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关系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pdf 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金融论苑| Finance Forum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
□许敏诗 张晓华
摘 要 随着外国直接投资 FDI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一
些宏观经济政策正取代微观经济因素成为促进FDI 流动的重要原因。汇率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政策对FDI 有重要
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分析汇率制度的改变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出发,以
年 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
分界点,通过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变
化,最后提出了在当前汇率制度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建议,使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 汇率;人民币升值;对外直接投资
[ 中图分类号]
F830. 92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1006 - 5024 ( 20 10 ) 10 - 0 180 - 03
作者简介 许敏诗,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与法;
张晓华,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与法。
江西九江 332007
对外直接投资发源于
年代,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演化后,以跨国公司为
载体的资本流动对世界各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一国经
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因此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
90 年代末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为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
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我国实施 走出去 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
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实施 走出
去 战略至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
支新生力量。[ 1]
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汇率作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决定国内外商品和生产要
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决定了FDI 的流向和规模,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那
么,人民币汇率自然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自从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017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走势
【综合考虑,维持2万亿美元左右的官方外汇储备基本上是适度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受经常账户顺差收窄、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逆差的影响,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小幅扩大。预计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小幅增长,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经常账户顺差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加快背景下,资本和金融账户仍将维持逆差,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已近尾声,原来流入的短期资本流出压力减弱,非直接投资逆差有望收窄,并将带动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收窄。结汇趋于平稳,投机性购汇将继续被有效抑制,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资本流动总体趋稳。尽管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承压,但贬值幅度基本可控,汇率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
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合理区间
1.货物贸易顺差基本稳定。受外需疲弱、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顺差36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017年中国出口或将小幅增长,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可能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但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带来贸易战,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而且面临主要大国政权交替等不确定性。亚太新兴经济体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中国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将继续发挥作用,政策仍将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以及出口结构升级。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也会有一定促进作用。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回稳,进口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进口金额增长。综合考虑,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货物贸易顺差5000亿美元左右。
2.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出国旅游仍是最大逆差来源。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830亿美元,逆差规模同比增长28%,主要是旅游逆差增长较快。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旅游,加之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个人购汇需求强烈,也可能对旅游逆差产生影响。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服务贸易逆差将增至2600亿美元左右。
3.经常账户顺差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2400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左右,基本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资本外流压力趋缓,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小幅收窄
1.直接投资逆差扩大。2016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逆差757亿美元,预计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直接投资将首现逆差。商务部口径的直接投资数据显示,月,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55.3%,实际利用外资11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9%,直接投资净输出479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推进及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快速增长。人民币贬值预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海外资产配置需求。而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有减少态势。综合考虑,预计201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直接投资逆差将进一步扩大至1400亿美元左右。
2.非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其他投资)逆差收窄。2016年以来,尽管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仍为逆差,并继续主导资本外流,但逆差规模总体有所收窄。2016年前三季度证券投资逆差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他投资逆差1807亿美元,同比下降45.3%。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负债方连续两个季度为正值,表明外资外撤压力趋缓。2017年,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及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影响,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项仍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逆差。但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人民币升值时期涌入中国的短期套利资金已难再起波澜,未来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逆差将逐步由内资外流主导。而且美联储加息频率可能低于预期,美元指数进一步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人民币贬值幅度可控,加之监管部门对资本流动的审慎管理将持续发挥作用,内资外流规模基本可控。预计非直接投资逆差有望逐步收窄。
3.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不含储备资产)小幅收窄,国际收支略有改善。2017年直接投资逆差可能进一步扩大,但非直接投资逆差规模有望缩小,并将带动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收窄。预计2017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800亿美元左右,国际收支逆差1400亿美元左右,略有改善。
4.资本流动各项数据趋稳。受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影响, 2016年以来,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持续低迷,购汇需求增强。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2764亿美元。2017年人民币仍面临贬值压力,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局面难以根本扭转,但外汇供求趋于改善。2016年前11个月银行代客结汇月均规模已萎缩至1000亿美元左右,企业正常运营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结汇进一步萎缩空间不大;监管部门仍将持续加强对投机性购汇需求的抑制。同期,银行远期净售汇721亿美元,同比收窄近六成,远期结售汇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未来外汇供求趋向平衡。预计2017年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收窄至2300亿美元左右。考虑到央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可能对外汇占款产生一定影响,预计2017年央行口径外汇占款降幅2.5万亿元左右。结售汇逆差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多边金融机构投资及央行外汇市场操作等都将对外汇储备构成影响,未来外汇储备或将继续减少。
人民币汇率贬中趋稳,波动幅度扩大
1.2017年人民币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从国际因素看,美国经济有望温和增长,市场对美联储2017年加息预期增强,这仍将是未来人民币贬值最主要的外部压力。从国内因素看,尽管近期经济运行多项指标企稳回升,但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2017年中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总体仍处在低位,从而给人民币带来进一步贬值压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输入步伐加快。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容易形成“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贬值预期再增强”的循环。
2.人民币贬值幅度基本可控。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指数的走势表明,美元指数顶部呈下降趋势。最近一次美元指数接近120出现在2001年,彼时美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但目前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加息预期可能提前透支,美联储加息对美元指数的推动作用趋于减弱。因此,尽管美元仍可能走强,但难以恒强。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监管部门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仍将继续发挥作用,资本流动趋于平衡。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风险已受到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或将持续加强,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可控。
3.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未来,在人民币汇率“参考收盘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双参考定价模式下,双向浮动特征将更加明显,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波动幅度加大也是分化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必将推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美货币仍将普遍面临贬值压力。但从各国经济基本面来看,相较于其他货币对美元的跌幅,人民币的下跌或将相对温和,这将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的贬值幅度,从而保持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基本稳定。
外汇储备应发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护汇率稳定的功能
截至2016年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3.05万亿美元,较2015年初下降7914亿美元。外汇储备持续缩减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有观点认为,消耗大量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稳定会造成财富损失,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我们不认同这一观点。外汇储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随时运用的对外资产。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潜在的国际收支需要、维持汇率稳定和缓冲外部流动性。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新兴经济体抵御外部冲击、防范危机和减少危机冲击最重要的安全垫。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主要是被动积累起来的。前几年,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资本大量流入,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大举买入美元,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既然前几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时,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投放人民币以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从而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蓄水池”,那么当前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的应对思路也是类似的,即在外汇市场上投放外汇以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因而消耗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也是正常的。而从减轻贬值预期及打击投机活动来看,外汇储备的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目前市场普遍担忧的外汇储备消耗过快问题,我们认为大可不必担心。中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非美元货币贬值、市场主体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及储备支持“走出去”的资金运用等,如果通过消耗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可以有效减弱贬值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及经济触底回升赢得时间,那么,消耗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可谓正当其时。当然要警惕短期内外汇储备消耗过快可能会影响人民币的信心,但如果人民币出现持续大幅贬值,资本持续大规模外逃,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那持有再多的外汇储备也毫无意义。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充裕,可运作空间较大。除了官方的外汇储备之外,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货币当局旗下的投资公司以及金融机构、企业等还拥有2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资产,这其中的一部分资产从广义上看也是一种潜在的外汇资产(国际清偿力)。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综合考虑,维持2万亿美元左右的官方外汇储备基本上是适度的。当然,究竟多少外汇储备才算合适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从各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及央行对资本流动的引导和管理能力等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仍是比较充裕的。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一定程度上已可作为对外结算货币,央行已与30多个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已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将持续上升,海外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意愿将持续增强,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汇储备的消耗。因此,对于外汇储备减少,不必过度恐慌。外汇储备的增减最终将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企稳、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水平,国际资本将呈现有进有出的双向波动态势,外汇储备有增有减亦将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汇率变动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汇率变动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从传统市场经济向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演化后的对外直接投资,其规模、结构和流向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企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一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出于微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已集聚在一起上升为宏观主题,并成为许多国家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汇率和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应用不确定性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汇率变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得出的结论认为汇率的贬值并不会必然地促进FDI的流入,只要在对东道国经济良好预期的前提下,货币的贬值才会促进FDI的流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对中国和美国的直接投资中的汇率、利率差和投资国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力度,并将对外直接投资引入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在特定条件和特定汇率制度下经济趋于均衡的路径。在本文的最后,分析了我国的外资影响国际收支的几个方面,认为在正常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将在两种途径上影响国际收支,在危机阶段外商投资企业能通过出口区位的转换影响国际收支。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F830.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阳;[D];湘潭大学;2005年
黄彪;[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罗奇;王双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石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陈华,李波;[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刘建江;张显春;杜军;;[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邹闻,潘国陵;[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杨全发,涂雄悦;[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丁辉侠;冯宗宪;王青;;[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12期
计志英;[J];国际商务研究;2003年02期
桑秀国;[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宋元梁;丁德科;;[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未无;[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勇;[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张保平;[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亓科元;[D];辽宁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鱼金涛;[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0年07期
潘益兴;;[J];求索;2010年06期
耿树艳;[J];辽宁经济;1995年08期
项本武;[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金仁淑;[J];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03期
陈阳,唐红涛;[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张静;[J];山东税务纵横;1999年05期
高敏雪,李颖俊;[J];管理世界;2004年01期
郭志仪;郑钢;;[J];中国投资;2007年11期
关连升;;[J];财经问题研究;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常娥;;[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金新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李优树;;[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祖强;蔡之兵;;[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昕莹;;[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Peter M;[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WTO圆桌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李颖俊;高敏雪;;[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朱钟棣;刘凯敏;;[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赵春明;;[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胡平;夏保雄;;[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薛黎;[N];上海证券报;2007年
郭小兰;[N];威海日报;2007年
周明;[N];中国改革报;2007年
袁亚平;[N];商务时报;2007年
江国成?刘雪;[N];中国信息报;2007年
李勰;[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卢铮;[N];中国证券报;2007年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李萍;[N];深圳商报;2006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邢厚媛;[N];国际商报;2010年
龚雯;[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亚鹏;[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杨丹丹;[D];辽宁大学;2011年
朱华;[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尹德先;[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肖光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李优树;[D];四川大学;2004年
刘才明;[D];复旦大学;2003年
杨麒;[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夏良科;[D];南开大学;2010年
王建;[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翁杰;[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何清;[D];湘潭大学;2003年
王雪芳;[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朴杉杉;[D];山东大学;2010年
周春霞;[D];宁波大学;2011年
范小波;[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刘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薛志翔;[D];安徽大学;2004年
赵健;[D];山东大学;2010年
张爱群;[D];厦门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有何影响_百度知道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有何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益处:  1.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的改革。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更具灵活性,与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2.有利于解决对外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由于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中国产品始终保持着“廉价”的优势。在多数国内企业可以承受的幅度内,人民币适度、小幅升值,表明中国不惜牺牲自身利益为贸易伙伴着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也可以降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升值可以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惠及国内消费者。同时,由于很多出口企业实际是“两头在外”企业,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多来自国外,人民币升值后,企业进口同样美元单位的货物可以少支付人民币,实际上是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4.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国民走出国门。近年来,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同胞越来越多。国人出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商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看看值不值,结果是太不值。而人民币适度升值,则意味着我们手里的钱将更值钱。  5.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我们的企业长期以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做法,实际是自相杀价竞争的结果,减少了自己的收益,让外国进口商渔翁得利。升值后如提价,可能失去市场;不提价,可能增加亏损。因此,只能提高生产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升值抬高了外资在中国大陆的购房成本。如果外来的需求减少,无疑会缓解所谓供不应求的局面,给虚火发烧的国内房地产市场降温,对降低房价产生正面效应。  负面影响  1.人民币升值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出口持续增长,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后保持出口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是: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占据着最底层的地位,利润率低,自身增值能力不强。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的影响。  2.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吸引外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非常注重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资本外流规模的扩大。这会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与利润再投资的规模及产业本土化的进程,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阻碍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  3.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大量热钱流入中国,损害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人民币升值后,国际套汇投机资本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并投向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证券市场,其逐利行为极易引起货币和金融危机,成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相对较弱,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证券市场功能不完善,投机气氛较浓,金融机构还不具备承担汇率风险的能力。  4.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就业产生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民占有8亿之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几亿农村低技能的劳动力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目前中国很多新增就业机会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显然,人民币升值对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影响比较严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电脑网络爱好者
  人民币升值将会对中国的外国和对外直接投资有何影响?到目前为止的讨论还仅仅局限在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上。然而至少同样重要的是观察其可能对外国直接投资(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IFDI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OFDI也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IFDI接受国,仅在2009年就吸引了95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令国外企业在中国(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市场)设立(或扩张)变得更加昂贵。相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已经在这里设立子公司的国外企业就因此获得了优势。同时,出口量占中国总出口额54%的国外子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会下降,尽管进口原材料成本降低会部分地抵消成本的增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同样有望通过在中国市场上进行销售获得以本国货币计量的更高利润。  然而,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OFDI的增多。自从政府于2000年推出鼓励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的“走向全球”的政策。中国的OFDI从2005年12亿美元到2007年27亿美元翻了一番,紧接着在后一年里又翻了一番达到56亿美元。2009年为570亿美元,2010年继续增加到590亿美元。近年来,世界FDI总量不断萎缩,中国成为世界日益重要的对外投资国。  中国企业逐渐增加的国际竞争力及政府的鼓励性政策是助推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重要动力。如果东道国的货币对美元没有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在2005年到2008年间20%的升值无疑为中国的对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环境。在学术文献中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汇率下降会引致IFDI增加。  中国的OFDI在2010年将再次急剧增多,人民币升值加快了这一趋势。这正是日元在1985年到1987年间对美元升值50%后日本所发生的事情,其后的2005年签订“广场协议”时也有类似情况。日本的OFDI自1984年的65亿美元迅速增至1986年的195亿美元,至1990年达到480亿美元的顶峰。  人民币再次升值可能会通过降低中国企业海外资产成本的方式促使OFDI进一步增长。这些企业从留存收益和大量国家信用贷款中获得了坚实的现金储备,这使其处于国际投资者的地位。与别国的竞争者一样,它们需要进行国外投资获得区位资产组合,通过更好的利用技术、工艺、自然资源和市场来保护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会与中国内部已经上升的工资压力相结合。中国沿海省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着压力,需要通过在中国内部或国外进行投资寻求低劳动力成本。  对中国OFDI背后非商业动机的怀疑普遍存在,因为该国大多数OFDI来自国有企业。然而,还没有系统性的证据证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同别国国有企业一样,受非正常商业目的的驱使。同时,私有或半私有企业一直进行着国外投资。由于它们的业务不太明显,因此它们的OFDI以及中国的总OFDI可能被低估。  对中国OFDI的恐惧与数十年前对日本和韩国的投资恐惧一样,都是杞人忧天。它对中国和东道国都有利:中国FDI跟所有FDI一样,能给东道国带来诸多经济发展所需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然而中国较大一部分的OFDI最初表现为贸易支持型FDI,它有望相对较快的引导一些产品在中国以外(包括美国和欧洲)进行生产,因此会减少中国的出口。此外,OFDI是中国融入世界和成为其中一个有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关键机制。  然而,中国企业需要从其他新兴跨国公司过去的错误中学习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运营。不仅需要克服在国外市场建立子公司时任何跨国企业都要面对的“异国法律责任”问题,也要克服“母国法律责任”问题。尤其需要确立一个好的社会品牌,以便它们不仅被东道国视为积极的经济贡献者,还被视为良好的企业公民。中国政府通过制定针对所有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规范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国际上公认的准则以及对日益重要的可持续FDI的考虑相一致。对他们来说,东道国需要接受新产品,不排斥中国投资,也不设立针对其的保护性壁垒。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人民币升值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