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息意味着什么潮逼近,会给股市,汇市带来什么影响

三年再现加息潮,股市如何应对?
&&&&昨日晚时,央行突然宣布自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此次央行加息出乎很多学者意料,在经过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不少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为确保国民经济增长央行可能将延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息的预期一推再推,普遍看到了年后。熟知央行再出奇招,突然宣布加息,让全球市场为之一震,收到消息后的美国三大股指普遍下跌1%,美元汇率则不出意外的再度走高,大众商品、原油、黄金则普遍出现下跌,由于中国是商品消费的主要地区之一,商品市场则对此次加息反应普遍走软。
而国内A股也在今天走出了一个低开高走再回落的走势,不少投资者为此议论纷纷,笔者听到不少关于对此次加息评论,众说纷纭。但是总体来看普通投资者能够准确解读此次加息的寓意和对股市可能造成影响的实属不多。笔者借以此文简单分析此次加息预示着的政策动向和可能造成的经济基本面影响及股市会作出的反应,以供参考。
首先从目前国内及世界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此次央行加息应该是剑指CPI,之前的博文中笔者提到CPI或将继续上行,这使通胀预期越发加剧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加息主要是为回收货币,控制流动性,同时对房地产也起到了相当的抑制作用,可谓一箭双雕。另一面来说,央行敢于此时加息说明对经济复苏的担忧已经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按照有步骤,有顺序的逐步撤出。侧面的对经济回暖起到了确定的作用。但是考虑到外围市场,美元持续走弱、大宗商品暴涨等因素,央行此次加息势必加剧境外热钱的涌入,短期来看可能推升国内资本市场价格,产生温和泡沫,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发挥就会形成新的“定时炸弹”。
  此次加息的幅度为0.25%,幅度不可为大,但是已经明确了政策导向的转变,我认为还将有继续加息的可能,利率已经从经济危机以来的降息通道转变为升息通道,此次加息并未改变负利率时代,而由于美国大开印钞机器,放任美元货币泛滥、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央行加息不得不考虑的汇率问题而变的有上调利率的压力。
  对于银行而言,因为是存贷双向加息,而非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可能出现的“不对称加息”所以对银行业本身并不存在太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目前与地产的捆绑关系仍然没有得到本质改善,另一面加息对银行控制其风险起到一定的有意作用,综合看此次加息对银行属于偏中性看待。二级市场上今日银行板块整体走势也较为平稳,符合预期。
  而加息对房地产来说可以说是政策控制房价组合拳里又一技“侧勾拳”。从资金上控制对房地产的无度渴求,抑制贷款力度。但是从房地产企业本身来说0.25点的加息幅度并不多,之前购房者的优惠利率已经取消,二套房上浮10%,相比之下房地产企业本身的借贷成本要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得多,所以购房者受到的压力将明显大于地产商。总体而言不论是对地产商或者购房者都通过货币方式抑制了其旺盛的需求,可谓是绝对的利空,但是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是长久预期,在二级市场上地产一直都神经紧绷的板块,今日二级市场上地产板也是应声下挫,但笔者认为虽然此次加息是绝对利空,但是从股市波动规律来看,地产板块短线并非是绝对不可触碰的。短线机会投资者可以适度参与后市地产的超跌反弹。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如果此次加息未能对CPI起到抑制效果,则有可能央行会继续加息动作,而资本市场会根据这一预期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资本的逐利本质会使得资金撤出风险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低的房地产市场,而银行利息本身还处于相对负利率时代,及时利率为正其利息的微薄也难以吸引大量资本回归存款,而目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远比其他可投资的市场,所以资本大量开始涌入股市的可能性也大大产生,尤其目前对国内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基本消除,经济基本走进恢复通道,资本回流股市也更加有理由,而从最近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及盘面资金来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目前加息的突然出现对市场目前所处的位置有明显的支持作用,通过笔者前篇《狂战3000点》一文的技术分析来看,此时出台加息政策正好配合大盘在3000点位置附近震荡洗筹,时间点选择的之精确实在让人惊叹,这也难怪很多投资者在自己做分析时难以搞清到底是市场引导政策,还是政策在操纵市场。其实笔者认为这两者并非存在绝对的操纵关系,但是两者却绝对的相互依靠
,相互影响,也许“司机推出”一词能正确解释政策出台的时间选择吧。
最后总结出历年加息后股市的反应以供大家参考。
近三年利率调整
 调整时间      调整幅度     股市表现
日  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3日沪指跌4.55%
日  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 27日沪指涨1.05%
日  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30日沪指涨2.55%
日   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10日沪指跌3.57%
日   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17日沪指跌2.90%
日  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21日沪指涨1.15%
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17日沪指涨2.06%
日&&&&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23日沪指涨3.81%
日&&&&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21日沪指涨1.0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美联储或带动全球加息潮 将如何影响A股市场与资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惊天拐点就在今天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3月16日讯 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调升25个基点,从0.5%-0.75%上调至0.75%-1.0%。据了解,这是自去年年底后,美联储再次加息,这意味着联储未来的加息步伐可能加快。对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这次美联储加息应该说是板上钉钉,在之前市场已经有普遍预计。股市之前也已经反映了这次的加息。应该说这次加息是没有超出投资者预期。这个加息预期已经靴子落地。美联储加息给的理由是经济数据较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开始抬头。为了防止通胀达到2%这个目标,可能会紧急加息并且提高了加息次数预期。而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部分分析师已经开始议论,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或引起全球再通胀。今年2月份,我国PPI同比上涨7.8%,创2008年以来最高,较预期低0.1个百分点,前值上涨6.9%;受能源价格大涨的拉动,欧元区2月CPI指数同比增长2%,为四年来首次升至2%。其中,德国2月调和CPI指数同比初值为2.2%,创2012年8月来的新高;受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印度2月CPI再指数升幅达到3.65%,好于市场预期,批发者价格指数(WPI)上涨6.55%,增速创至少两年新高。分析人士表示,这些惊人的数据其实已经预示着全球通胀不可避免的已经到来,美联储加息将推动全球加息热潮的到来。加息热潮将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中金公司认为,加息可能会影响中国本次的复苏节奏,但是中断复苏进程的可能性不大。在其看来,中国本次复苏跟过去5年中的短周期复苏有一些根本差异:导致经济持续调整的老经济板块已经有深度调整,而不是像10/11年那样调整才刚刚开始。上市公司资本开支数据在连续5年增速下滑之后,最近几个季度已经企稳;从投资回报率来看,拖累中国整体投资回报率下滑的老经济板块,在产能调整、结构优化及需求刺激的政策作用下,也已经企稳,经济整体的投资回报率继续恶化的空间有限;从去年四季度及今年头几个月来看,三四线地产销售持续超预期,除了地产去库存的政策仍在发挥作用之外,有可能是前几年关于城镇化改革的措施,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改革及对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的激励政策在开始起作用,这使得需求的复苏具有一定的韧性。加息热潮将对外汇市场有何影响国开证券认为,自2014年9月美联储退出“QE"的两年半时间以来,美联储加息对美元指数的影响在逐渐弱化,主要体现为经过两年半的上涨,美元指数已经透支了其上升空间,即便未来加息次数可能超市场预期,但对美元指数上涨空间的刺激也未必明显,另一方面,美元指数的上涨对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也在边际递减,尤其今年以来,尽管美元指数上涨,但人民币的贬值程度明显低于前两年。加之经历两年半的“资产外币化、对外债务去杠杆化’之后,当前我国外汇流出压力已经明显减小。银河证券则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2017年美联储加息进程的开启,将对我国的流动性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产生持续的冲击,进而对各类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加息热潮将对大宗商品有何影响慕容投资创始人赵众表示,美联储本次加息后,资本对大宗商品与黄金的态度将出现逆转。“整个上周,多数对冲基金都在争相撤离铜、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起初,他认为这仅仅是获利回吐现象,毕竟今年以来铜、原油、黄金涨幅不小,考虑到3月底对冲基金有份额赎回压力,不少同行很可能选择见好就收;但他很快发现,不少对冲基金同行几乎都在清空铜、原油与黄金多头头寸。“这或许是对冲基金应对美联储3月加息所采取的特定套利策略,即沽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与黄金,还有非美货币,转而买涨美股资产。毕竟美联储3月加息释放出美国经济持续好转的信号,令美股拥有更大的上涨空间。”Nikolaos Panigirtzoglou分析说,美联储3月加息势必引发全球资产重估,与其持有大宗商品、非美货币等资产容易“踩雷”,不如转投有经济增长基本面支撑的美股相对安全。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全球掀起加息潮,中国央行明年会跟进吗?|中国央行|加息|货币政策_新浪新闻
全球掀起加息潮,中国央行明年会跟进吗?
全球掀起加息潮,中国央行明年会跟进吗?
英国加息!加拿大加息!韩国加息!美国说:12月加息板上钉钉!明年预计还要加三次!中国会跟进吗?跟进:明年下半年或加息一次?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期表示,中国央行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加息一次,2019年上半年再加一次。邢自强解释称,十九大之后,中国去杠杆、去产能、环保以及房地产调控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随着去产能的推进,通胀越来越有从上游到中下游传导的迹象,近期PPI上涨中,中下游工业制成品的贡献上升。他预计,明年CPI会回升到2.5%,明显高于今年的1.6%,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将达到2.5%。而从外部因素看,市场预期美联储从今年12月到2019年总计有6次加息,即加息150个基点。因此从利差角度考虑,中国央行也会在明年下半年考虑加息。反对:加息条件还不成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9日在第八届“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加息条件还不成熟。连平认为,从加息的理由来看,有金融去杠杆、资本流出压力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等,但目前来看,还有一系列的因素并不支持加息。第一,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在这种格局下,进一步调高基准利率显然需要格外审慎;第二,通胀水平温和。目前物价形势相对平稳,2018年CPI虽可能较2017年要高些,但也难以达到要求“加息”的地步;第三,融资成本上升。今年初以来,无论是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长期利率,还是银行贷款利率,其实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2018年整个市场利率水平继续向上的可能性比较大;第四,金融去杠杆效果初步显现;第五,政策可能形成叠加效应。连平称,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加息条件还不成熟。当然,也不排除2018年央行有随行就市地提高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操作利率以回应美国加息等扰动因素的可能。货币政策或延续稳健中性对于货币政策的展望,连平表示,在今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重申了“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强调了当前“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明年延续这种货币政策基调的概率较大。连平指出,过去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金融监管趋严导致信用收缩,并产生了“中性偏紧”的实际后果。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2018年仍然可能面对这一现象。不过在“缓中平稳”的宏观条件下,货币政策似难明显收紧。在来年市场预期不乐观、机构适应新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市场甚至可能会出现货币政策放松的需求。在宏观审慎政策针对性地降金融杠杆的新局面下,货币政策工具向紧调节也许会带来叠加收紧效应,可能合理的搭配是宏观审慎政策着力降杠杆,而货币政策则以稳为主。综合中国证券报(ID:xhszzb)、中国证券网近 期 热 点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全球加息潮引发股市债市回调
日08:11 &&&作者:李昌鸿 孙晓辉
  由于上周再度将利率上调25基点至4%,新西兰央行也进行加息,而主席伯南克上周暗示不会减息,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一波动荡。者因预期美联储近期减息无望,美股上周连续三日大幅回调,道指全周下挫1.78%,欧洲股市也自欧洲央行加息后出现持续回落。美国10年期持续下滑,其收益率创出200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同样,由于利率上升将抑制需求,原油和类商品价格均出现下挫。  全球涌动加息潮
  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和通胀压力上升,欧洲央行6日宣布,将区主导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即从3.75%提高到4.0%,使其达到6年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会后说,因石油价格上升带来的通胀风险普遍存在,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仍然处于温和状态,流动性还很大”。这被分析家认为,欧洲央行还有可能加息,今年可望将主导利率升至4.25%,甚至更高。与此同时,新西兰央行意外加息,将利率提高至8%,创出历史新高。而则将利率维持在5.5%的高位。目前,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英国利率水平均处于6年来新高。  此外,对全球市场举足轻重的美国则因通胀压力上升而令此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减息的希望落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5日表示,尽管美国市场的降温仍在持续,但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有望重回适度增长的轨道。这一乐观预期使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近期减息的可能性减小。  全球市场大跌
  因欧洲央行加息和美联储未来难以减息,美债出现持续下滑,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8日升至5.25%,创200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这说明部分投资者转向债券市场,在债券价格大幅下跌后,有投资者趁低吸纳和补仓。另外,在欧洲央行宣布加息后,欧洲1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至4年来新高。在日本,该国5月期债券收益率上升至1.525%,成为2000年以来的新高。  有分析师认为,由于美国服务行业超过预期的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日益增加,这将促使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未来难以减息。因10年期债券收益率决定了抵押贷款和公司债券利率,在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达5年来新高后,它将会损害对固定利率投资的需求,而较高的债券收益率会使得股息失去吸引力,从而减少对抵押或其他类贷款的需求。  亚欧美股市全线下挫
  由于欧洲央行上周加息和美联储减息无望,全球股市持续下滑,尽管8日美股强劲反弹,但以整周计算,美股仍然全线飘绿。  由于伯南克暗示美联储未来减息的预期落空,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在7日继续大幅回调,其中道指单日猛跌近200点。此外,汽油价格连续上升,使人们担心通货膨胀加剧,消费支出受抑制。而前段时期股市连续上涨,一些投资者也开始获利了结。自5日开始,纽约三大股指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道指、标普指数和纳指分别累计下挫2.94%、2.97%和2.78%。尽管8日美股全线反弹,但未能抵消前几个交易日的跌幅。从全周情况看,道琼斯、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指数上周分别累计下跌1.78%、1.87%和1.54%。  自欧洲央行6日再度加息后,由于担忧企业成本上升和抑制需求,欧洲三大股指7日继续走低。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0.27%,收于6505.1点。法兰克福DAX30指数下跌1.44%,收于7618.61点。巴黎CAC40指数下跌1.46%,收于5890.49点。在8日,欧洲三大股市仍然微幅下挫。  因担忧全球利率上升将抑制消费开支和全球投资,亚洲股市8日全线下挫,而索尼和新加坡DBS领跌亚洲股市。当天收盘时,香港下跌291.01点至20509.15点,日经指数下挫274.29点至17779.09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滑54.74点至3491.59点。摩根士丹利亚太指数上周下跌0.6%至150.48点。  原油和贵金属市场下滑
  由于市场担忧全球利率高企将抑制经济增长,从而影响原油需求,再加上袭击海湾地区的热带风暴减弱缓解了交易者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国际市场油价8日出现大幅回落,纽约和伦敦市场每桶原油价格的降幅均超过2。  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每桶下跌2.17美元,收于64.76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2.62美元,收于68.60美元。  另外,因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减息希望落空,美元对西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继续走强,受此影响,8日纽约市场贵金属价格继续普遍下跌,其中8月份交货的期货价格一度跌至5月5日以来的最低点。  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每盎司下跌14.90美元,收于650.30美元,盘中曾下探至每盎司647.80美元。黄金现货价格每盎司下跌14.60美元,收于645.50美元。  此外,纽约商交所7月份交货的期货价格每盎司下跌44美分,收于13.04美元。7月份交货的白金期货价格每盎司下跌8.70美元,收于1286.80美元。7月份期报每磅3.2575美元,下跌11.95美分,跌幅为3.5%。
[] [] [] []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相关新闻/评论
看过此页的网友也看过了扫描或点击关注
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解读!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以及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经过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至1.25%-1.5%。这是耶伦2015年12月结束零利率政策以来第五次加息。针对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以及中国股市的影响,有专家表示在全球即将进入加息潮的影响下,人民币势必会再次进入贬值通道。而对于中国股市,美联储一旦加息,也就意味着美联储进入一轮加息周期,未来将有多次加息的可能。美联储加息后的短期内,美国以外的市场大可不用过分担心资本外流,资本市场包括股市的流动性也可以维持平稳。
看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