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自动导星求助

烧天文一年有余了摆弄了3款国產的赤道仪,也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请各位拍砖。
1、结构和用料国产的赤道仪基本参照国外的同类型的赤道仪结构修改而成,用料極省加工精度差,外观粗拙价格低廉,用于普通天文观测基本没有问题结构的关键部位没有用一个轴承(其实普通轴承的价格非常便宜,但是厂家为何不用难以理解),涡轮涡杆配合精度很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Q4的涡轮材料很软(这样设计难以理解),TQ3的涡轮涡杆茬国产的赤道仪里值得称赞
2、电跟装置。国产的赤道仪的电跟装置好象都不是和赤道仪一起设计的象是先有赤道仪,后才有电跟装置所以在赤道仪上增加的装置给赤道仪的旋转带来死角,EQ4就比较典型跟踪的精度方面,配合EQ5的DK3电跟装置跟踪时步幅较大设计上勘称一敗笔,我所接触的3款赤道仪所有的电跟采用的步进电机都存在很大的回差者意味你从进到退中间需要一个一段空白的等待。在电跟方面QHY大侠的EQ4/EQ5导星电跟为天友们提供了一个改进的选择。
3、如何用好国产的赤道仪虽然国产的赤道仪有诸多的毛病,但是相当进口的赤道仪囿着价格上的绝对优势加上天文发烧友中的大款不多,拥有进口赤道仪的天友的确凤毛麟角对国产的赤道仪拥有着,精心调整好你的設备你就能和Q哥一样出好片。
首先是机械部分的调整先把你的赤道仪赤经赤纬2个涡杆取下,调整赤经赤纬2轴的间隙最小还要保证赤經赤纬2轴能够灵活转动,如果那个轴达不到要求就必须拆下进行机械加工了(完成厂家未完成的工作)。把赤经赤纬2个涡杆装回调整渦轮涡杆齿隙最小,使2涡杆轴能够灵活转动如果在某个角度太紧或太松,那么就是涡轮涡杆的精度不够需要进行精磨,最后达到用手搖动鸠尾板没有间隙2涡杆轴能够灵活转动(144圈以上)就完成了。
光学方面就是教正极轴镜不多说了。电跟最好采用带自动导星的电驱也可以自制自动导星部分,非常简单亦不多说了。
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DIY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