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列示再非经常性损益在哪个表哪个格子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A. 理财顾问服务B. 私人银行业务C. 保证收益D. 综合理财服务
A. 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黄金投资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B. 抗系统风险的能力强,所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无风险地投资黄金理财产品C. 影响黄金价格的直接因素有美元走势、通货膨胀、石油价格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等D. 黄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有:金块、金币、黄金基金和“纸黄金”
A. 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黄金投资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B. 抗系统风险的能力强,所以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无风险地投资黄金理财产品C. 影响黄金价格的直接因素有美元走势、通货膨胀、石油价格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等D. 黄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有:金块、金币、黄金基金和“纸黄金”
A. 期次性B. 期限类型C. 交易类型D. 收益或者本金是否可以保全
A. 利率B. 汇率或者黄金C. 股票D. 能源价格
A. 收益保障型B. 公募型C. 私募型D. 股权联结型
A. 中央银行B. 商业银行C. 保险公司D. 证券交易所
A. 利率B. 汇率或者黄金C. 股票D. 能源价格
A. 中央银行B. 商业银行C. 保险公司D. 证券交易所
A. 中央银行B. 商业银行C. 保险公司D. 证券交易所
A. 中央银行B. 商业银行C. 保险公司D. 证券交易所
A. 独立B. 嵌入式C. 利率D. 外汇
A. 独立B. 嵌入式C. 利率D. 外汇
A. 公平对待B. 信息披露C. 风险提示D. 岗位职责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版2015年06期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一致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行业)为样本,统计了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等项目中所包含的资产处置损益信息,从信息使用者和监管者两个角度分析了现行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发现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项目所包括内容比较庞杂,无法区分持有损益和处置损益。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关于资产处置的规定,提出如下建议。
关键词:资产处置 营业外收入/支出 投资收益 利润表
  一、引言
  关于资产处置损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财政部没有制定统一的准则加以规范,而是分散于各个具体准则中,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存在内在逻辑不一致的现象。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报告过程影响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最终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吴溪,2012)。因此,对资产处置损益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非经常损益项目中,有多个项目直接涉及(比如:经营类资产处置损益、投资类资产处置损益等)和间接涉及(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等)资产处置损益的披露。
  证监会2008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采用列举的方式,把列入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划分为21项,非经常性损益作为重要的监管指标,在认定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李筱强,2008)。纵观证监会会计部发布的《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2009年―2012年),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额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805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1355.75亿元,对个别公司的盈亏有较大影响,以2012年为例,有522家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重大(超过50%),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95%;125家上市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使得净利润实现了扭亏转盈。
  发生非经常损益的具体项目而言,家上市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805亿元,其中,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比例最高,该项金额为294亿元,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36.51%;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发生金额为167亿元,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20.74%,该两项涉及资产处置的金额合计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比重为57.25%。家上市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107亿元,较2009年增长37.5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集中在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和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三个项目合计为713.62亿元,占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85.51%。
  由此可见,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成为非经常损益的主要组成部分,资产处置行为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魏涛等(2007)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都非常倚重资产处置行为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王福胜等(2013)认为管理层有选择处置资产和安排处置时间的自主权,有利用各类资产处置操纵盈余的具体动机,亏损公司和利润下滑的公司倾向于通过资产处置增加报告盈余,以避免报告亏损和盈余下降;盈余上升公司倾向于通过资产处置减少报告盈余,以平滑盈余。
  资产处置所涉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反映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支出和投资收益等科目。营业外收入/支出和投资收益项目中有关资产处置的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资产处置损益能否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会计处理,有序地在报表中列报,为使用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本文的贡献在于:在先前的文献中,资产处置损益的会计处理仅研究过单项资产,或资产处置所涉及利润表中的单个项目,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相关理论文献,首次将所有类别资产作为研究对象,剖析资产处置会计处理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调整利润表相关项目,细化附注中的相关信息和增设统一会计科目等建议。
  二、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现状分析
  (一)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有:出售、转让、报废、毁损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资产处置损益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其他业务收入/支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支出等科目(如表1所示),涉及到的资产处置损益有些作为线上项目,比如其他业务收入/支出、投资收益;有些作为线下项目,比如营业外收入/支出,也就是说,资产处置损益可以作为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计入营业利润,也可以作为与日常活动无关的项目在线下披露。
  从表1中可以看出,投资性资产(包括各类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支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支出科目。资产处置的会计信息有些直接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比如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虽然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但是该非流动资产并没有包括所有非流动资产,仅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不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长期股权投资和各类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不在利润表中列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信息既不在会计报表中列报,报表附注中也没有披露其相关信息。因此,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存在内在逻辑不一致的现象,资产处置损益的列报缺乏一致性。由于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损益的相关信息在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没有列报,报表附注中也未披露,本文无法获取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损益的相关信息。
  (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现状分析
  下文从信息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角度,分别考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占营业外收支净额项目的比重、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在非经营性损益中的发生情况,期望能为信息使用者获取有效信息提供帮助,为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与净利润
  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因金融行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行业,统计了期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和净利润的发生情况(如表2所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数据直接从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项目下取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损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占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比重在年波动较大,2010年之后趋于平稳,平均约占营业外收支净额的15.62%,在营业外收支净额中占据重要位置;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平均为1.72%,可见,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对净利润具有较大的影响。
  2.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
   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一次性突击确认损益的手段粉饰利润,达到规定的融资门槛,证监会1999年提出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该概念经历数次修改,2008年,基于对新会计准则认识的深化,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突破了非经营性,第一次明确提出即使是营业活动,但不是正常损益,也要纳入非经常性范畴。
  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如表3所示),年非经常性损益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重平均约为6.82%,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成为监管部门考核上市公司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非经常性损益的21项内容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发生频率和发生金额居21项之首。期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行业)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07年的59.82%上升到2012年的83.99%。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发生金额由2007年的60.84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01.25亿元(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非流动资产损益成为非经常损益的重要项目之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从发生频率和发生金额来看,就其定义和性质而言,更像是经常性项目。因此,从报表披露和监管指标都可以看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对净利润具有较大影响。
  (三)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现状分析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行业)为样本,统计了期间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发生情况(如表5所示),投资收益中既包括持有期的收益,也包括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各类金融资产的损益,笔者从报表附注中获取投资收益明细项目,手工筛选、汇总、计算出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发生情况。从发生频率来看,发生投资收益的上市公司中,有过半的上市公司发生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的处置行为;从发生金额来看,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占投资收益的比例约为44.48%,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分别占净利润的比例约为4.12%和2.38%,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对投资收益、净利润具有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类资产处置损益合计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约为8%,从发生的频率和发生金额的重要性而言,都有必要改进对资产处置损益的列报方式。进一步,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相比,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类资产处置损益应当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一样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这是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类资产处置损益分别占投资收益的比重均高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占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比重,且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类资产处置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均高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所占比重。
  三、现行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面临的挑战
  (一)无法为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我国目前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目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核算,现行利润表上也没有非经常性损益这个项目,只是在其所包含项目发生时计入各个相关的科目,如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等科目。期末,根据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具体要求,从相关科目中提取有关信息重新计算,将其独立出来,该信息生成模式不能保证非经常损益项目披露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就非经常性损益包括的具体内容而言,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非经常性损益列举的第14项),金融资产的持有损益与处置损益合并列报,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金融资产的持有损益与处置损益分开,防止利用两种损益范围的混淆,虚计监管利润(崔文迁、陈敏,2010)。还有一些ST上市公司无论经营业绩多么恶劣,总有办法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坚决不退市,在连续两年亏损后通过盈余管理扭亏为盈,将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完全规避(赵胜男、叶建芳,2010)。
  (二)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是判断企业经营成果质量的重要依据,现实中大量非经营收益的存在,扰乱了利润的可持续性和可重复性(缪艳娟,2005)。比如营业外收入/支出中核算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成的损益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等,因该项目核算内容过于庞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润信息的相关性。
  由于与资产处置相关的准则制度尚不完善,使得资产处置损益在现实中成为亏损上市公司突击盈利的首选方式。但是,通过资产处置获取的收益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而且某些资产的处置会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
  投资收益由多种交易或事项共同影响而成,投资收益项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2)成本法核算的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3)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收到的股利或利息而确认的投资收益;(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出售时点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形成的投资收益;(5)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点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及公允价值累积变动额转入形成的投资收益;(6)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等。由此可见,投资收益项目中不仅包括正常投资活动收到的收益,还包括金融类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投资收益项目提供的信息过于庞杂,没有区分持有损益和处置损益两类不同性质的损益。
  营业外收入/支出项目反映的内容更为繁杂,不仅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还包括其他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债务重组损益、公益性捐赠收入/支出、非常损益、盘亏损益等。同为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损益、金融类资产处置损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计入营业利润,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支出,会计处理缺乏一致性,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
  四、改进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建议
  现行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及其列报方式,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无法为监管者实施有效控制提供帮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资产处置损益的属性
  关于利得和损失的规定,我国与美国不同,美国将利得和损失划分为非常项目和正常项目,在划分依据上,美国是从经济业务发生的性质来判断,我国则按经济业务本身来划分。比如,出售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活动,我国将其划分为非正常项目,由此产生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支出,而美国将其作为出售资产损益单独列示。德国同样区分非常收入、非常费用和非常净损益列示,与我国营业外收入/支出相对应。但两国关于什么是正常、什么是非常却又有不同的理解,处理固定资产、对外捐赠在我国看来是非常的事项,而在德国却视为正常的业务。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和美国财务会计公告第130号均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作为持续经营项目收益或损失,而不是非正常或者非经常项目。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对于非流动资产的出售损益,是作为持续经营的一部分在利润表中列示,为了体现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鉴于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的发生频率和可重复性,建议将其处置活动产生的损益作为单独项目在报表中列示。
  (二)调整利润表相关项目
  IFRS和GAAP对利润表的列报方式同我国差异较大,他们将利润分为持续经营和其他特殊项目,如终止经营等。孟焰(2009)通过对美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的分析,认为将非常项目、前期事项调整和处置业务与正常的经营损益分别置于损益表的不同部分,优化了利润表的组成结构,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的模板。
  我国利润表中没有区分正常经营和非持续经营损益,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有些作为日常经营损益在投资收益项目中列示,有些作为非日常利润在营业外收入/支出项目中列示。我国利润表应该借鉴IFRS的做法,让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将经常发生的但不正常的业务作为独立的项目在利润表中列示。在利润表中增设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将分散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支出中的有关资产处置的信息统一归集到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减少营业外收入/支出包含的项目,改变目前营业外收入/支出包含的项目太多的现状,提高利润表的信息含量(叶建芳等,2013)。
  魏涛等(2007)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建议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独立内容纳入利润表,并在附注中逐项进行详细披露。非经常损益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指标,对净利润具有较大影响(约为6.82%)。非经常性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的持续性,有助于股票投资者做出决策。
  (三)增设统一的会计科目
  2014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关于重要性的界定标准,在准则中给出了以项目性质和发生金额两个判断标准。从性质上来讲,资产处置损益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从金额来讲,资产处置损益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约为8%,各类资产处置损益在所属单列项目的比重均超过20%。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看,资产处置损益都有必要在利润表中单独列报。
  基于对国际会计准则、美国等国家对资产处置列报方式的分析,我国应区分持续经营和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重新界定营业外收入/支出的核算范围,在利润表中增设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将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从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项目中分离出来。鉴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发生金额和频率较高,可以作为利润表中的一个项目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下单独列示。资产处置损益项目下应增设二级科目,分别核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等。资产处置损益的二级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损益明细项目,应在报表附注中分别列示。
  (四)增加终止经营的具体准则
  2001年8月美国FASB发布的《长期资产减值或处置的会计处理》(简称FAS144)要求企业单独列报持有以备出售的长期资产和负债,并在附注中列示其类别,同时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区别终止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业务。2005年1月,国际财务会计报告第5号公告中指出企业应该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终止经营的有关信息。2008年IASB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修改终止经营的定义,并要求将企业终止经营中已被处置或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部分单独列报。
  我国曾在2002年颁布《终止经营征求意见稿》,但是在2006年颁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没有涵盖终止经营的具体准则。在会计实务中仍有不少终止经营的业务存在,如处置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形成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等形成的损益计入投资收益等,会计处理的不一致,造成信息不具备可比性;仅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终止经营业务,掩盖了重要的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5A630067)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Barth,M.E.2000. Valuation-based accounting research: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Accounting&Finance,40(1):7~31
2.Barth,M.E.,W.H.Beaver,and W.R.Landsman.2001. 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another view.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1(1-3):77~104
3.Beaver,W.H.1998. Financial Reporting: An Accounting Revolution.Prentice Hall,Engelwood Cliffs.NJ.
4.Healy,P.M.,and J.M.Wahlen.1999.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13(4):365~383
5.Ohlson,J.A.1999. On Transitory Earnings.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4(3):145~162
6.Gunny,K.2010.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7(3):855~888
7.戴维?F.霍金斯著.孙铮译.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吴溪.会计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程柯,程立.利润表新增项目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2)
10.崔文迁,陈敏.非经常性损失与监管利润关系及对审计的启示.审计研究.2010(2)
11.李沅鸿.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的市场反应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
12.李筱强.正确理解、界定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解读.上海证券报.
13.李增福,黎惠玲,连玉君.公允价值变动列报的市场反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13(10)
14.李增泉,孙铮.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致格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5.孟焰.美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沿革与启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
16.王福胜,程富,吉姗姗.基于资产处置的盈余管理研究.管理科学.2013(5)
17.王珏.中国上市公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的盈余管理研究.金融论坛.2012(1)
18.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管理世界.2007(1)
19.吴战篪,罗绍德,王伟.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会计研究.2009(6)
20.叶建芳,李丹蒙,吴琳琳.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13(3)
21.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9(3)
22.王伟,杜征征.证券市场非经常损益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0(2)
23.张金若,辛清泉,童一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性质及其后果―来自股票报酬和高管薪酬视角的重新发现.会计研究.2013(8)
24.张瑞明,干彦.终止经营会计准则的比较与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9)
25.周冬华,赵玉洁.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江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2015 年度 、
2016 年度  
审计报告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录  审计报告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
1-2  合并及公司利润表
3  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
4  合并及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6  财务报表附注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  
赛特广场5层 邮编 100004我们审计了后附的钜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钜天投资公司)财务报表,包  
电话+86 10   
传真+86 10   
致同专字(2017)第 110ZA1857 号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全体股东:  括 2015 年 12 月 31 日 、
2016 年 12 月 31 日 的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的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公司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  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钜天投资公司 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
( 1 )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2 )设计、执行和  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  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  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  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
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 和公允列报相关  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
审  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  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
钜天投资公司 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公允反映了 钜天投资公司 2015 年 12 月 31 日 、
2016 年 12 月 31 日 的合并及公司 财务状  况以及 2015 年度、
2016 年度的合并及公司 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 现金流量。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  
(特殊普通合伙)
梁卫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刘永学  
中国 · 北京
二〇一七年 三月十五 日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50,560,787.11
13,444,133.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应收票据
-  应收账款
428,766,125.61
-  预付款项
-  应收利息
-  应收股利
-  其他应收款
22,722,022.87
153,025,592.96
-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其他流动资产
60,915,222.57
-  流动资产合计
715,989,751.12
13,444,133.55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长期应收款
-  长期股权投资
1,543,950,738.26
-  投资性房地产
-  固定资产
442,326,767.73
-  在建工程
34,146,522.22
-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97,875,721.10
-  开发支出
830,249,375.94
-  长期待摊费用
-  递延所得税资产
28,684,778.27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合计
1,433,283,165.26
1,543,950,738.26  资产总计
2,149,272,916.38
1,557,394,871.81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续)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015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  流动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359,618,555.46
应付职工薪酬
6,022,712.19
185,852.93
其他应付款
5,097,207.32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101,850.69
其他流动负债
14,047,936.92
9,556,510.27
流动负债合计
385,074,115.51
9,556,510.27
-  非流动负债:  
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专项应付款
370,201.58
递延所得税负债
49,238,950.92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49,609,152.50
434,683,268.01
9,556,510.27
1,461,010,000.00
1,461,010,000.00
减:库存股  
其他综合收益
73,168,342.20
116,264,866.69
未分配利润
48,343,408.80
-29,436,505.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1,582,521,751.00
1,547,838,361.54
少数股东权益
132,067,897.37
所有者权益合计
1,714,589,648.37
1,547,838,361.5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2,149,272,916.38
1,557,394,871.81   公司法定代表人: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合并及公司利润表  
年度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  
2015 年度  
公司  一、营业收入
1,092,775,807.80
减:营业成本
1,021,365,529.06
26,614,401.86
9,183,701.52
税金及附加
-18,439,713.75
20,252,803.63
资产减值损失
7,528,992.57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损失以  
”号填列)
-   “  
投资收益 (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  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损失以“-”号填列)
55,706,598.06
-29,436,505.15
加:营业外收入
3,683,745.25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三、利润总额 (损失以“-”号填列)
59,390,343.31
-29,436,505.1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8,343,408.80
-29,436,505.1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
73,168,342.20
116,664,536.95他综合收益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7,605,269.03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减:所得税费用
-2,678,932.66
-  四、净利润 (损失以“-”号填列)
62,069,275.97
-29,436,505.15
少数股东损益
13,725,867.17
-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65,563,073.17
116,664,536.95
-  收益的税后净额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
73,168,342.20  综合收益
-  的税后净额
-  六、综合收益总额
127,632,349.14
87,228,031.8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
121,511,751.00
116,664,536.95  额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6,120,598.14  公司法定代表人:
石明达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朱红超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2015年度  
公司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042,476,145.97  
收到的税费返还
6,656,519.49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980.66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049,142,646.1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766,796,314.5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62,188,306.32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722,158.12
28,974.0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844,706,779.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4,435,867.10
-18,993.39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
60,506.82  
-  回的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
163,648,647.07  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1,435,430,670.22
1,479,379,970.89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55,999,969.61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655,079,286.90
1,479,379,970.8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55,014,277.93
-1,479,379,970.89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1,512,541,512.00
1,512,541,512.00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  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512,541,512.00
1,512,541,512.00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其中:子公司支付少数股东的现金股利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其中:子公司减资支付给少数股东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12,541,512.00
1,512,541,512.00
-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18,637,896.05
-19,698,414.17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3,325,205.12
13,444,133.55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43,325,205.12
13,444,133.55
-   公司法定代表人: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朱红超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未分配利润
储备  一、上年年末余额
-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  二、本年年初余额
-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
1,461,010,000.00
73,168,342.20
48,343,408.80
132,067,897.37
1,714,589,648.37  列)   (一)综合收益总额
73,168,342.20
48,343,408.80
6,120,598.14
127,632,349.14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461,010,000.00
1,461,010,000.00  1.所有者投入
1,461,010,000.00
1,461,010,000.00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  3.其他
-   (三)利润分配
-  1.提取盈余公积
-  2.对所有者的分配
-  3.其他
-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  1.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2.盈余公积转增股本
-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4.其他
-   (五)专项储备
-  1.本期提取
-  2.本期使用
-   (六)其他
125,947,299.23
125,947,299.23  四、本年年末余额
1,461,010,000.00
73,168,342.20
48,343,408.80
132,067,897.37
1,714,589,648.37   公司法定代表人: 石明达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朱红超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未分配利润
储备  一、上年年末余额
-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其他  二、本年年初余额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  列)   (一)综合收益总额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所有者投入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3.其他   (三)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2.对所有者的分配  3.其他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盈余公积转增股本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4.其他   (五)专项储备  1.本期提取  2.本期使用   (六)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额   公司法定代表人: 石明达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朱红超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2016年度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收益  一、上年年末余额
-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  二、本年年初余额
-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
1,461,010,000.00
116,264,866.69
-29,436,505.15
1,547,838,361.54  列)   (一)综合收益总额
116,264,866.69
-29,436,505.15
86,828,361.54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461,010,000.00
1,461,010,000.00  1.所有者投入
1,461,010,000.00
1,461,010,000.00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  3.其他
-   (三)利润分配
-  1.提取盈余公积
-  2.对所有者的分配
-  3.其他
-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  1.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2.盈余公积转增股本
-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4.其他
-   (五)专项储备
-  1.本期提取
-  2.本期使用
-   (六)其他
-  四、本年年末余额
1,461,010,000.00
116,264,866.69
-29,436,505.15
1,547,838,361.54  公司法定代表人: 石明达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2015年度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收益  一、上年年末余额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其他  二、本年年初余额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   (一)综合收益总额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所有者投入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3.其他   (三)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2.对所有者的分配  3.其他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盈余公积转增股本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4.其他   (五)专项储备  1.本期提取  2.本期使用   (六)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额  公司法定代表人:
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
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张荣辉  
6-2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财务报表附注  一、公司基本情况  1 、
公司基本情况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系由南通通润达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通润  
达 ) 于香港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于 2015 年 10 月
23 日 取得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注  
册处颁发的公司注册证明书,注册证明书编号 2298923。  
本公司设立时,通润达认缴注册资本 1 元港币。
2015 年 11 月 17 日,通润达追加认缴注  
册资本 999,999 元港币。  
2016 年 4 月
本公司 注册资本 由 100 万港币 变更为
176,472 万港币,通润达 已 于  
2016 年 4 月 缴足。  
本公司注册地:
香港湾仔港湾道 30 号新鸿基中心 1021 室;
法定代表人:
石明达;注册  
港币 176,472 万元;
经营范围:股权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及投资管理。  2、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报告期内,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本公司、
TF AMD MICROELECTRONICS (PENANG) SDN.   
BHD. ( 原名 Advanced Micro Devices Export SDN.BHD,
以下简称 通富超威槟城 ) 2 家公司。  
合并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本“附注六、合并范围的变动”、“附注七、在其他主体  
中的权益披露”。  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及方法  
本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及其他有关规定(统  
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此外,还参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  
露编报规则第 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2014 年修订)披露有关财务信息。  
本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本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  
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三、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本公司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应收款项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  
及收入确认政策,具体会计政策参见附注三、
11 、附注三、
14、附注三、
17 和附注三、  
24。  1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 2015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 2015 年度、
2016 年度的合并及公司经营  
7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成果和合并及公司 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2、会计期间本公司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 1 月 1 日 起至 12 月 31 日止。  3、营业周期  
本公司的营业周期为 12 个月。  4、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港币为其记账本位币,本公司之  
马来西亚子公司通富超威槟城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林吉特为  
其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5、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 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除因会  
计政策不同而进行的调整以外,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  
面价值计量。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  
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持股比例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  
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与合并前持有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  
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除因会计政策不  
同而进行的调整以外,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  
前持有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  
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  
益。合并方在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之日与合  
并方与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  
期损益。   (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  
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在购买日,取得的被  
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按公允价值确认。  
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  
8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誉,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进行后续计量;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  
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  
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购买日对这部分其他综合收益不作处理,在处置该  
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  
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  
者权益,在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处置期间的当期损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  
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  
入当期损益。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成本为购买日支付的对价与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  
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之和。对于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  
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  
期收益;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  
变动转为购买日当期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  
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   ( 3 )企业合并中有关交易费用的处理  
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  
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6、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 1 )合并范围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单位  
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  
单位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子公司,是指被本公司控制的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  
位中可分割的部分,结构化主体等)。   ( 2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以本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由本公司编  
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本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要求保持一致,  
公司间的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  
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视同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自  
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本公司的合并范围,将其自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  
起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分别纳入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  
9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在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自  
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其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  
流量表。  
子公司的股东权益中不属于本公司所拥有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  
中股东权益项下单独列示;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  
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少数股东分担的子公司的亏损超  
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  
益。   ( 3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  
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以及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  
下因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而取得的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  
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均调整合并资产负  
债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 4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的处理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  
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  
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  
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  
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丧失控  
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  
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 5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的特殊处理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  
种情况,本公司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①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②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③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④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分步处置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  
的,结转每一次处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  
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丧失控制  
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所处置的股权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先  
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到丧失控制权时再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的当期损益。  
10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分步处置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的计量以及有关处置  
股权损益的核算比照前述“丧失子公司控制权的处理”。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  
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  
之间的差额,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①属于“一揽子交易”的,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  
权当期的损益。  
②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作为权益性交易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在丧失控  
制权时不得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本公司持有的期  
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8、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 1 ) 外币业务  
本公司发生外币业务,按业务实际发生当月月初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  
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  
入当期损益;对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  
折算;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2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资产负债表日,对境外子公司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  
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东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其他  
项目采用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现金流量表所有项目均按照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  
现金的影响额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  
物的影响”项目反映。  
由于财务报表折算而产生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下的“其他综合收益”  
项目反映。  
处置境外经营并丧失控制权时,将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  
营相关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部或按处置该境外经营的比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9、金融工具  
11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  
同。   ( 1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本公司于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终止确认:  
①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②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下述金融资产转移的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公  
司(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  
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  
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进行会计确认和终止确认。   ( 2 )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的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在  
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  
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初始确认  
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此类金融资产,采  
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资产相关  
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公司有明确意图和  
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  
进行后续计量,其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附注三、
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  
本进行后续计量,在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上  
述金融资产类别以外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  
折溢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并确认为利息收入。除减值损失及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的  
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或利  
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 3 )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的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对于未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负债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  
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对于此类金融负债,按  
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负债相关  
的股利和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金融负债  
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  
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按照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 4 )衍生金融工具及嵌入衍生工具  
本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外汇合约等。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  
进行计量,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为正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  
项资产,公允价值为负数的确认为一项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任何不符合套  
期会计规定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包含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如未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嵌入衍生工具与该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  
关系,且与嵌入衍生工具条件相同,单独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的,嵌入衍生  
工具从混合工具中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金融工具处理。如果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  
资产负债表日对嵌入衍生工具进行单独计量,则将混合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 5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见附注三、
10。   ( 6 )金融资产减值  
除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  
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  
13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值准备。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  
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到的情形:  
①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②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③本公司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④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者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⑤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导致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⑥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  
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  
少且可计量,包括:  
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  
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出现了可能导致该组金融资产无法支付的状况;  
⑦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  
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⑧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如权益工具投资于资产负债表  
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 50% (含 50% )或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持续时  
间超过 12 个月(含 12 个月)。  
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含 12 个月)是指,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  
月度均值连续 12 个月均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  
⑨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则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照该金融资产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确  
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  
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  
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  
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  
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本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  
14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  
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  
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  
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  
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  
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通过损益转回。  
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  
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  
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  
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发生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 7 )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  
方)。  
本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  
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  
情况处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确认产生的资产和负  
债;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  
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 8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当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且目前可执行该种法定权  
利,同时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时,金融资  
产和金融负债以相互抵销后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除此以外,金融资产和金融  
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予相互抵销。  10、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  
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本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  
15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本公司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  
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是本公司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  
易市场。本公司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  
使用的假设。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本公司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的,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  
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  
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优  
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  
有重要意义的最低层次输入值,确定所属的公允价值层次: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  
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  
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  
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在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之间发生转换。  11 、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1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期末余额达到 500 万元(含 500 万元)以上的应  
收款项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  
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了减值,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单项金额重大经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再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 2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涉诉款项、客户信用状况恶化的应收款项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 3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单  
16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独测试的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按以下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确定组合的依据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账龄分析法  
对账龄组合,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如下: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1 年以内(含 1 年)
100  12、存货   ( 1 )存货的分类  
本公司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   ( 2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本公司存货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发出时采用加权平  
均法计价。   ( 3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  
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  
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每季度末,由于  
陈旧过时或预期库存在 6 个月内无法消耗且预计不能使用等原因所结存的原材料,通  
富超威槟城按单个存货项目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  
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 4 )存货的盘存制度  
本公司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 5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本公司低值易耗品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13、长期股权投资  
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合  
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为本公司的联营企  
17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业。   ( 1 )投资成本确定  
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  
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  
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  
投资的投资成本。  
对于以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2 )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  
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  
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  
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  
整,差额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  
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  
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  
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  
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并按  
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  
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  
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  
的当期损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  
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在  
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  
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 算时采用  
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原股权投资相关的  
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当期损益。  
18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  
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  
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  
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  
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因其他投资方增资而导致本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对被投资单位实  
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公司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因  
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  
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  
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本公司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  
于本公司的部分,在抵销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但本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  
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减值损失的,不予以抵销。   ( 3 )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  
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首先判  
断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是否集体控制该安排,如果所有参与方或一组参与方必须  
一致行动才能决定某项安排的相关活动,则认为所有参与方或一组参与方集体控制该  
安排。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  
一致同意。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  
共同控制。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不考虑享有的保护性权利。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  
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  
大影响时,考虑投资方直接或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股份以及投资方及其他方  
持有的当期可执行潜在表决权在假定转换为对被投资方单位的股权后产生的影响,包  
括被投资单位发行的当期可转换的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影响。  
当本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20% (含 20% )以上但低于 50%的表决  
权股份时,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  
形成重大影响外,均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本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
(不含)以下的表决权股份,一般不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
除非有明确证  
据表明该种情况下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形成重大影响 。   ( 4 )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本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方法见附注三、
19。  14、固定资产   (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本公司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  
19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  
量时,固定资产才能予以确认。  
本公司固定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  
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  
下,按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如下:  
① 通富超威槟城  
使用年限(年)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2.13-20  
电子设备及其他
②本公司  
使用年限(年)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11.25-18  
其中,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计  
算确定折旧率。   ( 3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见附注三、
19。   ( 4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  
当本公司租入的固定资产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时,确认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①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本公司。  
②本公司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  
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本公司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③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20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④本公司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  
价值。  
⑤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本公司才能使用。  
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  
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  
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未确认融  
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能够合理确  
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无法合理确 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  
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 5 )每年年度终了,本公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  
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预计净残值。   ( 6 )大修理费用  
本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  
认条件的部分,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固定  
资产在定期大修理间隔期间,照提折旧。  15、在建工程  
本公司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包括在建期间发生的各项必要工程支出、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计提资产减值方法见附注三、
19。  16、借款费用   (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  
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开始资本化:  
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  
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21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 2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本公司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  
费用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  
生的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的,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正常中断期间的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 3 )借款费用资本化率以及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  
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予以资本化;一般借款根据累计资产支  
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确定资  
本化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全部予以资本化;外币一般借款的汇兑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17、
无形资产  
本公司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技术许可使用权、计算机软件等。  
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  
命为有限的,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采用能反映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  
实现方式的摊销方法,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  
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作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如下:  
摊销方法  
土地使用权
直线法  
技术许可使用权
直线法  
计算机软件
直线法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与以前估计不同的,调整原先估计数,并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将该项无形资  
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方法见附注三、
19。  18、研究开发支出  
22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本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资本化,即: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  
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  
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  
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  
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  
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研究开发项目在满足上述条件,通过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研究,形成项目  
立项后,进入开发阶段。  
已资本化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开发支出,自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之日转为无形资产。  19、资产减值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商誉等(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资产除外)的资产减值,按以下方法确定:  
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本公司将  
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  
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  
测试。  
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  
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本公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  
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  
流入为依据。  
当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本公司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  
金额,减记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就商誉的减值测试而言,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起按照合  
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  
组组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  
或者资产组组合,且不大于本公司确定的报告分部。  
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首先对不包含  
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然后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  
额,如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23  钜天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15 年度、
2016 年度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20、长期待摊费用  
本公司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经常性损益在哪个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