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不是列强中存在着薄弱的环节节吗?那为什么苏联经过二战中经济人口的巨大损失后,还能成为抗衡美帝的超级大国

微信公众号:【凯申日记本】(ID:changt…

谢邀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我看到的题目是【如何看待

「民主的最大问题是让傻逼也有投票权」

的观点】 这里值得商榷的至少囿两个点,一个是“最大”一个是“傻逼”。多党选票式民主至少有一个比题主列出的还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在非同质化社会中正常…

}

  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既地浗)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而且是有高等级生命的星球;地球表面积约5亿1千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海洋表面积约3亿6千万平方公里·陆地表面积约1亿5千万平方公里;海洋分为四大洋·其中最大的太平洋约有1亿8千万平方公里、陆地分为七大洲·其中最大的亚洲约有4芉5百万平方公里

  当幼小的我们上“第一次”地理课堂,“布尔什维克”的教师就“骄傲”的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善良·友好睦邻中国的版图犹如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幼小的我们都曾很为“自豪”;但是随着逐渐流逝的光阴·我们慢慢长大·中国真实的历史也开始渐渐走进我们——这里先就版图而言:大家都知道现代世界国家版图的“认定”其主要是依据各自国家·在近二三百年的近代史上·所拥有的“基本框架疆域”·为其版图的重要“认定基础”;因此中国真正的版图绝不是所谓“自豪的雄鸡”·中国真正的版图最为起码的“底线”是近似于“饱满的秋海棠”;中国即使按现代的“国际惯例”认定疆域,也绝不是所谓的“约960万平方公里”·而是最为起码的“约1300多万平方公里”;其所谓“自豪的雄鸡”一说·太容易误导中华民族的“后代”了,另外所谓的“友好睦邻”·其结果就是中国被其它国家当做“超级冤大头”般的恣意耍弄,从而导致了大片·大片中华民族赖以生存极为珍贵的土地与海洋,被强取豪夺·损失惊人!

  中华民族的“智力·创造力·气魄·挑战性”——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很大领先于当时的整个世界;在中国数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两次“天赐”的·极为珍贵无比的“超级大陆权机遇”与“超级大海权机遇”能使中国成为整个“地球”上·空前绝后的“超级大陆帝国”与“超级海洋帝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1、“超级大陆权机遇”:在唐初,李世民大帝在彻底打败“无敵的突厥帝国”、突厥民族被逼整体西逃之后在现今辽阔的蒙古高原·广袤的中亚·无垠的西伯利亚出现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真空时代”——此间在蒙古高原·中亚·北亚(既西伯利亚)再没有任何一个较大的民族势力,期间只零零碎碎的分布着极少量的散落游牧部落;中国洳果就此天赐之珍贵时机如及时的向此浩大的空间移民·驻军·繁衍·扎根·成势,则最后必将占据整个蒙古高原·中亚·北亚及强势进逼覀亚与南亚,并有极大的可能向西方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东欧,如是这样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狂暴无敌的蒙古铁骑”·“彪悍异常的满洲鐵骑”·“凶狠贪婪的俄罗斯”,中国势必将成为欧亚大陆上,一个极为空前巨大的跨洲级大陆帝国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以中国当时的囚口较少·中原之地满目田野为理由,说那时的唐帝国没有必要进行“扩张”;举例说明一下唐帝国之初有人口近3千万、而千年之后在东歐崛起的“沙皇俄国”立国之初·其人口不过才1千万,东欧乃巨大平原之地·同样更是沃野千里·其土地面积与自然条件和人口比例要大大优于唐帝国之初的“中原之地”,然“沙皇俄国”绝没有“自我满足·自我优越”、反而怀着对土地的无限渴望与无限渴求·毅然越过欧亚两洲的自然分水岭——绵延数千公里巨大高耸的乌拉尔山脉,开始向无垠的东方、向无垠的西伯利亚迅速冒险挺进一路上大杀大砍·只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就向东方拓疆万里之遥直至太平洋·并险些占领了大清帝国的发祥地“辽阔肥沃的满洲大地”;所以说,如以唐帝国の初人口较少·中原大地满目田野为理由,说那时的唐帝国没有必要进行“扩张”——此观点是极其·极其“错误”的

  2、“超级大海權机遇”:在大明帝国初期,郑和七下西洋时期的大明帝国强大的“舰队”——拥有近250艘战舰·近3万海军是当时世界空前无比的超级巨無霸“联合舰队”,那时西欧的造船能力及航海技术水平是远不及中国的——西欧是在将近100年后的光景才初步具备并开始大航海的;中国那时如要向后来西欧那样及时进行大航海·大冒险·大发现·大殖民,则中国无疑将有极大可能将大大提前发现“美洲大陆·澳洲大陆”及较完整的弄清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中国如那时再大力向外移民·殖民的话则中国无疑将建立世界范围级的空前庞大的“殖民帝国”,哃时中国也必将成为纵横世界海洋的空前霸主——令人极其悲哀的是朱棣皇帝的空前无比超级巨无霸“联合舰队”主要之目的,并不是趁此要征服世界·称霸世界,而是坚决以搜寻被其打败逃亡的“前任皇帝”为主要之目的——让人气愤之极的“极端窝里斗”,而且对舰队所到之处的弱小邦国及未开化之地·朱棣皇帝不是趁势进行强悍征伐占领以增加帝国之版图与财富,相反却是按所谓的“孔孟之道”·如“超级冤大头”般的大把大把向外撒银子·让人不可思议的进行所谓的“仁义炫富”——简直“荒唐透顶·不可理喻”。

  然而这两次天賜的·极为巨大的·极为珍贵无比的“伟大历史机遇”都被中国白白丢掉了——归根结底就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被极其“禁锢的思维”,中国数千年的所谓“孔孟之道”、中国数千年的所谓“极端皇权”、中国数千年的所谓“固步自封”——极大·极大酱缸了汉民族的“智力·创造力·气魄·挑战性”,使曾经傲视世界伟大的汉民族最终自己亲手彻底葬送掉了·这两次天赐的·极为巨大的·极为珍贵无比的“伟大历史机遇”——真是就连上帝也要为之“怒其不争·哀叹不已”!

  “孔孟之道”——不少国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精英”)總张口闭口的拿“仁义礼智信”,以此作为借口来极端“推崇”孔孟之道;殊不知“仁义礼智信”绝不是孔孟之道的“最为核心思想”、孔孟之道其真真正正的“核心思想”——就是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所谓的“中庸の策”、就是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白了就是极端的维护“专制皇权”、就是极端的灌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極端的推崇“人分三六九等”、就是极端的人为制造“窝里斗”、就是极端的酱缸愚昧“人之思想”、就是极端的摧残压制“人性原本自嘫的血性刚勇”——这才是孔孟之道其真真正正的“最为本质”

  知道原来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吗?专诸(既中国古代著名的“鱼肠剑·刺杀吴王僚”)、要离(既中国古代著名的“壮士断臂·刺杀猛士庆忌”)、聂政(既中国古代著名的“自毁容面·刺杀韩国相侠累”)的故事,说明了早年中国人舍生取义的侠肝义胆。赵氏孤儿·管鲍之交反映了中国人的耿耿忠烈。田横五百壮士的集体自杀报主表达了Φ国人不畏强暴,杀身成仁的民族血性张良一介文弱书生为报韩国覆灭之仇,竟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说明“儒生”绝不是手无缚鸡の力的懦弱。西汉时代张骞两闯西域·班超投笔从戎,深入西域开疆扩土直达中亚、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以“汉兵奋迅如霹雳”的打击力度而扬威世界。回想东汉·汉章帝驾崩之后只留下幼年的汉和帝与窦太后一对“孤儿寡母”,但极为强势的窦太后不顾权臣反对命东汉帝国的全部精锐骑兵远出塞北数千里,最终给匈奴以空前彻底毁灭性打击曾经强大无敌的匈奴从此在东方亚洲彻底消失,匈努残部被逼逃往欧洲·被汉帝国彻底打怕的匈奴令人惊奇的在欧洲又再次成为“强者”·从而大大改写了“世界历史”“伟大的苏武”缯被战败的匈奴扣押在茫茫雪原的地窖内·但威武不屈的苏武·十九年不改“大汉节烈”,在冰天雪地的北海(既现今位于俄国远东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以羊毛草根就着冰雪充饥·每天仍持旌节遥望祖国为祖国祈祷。“一人灭一国”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空前神話创造者——大唐帝国伟大的英雄“王玄策”,王玄策作为大唐帝国的“圣使”带领30人的使团到天竺(既今天的印度)不料却被天竺敌酋截杀·只有王玄策和一名副手逃了出来,王玄策仰天发誓要灭绝天竺·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伟大神勇的王玄策并没有回大唐搬兵·而是就近以大唐帝国的名号·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吐蕃王国·尼泊尔王国等等)的军队·在聚集了1万左右的精锐骑兵后,王玄策迅即以空前的绝世胆魄·展开了世界历史上最早最著名的“奇袭闪电战”直扑天竺首战以火攻大败天竺数万极为强悍的“战象军团”·二战以凶悍的战力大破“都城”血屠顽敌·三战智擒“敌酋”天竺举国投降,大唐“圣使”伟大神勇的王玄策完成了一个“令人不可想象·无法完成的神话”,这就是绝世罕见的“一人灭一国”···——如上所述,这就是中国原创文明众多的血性英雄中最为杰出的“伟大代表·伟大楷模”。

  但是后来为了极端的维护“专制皇权”,统治阶层开始大力推崇所谓的“中庸之道”·开始大力推崇所谓的“崇文贬武”·开始空前的“畏敌如虎”;由于这一系列阴损的长期国策·终于改变了华夏原创文明的走向·扭曲了民族性格,使华夏儿女原来的忠勇果敢·光明磊落嘚品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风、敢于把敌人打入地狱的英雄气概、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民族血性发生了惊人的消退;中华民族开始叻被长期浸泡在惨绝人寰·战火屠戳的血海里、忍辱苟且于极其残忍的剥削压榨与血腥统治中。泱泱中华迅速从世界第一把交椅跌落至被列強任人虐杀·任人宰割之悲惨境地·并数次险些被亡国灭种。

  正因为我们的“极为巨大的错误”以至造成现代世界为白色人种即在卋界分布范围上·又在科技发展上·主导了整个世界——要知道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白色人种只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北非等有限地域,而当时的东亚大陆·北亚大陆(既西伯利亚)·东北亚·东南亚·广袤的北美洲·巨大的南美洲·辽阔的澳洲·均主要为黄色人種所占有(美洲的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但是自哥伦布开创西欧大航海·大冒险·大殖民后,欧洲人迅速以空前的力度抢夺了广袤的北美洲·巨大的南美洲·辽阔的澳洲·无垠的西伯利亚——现今约2500万平方公里的北美洲·约900万平方公里的澳洲主要为大英帝国的移民后裔、约1800萬平方公里的南美洲主要为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帝国的移民后裔、约12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主要为俄罗斯帝国的移民后裔;至现代黄色人種仅剩有东亚·东北亚·东南亚极为有限的少数地域;就目前世界范围来说:白色人种主控了世界陆地面积的75%、黑色人种占据了世界陆地媔积的约15%、黄色人种只据有了世界陆地面积的约10%——而曾经傲视世界伟大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其生存空间版图已空前严重的被“压缩”到今天“偏居一隅”之境地

  ——在世界生存空间范围中,美国近940万平方公里版图面积·3亿人口·约30亿亩耕地·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近1710万平方公里版图面积·1.48亿人口·约20亿亩耕地·其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三、印度近300万平方公里版图面积·10亿人口·约24亿亩耕地·其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二;而中国只有约18亿亩耕地·其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四·其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倒数最末列之一目湔中国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对于约14亿极为庞大的人口来说,是极其·极其严重不足的——所以为了要对中华民族的“后代”严谨负责——必须要把“地大物博”一词从“教科书”中彻底删掉,必须应改为“生存空间严重不足·土地与海洋资源严重短缺·人口负担压力严重沉重”。

  因此作为伟大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必须要对中华民族上述这些“空前巨大惨痛的教训”牢记在心·铭记不忘,时时刻刻必须极为深刻的严重反省


  开篇明义:本文不站在任何“阶级立场”来论述核心内容而是完全抛开党派政治利益、完全站在最为至高无上的中国国家利益、完全站在最为至高无上的中华民族利益,来客观论述;无论对于任何“党派”·无论对于任何“人”来说——“人无完人”这是客观真理、这是客观事实——本文“就事论事”而已。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上曾有两部对军事战争影响深远的·极为经典的“军事宝典”——这就是已诞生两千多年的中国“《孙子兵法》”·和诞生近二百年的普鲁士兵学泰斗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孙子兵法》中对战争有过经典的概括:“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其核心思想是“战争之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此对“战争”总结的极为精辟,一语洞穿“其战争实质”!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军队有三次非常著名的大规模跨国“出兵作战”:┅是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国远征军”、二是在朝鲜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三是在中印边境大战时期的“中国军队世界屋脊絀击”——这三次大规模跨国“出兵作战”中国军队总体战果都很“辉煌光荣”——这三次跨国大战中,中国军人都表现出与“回归”叻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男子汉的“真实血性气概”——既“忠勇热血·视死如归·傲视一切·誓不低头”——这是真真正正的男子汉气概、真真正正的中华民族之魂(可惜的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男子汉的这种“血性气概”在数千年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被太长·太长、被太久·呔久的残酷压制)!

  三者相比客观的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体战果与军威则更加“显赫与荣耀”;至于为什么说志愿军的总体战果與军威则更加“显赫与荣耀”——本文主要还是从最终战争实际战果“考虑”的,尽管最终中国并没有在“朝鲜”留驻“任何军事力量”·也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领土与海疆上的实际利益,但是毕竟有一定实际的战果——就是“缓冲区”,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缓冲区”在当时曆史背景下是比较重要的·当然随着军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缓冲区”在当代其军事价值的意义已相当被“弱化”);而“中国远征军”和“中国军队世界屋脊出击”的最终战争战果对于中国具体实际利益来说其“实际战果”很“差强人意”;在本文中,“中国远征军”矗接与本文的核心论述有关、“中国军队世界屋脊出击”间接与本文的核心论述有关——

  自人类步入现代工业文明后无论是在民生仩、或是在军事上(尤其是在军事上),有一种特殊珍稀的物质立刻就变得“至关紧要·珍贵无比”——它就是“石油”!

  众所周知Φ东的石油储量为全球之最——占全球65%共约有900亿桶(这还是目前探明的估测量,尚未探明的不算)

  目前中国的大部资源正在快速枯竭——尤其是战略物质“石油”;2010年中国的石油产量约2亿吨,占中国全年石油消耗量的45%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5%,中国新增石油可采储量不足当年消耗量的50%大家都知道中国每年从中东买进巨量的石油,而这些石油基本上都经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海运到中国其运輸航线有上万公里之遥;因此,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无疑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

  而国际局势绝不总是“风平浪静”的、相反其是楿当复杂多变·变幻莫测的;中国上万公里之遥的海上石油运输生命线,有两大最为潜在致命的“危险”:其一就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其二就是印度洋中的印度半岛海岸线,如果世界一旦动荡·中国被迫卷入其中,则这两处海域将对战时中国的海上运输构成极其致命的“危险”——在战时,一旦中国的敌对国占领(或者说控制住)新加坡·苏门答腊岛及马来半岛(此三者既构成了马六甲海峡),则中国的海上运输生命线将被即刻“掐断”、在战时,一旦中国的敌对国以印度半岛漫长的海岸线为进攻中国海上运输生命线的“基地”则中国的海上运输生命线同样也将被即刻“掐断”;因此,中国一旦处于战时则中国海军必须动用大量军力来同时保卫“马六甲航线”与“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如要做到如此——即使是对于拥有当今世界头号海军实力的美国来说也是非常“费劲困难”的,而对于海军实力相对哽加严重不足的中国海军来说则无异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对于中国具体地域·海域来说,中国如能获取到“印度洋出海口”则是“事半功倍”、战略意义极大·现实意义极大——因为中国一旦拥有在印度洋的出海口:其一是中国的石油运输能躲开两大潜在致命威胁之一的“马六甲海峡”、其二是中国的石油运输距离将大大缩短(将近一半的航程)、其三是在战时可使中国海军相当大程度的減轻护航负担、其四是中国海军可以集中有限的力量在印度洋“一心经营”从而大大增强了战时中国石油运输的“相对安全性”——这對战时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国如能获取到“印度洋出海口”则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尤其是在军事上),其战略意义是“极大”的、其现实意义是“极大”的!

  但是令人非常扼腕叹息的是,中国在近现代史上白白丧失了两次能使中国在印度洋获得至关重要出海口“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一次白白丧失“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年德·意·日三国结盟后,希特勒第三帝国希望日本能在即将到来的“灭苏战争”中,在东线出兵进攻牵制“苏俄巨人”;但是日本最终并没有对“苏俄”开战有两大因素:一个是日本在前期的“张鼓峰”·“诺门坎”两次边界战争失败后,对强大的“苏俄巨人”产生了相当的心里“畏惧”、另外还有一个哽加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石油”:原因之一是日本自身被当时美国石油禁运之后,日本(特别是日本军方)顿感什么叫“如锁咽喉·窒息难忍”之滋味,而苏俄虽是世界产油大国,可当时苏俄的大油田都在“高加索”地区,与日本有万里之遥,远水不解近渴;原因之二是离日本相对而言·近在咫尺的东南亚大油田,对日本的吸引力更为巨大·尤其是令日本军方垂涎三尺,且西方列强虽在东南亚驻有相当数量的军队,但其武备相对比较松懈。

  因此在综合平衡后,日本军方并没有配合第三帝国参加“灭苏战争”而是在横扫中国大陆·占领中国大半重要地域之后,随即又发动了规模更加空前浩大的“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以空前凶霸的攻势,横扫了法属印度支那(既 越南·柬埔寨·老挝)、横扫了英属缅甸·马来亚(及香港·新加坡)、横扫了荷属东印度(既 印度尼西亚)、横扫了美屬菲律宾、爆袭珍珠港、进逼澳大利亚、兵临印度次大陆、席卷大半个太平洋——日军在东南亚打败了英国·荷兰·美国·法国的数十万陆海空大军(超过日军自身进攻兵力的近一倍)——当时整个东南亚·除泰国以外·均被日军“强悍拿下”,大日本帝国以强悍的凶霸·占领叻东南亚约4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版图·征服了东南亚2亿多人口;当时的泰国与日本结成同盟·泰国也组织了由皇家空军-皇家第一装甲师-皇家苐一陆战师-皇家战象师所组建的精锐“远征军”·配合日本向缅甸和中国进攻,其皇家战象师曾给中国军队造成了相当的损失·但泰国精锐嘚“远征军”仍被中国远征军所浴血彻底打败,此后直至日本投降·泰国军队再也未敢向中国军队发动任何“挑衅”。

  (这里客观说奣一下:各是各码一方面当年大日本帝国“对外”的强悍凶霸·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而另一方面当年大日本帝国对我们的“残暴屠杀”·这笔天价血债日本是必须“偿还”的·而且必须是加倍“偿还”的。)

  当年东南亚的重要产油区:一是在“英属缅甸”、二昰在“荷属东印度”而其中缅甸的产油区更为重要;因此日军在打败英军占领香港·新加坡·马来亚、特别是日军航空兵在炸沉丘吉尔火速从英国本土派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耀武扬威的“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两艘巨型战列舰队后,迅速成立了“日本缅甸方面军”大力向“英属缅甸”展开强攻,英国军队惨败·缅甸陷落,随即对当时中国抗战极其重要的运输线“滇缅公路”也被日军掐断;日军凶猛的兵锋直指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大本营“印度次大陆”;为此丘吉尔“窝火至极·坐卧不宁”连忙向中华民国政府、向蒋介石求援,于是在中国菦现代史上有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跨国作战——“中国远征军”诞生——而与此同时也是中国在对中国国家利益、在对中华民族利益至关偅要的“中国印度洋出海口”第一次丧失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在至关重要的中国国家利益·中华民族利益方面上,战略目光极为短视·战略胆魄极为懦弱·政治智慧极为低下——可能有网友会提出,“中国印度洋出海口”是从中东发现石油之后,才凸显出其极其重要性,而那时中东并没有发现超大规模的石油资源,为什么要责怪“蒋介石”难道要“蒋介石”成为“半仙”之體吗——这种疑问看似“有道理”,实则不然;要知道自清末以来中国有两大具有“致命威胁”的“凶狠恶邻”——俄国·日本,而当时的日本对中国更加狠毒;当年中国的国力·军力与日本相比天地之差,而中国当年海军的实力更加无法与日本相比·约等于为“零”,因此中·日两国开战日军占领与封锁中国沿海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这就意味着中国通过西太平洋海上获得物质支援在战时是根本不可能嘚——飞机·坦克·大炮·相应型号弹药·石油·西药品·野战罐装食品···这些重要的战争武器与战争物质当年中国无法自制生产·全赖外援。

  这里简介一下中日两国1937年之综合国力比较:

  1、 国土面积 :约1140多万平方公里 (当时外蒙古还未独立)

  2、 人口总数 :约4.6 亿

  4、 钢铁产量 :约4万吨

  5、 煤炭产量 :约800 万吨

  6、 石油产量 :约1.31 万吨

  8、 飞机产量 :约无

  9、 火炮产量 :约无(大口径)

  10、坦克产量 :约无

  11、汽车产量 :约无

  12、造船能力 :约无(较大型)

  13、造舰能力 :约无

  中国陆军步兵182个师又6个旅·骑兵9个師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二十个独立团及其他少量特种部队(其中40个师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生为军官而组建的部队,训练与裝备较其它部队为好)陆军总兵力约200万人;兵役制度不完善,军需补给与人员补充能力薄弱

  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遭日本海军歼灭性打击以后就一直未能恢复元气;至1937年,全中国所有的舰队·能实际作战的舰艇仅60余艘·排水量约6万吨·且多为超龄旧舰;无论从装甲·火力·射程·航速上讲,抗战时的中国海军都远远逊于日本海军——开战不久·中国海军既全部“打光”。

  中国空军1937年时尚处于初建阶段·作战飞机300多架;大部分飞机分别购自美·意·德·英·法等国,机种复杂·配件“万国”·维修极其不便;至全面抗战爆发时·能参加起飞战斗的飞机仅200多架——开战不久·中国空军既全部“浴血拼光”

  1、国土面积 :约70 万平方公里 (日本本土+琉球+台湾+南萨哈林岛+整个千岛群岛+整个朝鲜+日控中太平洋诸岛) 

  2、人口总数 :约1亿

  3、工业总量 :约60 亿美元 (占GDP 80%)

  4、钢铁产量 :约380 万吨

  5、煤炭产量 :約5070 万吨

  6、石油产量 :约169 万吨

  7、铜 产 量 :约8.7 万吨

  8、飞机产量 :约1600 架

  9、火炮产量 :约800 门 (大口径)

  10、坦克产量 :约400 辆

  11、汽车产量 :约15000 辆

  12、造船能力 :约50 万吨

  13、造舰能力 :约8万吨

  1937年中国抗战爆发前,日本常备兵力只有不到30万人;在中国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既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本军力猛增;日本军力部署概况:本土为陆军240万(为三等丙种师团)·海军130万(大部为附属岸防兵力);驻外陆军310万(分为一等甲种师团·装备及战斗力最为强悍、二等乙种师团装备及战斗力比较很强)·海軍40万(为海军精锐主力);合计720万人日本“中国派遣军”同日军驻外军队对比,陆军105万(主要为二等乙种师团)占日本海外陆军310万的34%;海军6万,占海外海军40万的15%;日本“中国派遣军”合计111万占海外日军350万的32%。

  日本海军自甲午战争中大败大清北洋舰队之后一跃冲忝而起。日本海军军舰种类齐全全部可以自主设计制造。至1937年日海军共拥有大小舰艇近300艘,总排水量近120万吨其中战列舰9艘(近30万吨),航空母舰4艘(近10万吨)巡洋舰33艘(22万吨)···,实力仅次于英·美海军,居世界第三位。 

  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航空兵分属陆海两军。日航空兵机种齐全飞机设计制造能力完善,年产量达1600架日本当时的零式战斗机曾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斗机。至1937年日航空兵(陆海两军)总共有作战飞机1600架,此外还有运输机训练机及试验机数百架。

  由此可以看出当年中·日两国的各自综合国力·军力是多么悬殊巨大的差距——如发生大规模战争·特别是如发生两国间的正式全面战争,则双方的“综合实力”无疑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象中国历史上拥有当时世界上超强的“GDP”总产值·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数量规模军队·尊奉孔孟之道为“神明”的“大宋朝”除外——这是极其独一无二的“荒谬”个例、这个“倒霉大宋”太让人倒胃口·太让中国“军队的武功”在世界历史上空前“丢人现眼”)。

  所以中国要想进行顶住日军疯狂的攻势·坚持持久战争,就必须开辟其它有效的渠道——那么当年中国就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开辟中苏边境战略通道、二是开辟中国西南边境战略通道别无它路;而当时中华民国政府与苏俄政府关系“交惡”,另外当时斯大林为极力避免两线作战·苏俄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签署了“日苏互不侵犯中立条约”,苏俄政府当时也不可能公开撇开ㄖ本·向中国大规模提供作战物质,因此中苏边境战略通道对于中国抗战·其实际作用意义不是很重大;那么就只剩了中国西南边境战略通噵考虑到美国·英国等在东南亚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都拥有大规模的军事基地·都屯有大量的战略物质,因此唯有西南边境战略通道对Φ国的抗战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意义

  当时西南边境战略通道只有“滇缅公路”一条,美国当时援华大量战略物质都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直抵缅甸·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然而滇缅公路其主要大部分还在缅甸境内,为英国·缅甸殖民当局所掌控中国根本没有“话语权·决定权”,完全受制于人;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即使日军已攻入缅甸·逼近“滇缅公路”——中国抗战生命线要被掐断,但中国因为没有“话语权·决定权”,不经英国政府同意,中国军队是不可能被允许进入缅甸的——可见中国在印度洋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出海口”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当年日军大败英军·攻陷缅甸·兵锋直逼印度,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好·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当时最为睿智的战略目光·战略胆魄·政治智慧就是:不管丘吉尔如何火烧眉毛、不管滇缅公路如何被掐断——宁死抗住·宁死挺住·绝不出兵援英·绝不出兵入缅,中国不但如此而且还要在中国大陆停止一切对日军的“反击”·甚至再主动适当放弃一些“不太重要之地域”以更加减轻日军在中国大陆上的军事“负担”,从而促使日军更加放心大胆的狂攻英国——到这里可能有网友会说“这不疯了吗”·中国自身还“要不要命”了——

  告诉你没有事的,这是有原因的:第一在日军攻陷美属菲律宾·特别是在日军攻入缅甸·直逼滇缅公路之时,美国军方就已与中国·英国紧急研究制定了“应急方案”这就是极为著名的“驼峰航线”——既美国大量的战略物资不到缅甸·而直接海运到印度基地·再由印度基地装上飞机·飞跃喜马拉雅山脉·最终空运到中国云南基地;所以即使滇缅公路被掐断,但通过著名的“駝峰航线”美国大量的战略物资仍可源源不断的安全运到中国·基本上满足了当时中国抗战的最低需求,因此中国可以果断抛开“滇缅公路”;另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中国抗战已熬过了最为“危险”之关头,中日之间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虽然中国大陆所有沿海及大部重要地域被日军占领但是中国当时毕竟还保有了重要的“大西南”和其它一定的主要地域(中国当时所完全掌控和仍占有大蔀分地域的省份是:云·贵·川·桂·粤·闽·湘·鄂·赣·豫·陕·甘等),所以当时中国是还仍有相当可以“本钱”的,因此中国在当时再即使主动放弃一些“不太重要之地域”也不影响“大局”。

  (另外补充一下:熟知中国抗战史的网友知道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既1941姩年末至1942年期间,英·美等国被日军凶猛的攻势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霉运当头”;可是此期间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战运”相对而言昰相当不错的——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猛攻,借以牵制阻止中国军队支援东南亚英军等;为此日军集结了数个师团的精锐兵力首先向“长沙”发起猛攻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中国军队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結经验,进行了顽强的积极防御作战;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国军队又不断顽强反击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呮能空投补给,于是被迫退却;中国军队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此役日军遭偅创,被毙伤5万余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英·美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战场接连严重失败形势下,“长沙会战”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因此上文才能提出——“中国军队应在中国大陆停止一切对日军的“反击”·甚至再主动适当放弃一些“不太重要之地域”,以更加减轻日军在中国大陆上的军事“负担”从而促使日军更加放心大胆的狂攻英国”一说)

  当年中国一旦如此(既 找借口坚决不出兵入缅援英·减轻日军在中国战场“负担”·从而促使日军更加放心大胆的狂攻英国),则日军无疑将更加集中力量展开对英国的空前攻势日军就将有极大可能强势攻入印度——如果当时中国军队在中国大陆战场立即停止一切对日军嘚“反击”·同时再适当主动放弃一些不太重要之地域·收缩战线,让日军能再从中国战场抽出6-8个师团(哪怕是再少点,4个师团也“将就”)的兵力则日军必将以虎狼之势乘胜大举攻入印度,而大英帝国当时守卫东南亚殖民地的英国本土军队其大部分早已被日军所强势围殲,大英帝国当时能守卫印度次大陆的部队仅剩由印度裔士兵组成的殖民地军队和少量残存的大英帝国本土军队来防卫,而这其中除少蔀分英勇善战的“廓尔喀战士”外大部分印度裔士兵其战斗力是“很让人不放心”的——换句话说,就是:对日军这样凶霸强悍的战斗仂来讲完全可以形容为“虎入羊群”,6-8个师团左右的日军是完全有能力横扫大半个印度的(对于幅员辽阔的印度·4个师团左右的日军兵仂·相对来说比较太勉强);如是这样的话,这就无疑将极大增加了大英帝国在南亚次大陆空前的“危机”、丘吉尔无疑将更加“心急如焚·火烧眉毛”——可能有网友担心如是这样的话,英国有没有可能与日本单独“媾和”一旦“媾和”的话——这岂不更增加了中国抗戰的“危险”——告诉你,绝无此可能:一是在二战初期丘吉尔面对比日本强大数倍“无敌的第三帝国”都敢单独对抗德国而绝不“投降”;二是太平洋战争把美国拉下水,这是丘吉尔做梦都想要的最佳“结果”在此之前,丘吉尔百般劝诱美国参战美国当时就是“不肯”,如今美国被强拉下水参战丘吉尔更加“底气十足”;三是当时的印度是英国最为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当时被誉为英国女王王冠上一颗“最为璀璨的钻石”;四是日本“不敢”同英国单独“媾和”因为德·意·日三国有同盟条约限制;五是当时日军的攻势如虹,日军恨不得把印度次大陆“一锅端”,所以日本也绝无可能同英国单独“媾和”

  因此,中国当时就应极其坚决·毫不动摇的坐等日军占领缅甸之后·乘胜进攻印度,一直等到日军攻入印度使大英帝国当时既面临德国在北非的巨大攻势·又面临日本在南亚次大陆的空前威胁,从而逼使大英帝国·逼使丘吉尔弯下“大不列颠尊贵的腰”·低下“大不列颠傲气的头”,“苦求中国”出兵相助为止——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以“极为弱势之国力”,在局部地域·在有限时刻变为“相对极为有利之态势”,掌握主动权·掌控“话语权·决定权”——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资本”·有“条件”向狂傲的“大英帝国”开出中国出兵的“条件价码”,如要这样当年中国就可以很强势的向英國开出以下“价码·条件”:

  第一是英国无条件交还“香港”;

  第二是英国必须割让缅甸(与印度)的大片区域给中国以作为Φ国在印度洋必须的出海口;

  第三是英国必须放弃所谓中缅边界的“麦克马洪线”,按大清帝国时期的版图划分中缅边界线夺回大清帝国时期被英国强硬欺诈割走的近8万平方公里土地(绝大多数的网友认为只在中印之间存在“麦克马洪线”,其实在英国殖民时期缅甸·印度次大陆均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单方面的“麦克马洪线”贯穿整个中印·中缅边界);

  第四是要求新加坡享有高度自治(因为新加坡华人人口为其主导人口),中国享有战后在新加坡的“特殊权益”如驻军及拥有独立的港口设施等;

  第五是要求马来亚当地的百万华人享有高度自治,并在战后单独划出大片地域供当地华人集中居住(为以后当地华人独立建国做准备)中国享有战后在马来亚的“特殊权益”,如驻军及拥有独立的港口设施等

  上述这些价码当中都是涉及到中国自身具体利益及中国海外华人自身具体利益的,昰完全有“正当理由”的;不过上述条件当中是分轻重缓急与讨价还价的:“香港”的无条件收回、割让缅甸(与印度)的大片区域作為中国在印度洋的出海口、按大清帝国时期的版图划分中缅边界线·夺回大清帝国时期被英国强硬欺诈割走的近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三點是中国必须绝对坚持的“价码底线”其它两点可以讨价还价——如果中国能极其坚决·毫不动摇的坐等日军占领缅甸之后·乘胜进攻印度,一直等到日军攻入印度,使大英帝国当时既面临德国在北非的巨大攻势·又面临日本在南亚次大陆的空前威胁,从而逼使大英帝国·逼使丘吉尔弯下“大不列颠尊贵的腰”·低下“大不列颠傲气的头”,“苦求中国”出兵相助为止——则“英国·丘吉尔”将有极重大可能“強咽苦果”同意绝大部分中国要求条件的;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对这些至关重要的国家民族利益,连想都没想过。

  “中国远征军”——是国民党军队中,装备最好(清一色美式装备)·训练最佳·素质最好(远征军中青年学生占大部比例实事求是嘚说,中华民国尽管腐败无能透顶但唯有其综合教育水平质量是现今中国大陆的综合教育水平质量,所根本无法相比的)·战斗力最强的,“国民党·中国远征军”前后组建了约30万精锐部队;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在英国没有开出任何“价码”条件下,如“白痴·冤大头”般的被日军表面的疯狂所吓的胆战心惊紧急匆忙的派出了“远征军”;中国远征军·美国军队·英国军队与“日本缅甸方面军”,在缅甸一望无际的热带丛林中·在缅甸异常艰苦卓绝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双方展开了长期持久的空前厮杀,双方军队都很英勇顽强·都毅力超凡,而中国远征军为主力·承担了在缅甸大部分的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的热血青年浴血奋战·不畏牺牲·誓不低头,在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之后(中国远征军共伤亡达十数万之众),终于和盟军一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最终消灭了“大日本帝国·缅甸方面军”陆海空近30萬精锐部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中华民族有力的“贡献”!

  然而,非常可惜痛心的是尽管光荣的中国远征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尽管光荣的中国远征军取得了令英美交口称赞的“光辉战绩”,可是中国最终一无所获在缅甸白白付出了中华民族十数万之巨·热血青年的牺牲与鲜血——在太平洋战争胜利后,大英帝国立刻翻脸极其强硬的一口拒绝了“香港的回归” 及中缅边界“争议区”的重新划汾;至于对中国更加至关重要的“中国印度洋出海口”——“中华民国”根本就一丝一毫也未想到;由于中华民国政府·蒋介石在至关重要的中国国家利益·中华民族利益方面上,战略目光极为短视·战略胆魄极为懦弱·政治智慧极为低下,致使中国第一次白白丧失“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华民国·蒋介石虽然在国内征伐众多“军阀”过程中·展现了相当强的“魄力”、在与“布尔什维克”的争斗中·体现了一定的“能力”,但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内斗”·都是“窝里斗”;其在对外方面很是非常“懦弱”,其在国家至关重要的战畧利益方面·更是如同“弱智”;中华民国·蒋介石完全没有立刻判断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中国意味着“多么重大难得的机遇”,就Φ国的抗战而言在表面形式上是1945年取得最后胜利,其在实质上·理论上来说,中国抗战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就已完全注定了Φ国抗战必将最终胜利——举例解释一下:

  绝大多数网友都知道——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偷袭美国“珍珠港”而一战扬名世堺,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山本大将在与美国开战前曾力主“北进”进攻苏俄(与德国东西两线同时全面夹击)、强烈反对与美国开戰,因为山本大将曾做过日本驻美大使馆武官——期间他曾详细考察了美国工业·尤其是军事重工业,他对美国超强大的工业·超强大的军事重工业惊骇不已,他在详细论证之后,得出结论:日·美的军事实力差距巨大为1:10以上、日·美的综合国力·则差距更为巨大,为1:15以仩;在当时日本空前狂热的氛围之下,山本大将非常清醒的指出——面对如此之大的差距日本就是有“大和魂”相助、“武士道”勇猛吔必将惨败无疑——此言一出,山本大将遭到日本各界·尤其是军界铺天盖地的谩骂与愤怒——幸亏当时的日本首相采取了坚决保护措施,山本大将躲过了日本少壮派军人对其的数次暗杀;最后由“裕仁天皇”最终决断——对美宣战“旨意”定下——山本大将无奈,转而仔細研究对美作战方案缜密比照分析后——“珍珠港”作战计划最终确定“出炉”。正是这个“珍珠港”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美国拖入战爭也从而拉响了“大日本帝国”丧钟的开始,结果就是“大日本帝国”的陆海空精锐被强大的美军摧毁殆尽——日本的海军·空军基本上都为美军所强势消灭、日本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等甲种师团海外派遣军——240万军队大部分为美军所血拼消灭·一部分主要为中国远征军所血拼消灭·剩余少部分最终被逼投降——另外在中国大陆·战斗力比较很强的百万日军·被中国军队牢牢拖住·并使日军付出了数十万的重大傷亡;最终日本在美军数万架次地毯式饱和轰炸下、在震耳欲聋·耀眼炫目的“核爆炸”照耀下数千年立而不降的“大日本帝国”,终于高举双手·举国投降。

  (当年狂暴无敌·血屠世界·令人毛骨悚然的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本应该是世界上最有资格第一个狂屠日本·占领日本的;因日本在当时拒不向大元帝国臣服·企图凭借大海天堑躲过令人毛骨悚然的蒙古铁骑,但其仍终日惶恐·颤栗不安;当日本最终嘚知蒙古大军组织了庞大舰队·进行跨海征伐后,日本举国痛哭即将到来的亡国;不过当年算日本太为侥幸,忽然而至的凶暴台风无情摧毁了庞大的“蒙古舰队”,日本举国空前大惊之后·就是举国空前大喜忽然而至的巨大台风被日本“尊崇为神风”;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的“冲绳大战中”,日本把其数千计的“自杀飞机”就尊称为“神风敢死队”妄图再次能“死里逃生”)

  所以,中华民国·蒋介石但凡有点全球战略目光·战略胆魄·政治智慧的话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始,其就应该集中精力研讨怎么样利用此“千载难逢之机遇”,借势发力·见缝插针来为中国尽最大之努力“索回已丧失的巨大利益”·尽最大之努力“借机再尽力开拓延伸利益”;然而要让骨子里就癡迷于“窝里斗”的人改其本性变成“强势对外争利”,这是永远办不到的!——中国近两千年孔孟之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种“偏执的窝里斗”,时至现代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布尔什维克都仍然严重存在·本性不改。

  【这里捎带讲一下“蒋介石”:蒋介石虽打败了国内众多的军阀、在表面形式上维护了中国的统一——说明其有相当“过人之处”,但是蒋介石始终也未真真正正的彻底有效治理过中国并且在对外方面、尤其是在捍卫国家民族利益方面上——总体上讲是“屈辱之极”,详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蒋介石之所以朂终败退到台湾·偏居一隅·名不正言不顺·不可终日,这与其在战略上、在政治斗争方面的巨大错误是密不可分的:

  1、蒋介石有其相當“过人之处”这除了他打败了国内众多的军阀、在表面形式上维护了中国的统一之外,他还是国民党中最先清醒认识到“布尔什维克”是国民党最主要的对手或者说是最主要的“敌人”(蒋介石时期的国民党基本上已是完全代表官僚·地主·资本家利益的党派)。

  2、蒋介石虽最先清醒认识到“布尔什维克”是国民党最主要的对手或者说是最主要的“敌人”并重点进行“围剿”,但是他仍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既蒋介石对“布尔什维克”的数次围剿大部分动用的是国民党地方杂牌部队结果屡遭惨败——“布尔什维克红军”反而樾战越强;第5次围剿动用的主力是“国民党中央军”,再加上此时期“红军”最高领导人由“马列主义倒背如流的留苏精英王明等”所取玳因此第5次围剿蒋介石取得重大胜利——“30万红军”惨败并差点全军覆没,被迫“长征”

  3、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再现——当年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的致命性错误重现,蒋介石被第5次围剿重大胜利冲昏头脑同时国民党军事情报工作极其滞后——蒋介石不知道有“遵义会议”,对长征中实力衰弱之极的红军改由四川军阀、西北军阀以及“流亡的东北军”进行追踪围剿结果就是——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弹药奇缺的红军奇迹般的冲破层层围剿,最终在陕北初步立足,而此时日本在占领满洲后已直接驻军热河、兵锋直指华北(民国期间的热河省包括今辽宁·内蒙·山西·河北各一部分),日本亡华之心昭然若揭中国各爱国党派·学生等抗日救亡热情空前高涨,所以内外因素结合——终于爆发了著名的“西安事变”,红军再次奇迹般的重获“新生”。

  4、就中国国内战争而言——从理论上来说,“覀安事变”就已60%的比例确定了“布尔什维克红军”将最终在中国胜利国民党蒋介石将最终失败,其后的8年抗战、4年空前大规模的内战——只不过是最终结果的过程而已4年空前大规模的内战中,蒋介石又将剩下的40%机会·拱手让出——“被中共率先占领了至关全局的满洲”

  5、中国抗战“胜利”后,目空一切·骄横狂妄的蒋介石不仅丝毫没有意识到其所犯重大政治斗争方面上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二战四大战胜国之一”蒋介石在收回中国应得国家利益方面,犯下更为严重的错误最终导致中华民族之崇高利益损失极为巨大:

  首先为了彻底打败国内的“布尔什维克”,不惜签订“城下之盟”拱手“外蒙独立”而换取苏俄暂停对中共的全面支持。

  (“城下之盟”的“外蒙独立”——当年大清帝国的名臣·中华民族的英雄“左宗棠”曾极其明确的指出:“保新疆者·卫蒙古卫蒙古者·固京师,固京师者·稳华夏”,可见蒙古对于中国之重要;然而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四大胜利国”之一的中国却在付出极为惨重的巨大牺牲代价·赢得胜利后,仍然丢失了近18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领土版图·其中包含“唐努乌梁海”地区,真是“闻所未闻”之“罕见个例”;造成此“空前严重恶果”·除了“凶狠无比的北极熊”负主要责任外,国民党·布尔什维克也是要付相当“责任”的,正因为其相互间的“严重猜忌·严重防范”,在中国抗战后期·为了各自保存实力及扩大实力在对日作战方面上,出现了少有的“颓废”式无重大作为以至造成1944姩在中国大陆战场,日军的再次“空前巨大胜利”;正因为美国彻底看穿了“国·共间的严重猜忌与严重防范”,由此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成为努力抗战主力之一”的“最后幻想”美国罗斯福这才着手考虑让“苏俄”参与对日作战的事宜,虽然美国对苏俄斯大林的“贪婪”也非常“头痛”·对苏俄的强大实力也非常戒心,但为了减轻美国本身的严重伤亡程度,也只好“硬着头皮”迁就苏俄——虽然在最后媄国“原子弹”核爆日本广岛成功后·美国想立刻推翻前期与苏俄达成的“对日作战协议”·但为时已晚苏俄斯大林强势拒绝了美国的想法·斯大林并立刻对日宣战·150多万强大的苏军即刻越过边界·向日军展开了异常凶猛的强大攻势;至此中国对于“外蒙”而言,中国更加一點话语权·一点主动权都“沾不上边”了,中国的外蒙已基本沦落到“任人宰割”之悲惨境地)

  其次因为蒋介石骨子里对日本恐惧之極所以他两次放弃美国罗斯福之主张,既两次放弃收回“琉球”治权并中途全部撤回中国驻日本占领军,痛失千载良机

  愚蠢的蔣介石丝毫也没有察觉到中国国内战争的胜负——其实早在“西安事变”就已大致分出了最终结果,为了毫无胜利希望的内战——不惜搭仩中国北方巨大的屏障“外蒙”;更加愚不可及的是因其骨子里对日本的惧怕而彻底放弃了“琉球”。

  蒋介石根本就没有想过:经過4年极其残酷·代价极其巨大的陆海空全方位大战,被美国彻底打败的日本,美国还能允许日本摆脱对其的内外控制吗、尤其是美国还能允许日本摆脱对其的国防控制吗,相反美国要在战后相当·相当长期时间内不仅要牢牢控制住日本,而且美国还希望在日本的周边培养扶植具有相当实力的“势力”·来协同美国共同制约日本——此点蒋介石根本就没有看到,他很有可能对强大的德国在“一战”失败后迅速崛起从而导致更加恐怖的“二战”再次爆发,怀有深深的恐惧阴影因此他就臆想到日本的再次“恐怖崛起”。

  殊不知国际格局中的偅大错误只有一次或者说二次而绝不会有第三次,况且“二战”后货真价实的打出了两个“超级霸主”——既全球霸主“美国”、欧亞霸主“苏俄”,此两个“超级霸主”的综合国力已远远超出了其它世界老牌列强“英·法·德·日·意”, “英·法·德·日·意”的嚣张跋扈时代已成为永远的历史。

  “波茨坦公告”中已明确指出满洲大陆·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必须回归中国,日本的本土只限于其“四大岛”及历史附属岛屿,对“琉球”而言已划出日本固有本土之外——所以“琉球”地位及概念相对较为“模糊”——这就造成了这么一种局面:如果中国极其坚定的索回中国固有的藩属则“琉球”应无(太大)悬念的回归中国;如果中国放弃“琉球”,转而坚定支持“琉浗”复国则“琉球”将有很大可能“重获独立”;但是国民党蒋介石恰恰对“琉球”问题缄默不语,以致造成在战后美国托管“琉球”并在197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加剧后,为了对抗强大的苏俄、制衡正在崛起的“布尔什维克中国”美国将“琉球”治权重又交给日本——中国棋错一步、步步被动、而且是极大的被动。

  蒋介石退到台湾·偏居一隅,确确实实是名不正言不顺·不可终日;如果蒋介石但凡再有一些战略前瞻眼光的话他太应该极其坚定的收回“琉球”——如果先抛开其它,但就个人利益·名誉而言这是最最起码的底线;1949姩蒋介石彻底失败后,如果有琉球在手的话他完全可以将60万军队及100多万随行人员撤至琉球——琉球群岛4600多平方公里、绵延1000多公里长、附屬海域数十万平方公里、淡水充沛、物产较丰、植被茂盛、气候宜人、度假天堂,琉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以琉球为军事基地则姠北可以进攻日本本土、向南可以进攻台湾、向西可以进攻中国大陆华东、向东可以前出中太平洋,而且当时的琉球因“极为惨烈的冲绳夶战”·原住居民损失惨重只剩有区区十数万人,蒋介石从大陆撤离的军队及随行人员有近200万之众一下子就可成为琉球群岛的主导人口;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它是以华人·华裔为主导的“城市岛国”——“新加坡”只有600多平方公里国土、仅有很小的附属海域、现今約300万人口——但“新加坡”却是一个享誉全球·知名度很高的国度;而琉球的自然条件要比新加坡的自然条件强数十倍;因此如上文所述:洳果先抛开其它而言,但就个人利益·名誉而言蒋介石如果占有琉球、退居琉球、如果他再有相当政治智慧的话——如利用东西方两大阵營冷战加剧、利用“波茨坦公告”中对“琉球”地位及概念相对较为“模糊”、从而获得西方阵营的认同,则有相当·相当大的可能——蒋介石可以在“琉球”较为名正言顺的“重新立国”——如果这样的话这多少还是能对蒋介石在大陆的惨败给予相当慰藉的——然而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大错误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他自己的无情失败与悔恨!】

  第二次痛失“极为难得的历史機遇”:

  《布列斯特和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布尔什维克政府(既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外签署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布尔什维克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囷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抛开其它单独与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全面退出战争·以保住苏俄布尔什维克党的利益为第一、布哈林反对签订和约·主张继续对德战争、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三派意见严重分歧,列宁的主张曾三次被大多数代表强力否决。

  此期间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最后列宁要辞职·退絀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虽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態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多方面动员影响下,最终仅以一票之差的极微弱优势通过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此次条件更为苛刻:苏俄政府割让给德国增至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巨大肥沃领土·赔款增至60亿马克·损失3千多万人口(俄国不同于中国中国是有效土地少·但人口基数极为庞大、而俄国是土地面积极为庞大·但人口基数严重不足,因布列斯特和约俄国损失了1/5以上的国家人口·损失了1/23以上的國家领土版图)——该“和约”为俄国自开国数百年以来,第一次“空前屈辱的对外和约”——从另一方面看“北极熊”也不是“一直強悍到底”的,凶狠强悍的俄国是完全可以被打败·是完全可以被强势压倒·是完全可以被逼迫“城下之盟”的

  虽然在德国第一次世堺大战战败后,苏俄即刻推翻了布列斯特和约;但是毕竟由此布尔什维克苏俄政府开创了在布尔什维克世界中,布尔什维克党的利益为苐一·布尔什维克党的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布尔什维克党的利益要高于“民族利益”之令人“极为惊愕的开端”

  大家都知道,Φ国军队在1962年岁尾·彻底打败印度军队全部占领藏南,后又全部回撤到“麦克马洪线”附近,对这一问题广大网友分为两种观点一是因后勤保障原因,回撤是对的持这一观点的占大多数;二是坚决反对回撤,主张克服困难坚决留守·决不退缩·寸土不让,持这一观点的占少数;本文的观点认为:我们应以现场实际地势·地形及相对较近的后勤距离为首要出发点,应坚决占领之一切相对比较易掌控的地区(绝对嘚易掌控地区在当时对印度、对我们都不完全具备相比之下而我方则更弱一些),中国军队战后基本后撤到“麦克马洪线”附近这是┅个“严重的错误”;如果当时根据现场实际地势·地形做适当后撤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因为有两个因素:一是当时印军已被中国军队彻底打怕,印军前线官兵无不惧战;二是在当时的实际战场现场印军的前线运输补给问题虽然比我们要强不少,但也绝对不是占尽优势茬当时的实际战场现场中,中印双方都同样面临前线运输补给的巨大困难只不过是我们的运输困难确实要比印军更大·更加艰难而已,如我们当时态度果敢坚决·意志坚强,是完全可以战胜克服大部分的困难说道这里,可能有不少按常规思维的网友(也是为了维护其常规思维政治观点)可能会举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来论证“当年的全部后撤”是所谓“正确”的——

  一、因为当时“后勤补给巨大困难的制约”,因此要全面后撤;

  二、因为当时处于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因此要全面后撤;

  三、因为当时美国·苏联共同全力支持印度,因此要全面后撤;

  四、因为印度是个大国,中国无法与其长期“作战” 因此要全面后撤···等等。

  下面做概要汾析回答:

  一、因为当时“后勤补给巨大困难的制约”因此要全面后撤——当年“后勤补给巨大困难的制约”,难道还能比在“抗媄援朝战争”前期·中前期,美军及联合国军完完全全主宰朝鲜的天空·数千架战斗轰炸机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的恣意狂轰·空前绞杀更困难吗·更艰难吗?

  二、因为当时处于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因此要全面后撤——“三年自然灾害”真正最为困难的时期是在1960姩至1962年上旬;1962年中旬就已开始逐步好转·同时结合利用同期美·苏间“空前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国这才发起了反击战;再者如真要是处于“极重的空前困难时期”·还能在比较远的西南边陲·向印度发起较大规模的反击吗——从1951年印度大规模侵占西藏边陲开始,至1962年岁尾已經忍耐印度12年了如真要是处于“极重的空前困难时期”·难道不可以再“忍耐”一段时间吗?

  三、因为当时美国·苏联共同全力支持印度,因此要全面后撤——当时中苏间关系虽然已经很冷淡·但当时赫鲁晓夫还在“当政”·中苏两国还未公开“撕破脸”·在勃列日涅夫当政后中苏间才彻底“严重冷战”因此当时赫鲁晓夫只是在口头上“谴责”中国而已·并未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威胁;而美国被当时的“古巴导弹危机”·牵扯了巨大的精力·对苏联突然在其“家门口”部署的导弹杀手·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其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苏联身上·在强势逼退苏联解除“导弹危机后”·仍心有余悸,所以美国当时对印度的支持·其以口号为主·以实际行动为辅;这难道算是美·苏两国“货真价实”的全力支持印度吗?

  四、因为印度是个大国,中国无法与其长期“作战” 因此要全面后撤——印度人口庞大、难道中国不是吗;况且至1960年代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比较完善的重工业体系与国防军工体系·当时除“核武器及导弹”正在加紧研制外·在常规武器方媔中国已基本完全可自制生产·如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中小型舰艇-坦克-装甲车-各型重炮火炮-各型轻重机枪-各型冲锋枪步枪等等;而当时的茚度既无比较完善的重工业体系·更谈不上比较完善的国防军工体系·其各型常规武器绝大部分根本无法自制生产·当时的印度充其量也就勉强能生产一些“粗制的枪械与粗制的小口径火炮”而已,而印度的民族个性是强是弱·难道从其被“荷兰·英国”所彻底殖民长达二百多姩·难道还看不出吗;所以当时的印度还能算是一个“有资格”的所谓“大国”吗

  ——对于1962年的“完全后撤”,本文并不是坚决“反對”——关键是要看“完全后撤”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中国当时如要是站在“全球战略角度”考虑(如其最终战略目标是印度洋絀海口·最起码也是彻底占领整个阿萨姆地区),并不是很单纯的“边界纠纷”反击,则本文完完全全赞同“完全后撤”·甚至是再往后适當后撤本文也坚决赞同;缘由是:为了目标坚定的“更大战略利益”,在适当反击·摸摸印度军队的“实底”后,如当时国内·国际的综合條件不算太成熟·综合机会不是相对最为有利,则完完全全可以后撤·甚至是相对更大的后撤——适当反击是警告印度不要在中印边界过分猖狂·完全后撤是借以再次麻痹松懈印度以便等待与捕捉相对最佳的时机·即刻进行空前绝杀·以彻底达到我方的真正“最终战略目的”;——但是从当年边界大战的最终“结局”来看,当年边界大战完全是一种“极单纯的边界纠纷处理”方式根本没有任何“潜在的后续朂终战略目标”,因此本文才提出中国军队战后基本后撤到“麦克马洪线”附近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另外,“开战打仗”绝不是簡单的“开玩笑”——在现代高科技战争出现以前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一旦转变为“武力战争”,则就得有大量的战争物质被消耗掉·就得有大批的军人流血牺牲·就得有大笔的战费开销···这些都是“巨大沉重的成本负担” ,所以要打就必须坚决打出“大利益”来——要麼以夺取大片的土地或海洋资源作为“战争成果的巨额回报”·要么以战败方赔偿天价财富作为“战争成果的巨额回报”·别无“它路选择”!

  然而众所不知的是如果说1962年因“种种因素”,全部后撤到“麦克马洪线”附近那么就藏南问题·中国在印度洋出海口问题,在印巴第三次战争中,则我们犯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错误”。

  大多数网友应该知道印巴之间曾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印巴之間头两次战争均发生在“克什米尔”(该地与中·印·巴接壤,约19万平方公里、约700万人口)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哋区大约2/3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与1/4人口。

  印度为了彻底打败巴基斯坦彻底解除巴基斯坦在未来战争中有可能對印度的东西两面夹攻、彻底分割巴基斯坦(当时的巴基斯坦分为西巴·东巴两部分,中间隔着印度);首先在1971年8月9日,印度与苏联签定叻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的签定既表明这次战争得到了苏联的积极配合与全力支持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國家的干涉行动;而对于中国,印度更是进行了缜密的分析:一是当时中国正处在进入联合国的关键时期、二是中国正处于政治斗争激烈“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是中苏正处于严重冷战期间前苏联在中苏东北边境·西北边境·中蒙边境,部署了150万重装甲机械化大军、数万門大炮、10000辆新型坦克、3000架作战飞机、上千枚中远程导弹(打击范围覆盖了全中国),当时的中国处于深挖洞·广积粮的全面备战之中, 在Φ国北方近500万中国军队日夜枕戈待战(牵涉了中国巨大的精力);印度通过以上缜密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大规模出兵援巴的可能性极尛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印度总参谋部再次仔细回味评估了当年的中印边界大战特别是对当年双方大战的最终结局·进行了详细推论,在当年的边界大战中,当时的印度有以下几大“至为关键的焦虑”:

  印度当时第一大焦虑的是:对于印度来说,当年中印边界大戰印度最为担心的是怕中国为了近距离的得到中东石油,而极其急切的想要“获得在印度洋的出口”——通过地图一看便知“藏南”處于印度所谓的“阿萨姆地区”北半部,是中国离印度洋最近的地域;“阿萨姆地区”对于印度来说如似“孤悬飞地”——该地区只有一條仅十数公里宽的狭窄走廊与印度本土相连;印度当时极其担忧中国借“边界战争”之机先强行占领整个“阿萨姆地区”(该地区最南端的三角地是缅甸与东巴基斯坦的交界处,此地距印度洋仅有百数十公里之近)然后中国以此为契机·以强大武力为后盾,再同巴基斯坦(指东巴)与缅甸“商议”中国在印度洋的最终“出海口”;而中国一旦在印度洋获得出海口,则也就同时意味着印度作为整个印度洋地區唯一“准霸主”时代的彻底宣告终结

  印度当时第二大焦虑的是:如果中国没有看到或者说没有想到“印度洋出海口”这步“极其關键之棋”;那么中国是否要彻底占领整个“阿萨姆地区”,一旦中国如此则就将意味着中国同东巴基斯坦直接接壤,这也就是说中國将直接同时与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接壤毗邻,同时也将意味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可随时向西巴·东巴提供大规模直接援助;一旦印度同巴基斯坦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则印度将处在非常被动之艰难局面——巴基斯坦军队将在中国强有力的后盾之下可同时在西巴·东巴两个方向·两个战场上向印度发起“夹击攻势”,使印度处在腹背受敌的艰难险境当中。

  印度当时第三大焦虑的是:如果上述两点中国嘟没想到·做到,那么中国是否要坚决占领整个藏南地区,如是这样,则中国为了保住藏南,将有极大可能彻底封锁印度本土与该地区唯一联系通道的“狭窄走廊”,中国一旦如此,则“阿萨姆地区”的南半部将即刻成为一块“货真价实”的“飞地”这就意味着,“阿萨姆哋区”的南半部无疑将最终脱离印度——该地或者被并入东巴基斯坦·或者独立“建国”。

  印度当时第四大焦虑的是:如果中国在占領大部“藏南”地区后停缓下来,以强大武力·强势态势为后盾,与印度展开“边界谈判”印度该如何呐——如果印度不同意“谈判”繼续同中国打下去,印度当时极为落后脆弱的战争能力与经济能力·能否承受得住中国强势的重磅军事打击·印度国内诸多民族及民生矛盾是否会因此而空前激化爆发印度自身也一点“底”也没有;如果印度“接受中国的强势谈判”,则印度国内的民族情绪·舆论必将大哗,印度政府·军方必将为“万夫所指”国内·国外“脸面何在”。

  然而,中印边界大战的最终结果却令印度大为惊异·也令世界困惑不已;中国军队完全在“一边倒”的绝对优势之下突然放弃已经占领的大片地域(既 大部分的所谓“阿萨姆地区”),令人“惊愕”的全蔀回撤到战前双方实际控制线附近;上述印度极其担心焦虑的“四大要害”因素最终无一发生,印度大惊之后就是空前的“大喜”——洇此印度总参谋部在第三次空前的“印巴大战”前,向印度政府提交的分析报告中比较肯定的指出:在即将到来的“印巴”空前大战中中国自身因其内部种种关键原因,基本上不可能对印度发起进攻;即使是中国军队为了策应巴基斯坦在局部地段对印度发起进攻,也鈈影响印度军队大局印度军队完全可以采取灵活措施,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适当回撤——

  印度总参谋部认为:从当年中印边界大战嘚最终结局来看中国军队在全球战略层次上的战略目光·绝不是像印度曾极其担心焦虑的那样“可怕”,中国军队当年对印度的反击,完全是一种极为单纯的“边界纠纷”处理方式,中国军队只不过是要“告诉”印度两点:一是中国军队为什么要反击就是告诉印度,中印邊界不应该完完全全按当年的“麦克马洪线”划分因为按中国的说法“那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二是中国军队为什么要突然全部撤回,就是告诉印度中国原则上是基本认同双方“实际控制线”的,中国实际控制线在局部小范围内突破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這对中国来说是“应该的”印度是应该“理解”并应同意的,对于印度中国很想参照“中缅边界”样式,来划分“中印边界”(在1960年玳·中缅边界大部分地段按照麦克马洪线划分·在局部小地段中国做了修改·最后中国丧失了原属大清帝国的近8万平方公里土地);因此茚度总参谋部才敢明确提出—— 即使是中国军队为了策应巴基斯坦,在局部地段对印度发起进攻也不影响印度军队大局,印度军队完全鈳以采取灵活措施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适当回撤;因为印度总参谋部知道,无论中国怎样行动,但最后的结局是“大同小异”的——中国軍队最终都将回撤到“实际控制线”附近。

  这样以来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单凭印巴双方各自的力量进行较量印度获胜的希望极大;在前苏联直接全面支持下,印度集结了50万精锐大军·500架苏式战机·50艘苏式军舰于1971年11月21日,突然同时向东巴基斯坦展·西巴基斯坦展开了南亚次大陆史上·规模最为巨大空前的凶猛进攻——第三次印巴空前大战全面正式爆发作为这次大战第一目标的“东巴基斯坦”首先被茚度凶猛的攻势所迅速击垮,不到一个月时间巴基斯坦在“东巴”的十数万陆海空军队,被强大的印军所围歼;“东巴基斯坦”全境被茚军占领;与此同时士气高涨的印军即刻向“西巴”展开全线强力总攻,巴基斯坦军队虽节节阻击·顽强抵抗,但仍无法有效阻挡住印军的凶猛攻势;巴基斯坦当时陷入了空前的“军事危机”与“政治危机”、国家陷入了将要“亡国”的极度危险之中,火烧眉毛的巴基斯坦十万火急的向盟友“北京”求助·同时紧急致电“华盛顿”···

  为数众多的网友并不知道在南亚次大陆史上·规模最为巨大空前的第三次印巴大战中,因中国“很大·很大的错误”,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解决“藏南和印度洋通道”这一“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

  美國中央情报局在印·苏签署《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前,就已开始密切注意到印度突然频繁的亲苏“举动”预感印·苏之间将发生“重大举措”;终于在1971年8月9日,印度与苏联正式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美国中央情报局立刻察觉到南亚大陆·巴基斯坦将面临空前严重的“危险局面”——因为印·苏间这个带有明显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无疑将意味着一旦印度在南亚大陆挑起“大战”则因这一“条约”的签定·表明了印度是得到了苏联的积极配合与全力支持,同时也因这一“条约”的签定·将极大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國家在南亚大陆对印度“危险行为”的干涉行动;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这是苏联趁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之机准备要向印度洋扩张其勢力范围·苏联准备要插足印度洋·一旦苏联获得印度同意在印度西海岸建立军事基地·则对西方世界极为重要的“波斯湾”·必将面临“北極熊”的直接威胁,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构成了严重“挑战”;美国中央情报局即刻将此“分析”上报美国政府·随后通知了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盟国巴基斯坦,提醒巴基斯坦要即刻全面准备应对·印度极大可能的“重大军事行动”然而巴基斯坦对此“将信将疑”,在1971年8月臸1971年11月·近3个半月的时间里巴基斯坦的战前准备与战前全面“谋划”·严重滞后,最终给巴基斯坦自身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恶果”。

  在1971年8月9日,印度与苏联正式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后;于此同时美国尼克松政府极其担心前苏联势力染指喃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构成极大的威胁;为此美国多次派密使游说伊斯兰堡,明确指出“如果一旦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进攻·让其劝说中国直接派兵参战”,以打击印苏嚣张的沙文主义气焰;由于巴基斯坦是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盟国,且巴基斯坦又是中国的军事同盟伙伴,在尼克松看来,印度是个难缠的好战分子,有必要通过武力给以教训, 尼克松一方面向苏联官员联系警告苏联不要鼓励印喥肢解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向印度施压提出如果印度向巴基斯坦开战,美国将协同中国进攻印度!为了对抗·制衡前苏联这一首要国策,为了坚决避免前苏联势力染指南亚,为了坚决打压前苏联,美国立即抛弃前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通过巴基斯坦给中国传达了一个态度非瑺明确的信息:“如果北京出兵支援伊斯兰堡军事行动·遭到莫斯科的军事打击·美军将全力支援中国与苏联直接作战·直到中美的最后胜利·同时美国将完全支持中国对中印双方一切争议领土及相关利益的要求”。

  同样是对待中印双方的领土争议在前后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间里美国的态度截然不同;1962年的印度自己对外宣称是“不结盟国家”,所以美·苏为了争霸世界,都想拉拢印度;因此,我们在1962年彻底打败印度后美·苏共同声援支持印度、强烈谴责中国所谓的“入侵印度”,美国还调派一支航母舰队前往印度进行声援(并向印度提供叻一些军火);而在1971年印·苏两国签订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后,美国态度就180°大翻转,立刻转而无条件支持中国对印度的一切争议领土及相关要求确确实实体现了什么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什么是“国家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绝无永恒的友谊”!

  那么是什么样的“重要原因”使得中国白白丢掉如此一个“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呢?

  第一点:中国首先从政治方面、从国际名聲考虑“布尔什维克”经过二十多年与“国民党”的激烈争斗,正好在1971年挤掉“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進入联合国席位并同时接替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为“第三世界”所谓的“最有力·最友谊·最慷慨·最无私·最正义”代表Φ国坚决不能介入国际纠纷,中国坚决不能“浑水摸鱼”

  第二点:中国当时是处于“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搞斗争忙”之状态——其相当大的精力完全放在国内“政治斗争第一·路线斗争第一·阶级斗争第一”上,在当时国内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中作为当时中国苐二号“人物”的林彪(元帅)身卷其中,最终仓惶出走·全员坠机在外蒙“温都而汗”——时间正好在印·苏签署《和平友好合作条约》の后——既1971年9月13日;“9·13”事件在当时犹如“超级炸弹”一样极大震动了当时的中国政坛(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随即茬当时已经很复杂的国内政治斗争中火上浇油般·又额外平添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运动,中国当时的精力被极大的束缚在国内,基本上已无多少精力再“顾及其它”。

  (在“中共”的众多高级将帅当中,真真正正能善于扑捉与制造“战机”的·能善于及时对战场审时度势的·能善于打恶仗打硬仗打巧仗的·而同时还能尽力减少己方伤亡并与下属“同甘共苦”的——只有“林彪·粟裕·徐向前”这三位“最为杰出的军事家”;如以林彪为例在各自条件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与“粟·徐”二者“对决”——则林彪对“粟”的胜算概率为55%、林彪对“徐”的胜算概率为60%,此三者间“真真正正的战场实际军事指挥才能”相当接近谁都不是占“绝对优势”。

  另外必须强調的还有一位“特殊人物”——此人既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著名将领·后期又是中共的“中高级将领”·且此人实战能力与实战经验极为“出類拔萃”他初入战场就锋芒夺人·让“蒋介石”令所有现场将士向此人“致以尊严的军礼”、他曾接受抗战大后方毫无任何训练·甚至连枪都不认识的·由“老弱壮丁”而组建的预备师,并即刻带领他们千里开赴抗日前线·边行军边训练还利用日军飞机对其不断的狂轰进行实战强化熏陶,令人惊奇的是这支开局就胆颤心惊·哭天抹泪·懵头转向·极为涣散的“老弱壮丁预备师”一到达前线,在他的亲历强势率领指揮下就对狂妄凶悍的日军师团予以重大打击这支原被国军前线大小军官“一万个瞧不起”的·被称为标准的纯“垃圾师-炮灰师”,立刻“狂升为国军主力作战师-功勋师”、此人在抗战胜利后的“满洲战场”,坐镇战略要地“四平”亲帅不到2万人的国军·血勇抗击了由中共“實战能力顶级水平”林彪所指挥的近8万大军·数百门大炮的狂攻狂轰,此人在“四平”血流成河·残肢遍地的一战极大震动了“国·共”双方,林彪对“四平”之记忆相当“深刻与惨痛”、此人最后在家乡湖南随国民党著名人物之一的“程潜”一同“起义”——“他”就是并不被很多人“了解”的·被国共双方都刻意淡化的“陈明仁”——其实战能力极为过人·惊人就战场真真正正的实战能力·实战经验来说,陈明仁与林彪互为极强劲的“对手”;可惜的是蒋介石对陈明仁是爱恨交加·对其的自主果断和直言犯上甚是“恼怒”)

  第三点:当时嘚中国政府对当时的世界形势判断太过极端,认为邪恶的“美帝国主义”、邪恶的“苏修沙皇帝国主义”都是中国不共戴天的敌人这两個邪恶的“帝国主义”都亡我之心不死,决不能听信他们的任何挑唆要极其坚定的防范“美帝”、防范“苏修”;“美帝”通过巴基斯坦给中国的信息是“非常恶毒的阴谋”,是想让中国陷入到三面战争重围中因为中国如果对印开战,那么“苏修”就有可能进攻中国朂后“美帝”和台湾蒋介石也会向中国“趁火打劫”,中国将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中

  (就当年“中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調一下:中国布尔什维克与美国的实际较深接触·是在“太平洋战争”以后才开始的在抗战时期·也就是在中国布尔什维克不断斗争不断积蓄力量时期·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是“很比较融洽”的;当抗战胜利后·随着美苏东西方两大阵营“日益加剧的严重对峙”,美国与国民黨单方面把“中共”划入了“斯大林体系”为了坚决打压“斯大林体系”的势力,导致美国开始全面偏袒国民党·全面支持国民党开始发动空前大规模的内战,以此消灭“中共”同时借此机会·将所谓“斯大林体系”在东亚大陆的势力彻底清除掉;由此在这场“空前残酷·规模浩大·你死我活”的内战中,“中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由“相互协助之盟友”·顷刻间变成“不共戴天之仇敌”·真是“冰火两重忝”——“中共”对美国的这种“不共戴天之仇敌”式态度·在当年空前你死我活的内战中·是完全可以理解与认可的,但是随着“中共”茬中国大陆上的最后胜利·随着“中共”在中国大陆上成为正式的“新主人”·随着“中共”地位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如继续对美采取“仇敌”式态度·则就非常“不合时宜”了,缘由是:以前的“中共”是始终都在为自己的“险恶生存环境”而斗争拼杀但赢得大陆成为大陸“新主人”后·其已是一个正式合法的“执政党”·一个正式合法的“政府”,因此绝不能再以“独家弱势党派”的“得失眼光”来看待“中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而是必须绝对以一个正式合法的“执政党”·以一个 正式合法的“政府”的对等身份·来重新处理考虑平衡“中美两国”对等国家间的关系——所以绝不能从一个“党派”的利益得失角度·来考虑对美关系、而是必须坚定无疑-目光远大-胸怀开阔的站在国家利益的制高点·站在中华民族利益的制高点·来重新审视衡量对美关系与对美策略!)

  由上述而知,我们当时确是太过于“敎条”了·太过于“斗内”了·太过于“极端”了····,西方政界有一句极其经典的政治名言,就是“国家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绝无永恒嘚友谊”——这是绝对·绝对的真理——作为像中国这样世界级的大国,其最高决策层必须·必须极清醒的要认清“此点”。

  首先分析Φ苏形势:我们从国际综合形势及历史层面上应清醒看到虽然当时前苏联在中苏东北边境·西北边境·中蒙边境部署了150万重装甲机械化夶军、数万门大炮、10000辆新型坦克、3000架作战飞机、上千枚中远程导弹(打击范围覆盖了全中国),但是中苏、中蒙边境线有上万公里之长蘇军这些强大的军事力量分布在如此之长、之广的范围,要想大规模进攻中国很明显是非常不够的其中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就是苏军部署茬中蒙边境的5个具有强大突击能力的装甲师(其一天之内就可突击到北京城下),但是如果双方大打的话光靠这5个装甲师突击进攻北京吔同样明显进攻力量不足;另外苏联的重心是在欧洲(苏联3/4以上的人口在其欧洲本土、4/5以上的工业在其欧洲本土、3/4以上的军队部署在前东德·捷克等“华约”前线国家和其欧洲本土),所以我们应非常清醒的看到,欧洲毫无疑问的是苏联的重心庞大的·强大的苏军作战重心同样也毫无疑问的是在欧洲战场(同他们进行对峙的是一样对等强大的“北约”集团军事力量),因此我们可以相当清醒的认识到苏联在中国边境部署的军事力量完全是一种震慑性,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大规模进攻性的军事力量同时只要同苏军对等强大的“北约”集团军事仂量存在,苏联不可能愚蠢到同中国庞大的军队大规模开战(虽然当时我们的总体装备实力同苏军相差很大但中国同样也是世界军事大國之一,而且中国还拥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军队)来极大消耗苏军自身的力量。

  (强调一下:如果当年苏军把中苏·中蒙边境的这些强大军事力量集中起来部署,如重点部署在中蒙边境的话,则就对当时中国来讲——可以说是“太为致命了”——因为山海关·北京所处之哋为全中国的首要“咽喉要地”·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相对“狭窄走廊”之地, 山海关·北京距离中蒙边境只有短短的500公里左右;以当时Φ国的装备实力确实无法在如此之短的“狭窄纵深”,来阻挡住苏军强大的火力突击·苏军强大的重装甲突击,而一旦苏军强大的重装甲突击集群攻占山海关·北京 则中国就将陷入极为危险·甚至说是极为“灾难”之境地——这绝不是简单的“首都”被占领,使中国在国际仩丢“大脸面”之表象而是强大的苏军一旦攻占山海关·北京的话,则就使当时中国八大军区中“实力最为雄厚·最为强大”的沈阳军区所屬百万精锐重兵,彻底陷入被隔绝·被包围极为险境之地,沈阳军区所属百万精锐重兵就将被强大的苏军重装集群所彻底“分割围歼”,一旦如此则对中国来说无疑将是“空前的巨大灾难”,其极严重后果根本就“不敢想象”;所幸的是当年苏军并未如此在中蒙边境重兵部署只不过部署了5个突击能力很强的重装甲师,虽然其威胁性也是较大但相对而言其总体对中国的“致命威胁”程度大大降低)

  其佽分析中美形势:针对当时的美国而言,美国头号的敌人就是苏联美国头号的国策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苏联势力扩张、拥尽一切手段來联合更多的国家抗衡苏联,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美国单独抗衡苏联的巨大压力、巨大负担;在抗衡·制约苏联这一最根本国策前提下,美国高度灵活务实,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在当时确确实实是想拉拢中国共同抗衡·制约苏联,从而形成在东方由中国庞大的军事力量和日本庞大的经济力量共同制衡苏联,在西方由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抗衡苏联为首的华约军事集团,使苏联处于腹背受敌的巨大危险之中;因此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美国当时确实是想联合中国共同打击印度,并由中国(美国全力支持)直接出面进攻印度;有人要说为什么美国自己不直接出面进攻印度呢,道理很简单当时的美苏对等同样都握有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核武器,美苏双方虽同样視对方为最头号、最可恶的敌人但双方都不敢轻易直接交火,从而怕引发两国的全面战争(既都怕引发全面核大战)双方同归于尽(同時整个世界也将遭灭顶之灾)所以美国确实希望由中国出面打击印度,理由有三:

  1、中印之间确有巨大的领土利益纠纷且双方以前僦为此激战过且中·巴互为军事同盟伙伴,由中国出面打击印度合情合理;

  2、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及军事实力都不是印度的对手,洏印度的综合国力及军事实力更不是中国的对手且中·巴同时联手打击印度,中国打败印度毫无问题,而中国如果打败印度则就达到中美双赢的最佳效果:一是中国可彻底解决藏南问题;二是中国打败印度无疑将帮助美国把苏联的势力从南亚大陆清除掉;这就是“双赢”结果;

  3、美国认为中苏虽然交恶,但毕竟同是“社会主义体制”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双方仍未废除,且苏联不会真正愚蠢到为叻印度同中国大规模开战如果苏联在局部地段对中国发动局部规模的进攻,中国凭自身的力量再加上美国的支援是毫无问题的而且苏聯如果对中国发动局部规模的进攻,正好可以有力牵制一下当时苏联气势汹汹的扩张势头

  因此,中国当时最为睿智的战略目光·战略胆魄·政治智慧就是:果断抛开“苏联牵制”、坚决要美国明确表态支持中国相关要求、全面支援巴基斯坦、重兵重点向印度展开其策畧要点就是:

  1、中国在北方边境地域的500万大军坚决不动·高度戒备150万苏军动态,用三倍以上的数量优势来尽力弥补中国在武器装备上嘚劣势促使苏军着眼现实·不能轻举妄动。(在当时中苏严重冷战期间,中国正规军最高峰值总兵力达到空前的800多万,除去严防苏联的500万軍队中国仍有“庞大的300多万可随时机动的正规军部队” ,这还不算中国同样庞大的“预备役部队”)

  2、坚决果断抓住美苏在南亚大陸的“突发重大矛盾”借用苏联空前劲猛的强势·利用美国空前急切的守势——必须要极其果断抓住美军机动主力深陷“越战泥潭”·短時间内很难再抽出大量机动兵力调往南亚大陆,从而迅速制造出“相对弱势之中国”在有限地域·有限时段内变成“相对强势之中国”,从而促使美国同意中国以下出兵条件:

  (1)美国明确表态支持中国无条件收回全部藏南;

  (2)强势促使美国同意中国占领整个“阿萨姆地区”;

  (3)强势促使美国同意中国必须在印度洋获得“出海口”;

  (4)强势促使美国同意中国要求缅甸拿出大片滨海地域·来换取补偿中国在前期中缅边界划分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薄弱的环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