,不如几人拼一辆车:有国外统计表明,拼车服务能减少55%的交通拥堵,大大节约了道路资源和能源消耗。在德国,“分享汽车”模式让不莱梅每年减少了1600吨二氧化碳排放。
  当然,把自己的闲置资源拿出来分享,这一商业模式本身并不新鲜,但新时代的分享经济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相结合,才更加如虎添翼。比如UBER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车辆分配、调派、计费等一系列的后台算法系统。正是这套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车辆不足的时段和地区,以“高峰加价”等方式调节运力不均。而Airbnb的网站界面,甚至比很多星级酒店还要易用,以往住客的评价、周边的著名景点、不同时段的价格参考等,让全世界的短租房源都更加清晰透明地呈现在眼前,自然大受欢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享经济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革命。它带来的观念改变、社会治理进步等,可能影响更加深远。分享经济,正在给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大势之下如何降低风险
  也许许多人对“分享经济”这个新概念还比较陌生,没有关系,当你掏出手机,点开打车软件,选择“与他人拼车”服务,与陌生人一道乘坐网约车,共同分担车资,顺利到达目的地,就完成了一次共享经济过程。假如,你是一个“背包客”,到某地旅游,在网上寻找房源,并用比一般酒店便宜20%甚至更多的价格租到民宿,也是一次完美的共享经济体验。
  对共享经济,马化腾曾如是说,“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在今年两会上,马化腾还提出《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建议》。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盘活剩余资源,甚至“使用但不购买”,共享经济又如何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十三五”时期及未来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毫无疑义,分享经济与五大发展理念暗合。以网约车的顺风车服务为例,平台、车主、乘客多方参与,最终实现乘车成本下降、碳排放减少,出现多方共赢博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6年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共享经济,有效减少供需间信息不对称,在去产能、去库存和降成本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分享经济早已大潮涌动。短短几年,我国就出现了“滴滴出行”“途家”“小猪短租”“回家吃饭”“陪爸妈”等体现分享经济理念的企业。分享经济,潜力无限,统计数字印证了这一点。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规模约为1.95万亿元,参与分享经济活动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
  分享经济虽是大势所趋,但也有利有弊,其发展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分享经济不但对传统产业、经济转型产生巨大冲击,还给治理方式创新、调适带来重大挑战。分享经济发展,势必伴随个人信息和隐私暴露的风险加大、传统企业收入减少、新的法律纠纷增加等问题,如果还用传统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进行治理,冲突在所难免,亦不利于行业发展。外部监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从法规、政策乃至市场层面为分享经济保驾护航,在保护创新与规避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分享经济,以人为本,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分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各方都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这一新兴经济模式。
  共享的美妙在于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出门用UBER,旅游用Airbnb,享用美食订私房菜……共享经济正在从新鲜事物变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资深的自助游玩家,每年和朋友们出国旅游,以前住宿要么是在booking上搞定,要么是在各大自助游论坛上找便宜的民宿,现在则通通换成了Airbnb。除了房源众多、房型各异、价格实惠之外,更重要的在于绝佳的旅游体验。不少房东愿意开车到机场来接你,带你去他认为很棒的本地超市购物,甚至还会为了“有朋自远方来”而举行一个周末party……还有什么比这更棒的呢?你因为一晚住宿和本地人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情感连结,那种感觉有点像小王子的玫瑰花,这个地方从此不再是旅游指南上千篇一律的景点,它在你的心目中变得独一无二。
  UBER和各种网络约租车,同样也是如此。记得经常打UBER上下班的同事曾经在朋友圈发过一条微信,大意是很喜欢每天打车上下班过程跟UBER司机聊天。同是奋斗中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各有各的故事,一路交流彼此生活中的苦闷与快乐,这种交流让人觉得很温暖。这大概也是很多人除了便宜之外,更愿意坐UBER的原因吧。分享经济带来的不只是资金的流动,更是情感的流动。
  不过,共享的奇妙和有趣,就如同阿甘妈妈所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我曾经坐过一次顺风车,那一单司机居然接了三个乘客,接了上一个乘客绕了很远的路来接我。因为修路的原因,软件自动匹配出了问题,在街边站了很久才上车,又碰到了一个极其抓狂需要赶时间的同行乘客,一路上各种报怨与不耐烦,满满的负能量,让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从此后,再也不坐顺风车。
  打开Airbnb的一些交流论坛,才发现各种吐槽,有的人拥有了美好的旅游体验,也有很多人遭遇过噩梦般的经历。比如有人被房东性骚扰,有房客把家居用品一扫而空等等。我看过最离谱的是,据英国《卫报》2月29日报道,一群朋友在Airbnb上租用了一间法国小镇的房子举办派对,没想到遭遇恐怖一幕,他们在房子的后院里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女性尸体……
  不过,想想看,世界那么大,理应有各种奇妙的事儿发生。而完美的人生,并不是事事顺意,而是拥有更多的人生体验。这样看来,不管经历的是什么,都是生活最好的馈赠。
  怎么玩转
  分享经济?
  作为一个闪闪发光的舶来品,分享经济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全球,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当前,国内分享经济风潮乍起,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国外是怎么“玩”的?可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纵观各国情况,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对于分享经济,大家总体上是支持的,不过从具体做法来看,各国前进的步伐快慢不一,产业类型也各有偏好,当然其成功做法也有经验可循。
  首先是扫清障碍。共享经济虽火,但也一路荆棘,其商业运行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等挑战传统认知,也与现行的法律制度存在冲突。因此,用法律为分享经济铺路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早在2014年10月,美国旧金山就成为世界首批承认短租房合法地位的城市之一;2015年7月,荷兰表示将修改法律,出台更多“技术中立”的法规,以推动住宿、交通等领域共享经济的发展;日本也通过修改现行规定并制定发展规划等,使分享经济的发展不存在门槛障碍。
  第二,政策引导。在这方面英国人表现抢眼,他们对分享经济青睐有加,在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早在2014年初,英国政府就宣布把英国打造成分享经济的全球中心以及欧洲分享经济之都,并在政策等层面频频发力。比如督促保险商为分享经济设计更多保障服务;鼓励人们开放房屋短租,甚至对符合要求的给予免税待遇;在资金支持方面也毫无吝啬,例如2012年英国政府投入2亿英镑促进相关平台发展……这些“福利”让创业者和消费者欢欣鼓舞,而英国分享经济的规模也超过法国、西班牙和德国三国的总和,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重视社会力量。分享经济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因而在观念层面意识到社会闲置资源的重要性、形成对分享经济的好感是其繁荣发展的基础。对此,日本把对社会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武器,通过学界鼓与呼,引导社会对分享经济意识的转变,进而发动社会力量投身其中;另一方面,设立“一般社团法人共享经济协会”让相关企业相互支持,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第四,有效监管。对于分享经济的监管,学术界意见不一,“业界”也态度复杂。到底怎么在扶持激励的基础上有效监管呢?英国人在提供宽松环境的同时成立了一家与政府紧密合作的独立机构,采用会员制,对新加入的公司实行人员培训、保障消费者交易安全、处理投诉建议等,作为规范、监管分享经济的行业平台——这种做法或可值得尝试。
  当前,我国分享经济多点开花、高速成长,而这些“他山之石”,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虎牙蛇哥为什么火起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