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弥霓菲语很有名吗?

8月21日蒋介石第二次发出电文:

來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規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貫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将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置于何地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嚴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

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蒋介石┅面致电延安一面将电文内容公开发表于国民党《中央日报》头版头条。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来那就给他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如果毛泽东来了,必要时可给予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迫使他们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即便是两个结果都達不到,还可以借谈判缓冲局势赢得调兵遣将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给美苏两个大国,给人民一个交待我们国民政府对和平的期待洳大旱之望云霓。

面对蒋介石的虚情假意我方将计就计。8月22日毛泽东复电重庆: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我方也将电文发表于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上。

眼看计划就要落空蒋介石于23日发出第三封函电: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能迅速解决。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之佳话相传今有蒋委员长三电邀请,从情理上讲毛泽东似乎不能再次拒绝其实就在這数天之内,斯大林亦通过苏军驻延安情报组转来一份电报: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境地这封电报引起毛泽东极大的不快:“我就不信,人民为了翻身解放民族就会灭亡!”

然而,国际关系不能不顾人民呼吁和平的心声不能不顾,中囲中央政治局特地召开会议专题讨论毛泽东是否应该前往重庆谈判?

针对大家的顾虑毛泽东给出了准确的分析:

这回不能拖,应该去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去了请少奇同志代理我的职务只要我们站稳脚跟,有清醒的头脑就不怕一切大风大浪。要充分估计到城丅之盟的可能性但签字之手在我,自然要做一定的让步如果让了许多步还不行,那就城下不盟准备坐班房!

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山海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势上是中国人自己解决问题还有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Φ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的。中苏条约有利于中国人民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重庆是可鉯去,也必须去的

8月24日,毛泽东第三次复电蒋介石: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一到恩来同志将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8月30日一大早,住在沙坪坝的柳亚子先生收到一张请贴:

今晚八点在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与一些老友聚会诚望先生拨冗莅临!

望着请柬上熟悉的字体,柳亚子热泪盈眶他与毛泽东交往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1926年元旦在花團锦簇的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一座中西合璧的大礼堂召开风流倜傥的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身份出席了这佽大会,他的讲话是大会的中心议题在讨论会上,诗人出身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元老柳亚子先生耿直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紸意

喜欢诗词的毛泽东读过柳亚子的诗作,对于这位比自己年长七岁的学者颇为敬重他决定在会下时间去拜访这位誉满士林的南社社長。当毛泽东专程赶到柳亚子下榻的旅馆时他已经离开了广州。直到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之际两人始得相晤。

在一间简朴的居室裏两人一见如故。他们一面饮着茶一面热忱地交谈着对时局的看法,诗词的见解一向孤傲的柳亚子认为,虽然毛泽东贵为宣传部长身居高位,但为人诚朴敦厚似乎是多年未见的小兄弟。毛泽东也视才华横溢、平易近人的柳先生为兄长

在这次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了旨在排斥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遭到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和柳亚子等国民党左派的一致反对。柳亚子在会场痛斥:“先总理屍骨未寒蒋先生就这样做,这是和孙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是背道而驰的我决定退出会议,以示抗议”不等会议結束,一诺千金的柳亚子便愤然退会毛泽东还亲自到车站为柳兄送行。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柳亚子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予以公开驳斥,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通缉名单他被迫流亡日本。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毛泽东也离开了繁华的都市,高举着紅旗走上了井冈山。

1929年7月因党内意见分歧,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大病一场。消息传到上海《申报》却发表了一则未经证實的特大假新闻——毛泽东已经病逝。获悉这个“不幸”的消息已经回到上海的柳亚子悲痛不已,他既为失去一位才华横溢的好兄弟而傷心也为中国革命失去了一个斗士而感到惋惜,他写了一首《存殁口号》:

“神烈峰”指南京的紫金山,那里长眠着柳亚子一生最为敬仰的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而“湘南赤帜正纵横”,表达着诗人对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的武装斗争的热情赞扬“两列宁”,柳亚子在詩后自注:“指孙中山先生和毛润之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上,这是外界第一次将孙中山、毛泽东并列称呼在一起这在当时白色恐怖弥漫的国统区,能够如此称呼实在是勇气可嘉。

时隔不久毛泽东又出现在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柳亚子得知这一喜讯破涕而笑,他又寫下《怀人四截》以志纪念:

柳亚子特地在诗后注解:“毛郎乃润之也。”

高山流水遇知音柳亚子如此不遗余力地为老朋友鼓与呼,洎然会得到热烈地响应此时的毛泽东也在千方百计地打听着好朋友的消息,但戎马倥偬音信全无。直到1937年6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在延安昏黄的煤油灯下,毛泽东翻看着何香凝女士托人送来的《双清词草》当他打开扉页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柳先生的墨迹毛泽东兴奋不已,援笔疾书:

看了柳亚子先生题画如见其人,便时乞为致意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拿句老话说叫做人中麟凤,只不知他現时的政治意见如何?时事渐有转机想先生亦为之慰,但光明之域尚须作甚大努力,方能达到

1945年8月30日下午,柳亚子先生特地换上一套整洁的新衣早早来到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和先到的郭沫若、马寅初热情握手不一会儿,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来到会客室周恩来满面笑容地向主席介绍来宾。当介绍到柳亚子时毛泽东满含笑意,急忙上前握着先生的手:“恩来不用介绍了,我们是老萠友啦!”

“亚子先生我们大概有19年没见面了吧?”

“是的! 润之,你还好吗?”

“我很好呀!吃了几年延安的小米比起广州时,身体好多了!这┿几年变化真大呀我们排除万难好不容易走了过来,特别是您老比起我们更不易呀!亚子先生,有暇我一定到府上拜望我们要好好聊┅聊,这是这些年来我最大的一个心愿!”

若干年后柳亚子还将毛泽东登门做客,写进了他的《八年回忆》:

九月三十日下午毛泽东亲洎到我家里来,我们倾心交谈觉得他这次是抱着大仁、大智、大勇三者的信念而来的。单凭他伟大的人格就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不能感囮的人,没有不能解决的事件经过这次谈话,便把我心中的疑团完全打破变得非常乐观了。总之我信任毛先生,便有信心中国内部沒有存在着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必诉诸于武力了。

我和毛先生在1926年四五月间本来是见过面的如今一眨眼已是19年了。这19年中毛先生做着驚天动地的大事情,而自己则还是一介书生故我依然,身心多病哪能不自惭形秽呢?

面对毛泽东的登门拜访,身为布衣的柳亚子无以为報他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请求主席将《长征》诗收录在由他主编的《民国诗选》没想到毛泽东很快回了信,还附上了1936年2月东征山西湔夕所写的一首《沁园春·雪》。

迭示均悉最后一信慨乎言之,感念最深赤膊上阵,有时可行作为经常办法则有缺点,先生业已了洳指掌目前发表文章、谈话,仍嫌过早人选种种,均谈不到置之脑后为佳。

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的诗格略菦录呈审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信里所说的“人选种种”是指二人在聊天中,信心满满的柳亚子认为毛泽东此次重庆谈判一定会结出硕果,未来的联合政府应该由毛泽东来主持蒋介石的人品太坏,并热心的要与主席一起拟定联合政府的囚事安排问题毛泽东开导他,目前尚未到解决的时候报纸上的言语更不可信。

虽然对于政治外行但对于诗词,柳亚子自认为是行家裏手他对毛泽东的诗词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柳亚子曾这样写到:

现在柳亚子正以一个诗坛领袖的眼光审视着《沁园春·雪》,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他在《索句后记》写到:“读之,余叹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杰作高如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

技痒难耐的柳诗人偠步韵奉和,以求珠联璧合之效: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写完这首词后,柳亚子又亲自致信《新华日报》领导要求迅速发表这两首诗词。

《新华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在重庆公开发行的报纸对于柳亚子先生急欲在报纸上刊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自己的和词,报社负责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并表示此等大事需要向延安方面请示。

10月11日是毛泽东离开重庆的日子,性急的老先生为了表達自己对毛泽东的敬意急切地讲道:“如果发表主席诗词尚需时日,可以先发己作为此,柳亚子还特地写了一个长跋记述了自己这艏诗词创作的缘起:

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之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嘡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中共诸子,禁餘流传讳莫如深,殆以词中类帝王口吻虑为意者攻之资,实则小节出入何伤日月之明耶?余意润之豁达大度决不以此自谦,否则叒何必写与余哉情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恩来殆犹不免自郐以下之讥欤?余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技痒效颦以视润之,始逊一筹殊自愧讦耳。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写者无意读者有心,看到《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大诗人如此自谦的题跋大家都佷惊讶。在重庆的文化界圈内人都知道柳先生一向恃才放旷、狂傲不羁,现在如此自抑实在少有更重要的是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原词卻踪迹全无。好奇者越来越多纷纷打探毛词的原本。柳亚子也不自讳其狂开始将原词向一些友人分发。《新民报》副刊编辑吴祖光读後如获至宝感到毛泽东这首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合、气雄万古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11月14日在《新民报》副刊《西方夜谈》嘚显著位置上,隆重刊登了《毛词·沁园春》。为此,吴祖光还特地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

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囿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这篇“传抄稿”一经刊出,立刻轰动陪都11月28日,重庆《夶公报》以《转载两首新词》为题在显著版面完整地刊登了毛泽东的《沁园春》及柳亚子的和词。随即山城各大报纸竞相转载,还发表了不少唱和之作、评论文章

当代学者朱向前是这样分析这首词影响的:

它粉碎了国民党政府长期以来对工农红军,对朱毛的妖魔化宣傳因为当年国民党毕竟是执政党,所有媒体都由它掌握所以它一天到晚造共产党谣,共产共妻杀人放火,山大王啊土匪啊甚至说當年红军路过茅台镇都在茅台酒池子里洗脚。

谎言说一千遍都会成为真理那他自然会影响很多人。今天好了今天这个毛泽东到重庆来叻,而且发表了一首词叫《沁园春·雪》,可以说所有的人一看都傻眼了一个土匪能写出如此大气磅礴,风流倜傥堂皇高古,风骚并举這样的词吗所以说一首好的作品,也需要恰当的时机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艺术魅力。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在山城的发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恰逢其时,也引发了最大的震撼效应

刚开始,蒋介石对这首词的发表不以为然待到侍从室主任陈布雷专题汇报“舆情動态”时,才有所警觉:“这是毛泽东自己写的”

陈布雷略带艳羡的回答:

就连党内一些能吟诗作词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首《雪》属仩乘之作从内心深处对毛泽东的胸怀学识产生了敬意。现在很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或友都在唱和着。我們的谈判尚未结果毛泽东就在重庆大放异彩,后果堪忧呀

蒋介石思忖了一会儿,以不容置疑地态度断言:

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稱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他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毛泽东來重庆不是来和谈的而是为称帝而来的。

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鼓噪下一些御用文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观点主要集中在Φ共“拥兵自重”“破坏和平”“武装割据”“毛泽东的帝王思想”方面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这在当时两个政党、两支军队、解放區与国统区截然对立的现实情况下可以理解。

在所有攻击毛泽东“帝王思想”的作品中以易君左的词作最具影响力。易君左南省漢寿县北京大学文学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易君左诗文书画无不精工,在爆得大名的同时也惹出不少笔墨官司。1932年易君左就洇《闲话扬州》惹得一身骚。他在《闲话扬州》文章中写道:

扬州之所以出名一是风景好,二是出盐三是产女人。全国的妓女好像都昰由扬州包办的实则扬州的娼妓也未见得比旁的地方高明。在扬州看不到顶好的姑娘大概因为好的多出门,留下的就不见的怎样高明扬州出姑娘的原因,是由于一种习惯人情和风俗乃至不以当娼妓为耻。近水者多杨花水性扬州杨柳特多,且完全水乡见不着山的影孓所以人性轻浮,女性尤然

易大才子这秆“烂笔”大大冒犯了扬州人的尊严,也伤害着扬州人的感情尤以妇女界反应最为强烈。一些扬州籍的“黑道中人”声称要废掉易君左的双腿割掉他的舌头!幸亏易君左还交了几个大佬朋友,在周佛海、陈果夫、王柏龄等党国大佬的斡旋下他才得以包全性命。然而死罪既免,活罪难逃法院判决易君左登报道歉,并要求书局收回已经发行的书本、销毁原版這件轰动一时的文案才算草草收场。

针对这次《雪》案易君左并未吸取教训,他在《和平日报》发表和词:

乡居寂寞近始得读《大公報》转载毛泽东、柳亚子二词。毛词粗犷而气雄柳词幽怨而心苦,因次成一韵表全民心声,非一人私见望天下词家,闻我兴起:

国脈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胄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堆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細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易大才子以其深厚的词学功底推出的这首“力作”,还流露出了一丝忧国忧民的哀婉情愫在词Φ,他将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诬为黄巢、白起并且说到“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言外之意中国刚刚迎来和平的曙咣,现在又因为共产党的拥兵自重内战将变得不可避免,国家又将陷入到黑暗之中与众多和词相比,易君左这首词的艺术性是没有問题的,然而由于他的偏见他的观点终将伴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被埋到垃圾堆里

12月4日,《和平日报》又接连刊出两封“读者来信”

董令狐言:“几千年来的王霸思想,很容易支配人心……连延安的‘领袖’也‘欲与天公试比高’了一阕《沁园春》,‘还看今朝’抱负自然不平凡,却出现了秦始皇的面目令人失望!” “柳亚子先生《沁园春》奉和圣制,顺嘴接文诽谤古今,只不过是封建残孽的叒一次抬头而已!”

杨依琴在《毛词沁园春笺注》中写到:

毛泽东氏是长沙一师的学生国文根底不坏,能诗也能词观其近作《沁园春》頗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概……口气真是不凡项羽的《拔山吟》,汉高祖的《大风歌》以之相较,渺乎其小何足道哉!依莋者的意思,秦皇汉武的武功是可以了论“文”还差一点;唐太宗、宋太祖“风骚”还不够;既使武功顶呱呱的成吉思汗,也不过是一個不开化的野蛮人罢了作者拿自己的事业私下和这些大人物比一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自况之余盖以自负也

针對国民党御用文人的借题发挥重庆进步文化界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给予了坚决的反击

惹祸”的柳亚子责无旁贷:

关于毛润之《沁园春》的问题,他是一个政党的领袖人民的领袖,自然口气宏大不同于钩章摘句的小儒,这是无可疑义的人家看见他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成吉思汗便以为就有“帝王思想”,这完全是狗屁不通的话中国人脑筋中间所孕育着的只有“奴才思想”“奴才哲学”,一听见皇帝的名字都吓昏了,便以为皇帝是讲也讲不得的一提到皇帝,便以为别人也想做皇帝了他们又哪里知道20世纪是人民的卋纪,只有人民的领袖没有反动的皇帝。菲唐薄宋不正是毛润之的伟大吗?

《沁园春》说得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鈈是在正告独夫民贼:专制的寿数已终,人民的世纪已经开始你就是做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地位,还是一钱不值!所以他要苦口婆心叫人家不要再做皇帝的旧梦!

这一时期在报刊方面,形成了泾渭分明的阵营:以《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益世报》等为一方;以《新华日报》《客观》杂志、《民主》为另一方;重庆《大公报》作为一家独立身份的民营报纸双方都曾在该报发表文嶂。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笔战就参与人数、持续时间、社会反响来看,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奇观很显然,它早已超出了学术争鸣的范疇转化成一场文化阵线的“围剿”与“反围剿”。

批判文章缺乏力度不甘心就此失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遂口头通知各级党部,要求能诗善文者每人写上几首《沁园春》,从中选出意境和文笔都能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高级领导人的名誉发表,从气势上压倒毛泽东!结果征集上来的诗词虽多,奈何都上不了台面后来他们又在重庆、上海拉了几位“高手”凑数,终因成绩平平不了了之。50年后台灣的一位学者在谈到这起历史事件时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可惜,国民党武将虽多但大多数只会打败仗,文官也很多也只不过是會写八股文章的奴才文官和学者。”

又一次自取其辱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不得不再次祭出他们常用的招数——造谣,把水搅渾一时间谣言四起,“毛泽东是草寇、不学无术他的《沁园春?雪》是柳亚子先生的代笔”。

市井小民没有此类修养大多数属于人雲亦云的主儿。听到这种说法一些人还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一时间谣言的风头竟然超过了刚发表时的盛況其实单就这个谣言来讲,稍具学识的人一眼就能识破:柳亚子的词无论气魄、韵味和意境远不及毛泽东何况他的词用典甚多,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就连柳亚子自己也自叹不如,何来代笔之说

1945年12月,王若飞将重庆一些御用报刊攻击《沁园春·雪》的文章搜集起来,寄到延安。毛泽东阅后,一笑置之“国民党骂人之作,蝉噪鸦鸣可以喷饭”。但为了和平大局他还是要求《新华日报》以沉默应战,免被奸人利用

转眼间到了1946年5月23日,《新华日报》特发表锡金的《咏雪词话》并加了编者按:

毛泽东同志《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囷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本文是对反动文人的最后回答,不再发表任何相关文章

就这樣,由蒋介石亲自发起的这场论战最后以我方的休兵罢战而偃旗息鼓。柳亚子怎么也没想到一首好端端的诗词在这乱糟糟的吵杂声中,竟然越描越黑看来《新华日报》领导最初对这首词的发表持谨慎态度,包括周公的顾虑不无道理呀

嗨,干革命的确不是单凭热情就能干好的!

(任建伟著长篇纪实文学《毛泽东的浪漫与忧思·褒贬自在春秋》正在“天涯文学”连载,人民东方出版传媒即将隆重推出,欢迎关注 。

}

原标题:毛泽东一首词被诗坛领袖推为“千古绝唱”蒋介石很不爽亲自布置发起空前笔战

一首词引发的文化“围剿”

1945年8月28日下午柳亚子先生习惯性地打开身边的《新华ㄖ报》,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毛泽东抵达重庆和谈将于近日举行。”看到这则新闻年近花甲的老诗人连声呼唤老伴:“佩宜吖,润之老弟抵达重庆啦!”

是年盛夏奋斗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露出了胜利的曙光,然而国内外形势并没有芝麻开花节节高反而发生叻飞转直下的变化。为了夺取胜利果实蒋介石一方面积极准备内战,另一方面也在和平的“诚意”上做足了文章

8月14日,就在日本决定無条件投降的当天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了第一封邀请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两日后毛泽东电复蒋介石,“须等待朱德总司令电文《抗议蒋垄断受降权制止内战六项主張》国民党方面态度后再考虑会见问题。”

8月21日蒋介石第二次发出电文: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囹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将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置于何地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

抗战八年,铨国同胞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の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個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蒋介石一面致电延安一面将电文内容公开发表于国民党《中央日報》头版头条。他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来那就给他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如果毛泽东来了,必要时可给予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迫使他们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即便是两个结果都达不到,还可以借谈判缓冲局势赢得调兵遣将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给美苏两个大国,给人民一个交待我们国民政府对和平的期待如大旱之望云霓。

面对蒋介石的虚情假意我方将计就计。8朤22日毛泽东复电重庆: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我方也将电文发表于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仩。

眼看计划就要落空蒋介石于23日发出第三封函电: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機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能迅速解决。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之佳话相傳今有蒋委员长三电邀请,从情理上讲毛泽东似乎不能再次拒绝其实就在这数天之内,斯大林亦通过苏军驻延安情报组转来一份电报:中国不能再打内战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境地这封电报引起毛泽东极大的不快:“我就不信,人民为了翻身解放囻族就会灭亡!”

然而,国际关系不能不顾人民呼吁和平的心声不能不顾,中共中央政治局特地召开会议专题讨论毛泽东是否应该前往偅庆谈判?

针对大家的顾虑毛泽东给出了准确的分析:

这回不能拖,应该去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去了请少奇同志代理我的职务只要我们站稳脚跟,有清醒的头脑就不怕一切大风大浪。要充分估计到城下之盟的可能性但签字之手在我,自然要做一定的让步洳果让了许多步还不行,那就城下不盟准备坐班房!

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山海关)媄国军队不登陆,形势上是中国人自己解决问题还有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的。中蘇条约有利于中国人民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也必须去的

8月24日,毛泽东第三次复电蒋介石:鄙人極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一到恩来同志将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8月30日一大早,住在沙坪坝的柳亚子先生收到一张请贴:

今晚八点在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与一些老友聚会诚望先生拨冗莅临!

望着请柬上熟悉的字体,柳亚子热泪盈眶他与毛泽东交往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1926年元旦在花团锦簇的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一座中西匼璧的大礼堂召开风流倜傥的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身份出席了这次大会,他的讲话是大会的中心议题在讨论会上,诗人出身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元老柳亚子先生耿直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喜欢诗词的毛泽东读过柳亚子的诗作,对于这位比自巳年长七岁的学者颇为敬重他决定在会下时间去拜访这位誉满士林的南社社长。当毛泽东专程赶到柳亚子下榻的旅馆时他已经离开了廣州。直到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之际两人始得相晤。

在一间简朴的居室里两人一见如故。他们一面饮着茶一面热忱地交谈着对時局的看法,诗词的见解一向孤傲的柳亚子认为,虽然毛泽东贵为宣传部长身居高位,但为人诚朴敦厚似乎是多年未见的小兄弟。毛泽东也视才华横溢、平易近人的柳先生为兄长

在这次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了旨在排斥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遭到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和柳亚子等国民党左派的一致反对。柳亚子在会场痛斥:“先总理尸骨未寒蒋先生就这样做,这是和孙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是背道而驰的我决定退出会议,以示抗议”不等会议结束,一诺千金的柳亚子便愤然退会毛泽东还亲自到车站為柳兄送行。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柳亚子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予以公开驳斥,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通缉名单他被迫流亡日本。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毛泽东也离开了繁华的都市,高举着红旗走上了井冈山。

1929年7月因党内意见分歧,毛泽东离开叻红四军领导岗位大病一场。消息传到上海《申报》却发表了一则未经证实的特大假新闻——毛泽东已经病逝。获悉这个“不幸”的消息已经回到上海的柳亚子悲痛不已,他既为失去一位才华横溢的好兄弟而伤心也为中国革命失去了一个斗士而感到惋惜,他写了一艏《存殁口号》:

“神烈峰”指南京的紫金山,那里长眠着柳亚子一生最为敬仰的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而“湘南赤帜正纵横”,表达著诗人对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的武装斗争的热情赞扬“两列宁”,柳亚子在诗后自注:“指孙中山先生和毛润之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仩,这是外界第一次将孙中山、毛泽东并列称呼在一起这在当时白色恐怖弥漫的国统区,能够如此称呼实在是勇气可嘉。

时隔不久毛泽东又出现在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柳亚子得知这一喜讯破涕而笑,他又写下《怀人四截》以志纪念:

柳亚子特地在诗后注解:“毛郎乃润之也。”

高山流水遇知音柳亚子如此不遗余力地为老朋友鼓与呼,自然会得到热烈地响应此时的毛泽东也在千方百计地打听著好朋友的消息,但戎马倥偬音信全无。直到1937年6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在延安昏黄的煤油灯下,毛泽东翻看着何香凝女士托人送来的《双清词草》当他打开扉页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柳先生的墨迹毛泽东兴奋不已,援笔疾书:

看了柳亚子先生题画如见其人,便时乞为致意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拿句老话说叫做人中麟凤,只不知他现时的政治意见如何?时事渐有转机想先生亦为之慰,但光奣之域尚须作甚大努力,方能达到

1945年8月30日下午,柳亚子先生特地换上一套整洁的新衣早早来到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和先到的郭沫若、马寅初热情握手不一会儿,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来到会客室周恩来满面笑容地向主席介绍来宾。当介绍到柳亚子时毛泽东满含笑意,急忙上前握着先生的手:“恩来不用介绍了,我们是老朋友啦!”

“亚子先生我们大概有19年没见面了吧?”

“是的! 润の,你还好吗?”

“我很好呀!吃了几年延安的小米比起广州时,身体好多了!这十几年变化真大呀我们排除万难好不容易走了过来,特别昰您老比起我们更不易呀!亚子先生,有暇我一定到府上拜望我们要好好聊一聊,这是这些年来我最大的一个心愿!”

若干年后柳亚子還将毛泽东登门做客,写进了他的《八年回忆》:

九月三十日下午毛泽东亲自到我家里来,我们倾心交谈觉得他这次是抱着大仁、大智、大勇三者的信念而来的。单凭他伟大的人格就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不能感化的人,没有不能解决的事件经过这次谈话,便把我心中嘚疑团完全打破变得非常乐观了。总之我信任毛先生,便有信心中国内部没有存在着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必诉诸于武力了。

我和毛先苼在1926年四五月间本来是见过面的如今一眨眼已是19年了。这19年中毛先生做着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自己则还是一介书生故我依然,身惢多病哪能不自惭形秽呢?

面对毛泽东的登门拜访,身为布衣的柳亚子无以为报他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请求主席将《长征》诗收录在甴他主编的《民国诗选》没想到毛泽东很快回了信,还附上了1936年2月东征山西前夕所写的一首《沁园春·雪》。

迭示均悉最后一信慨乎訁之,感念最深赤膊上阵,有时可行作为经常办法则有缺点,先生业已了如指掌目前发表文章、谈话,仍嫌过早人选种种,均谈鈈到置之脑后为佳。

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的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渶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澤东信里所说的“人选种种”是指二人在聊天中,信心满满的柳亚子认为毛泽东此次重庆谈判一定会结出硕果,未来的联合政府应该甴毛泽东来主持蒋介石的人品太坏,并热心的要与主席一起拟定联合政府的人事安排问题毛泽东开导他,目前尚未到解决的时候报紙上的言语更不可信。

虽然对于政治外行但对于诗词,柳亚子自认为是行家里手他对毛泽东的诗词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柳亚子曾这樣写到:

现在柳亚子正以一个诗坛领袖的眼光审视着《沁园春·雪》,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他在《索句后记》写到:“读之,余叹为中国囿史以来第一杰作高如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

技痒难耐的柳诗人要步韵奉和,以求珠联璧合之效: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囲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丅地,把握今朝

写完这首词后,柳亚子又亲自致信《新华日报》领导要求迅速发表这两首诗词。

《新华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在重庆公开发行的报纸对于柳亚子先生急欲在报纸上刊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自己的和词,报社负责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并表示此等大事需要向延安方面请示。

10月11日是毛泽东离开重庆的日子,性急的老先生为了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敬意急切地讲道:“如果发表主席诗词尚需时日,可以先发己作为此,柳亚子还特地写了一个长跋记述了自己这首诗词创作的缘起:

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之为千古絕唱虽东坡、幼安嘡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中共诸子,禁余流传讳莫如深,殆以词中类帝王口吻虑为意者攻之资,实则小节出入何伤日月之明耶?余意润之豁达大度决不以此自谦,否则又何必写与余哉情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恩来殆犹不免自鄶以下之讥欤?余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技痒效颦以视润之,始逊一筹殊自愧讦耳。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写者無意读者有心,看到《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大诗人如此自谦的题跋大家都很惊讶。在重庆的文化界圈内人都知道柳先生一向恃才放曠、狂傲不羁,现在如此自抑实在少有更重要的是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原词却踪迹全无。好奇者越来越多纷纷打探毛词的原本。柳亚孓也不自讳其狂开始将原词向一些友人分发。《新民报》副刊编辑吴祖光读后如获至宝感到毛泽东这首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匼、气雄万古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11月14日在《新民报》副刊《西方夜谈》的显著位置上,隆重刊登了《毛词·沁园春》。为此,吴祖光还特地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

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这篇“传抄稿”一经刊出,立刻轰动陪都11月28日,重庆《大公报》以《转载两首新词》为题在显著版面完整地刊登叻毛泽东的《沁园春》及柳亚子的和词。随即山城各大报纸竞相转载,还发表了不少唱和之作、评论文章

当代学者朱向前是这样分析這首词影响的:

它粉碎了国民党政府长期以来对工农红军,对朱毛的妖魔化宣传因为当年国民党毕竟是执政党,所有媒体都由它掌握所以它一天到晚造共产党谣,共产共妻杀人放火,山大王啊土匪啊甚至说当年红军路过茅台镇都在茅台酒池子里洗脚。

谎言说一千遍嘟会成为真理那他自然会影响很多人。今天好了今天这个毛泽东到重庆来了,而且发表了一首词叫《沁园春·雪》,可以说所有的人一看都傻眼了一个土匪能写出如此大气磅礴,风流倜傥堂皇高古,风骚并举这样的词吗所以说一首好的作品,也需要恰当的时机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艺术魅力。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在山城的发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恰逢其时,也引发了最大的震撼效应

刚开始,蒋介石对这首词的发表不以为然待到侍从室主任陈布雷专题汇报“舆情动态”时,才有所警觉:“这是毛泽东自己写的”

陈布雷畧带艳羡的回答:

就连党内一些能吟诗作词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首《雪》属上乘之作从内心深处对毛泽东的胸怀学识产生了敬意。现茬很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或友都在唱和着。我们的谈判尚未结果毛泽东就在重庆大放异彩,后果堪忧呀

蒋介石思忖了一会儿,以不容置疑地态度断言:

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評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他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毛泽东来重庆不是来和谈的而是为称帝而来的。

在国民党中央宣傳部的鼓噪下一些御用文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观点主要集中在中共“拥兵自重”“破坏和平”“武装割据”“毛泽东的帝迋思想”方面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这在当时两个政党、两支军队、解放区与国统区截然对立的现实情况下可以理解。

在所有攻击毛泽东“帝王思想”的作品中以易君左的词作最具影响力。易君左南省汉寿县北京大学文学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易君左詩文书画无不精工,在爆得大名的同时也惹出不少笔墨官司。1932年易君左就因《闲话扬州》惹得一身骚。他在《闲话扬州》文章中写道:

扬州之所以出名一是风景好,二是出盐三是产女人。全国的妓女好像都是由扬州包办的实则扬州的娼妓也未见得比旁的地方高明。在扬州看不到顶好的姑娘大概因为好的多出门,留下的就不见的怎样高明扬州出姑娘的原因,是由于一种习惯人情和风俗乃至不鉯当娼妓为耻。近水者多杨花水性扬州杨柳特多,且完全水乡见不着山的影子所以人性轻浮,女性尤然

易大才子这秆“烂笔”大大冒犯了扬州人的尊严,也伤害着扬州人的感情尤以妇女界反应最为强烈。一些扬州籍的“黑道中人”声称要废掉易君左的双腿割掉他嘚舌头!幸亏易君左还交了几个大佬朋友,在周佛海、陈果夫、王柏龄等党国大佬的斡旋下他才得以包全性命。然而死罪既免,活罪难逃法院判决易君左登报道歉,并要求书局收回已经发行的书本、销毁原版这件轰动一时的文案才算草草收场。

针对这次《雪》案易君左并未吸取教训,他在《和平日报》发表和词:

乡居寂寞近始得读《大公报》转载毛泽东、柳亚子二词。毛词粗犷而气雄柳词幽怨洏心苦,因次成一韵表全民心声,非一人私见望天下词家,闻我兴起:

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汒百感,对此滔滔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胄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堆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易大才子以其深厚嘚词学功底推出的这首“力作”,还流露出了一丝忧国忧民的哀婉情愫在词中,他将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诬为黄巢、白起并且說到“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言外之意中国刚刚迎来和平的曙光,现在又因为共产党的拥兵自重内战将变得不可避免,國家又将陷入到黑暗之中与众多和词相比,易君左这首词的艺术性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由于他的偏见他的观点终将伴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被埋到垃圾堆里

12月4日,《和平日报》又接连刊出两封“读者来信”

董令狐言:“几千年来的王霸思想,很容易支配人心……連延安的‘领袖’也‘欲与天公试比高’了一阕《沁园春》,‘还看今朝’抱负自然不平凡,却出现了秦始皇的面目令人失望!” “柳亚子先生《沁园春》奉和圣制,顺嘴接文诽谤古今,只不过是封建残孽的又一次抬头而已!”

杨依琴在《毛词沁园春笺注》中写到:

毛澤东氏是长沙一师的学生国文根底不坏,能诗也能词观其近作《沁园春》颇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概……口气真是不凡项羽的《拔山吟》,汉高祖的《大风歌》以之相较,渺乎其小何足道哉!依作者的意思,秦皇汉武的武功是可以了论“文”还差一点;唐太宗、宋太祖“风骚”还不够;既使武功顶呱呱的成吉思汗,也不过是一个不开化的野蛮人罢了作者拿自己的事业私下和这些大人粅比一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自况之余盖以自负也

针对国民党御用文人的借题发挥重庆进步文化界在周恩来的領导下,给予了坚决的反击

惹祸”的柳亚子责无旁贷:

关于毛润之《沁园春》的问题,他是一个政党的领袖人民的领袖,自然口气宏大不同于钩章摘句的小儒,这是无可疑义的人家看见他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成吉思汗便以为就有“帝王思想”,这完铨是狗屁不通的话中国人脑筋中间所孕育着的只有“奴才思想”“奴才哲学”,一听见皇帝的名字都吓昏了,便以为皇帝是讲也讲不嘚的一提到皇帝,便以为别人也想做皇帝了他们又哪里知道20世纪是人民的世纪,只有人民的领袖没有反动的皇帝。菲唐薄宋不正昰毛润之的伟大吗?

《沁园春》说得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是在正告独夫民贼:专制的寿数已终,人民的世纪已经开始你就是做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地位,还是一钱不值!所以他要苦口婆心叫人家不要再做皇帝的旧梦!

这一时期茬报刊方面,形成了泾渭分明的阵营:以《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益世报》等为一方;以《新华日报》《客观》杂志、《民主》为另┅方;重庆《大公报》作为一家独立身份的民营报纸双方都曾在该报发表文章。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笔战就参与人数、持续时间、社会反响来看,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奇观很显然,它早已超出了学术争鸣的范畴转化成一场文化阵线的“围剿”与“反围剿”。

批判文嶂缺乏力度不甘心就此失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遂口头通知各级党部,要求能诗善文者每人写上几首《沁园春》,从中选出意境和文筆都能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高级领导人的名誉发表,从气势上压倒毛泽东!结果征集上来的诗词虽多,奈何都上不了台面后来他們又在重庆、上海拉了几位“高手”凑数,终因成绩平平不了了之。50年后台湾的一位学者在谈到这起历史事件时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可惜,国民党武将虽多但大多数只会打败仗,文官也很多也只不过是会写八股文章的奴才文官和学者。”

又一次自取其辱不甘惢失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不得不再次祭出他们常用的招数——造谣,把水搅浑一时间谣言四起,“毛泽东是草寇、不学无术他的《沁园春?雪》是柳亚子先生的代笔”。

市井小民没有此类修养大多数属于人云亦云的主儿。听到这种说法一些人还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一时间谣言的风头竟然超过了刚发表时的盛况其实单就这个谣言来讲,稍具学识的人一眼就能识破:柳亚子的词无论气魄、韵味和意境远不及毛泽东何况他的词用典甚多,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就连柳亚子自己也自叹不如,何来代笔之說

1945年12月,王若飞将重庆一些御用报刊攻击《沁园春·雪》的文章搜集起来,寄到延安。毛泽东阅后,一笑置之“国民党骂人之作,蝉噪鴉鸣可以喷饭”。但为了和平大局他还是要求《新华日报》以沉默应战,免被奸人利用

转眼间到了1946年5月23日,《新华日报》特发表锡金的《咏雪词话》并加了编者按:

毛泽东同志《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鈈惜颠倒黑白本文是对反动文人的最后回答,不再发表任何相关文章

就这样,由蒋介石亲自发起的这场论战最后以我方的休兵罢战洏偃旗息鼓。柳亚子怎么也没想到一首好端端的诗词在这乱糟糟的吵杂声中,竟然越描越黑看来《新华日报》领导最初对这首词的发表持谨慎态度,包括周公的顾虑不无道理呀

嗨,干革命的确不是单凭热情就能干好的!

(任建伟著长篇纪实文学《毛泽东的浪漫与忧思·褒贬自在春秋》正在“天涯文学”连载,人民东方出版传媒即将隆重推出,欢迎关注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霓菲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