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个厂同一天下岗妈妈给厂长服务以后所有的社保手续同时一起办的,社保缴费也是一样的,43岁时同样享受了三年的

已解决问题
缴过一年多社保,后下岗换了城市再就业,另开社保账户,那原先的保险金怎么办
浏览次数:692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对于你的异地社保,你可以申请转移社保或退保两种处理方式.(一)转移手续是需要在转入地社保局申请开具&调出证明或函&,然后凭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本本材料在调出社保局申请即可.是这样的,医疗保险并不支持异地转移,且只能在购买地消费使用和享受报销待遇.也就是其它除种只能在本地使用.在统筹区域内可以随便办理转移关系,而在非统筹区域,转移社保中,只能转移养老保险,且只能往户口所在地社保局转入,因此,如果说你的户口是当地,是可以办理转移的.对于跨省市转移,其手续需要分别向两地社保局提出申请,且只能转移个人帐户部分,不能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一起取走,做好心理准备.公积金可以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两年后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办退.(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当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退保申请书,交纳社保情况(养老本本,医保卡)等材料即可。且只能退养老,医疗保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所交的费用是由两个帐户进行管理,即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如果拿出来的话就只能领取个人帐户里面的金额。但,大多数的钱都是进入统筹帐户里面,本来个人帐户的钱就不多,而且只能退出个人帐户里的一部分,那就更少了,一般在几千元到几百元不等,取决于交纳时间段和交纳档次等。最后还是建议你谨慎退保,得不偿失.|||1)如果,原参保城市是你的户口所在地的,就不用转移,只需办理暂停就可以啦。2)如果,现参保城市是你的户口所在地的,可以到原参保地的社保转移回来。这样,两地的社保就能合并在一起啦。3)如果,原参保城市不是你的户口所在地,现参保地也不是你的户口所在地的,只能将原参保城市的社保转回户口所在地啦。等以后也可以将现在的社保转回户口所在地的。这样,两地的社保加起来,就是你的所有社保年。|||你可以办理转移的,手续很简便!先去你目前所在城市的社保机构开一个同意接收的证明,里面包含其所需要的材料等,有用人单位的,单位可以代办;然后你回到原来社保关系所在地办理社保关系结清,会给你出具养老个人账户情况和医疗缴费历史等书面材料;最后你就可以带齐材料回现社保机构办理接续关系了!一定要办理转移,否则你就吃大亏了!|||换地方好像不用再另开帐户吧,可以直接转的,新开社保帐户,那原来的钱拿出来就非常麻烦了,还有可能拿不回来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社会保险复习资料邓大松
&&&&绪 论一、简答题 1、社会保险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从微观层次分析,是研究一定条件下, 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保险各险种保障的对象、保险基 金筹集、保险给付条件与标准和社会保险管理;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是按照各种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 规律的要求,研究社会保险过程的规律性,即研究社 会保险产生、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研究社会 保险活动中各种社会保险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范围和表现形式;研究合理组织、规划和利用社会保 险生产力发展,不断调整和发展社会保险生产关系与 上层建筑,促进社会保险生产力发展,保证社会保险 保障目标的实现。2、社会保险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答:研究社会保险的目的就在于: (1)提示揭示一定 历史条件下社会保险活动及其管理的性质、原则、意 义以及其他一般原理, 为社会保险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 揭示社会保险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求及其发展变 化的规律性,为实现社会保险资源优化组合提供科学 依据; (3) 揭示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而阐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险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辩 证关系, 为有计划、 有步骤地实施社会保险发展规模, 合理制定社会保险给付条件和给付标准,以及正确确 立社会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供实际依据;(4) 揭示社会保险过程 中人们物质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 变化的规律性,为正确处理社会保险关系当事人之间 的经济利益关系提供合理依据; (5)揭示社会保险保 障同其他经济保障范畴之间的关系 (6) 揭示社会保险 政策法规和社会保险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制定和 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管理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实践依据; (7)揭示外国社会保险 制度的特征与发展过程,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借鉴经验。
第一章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 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 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社会保险 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是从商业性保险的基础 上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残障、遗属、医疗 (疾病和生育)、失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2、基尔特制度 基尔特制度是指由职业相同的劳动者组成的相互扶助 团体。其目的除了保护各劳动者职业上的利益外,对 团体中的会员遭遇死亡、火灾、疾病、被窃等事件时, 共同出资给予救济。以后在基尔特制度的基础上,成 立了接近现代社会保险机构的救助组织,如英国的友 谊社(friendly society),德国的扶助金库及火灾互 助会等。3、公典制度 公典制度是 15 世纪后半期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城市 中实行的一种慈善性质的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对 抗当时犹太人的高利贷,对下层工人、商人及一般平 民,贷给低利资金。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 答:事实上,社会保险若排除社会制度、阶级属性、 政治和国别因素,纯粹从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保险 产生的理论基础,那么,它不是别的,而人的自然本 性与人的基本权利。然而,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加 之个人能力、 家庭境况不同和社会制度安排上的缺陷, 任何制度、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有相当部分人的 基本生存权利无法获得保障。于是,部分思想家、政 治家、文人学者和有志之士从人的需求本质和人的基 本生存权利出发,多角度地阐述了通过各种方式保障 人们基本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形式影响 或指导各个时代实施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 论。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空想社会理论, 如孔子的大同世界学说、老子的小国寡民理论、中国 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太平盛世论、柏拉图(pla-ton)的 理想国理论、闵采尔(thnomas munzer)的天国论、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鸟托帮理论、康帕内 拉(tommaso campanella)的太阳城学说以及圣西门 (c.h.d.saint-simon)、傅立叶(charles fourier)和欧文 (robert owen)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社会广义理论;过早死亡理论、老年理论、 补偿学说、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论、市场失灵理论、持 久收入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有效需求不足论、国民 收分配理论、新旧福利经济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 需要本质论和再生产理论。sb2、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是: (1)劳动者收的差 别性,决定了各国必须举办社会保险。(2) 为解决劳动者就业暂时中断的生活来源问题,需要举 办社会保险。 (3)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退休人员在 职人员比例的变化,要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 (1)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 展,社会生产除了满足人们政党生活需要外,还有相 当数量的剩余产品,这是社会保险产生的基本条件。 (2)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工资劳动者增加,是社会 保险产生的关键条件。 (3)政府重视是社会保险产生 的重要条件。3、 社会保险发展经过了哪些阶段, 各阶段有何特点 答:社会保险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社会保险的原始 形式和社会保险的发展阶段。 在社会保险的原始形式:人类社会进入中世纪,即到 了封建社会后,社会保险的形式得到了发展。最为典 型的是 13-16 世纪欧洲盛行的基尔特 (guild, 即行会) 、 公典和年金制度。 在社会保险的发展阶段: (1) 年为德国创立社会保险时期;(2)
年为各工业国家仿效德国社会保险时期; (3) 年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发展时期;(4)
年为社会保险迅速发展时期;(5)20 世纪 中后期至今为社会保险调整与改革时期。在社会保险 调整与改革时期, 为避免社会保险基金破产, 保证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 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得不对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 进行调整与政革。其措施包括: (1)设法增大社会保 险基金,同时控制社会保险给付。 (2)建立国家基本 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商业性储蓄保险等三大支 柱社会保险体系,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强社会保险 的保障功能。(3)建立高效、统一、专门化的社会保 险管理机构,同时分散社会保险管理权限,调动地方 社会保险部门的积极性,提高社会保险整体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4)改革社会保险模式单一和大一统的 保险格局, 鼓励有条件并符合有关规定的地方、 社区、 法人单位和个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以缩小政府负担 的保险范围与项目,分散保险风险,增加社会保险的 安全性与稳定性。 4、当前社会保险有哪些新的形态和新的发展特征 答:在许多国家中,社会保险也产生了一些新形态: 低收入者补助型的社会保险; 社会赦助型的社会保险; 普遍医疗服务型的社会保险;强制性储蓄型的社会保 险。 社会保险事业经过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的调整和改 革, 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1)社会保险举办国不断增加;(2)保障范围逐步 扩大;(3)退休年龄从降低向提高反弹;(4)社会 保险关系的各方当事人应尽的义务有所改变。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保险发展的趋势 答:关于社会保险发展的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 面: (1)社会保险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其一,社会保险 制度的目标由单一的消除贫困、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目 标向促进储蓄和经济增长、 消除贫困等多重目标转化。 其二,各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多样化,通过保险税、 保险费、捐赠、福利彩票、国有资产变现、消费税、 商品增值税等形式筹集, 尽可能减轻政府负担。 其三, 项目体系多样化。其四,既有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的, 也有多个部门分工管理的;既有完全由官方管理的, 也有私营机构参与管理的。其五,实施方式多样化, 在各国的社会保险项目中,既有官方直接组织实施的 第一支柱保障方式,也有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的第二 支柱保障方式,还有由保险公司、社会团体及民间组 织实施的第三支柱保险方式。 (2)社会保险范围扩大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 各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社会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多重保障机制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是指保障范围和内容将不断得到扩展。现在,许多 国家已经不仅仅将人的生老病死作为防范对象,而且 将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因素如环保、精神状况、教育 和培训等也纳入了社会保险的内容。 (3)社会保险私营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在个人账户基础上,从规定受益制转为规定缴费制; 第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集中性垄断管理转为分散竞 争性管理;第三,鼓励社会机构参与社会保险或将某 些社会保险项目委托社会机构管理;第四,社会保险 基金依照商业化的原则运营与管理。 (4)社会保险基金资本化。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一是 可以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二是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是 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金融 创新和金融市场的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是 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 (5)社会保险产业化。 (6)社会保险一体化。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冲击下, 一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已不仅仅是一国内部的事务,它 还影响着全球的资本和人员流动。
第二章 社会保险的对象、目的、意义与特征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险的对象 答:作为社会保险、其保险的对象与商业性人身保险 的对象一样,是人而不是物。社会保险对象,就参加 保险的资格而言,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被雇用 的劳动者。一切被雇用的劳动者,不论是农、工、商、 文、教、卫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 也就是说,只要是以工薪作为其收入来源之一者,都 被纳入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范围。 (2)生产达到一定规 模的企业劳动者。(3)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劳动者。 (4)从事特定职业的劳动者。(5)全体公民2、社会保险的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的一般目的是:与商业性保险不同,社 会保险多由政府主办,并由政府财政负担部分责任, 是一种带有福利性、救济性、强制性和垄断性的特殊 保险。要达到的目的,一是在经济方面,通过社会保 险给付,使广大劳动者及其家属在任何情况下,能保 保险人们才级所终, 壮有所用, 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幼有所长,病有所医,鳏、寡、孤、独、残障者皆有 所养;二是在政治方面,通过社会保险,保证国家的 各项政策(如就业政策、教育培训政策、国家安全政 策、福利卫生政策和人口政策等等)得到贯彻实施, 维持社会安定。 社会保险的特殊目的是由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本质 决定的。 资本主义国家举办社会保险有其特定的目的: 一是为了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高度自动化条件下, 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二是为了加快资本形态变换, 提高资本利用率;三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 阶级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举办和发展社会保险事 业,其根本目的是保险人民生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力,为广大劳动者谋利益,这同社会主义经济基本规 律是相适应的。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富 裕和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的具体表现之一。3、1968 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宣言”所强 调的社会保险的目标是什么 答:1968 年 3 月 1 日和 1969 年 12 月,联合国社会发 展委员会分别召开会议,并发表“宣言”。从“宣言”的 内容条文看,突出强调了社会保险问题: (1)建立社 会安全制度,实施各种社会安全措施,保障国民最低 文化生活标准,并运用财政制度,实现社会财富的公 平分配和再分配。 (2)改善并推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 育,举办各种不同类别的训练及再训练,培养和发展 人力资源。 (3)保障工作权利,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充 分就业与自由择业,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 (4)推广 社会福利措施,提高人民的生活和营养标准。 (5)扩 展医疗设施,提高卫生标准,实施免费医疗,确保全 民健康。(6)关注社会保护措施,根除贫穷和饥饿, 消除成人及少年犯罪的因素与环境,以及消除一切社 会罪恶及贫富悬殊的现象。4、社会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的意义除了体现在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 重视外,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它的作用上。社会保险 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点:(1)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社会制度; (2)改善就业机构,提高劳动者的劳 动技能,促进就业; (3)保护劳动力,扩充劳动队伍; (4)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促进经济发展;(5)保 障儿童健康成长;(6)培养人们储蓄的观念;(7) 为国家积累发展资金。5、社会保险的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社会保险是商 业性保险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2)社会保险是一种强 制保险,所谓强制保险就是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 施的,它要求凡是法律规定应参加某一社会保险项目 的人们, 必须一律参加, 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税 (费) , 享受规定的待遇; (3)社会保险税(费)通常由个人、 企业和政府三方负担; (4)社会保险以保障劳动者的 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 第三章 社会保险关系一、简答题 1、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 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是什么 答: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则主要 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维持市场竞争秩序。在发 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虽然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 主导的和基础性的作用, 但是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的。 首先,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和失灵,它不能自动地反 映社会需求和长期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解决国民经济 长期发展的问题;其次,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产业结构 优化的问题,很难实现重大经济结构及比例的协调与 发展;第三,市场机制不可能控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难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因 此,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总量平衡,推进经济可持 续发展,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 策和价格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干预和调控。 (2)采取积极措施,限制或排除消极的外部经济性。 (3)根据可能与需要,提供公共产品。 (4) 以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组织收入或财富再分配。 sb2、 在社会保险关系中政府与参保劳动者各扮演何种角 色 答:在是社会保险关系中,政府的角色是:第一,构 建社会保险体系,确定社会保险发展规划和筹集资金 的模式与手段, 规定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 给付条件、 给付标准与水平;第二,建立社会保险预算制度,多 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第 三,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地运行提供政策和技术 条件,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增值,增大社会保险的偿付 能力;第四,采取合理公平的收入再分配措施,向广 大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并承担社会保险最基 本保障部分的财政责任;第五,制定和颁布社会保险 法律,确保社会保险管理规范化和高效化。 劳动者相对于政府应扮演的角色是:第一,按规定享 受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险保障;第二,参加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第三, 发挥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更多有效的剩 余劳动;第四,依法缴纳各种税(费),尤其是社会 保险税(费),为社会保险制度稳健运行提供物质基 础。3、如何理解社会保险机构、企业同参保劳动者的关 系 答:社会保险机构是受国家政府委托,代表国家专门 负责社会保险税(费)征缴、分配和管理的机关或单 位。在国外,通常设有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总署、 劳动和社会事务部等。我国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设置 是:全国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地区和县市设劳动和社会保障 局。 从社会保险行为产生的过程和结果看,社会保险机构 与劳动者的关系类似保险合同关系中的保险人与被保 险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险机构作为社会保险关系一 方当事人,享有受政府委托从事社会保险业的权利和 履行社会保险职责的义务。 在社会保险关系中,企业与劳动者各自作为一方当事 人,双方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可以作如下分析: (1) 劳动者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主体, 是企业剩余劳 动的提供者;(2)劳动者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享受者; (3) 企业从法人的角度看, 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生产 经营与管理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4)企业、劳动者个 人和政府三方共同构成尽社会保险缴税(费)义务的 主体。 4、狭义社会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 答: 狭义社会保险关系建立的基础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必须具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条件和社会 条件,就是说,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与社会保障制度 的建立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保障 制度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同样 需要那些条件。第二,社会保险关系中的各保险主体 必须具有同一的社会保险利益。5、社会救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那些因社会、自然、经济、 个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以致无法正 常生存的公民给予资金或物质帮助,使其克服困难、 摆脱困境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济的本质特征 是: (1) 社会救济同社会保险一样, 具有较强的法制性和 政策性,社会救济从救济的范围、对象、内容,到救 济的形式和标准,均受各国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调 控。 (2) 社会救济因社会制度不同而富有不同的意义。 在 以剥削为基础的社会里,社会救剂被看做是国家对公 民的恩赐,富者对贫者的施舍,接受救济者将丧失自 己部分或全部社会权利,并且个人的名誉、地位和人 格受到严重损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剥削 制度,建立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因此,社 会救济成为人们应得的社会帮助和应享的权利;对于 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济不是自上而下的恩赐,而 是它们应负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3)社会救济虽然是每一个公民应享的权利,但是, 社会救济的社会效用只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不能维持 最低生活水平时才产生的,这就要求社会救济的管理 部门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确定公民生活是否陷入困境的 工作制度,以防止社会救济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和 社会负效应。 (4) 由社会救济特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所决定, 社会 救济的资金与实物来源,主要由政府提供,同时接收 各社会团体、各经济单位和国际组织与个人的资助, 以充实救济基金。 (5)社会救济的形式与种类,各国没有统一的规定, 通常依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贫困原因、贫困性质及贫 困持续的时间来划分。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的关系 答: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那些因社会、自然、经济、 个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以致无法正 常生存的公民给予资金或物质帮助,使其克服困难、 摆脱困境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从社会救济的涵义、内容与特征看出,它同社会保险 有某些近似的地方,突出表现在: (1)社会保险和社 会救济共同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 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遭遇事故、收入中断时的基本生 活条件,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社会秩序,发展 社会生产。 (2)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都具有较强的法 制性和政策性。社会救济同社会保险均为社会震动的 “减震器”阶级统治的“稳定器”与“安全网”,都是统治 集团实施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所必须利用的工具。 3) ( 社会保险同社会救济一方面由生产决定,即社会救济 的规模、范围、形式和救济水平受制于一定生产力水 平,另一方面,社会救济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社 会保险也部分地贯彻了社会救济的原则。社会保险, 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险,一方面坚持权利与 义务对等原则,即劳动者领取的社会保险金数量与他 们过去扣除的必要劳动量相等。另一方面,在现实生 活中,社会保险又部分地贯彻了“互助共济”原则。人 们常说的社会保险基金统筹使用,实际上是指社会保 险基金由投保劳动者共储,由政府在全体投保劳动者 之间相互调剂使用。对于每一个被保险人来说,他们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与他们承担的义务并不是绝 对相等的。有的被保险人享受的权利可能大于所承担 的义务;相反,有的被保险人享受的权利可能小于所 承担的义务,等等。这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 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发扬了社会主 义国家劳动者之间互帮、互助、互济精神,体现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新型的合作互利关系。 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是具有不同性质与特征的两种社 会保障形式,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有: (1)产生的历 史不同。 (2) 保障所体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3) 保障对象不同。(4)保障资金来源不同。(5)保障 水平确定的依据和标准不同。 (6)保障提供的物质内 容不完全相同。(7)保障行为方式不尽相同。 可见, 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既有同一性, 又有差异性, 阐明两者这种关系,目的在于区别两个概念,加深认 识两个范畴各自的本质规定性,以利于有关部门根据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不同的发展要求与需要,制定不 同的法规和政策,防止将社会保险救济化,而助长人 们只求索取不尽义务的观念, 加重国家和社会的负担。2、如何理解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答: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需要与可能,通 过一定形式向人民提供的物质利益。社会福利内涵丰 富,外延广泛。从广义上说,它包括所有维持、改善、 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保障措施,如消费品 分配、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一切公共消费等,都 可称之为社会福利。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是指除社 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以外的其他所有改善和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的保障措施与公益性事业。这里分析的是狭义 的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社会保险与 (1)社会福利同社会保 社会福利的共性主要体现在: 险和社会救济共同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其直接 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丰富人们的 消费内容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 (2)社 会福利同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国家社会政策和经 (3)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和 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救济一样,同生产关系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 系。首先,一国的社会福利提供的形式、内容,以及 福利的水平和质量,是由该国的经济水平和财政实力 决定的,一般来说,在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谁经济 水平高,财力雄厚,谁的福利水平就高。其次,社会 福利对生产又有反作用,它表现在:第一,人们福利 水平提高,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调动人民群众参加 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生产 性福利措施,直接扩大了社会再生产。第二,由于社 会福利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普遍存 在的“搭便车”现象,于是,当社会福利水平超过一定 限度时,就会加强人们的依赖心理,削弱人们的劳动 积极性,对提高社会生产力产生不利影响。 (4)社会 福利水平同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一样,对经济水平缺乏 弹性。 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差异性表现在:一是保障的对 象不同;二是经费来源不完全相同;三是分配原则不 同;四是满足需要的层次不同;五是保障提供的物质 内容不完全相同。3、如何理解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关系 答: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劳动能力或人身健康 作为保险对象(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按照保险合 同规定,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因意外事故而致 伤残、死亡,或保险期满后,由保险人按约给付保险 金。人身保险从社会意义上说,它是人类社会以合作 互助的方式,共同分担风险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保险 经营者方面来说,它又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 的商业性经营活动。人身保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具体 表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从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基本内容及 其特征可以看出,在保障人民生活安定、保证社会再 生产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繁荣这个最终目的上, 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是一致的。但是在其性质、举办 方式、保障范围、保险责任和法律范畴等方面,两者 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要有:(1)性质不同,主要表 现在保险保障功能依靠的力量不一样;保险保障功能 辐射的面不一样;保险保障基于的责任范围和尺度不 一样;举办的主体不同;保险的保障实施的形式和采 用的手段不一样; 保险直接目的的二重性偏向不一样。 (2)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略有不同。(3)保险人 的保险责任不同。(4)保险受益人的资格界定不同。 (5)立法范畴不同。 但是,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是同一社会保障项下的 两大不同险种类别,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1)社会保险是人身保险进一步发展的产物。(2) 相互补充,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 相互补充的作用。 (3)此消彼长。社会保险与人身保 险由于具有同一的经济保障作用,所以,从长远看, 它们之间的合作、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是有一定界限 的,即人身保险的发展以社会保险只能保障人们的最 基本生活水平为条件;同样,社会保险的发展也只能 以人身保险仅仅保障那些具有投保资格的人们为条 件。 第四章 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社会保险征税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征 集的、用于社会保险事业开支的专项基金,它是劳动 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基金 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二、简答题 1、 由被保险人、 企事业单位和政府三方负担的社会保 险基金的来源形式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社会保险征税机构通过各种 方式征集的、用于社会保险事业开支的专项基金,它 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保 险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个人。 社会保险基金中国家所承担的那部分基金,是社会保 障的投入之一,也是重要的投入。这种投入在实践中 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国家财政预算直接投入一 定量的基金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国家对经营社 会保障事业者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国家对社会保险 基金的运用给予充分的自由权和自主权,社会保险基 金能够在国家宽松的宏观政策下充分地实现增值等 等。 企事业单位承担那部分社会保险基金,即企事业单位 缴纳的社会保障资金是构成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个人承担的那部分社会保险基金,显然来源于必要劳 动。 总体来说,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整个社会。由于社会 是由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三个层次组成,因此,社 会保险基金是劳动者个人、 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政府 (政 府在这里作为社会保险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三方面负 担的。这是由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2、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形式有哪些 答: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形式有三类: (1)固定金额的形式。这是最普遍的形式,它既适合 无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又适合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 员的保险项目。比如,城乡困难户救济、生育津贴、 保健津贴、医疗补助、价格补贴等,按照固定的金额 进行社会保险项目的支付,因此这种方式的给付不将 收入与其挂钩。 定率形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享受社会保险前有劳 (2) 动收入的社会成员,项目包括养老、失业等。采用这 种方式时,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保险项目, 确定各个保险项目的保险金支付的比率,然后根据享 受社会保险待遇前的收入情况,计算出具体的保险金 支付水平。 公式为: y=r·x(式中 y——保险金; r—— 支付率;x——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前的收入水平。 (3) 保证基本生活的定率。 有的国家对于不同收入水 平的社会保险对象,先确定一个保证基本生活的社会 保险水平,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部分,按一定的支付 比率计算保险津贴。 公式如下: y=p+r (x-p) 当 x≤p , 时,r=o(式中 y——社会保险金;x——享受社会 保险待遇前的收入水平;r——支付率;p——保证基 本生活的收入水平)。 3、社会保险预算模式有哪些分类 答:从主要国家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险预算有四种类 型: (1) 基金预算。 美国等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的财务状况 以基金的形式来反映,不包括在政府公共预算之内。 社会保险是其最大的信托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 保险、失业保险等项目。 (2)政府公共预算。英国、瑞典等福利国家,将社会 保险资金全部内入预算内, 同政府其他收支混为一体, 国家全面担负起社会保险事业的财政责任。在这种情 况下,并不存在名副其实的社会保险预算。 (3)“一揽子”社会保险预算。这种预算把来自社会保 险基金的收支和来自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收支合为一 体,全面反映社会保险收支、结余、投资及调剂基金 的使用情况。 政府公共预算下的二级预算。 这是指在编制政府 (4) 公共预算时把社会保险收支单独划出来,编制一个子 预算。这种预算模式较政府公共模式有了一定的独立 性,能够相对完整地反映社会保险资金收支情况。缺 点是:由于没有完全独立,造成社会保险预算管理权 限不明,未根本触动政府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弊端, 使社会保险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4、建立社会保险预算的意义是什么 答:建立社会保险预算的意义在于:其一,建立社会 保险预算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客观要求; 其二, 建立社会保险预算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手段, 它可使社会保险资金收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三, 建立社会保险预算是规范政府收支,加强宏观调控能 力的现实需要;其四,建立社会保险预算是当今世界 大多数国家的主要选择。5、社会保险预算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预算的编制应遵循四项原则:一是全面 性原则,即社会保险预算必须反映所有与社会保险事 务有关的收支,以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与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将现行各部门掌握的 社会保险收支统一归并到社会保险预算之中。二是统 一性原则, 即任何社会保险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预算, 而不应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列入预算。三是专款专用 即社会保险资金只能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开支, 原则, 不得挪作他用。四是适度结余原则,社会保险支出有 相当一部分是在编制预算时难以测算的,为了不给经 常性预算造成太大的压力,年度社会保险预算收支相 抵应适度留有结余。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保险资金的投 资和调剂。 第五章 社会保险给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险给付。 社会保险给付是指被保险人因保险事件发生后,保险 人(指社会保险机构或社会保险组织,下同)按照事 先规定的条件与标准,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或提供 医疗服务。二、简答题 1、社会保险给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社会保险给付是指被保险人因保险事件发生后, 保险人(指社会保险机构或社会保险组织,下同)按 照事先规定的条件与标准,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或 提供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给付的基本原则是: (1)社 会保险给付意味着被保险人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2) ( 社会保险给付所规定的条件,是被保险人领取给付金 的依据; (3)社会保险给付的标准,是以能维持被保 险人及其家属的最低生活水平为原则。2、不同社会保险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形成的社会保险 从 制度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 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储蓄积累”型社会 保险模式;“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险模式。 “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式的特点是:对不同的社会 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 会保险制度, 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 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 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 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劳动者享受社 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享有的 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社会保险缴费多少和个人收入情 况相联系;社会保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不 建立以给付为目的的个人账户,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 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 则;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社会保险 制度中的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运行,即长期项目 当期所需资金主要由在职职工和雇主分摊缴纳保险 费。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的特点是: (1)保障范围 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 (2)社会保险 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 (3)保障水平是以 维持正常生活水平为准; (4)保障基金主要由国家解 决;(5)保障业务由国家设立机构统一管理。 “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是一种个人缴纳保险 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 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种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 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 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并记入每个公 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 在其账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因此,公积金制度具 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第六章 社会保险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险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是指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对社会保险业务 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过程。因此社会保险 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指挥、调节和控制五项。2、社会保险业务管理。 社会保险业务管理是指对社会保险业务正常运转所必 须经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规范管理。依据社会保险 基金的来源与流向,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大体上分为缴 税(费)核定、税(费)征集、缴税(费)记录处理、 待遇支付、基金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六个环节。3、社会保险人员覆盖面。 社会保险人员覆盖面是一种比率,反映的是推进社会 保险覆盖计划的进展程度。例如,参加社会保险职工 覆盖面的计算公式为:职工覆盖面=参加社会保险的 职工人数÷应;参保职工人数×100%;又如参加基本养 老保险离退休人员覆盖面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第保 险离退休人员覆盖面=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 员人数÷全部离退休人员人数×100%4、社会保险负担系数。 社会保险负担系数是已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人员人 数分别与参加各项保险的职工人数之比。该指标反映 了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负担程度,系数越大,说明职 工负担程度越重;反之,则越轻。计算公式为:社会 保险负担系数=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人数÷已参加 社会保险的人员人数.5、基金收缴率。 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是指社会保险基金实际征缴额与 计划收缴的社会保险基金之比率。社会保险基金欠缴 率是指社会保险基金本期欠缴金额与应收缴的社会保 险基金之比率。该指标反映基金征激情况,基金收缴 率越低,欠缴率就越高,说明缴税(费)单位和个人 欠税(费)情况越严重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险基金收 缴率=社会保险基金实际征缴额÷社会保险基金法定 征缴额×100% 社会保险基金欠缴率=社会保险基金实际征欠缴额÷ 社会保险基金法定征缴额×100%6、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报告期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同 离退休前一定时期或当期在职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之 比,反映的是同一劳动者的养老金平均水平与在职时 或与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相比较是否合理的指 标。 计算公式为: 养老金替代率=报告期离退休人员平 均养老金÷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100%二、简答题 1、试述社会保险管理的必要性。 答:社会保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正常运转无疑也是一种 社会性的经济活动,同样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劳动, 从而也必须要有管理。 同时,社会保险又是一种保障性、负债性和广泛性的 特殊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更需要加强管理。所谓 保障性,是指社会保险通过保险金给付行为,无论在 什么经济条件下都能使社会保持一定的购买力,保障 人们生活安定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所谓负债性, 是对一国政府而言的。社会保险是政府对劳动者保障 权益的一种承诺, 社会保险基金是要随时支付出去的。 如果因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浪费,或为获得高收益提高 冒险投资造成投资失败,或因外界原因使该回收的资 金未能按时收回等等,必然会严重地损害社会保险对 象的经济利益。 所谓广泛性, 是指社会保险的对象多, 活动影响的范围大,几乎包括所有劳动者,几乎同每 一个家庭生活都息息相关,一旦社会保险基金入不敷 出,国家财力又不能解决的话,势必引起社会动乱, 甚至还会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显然,社会保险较之 一般工商企业和服务行业经营,更需要严密而又科学 的管理。 此外,社会保险必须加强管理还因为:一是通过管理 可以把社会保险生产力的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变 成现实的生产力;二是通过管理可以把科学技术转化 为社会保险生产力;三是通过管理可以完善社会保险 活动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促进社会保险生 产力发展;四是通过管理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努力降 低社会保险成本,提高效益。2、 社会保险管理的职能是什么如何理解各职能的内 容与特点 答:社会保险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职能、组织职能、 指挥职能、调节职能和控制职能。 各项职能的内容和特点是: 规划职能。 社会保险规划是指从事社会保险活动 (1) 以前,事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行动步骤,这反映社会 保险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可能发展的规模。一般包括社 会保险基金筹集计划和基金支付计划等。 (2)组织职能。社会保险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为实 现社会保险活动的规划目标和方案,合理设置经办和 管理机构,建立管理体制和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社会 保险职能机构的分工和职责,将社会保险活动中的各 要素、各部门、各环节、各方面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上,在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上,在对外来关系上,以及 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上合理地组织起来,使之形成一个 有机整体,充分发挥社会保险人力、财力和物力应有 的作用。 (3)指挥职能。社会保险管理的指挥职能,是指各级 管理者或领导机构为保证社会保险活动连续地、均衡 地、协调地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颁布文件和 下达指令,使社会保险系统内部各缓和类人员的行为 服从管理者的统一意志,将规划和管理者的意图变成 全体人员的统一行动,使全体人员在同一目标下相互 协作,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完成各自承 担的任务。 调节职能。 社会保险管理的调节职能或协调职能, (4) 是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它以计划目标为 核心,安排和部署所有活动,使各部门、各环节的活 动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和配合,保证保险经营活动有 序和高效率地进行。社会保险管理的调节可分为纵向 调节与横向调节、内部调节与外部调节。 (5) 控制职能。 社会保险管理的控制职能或监督职能, 是指对社会保险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分 析和处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保险活动的测定, 与计划目标和实现计划目标的原则相比较, 发现偏差, 找出问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使 社会保险活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国家有关的方 针政策和法律法规。3、社会保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内容有何特 点 答:社会保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社会保险行政管理。 社会保险行政管理的特点是: 政治性、服务性、科学性、法制性。社会保险行政管 理活动主要是通过行政执法来实施的。社会保险行政 执法是指各级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 为了执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规范性文件,直接对社会保险 特定的对象或具体事务,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取措 施,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 活动。 (2) 社会保险业务管理。 社会保险业务管理是指对社 会保险业务正常运转所必须经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 规范管理。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流向,社会保 险业务管理大体上分为缴税(费)核定、税(费)征 集、缴税(费)记录处理、待遇支付、基金会计核算 与财务管理六个环节。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任 (3) 社会保险财务管理。 务主要包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 针、政策;依法筹集和使用基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 制度;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 工作,反映基金收支真实状况;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加强监督与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社会保险 基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财 政专户管理;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社会保险 基金实行分账核算。 (4)社会保险偿付能力管理。所谓偿付能力,一般而 言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主体的到期债务偿付能力。从整 个社会保险的发展来看,其基本方向是逐步加大个人 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推行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与 此相适应,建立和探讨社会保险偿付能力管理已日显 重要。而且,即使在现收付的模式下,加强社会保险 偿付能力管理,对于社会保险的正常运转,乃至国家 财政的预算平衡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保险基金 答:正确理解社会保险基金应把握三点:第一,社会 保险基金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强制征收的。凡在社 会保险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履行按时 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税(费)的义务。第二,社会保险 基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缴税(费)单位依据其 缴税(费)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税 (费);二是缴税(费)个人依据其个人工资的一定 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税(费)。此外,还包括一部分 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筹集的社会保险专项资金,如财政 补贴、利息收入、国有股减持筹集等。第三,社会保 险基金是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我国《宪法》规 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 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基金正是为此而设 立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待遇,因此不得 挤占挪用,必须专款专用。 5、社会保险管理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险管理必须坚持以下 原则: (1) 按经济规律办事原则。 在社会保险管理中, 需要遵循的主要经济规律有以下五条:社会主义基本 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上层建 筑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价值规律。 (2)管理现 代化原则。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 就现阶段来说,社会保险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 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现代化和管理方法科 学化。6、如何理解社会保险管理的二重性 答: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的二重性原理也适用于社会 保险管理性质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保险 活动以机器生产和高新技术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为前 提,要求社会保险管理必须按照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发 展的客观规律,组织、指挥和调节社会保险管理过程 中的各种协作劳动,促使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 设备之间、劳动者与经营技术之间有机结合。另一方 面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险,其目的 是通过某些改良措施,保证劳动者必要的生活水平, 缓和劳资关系,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于是,社 会保险管理成为资本家对劳动者控制与剥削的重要间 接手段之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险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 按劳分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为基础, 加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保险金能足额及时地 支付,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应提高,这同人民的利 益是相一致的。同时,在社会保险管理活动中,领导 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直接劳动 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因 而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剥削性。但是,在社会 主义社会保险经济关系中还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国家 与个人、社会保险机构与用人单位及个人之间的不同 的经济利益关系,正确处理诸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必 须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采用有 利于调动企业与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保险事业的方法和手段,对社会保险活动进行管理和 监督。这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社会保险管 理的社会属性。 7、社会保险宏观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宏观管理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险 模式的选择和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定及其贯彻过程的监 督和控制,其目标是(1)保证社会保险体制与经济体 制相配套;(2)保证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3) 保证社会保险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4)提高社会保险 的经济效益。 社会保险宏观管理内容是:(1)社会保险制度设计; (2)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建设:(3)社会保险的发展 规划:(4)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监督。三、论述题 1、影响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所谓偿付能力,一般而言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主体 的到期债务偿付能力。从整个社会保险的发展来看, 其基本方向是逐步加大个人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推行 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建立和探讨社 会保险偿付能力管理已日显重要。而且,即使在现收 付的模式下,加强社会保险偿付能力管理,对于社会 保险的正常运转,乃至国家财政的预算平衡和整个国 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收现付模式。现收付模式指的是以支定收,即 根据当年养老金支出的需要确定养老保险税 (费) 率, 从而保证保险税(费)收入与保险基金支出的财务平 衡。其偿付能力表达式如下: s= cew-prw(式中 s 偿付能力;e 在职职工人数;c 保险税(费)率;w 社会平均工资;p 工资替代率; r 受益人数)。 这种模式是通过代际间的债务转换来实现的,在理论 上 s 值为 0,所以又称之为零积累模式,也就是说能 够保证 s 值不小于 0,就称之为具有偿付能力,使 s 值不小于 0 可能性越大,则潜在的偿付能力越大。但 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使得制度赡养率(r/e)不 断攀升,要维持零偿付能力,势必要不断调高保险税 (费)率 c,而 c 又不能无限制地上升,否则会阻碍 整个经济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现收现付模式下的 偿付能力呈不断减弱趋势, 需要从制度外 (政府财政) 不断注入持续扩大的资金锗能维持社会保险正常运 转。 (2) 完全积累模式。 完全积累模式是指以个人账户为 基础,所有保险税(费)及其收益完全归个人所有, 退休时根据个人账户积累基金量按月或按年领取养老 金的模式。那么在任一时点 t 时的偿付能力可用下式 表示:s=sa-sp (式中 s—偿付能力;sa—保险基金 累积额;sp—保险金支出累积现值)。当且仅当 s≥0 时,完全积累的养老保险模式具偿付能力。 (3) 部分积累模式。 它是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 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其偿付能力可以用现收现付制下 的偿付能力和完全积累条件下的偿付能力相加求得。 (4)影响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利率、人口结构、人口预 期寿命。 第七章 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 一、简答题 1、早期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早期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是: (1)社会 保险主要作为政府的应急措施推出,还没有成为国家 长期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 (2)社会保 险的范围尚不广泛。此时的社会保险保障对象主要是 受雇劳动者,以解决其失业、工伤和退休时的生活来 源问题; (3)社会保险体系不完整,不少国家虽然建 立了某种或某几种社会保险项目,但还没有形成按照 劳动者或全体公民可能遭遇的风险设计一套社会保险 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完成了社会保险 的体系建设;(4) 社会保险的功能侧重于“治疗”。 此时的社会保险作为社会的安全政策,主要为遭遇风 险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给付或向失业者提供失业救 济等,属于善后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险 功能逐步发展到“治疗”与“预防”并举。2、 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险重建过程中, 社会保险发生了 哪些重大变化 答: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险重建过程中,社会保险从单 项保险向总体保险转变,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共同保 障的社会安全网;保险范围扩大;由自愿保险向强制 保险转变;保险水平提高。3、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 社会保险体系包括的内容很多, 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进行多种归纳。如果根据社会保险提供社会保障 的方式,社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 一,社会保险制度,也称“与收入相关联的保障制度”,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取决于是否有雇用关系, 个人禽的保险待遇标准,通常也受保险职工在事故发 生前的收水平有关。第二,普遍保险制度,也称“人头 补助制度”, 国家对已在该国居住的公民一律按统一的 标准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第三,以经济调查为基础的 社会保险制度,通常是根据最低生活需要,制定一个 最低生活标准,以此衡量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来源,以 判断是否应该享受补助金。 第四, 储蓄保险基金制度。 依法要求雇员与雇主各缴纳等额的保险税(费),作 为专款专门记入每个雇员账户下,当雇员发生法定保 险事故时, 连同利息一次支付其账户下的全部保险金。 根据社会保险的性质,社会保险体系由四个方面内容 组成:老年、遗属、残障保险;疾病、生育保险;工 伤保险;失业保险。4、 发达国家从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主体上可以分为几种 类型 答:发达国家从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主体上可以分为以 下四种类型: (1)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管理社会保险的 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集中统一管理); (2) 由政府的几个部门横向管理和监督一种或多种社 会保险项目(分散管理);(3)由政府设立统一协调 机构进行全面监督,并分别由各有关部门协会管理各 项保险业务 (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 (4) ; 以企业主及劳动者为主体,政府派代表参加组成的管 理委员会管理社会保险的体制。二、论述题 1、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存在的问题和采取 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答: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 (1) 立法较早。 发达国家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普遍早于发展中国 家。当今世界各国实施的所有保险项目和具体做法都 创始于发达国家。其中疾病、残障、养老、生育和工 伤保险最早出现在德国。强制性失业保险如失业救助 制度由英、法两国创建。家庭津贴是由新西兰于 1926 年创建的。(2)保障全面。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 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比较全面,覆盖面广,包括 的项目多,顾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员和社会需 求的各个领域。在某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瑞典,保 障项目囊括了社会保险各大险种,保险对象不仅包括 所有雇员,以及无工作的公民及幼儿,并且参加了保 险后,就成为终身被保险人。(3)给付优厚。发达国 家的社会保险不仅推行的时间早、覆盖面广、项目多 而齐全,而且提供的待遇也非常优厚。 (4)管理相对 统一。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是比较集中 和统一的。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由于超过经济发展承受能力的 “过度福利”政策的实施,不同程度地给各国带来了一 系列问题:(1)政府开支增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2) 固定资本投资下降, 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3) 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能力下降; (4)一定程度 上削弱了市场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5)高 福利政策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6)政府管理的低 效率和官僚化。 近 10 年的改革措施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开源—— 增加保险费收入;二是节流——降低保险费支出,其 目的是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具体的办法是: (1)提 高缴纳保险费的标准; (2)增加缴费 (税)项目; (3) 取消某些保障项目,降低待遇水平; (4)基金筹集模 式从现代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制; (5)对不同社会保险 项目的改革措施。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险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答: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引进和发展并非偶然,而 是在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发生的。首先,在发展 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寻求社会公正和社 会保障的理念,也存在着一些传统的社会保障形式和 手段。这些传统文化因素,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引 进和发展奠定了有利的文化环境。第二,发展中国家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大规模引进和发展的时期,也正是 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国家全面完善的时期。社会保障 制度本身的产生和发展给发展中国家现代社会保险制 度的引入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成果。第三,现代 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真正的大规模发展都是在 民族独立以后才实现的,民族独立是这些国家社会保 险制度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2、 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1)制度创新和体制转换。主要是由现收现付、待遇 确定的养老社会保险模式转变为缴费确定的私营储蓄 积累模式;由公共储蓄积累模式转变为现收现付社会 保险模式;转换体制,发展社会保险体系;制度创新 中历史债务的偿还。 (2)其他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提高退休年龄;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税(费)率;延 长领取养老金的缴税(费)年限;改革养老金给付办 法; 降低养老金替代率; 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特点。 答: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发展的整体上看,呈现出 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经济落后与保障需求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 主要矛盾。 (2) 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险以一种 复杂的方式发展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因素,影响着各个国家社会保险的发展,使其呈现出 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有保障形式上的不平衡;保障 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险发展地区上的不平衡。 (3)殖民统治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影响极其深 远。 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 其他保障形式为辅的社 (4) 会保障体系。二、论述题 1、试总结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 势。 答: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包括: (1)各国 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差距悬殊; (2) 经济发展不平不同, 经济困难,资金拮据; (3)覆盖面窄,全民化程度低; (4)项目不全,全面化程度低;(5)经济发展与社 (6)通货膨胀威胁着社会保险 会福利增加不相适应; 的实际水平。 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是: (1)摒弃落后模式,倡导和发展社会保险。 (2) 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从现收现付制过渡 到预筹积累制;从社会统筹制过渡到个人账户制;从 国家包揽的单一养老保险制度向国家、私营、个人“多 层次”体制过渡。 (3) 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阿拉木图国际会议 使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更加意识到,尽管强制性社会 医疗保险受其范范围和职业的限制,但它理所当然是 各个国家医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为了达 到 2000 年的目标, 都在努力使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分支 机构和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卫生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融 洽和完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疾病谱改 变的挑战下,控制医疗费用,逐渐加强了医疗供给长 期政策的调整。与此有关的政策包括修改住院部门的 医疗服务,重视级卫生服务、疗养院、日间服务和家 庭保健服务等。 失业保险的发展趋势表现在: 通过失业保险待遇 (4) 与再就业挂钩的办法,鼓励失业者尽快就业;抑制解 雇;支持职业培训;缩小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社会 保险、福利待遇的差距,诱导向非国有企业就业;失 业保险发展趋向是从正规部门转为非正规部门。 (5) 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工伤保险制度日趋 完善;补偿、预防、康复三位一体的体制仍是工伤保 险制度中较为通行的做法。
第九章 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险 一、简答题 1、前苏东国家社会保险有何特点 答:前苏东国家社会保险的特点主要是: (1)覆盖面 广;(2)社会保险由国家出资兴办;(3)对受保人 享受的条件比较宽松,保障的水平较高; (4)保障条 件和标准依劳动贡献和某些其他情况差异而有所区 别; (5)国家社会保险具有保障项目多、强制执行的 特点; (6) 社会保险事业由国家统一立法、 统一管理。2、前苏东国家社会保险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前苏东国家的社会保险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了重 要作用,包括:(1)保证了劳动力的再生产;(2)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3)为企 业改善劳动管理提供信息; (4)有利于一系列社会问 题的解决和经济体制改革。3、前苏东国家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20 世纪 80 年代末,前苏东国家政治与经济制度 剧变,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受到了新经济体制的挑 战,表现在: (一)社会保险基金完全由国家和企业负担,引发了 较多的问题 1、 单一的社会保险筹资渠道, 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 性; 2、 原有的纯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忽略了社会成员对社 会应承担的责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财 政实力,导致社会成员过分依赖社会与国家,加大了 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负担,也提高了企业在这方面 的费用和成本支出; 3、 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和企业承担, 劳动者享受的权 利与义务脱节,不仅使企业负担过重,成本过高,不 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且也不利于社会成员增强 自我保险意识和调动劳动者参加保险的积极性。 (二)扭曲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关系 国家社会保险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按劳分配形式 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三)社会保险保障中的不平等现象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特别是城乡、工农、脑 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长期存在,社会保险保障制 度上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缺乏失业保险制度 前苏东国家在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后, 实行充分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缺乏相应的失业 保险制度。 除此之外, 国家社会保险还存在社会保险的形式单一, 不讲究经济成本,管理机构单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二、论述题 1、 前苏东国家的社会保险进行了哪些改革面临哪些 挑战其发展趋势的特点是什么 答:东欧各国在进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对其 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1、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 前苏东国家普遍建立 起强制、自愿和补充构成的三层次保障系统; 2、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的多元化。 改变社会保险基 金主要依赖国家预算拨款的状况,社会保险基金由国 家财政拨款和企业缴纳变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 担; 3、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4、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普遍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在养 老保险税(费)的缴纳上,按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 负担的原则建立脱离国家预算的养老保险基金,改革 养老金的计发方式; 5、改革医疗保险制度。 6、 改革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 改革过去由政府行政机 构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按行政办法承办社会保 险的做法,按商业原则建立专门机构组织承办社会保 险事务。 但是,由于旧制度根深蒂固,改革者对改革的复杂性 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本身、改革 措施的力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与整个经济转型的 协调配套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经 济形势恶化和国家财政困难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险 制度的改革;其次,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和力度 与转型时期的失业状况不相适应;第三,各转型国家 社会保险制度在财务机制、基金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严 重的问题。 前苏东国家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保险的地位在提高。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前苏 东国家普遍把加强社会保险作为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 重要措施,并列入宪法; 2、 改革的总趋势体现为将过去由国家 (或国家、 企业) 统包的办法改为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 (或国家和个人) 共同承担, 建立独立于政府的专业组织承办保障事务, 并按市场机制运营。 从已起步的一些国家来看,在改革中他们一般遵循以 下一些原则: (1)普遍性和义务性,即“人人有权享受”、“人人必 须参与”。 (2)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3)充分酝酿,按各国实际情况推行,不一味仿效。 (4)加强立法,严格执法。 3、 年金私营化计划的发展趋势, 加强私营部门在养老 保险中的作用和增加个人储蓄账户; 4、采取的策略包括: (1)把失业保险列入了社会保险体系。与此同时,随 着住房私有化政策的实施,原先的住房分配和国家补 贴制度也将逐步纳入保障范围。 (2)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在 经济危机条件下,依靠社会保险形成养老基金。但是 现在新的股份公司、合作公司及私人企业时常逃避缴 纳保险费,这将促使建立更有效的机制,以保证及时 足额收缴社会保险费。 (3) 采取多种方式减少养老金的发放量, 改变养老金 的给付基数。 捷克 1996 年开始实行新的养老保障。 改 革内容是:1)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部分, 所有退休者一律平等;二是浮动部分,取决于退休者 工龄、工资情况。2)延长退休年龄。3)对退休金实 行价格补贴。消费价格增长一定程度,就对退休金进 行一次调整,调整幅度参照实际工资的增长情况。 (4)过去,在前苏国家(南斯拉夫除外),有关社会 保障事务,一律由政府有关行政机构或企业、事业单 位的职能部门承办,并按行政办法管理。现在则改由 新建立的专门组织承办。 (5) 工伤保险在享受条件上有与一般的疾病伤残、 非 因工伤趋向合一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 中国古代和旧中国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社会保 险 一、名词解释 1、赈济。 赈济是指以实物(主要是食粮谷米)或货币救济蒙灾 百姓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以保障其最低限度 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多由朝廷官府或政府举办。2、工赈。 工赈是指国家选择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开工(如整治 堤防、修筑道路等)施赈。它以结算民工工钱形式发 放赈款,救济灾民。工赈形式规模较大,赈济面广, 是典型的古代社会保险形式。3、养恤。 养恤是指灾后国家安置流民的一种制度,包括发放寒 衣、医药,提供栖身场所和施粥等。 4、蠲 juan1 缓。 即灾害发生后, 蠲缓是国家减免灾民赋税的一种政策, 国家为了让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灾区农民免 征徭役。二、简答题 1、中国古代社会保险产生根源及社会基础是什么 答:我国奴隶社会的夏代后期,人们生产生活深受各 种灾荒的困扰,产生了“积蓄以备灾荒”的思想,并贯 穿于我国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成为我国古代社 会保险思想所遵循的基本线索。我国为重农之国,古 代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各个朝代无不以积蓄作为政之 重要方面。我国古代社会保险思想的萌发及发展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应该说,我国 古代“积蓄备荒”的社会保险思想,与当时单一的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2、孔子的社会保险思想有何特点 答:早在 2500 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 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guan1 鳏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这种“大同社会”理想, 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险思想, 其特点是: 第一,从总的纲领来说,大同社会是以“天下大公”作 为最高理想。第二, 每个社会成员只要有劳动能力, 都应从事劳动。 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应由集体来供养。 老年人、幼儿都应得到赡养、哺育。并且又提出男婚 女嫁也由社会给予很好的安排,即“男有分,女有归”。 第三,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设想整个社会无欺诈、 无盗贼、无战争,“讲信修睦”。人们平平安安地过生 活,甚至于达到“外户而不闭”。第四,社会财富为全 体人民共同享有,而不是为私人所有,“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芷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中国古代社会保险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答:(一)赈济制度下的社会保险实践包括:1、建立 后备仓储,赈谷救荒,具体又可分为委积、常平仓、 义仓、广惠仓四种形式;2、赈银救荒;3、工赈救荒。 (二)养恤制度下的社会保险实践,主要包括施粥和 居养两种形式。4、孙中山社会保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孙中山先生认为:第一,社会进化以民生为重心, 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 类因为要不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 (like machine)第二,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就必 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他说,社会 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相调 和,不是由于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相冲突。社会大多 数人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就是为大多数谋利益,大多 数有利益,社会才有进步。第三,人类进化的原则是 互助。他指出:人类之进化原则,与物种之进化原则 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第 四,国家是国民社会互助的本体,道德仁义是社会互 助的产物。他说: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 义者,互助之用也,第五,人类进化的目标,就是孔 子所说的天下为公,在全社会范围内人互助互利,人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由国家保障人民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因 此, 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经济增长和公平分配的问题, 他认为经济平等是民生主义的期望的远景,为实现这 一目标,可以通过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途径,“一方 面限制私有土地之无限扩充和私人资本之过度膨胀; 另一方面,可以都市土地涨价归公的收,和以累进生 产税率征收的所得和遗产税收,从私人手中,重行收 入国库。
第十一章 台港澳社会保险 一、简答题 1、台湾社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台湾省的社会保险是社会安全制度的核心,自 1950 年 3 月开办以来,主要建立了劳工保险、公务人 员(公立学校的教职员)保险和军人保险,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又建立了农民保险和集劳工保险、公务 人员保险和农民保险三者之大成的全民健康保险。 (一)劳工保险 台湾当局从 1950 年 3 月起, 在台湾省开办了劳工保险, 劳工保险建立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工生 活、促进社会安全。 (二)公务人员保险 公务人员保险,是为保障公务人员生活、增进公务人 员福利、提高工作效率而开办的带有社会保险性质的 团体人寿保险。“保险人”是“政府”,“被保险人”是对 “政府”有特别权利义务身伯公务人员。 (三)军人保险 1953 年 11 月,台湾当局曾分布了《陆海空军人保险 条例》(1956 年 12 月、1970 年 1 月曾先后两次进行 过修改),以实施军人保险,“增进官兵福利”,保障 官兵及其眷属的生活。军人保险,按照有关规定,其 主管机关为“国防部”,业务由“中央信托局”代办办理。 (四)农民保险 为了维护农民健康,增进农民福利,台湾当局参照开 办劳工保险前例,自 1985 年 10 月起,试办农民健康 保险,先选定组织健全、财务结构良好、人员配置适 当, 且辖区内医疗资源充足的基层农民会为投保单位, 被保险人以农会会员为限。 (五)全民健康保险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从着手规划(1988 年 3 月)到实 施(1995 年 3 月),经过 7 个年头。它吸取了欧美先 进国家及日本的经验,参照台湾的经济、社会与政治 环境而制定, 体现了社会保险体系的整合, 即将公保、 劳保和农保之医疗给付发展为单一健康保险制度,使 所有国民在同一体系内享受同样的给付。2、简述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包含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答:香港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以及由雇主责任保险、强积金制度组成的社 会保险。近几年来,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呈现 下列趋势: (1)财政拨款和各项援助金额不断增长; (2)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 (3) 民办公助福利机构将酌量收费, 以减轻政府的负 担; (4)医疗保障社会化、医疗融资制度改革呼声日高; (5)进一步推广强积金制度。3、简述澳门社会保障制度包含的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答:澳门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公务员 保障及社会福利和服务三部分内容。社会保险主要由 社会保障基金和劳工强制保险制度构成。公务员保障 主要包括公务员津贴、抚恤制度、退休保障,其中退 休保障为公务员保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福利 及服务由澳门政府资助并由社会工作司(澳门回归中 国后改为社会工作局)负责管理,由教会团体与民间 组织共同经办。 澳门的社会保障(包括民办和公办)历史不算短,近 十年来又作了很大努力,然而,就社会保障制度的实 施而言,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完善,一些有识之士 也在呼吁建立完整的社会福利发展安全网。 包括: (1) 完善社会统计资料;(2)社会保障须进一步社会化; (3)弥补现存社会保障项目的缺陷。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简答题 1、 年社会主义社会保险作了哪些完善和发 展 答:我国从
年,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险的完 善发展阶段。几十年来,社会保险实施的一般原则, 虽然基本上以 1955 年前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依据, 没有实质上的大变动,但是,社会保险体系和保险业 务,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1)修改、补充了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使 退休、退职制度更为健全; (2)加强了对女工的保护; (3)在医疗保险中增加了对职业病的保障; (4)适当提高了某些险种的给付标准; (5)社会保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二、论述题 1、 如何评价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实施的社会 保险政策 答: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社会保险,既 是当时为夺取政权的重要工作和中心任务,也是共产 党领导和从事的社会保障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六次劳动大会具有不同的意义
年,党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其 中 1925 年、1926 年、1927 年召开的劳动大会只是提 出了社会保险的要求 (1922 年第一次大会时未提出) , 并未完全付诸实施,因为当时还没有具备实行社会保 险的条件。只有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分别 于 1929 年和 1948 年在上海和哈尔滨召开)提出的社 会保险要求,才有了实践的意义,因为那时候,有了 试行保险的空间条件——根据地和解放区。尽管前三 次劳动大会提出社会保险的要求并未能完全付诸实 施,但为以后社会保险的试行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 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为试行社会保险作了组织上的准 备。 (二)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颁布的各劳动法,对于 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巩固工农政权,以致最后夺取全 国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由于劳动法的某些规定严惩地脱离根据地的实际,结 果给根据地的发展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许多企业和作坊因实行不了劳动法而纷纷破产倒 闭,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2、 由于劳动法把正常的师徒关系, 视为资本家同工人 之间的剥削关系,于是,苏维埃政府在师徒之间与资 本家和工人之间, 实行同样的政策, 提出同样的要求, 甚至还提出“反对师傅”、“废除学徒制”等口号,造成 师徒之间严重对立,使得师傅不愿带徒学艺,学徒不 肯虚心向师傅学艺, 最终阻碍了根据地的手工业发展。 3、阻碍了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在合作社,社员本来可 以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处长工作时间,增加生产、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是,合作社与私人企业一样, 要执行劳动法,使得合作社无法赢利。社员们也感到 加入合作社还要亏本,不如散伙摆小摊好,合作社也 因此纷纷倒闭。 4、增加了工农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农联盟。 (三)《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共 产党在较大范围内实施统一的社会保险的第一次尝试 1948 年 12 月 27 日公布实行的《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 行劳动保险条例》,是党在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前 夕,较为完整的一个社会保险条例。尽管该条例主要 参照苏联的社会保险条例拟定, 结合我国的实际不够, 以及有些规定也不够合理, 但它毕竟以国家法令形式, 保障了广大职工群众在生、老、病、死、伤、残时的 生活来源和必要的费用支出,解决了前线将士的后顾 之忧。 (四)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社会保险是在特殊的经济和 政治下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从战时的要求出发,为 党在全国夺取政权服务。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险,在保险对象、范围、给付条件 与标准等方面,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作为社会主 义社会保险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为今后社会保 险事业的更大发展,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保险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统筹。 社会统筹是指社会保险的资金由政府出面,按照社会 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依法将分散在各部门、各企业的 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调剂、统一分配使用。其性质为: 其一,是一种以信用为保证的契约关系,体现社会互 助;其二,其基金属于社会公共基金,为投保人共同 所有;其三,养老金待遇一般为待遇确定型,同时在 一定程度上兼有缴税(费)限定型的性质。2、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是在国家强制和信用保证的前提下,进行个 人养老备付金强制储蓄的基本养老保险形式。其性质 为:其一,它是国家强制推行的由劳动者在职期间为 未来退休后的储蓄制度,其核心是“自我保障”;其二, 为每个投保人建立一个账户,将个人缴纳部分与企业 划拨部分记人个人名下,不断滚动积累,一般不做社 会调剂,基金的收支方式采取“完全积累式”;其三,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一般为待遇不确定型。 3、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 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 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 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4、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以在职一代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税(费) 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需求。5、基金积累制。 基金积累制是指养老金计划参与者将工作期内的部分 劳动收入交给一个集中的、可用于投资的基金,待其 退休后,该基金以缴费积累和投资收益向其支付养老 金受益。6、统一比例。 统一比例是指按照统一的标准向计划参与者提供一笔 事实上与他的其他收入或者是与以前的收入没有任何 关联的养老金收益。7、收入关联。 收入关联是指以某种与计划参与者的其他收入或与以 前的收入具有相当程度的关联的方式计发养老金。8、公共账户。 公共账户一般是在养老金计划的范围内设立一个统筹 账户,养老金的征缴和发放都是通过这个公共账户, 账户的平衡与个人养老金缴费和给付无关。9、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是由计划实施者为每个计划参与者设立一个 账户,个人账户实现个人养老金收支平衡,即以其缴 费积累和投资收益额支付养老金给付,不具备代内收 入转移功能。 10、受益基准制。 受益基准制是指由一个养老金经办机构依据特定计算 公式,预先确定每一计划参与者的养老金受益额或比 例,向计划参与者提供养老金给付承诺。11、供款基准制。 供款基准制是按照一定的公式确定每一计划参与者的 缴费水平(通常是统一的供款率),并为每一计划参 与者设立个人账户,其缴费积累于个人账户之中,待 其退休后,按照个人账户上缴费积累和基金投资收益 额向该参与者计发养老金待遇。12、基金会型。 基金会型指除非计划发起人破产,否则计划参与者对 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没有处置权。例如,比利时、意大 利、瑞士、丹麦、芬兰、荷兰、挪威和瑞典。 13、信托型。 信托型是指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处置权被授予计划受 托人。所有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澳大利亚、加拿 大、爱尔兰、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等都实行这种方式。14、个人契约型。 个人契约型指计划参与者对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有处置 权,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的开放型企业年金基金和 封闭型企业年金基金、意大利的开放型企业年金基金 都以这种法律形式建立。15、团体契约型。 在团体契约型中,计划参与者是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投 资的受益人。日本税收优惠年金计划的基金和韩国的 补贴支持计划的基金都是采取这种形式。在日本,支 持新的 dc 计划的企业年金基金也采取这种形式,并 且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16、委托人。 委托人是信托的设立人,在信托法律关系中是将自己 的财产权委托给他人 (受托人) 进行管理和处分的人。17、受托人。 受托人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 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承诺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者 处分的人。18、账户管理人。 账户管理人是指受受托人委托,并根据受托人提供的 计划规则为企业和职工建立账户、记录缴费与投资运 营收益、计算待遇支付和提供信息查询等服务的专业 机构。 19、托管人。 托管人是指受托人委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商业 银行或专业机构。20、投资管理人。 投资管理人是指受托人委托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 产的专业机构。二、简答题 1、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运作 过程中有何作用答: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基 础上的特殊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即统筹账户与个人 账户相结合模式。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社会互助和刺激个人储蓄两重机制的形成 和互补,兼顾公平与效率; (2)有利于平稳渡过未来人口老龄化社会; (3)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稳定; (4) 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统一型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差异型的融合。2、 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结构是什 么 答: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进 一步调整养老保障制度结构,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 的责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养 老保障长效机制, 促进社会公平、 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实现保障体系科学化、管理制度法制化、筹资渠道多 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养老保障的基本结构是:(1)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一项覆盖城 镇所有从业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和权益的养老保障 项目,可视为最低养老金。基金由企业缴费形成,不 足部分由财政补助。目标替代率为社会平均工资的 35%,所有参保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水平。作为基本保 障项目,政府应当承担管理和兜底的责任; (2)个人 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一项强制职工个人缴 费,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府承担管理责任,保障其 中等生活水平的养老保障项目。个人账户基金企业不 缴费,财政不兜底,个人缴费率为 8%。根据个人缴 费、投资收益积累额和预期余命确定待遇水平,计划 替代率为 15%。基金由个人缴费形成,具有与统筹基 金不同的私有属性;(3)地方养老金(省级统筹)。 地方养老金应体现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地方政府 自主建立的养老保障项目,由基本养老保险的过渡性 养老金和部分统筹外项目转化而成。基金由企业缴费 形成, 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兜底, 计划替代率为 15%; (4)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一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企业自主建立的养老保障项目。此项计划应由企业与 职工协商建立,基金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实行市 场化管理运营,计划替代率为 25%。由于该项计划为 企业自主项目,企业可能建也可能不建,存在有或无 的区别;(5)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预期替代率 0—10%。 3、 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的收支平衡的措施是什么 答:平衡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的措施主要有两大类: (一)被动调整措施。包括:1、被动地提高统筹费率 或个人缴费率。在确定医疗保险费率标准时,一定要 考虑以往医疗费用的实际支出,以及医疗费用上涨的 可允许程度及空间,在一定时期内医疗保险费标准确 定下来之后,一定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2、被动实 施财政补贴。由于医疗服务是由不完善的部分垄断的 市场提供的,政府要负责一部分转制成本。扩大国家 财政预算医疗保险支出应更多地考虑人口老龄化、高 龄化的长期战略,考虑对城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 题, 对医疗保险本身制度化运转因素出现的收支矛盾, 则应谨慎采取财政补贴的后续治理政策。 (二)主动管理措施。包括:1、以社会保障精算原则 科学地确定统筹费率与个人缴费率; 依据大数法则 2、 收支平衡原理努力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实施医 3、 疗保险改革与医药体制双重改革降低医疗费用; 建 4、 立多支柱医疗保险体系实现收支平衡; 加强基本医 5、 疗费用结算管理。 4、失业保险的对象有哪些 答:一般来说,失业保险的对象有以下四种:(1)类 似于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结构性失业:城市接纳农村 劳动力有限,农村人口本身土地不足,游离出来的农 民便成了失业人口; (2)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 隐性失业转化为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岗妈妈肉搏厂长局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