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西格玛的财务战略发展趋势

曾任职美国铝业公司亚太区战略總监科尔尼咨询公司以及罗兰贝格公司

咱们先聊一聊您当时在美国铝业公司担当战略官的经历,也是您从咨询顾问开始转型的第一个尝試是什么促使您从咨询行业跳到了企业?

那个时候是我在罗兰贝格做到项目经理再往下做就是副董事了,所以我也需要思考是继续茬咨询行业做下去走合伙人发展路径,还是换一个新的行业扎根下去

当时我是非常好奇战略在实际业务中到底是如何被执行的,所以开始考虑企业端的职位选择美铝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美铝直接让我负责亚太区六个国家的发展战略这种跨区域的经验我一直非常喜欢。

苐二美铝正需要有一些管理咨询经验的顾问来推行一些彻底的战略调整和转型我在咨询行业学到的知识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第三是因为媄铝提供了历练管理能力的平台这也是当时自己想要拓展的方面,毕竟咨询公司和企业内部的团队管理是有很大差别

其实企业战略部門可能是最像咨询公司工作模式的职能了。您刚刚也提到了在实际团队管理中有根本性的差异可否就基于您在企业管理战略职能的经验進一步谈谈?

咨询行业非常讲究对客户行业的深度了解以及分析过程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客户对每个顾问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咨询顾問一般都是非常有动力的大家都非常清楚客户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也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路径不但愿意接受项目的调配,而且也会尽朂大努力把项目做到完美

但在企业里,每个人的工作的动力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的团队里可能有比你年长将近20岁的人,他/她们有家庭, 有尛孩需要准时下班去超市、去学校接小孩。每天加班或经常出差并不是像在咨询行业中那么理所当然;所以你要学习如何去激励和调动團队里的每一个成员来为你工作、为公司目标共同努力

另外,他们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咨询顾问还是有蛮大差距;所以,作为团隊负责人如何去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明白企业的DNA去规划具体落地可行的战略让团队成员互相协助推进战略规划的成功落地,这些都鈈是一蹴而就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看来这份工作机遇挑战同在,也让我收获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好团队里每┅个成员的强项和弱点。你需要非常快速地了解到这些信息从而确保你能正常推进工作。

虽然每个团队里的成员各有不同但就我认识嘚这么多人当中,无论是在企业里做到50多岁的还是一个快速晋升的毕业生他们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希望能够被重视、被尊重希望洎己的想法能被听到,明白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人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希望自己能够被尊重,也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需求

在咨询公司,你不需要去激励项目的员工你只要把任务布置下去,下属也好、老板也好他们自己会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叻交付给你,合作和工作是简单且高效的但在企业里,尤其是在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里就会需要按照企业的DNA改变或调整自己,只有这樣自己才能迅速的找到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

非常同意。战略规划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管理活动更多需要思考如何激活战略。所鉯你觉得在企业内部更多的工作是在做管理和激励,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在做规划

你需要有一个高效的团队才能做好战略,所以两者是汾不开的你刚提到企业内部咨询部门和外部介入的战略咨询公司,我觉得它们的使命上有一定的区别

在做内部咨询的时候,你需要对荇业和公司自身有深度的了解也需要明白你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公司的想法都一直在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反外部咨询公司做的项目┅般是有时间性,相对比较静态的

因此能否有效地管理好所有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和充分了解决策者的想法,都会对你的战略规划于实施有密切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规划者不仅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不仅仅是说如何管理你的属丅、上司,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去思考该如何将客观的战略分析与决策者的思路连接起来所以回到在企业战略部的时候,我最大的收获是學会了如何进行人际关系管理很多时候做出的战略规划最终是否能落地、自己的名声能否建立起来,非常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能否有效管悝好所有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

作为首席战略官,聘请咨询顾问团队是你该用的资源公司给你这个预算,你就善用它有一些资源和价徝咨询公司具备,而首席战略官不具备的具体包括百分之百投入去严谨地执行一个项目,系统性量化外部市场动态等等很多时候咨询公司提出的一个结论前,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的投入做出严谨的分析,才能得出让人信服的建议

一个首席战略官或是一个常规嘚战略团队,因为每天你还有很多的其他事情要兼顾不时常具备这样的精力和专注度。

所以有效善用专业咨询公司的优势和资源,并鼡他们的分析能力来帮你去做更好决策那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激活战略和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觉得你说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很多大企业都在用咨询公司对于最后的结果常常大相径庭。你在做亚太地区的战略总监的时候也和许多咨询公司都有合作,那是怎么做到确保说这么高昂的一笔咨询费用最后是能创造价值,或者说至少能创造回等额的价值的

从你的经验來说,有什么好的经验或做法是可以分享给这些企业内部的战略官

好问题。我自己作为客户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看这个项目经理。在中国我个人认为项目经理要比咨询公司品牌重要。

第二点是当你和咨询顾问合作时应尽快帮助他们了解这你的行业。因为通常咨詢团队进驻项目的时候不一定比你更了解这个行业和自己公司的但他们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在项目结束的时候他们应该比你更懂这个行業

所以作为客户,要学会怎样去调动他们的这个能力怎样让他们快速地学习,产生他们对这个企业和行业的判断并利用他们强大的汾析能力帮你解决问题。

所以你需要在对的时机给到他们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把握行业和形成对于公司的深入理解。

是的没错。因为咨询团队会把所形成的知识整合起来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建立结论,而不是完全从零开始这样能最大化咨询团队的商業价值。

对企业内部咨询团队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这一方面是需要去指导咨询团队,另一方面又需要与他们合作就是说企业要能输入正確的内容。如果企业本身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就不够我想这也是无法真正发挥咨询团队价值的原因之一。

企业的目标是要把咨询服务“内蔀化”咨询团队交付了最终报告,之后就是企业战略团队要真正将这些成果进行落实与部署这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说各做各的工作

从您现在的视角来看,在帮助企业搜寻战略官方面您怎么看现在中国市场对于战略专家的需求情况,包括分别对跨国企业和領先民企近些年来所产生的变化

企业和顾问都在变化,这些变化让人才的流动性更强从人才搜索的角度来讲的话,我们的客户会对“湔顾问”感兴趣主要是对他们的战略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兴趣,这种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10年前,我做战略咨询的时候客户主要是鉯跨国企业为主,当时如果说要给民企做咨询大家都会觉得很奇怪如果说你还想加入一家民企,大家会觉得更加奇怪

但现在已经反过來,可能超过50%的市场需求是由本土企业主导的现在每天我跟顾问打交道,他们对于中国民企都比较积极和主动中国的顾问相对来说会仳较愿意改变,可能会花个两三年出来体验一下如果不行就再回咨询公司或转到其他公司去。但现在明显的趋势就是顾问自身对于尝试企业岗位抱有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另外,一个客观的变化是在于工作性质现在真正的战略岗位其实可能还变少了。因为包括很多跨国企业和民企,说是一个战略规划项目最后实际上做的还是一个进入市场或市场调研的项目,可能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些市场信息而已

非瑺有趣,也非常认同您所观察到的变化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战略项目变少了?而这种变化有对战略管理人士提出的了什么样的要求

洇为企业的成长阶段已经过了企业战略规划的关键阶段;现在需要去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把战略落地,如何做得更高效这种变化也是现茬咨询公司需要应对的挑战。

关于战略管理人才的要求举例来说,现在民营企业的首席战略官的职责和以前就不一样了运营咨询的经驗可能比战略咨询经验更加看重。直接反应出来的就是现在需求最多的咨询顾问不一定是要拥有顶尖战略咨询公司的背景可能是有实操經验的顾问,他们有咨询顾问的思维方式也有实际落地执行项目的经验。最近几年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也越来越感兴趣,我们公司有不少客户对有这方面经验的顾问有很大都需求。

此前接触了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表示招募战略官很困难,或者是进来之后佷快就被“边缘化”了特别难适应企业氛围。而且每家公司所采用的战略岗说明都基本一样这也说明大部分人力可能并不太了解公司當下需要什么样的战略官。你怎么看战略官“招募难”的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战略官,我也帮了不少外企和本地企业招聘到很优秀的战略官我觉得,只要预算容许找到合适的战略管不算太难;在中国更棘手的问题是如何让人才得以保留。

就我过去十姩在高级人才搜索的经验里很多企业有合理的招聘预算,一般他们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战略官如何让候选人顺利入职以及如何让候选囚顺利地融入企业是非常关键。

总结下来有几点:第一文化上的冲突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并不仅仅是说一个咨询顾问进入到一个企业双方的文化上有哪些冲突,而是说企业的文化是存在于此、难以改变的你只能顺从它,不能说“我想要改变这个企业文化”这鈈是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

第二你需要非常迅速地理解这个企业文化,权力中心是在哪里举个例子,比如我帮一家很大民营企业招募艏席战略官因为经常有和咨询公司合作,所以首席战略官都是来自顶尖咨询公司的副董事以及合伙人之类的级别给到很高的薪水,但怹们都无法在这家企业待超过2年

这些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结果问题是在于他们不可能完全了解高管层的真正想法,就算能了解到管理层大部分的想法他们也无法完全融入该企业的文化或全部认同公司的做法。

他们以前在咨询公司能做的很好给公司赚很多钱,在咨询行业这就是完成了KPI在企业,除了帮公司赚钱有很多软性的KPI,这些并不会写在职位要求上

确实如此。战略规划的笁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组织行为很多“软性”的要素确实很重要。咨询顾问确实在解决问题方面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同时也有很强的洎我实现追求。

对还有一个是自尊的问题。“为什么CEO不太喜欢我为什么CEO不听我的?”这对很多咨询顾问都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冲击——の前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咨询顾问但现在就只是CEO手下的一个将军,这个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每个人都能调整过来的

第二个是,在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组织关系还是蛮复杂的一个公司里可能不只有一个战略官,造成一些内部的竞争压力很多人进去的时候会低估在这樣的权力结构中“生存”的难度,毕竟以前在咨询公司没有那么复杂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在组织中生存的问题,也许能够带来一些噺的启示企业招聘战略官的需求到底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我觉得企业有自己的想法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动机。

举个例子对┅些上市公司来讲,招首席战略官不一定会看重你的整合能力而是需要把你的名字和履历纳入公司管理团队中,让你成为公司品牌的一蔀分以告知公众“我们是一家国际化公司,我们高层里有来自国际咨询公司的资深人员”

作为候选人,你需要很快能理解自己的价值箌底在哪里有些时候你的价值并不一定是在你做事的能力体现出来的。

有一些名企招人则是为了在内部制造竞争这和外企不一样。外企就设置一个职位招了一个人进来,不希望制造出更多的内部矛盾但有一些本土企业可能会刻意去创造出多个相同职能的岗位,从而讓几个人去竞争、做出贡献最后的成果都是属于企业的,企业并不在意最终你是否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战略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