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东西?

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区块链或许能帮互联网实现分散、自治的初衷。

9月5日,由Odaily 星球日报主办、36Kr 集团战略协办的 P.O.D 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会上,Netta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等五院院士 Moshe Vardi,作为首位演讲嘉宾做了题为《 It is time to rethink the Internet 》的分享。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在分享中,Moshe Vardi 先简单回顾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并引用了万维网的创造者 Tim-Berners Lee 的话表示,目前互联网存在着诸多的隐忧。比如说中心化巨头谷歌和 Facebook 垄断了人们的注意力,肆意决定给人们看什么不看什么,给这个人看什么给那个人看什么;还有他们对用户的监控问题,也让用户深感不安。“人们没有想到,他们要为免费的信息付出如此之高的代价”。

那么可能解决的方法是什么?首先是区块链能够促进去中心化,让人们更加自由的获取信息和保护隐私。再次是小微支付技术的发展,将能让人们更加随性的决定,是选择直接付费浏览信息还是在广告中免费浏览信息。

以下是演讲全文,enjoy:

互联网实际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尤其是在 20 世纪,一些人将它的发明和书籍进行对比。接下来的时间,我将给大家来进行讲解。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跟我同事进行交流的时候,他觉得互联网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基础设施,它给了我们来自于世界各地互通互联的一个计算机。

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

首先我们要进入到 1961 年分组交换的理论,它有点像我们之前的电话,用来进行信息的交换。然后它又发展成为了阿帕网,它一共只有两个节点,一个是在洛杉矶,一个是在旧金山。再后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就是在 1973 年的时候,有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通讯协议。再到后来过了很多年之后,它才实现了标准化。最后,我们一开始这个控制权也从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开始转移到了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所以有很多的企业、行业,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时候加入到了互联网的浪潮当中,并且实现了私有化。

我们说它是一个基础设施,因为在互联网之上,我们认为它是用来进行交流的,它上面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比如自 1972 年出现的电子邮件。再后来,在 1989 年的时候发明了万维网,也就是我们称为的WWW,使我们能在在网上检索信息,但是当时它没有进行扩展,直到 1998 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了谷歌,谷歌主要是用于作为搜索用的引擎,它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的模样。

90 年代的时候,我们开始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通信的基础设施。1994 年亚马逊开始卖书,在网上卖书有什么样的潜力呢?我们可以看看亚马逊可以做到的事情。1997 年的时候网飞开始卖 DVD,2004 年的时候 Facebook 开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理念叫社交媒体。2007 年的时 iPhone 虽然不是互联网的产物,但是现在成了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比拟的创造财富的行业。

虽然这些数据并不是最新的,因为我是在上一周的时候准备的PPT。大家可以看到,像苹果公司的市值,亚马逊的市值,像 Alphabet 的市值也达到了 8590 万美元,亚马逊的市值已经到了一万亿美元,苹果已经超过了,互联网这个行业真的创造了很多的财富。

当然,其中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现在这里给大家列出了一些我们收集的三个杂志,它们所发表的文章。

比如说像《纽约》杂志今年 4 月份的时候发布了一篇文章,说互联网的创造者们在道歉,创造了这个数字世界的“建筑师”,他们也对他们所创造的这个产物感到非常的震惊。对于现在出现的互联网问题也感到非常的震惊和崩溃。所以互联网它不再是一个应用程序,不再是一个基础设施,它当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今年 7 月份的时候,名利场的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 Tim-Berners Lee也是万维网的一个创造者,他说“我感觉我被摧毁了”,因为他感到非常的遗憾,后面也会讲到现在网络当中存在的一些非常多的问题。

也是在上个月,8月份的时候,也是名利场发布了一篇文章,来自于硅谷的一些工程师说,硅谷他们担心自己创造的引擎成为一个怪物。

所以在我们数字世界的中央,也就是那些创造了这个互联网的人,他们有非常多的担忧。那么这些担忧是什么?互联网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个,跟这个中心化有关。实际上一开始的时候,互联网是一个分布的系统,美国的国防部,刚开始他们想要建立起一个网络,一个有弹性的并且是分布式的网络。我们说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分散、民主的系统,但互联网的架构作为当中最关键的要素,它却是集中化的。中央 IP 地址的数据库是由美国的 Network Solutions 进行维护的,可能你不关心这一点,但是我们是如何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答案就是,绝大部分获得信息的方式,是经过两个公司来完成的,一个是谷歌,另外一个是 Facebook。

如果我们看到我们获得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来源,绝大部分信息是来自谷歌的检索,或者是一些发布在 Facebook 上的内容。这样的一种中心化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万维网的概念是为我们提供信息,从世界各地能够访问信息,但是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却是由两个公司决定。谷歌作为一个搜索引擎,它决定了我们能够检索到的信息,它是跟很多公司合作,来显示他们搜索的内容。同时他们有时候也向我们隐瞒的一些信息,有些东西他可能不希望我们能够检索到。

因此,谷歌在搜索结果第一页展示出来的信息,可能就是想给人们获取的信息,很少的一些人,会去点击第二页。并且 Facebook 也会自己去筛选,给我们展示哪些信息,即使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运营的。总的来说,基本上是由谷歌以及 Facebook 决定了我们在网上看到哪些内容。

第二个关于互联网的问题,是它的商业模型。我们怎么在互联网上赚钱?一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信息是一种产品,我们会有一个信息的市场,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历史,就是互联网是如何出现的?前面我已经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在 60 年代的时候,在西方世界有很多的比如说社会动荡,我们把它称为,大家有一种反政府的情绪。他们想要去反对过往商业的模型,他们想出了一种方式,就是说希望互联网,也就是说信息是自由的。

但是当我们推进了这样一种理念的时候,这就让我们得出了,我们在互联网上能够去发布的,或者说获得的信息应当是自由的,它对于我们的消费者是非常好的,每个人都想拿到冰淇淋,如果冰淇淋是免费的话,这样就会造成问题了。所以这个时候谷歌,它就得出了拯救这样一种商业模式的方式,就是说去做广告,怎么样去把这种搜索引擎货币化?

所以大家要知道,以前我们在网上获得的信息,它都是免费的,但是对于我们的主流媒体,电视,以及报纸,它们赚钱的模式都是打广告。所以虽然互联网是免费的,那么谷歌以及 Facebook 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呢?如果这些都是免费的,他们钱从哪里来?

人们会说,广告商会给他们付钱,因为他们有广告的预算。实际上,他们是把广告销售,我们实际上是由消费者在支付费用,虽然它是无形的。实际上你从星巴克买咖啡的时候,你实际上在给 Facebook 以及谷歌它们打的广告来支付费用,这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方式。

所以要让我们的市场能够更好的运作,关于市场一个好的地方,在于我们找到了当中的价值链,比如我们说麦克风它的价值是什么?怎么样确定它的价值?如果拿去卖的话,我们说它的价格是 5000 美元,没有人会花 5000 美元买个话筒。所以我们要达到一种价值的平衡,这种平衡要去决定麦克风的价值,就是说每个人会去决定,它的这个制造的成本是多少?以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这是一个一对一的经济模式,就是商品的价格是由买者和卖者的博弈决定的。

实际上,今天的一个市场,它比起以前的更有效率,因为以前市场上的交易都是大家去讨价还价,当中没有价值发现。所以我们不能够决定它真正的价值。现在我们并不知道信息的价值是什么?因为没有人要求你对信息去支付费用。我们认为信息是免费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在为信息付费,广告其实就是一种计费模式。

我这里列有广告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这个钓鱼点击,通过点击鼠标会产生内容、监控。广告公司为了去更好的打广告,它会针对我们的用户进行监控,去收集用户的数据。并且针对所收集的数据,会出现一些个性化的网页,不同的用户会看到不同的内容。所以说,这个信息的价值在哪里?现在数据或者信息就像是一种新型的石油,但是数据的所有者却无法去控制他们的数据。

在今年 3 月份的时候,美国有一个分析公司,名字叫做剑桥分析,它为了在大选的时候达成政治目的,而收集了将近 1 亿的 Facebook 用户的个人数据。还有 8 月份的时候,谷歌跟万事达卡签署了一个零售销售的秘密协议。所以如果你不去支付产品费用,你自己就成了产品的本身。

现在这种数据很大程度上都侵犯了用户隐私,那么我们怎样去解决这样一种问题呢?我们要要逐渐的摆脱这种集中化,来获得这种分布式的一种信任。到目前为止,人们依靠的可信赖的第三方,来促进和定义我们在生活当中所开展的一种交易,包括银行、产权公司等等。但是我们对于这种集中化的一些机构,信任也正是在下降的。

在这里一种解决的方式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全局可信的分布式账本协议,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仍然会有一些黑客会去对它进行攻击,但是它的弹性和恢复力是非常之强的。基于区块链的这种互联网,我们将会更好的去促进它的发展。

另外一个解决的方案,我们叫做小额或者微支付,比如说大家连接到了我们的内容的话,我就会获取部分的内容,微支付是非常小金额的金融贸易。它是从 60 年代开始的泰德尼尔森开始的,他说的一些话,就是关于微支付和内容的解放。在 90 年代和 2010 年在微支付方面都有一些新的更新。

那么在微支付方面也有一个挑战,首先是它与免费模式可能会产生冲突。比如说 Facebook 的一条信息卖 1 分钱,但它交易的成本也很高。所以用户是否愿意使用这个 Facebook 来支付一分钱,是否愿意为一次网络搜索支付多少费用?所以这方面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讨论消费者与企业等方面。

我们的互联网是关于过去和连接未来的,有问题,也有一些解决的方案,比如说分布式的信任,还有微支付。还有一些挑战,比如说关于广泛部署解决方案等等。今天下午 Netta 会给出解决方案,或者大家可以关注 Netta 网址netta.io 。好了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近期,区块链圈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区块链’,一种在技术天才们的头脑里,另一种,在中国人的微信群里。”

在过去的一年中,区块链夺目地进入公众视野,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给时代带来颠覆性改变的技术,并受到各大资本的热烈追捧,到现在仍旧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一方面,技术型的人才利用这波热潮大刀阔斧的展开创业大潮,另一方面,区块链引起了全民的热烈讨论,成为了微信圈的“话题主角”。

而与此同时,区块链的火爆也给犯罪分子或不良投机行为等有机可乘,给各行各业带了不小的震荡,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国的监管政策也随之而来。

究竟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为什么这么火?区块链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投资区块链项目前能否成为一个“靠谱”的理财方式?各国政府对区块链的相关政策又会给该领域带来哪些影响?

今晚,WeMedia CEO李岩和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想和你一起聊聊区块链。

区块链50人,由区块链探长和31区举办的区块链领域分享直播,旨在与区块链领域投资人深度对话,分享他们的看法,帮助创业者把握行业趋势,解答相关疑惑。

李岩:WeMedia新媒体集团CEO、区块链投资人

90后创业者,2014年4月,李岩创办的岩浆互动与WeMedia自媒体联盟、科技媒体Bianews正式合并,成立WeMedia新媒体集团,担任公司COO一职。2015年6月,李岩升任集团CEO。2015年12月,升任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集团所有事务。2016年2月,他被福布斯评定为改变媒体行业现状的年轻人,入选2016《福布斯》亚洲青年创业者榜单。

杨东:中国人民大学 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委会委员,国务院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办公室专家。经银监会等机关推荐,到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厅专题讲解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关问题。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法的起草工作,受到全国人大财经委书面嘉奖。

◆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为什么这么火?还能一直持续火爆么?

◆区块链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目前的发展阶段是如何的?

◆区块链相关的应用落地目前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

◆ 投资区块链相关的项目能否成为一个“靠谱”的理财方式?投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给新入局的投资者有何建议?

◆ 区块链还有哪些商业应用的价值可被开拓?

◆在政策方面,国内目前相关的监管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对区块链相关的投资以及该产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相关政策方面,其他国家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方面?

◆区块链技术如果融合到各个行业,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分享嘉宾:WeMedia新媒体集团CEO李岩、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

主题:李岩对话人大杨东:如何冷静分析区块链?

主办方:区块链探长 31区

(点击下方图片,可进入直播页面)

}

区块链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与思考逻辑。区块链的广泛应用会让无数学习者和创新者夯实通往区块链的条条大路。我们也许难预测区块链社会的未来支撑点,但它对我们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的颠覆将是确定无疑的。而且,我们不再是对区块链做定义,而是如何了解和进入区块链社区。更多参考

作为技术的你我,该如何做?

区块链是一个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开放式的账簿系统(ledger)。

它是由一串按照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或数据包组成,即区块(block),对每一个区块数据信息都自动加盖时间戳,从而计算出一个数据加密数值,即哈希值(hash)。

每一个区块都包含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从创始区块(genesis block)开始链接(chain)到当前区域,从而形成区块链。


看了上面的描述,你也许依然不之所云。


但下面这个例子也许可以让你更加清晰的理解“区块链”这一概念,并且抓住“区块链”应该读懂的重点!

在没有微信之前,我们是怎么组饭局的?

所有的人都给一个叫班长的家伙打电话,告诉班长你要参加饭局的信息, 然后班长用个“账本”来记录这些信息,这个叫“中心化账本”。

这个有很多问题,但是在没有微信之前,我们的确大部分时候是这样做的。

但有了微信之后,我们通常用“微信接龙”的方式进行召集和记录。

比如,有个人发了一个帖子召集大家参加饭局,每个人在上一个人的发言后面累加一个序号并加上自己的名字,最后能记录全部的报名人员和人数,如下:


微信组局中的“接龙发帖”,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链式数据结构”。

微信组局中的“规则:每个人发帖=上一个帖子内容+下一个编号+自己名字”,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共识机制,根据严格规则和公开的协议形成”。

微信组局中的“规则定下来后,大家自发登记”,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去中心化,没有任何单一用户能够控制它”。

微信组局中的“在微信群里登记情况”,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点对点对等网络”。

微信组局中的“只要联网就能得知最新进展”,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博弈机制”。

微信组局中的“为了形成N个人的报名记录,至少要有N个人发N篇帖子,并且群友手机都有存档”,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分布式、多点备份、高冗余”。

微信组局中的“每篇帖子大家都能看见,更新的记录是否数字错了,人重复了,每个人都可以检查”,对应在区块链中的概念即“共享账簿”。

微信组局中群里的人大都认识,各有各的名字/代号,在区块链中则“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陌生人可信”。

区块链如何拯救信用危机?

在部落时代,或许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会被打成熊猫眼,而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为什么大家愿意去相信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卖衣服的商家,并且给他付款呢?

因为在这个交易过程中,我们把信任托付给了国家机构或者大型企业,我们和卖衣服的人之间仍然是不信任的,但是,由于国家或大型企业的背书,我们愿意让其做个见证,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增加互信的方式。

在那么多让人们增加互信的办法中,有一种拯救信任危机的利器正是区块链。区块链是比特币金融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它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分布式结算数据库,能完美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信任危机。

它起源于下面的问题:你凭什么相信一个陌生人?别人凭什么相信你?

区块链用算法证明机制来保证这份信任。借助它,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信任的环境下自动安全地交换数据。与费时费钱的其他工具技术相比,它能实时自动撮合、强制执行,而且成本很低。

与其相信人,不如相信技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是一种智能化信任。我们举个例子,洪都拉斯政府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一套新的房地产契约登记和交易制度,因为之前洪都拉斯一直动荡,政府工作人员偷懒,以致登记不详或记录丢失,这类纠纷在全球都很普遍。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加密保驾护航,人们就不用再担心政府腐.败会导致自己的产权被篡改了。

未来,数字化的信息都可以加入区块链。只要能入链,信息产权就可以明晰,就可以设定保护条件,就能自动发起和强制实施交易合约,你也无须担心信任验证和信任的执行,因为区块链都帮你实现。

2015年,有一家P2P公司把所有的规则都一起打破,它起于乱世,却死于疯狂的扩张和令人瞠目的犯罪手段,震惊了整个中国,这家公司的名字叫作e租宝。

在被调查之前,e租宝在各大卫视黄金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广告投放,相当于利用公信力对具有高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背书。当一群缺乏投资知识的投资人遇到了一群没有敬畏之心的投机者,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人与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易需要公信力提供支撑。公信力意指在社会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公正、公开、人道、民主与责任的信任力。当前社会,公信力一般由政府、国家机关或政府授权的第三方组织来提供。

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信力需求,并把公信力抽象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而不是由政府或第三方组织掌控的存在,形成政府、大众、区块链与公信力互相监督的“公信新格局”。

信任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而非由单个组织掌控,从而公信力可以被多方交叉验证与监督。

未来,区块链都有哪些应用场景?

区块链有三个基本阶段:

1、区块链1.0阶段,电子货币,包括比特币、瑞波币等等。电子货币阶段可以做最简单的去中心化交易。

2、块链2.0时代,也就是我们目前所处在的时代,以区块链为重要标的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智能合约、数字资产还有去中心化的各种商业应用,包括认证、支付等。

3、区块链3.0阶段,是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形成的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会网络,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形成社会的信任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大幅下降。

区块链技术一旦走进大众的视野必将带来一种趋势。我们来看看区块链在未来的运用场景吧…

1、银行金融业 :世界经济论坛金融服务行业主管GianCarlo Bruno在该报告声明中说,“区块链技术不再是金融行业的边缘领域,而是会占据核心位置”。该报告估计,全球约有80%的银行将会在明年启动分布式账本项目。

巴克莱银行和以色列一家初创公司日前共同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交易。通过区块链技术,传统需要耗时7至10日的交易处理流程被大幅缩短至仅不足4个小时。

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各大银行会在区块链基础上发行加密货币,股权市场会通过区块链加强股权管理,货币、债券、股票的清算也会通过区块链解决方案进行。

2、商业积分 :积分是一种商家为了吸引用户二次消费的营销手段,当前的积分体系下,每个商户都是独立的,商户之间的积分体系也是孤立的,对拥有积分的用户来说,所在商户提供的商品没有兑换欲望,用户积分消费的观念很难形成,积分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对商户来说积分无法带来二次消费,且还需要费时费力建立积分发行与兑换体系,花费巨大却达不到营销的效果。

一家叫摩令技术的公司正在利用其区块链为基础的技术为银联商务提供的积分平台,可以实现“通换、通兑”,帮助用户自由兑换积分合理消费的同时,刺激用户的积分消费欲望,挖掘积分背后所隐藏的经济效益。

3、投票系统 :很多商业机构正在积极的打造区块链投票系统,全球证券交易巨头纳斯达克于今年2月宣布,它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东电子投票系统。

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鲍勃·格雷菲尔德(Bob Greifeld)宣布“我们打算将代理投票放置在区块链上,在这种不可更变的总账系统上,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手机进行投票,并永远记录于区块链之上。”想象一下,如果今年美国大选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系统,美国人可能就不太会担心选举舞弊而选择人工重新计票。

平台上每一个绿色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不依赖于第三方自由的进行绿色能源直接交易。包括碳排放的交易也可以在全世界的网络上进行。

5、打车服务 :uber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出行方式,但在欧洲很多国家uber是非法的,他们认为uber的出现破坏了出租车的市场规则。

有家创业公司在利用区块链做真正的去中心化拼车,做法就是发明了一种币,司机只要把自己的资源贡献出来就可以获得这一种币,其实就像挖矿一样的。实际上就是这些出租车司机拥有这个公司的股份。理性的解决了uber在欧洲市场面临的问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趋成熟,未来的网络安全、银行业、支付转账、选举、股票交易、司法公证等都会用到区块链技术。

当然,区块链的技术发展不会一蹴而就,这些应用场景的真正使用也需要其他各种条件的跟进,包括法律、模式、运营、使用习惯教育等等。

就像IBM总裁兼CEO金妮·罗曼提所说的那样: 区块链技术远比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更加重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