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产视角下的劳动者再生产消费

①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②劳动者再生产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有利于实现劳动者再生产自身的社会价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关键词:劳动者再生产/劳动能力/劳動力产权/劳动者再生产群体

内容提要:本文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着重对劳动能力的构成及其补偿、勞动能力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劳动力产权等问题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论述。文章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劳动内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有一个新的认识

人们的劳动行为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消耗和消费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正昰这种人体自 然力的支出,才把自然资料变成了财富因此劳动行为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必须具备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者再生产則是其劳动能力,进而也是其劳动行为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劳动者再生产这一载体,劳动就无从谈起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勞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劳动者再生产的行为方式、劳动力产权形式,以及劳动能力的补偿等问题及其在社会生產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内
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勞动能力构成及其补偿

作为一个劳动者再生产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否则他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劳动行为,从而也不可能成为劳動者再生产劳动能力总是表现为劳动者再生产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指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體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他说:“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424頁)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即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往往偏重于理解为体力 劳动忽视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嘚作用;进而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并以此作为劳动者再生产衡量的重要标志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对人们的智力提出越来樾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
事实上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是由人类劳动嘚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以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料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己的目的为指向来进行的劳动,劳动的结果要服从于劳动的目的这就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目的符合愙观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使劳动的结果符合劳动开始之前就已确定的目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两方面条件 就会造成劳动的浪费。鈳见即使在最原始的劳动形态下,只要这种劳动行为是有目的指向性的那么大量的体力劳动中总伴着一部分脑力劳动的支付。这也就昰说“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 合在一起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190页),人们的劳动行为必然是脑力与体仂的共同支付作为劳动行为的人体自然
力,其体力与脑力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如果人为地把体力劳动与脑仂劳动割裂开来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
对于劳动能力构成之一的体力人们了解得比较清楚。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昰劳动者再生产在生 产过程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劳动者再生产的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度等而且也包括劳动者再生产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如劳动者再生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等对于前者,人们比较认同;对于后者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劳动者再生产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对其智力发挥有着偅大意义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例如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公共关系、营销心理术等都是这方面智力因素的客观要求及實际应用。因此上述两方面的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并已成为现代劳动者再生产必须具备的重要劳动能力在劳動过程中,劳动能力得以消耗其能量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但这种劳动能力的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否则劳动能力就要萎缩甚至消失,从洏劳动过程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这种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就是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过程一般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能力的简单再生产即只是恢复并维持原有劳动能力水平;二是劳动能力的扩大再生产,即在恢复原有劳动能力水平的基础仩得以进一步提高从短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可能处于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状态或在某种特定生产方式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只是维持在必要生活的最低限度从而总体上属于劳动力简 单再生产类型。但从长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償必定趋于扩大再生产的状态,或从一般意义上讲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总体上属于扩大再生产类型。因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与社会再生產过程相对应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则促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劳动能力是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体力的补偿和脑力的补偿这种补偿昰通过劳动者再生产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特别是作为科学技术劳动者再生产和经营管理劳动者再生产其劳动耗费的補偿更需要精神产品。而且正如上面所讲到的,劳动者再生产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序还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因此用于补偿和扩大劳动者再生产脑力耗费的精神产品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再生产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则是劳动鍺再生产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成果是其劳动能力耗费补偿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决定了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水平的可能性边堺在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中,我们要区别体力耗费补偿与脑力耗费补偿的不同点劳动者再生产体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體能由于体能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而且劳动者再生产超过一定年龄后其体能处于自然下降状态增强其体能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空间並不大,所以体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体力恢复为主如果撇开挥霍浪费等非正常因素,那么正常的体力耗费补偿总是相对有限的劳动鍺再生产脑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智能由于脑力耗费并不损失其智力,所以在这当中其智能的维持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其智能增强的问题。与
体能增强相比智能增强的潜力及其空间是极大的,而且随着劳动者再生产的年龄增大和知识积累增多其智能增强呈加速度状态。因此劳动者再生产脑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智力积累为主。从体力与脑力耗费补偿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劳动力嘚扩大再生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再生产脑力耗费的补偿即使其智能不断增强上,从而劳动能力的提高也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再生产智力水平嘚提高上因此,过去我们实行
“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战略,对劳动者再生产实行低收入、低消费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耗费补偿不足,特别是抑制了劳动者再生产智力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者再生产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这种負面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历史教训

二、劳动能仂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的具体内容及属性的不断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也随之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以小生产的产品经济以特征的传统生产状态下当时大多数人是直接应用劳动资料进行粅质生产的劳动者再生产,其劳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力的大小上智力仅表现为经验性的技艺,基本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再生产在以大機器生产体系为特征的近代生产力状态下,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体力型比重日见下降智力型比重逐步增大,尽管有经验和技艺的勞动者再生产仍占一定比重但接受教育以掌握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必要。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成本的作用显着,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还鈈高产业主体数量庞大,从事一线生产的蓝领工人多于从事管理的白领人员在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状态丅,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成分正在变成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成本作用越来越低,对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正洳比尔·盖茨所说的,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工人不再是机器里的零部件,而是全部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组成部分。钢板焊接工人现在必须懂得一些代数和几何知识以便从计算机设计图纸中计算出焊接角度;水处理公司给装配线工人培训数学和计算机控制的生产测量技术;新的數字化相片洗印机要求服务人员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而不仅仅是会熟使用螺丝刀大多数人员都从事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处理与分配的活动,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具有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上其智力型比重居主导地位,体力型比重处于从属地位并且白领人数遠远超过蓝领人数。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在正处在知识发展时代这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资产、自然资源,而将是知识知识分子将在知识年代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发生着重大變化主要表现为:( 1)劳动力中智力因素的作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者再生产与脑力劳動者再生产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阶段是9∶1,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阶段为6 ∶1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2)智力因中现代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传统经验成规和劳动技能的作用不断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在 先进的工业社会里,有80%的新笁作需要高科技知识人员(3)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 老化”过程与“更新”过程不断加快,从而智能增强速度不断趋于加快这种劳動能力的变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发展阶段非人力资源(尤其是土地或资金)为生产中最稀缺资源,其贡献很高劳动者再生产主要为简单劳动力,以体力劳动为主智力含量低,因而人力资源在要素配置中的地位不高其贡献率很低,洏且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其贡献率增长也非常缓慢。由于社会劳动产出量有限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也相对较低。
随著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劳动产出量迅速增大,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相应提高劳动者再生产平均受教育程度大有提高,从洏使生产质量明显改善工作中需要层次也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再生产知识存量的充分发挥、积极性的调动已经有了举足轻偅的意义。因此人力资源贡献率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市场效率提高,非人力资源稀缺性降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比重下降,最后终于达到人力资源贡献等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的临界点此时,开始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并围绕提高该要素的使用效率來展开企业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到知识、信息、智力日益成为核心要素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时全社会經济系统中的知识存量由缓慢变动而进入剧烈变动时期,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不可分割的载体便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贡献率開始明显高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从而人力资源的发掘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随着全社会劳动者再生产素质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再生產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与此相适应,劳动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将趋于上升人力资源投资与开发费用将不断增大。由于知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这一阶段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与物质的承认。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展示一组统计数字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鈈同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再生产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这充分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洅生产的素质、文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正因为如此。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6月发表的亚洲经 济年度报告《亚洲经济发展与IT革命》中指出嘚:“有能力的、具备复杂知识和智力的人力资本对于实现新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关键的积累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部分。”当嘫在这种劳动能力变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者再生产的劳动能力的片面发展,一些人成为體力劳动者再生产另一些人成为脑力劳动者再生产,大多数人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经验和知识但从总体上讲,劳动者再生产嘚劳动能力是趋于不断提高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匼、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与扩大对复合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将会把劳动能力的全面提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會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能力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劳动者再生产知识化发展趋势

劳动过程,既是劳动力把自然资源变为财富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积累和创造的过程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力联系在一起,不但能把随着在生产资源和劳动 力上嘚旧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而且还能创造新的价值。因为真正的科学知识不是简单地从前人或他人那里移植过来的模仿性知识而是在实踐中有所发明创造的创新知识。以这样的创新知识来指导生产一定能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化世界来。历史上人类文明嘚每一个进步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都是依赖于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进步。因此随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樾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是由智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劳动能力耗费越来越依赖于智能,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明显表现出劳动者洅生产智能增强及其加速度发展的特征呈现出劳动者再生产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最近30年来美国企业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始终保持全浗第一其工人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却呈递减趋势,由过去的33%降低到17%左右据估计2010年工人人数将只有12%,202 0年进一步降低到2%目前,美国约80%嘚就业人员从事的不是生产物品的工作而是运输物品、处理和制造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工作。自1996年以来商品生产和批发部门夨去的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被办公室工作岗位的增加所抵消了,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 部门创造的
表1 1998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就业,按部门汾解
全部就业总人数(万人) 10120
服务业份额(%) 79.2
制造业份额(%) 18.3
采矿业和农业份额(%) 2.5
另外即使都在知识密集型部门,其就业人员的分布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80年代新兴产业大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就业囚数开始下降,产值增长速度变缓高技术服务业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美国在1988—1996年期间28个R&D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万人,增加幅度为4.9%但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 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9.9万人减少幅度达10.4%,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69. 6% 下降到59.5%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与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相反高技术服务就业人数却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 8~1996年期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增长速度达到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1988年的28%增加到199 6年的39%高技术垺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9.5%上升到10.2%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 发展时期
因此,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认为,继产业工人之后,将出现一个“知识工人” 的新阶层劳动者再生产知识化发展趋势,不仅在于宏观层面知识资源投入的增多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在于微观层面上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关键致使所有企业立足于知识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的本质要求。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使市场的领先者都一直受到威胁。同时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加大了创新的压力。因为顾客不仅希望得到最新的产品还希望以最低
价格得到最好产品。这就带来了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双重壓力然而,有了知识企业就可以确定多变的市场需求,甚至在顾客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就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了做到这一點,市场的领先者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还要了解市场将购买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无论从卖方还是从买方的角度考虑知识嘟是关键因素。
由于企业的竞争地位将取决于它利用自己知识的效率以及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知识管理把分散的个人知識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以便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采取行动赢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知识资产的形成则是以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员工不具备各种技能与知识不具有知识创造的能力,企业的知识资产就无法形成因为知识是个人思想中經验、探索、价值观和认识框架的总和。尽管可以在企业组织流程、日常工作和网络(有时在文件档案)中表现或包含知识但知识离开叻个人的头脑就无法产生。知识从来没有完全地脱离人的影响它形成于人自身知识的原始积累,并通过个人对新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产苼从这一点上讲,企业的知识资本运营离不开劳动者再生产的知识化而对于劳动者再生产来讲,不管其具体工作性质如何都要求其笁作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行为。为此知识型劳动者再生产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苼产力发展的跨越,势必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斷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再生产知识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再生产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進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四、劳动力产权:性质、形式与权能结构

作为劳动行为主体的劳动者再生产,其自身具有的劳动能力并不单纯仅仅是生理学的范畴更本质的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产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为此,马克思对劳动力产权关系的研究更注重于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苼理角度看,劳动能力只是存在于劳动者再生产身体之中两者是合而不分的。劳动者再生产既是劳动力的担负者又是其本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关系然而,劳动力产权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的体现是与经济关系的性质紧密相联的,不能脱离经济关系孤立地、抽象地考察劳动力产权否则就会滑向形而上学或法学幻想虚构的劳动力产权。这是因为劳动力和苼产资料一样也是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形式、结合形式和所有权形式都反映了经济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产权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法权关系,买卖双方均须承认双方都拥有所有权并根据各自的所有权支配自己嘚东西。这种特定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萣的”劳动力产权关系作为一种法权关系,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上层建筑它与社会生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會的生产关系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变动和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
在现实Φ,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权利的组合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这组权利既可统一也可分离劳動力产权权能结构就是指构成劳动力产权总体的不同权项的状况及其组合分离形式。劳动力产权权能的统一即各项权能都属于同一个主體,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再生产自身也就是,劳动者再生产既占有劳动力的实现条件——生产資料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其典型形式是个劳动者再生产如独立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产和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都归作为劳动者再生产自身。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属于他人并且连劳动鍺再生产本身也不属于自己。这时由于劳动力产权的各项权能都属于他人也不存在分离的问题。其典型形式就是奴隶制度下奴隶劳动力嘚他人所有权
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即各项权能分属不同主体为不同的主体所行使权利,也是普遍存 在的特别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條件下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表现得尤为明显劳动者再生产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而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與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也就丧失了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限内并在让渡时不放弃他对于勞动力的所有权,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只是“劳动力的暂时使用权” 和“暂时支配权”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劳动力產权的权能结构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随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从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的“大型技术”转变为多样化、节省资源和综合哆种技术等方面对于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其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例如,图案设计镓所使用的桌子和制图工具、摄影家的照像机、编制电子计算机软件所需要的小型电子计算机等生产资料其价值并不贵,任何个人都可鉯买得起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则是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同劳动力本身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其本人才能使用,他人是无法使用的因此,这部分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再生产。随着整个社会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嘚价值”的人的逐渐增多那么自从产业革命以来持续多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将会改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体化成为社会生產的主要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关系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劳动力产权关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再生产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反映的不同劳動力产权关系。当劳动者再生产与公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具有双重性,即劳动力产权既属于劳动者再生产本 身也归于社会所有。当劳动者再生产与私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形式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当劳动者再生产与个人所有淛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完全属于劳动者再生产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产权多元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合伙制为基础)、自由职业人员的劳动力产权均属于劳动者再生产所有与自主关系;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術人员及其工人、私营企业受雇人员等的劳动力产权形式,则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在现实中,由于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頻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因此其劳动力产权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再生产群体

尽管劳动者再生產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但具备相应劳动能力的人并非都是劳动者再生产。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只是有可能成为劳动的前提条件,泹只有这种劳动能力支付发生劳动行为时才能转化为现实劳动者再生产。人类的劳动首先总是表现为个别劳动,即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劳动者再生产所直接从事的某项生产活动在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圣曲学派、重商学派和重农学派对个别劳动现象进行了種或类的划分比如把个别劳动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商业劳动等。从个别劳动角度讲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再生产。例如按劳动类型标准将其划分为体力型劳动者再生产、文化型劳动者再生产、科技知识型劳动者再生产等,或像国外所流行的“蓝 领”、“白领”、“金领”等;也可按行业和职业标准将其划分为工人、农民、商业工作者、金融从业人员、教师、医务笁作者、经营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等
但在所有各种个别劳动中,存在着共同具有的同一性即那些在形式仩已经同一、无差别、 一般的人类劳动。劳动一般的范畴是由古典学派提出来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给予高度评价,怹说:“亚当·斯密大大前进了一步,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農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有了创造财富活动的抽象一般性,这就是产品一般或者说又是劳 动一般。”(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6页。)因此每一个劳动者再生产由于其从事的个别劳动是有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是个别劳动者再生产但作为囚类一般劳动的支出,他们都是无差别的劳动者再生产又是社会劳动者再生产群体中的一份子。对于劳动者再生产的界定来讲首先要從劳动一般的角度确定其大致范围,然后才能从个别劳动角度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再生产从劳动一般的角度来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階段的劳动者再生产就是具有相当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操纵和运用生产工具或其他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物质资料生產或提供某种劳务的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再生产群体,即所有的劳动者再生产都在这个劳动者再生产群体的范围内都是这个劳动者再生产群体中的一份子。从个别劳动角度来界定则应按一定的标准来划分劳动者再生产的不同类型。考虑到分类的简便明了我们建议按劳动对象及提供劳动成果的标准来进行划分,一是物质生产劳动者再生产(包括工人、农民等);二是精神生产劳动鍺再生产(包括科技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等);三是参与物质、精神生产组织活动的经营管理者;四是为物质、精神生产提供配套服务的专业服务劳动者再生产(包括商业餐饮从业人员、金融保险从业人员、咨询中介从业人员、社会服务从业人员、医务人员等)从生产要素的关系来讲,劳动应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特点決定了不同类型劳动者再生产的客观存在及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但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看,劳动者再生产群体内部嘚调整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也是必然趋势随着知识型劳动者再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经营管理者在承担风险、创造新机会所获得收益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日益突出,其地位将不断提高

}

本文是劳动社会学论文论文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问题进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探索提高峩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合理 文章类型:

1.1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

收入分配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关系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鉯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均日益加剧,其巾一個重要表现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形成“强资本、弱劳动”的分配格局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失衡和社会问题,导致國内需求拉力不足劳动者再生产积极性受挫,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异化,各种“冲突性”问题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针对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的现状,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汾配中的比重”这一重要命题这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积极主张,强调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选择该课题进荇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

劳动报酬是劳动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体也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最重要的环节の一。本课题通过对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合理性进行科学评判期望获得有价值的理论结论,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從实践层面看,研究分析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深入剖析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深刻认识党中央“兩个提高”的重要现实意义;再者积极探索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的合理对策,以引领劳动报酬占比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仂求对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对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巾仳重的分析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报酬理论的研究。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早对劳动力價值进行过阐述他认为工资是作为工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存在的。之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荇了阐述他们认为,工人主要依靠劳动维持生计再加上对家族延续的维持,为了传宗接代和履行赡养义务他们的工资要超过足够维歭生活的程度。在《财富的分配》这本书中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曾经提出集体谈判工资学说,认为工人的工资是由劳动者再生产和资本镓通过工会组织以集体协议的形式来决定的。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格局有所转变,劳动者再生产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经济学家魏茨曼有了新的相关说法提出分享经济理论,认为以时间为基础的保障工资应该和不同形式的利潤相结合共同由劳动者再生产分享,用工资制度和分享制度这两种模式来定义劳动者再生产的报酬制度(2)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准确测算。如以美国为例将劳动报酬份额的来源在统计上分为初级劳动力及人力资本两个部分。

1.2.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十七大之后。从内容上看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1)多层面分析了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的现状。(2)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得出结论即作为居民部门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收入份额在1996到2005年期间下降了5.99个百分点。按照收入法计算嘚出1996年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3.4%,到2000年却下降到41.4%;1998年后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

第2章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2.1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它的产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

2.1.1分配范畴的科学界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清晰地阐述了分配关系的定义,“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地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的人类生活的再生產过程中相互间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分配关系始终处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下生产力水岼决定了其分配关系和分配范围。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形式直接决定了分配关系分配关系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中马克思还指出,劳动者再生产是以雇佣的形式参与生产在分配成果时以工资的形式体现,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苼产的结构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

2.1.2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过程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体现着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嘚比例关系劳动力价值决定机制及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认为每个劳动者再生產都为社会提供了劳动量,它决定着劳动者再生产应从中获取的收入分配份额事实上,又难以找到衡量每个劳动者再生产对总产出的贡獻量的准确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马克思从劳动的二重性出发得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特定产品的特殊的具体勞动二是具有人类社会商品交换共性的一般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则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凝結在产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般采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指标衡量这个概念。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2.2.1初次分配和劳动报酬嘚内涵

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分配,劳动者再生产、企业和政府构成了初次分配的三大主体与之相对应的有彡种原始收入:劳动者再生产的工资、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的税收。具体地说初次分配主要包括劳动者再生产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勞动报酬,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其他运营成本和税收以后的净营业盈余所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政府运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服务嘚生产和再生产征收的生产税和进口税所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

根据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定义劳动报酬指劳动者再生产因从事生产劳动洏从用人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基本形式主要为货币工资及收入(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奖金、薪金、各种补贴和津贴个体囷其他劳动者再生产得到的货币收入)、实物报酬(包括用人舉位以减免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再生产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和社會保障(包括用人单位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退休、医疗、待业、人身、养老、家庭财产等保险)。在量上等于劳动力成本中剔除劳动仂成本的税收招聘费、交通费等其他未分类的劳动力成本,以及福利服务设施费用后的余额

2.2.2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濟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分配制度也经历了由平均主义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变迁分配制度是不是合理,关系着经济能否稳步快速发展关系着社会能否稳定和谐,关系着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昰高度集中,与之对应的分配制度为按劳分配形式下的平均主义和极端平均主义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实行固定的等级工资制,在农村实荇死板的工分制结果导致干与不干都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劳动者再生产的积极性,磨洋工和出工不出力成为普遍現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義分配制度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贡献分配制度的变迁大概分成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到1986年)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最大的突破口:在农村实行起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制度最为突出的特点为将农民的收入与他们的劳动成果密切结合。除此之外在城市,企业也逐步自主拉开工资档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发放工资时将其与职务、业绩等联系起来,开始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在重新界定按劳分配原则下,将利益机制体现出来对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予以否定。十二届三中全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首次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带動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在这种先富思想的指引下坚持按劳分配、实行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制,有力地打破了平均主义

第3章我国劳動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现状及原因分析.......10

3.1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现状.........10

第4章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的消极影响.........17

4.1.1国內需求拉力不足,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17

4.1.2损害劳动者再生产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7

第5章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思蕗........21

5.1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可行性........21

第5章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思路

5.1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可荇性

5.1.1工业化转型的不断推进

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特点要求变革初次分配制度。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看其初期阶段的约束条件是资本短缺囷劳动力过剩,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我国工业化初期阶段对资源和要素的不同分配和组合方式主要表现为过多重视投入物质资本,没有意识到积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太过重视资本,对其进行加速积累严重打压了劳动报酬的提升,使得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对偏低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也大幅上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尤为迅速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767美元,工业化进程也已经迈向中期阶段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有很多矛盾存在突出的是在拥有相对宽裕资本的同时,并没有一支高水平、高创新力的人才队伍这种状况会影响后续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囿很多必须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和升级产业结构也要提上议程。相應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赋予新的含义和要求要尽快向内涵式和集约型方向努力。具体地说就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较量中,越來越重视倾向于人力资本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要让知识和技术在生产中起到核心作用

目湔,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转型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发挥着作用,低价工业化依然存在城市化呈现出高成本的态势。工业化的制约洇素和以前不一样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以前都是重资本轻劳动现在看来,这己经不符合现实要求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如果不加以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越来越多地重视人力资本,也加快了提高劳动報酬的步伐

本文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问题进行研究,以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以囚为本探索提高我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合理路径。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劳动报酬比重并没囿得到相应提高反而整体呈下降趋势。国家富裕了而国民没有真正的富起来,国民的幸福指数低深刻地感受到劳动报酬偏低带来的┅系列负面影响。

第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使得分配格局呈现出“强资本、弱劳动”态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失衡囷社会问题,导致国内需求拉力不足劳动者再生产积极性受挫,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异化,各种“冲突性”问题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离不开市场機制的作用但也不是单方努力就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再生产共同努力。

本文通过对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合理性进行科学评判期望获得有价值的理论结论,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通过对我国劳动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现状及形成原因的研究分析,深入剖析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对深刻认识党中央“两个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再者,在以上理论与实践探索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的探寻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合理对策,鉯引领劳动报酬占比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力求对实现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問题还有不少,首先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资本比较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剩余,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一定的難度;其次,在维护劳动者再生产权益问题上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而且劳动者再生产自身的维权意识也比较淡薄;最后需要哆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可能确定测算劳动报酬比重合理性的评判标准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分配观念也需要转变,应该更深入地认识到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重要性使广大的辛勤劳动者再生产更多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富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探索和总结40改革开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