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笔记本电脑是四核八线程和八核好,还是真八核好,给个解释

查看: 17076|回复: 63
目前为止有几个软件是支持4核8线程的?
个人感觉现在支持4核8线程的软件是很少很少的。因为我现在用的U是2630qm,一个月了,U的使用率从来都没有超过26%。平时使用仅仅在1%~6%波动。 看任务管理器,基本上8个U的图标,只有一个在动。
再说超线程技术,P4那个时代很远了,也证明了曾经有用。 但现在,物理核心太多了,就权当在鱼翅汤里面加半只鸡蛋,还显得有点寒酸。& &和在P4时代,二两猪肉汤里加一只鸡蛋,那.....
PS:很有营养的帖子,晚辈受教了。 向来看帖不回的,为了回复这个贴,注册20分钟才注册好啊。
我需要 16 核处理器。{hug:]
如题&&有人统计过么
3Dsmax+VR&&再来8线程都不够。
ADOBE的好像很多都支持~~~记忆中02、03年的PR6。5已经是支持多核的了`~
因为我目前都在用`~发觉软件会检测有多少个CPU的`~
非编软件没几个不支持,游戏估计就没办法咯
我觉得8线程基本不等效8核心,ht最大提升是对于单核cpu,多核后作用太不明显,只在少数支持又计算强度不轻不重的场合有用。
看photoshop测试,intel的i5 i7同频开不开超线程都差不多,而amd x6却可以秒杀x4.
我觉得8线程基本不等效8核心,ht最大提升是对于单核cpu,多核后作用太不明显,只在少数支持又计算强度不轻不 ...
飞鸟真 发表于
& & 请问你知道HT的原理不。。
请问你知道HT的原理不。。
xeon-pan 发表于
原理能代替事实?还有你从原理上讲我说的怎么又问题?我倒觉得我在讲废话。
矩阵运算HT只会有副作用,不过大部分多线程应用都不会是纯粹的矩阵计算。
很快话题就跑路到科学运算上了.
原理能代替事实?还有你从原理上讲我说的怎么又问题?我倒觉得我在讲废话。
飞鸟真 发表于
& & 还事实呢,是头脑风暴吧
计算机本来就是个科学问题
原理能代替事实?还有你从原理上讲我说的怎么又问题?我倒觉得我在讲废话。
飞鸟真 发表于
& & 唉,原理上,HT是在使 第二条指令使用第1条指令没完全使用的流水线。
很快话题就跑路到科学运算上了.
ouyangxi21 发表于
& & 这贴主题没包含价格这个话题,计算机本来就是科学的问题。。
P4那一代的HT能提供10-20%的多线程性能增加,不知i7这一代的又是多少?
P4那一代的HT能提供10-20%的多线程性能增加,不知i7这一代的又是多少?
ccontion 发表于
& & 能用上8线程的一样是10-20%
日常老百姓使用的没有 就这样
本帖最后由 飞鸟真 于
12:05 编辑
P4那一代的HT能提供10-20%的多线程性能增加,不知i7这一代的又是多少?
ccontion 发表于
p4单核那一代ht作用不能以单纯支持程序性能增加衡量,对多任务的增益是立竿见影的,所以ht能博得很高名气。
而现在4核以上就基本体现不出来,硬派还是谁家详细评测过ht对支持程序的增幅,得出的结论是i7那一代不超过老ht,甚至还缩了一点。
按以前听到的理论,p4流水线长适合ht,评测也毫不弱于i7的改进型ht,和实际比较相符。
我觉得8线程基本不等效8核心,ht最大提升是对于单核cpu,多核后作用太不明显,只在少数支持又计算强度不轻不重的场合有用。看photoshop测试,intel的i5 i7同频开不开超线程都差不多,而amd x6却可以秒杀x4.
飞鸟真 发表于
同学,头脑风暴该停了
如果你那句话改成:&ht只在少数支持又计算强度不轻不重的场合没有用&
倒还有点儿对的可能性
Powered by电脑是2个i3 双核4线程好还是i7四核八线程好?
已有1个回答
专家星级&:&0.5星
问答堂专家综合评分
问题评分&:&0星
采纳、点赞&:&0星
二次回复率&:&5星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擅长领域:
当然是酷睿i7四核八线程好。
留下你的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买个什么好,笔记本,还是台式机?_三井水希_新浪博客
买个什么好,笔记本,还是台式机?
看起来这博客是我4个半月前开的,然而写了几篇文之后又抽风都删光了。。。
(就像之前的微博的一样,咳,先不提那个)
又重新捡起来写东西,无非还是心里有话要说,身边又没谁能听懂的。。。
。。。于是就跑来码字了~
好了不废话了,直接上重点,事件起因——装机
半年前的我天真的以为上了四核i7
CPU的笔记本,性能上就已经可以充当工作机,游戏机了,台式机什么的,那么大,动静那么大,又不能抱上床,简直弱爆了
然而当我真的把四核的i7
CPU之后我就明白了,笔记本的移动平台是有着诸多硬伤的,在CPU性能上看上去,至少是看上去还是能和台机比一比的,而有的方面就根本没法比,比如显卡。
来来来,性能如何,先跑个分~
单从跑分来看,移动版CPU性能并不差
上前100了!!!
这个3632QM就是我现在正用着的本子上的,机子是还没剥离SONY时的
VAIO出的E14P,国内叫E14A,12年末的机子,原本CPU是i5-3210M,用了很长时间了,后来在在某宝上看QS版的i7也不贵,而且升到i7就是四核了~~&&这个诱惑还是蛮大的。。。于是就等二年保修刚过时给本子换上了(保修期内只换过硬盘,原因还是原本的西数蓝盘牺牲了,实在不想吐槽SONY
VAIO原机自带的硬盘,用过两个VAIO的本子,硬盘都早早罢工了,而且这还不是个案,VAIO向来如此)
p.s.那次换件儿真心是大作战。。。屏幕从一般的768P升到了900P,内存加到12G,CPU换了i7,硬盘换成了SSD,HDD移到光驱位。。。
嘛,话说刚刚跑完分那会儿,一看排名,我差点喊出来,4300W的机子跑过分,我的机子单看CPU一项居然进了前100。。。
(前八里除了国民老公那款就全都是在win7下打开任务管理器能看到32个框框的bt了
3632这个型号在三代里绝对不算高的,默频应该是同代标压的
i7&里最低的几个之一了,只有2.2GHz,其他默频也蛮低的标压i7大概是这几只。。。3610QM,3612QM,3630QM
然而仔细看了下排名就大致明白了,上下几名的,和我的这个大致相当的是几只分别是,E3,台式的二代i7,笔记本的高频四核i7。服务器CPU,一般台式机CPU,和笔记本移动版的高频版,再加我这个相对的低频版都包括在内了。看起来好像挺乱,但其实还是有共同点的——都是四核八线程。
这也就明白为什么一个默频只有2.2G的U能跑出高分了,因为跑分的大概是解压缩之类的对多核超线程有很好优化的程序(说的直白点儿就是能用上超过双核的多核心和超过核心数的多线程,而一般程序都是用不上的
0.0),在intel的CPU里,四核的就只有笔记本的大部分标压i7,台机的i5,i7,然后就是服务器CPU
E3了,而在四核基础上还有超线程的,就只有i7和E3。超过四个核心的只有台机的i7X结尾的板本,还是非常少见的服务器CPU
E5(六核/八核/十六核),而它们在一般的B/H/Z主板上都用不了。
我的3632QM跑分能比频率更高的2600和4980HQ高大概是因为内存比较大(12G),加上主硬盘位上了SSD。
天梯中给出的性能比较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解压缩
然而,实际使用体验告诉我,2.2G的默认频率和只有35W的供电对于性能还是有所折扣的。
现在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只在住处用,又不在游戏性方面有太多考虑的话,要买台电脑,首选,可能也是唯一的选择方案就是笔记本了。有区别的只是侧重的方面而已,轻薄+续航,还是CPU性能+独立显卡。
笔记本上用的移动版CPU种类超多,分类和功用特点远比台式机的多,好货和坑货都不少。
从第三代core
i&开始,intel就把2537M等等低压省电版的移动版CPU从M标识里分了出来,给了个U结尾,全部U系CPU都是17/15W的超低压低功耗版本,而且全部使用BGA封装方式,让笔记本可以做的更薄。
一般来说,侧重轻薄外观和3小时以上长待机时间的笔记本电脑都会配U系列CPU。
——&比较常见的型号
i5-U/4210U,i7-U/4510U,性能上来看,i5的U系CPU,没有SSD的情况下使用体验和前代的标压(也就是M结尾的型号)i3差不多,也就是比较慢,使用体验并不好,但又因为睿频的最高频率很高,所以玩起游戏来又带的动,而且游戏载入速度并不慢,这点上挺反差的。
上了SSD的i5 U和前代i5
M无差,所以其实在SSD普及的时代,i5
U系CPU的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本子我也用了一年半左右,整体我是给好评的,因为配了U系CPU的笔记本,就算做的很薄,看着就知道散热设计并不
好,不做强度工作时却几乎是静音的,强度工作时又会像有像标压i5一样的速度,作为笔记本来说,这样再好不过了。
说U系的i7就比较坑了,性能上来说,并没有i7该有的四核,而是仅仅是U系i5的高频版,依旧双核四线程,性能上其实和标压的i5差不多,有点像二代的
i7-M。不要求要四核的话,其实也是够用的,但价格上来说,好像除了联想,其他厂商都把装着U系i7的本子当着四核i7来卖,价格真的是非常不实惠,有那价真的不如加个几百来台四核i7的游戏本了。
就算低压降频等等有问题,也不是大问题,17/15W的功耗让这类本子中没有独显的型号的待机时间变的非常可怕,完全超出了一般笔记本2小时的极限,待机5小时不再是梦。
而就算是U系的i7,配上独显的相对较坑的版本,一般的4/6芯电池下待机时间其实也有近3小时左右,同样比4核i7的极限2小时有很大提升。
而现在市面上其实更加常见的是——U系CPU搭配性能级独立显卡的组合的本子,看起来好像是坑,但这也不失为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因为就算现在
intel核芯显卡有了非常不错的进步和许多看的见的成绩,亲测HD4000玩LOL,调到全部中画质(牺牲一部分技能和阴影效果),FPS
40,连续玩3小时不卡。这个成绩可比全最高画质下的HD7670M和GT730M都好,虽然也可以说不能这么比,但是这也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现在的核显
还是不错的,而那些入门级的性能级独显,作为独立显卡,并不是很合格。
然而,这仅仅是LOL,而且LOL这样的
游戏,FPS40+和新版本中华丽的技能效果,这些都不是一个游戏能不能玩的下去的关键,有没有独显的最大区别其实是单机游戏,就算是HD7670M这样很低的笔记本
独立显卡,打开个上古卷轴5也是没有问题的,区别也只是效果全关还是开中画质,而HD呢,实测也能打开,但是核显啊你懂的,效果全依然
FPS 10左右,最高12,这完全玩不了嘛。
所以在我看来,独显不是必须的,但如果不是同时还有一台能玩游戏的台式机的话,笔记本上有独显还是比没有强的。
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那这种奇怪组合和正常的标压i5
CPU+性能级独显的组合的区别其实就是CPU了。
CPU(i5/i7)带来的其实不只有待机状态下性能的提升(主要是反应速度变快了),还有一个对于笔记本来说很头疼的问题——功耗变高导致CPU风扇待
速的提高,也就是容易产生噪音。一般来说,配置标压i5的笔记本,CPU风扇转速通常不会低于2000rpm,如果是四核i7的话,2500是最
低,3500也不算很高,如果不是专门的游戏本(CPU显卡共用一个风扇散热),显卡一工作,风扇几乎是会第一时间冲上4000转的,打开游戏不到15分
钟就能保持在5000转不下来,就算不玩游戏,开机超过4小时也会稳定在3500左右。
p.p.s.一般而言,笔记本3cm小风扇转速在2500rpm以下才算安静。
为一台需要偶尔背去教室,尤其是还要能在图书馆放上一天不吵,又要能流畅运行LOL,DOTA2的笔记本,U系CPU+性能级独显(730M~840M)
的配置有它独道的优势,要知道用着U系CPU的本子在不调用独显,不copy文件,不解压缩的情况下,几乎是无声的(风扇转速700左右)。而这类的本子
的价格一般也很公道(单指i5版本)。
前面完全没有提到i3和更低端的奔腾/赛扬,因为那个性能,真心的,有点差了,标
压的i3就是标压的i5的阉割版,不要以为这和U系的i5没差,有区别的,人家好歹是i5,可以睿频的,换上个SSD就起飞了,i3不能壑频,而且主频又
低(2.1~2.3GHz),在现在这个时代真心是不太够用的。
我的四核i7把电源方案改成节能,也就是不再睿频加速了,只有2.2GHz&那速度啊,和i3差不多吧,因为一般程序都没有多核优化,核多只能让多程序多任务不卡,程序的运行和打开速度还得看核心频率。。。让我明白了移动版的i7&为何相比i5,从双核四线程向四核番了一倍,却没有提高功耗。。。因为降频了
0.0&对应的i5是3230M,2.6G~3.1G,i7就变成了2.2G~3.1G。。。
要说强度不高的话,标压的i3配个SSD,也还算能用,比较慢,但很少卡。相比之下U系的i3就是真坑了,只有1.7~1.8G的主频,还不能睿频,结合U系CPU自动降频的机制。。。结果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没亲自上手见识过,只听小伙伴说非常卡
最后再提一嘴大奔。。。台机上的奔腾G,说实话真的不错,性价比是真高,内存够用的话(很多时候4G并不够),性能和i3相比只差大
概15%,然而价格就算放进AMD
CPU里比也完全不贵。频率非常高,性能上差的只是个超线程,i3在解压和一边玩游戏一边听歌,同时开着聊天窗口和网页这些情况下,才能看出来比奔腾强的地方,而这些对比i5又显得差了很多,必竟i5是四核的。(但是台机方面,对比奔腾,我个人还是更喜欢i3的,因为超线程嘛,解压会快很多)
然而,笔记本上的奔腾并没有像台机上的那样强大,相反性能有比较明显的缩水,只有G2030对比i3是没有拉开差距的,比这个差的就要影响使用了,赛扬就更不用说了,我亲自经手的一台赛扬1000M的本子,大联想,那真的是要慢死的节奏。。。
由 于HM70平台有上core
i系列处理器30分钟必断电重启的设定,所以G2030就有了它存在的意义。。。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奔腾的频率再高,也还有个硬伤——GPU太弱。我没记错的话那个GPU大概也就是很久以前的intel
X2700的水平,720P视频都放不了的,intelCPU显示单元的进化,要到GMA
X4500才放720P,HD3000也就是二代core
i&时代才能不用独显播放1080P视频。而现在在线的网络视频都已经从720P向1080P进化了,想象一下吧,打开浏览器,看个视频,调用了独立显卡。。。如果显卡驱动有困难的话,说不定还得让IE/Chrome/Firefox用独显打开。。。这是个多么尴尬的情景。如果放到台式机上这些都无所谓,有没有核显一样用,甚至可以说i5的核显比较多余,E3才是王道,但是笔记本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调用独显=加重散热负担,能不用还是不用为好。
终于把第一大类的本子大致扯完了,终于到了关键的追求性能环节了~&在笔记本上追求性能本身没有错,但移动版平台的限制颇多,无论是CPU还是显卡都没办法完全发挥出纸面上给出的数据的能力,反而是笔记本本身低瓦数的供电系统比较有说服力。
首先还是从CPU说起,给笔记本上个四核CPU还真不是件容易事,intel这边只有标压的i7是四核的,而且还不全是四核,3520M等等只是高频的双
核而已,而用AMD芯片组的笔记本实属罕见,移动版APU里,A8就已经是四核了,A10更是升级到了六核,然,AMD的CPU通常要用高频弥补性能方面
的弱势,可APU本就不是高频,移动版更是要为了功耗和散热而再降频,于是A10就算有六核,性能只是比i5强一点而已(这点上倒是和台式那边的FX打桩
机差不多,笔记本并不很强调性能,再换本子时如果有不错的AMD APU机子,一定要入个玩玩
0.0&最近刚出的联想小新,用上了AMD性能级的FX推土机处理器,好像很有看头的样子,不知道推土机/打桩机到了移动平台上功耗和散热如何,性能表现有多少折
四核=不卡,然而由于AMD的稀少,上四核的要求,基本上就已经变成了上i7了。再加上个能玩起大游戏来也不会变成12FPS的独立显卡(NV
GT760M/850M以上),这台机子可以确定无误是一台游戏本了,而价格也基本上锁定到了i5版的感觉不值,i7版的负担不起的程度了。
固然,游戏本很帅(你说神船不帅?新出的战神帅爆了哦),性能和普通的笔记本比起来要强的多,从CPU上来说,不但比一般i5强
的多,一般游戏本的i7也是比非游戏本的i7的默频要高点的版本。从显卡方面来看就更是了,笔记本基本上不玩游戏还不错,一玩游戏,比台式机通常都不会考虑配的低档显卡还低的显卡性能就暴露出来了,可是游戏本就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笔记本平台并不能更换显卡,半数不能更换CPU(越来越流行BGA封装,以后甚至也许会慢慢消灭PGA),不能更换散热系统,通常只有2个内存插
槽,不能用3.5寸硬盘(2.5寸的7200rpm盘噪音明显),屏幕通常也是15寸的,对于游戏来说并不算舒适,左手放在CPU和CPU风扇正上方,能
感受到整机的热量。。。
就算是蓝天公模的游戏本,用的是HQ结尾的PGA版CPU,可以换,能选择的也少之又少,而且更换的意义并不很大,相互之间只差不到0.7GHz主频。就
算比较新式的,用的是台式机CPU,显卡也是MXM接口的可更换显卡,选择多了,价格了跟着上来了,如果配的是E3+NV
K系列绘图卡,整机价格大概已经过W了。
而且,就算负担的起,这么大的代价,换来的性能却还不是那些台式机CPU、显卡性能的移动版,原因其一前面就已经说过了,为了能搭在M型号的主板上,降低了核心频率,在这点上CPU和显卡都没得跑,想上移动平台?先降频吧~
(显卡方面的招数更多,流处理器数减半,D5变D3,变了D3之后依旧是128bit,频率相比老的D3卡也不算高)
然而,这就完成了么?当然没有~因为只有经过降频处理的CPU,满载/使出全力的性能还像跑分一样呢,和台式机没差,看起来差的只是最高频率上的差距,如果是到这儿的话,那还真心的还不错呢,可是,问题就是这只是最高频率的满载性能,台式机的话可以一直这样(i5-3470,待机稳定3.2GHz,笔记本
连2.2G都稳定不了),因为那个77W/95W的设计功耗就是这个最高频率下的功耗,主板给出的供电也是充足的,可以笔记本呢。。。35/45/55W&的供电哪里能满足一直睿频呢,再说散热也不行,所以,就算有那个性能,也没办法长时间保持,这从笔记本电脑的解压缩、视频转码上就能看出来,开始很快,一会儿过去就坚持不住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感觉台式机的i5比笔记本的i7用着还流畅的原因,台机的i5-3570K不超频可以一直保持着3.3GHz运行,而笔记本CPU会一直变,低时2.0,高时3.1。
游戏本本身如果当笔记本来用的话,只要不是轻度用户,那个散热的动静就已经不是普通笔记本的对手了,又因为内部结构问题,很容易出现当年“海啸牌”电源那
种情况,噪音比起台机都更甚。700W台机接电跳闸的问题在250W游戏本电源上也没得跑。再看看笔记本显卡GTX960M的性能还不如台机的GTX
750Ti,然后再看下7000元档游戏本和3000元档i5主机的巨大差价,还想要游戏本么?
如果不是对游戏本很有情怀,对台机也没有偏见的话,游戏本还是算了,不值个儿。
如果自己只是个“够用党”,3500元档台机最合适,游戏本其实对于“够用党”来说,在性能比不会差多少,但要超过6000的开销才能拿下,还不算上SSD的费用。
然而如果真的追求性能和游戏体验,我只能说,笔记本这种平台性能和体验都不太够。
台机的话可以上性能优越的E3
CPU,价格十分给力的AMD显卡,加上4条内存,一块SSD,再来一块3.5寸7200rpm的SSHD,这速度~&再加上24寸的大屏幕,手感较好的机械键盘,钢厂经典的sensei
raw鼠标,这体验真的不是小小笔记本可以比的。
然而必须说明一点的是,我并不是不认同游戏本,因为我自己也是一直很向往着能有一台高性能,外观霸气,屏幕又大(最好17寸~)的游戏本的,只可惜,攒机
和作妖的资本其实说到底还是银子的多少,游戏本的优点不多,价格又非常不友好,于是乎,在向着性能和体验前进的道路上,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组个台式机
。。。其实,写到这儿才刚刚扯完了笔记本,而我其实是想讲这次组台机的事儿的。不想再拉长篇幅了,于是今天就码到这里,明晚再继~
打了这么多,说实在手一点不累,虽然不停搓键盘的年限并不长,但我每每要打很多字的时候都机智地换到了笔记本上来。。。要是在台机上用那机械键盘敲这么多字的话,无法想象啊。。。就算我手不累,那个动静,那个清脆的声响,室友也把我打死了
下一篇接着大概就要开始扯台机组装机了,说实在的我也不是非常懂,一边装机一边玩,一边作妖一边学嘛~
嗯。。。下周见!​
涓変簳姘村笇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6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国行,Macbook Pro 15寸 I7 2.7G (2016款),全新,未使用。
16G内存 512闪存 保修至17年年底!
已激活 但次未使用 充电次数为1 配件未拆封!
cappucino...
其他人还在看
其他人还在看
关注热点:
二手笔记本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核八线程和八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