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和我妈掉河里了分离了十二年现在我有他的微信不知道怎么和他聊天,因为我不怎么和他聊天他说不跟我联系了。

“白啊,你这是喜欢啊!”最终,懿轩对白敬亭的话做了一个总结。

怎么可能是喜欢呢?白敬亭不认同懿轩的话,但也没反驳。他现在感觉自己的心口好像被一团杂乱的毛线球缠绕,愈来愈紧,越理越乱。

这样的心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越不想去想,就越在意呢?

喜欢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感?

懿轩见白敬亭还是有点疑惑,“白,许多事情的因果,说不定比我们想象的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你也不用急着去搞清楚这些,与命运相遇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与命运相遇的时候?越说越糊涂了。

“很多时候的巧合就是一种命中注定,所以现在不要想那么多,只要等到命中注定的时候不要逃就可以了。”懿轩对自己难得文艺一回表示很满意。

到底什么时候是与命运相遇的时刻?直到最后一次课,白敬亭也没搞明白。

最后一次课,白敬亭在听惠子弹《送别》,这是一首比较简单的曲子,前面的几次课惠子就已经会弹了,这个时候弹这首曲子大概是为了应景吧。

惠子被白敬亭看的有点不自然,弹错了一个音,于是她只好停下来,“我脸上是沾了什么脏东西吗?”

白敬亭有点尴尬,只好点头说嗯。

惠子信以为真,认为是自己刚刚在接水的时候不小心在哪里碰到了。便伸手去摸,“现在还有吗?”

白敬亭有点紧张,“还有,我帮你。” 便凑到了惠子的面前,这一举动吓了惠子一跳,靠的有点近,是不同于地铁上那次的真正的“呼吸相闻”,惠子觉得自己的心跳好像快的有点不正常。

事实上,白敬亭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骗她了,大脑好像有点不受自己的控制了。

白敬亭想的没错,他的大脑真的有点不受控制了。因为下一刻,他吻上了惠子的唇。

白敬亭亲上去其实是一时冲动,当时的气氛太美好,就像是懿轩说的那个与命运相遇的时候。

对于白敬亭的举动,惠子根本就是愣了,白敬亭意识到自己做出了冒犯的行为之后,赶紧拉开了跟惠子的距离。

但即使是这样,两个人还是靠的十分近,气氛更暧昧了!

惠子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在这种尴尬又暧昧的氛围下,她竟然又主动地凑到白敬亭的面前去了!这个时候她不是应该害羞不好意思吗?她应该稍微压抑一下自己内心的渴望啊!

因为惠子的主动凑前,两个人靠的更近了。近到白敬亭觉得此时惠子眨眨眼,她的睫毛都可以从他的脸上刷过一样。

气氛真的是很暧昧了,暧昧到白敬亭的大脑又失了控。

嗯,没错,他又一次吻上了惠子的唇。

当然这两次吻应该改成贴比较合适。

然后,下课的闹钟响起来了。暧昧一扫而光,白敬亭尴尬的转过头,很不自然。

他的内心真的是十分混乱了,心跳还很快,但是此刻他该怎么组织语言,来对这自己一而再的冒犯做出合理的解释?

惠子真的是悔死自己了,没事定什么下课闹钟!

摁灭闹钟之后,琴房陷入了一片寂静,气氛尴尬的要死。

惠子想着白敬亭一系列的举动,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勾引小男生的坏女人,骗走了白敬亭的初吻。

事实上,这也是惠子的初吻。

虽然惠子在高一的时候就跟同桌小哥哥在一起了,但是那个时候的恋爱也就是只有拉拉小手做做题,面对这种场景,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啊,但是不能一直沉默吧。

然后惠子就开口了,说了这一年她最后悔的一句话。

“白敬亭,刚刚那个你是不是亲我了啊……那个是我的初吻……是要留给男朋友的……所以……你得对我负责……你得做我男朋友!”

很好,视死如归,脸皮超厚,这个时候如果被拒绝,真的会没脸见人了。

不过,上面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听到惠子这么说,白敬亭真的是懵了,操作好像有点不对啊……

最怕这种时候空气突然安静了,惠子脑中已经开始高速运转,该怎么挽回局面,减少点尴尬。

不过幸好空气中传来了白敬亭那带着笑意的低低的一声“好。”

就这样白敬亭跟郑合惠子确定了关系,这场持续了半年的暧昧终于画上了句号。

然后还是跟往常一样,一起吃午饭,惠子兼职完回琴行练习,然后等白敬亭结束课时,一起去地铁站,然后,两个人各自搭乘地铁回寝室,不过跟往常不同的是,他们的手是牵着的。

关于确定关系是从惠子说出来这一点,白敬亭内心是想吐槽的,妹子太大方了。

如果惠子当时没有提前开口打破沉默,那么开口的就是白敬亭了。

那个时候他好像突然想通了,所谓与命运相遇的时刻,不就是当时吗,懿轩说的不要逃,正好告诉了他怎么做。

他当时组织好的语言是:惠子,很抱歉刚刚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对你做出了冒犯的行为,但是有人跟我说过,感情是不可控、无规则、无理由的,没有人可以任意控制一份感情的开始与结束,我想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所以我想请求你对我刚刚的行为的原谅,但是我想说如果可以回到五分钟之前,我想我还是会做一样的事,大概因为是真的好喜欢你。那么现在,你可以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吗?

不过现在说来也没用了,这段话还没用上就作废了,惠子已经成了自己的女朋友。

事实上,白敬亭应该庆幸,如果当初是他说这段那么长的话,应该还没等他说两句,惠子大概就会拎着包,哭着跑出去了吧。

后来白敬亭明白了喜欢这种情感,然后他发现他最开始喜欢上惠子,是在他们的第四次见面,也就是在琴行的第一次遇见。

那个时候,按照规矩,他要先弹首曲子让惠子听一下,之后再让惠子决定要不要换个老师,虽然在惠子发现白敬亭是自己的钢琴教师之后就完全不用考虑换的问题了。

他问惠子有什么想听的曲子,惠子当时说的是《梦中的婚礼》。

等到他弹完的时候,惠子说了一句,“我以前想过,我男朋友向我求婚的时候弹这个曲子给我听的。”


}

7月4日,中国三明治刊登了来自流浪猪ZQ的文章《激情与迷茫》,引起了很多讨论。很多人想,作为一个“华尔街金领”,她还会迷茫?有些人表示可以理解,有些人却恨不能拍砖上去。迄今,这篇文章仍然是“中国三明治”上线四个月来评论最多的文章。

本期的访谈,我们请来了流浪猪——朱焱焱,当你听过了她这十二年来的故事,也许理解她的会有更多的共鸣,拍过砖的便会开始懂得她的心情与感受。

朱焱焱,从小到大的好孩子好学生,1999年出国赴耶鲁大学深造;2004年开始在纽约华尔街从事金融行业;其间经历了2007-09年的金融危机,由于与次贷直接相关的工作性质,“幸运”得站在了风暴的最前线;今年年中,她由于公司内部调动,搬到伦敦工作,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在很多人眼中,也许她的生活过得游刃有余,没什么好矫情的。但这十几年,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只有她自己能明白她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们周遭的旁观者,没有什么理由去评说她的生活。

海外华人,是一个巨大的人群。这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很值得探究的。他们悬浮在两种或者多种文化之间,有些人彻底西化,过得如鱼得水,却也有些人始终挣扎,犹豫不决。我也有些私心,希望能够通过这篇访谈,开始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来关注中国三明治这个平台,分享他们的三明治生活和三明治故事。

Q: 十年前的现在,你在做什么?
A: 十年前我刚从耶鲁毕业,找了我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真正开始作为一个经济独立的人进入社会。

Q: 申请出国读书是你的本意吗?在十二年前,这个过程是不是很艰辛?
我从小是喜欢钻故纸堆的人,喜欢听戏,喜欢中国书画,中国历史,研究研究什么历代帝王陵之类的,所以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环境让我很着迷,从来没想过出国。但上大学之后,周围所有的同学都在考托考G,一下课就去上前进,许道正(当时上海做得比较好的类似于新东方的外语补习学校)。你不考好象就比人少了点什么,好像学习上就差了点什么。出于习惯性的人有我有的好学生攀比心理,我开始加入考证行列,从托福预备班一直上到托福强化班。然后我妈妈在出国问题上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每天在那里念叨:谁谁谁家的孩子出国了;谁谁谁成绩从小没你好现在也出国了。记得当时奔腾电脑很火,我妈动不动就念:有本事的人都出国奔腾了!言下之意,你不走就是没本事。这句话让我很难过,也很愤怒。于是我就走了。现在想想肯定是她的激将法,自己挺傻的。

申请的过程比现在辛苦多了。当时互联网还不是很普及,资讯量很小。你就想像没有google (查了一下,google 98年刚刚成立),没有任何搜索引擎的时代,你怎么找学校信息,怎么找申请文章样本。我那时几乎是对怎么申请学校一无所知。唯一的“教材”是新东方出的一系列出国指导书,什么许小平的“签证哲学”,“如何写好申请文章”之类。幸好有同学一年前出国了,托他给我寄美国学校的申请表。他当时给我寄了几所学校,我就申请了那几所。完全没有考虑哪所学校更适合,哪个地方以后更利于就业。然后就是抱着一堆申请资料,憋在自修教室里冥思苦想,闭门造车。

Q: 踏出国门的那一刹那你的心情如何?

我当时签证遇到不少麻烦,开学前三天才拿到签证。三天之内我打包整箱买机票,去哈密路出入境管理处打完所有预防针。临上飞机那一刻,我发着38度高烧,背上背了一个高过我的头压得我差点站不起来的登山包,手里还拉着一个最大号的手提拉杆箱。我觉得我就是去洋插队的,就是去吃苦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娇女生活从此结束。就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哈哈。

Q: 你出国前有没有想过毕业后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工作?
A: 没有,因为从来没觉得会留在美国。就像知青插队,总要回城的吧。当时的感觉就像去一个很长的夏令营。

Q: 耶鲁的两年,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 培养了独立意识,知道什么都要靠自己。体会到自由开放的心态,想要什么说出来。开始明白任何事都应该去尝试去争取,试了才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成功,不试就是零。

Q: 你花了多长时间开始适应美国的文化和生活?能谈谈你是如何去适应的吗?
A: 多长时间很难界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些地方我至今不能适应,也许一辈子也不会适应。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许我的生活方式还是很中国的,但思维方式可能已经很美国的了。但很关键的一点是我觉得在美国的生活开始变得“舒服”,“自在”了,这可能就是适应了。

我觉得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适应这个社会是很有帮助的。你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渡过的,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你学会了处理工作上的大小事务,同事客户之间的关系,倾听各种谈话甚至八卦,你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会大大提高。

其次我是那种比较好奇比较爱尝试的人。什么好吃,好玩,新奇的东西我都想去试试。这也算是对一个新环境的探索吧。

Q: 你什么时候开始在纽约工作生活的呢?你喜欢这个城市吗?它和你生活过的其它城市有什么样的不同呢?A: 我04年搬到纽约,开始在现在的公司工作。

我一开始很不喜欢纽约,觉得是脏乱差的典型。现在越来越喜欢纽约,因为她是脏乱差的典型。哈哈。纽约和美国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她那个乱劲,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隔壁是高档酒店,这里可能是最便宜的中餐外卖。一边是西装革履的华尔街精英,马路对面可能就是脱衣舞酒吧(当然这个可能是有联系的,呵呵)。这边是正规的歌剧芭蕾百老汇音乐剧,几条马路之外的地下室就有“纽漂”们自编自演的草台班子。马路边上有各种小摊贩,卖新鲜水果蔬菜,或者是零食小吃。什么吃的玩的,高雅的低俗的,昂贵的便宜的全挤在曼哈顿这小岛上,抬抬腿就到了。正是这种爱谁谁,谁都不吝的乱劲,造就了纽约的活力和生机。

纽约最吸引我的可能就是这里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尤其是亚洲美食。很多唐人街的粥品店,韩国城的烧烤店,日本村的酒馆都是通宵营业的。这在美国其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当年我住在离纽约一小时之外的康州小城(其实据说已经算是美国中等城市了),晚上十点之后能吃到一碗热汤面简直就是奢望。

另外纽约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真正的世界各族人民的大熔炉。世界各族裔的人们在这里都相当程度地保持了自己的文化饮食和风俗。四方杂处,“纽约客”们相对于生活在美国其他地方的人视野更开阔,对世界其它文化的接受度和宽容度也更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所有在纽约的“老外”都会用筷子。对很多人来说,吃中餐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比较自在,很少有被人认为是“老外”的孤立感。

Q: 在华尔街工作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件非常炫目的事,你会为此产生自豪感吗?能说说你眼中的华尔街吗?
A: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在康州的一家咨询公司工作,那时对华尔街是非常向往的。觉得做金融的人就该去华尔街才算是成功。刚刚到纽约上班时,工作非常忙,常常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才回家。但那时我却是很自豪,很兴奋,像打了鸡血一样。哈哈。我想,华尔街每天都在吸引着大批的打了鸡血一样的年轻人加入。但靠打鸡血是不能过一辈子的。时间长了,你觉得那也不过就是一份工作。

华尔街就像其他任何行业,有非常出色成功的人,也有无能庸碌之辈。但不可否认,他确实聚集了大量聪明,能干,有冲劲,有头脑,精力极其旺盛的人。但这里的文化是冷酷的,竞争是残酷的。衡量一个员工的唯一标准就是你能不能为公司赚钱。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危机感,每隔几年就有可能自愿的或是被迫的跳一次槽。你必须要有足够坚强的神经和强大的心理。一个小小的分析员一年也有可能赚个一百万,但明天可能就是无业人员。

华尔街是全球资金的集散地,这里的一切当然也是由金钱驱动的。有人说,只有对金钱有强烈欲望的人才能在华尔街成功。我觉得倒不如说只有对金钱有强烈欲望的人才能“享受”这种生活。这里生活的原动力是对钱的追求,而对生活的回报也就是钱。

Q: 金融危机中,你的工作是否收到冲击,站在风暴的最前线,你能说说你和你的同行们的切身感受吗?
A: 我做的工作就是直接和次贷相关的,可以说是身处这场金融风暴的最中心。我从04年入行,经历了整个信贷市场的高峰和低谷,亲眼目睹了这场金融危机从酝酿,爆发,到如今缓慢调整的整个过程。由于信贷分析涉及大量数量计算,华尔街上很多中国人都是做固定收益特别是房贷证券化这一块的。所以大家聚在一起话题总是离不开这场金融危机。

这次风暴最大的冲击就是很多人因此而失业。07,08年那一阵,除了那震惊世界的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倒闭,新闻里整天发布哪家银行又要裁员多少多少。经常你一个电话打过去,留言告诉你这个人已经“离开”这个公司了;一个email发过去就被自动弹回,告知这个公司邮箱已经失效了。华尔街上时时有捧着纸箱被公司踢出大门的人。我还亲眼看见有人西装革履,脖子里挂块牌子在华尔街附近的地铁站口“卖身”。牌子上写:多年金融从业经历,精通XXX,寻求XXX工作。看着不是不心酸。即使有工作的人,每天上班看着身边多年同事一个个离开,时时担心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被裁的,就像一群等着被判刑的囚徒。很多年轻人刚刚进入华尔街正踌躇满志,想大展宏图。危机一来,把他们构建已久的美好前程一举击碎。他们彷徨,失望,找不到出路,甚至有些一蹶不振。最惨的还是那批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失业后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老婆孩子又都全靠他养。他们应该是承受压力最大,受冲击最大的一批人。当时整个华尔街一片裁员的腥风血雨,那种凄凉和惶恐,可能真的只有经历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人可以理解。

但华尔街从来是不同情失败者,不承认失败的。很快,大家就被在危机中大发一笔的公司的高额奖金而吸引,其中包括高盛和很多对冲基金。经济一有好转,银行们又重新招人,重新发钱。金融监管机构规定不许发高额奖金?行!那我们提高基本工资。没多久,华尔街上又是歌照唱,舞照跳,钱照发,圣诞节奢华晚会照开。

我想,什么都不会改变华尔街的本质。金融危机会让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倒下,但永远会有更多的人涌向这里,继续她的繁华梦。

Q: 搬家到伦敦一段时间,你觉得伦敦和纽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在哪里?
A: 伦敦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就像一袭有点泛黄发旧却难掩其精美绣工的华丽的袍子。她不像纽约那么明快,那么随意,那么热情好客。她有点暗,有点陈旧,有点厚重,但处处透着精致。这里有很多公园,很多绿地,很多古建筑。这里的路很窄,路面很多是小方砖铺的,高跟鞋踩在上面有“叮叮”的声音。路边有很多酒吧,酒吧里都会卖Apple Cider。从早到晚你都可以看见喝酒的人。晚上路边自然有很多醉鬼。路上到处是抄着欧洲各国口音的游客。这里的文艺演出很多,音乐剧的门票比纽约便宜。但其他所有的都比纽约贵。如果你是一个有怀旧情结热爱文艺的小资,你会喜欢伦敦。如果你是一个特例独行天马行空的愤青,你会喜欢纽约。

Q: 这些年来,你曾经想过回国吗?你觉得一定要拿到绿卡或者美国护照吗?
我从出国的第一天就开始想回国!但读完书你会觉得有几年海外工作经验会比较值钱。所以我就留下来工作了几年。然后发现在美国呆得时间越长就越难回国了,因为你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一方面你在国外呆久了,你的很多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被改变了,而你离国内的生活也越来越远,国内的关系网越来越小;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越来越难。而且美国的工作是分工很细的,讲究的是“专才”。很多领域在国内是很难找到对口专业的。

说起来别人又以为我矫情,一直到两年前我都没觉得绿卡有什么要紧。我是拖到我的工作签证快到期了才开始办绿卡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要回国的,有没有绿卡无所谓。但就这两年,或许是随着年龄增长开始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或许是这两年国内变化实在太快,我开始觉得回国前还是要拿个绿卡的。

这两年我也接触了国内不少金融机构,也有不少听着很诱人的工作机会。但在这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很多程序和处理方式非常不“职业化”,非常有“中国特色”。这让我最后拿了这个工作机会,心理反而很不踏实,觉得“不可抗力”的因素很多,这时候绿卡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后路,一个抗风险的保障。而且,有不少国内公司在薪酬方面对有外国绿卡或国籍的申请者有优惠。这些客观上都让我开始觉得绿卡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有点悲哀的是,在海外旅游的时候,中国护照是很受歧视的。不说签证麻烦很多,签证官甚至是机场工作人员态度都会差些。有一次我在东京机场因为航班问题和工作人员交涉。他们态度极其强硬,甚至认为我有“偷渡”韩国的嫌疑。我再愤怒再据理力争都没用。直到我拿出加拿大绿卡和美国驾照,他们态度才好转,并很快安排好我的航班。这件事让我真的感觉很悲哀。

当然,我至今还是觉得我最终是会回国的,没想过拿美国,或是其他国家的护照。但never say never。其实很多海外的人都希望中国能承认双重国籍。因为很多在海外的中国人拿外国护照是为了在异乡生活更方便,但心里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

Q: 如果回到十几年前,让你从头来过,你觉得会走和现在一样的路吗?
也许不会。我说过,我从头就不是一个想出国的人。但往往世事难料。很多事情不是依你的意志发展的。有时候你会觉得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推着你往一条路上走。我经常发现自己会处在一个“剑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境地。但我不会去多想“如果”,因为这没什么意义。我只会去想“下一步怎么办”。你必须去面对生活带给你的很多未知。你别无选择。很喜欢“大生活”(小说,有电视剧)里的一句话:生活就是父母把你生下来,你自己得想办法活下去。

Q: 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有没有什么担忧呢?
A: 我如果要说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估计要被很多人拍砖。我目前工作稳定,基本做到“人傻活少钱多离家近”,又有机会搬到伦敦可以游历欧洲。虽然我没房没车,但物质生活上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我觉得现在其实是我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对下一步怎么走很迷茫。我常自嘲自己是提早遭遇“中年危机”了。呵呵。

具体来说,一个是我现在正在寻找一个事业上的突破口。是继续爬“公司阶梯”(corporate ladder) 还是自己创业,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选择留在大公司,那么下一步的专业方向是什么,上升空间在哪里。如果自己创业,从何处入手,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和人脉,都是很费脑筋的事。

另一个,“归”与“不归”,永远是在海外的中国人反复纠结的情结。国内有父母亲友,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国外有舒适安全的环境,相对平等开放的氛围。鱼与熊掌,如何取舍,实在是个难题。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最近朋友中讨论很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留在国内的父母养老的问题。我们这一代算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我们没有60后有兄弟姐妹可以留在国内照顾父母。而80后父母的年纪还比较轻,养老还言之过早。我们的父母大多经历了上山下乡,晚婚晚育。等我们长大成人生活稳定,他们现在都已经六十开外,有的甚至快七十了。他们的养老怎么办?如果他们留在国内养老,好一点的有公费医疗退休工资,国内现在也有不少养老院,但有没有子女在身边还是很不一样的。他们的大毛小病,甚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都让在海外的孩子牵肠挂肚,方心不下。如果接他们到美国来养老,生活上首先他们就不适应。而且因为他们没有在美国工作过没有交过税,即使帮他们办了绿卡,他们也很难在美国享受到,甚至买到合理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养老保险。而众所周知,美国的医疗费用是很高的。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压力还是很大的。这一点,成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考虑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Q: 你能想象十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的呢?
不知道。就像十年前,甚至一年前我都不能想象我会来伦敦。有人生目标是好的,但其实人生真得很难规划。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会给你带来什么。或是惊喜,或是有惊无喜。

Q: 在海外这12年,作为中国人感受到国外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如何?
总体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和中国人相处的态度越来越自然平等。记得刚开始工作时,我告诉同事我是从上海来的,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上海。隔了一段时间后,还有人来问我:“我看你衣着谈吐都很现代,你们家在上海是不是非常有钱?”当我告诉他们我们家就是上海普普通通的小康之家,他们都不能相信中国人能过着和他们一样现代化的生活。当时不少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完全来自一些早期的中国电影。而那批电影也一直已暴露中国的贫穷丑恶为目标。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世界在各方面的交流加强,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从各个方面了解中国,他们看待中国,看待中国人也就更客观,更全面了。

而这两年,世界经济一片低迷,只有中国经济还是保持很快的发展势头。且不说这种发展是不是健康,是不是可持续,整个世界还是因此非常关注中国的。很多外国人现在觉得中国人就是有钱。看看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一枝独秀,看看纽约五大道上充斥的中国购物团,看看北京上海一栋接一栋的由世界名建筑师设计的高楼。全球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中国这个市场。

有个有趣的小故事。记得一次听一个建筑方面的一个讲座,嘉宾里有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先生,有世界几大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包括承担上海新天地酒店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设计的KPF Associates。他们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在中国,那么多高难度的设计和施工能那么有效高速的完成。主持人问嘉宾,如果说是政府支持,年轻人的创造力,有经验的工程师,我们美国都有,为什么美国做不到?罗康瑞先生一句话就把全场说笑了:“你们有那么多钱吗?”在场笑的中国人心里都有些自豪,在场笑的美国人心里不免都有点酸涩。

大家都明白,只有中国强大了,在海外的中国人才能受到更多的尊重。所以很多中国人出了国以后才更关心国家大事。中国的高速发展固然令所有海外的中国人骄傲,但真心希望这种发展是良性的,可持续的,而不是像高铁,像奥运开幕式,像世博会那种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

Q: 中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可以在哪方面提高或者寻求突破?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我没有办法回答,也没有资格回答。我只能说说我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在美国的中国人从事的大部分是技术类工作。即使在金融业,也是以量化分析为主。大家普遍认为,中国人的技术比较强,但管理能力,营销能力,沟通能力比较弱。这固然有文化语言上的障碍,但我觉得也和中国教育一直以来重书本轻实践有关。而这些“软能力”往往在成功的道路上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也限制了很多中国人在美国的事业发展。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我觉得中国人既要保持技术能力强的长处,又要侧重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提高职业化素质。

}

(原标题:德银:一张图看懂800年全球通胀简史)

本文来自WEEX一起交易APP

你可能并没有切实地感觉到,但是目前全球的通货膨胀率与长期历史数据相比是比较高的

在20世纪之前,商品价格只是非常缓慢地上涨,经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变,例如英国在1800年到1938年间,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然而从20世纪开始,全球各个角落的通货膨胀都开始提高。如今英国的物价水平是1938年的近50倍(+4885%)。

所以到底是什么发生变化了呢?

德意志银行研究团队Jim Reid等分析师表示,这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全球人口爆炸性增长。在此之前,贵金属系统在几百年中运行良好,只发生了个别几次的失灵。

通货膨胀的前世――贵金属货币系统

Reid分析指出,人口的飙升打破了贵金属货币系统的货币供应平衡,MV=PQ(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生产产量)。在贵金属货币系统中,货币供应量是固定的,他假设中期而言,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而人口增长使生产产量提高,那么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快速下降的价格不可持续,因为这会使利润和工资都降低,而人们不可能长时间接受这样的状况。

(多个国家在13世纪初以来的物价变化,图片来源:)

因为这个原因Reid指出,在20世纪,对贵金属货币系统的压力与日俱增,多个国家阶段性暂停贵金属货币系统,并一定程度上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由此开始,而两次世界大战及应对对大萧条加速了这个进程。

他表示,历史上全球人口增长的峰值发生在1968年,而二战后的森林体系没有招架住人口的极速攀升、相对应的总需求飙升、及生产效能的快速提高。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这些变化应对乏力,因为与它挂钩的是供应相对固定的黄金。

通货膨胀的今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崩溃,货币政策的新时代就此到来。在此后几十年中,信贷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市场的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变得举足轻重。而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不可避免。不过在1980年代,通货膨胀开始降低。他认为,这是由于全球人口增速从1968年后逐渐降低。

1950年至2000年期间,通货膨胀在资产价格上效果凸显。他拿英国的房地产价格举例,它在1939年前的649年中,价格攀升887%,年化率0.4%。而在1939年至今的79年中,英国房产上涨了41,363%,年化率8%。而在调整通货膨胀影响后,1290至1939年间,英国房地产价格实际下降了49%,而在其后79年间,价格攀升了834%,年化率3%。而他指出,在1950年至2000年间,许多全球风险资产都有着与英国房产相似的高回报率

通货膨胀的来世――短期及中期预测

Reid认为,短中期的通货膨胀走势将由多个方面的通胀要素和通缩因素博弈后的结局所决定。一方面是变慢的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变慢的人口增长带来通缩,而人口老龄化有利于通胀。

另一方面,是各国财政部和政策。如今许多国家的国债规模庞大,这催生通货膨胀的需求来使债务缩水。而世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对独立,而大多数央行的目标是保持该国的通胀率在一个稳定的低值。

他猜测,倘若寻求通货膨胀方的力量变强,那么目前央行相对独立的地位、或是他们维持的目标将会承受压力。而他认为,这将是未来许多国家为了减少赤字而选择的途径这些债台高筑的国家将使他们的央行推升通胀率,而届时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缩水,对工资的压力将会增加。

Reid预计,中短期而言通胀率将显著提高,而这可能会促使全球的货币政策回归到以实物为标的,而数字货币相关概念将符合这一需求。届时,世界人口增长也将相对平稳,就如贵金属货币系统稳定时那样。

因此,他大胆推测,在未来30年至100年,二十世纪前的零通胀或是低通胀将再次成为平常事但中短期来说,通胀率将飙升,低通胀将很难实现而1950至2000年间高通胀的时代将成为人类历史和金融市场历史一段例外。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王晓武_NF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我和我妈掉河里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