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p2p诈骗案例判刑p2p平台盯上的人是谁

P2P 理财是庞氏骗局吗?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062分享邀请回答231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8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2P 网络借贷平台倒闭的原因目前有哪些? - 知乎290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分享邀请回答75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热门城市:山东P2P平台鑫利源发跑路公告 网友感叹是骗子界的良心
关键字: 跑路公告P2P跑路公告民间借贷跑路公告鑫利源跑路公告公司发布跑路公告骗子公司发布跑路公告
问题平台涉及贷款余额近80亿元
互联网金融数据中心“零壹数据”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数量已经累计达到3445家。
其中,自2015年1月份以来,新增1322家。此前的2014年,新增平台数量为1471家。
由此可见,最近两年新增平台的数量相差不大。但新京报记者发现,问题平台的数量增加明显。据统计,2015年前11个月,共新增了963家问题平台。
这也就是说,平均下来,2015年的每一天,都会出现3家问题平台。
其中,问题平台涌现的高峰,是在今年的6月至8月。这三个月的新增问题平台数量分别为143家、146家和127家。
网贷之家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4.2万人,涉及贷款余额为79.1亿元。
平均下来,每位问题平台的投资者,涉及的借款金额为5万多元。
年底会出现“跑路潮”吗?
新京报记者获悉,目前P2P借贷平台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跑路”、“诈骗”和“提现困难”等三类。
据“零壹数据”分析师苏鹏飞介绍,“跑路”和“提现困难”出现的次数最多。而平台“跑路”一般有两种情况:有的是“捞一笔钱就跑”;另有一些平台为“经营比较正规,但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无法维持经营”。
“包括山东在内的一些区域,去年底开始涌现大量的P2P借贷平台,而平台激增后又经历异常的快速发展,最终导致问题在今年六七月份集中爆发。”苏鹏飞称,按以往的趋势来看,从现在到年底,将会迎来问题平台“爆发”的高峰期。
苏鹏飞称,由于投资人年底对资金回收的需求比较强烈,集中提现造成准备不足的平台资金链断裂。
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不一定会出现‘跑路潮’,该跑的已经跑掉了。”徐红伟称,行业自身的竞争已经淘汰了不少平台,四季度“不会形成大规模、批量的跑路现象”。
“如果银监会的监管细则出来,将可能会引发另一批平台的‘倒闭潮"。徐红伟称。
遇P2P跑路 投资者可选择报刑事案
“已经向警察报案,警察也做了笔录,但能不能追回损失并不知道。”昨日,河南的李先生对新京报
李先生报案的P2P平台为上海蔬泽创投。今年9月,李先生在网上看到上海蔬泽创投的宣传广告,该平台许诺年收益率为20%-24%,并许以奖励返现。
“第一次只投了900块钱,没敢多投,但平台立刻给了100块的返现,后面就分3次投资了近4万余元,当时说是有23%的年收益。”李先生称。
而当11月6日李先生再次登录该平台网站时,发现该公司网址已不能登录,此后通过网络才知道该公司已经卷款跑路。
实际上,大部分跑路P2P平台后,投资者的追赔往往不了了之。在一个P2P投资者维权群内,一位女士表示,她投资的P2P平台负责人在跑路后被警方抓获,但钱已被负责人用于偿还债务,无法追回,“只能自认倒霉”。
截至目前,投资者能从跑路P2P平台获得赔偿的报道并不多见。今年7月,优易网案正式宣判,成为P2P首例集资诈骗罪定性案件。平台负责人木某、黄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9年,并责令继续退赔违法所得人民币1517万元,发还相关被害人。
11月25日,一位在P2P平台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对新京报记者说,一旦P2P平台跑路,追回损失的可能性较小。
“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法律途径一般为刑事报案或者民事诉讼。”该律师表示,民事诉讼存在判决执行问题,P2P平台跑路人找不到,也很难执行到位。而一旦刑事报案立案,法院则不会再接受民事诉讼请求,只能依靠公安机关以诈骗或非法集资立案侦查,看能否追回部分损失。
该律师建议,投资者遇投资的P2P平台跑路,还是应首选效率高,花费少的刑事报案。
(采写/新京报记者 梁薇薇 陈鹏 李春平)
责任编辑:邱荔您的位置:
P2P诈骗又添新案 一理财APP狂吞2500万!日 13:28每经网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近日,杭州萧山警方披露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公司打着专门从事P2P模式的幌子,以所谓“零风险、保本高收益”为诱惑,骗取147名受害者将合计2500余万元存入理财APP。有的人投入了全部积蓄,有的人甚至把房子抵押了,损失惨重。【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每经网,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1月02日讯,近日,杭州萧山警方披露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公司打着专门从事模式的幌子,以所谓“零风险、保本高收益”为诱惑,骗取147名受害者将合计2500余万元存入理财APP。有的人投入了全部积蓄,有的人甚至把房子抵押了,损失惨重。  杭州发生的这起案件,只是近期曝光的P2P非法金融活动案件中的一起,涉案金额不算高。相形之下,12月初崩盘的e租宝风波更是令人震惊。在新华社正式披露e租宝接受有关部门调查之际,该网贷平台成交额已达700多亿元,旗下有大量门店,涉及全国多地。  数据显示,整个P2P行业已从2013年的1000亿规模,膨胀至目前的5000亿元左右。截至11月底,3464家被监测的P2P借贷平台正常运营的仅1876家,问题平台接近半数,有的平台上线数月便已“跑路”。由此可见,近年来风风火火的P2P借贷、理财平台不仅让不少公众上当受骗,也给金融安全造成了不小隐患。正因如此,目前公安部和中财办正牵头进行打击非法集资的活动,一些地方也采取相关行动排查清理,重点监测数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名单。  虽则如此,对平台的监管难度却极大。这一方面在于监管规范尚不健全。例如,直至今年7月出台的互联网金融相关指导意见,才正式确定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并规定P2P网贷平台定位于信息中介平台性质,不得非法集资。但直到现在,细则化操作的P2P管理办法仍未正式出台。另一方面,P2P网贷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具有跨地域、隐蔽性强等特征,现行监管方式显得尤其滞后。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能不擦亮眼睛,对形形色色的P2P模式抱以警惕态度。但凡那些以非法集资、诈骗为目的的P2P网贷平台、理财平台,均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以不正常的高额回报率来骗取投资者加入,这也就是所谓庞氏骗局。对于庞氏骗局,许多人其实并不陌生,只是贪图高额回报,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陷阱。加上庞氏骗局如今傍上了P2P模式这一新利器,更是令人猝不及防。有些投资者对P2P网贷的运营方式并不了解,因此经不住别人一蛊惑,也便着了道。这里有必要看清一点,只要是要求把钱直接打入网贷平台或借贷方账户的都必须谨慎行事。此外,如果对P2P和理财平台的资质、项目内容缺乏了解,最好绕路而行。  这里并非一概否定P2P网贷、理财平台的金融创新意义。但可以说,所谓“保本高收益”本就违金融理财规律,、理财APP许诺的回报率越高越不可信。因此,在管理办法未出台、监管跟不上、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的背景下,还是不要为了一时小利而把个人财富送入虎口。关注(http://m.cngold.com.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 本文转自:“每经网”, 不代表中金网立场 )责任编辑莉娅【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每经网,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相关阅读1/1 17:38 16:03 10:57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资讯 15:35 15:42 09:52 10:29 18:0924小时直播04-22
星期日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3小时4分钟08:30日本前值:53.1预测:---01:00美国前值:815预测:--公布:82001:00美国前值:192预测:--公布:19201:00美国前值:1008预测:--公布:101322:30美国前值:148.2预测:--公布:148.922:00欧元区前值:0.1预测:-0.1公布:0.4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www.cngold.com.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公司 诈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