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成功案例怎么的案例才是成功案例

B2B的25个社交媒体运营策略实例_站长心得_动态网站制作指南
B2B的25个社交媒体运营策略实例
来源:人气:268
过去几周,已经有很多人向我咨询关于B2B社交媒体的营销方面的信息。
对于B2B市场来说社交媒体营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社交媒体营销的普遍已经远远超过了营销商的认识程度。
本文就提供了一系列的B2B企业运用社交媒体来实现商业目标的例子。有一些已经用了很久,有些还是新的,有些你可能很熟悉,有些可能闻所未闻。
1、美国运通公司
开通OPEN论坛和策划Facebook活动:
美国运通公司为他们的顾客提供了很多商业支持,其中包含经久不衰的OPEN论坛,通过Facebooke 的首页来举办相关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个叫做&&的活动,它是为中小型企业举办的一个竞赛,获胜的5个参赛企业将会获得全免到Facebook总部参观的机会,并且可以得到一对一的改造大行动,还会对他们已经使用的社交媒体策略提供20000美元的资助。
2、Archer Technology
在线社区和集市
跟运通公司一致,Archer也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在线社区专门致力于提供管理,风险以及促使一致性的软件。
在B2B领域中它协助建立了一个101个案例研究库-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交互想法&,已经有超过7000名用户通过这个活动进行交流和协作。作为这个的延伸,Archer还有一个贸易集市,用户可以在集市中下载那些已经由其他人根据大家的想法开发完成的软件。
3、Avanade
Twitter 和 YouTube 的结合物
从Old Spice中获得的经验,技术贸易公司Avanade ,利用YouTube 回答Twitter用户提交的问题。直白易懂,非常有效,证明这些途径并不仅仅适用于B2C。
交易空间声称自己是英国第一家社交网站,不过这倒是真的。该网站成立于2007年初,现在已经拥有超过350000名会员。坦率地说,它有B2C的性质,但根基却是B2B。
5、商业周刊
商业交易所
这本美国的商业周刊杂志开创了一个很特别的网站,商业交易所。利用该网站与读者建立联系,同时也增加在线的交流。因此,它的成功已经被认可,如今已经有超过40000名用户贡献超过了1百万的文章链接。
6、思科系统公司
思科的社交媒体活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通常都配合它正在进行的雇佣策略。
为了证明它对企业的影响深度,最近它推出了一个仅提供给社会媒体运营的新路由,这样做大约节省了有10万美元。
在这一行,&未来购物&/无边界网络视频已经有超过6百万的浏览量。
社会网站活动和参与
Cree 主要生产LED芯片,其中大部分产值都来自B2B。考虑到他们产品坐以代销的艰难处境,Cree很明智地创造了一个专门服务正在进行的活动的社会化网站&&Cree LED革命网站。
用户都被鼓励提交他们的坏灯管的照片,每个月,都会给选出的5个参与者派送Cree产品。视频活动是支持网站运营的重要一项,现在看来运营得也非常好,即使没有活动时浏览量也很高。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巧克力兔&。
戴尔商业模式&&Facebook和Youtube
戴尔是一个常被引用的例子。因为它是充分运用了社会媒体并且或得了较高的收益。它的社交媒体运营横跨B2C和B2B领域。它的Youtube 频道和Facebook页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9、医生.net
医生.net是一个商业网站极好的例子,会员中大概有90%左右的英国从医人员和医药公司,
私营保健公司,公立健康机构和慈善机构。
10、Econsultancy
红日星期五和选择渠道
可以理直气壮地说,Econsultancy完全可以列入名单里。我们已经涉足了各个领域,从照片的标签到社会化商业,任何人都记得红日星期五。
它的策略是会员只有通过会员的现金奖品才能得到的优惠。而且,我们还用了一个社会媒体手腕,增加了一个即时排行榜来展示谁卖了什么。
我们还尝试确保在多种媒体渠道中,包括诸如Twiter,LinkedIn,Facebooke,Quora,YouTube以及其他的社交媒体的参与度,合作与创新度在全公司都是处于优先地位的。
11、Hinda Incentives
博客和Twitter
Hinda回归了一个往日最受欢迎的社会媒体平台,博客。但是不同的是,这次加进了一个新的媒体平台&&Twitter。Hinda的举动只基于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吸引更多的做生意的客户到他们的网站。
自从开始采用这个策略以后,该公司报告称已经有所收获,行业认可和权威性提升了搜索的可见度、排名、销售量,同时也提高了网站的访问量。
有一次验证了本文中的其他的例子的做法,惠普要介入小型买卖,
小心翼翼地选择合适的方式&&顾客式网站和博客。这些也都是通过Twitter和LinkeIn,来支撑的,在这里用户可以直接向企业提问。
13、汇丰银行
这家&世界性的本地银行&决定创造一个特殊的网站,无论他们是不是汇丰的顾客
都可以在网站上分享信息。然而不幸的是现在几乎要关闭,要将流量引导回他们最主要的商业领域。
14、Hubspot数字领军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Hubspot的软件市场已经到了另一个级别,假如说它的活动跨越了所有的社交媒体领域的话,内容为王的策略便是它的致命杀手锏。
15、IdeaPaint涂料
Facebook 和Flickr
IdeaPaint是从事涂料的商业销售的。这是一款伟大的产品,但是涂料却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这家企业按照一种组织策略的思想进行聚合,即围绕Facebook和Flickr进行推广,如今, 社交媒体现在已经成为该企业最大的商业来源。
16、Indium
跟IdeaPaint一样,Indium也有一款产品很难销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转向了博客。这是一种几乎是渠道精确化营销的策略,而如今却成功地转化成该企业在整个市场的核心战略。
这个策略也帮助企业成为一个思想领导者,更促使了零售商和运输对客户的额外支持。
17、Kinaxis
在线娱乐和社区
Kinaxis在商业供应链的管理地位 他们早已明智围绕供应链管理的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在线社区,是它的神经中枢建立一个主要的社交媒体内容策略
这家企业原本只是建立一个博客,但这个博客却没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于是他们决定转变方法。现在,用户已经习惯在这个成长型的家园社区中进行交流,网站也通过自身的努力生产了一些列的娱乐视频。
结果?当然是明显的增加的网站的流量和转变。
这个软件和技术居然有一个经久不衰的美谈,微软通过它自己的门户社区来向客户打广告,这个门户包括研究,洞察力,教育支持和新闻等模块,门户运营的核心便是涉及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
19、PayPal
商业YouTube
PayPal在YouTube上有个很大的渠道,它利用这个渠道为顾客提供了商业支持,同时它也作为企业在线商业中心的一个扩展。
20、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
大量的案例研究显示B2B社交媒体都是围绕在线社区来进行的。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也不例外。依靠多样化的社交媒体渠道和适合定制论坛,这是一个B2B在社交媒体中准确定位的绝佳例子。
21、RS components
火花设计社交中心
这个电子产品分销中心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社交中心,其跨越四种不同的语言,目标是要成为一个暨合作与创造为一体的电子设计工程中心。
该中心的其中一个王者是一个免费的工具商店,专门销售免费的设计工具,现在下载的次数已经超过了60000次,同时这个网站在头12个月就已经网罗了超过4500名会员。
22、Shserv
社交客户关系管理和专注内容
很难想象一个海洋企业会与社交媒体有着这么紧密的联系,但是Shipserv, 这个领先行业市场之一的企业,证明了海洋企业在这方面也可以很成功。
为了有更广的市场策略和顾客接触策略,Shiperv采用多种社交方式并用,带来更大的网络流量,于此同时也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带来更多的机会。
最初投资进社交媒体领域的30000美元时,Shipserv预计如果投资在传统媒体的话估计要多150000美元。
23、Steelmaster Buildings
定做Facebook 页面
Steelmaster 已经完全和Facebook 形成合作,制作了一个专属的首页,用户可以得到免费推送, 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关资源,还可以直接订阅新闻。
社会支持更广泛的营销传播
这个全球性的快递公司已经深度介入了社交媒体,并且将此事视为&我们爱后勤&的活动。
这个特别定制的网站由Twitter和Facebook组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开放地讨论商业转变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的平台。
25、维珍媒体
社交网站先锋
维珍媒体成立了它的先锋者阵营(企业网站),致力于分享技术和想法,用以维系生意职场生意者和年轻的企业家。
维珍的先锋者阵营是商业网站的一个创造性例子,它还支持各种社交渠道,尤其是YouTube。这个网站。
编译:@YvaineSo
原文链接:/us/blog/8148-25-business-tastic-b2b-social-media-case-studies
本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优质网站模板华移支付 商家必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2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这里有一个新媒体运营惨败的案例,请勿入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语:Sweet作为赫斯特在Snapchat上的一家纯社交平台媒体,在运营内容上原本可以做到独树一帜,但最终却改弦更张,除了面临激烈的媒体竞争,同时也可能在同质化严重的Snapchat上被淹没。  传媒巨头赫斯特集团(Hearst)旗下的Sweet是一家纯社交平台媒体,也是Snapchat的合作伙伴,在2015年刚刚上线的时候还引发了不少热议。而不到一年半的运营时间里,Sweet这个新品牌所遭遇的困境,也为那些想在社交平台上发展的新媒体上了一课。  Sweet已经经历了一系列裁员,在去年七月还炒掉了总编辑卢克-克里塞尔,进行了一次快速换血。在品牌初创的时候,Sweet野心勃勃的想要成为一个数字型文化日刊,做一些艺术家专题、作家访谈等等。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坚持不下去,内容渐渐变为了跟一般营销软文没什么区别的“这6款蜡烛的内涵有很多”。  曾经在Sweet任职的四位前员工在接受匿名采访时也详细描述了这家数字媒体曾经做过的大胆尝试以及后来发生变化。  令人兴奋的开始  克里塞尔之前在女性时装网站Aritzia做过总编,2015年夏天,他开始参与Sweet的策划建设。他把自己的前同事马洛伊-莱斯邀请过来任副总编,曾在《商业内幕网》任职的克里斯蒂安-斯托姆担任图片总编。可以说Sweet就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一起头脑风暴出了这个名字,以及它的品牌理念。  9月,他们招来了一些工程师和编辑,有自由人也有全职,一共有7人。但当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一位前员工表示:“上线日期一直悬而未决,大家也不知道高层是怎么回事,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不管怎样,员工们还一直在工作,制作了足够两个月使用的原创内容,包括一些原创动画、图片、绘画和写作,同时还有外出旅行和访谈。工作不容易,但这些员工就跟很多数字媒体人一样愿意承受压力,他们觉得Sweet是有野心的。  一位前员工表示:“我是从女性时尚杂志跳槽过来的,之前我们报道的内容全都是凯莉(卡戴珊家族的凯莉-詹娜)如何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但(在Sweet)我觉得工作很令人振奋,我可以去采访一些我觉得很酷的人,不需要再去关注愚蠢的明星新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尝试新东西机会,在数字媒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11月,Sweet正式在Snapchat上线,那时候他们的员工数达到18人。赫斯特集团的高层也很看重这个频道,他们旗下的《Cosmopolitan》杂志的总编乔安娜-科尔斯在12月也加入了Snapchat董事会。Snapchat的内容运营副总裁尼克-贝尓非常欣赏克里塞尔的未来设想,有消息人士甚至表示,贝尔曾经把Sweet称作他的“热情项目”。  但在上线后没多久,Sweet就遇到了各种新兴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不稳定的内容发布系统(CMS),办公布局不断变更,有时候还会遭遇集团高层的过多干预。更严峻的问题是,Snapchat和他们的发现频道本身也经常变动,让Sweet的员工总觉得在赶工。  一位前员工表示:“感觉这个环境就像是荒野大西部,完全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模式。”    回归到基本  一般合资企业想要好好经营都是特别困难的,哪怕贝尔个人对Sweet都很感兴趣,但Snapchat还是基本不太理他们的经营。赫斯特集团一开始还愿意放手让克里塞尔和他的团队寻找方向,但很快高层就开始着急,要求Sweet按时提供经营报告,当数据不好看的时候,他们的耐心也越来越少。  “我们自我感觉做得非常好,日均UV数达到了150万,但他们却拿《Cosmo》杂志跟我们做对比,人家的日均UV是500万。”一位前员工说,他认为这个对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Cosmo》的点击都是靠标题党,他们也顺利成了Snapchat的发现专区里最大的媒体频道。但因为这样,赫斯特集团的高层认为Sweet的内容“太过基本简单”。  Sweet一开始还会发布一些长篇特写和内容睿智的系列视频,比如图书阅读系列,介绍的作家包括斯蒂芬妮-丹勒(畅销作家,代表作《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已在国内出版)等等。但很快,高层就向他们做出指示,要学《Cosmo》做内容,发一些诸如“你以前的AIM网名暴露了你性生活的哪个方面”这样的内容。    克里塞尔和他的团队都感到泄气,他们希望逃开仓鼠转轮般的内容生产,已经辛苦地加班加点,但压力反而越来越大。  一位员工表示:“我觉得这跟广告收入没关系,因为我们得到的受众还是很多的。”这位员工认为,是赫斯特集团认为他们应该效仿《Cosmopolitan》在社交平台上的成功。(Sweet当时的赞助商包括苹果和欧莱雅,但他们不能透露双方现今的合作关系。)  另一位前员工表示:“我觉得随着Sweet发展壮大,和越来越多的品牌进驻发现频道,竞争越来越激烈了。Sweet确实很难竞争得过《Cosmos》以及Buzzfeed这样的大品牌,毕竟它还没有打响知名度,也不是靠标题党来赚点击。”  Sweet的所有内容都是在室内进行拍摄,他们有专门的动画制作团队、摄影师和图片记者,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这些人经常会对工作范畴感到困惑。“生产内容的时效只有24个小时,所以他们分派起工作也很混乱。”一位前员工说,“感觉可能用成本更低的办法,也能做出质量差不多的东西。”    大换血  普通员工是不知道公司财务情况的,但当Sweet在去年五月聘请罗斯-克拉克担任副总裁和品牌总监后,很多人都感觉这是他们的绝望一搏。克拉克曾经在康泰纳仕集团(Cond& Nast)担任娱乐总裁,在Sweet,他要负责“长期发展战略、商务拓展、产品销售、营收和市场定位”。  一位前员工说:“罗斯感觉更像是一个法人代表,他并不能融入这个团队,所有人都把他当外人来看。”但在7月,克里塞尔下课了。他可以说就是Sweet的规划师,在他离开之后,公司也裁掉了几位关键人物,包括艺术总监艾米-亨特。现在,Sweet还是有18位员工,但只有4位是来自初创团队的成员。  Snapchat和赫斯特集团都确认Sweet仍然是合资公司,但没人知道他们的日常关系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赫斯特集团的高层拒绝接受采访,只有数字媒体总裁特洛伊-杨发布了一份声明,称:“(Sweet)会跟随着我们的经验和平台的发展而变化,我们会跟Snap紧密合作,仔细选择天赋,希望能找到配得上这个品牌的人才。  Sweet的员工也收到了这样一份声明:  “Sweet每个月的高频互动用户已经超过了1600万,我们的内容集中在发现探索、文化和难忘的经历上,发布了一些独家的时尚报道,涉及到美容、造型、娱乐和科技。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做好Snapchat优先的、有活力的内容,也在寻找适合带领这个团队的领导,让公司在2017年的发展更顺利。”  对于Sweet来说,Snapchat的发现频道就是他们的根基。他们在推特上的粉丝只有3915人,在Instagram上也只有7844人,都不算多。但就算是Snapchat,他们所面临的形势也在发生改变。现在Snapchat全力推的是网络节目,他们不只想要做一个类似杂志的原创性媒体,而这原本才是Sweet的定位。  除此之外,Snapchat的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在Sweet刚上线的时候,发现频道只有7家媒体进驻,现在已经超过40家。  “现在发现频道的内容越来越同质化了,简直难以区分彼此。”一位数字营销公司的CEO说,“《每日邮报》、MTV、《Cosmo》似乎都在报道同样的内容。”  另一位数字营销公司的总裁也说,他的一些客户对于在发现频道上做广告“毫无兴趣”,他说:“在发现频道上火起来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庸俗的,反正我每次打开看,都是一些T&A(胸部和臀部)。”  “他们不希望Sweet走自己的路,而是希望它成为跟赫斯特集团的其他产品没有任何区别的东西,而现在,它们真的做到一模一样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史上最全】万字新媒体运营干货案例,独此一份就够了! | 青瓜传媒
青瓜传媒原APP顶尖推广,是全球领先移动广告平台金牌服务商!交流②群:
一个做了十年的人,如今是手机圈里一位年轻的学习者。这是前两天我在一次分享里的文字内容,讲了一些我对的一些思路、心得和体会,和很多人的思路不同,分享出来,一者为答疑解惑,二来跟大家做一下模式上的探讨。
攻于心,精于细节,少花钱做大事为准则,不花钱是不可能的,时代在变,用户在变,趋势亦在变。这是我在一个群做过的分享,这么多文字,感谢那些能耐着性子读完的朋友!感恩有你们!特别鸣谢:,感谢笔记侠的热心、耐心翻译及整理!
演讲笔记完整版——
需要具备的条件
1、基本条件
大家想一下:自己微信好友有多少人?你的加V了吗?这是做新媒体的基本条件。
如果你微信好友只有几百个,想做新媒体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较弱势。我到目前为止,微信好友+通讯录大概有6000名。我带新媒体团队时,尤其要求他们都加V。
你的微信好友如果只有200~300人,和人,做新媒体的话差别就特别大。这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判断你的人脉、活跃度、关系、 用户等。200跟2000人,差距可不是10倍,可能是N倍。目前,微博、微信是新媒体里两个最重要的媒介,也是目前为止很多公司都在做的,但可能在贴 吧、的探索不是很到位。
2、个人知识面:网站、APP
有没有玩社交网站或当下流行APP的?我觉得这体现个人的知识面。玩社交网站,需要注册账号,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在里面要发帖子、回帖子,跟很多用 户接触,甚至加入用户圈子,才能慢慢了解整个社交网站发展的脉络、趋势。比如APP,当前最火的是什么?国外哪些APP比较流行?这属于知识面,当你达到 一定程度之后,不光是做新媒体,包括做、,都会比别人更顺手一些。
3、你有跟用户聊天吗?
你有没有跟用户真正聊过天?你有多少?(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在上有话语权的那些人——笔记侠注)这是比较基本的。交心就是以诚相待,跟用户以心交心地聊,这是基本诉求。做新媒 体,不是每天发完文章,你就什么都不管了。要考虑用户感受,考虑他们为什么会参与到你的文章。如果没有很多KOL,你会发现自己做的很多工作特别困难。实 际上,无论你是做新媒体还是社区,KOL都是平时必须做的工作。多认识网上的知名,也许他只是小众圈的知名人士,但你也一定要积累比较好的用户跟人 脉。
对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1、注重实操:勿迷信理论
我在2009年接触新媒体,到目前为止玩了5、6年,可能比很多人时间都稍微长一些。我的很多办法属于土办法、野路子,跟大家听到所谓新媒体运营大 师、大师的思路比较不一样,他们思路偏营销、市场,我偏运营,跟他们的用户角度比较不一样。运营确实讲实操,不要过多迷信理论,多实践、学习,补充自 己某一方面不足。
2、形神合一:招对运营人
做新媒体,大家会发现,一个或微博,换不同的人做,有可能效果差距特别大。大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气质、喜好展现在账号上,这告诉我们 什么?平时一定要释放个性。体现跟同类型帐号不同的鲜明个性,这样别人才能关注你。比如搞笑类,冷兔为什么火起来?它们确实有自己独到之处。需要适当把自 己个性发掘出来,去找能用心体会、懂得和帐号融为一体的人,通过文章与用户交流,体现特殊性格。因此,招人一般比较困难。比如做搞笑类或美食内容,结果招 到平时性格木讷、很呆的,就不太合适。因此,要把自己个性体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好多东西结合。
3、花钱,但不是堆钱
做新媒体肯定要花钱,但不是靠花钱堆起来得,关键看怎么靠小成本出大效果。不是说你做一个微博帐号或微信帐号,用好几个人,就一定能做好。到目前为 止,我们新媒体的人手不是特别多,但是账号蛮多,大概30个以上,光贴吧就10个。我的人员就6个,数大概900万。我不是往堆人头得角度发展,而是 更倾向于每个人贡献价值,每个人可以承担很多比较大的责任。我更多给他们传输的是对细节、内容、用户运营的具体关注。
4、质量比数量重要
我觉得粉丝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当然数量是基础。如果说做一个,你有10万粉丝,我有1000万粉丝,你做得过我的机会不大。为什么粉丝 数量过千万挺多的帐号挺多,比如招商银行,但是互动比较强的,不是它们这些号?反倒是冷兔等一些帐号活跃度高。这真不是靠粉丝数量撑起来的,要看可读性和 用户是否活跃。我们做一个帐号,并不是完全充粉丝数,有时候不能转换成价值的粉丝,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太需要积累的。做一个号、美食号,受众可能没 那么多,但粉丝能经营好,实际上效果也会比较好。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质量比较重要。
5、宣传阵地,非用户
新媒体只是的宣传阵地。什么是你的用户?自有平台才是你的用户,这是可控的。自己做APP、社区、网站,可以对用户数据、资料、做分 析。凡是你拿不到的用户资料,比如微博、微信,那是它们的用户,不是你的用户。要通过在上面宣传,让你的用户通过知名度,慢慢地认可你。
6、玩法比你想的多
新媒体打法比大家想象得丰富,而不是如好多人做的,每天发发文章,做做用户反馈、服务。微信公众号可以做的事情特别多,微博也不是简单每天发完就完 了,微博上有很多功能,比如活动、投票、群功能,有很多可玩的东西。关键看大家是否专注,比如话题,不知道有人是否关注过。
7、用户最有价值,难度大
新媒体运营也好、传统社区运营、用户运营也好,用户粘度是基础。用户运营中,用户永远最有价值,新媒体用户怎么转化到自有平台,比如APP、社区?这确实是个难点。没有大家想得高,粉丝数1000万,可能转到到社区的比例,连1%都不到。
新媒体的特性
新媒体是展现公众号、运营人员个性的地方,一定要把个性、内心的东西释放出来,引起用户共鸣,引起参与感,一定要在账号运营工作过程中考虑到。
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做,比如,比如低俗、色情、暴力,特别是偏政治的,很多时候做了,对品牌是有损伤的。不是所有热点都一定要跟,要考虑品牌正向性,一定要做一些正面、正能量的内容。
做新媒体,传播性比较关键,做任何东西都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帮你传播,不是简单地Push(推送)给用户,否则就是强奸方式,不管用户爱不爱听,都有发出来。好多时候,运营者都只是自己本身认为好,其实很多用户根本不会看。
4、运营工作特殊性
运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做新媒体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运营前期靠积累,找一些比较好的,比如做微博,需要关联一些大号,大家合作互转, 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爆发。但是当你一开始粉丝数不是特别多、文章不太好的时候,可能就比较困难,没办法像做市场一样,花很多钱就可以投放。运营需要 积累很多东西的。
5、平台选择
不是所有平台都选择上去,而是哪个平台对你最合适。微博、微信大家都用,贴吧和空间,不是大家一定都要搞,它们必须和官方关系搞好。贴吧在做商业化 支付,很多厂商做贴吧是需要付费的。如果不付费,只是运营,就比较困难。比如空间,某种程度上跟去年不太一样,今年商业化趋势比较明显。我原来在酷我“K 歌”项目,空间和贴吧做不起来,也主动放弃了,我们围绕微博微信做,有时候该放弃就放弃。
我自己的公号,没在微博做,在微信、“”做,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微信能积累高质量粉丝,今日头条跟搜索有关。我更关注的是,我的受众在什么地方,在最少费用的情况下,什么平台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不光是做新媒体,做用户运营、社区、活动或者运营的任何一个分支也好,都要注意灵活性,大家不要过于遵守教条,不是按1234步骤、按方式来做就一 定对。有可能时代变了,某种思维方式一年之后就不一定奏效了,很多都是在不断试错和摸索地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按步骤执行就能有效的原则。
比较好的新媒体运营平台
1、四大平台
微博、微信、贴吧、空间,这是很多公司在做的四个主要平台,用户较大,性质不一。
微博是传统新媒体巅峰期的代表作;
微信是目前分享量最大的平台,每天占据每天70-80%的分享量;
QQ空间、贴吧,是年轻用户比较活跃的载体,尤其QQ空间大一些。
今日头条、,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虎嗅、36氢、兴趣部落、粉丝圈、粉丝圈、服务窗等。
如何做新媒体账号
当我们拿到帐号,考虑三点:
1、定位是什么?
帐号是做什么的?为哪些用户服务?出于什么目的而建立?比如我的帐号“类类有话说”,我是为互联网从业者或感兴趣的人提供经验分享的平台,更多把自 己以往的心得体会、实操进行分享,让大家能少走一些弯路。做这个帐号之前,要把定位考虑清楚,比如冷兔、教授、天天小等帐号,大家发现他们的定位,只 要一想就能想清楚。我们要做到提到某个帐号,就能用概括。比如,微博上“回忆小马甲”,无非一猫一狗,也能做到1000万粉丝。
2、用户需求
服务哪些用户?不同用户,需求不一样。像我们奇虎手机帐号,发的内容肯定很多跟手机相关的,不能发很多特别娱乐八卦的内容,发的应该是手机技巧、行业动态、活动,都是为用户服务的。一定要考虑服务哪些人群,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然后围绕需求做内容。
内容要具备可读性、唯一性、接地气的特点。少发PIA稿(PIA,拟声词,是一种加了特效后的声音,多指一瞬间的特效,比如瘦子摔倒的声音是 “pia”——笔记侠注),很多东西你觉得喜欢,用户不喜欢。接地气,就是用户帮助、好处,最起码可以得到心灵上的东西,比如说很好玩,笑一笑,看你 的内容很开心。比如深夜八卦,扒的都是特别奇葩的事情,有时候我会特别喜欢看,有时候就是喜欢看明星绯闻,所以要考虑内容独特性。
1、内容分类
确定定位之后,起码从2个方向出发:内容、用户。内容就是确定定位后,你大概清楚可以发哪些内容。比如帐号属于美女类用户,发什么内容,你就比较清楚。
2、优先等级
“情绪ABC”理论比较实用,就是考虑内容分类和互相关系,看因果关系,分类列出来,以此对比,算出排序,就是你内容的先后顺序。确认优先级,确定 条数、频次,把这些固定出来。新媒体不是固定的,只是发的时候尽量固定频次,让用户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比如,9点发内容,用户会习惯每天9点阅读,让用户 养成比较好的习惯。
3、单点突破就是特色
不是所有点都要做,可能想到几十个点,把其中两到三点内容做得很不错,很有特点,就做起来了。互联网时代讲究极致、精简,不是求大而全,单点突破比较重要。很多人知道京东,我最早会买在京东东西,是因为它确实快,只是因为一个点。
内容运营的注意事项
1、熟悉产品,结合产品特性
,产品和运营是不分家的。做运营的要了解产品,做产品的能做运营更好。因为运营跟用户结合更紧密,了解用户后,抓点更准确。
2、细节决定成败
起要花心思,跟论坛帖子一样,标题是一个帖子成功的一半。也不是说要去做,但尽量让有人点击欲望;图片也要注意,很多微博喜欢长图,长图 不是一定好的。让用户怎么方便以及一看就能看明白,这是更重要的。字数也不是越多越好,很多不错的内容只有几百上千字,把话说清楚,说人话,不要显得自己 很牛逼,以让大家听懂为原则。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做手机不要写得过于专业。要能用通俗语言,让所有用户能听懂,这是基本原则。
3、考虑用户为什么分享你的内容
用户分享前提是看你发的东西有冲动,比如发励志、振奋的东西,让人看了比较感动,想起原来一些往事,比如《老男孩》,所以我有分享的欲望。比如好玩搞笑,我就开心一下。引起用户的共鸣,让用户主动分享你的内容。
4、考虑品牌正向性
有损品牌正面形象的内容,能避免就避免一些。做活动创意,创意是成功的一半,活动平庸,没有太多亮点,为了做而做,可能花了很多人力物力,最终效果不是特别有效。
5、内容聚焦
不要杂、多、乱,一定要做精品,做优质粉丝,真爱粉。真爱粉是什么意思?比如,在微博或空间有几千万粉丝。真爱粉就是有一天你被欺负、跟人家打 架了,他会出来帮你打架,说公道话,他是真的帮你。人家可能说你手机有问题,粉丝会为你反驳,义无反顾地向着你。真爱粉有多少才是关键的?不要单纯追求数 字。其实我讲很多内容,是属于不花钱或少花钱能做的事情,很多人用“”,花很多钱,比如花50万做粉丝,效果其实很差,50万可以做很多更好的效 果。
图片质量、设计风格,个人觉得也得考虑。我参与活动,第一次得了几个奖品,下次还是那几个,我就不会再参与,种类数量尽量丰富。活动引导,也不是发 完文章就万事大吉了,活动需要很多引导,比如前期积累人脉、积累KOL,留在平时当评委。在你做之前就要找好人,就像很多酒吧有托。运营规则跟现实逻辑, 其实很多类似。
用户运营:金子塔模型
1、基础层:所有粉丝
用户运营里面有一个用户金塔模型,这对新媒体运营、用户、内容、活动运营,都是比较有效的模型。80%得用户可能是潜水用户,平时不发内容的用户,都在这一类。
2、中间层:群管
几倍管理能力,对社区起较大作用。
3、 最上端:运营、产品人员
谁跟用户走得最近,就是金塔顶端,主要发挥从上到下引导的作用。在用户心目中,能把你当知心人,这是比较关键的。
如何得到靠谱帮手。
在你的社区、产品上线之初,事先积累高质量粉丝。这样在产品上线的前后过程中,可以有比较好的人去帮你打理。而且,种子用户影响你社区、公众号的长 远用户规划。当用户的氛围、圈子形成,要改变很困难。比如,知乎为什么做得好?一开始都是一帮什么人在看?比如周鸿祎、这些人,在社区里起到比较好 的带头作用,其它用户会不断去学习、效仿。
2、管理(活跃、规则、奖惩、任务等)
做新媒体的时候,好多人积累社群、微信群、,一定要想办法促进活跃度。好多群被广告,尤其被色情内容占据,所以群主一定要发挥作用,让群里面保持正面形象,不要出现太多广告,要定期清理。
然后就是规则,群也需要规则。我觉得社群只是管理,但一定要把群管理到位,群是工具不是平台,尤其社区社群只是基础工具。规则奖惩要做清晰文字,起码让用户有奔头、有激励、颁任务,在和用户磨合过程中,用户帮你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3、各平台打通
尝试跟各平台打通,不要自己玩自己的。尝试和别人跨界合作,比如各有10万粉丝,可以做一些联络活动。如果你的粉丝数比较多,大家可以找我们奇虎手机帐号,尝试互动合作,我们是非常欢迎的。
4、塔尖客户
积累塔尖用户,不一定是KOL,做社群管理,某种程度上其实群主也是塔尖。积累不错的塔尖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帮你分担很多细致工作,帮你管理其它用户。
5、用户荣誉感
在运营过程中,一定要把荣誉感交给用户。比如,咱们做一个活动,适当跟用户讨论,借用户的嘴说出来。让用户帮你想想办法,让用户有参与感。做新媒体时,可以考虑在某些文字和颁奖里面,让用户有归属感。比如做一些活动,让用户做评委,体现荣誉感。
一定要相信用户能做比较好的东西。用户群体能否交给比较好的用户去管?放权是一种能力,就像公司里,放权给自己的下属,团队去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相信用户能做比较好的东西,这是学问。
四大平台的基本运营手段
大家可以尝试做微博活动,跟原来不一样,现在收费了,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原来我做的微博活动,互动量达到几万,比较靠谱,而且主动给你加粉 丝。微博上比较热门的东西,看看能不能融合自己帐号。平时找一些比较不错的大号互转,不一定粉丝很多,一定要判断大号的真实性,有些可能看上去粉丝很多, 但是效果没有大家想象的好。一定要判断真实粉丝数,一般50-60万粉丝数,内容基本每天应该在100以上的。
微信更强调内容质量。微信不是很多内容的简单复制,比较强调原创,增加一些条件。我觉得微信可以做得比较不错,我帐号粉丝不多,不到三万,但是转发 率比较高。微信确实强调内容质量,我的帐号如果强调粉丝数,可以制造八卦,毕竟我原来从猫扑出来,我知道的八卦比一般人多很多。但是不是简单地为粉丝而粉 丝,要考虑传播性。你的内容是否具备传播性?人家为什么要分享?这个问题一定要考虑。做活动,用户怎么?可以做简单地有奖活动,但更多是发挥创意,让 用户觉得做了还挺有意思的,为了发奖品而奖品的活动没有太大意义。
第一,需要接触官方,某种程度就是要花钱,花钱后有很多功能开放,涨粉丝更快。贴吧的平台粉丝数比较大,可以用很多功能,涨粉丝等很多功能比较好。 但是纯粹运营,比较难一些。贴吧的吧主管理,是贴吧运营工作中比较大的一部分,跟社区版主一样,发挥比较大的作用。最起码要有比较靠谱的吧主,帮你做活 动、任务收集,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QQ空间需要依赖官方,我原来在猫扑做过空间,内容都是自己一条条做出来的,最早做到三四千万,走的时候2亿点击量,但是这更多需要官方配合。
日志发布需要保持比较好的频次,不是一天发很多。一天最多6条,正常一天3、4条就行。说说跟微博差不多。原来我们很多运营人员,平时发很多微博、 说说,连140字都凑不齐,这是有问题的。用户读完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不要给人这种感觉,一定要讲清楚,不要讲得很拗口,显得自己很专业似的,要让用户 觉得有意思,用户可以真正跟你产生互动。
运营小技巧
1、打造个性标签
比较不错的账号,可以用关键词概括。比如冷兔,发一些冷段子、冷幽默、好玩图片,看完特别开心,有意思。考虑下,当人家问你做的帐号,有哪几个标签可以概括?如果你的账号没有特殊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内容,特别杂,东做西做,基本上一定做不好的。
2、人神合一
一定不要选跟帐号气质不搭配的人,美食类的帐号要找美食达人、吃货,发的内容能体现吃货精神。
3、提升转发数(大V,热点)
最基本的方法是找大V互转,平时多积累人脉人品,好东西慢慢都用得上。平时跟热点结合,结合后转发量可能比较大,所以有时候该跟必须跟。
4、跟热点的注意事项(合法、品牌)
平时跟网络热点结合,一定要合法,注意品牌调性,不要转负面内容。跟热点结合一块,对会起到良好作用。
5、熟悉平台功能
基本功能不解释,微信微博的所有功能都熟悉。比如微博上的微群、投票用过吗?像我刚才说的,支付宝很多进化不错的功能,大家可以尽量尝试。
6、坚持不懈,有原则
很多做新媒体帐号的,都是72小时在滚动,晚上时间也尽量不错过。2010年,我当时做猫扑,50万粉丝在网络媒体领域排第一。那时我的工作不止这 些,微博只是平时兴趣,但觉得挺有用的,那时候基本上从早上9点发到晚上1点,没有停过。而且,那时候没有时光机,每一条都是逐条发的。
原则什么意思?就是我刚才说的,不要为了粉丝而粉丝,为了一些东西不折手段。比如咱们做垂直帐号,哪怕只有几万粉丝,只要做到位了,挖掘了价值,其实也能起到变现作用。
7、关于新媒体人员
一定要找符合帐号气质的,尽量找有耐心、有韧性、做事细心、有责任感、对某一方面专注的伙伴。不是说要有很多经验,或者有小米、BAT新媒体的经验,大公司的新媒体人员不一定做得比较好。如果把平台光环剥离掉,你还剩的东西,这就是你的能力。
8、跨界合作
尝试跟自己相关的,或者别的平台联动,也可以跟我手上的资源做互动合作。我的新媒体覆盖了比较多的粉丝数,平台差不多30多个,粉丝小1000万,大家可以找我们做比较好的联动合作。
移动应用产品服务:
本文 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转载请注明: &
or分享 (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平台成功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