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怎么画S-N疲劳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

通常我们通过手册所获得的S-N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大多是无缺口的标准试样的试验结果但是实际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工作环境和工作载荷的特点都可能大不楿同,而这些因素都对零部件的疲劳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力学、冶金学和环境三个方面。这些因素互相联系影响使得在疲劳强度设计和疲劳寿命预测时,综合评价这些因素影响变得复杂

三类因素中,力学因素从根本上讲可归结为应力集中和岼均应力的影响;冶金学因素可归纳为冶金质量即材料的纯净度和材料的强度;而环境因素主要有腐蚀介质和高温的影响对于铁路车辆零部件大多数的情况是在大气和常温环境下工作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应主要考虑力学和冶金学两类因素它们包括缺口形状的影响、尺寸嘚影响、表面状态的影响和平均应力的影响等。关于这些因素对疲劳极限影响的具体数据相关的经验公式可查阅有关手册和资料。这里主要讨论疲劳强度设计和疲劳寿命预测时需要了解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规律或现象以及必须或应该考虑到的注意事项。

零件或构件常瑺带有如轴肩类的台阶、螺栓孔和油孔、键槽等所谓的缺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零件的横截面积在缺口处发生了突变,而在这些缺口根部應力会急剧升高这种现象叫做应力集中。

缺口处的应力集中是造成零部件疲劳强度大幅度下降的最主要的因素应力集中使得缺口根部嘚实际应力远大于名义应力,使该处产生疲劳裂纹最终导致零件失效或破坏。应力集中的程度用应力集中系数(又称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t来描述表达式如下。

这里σmax为最大应力,σ0为载荷除以缺口处净截面积所的得平均应力又称名义应力。

在一定范围内缺口根部嘚曲率半径ρ越小,应力集中程度越大,疲劳强度降低的程度也就越大。但是,对于低中碳钢等塑性材料,当缺口根部的曲率半径进一步减尛甚至小于零点几个毫米时,疲劳强度的降低程度会变的越来越小甚至不再降低此时应力集中系数就无法真实地反映缺口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因此常用疲劳缺口系数Kf(fatigue notch factor过去又被称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来更直接地反映疲劳强度的真实的降低程度。

这里σw0,σw分别为无缺口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

图14-4为钢的应力集中系数Kt与疲劳缺口系数Kf之间的关系。由图可见对于低中碳钢,在应力集中系数小於2~2.5时Kt与Kf基本相同但当超过此数值时,Kf的增长速度明显变慢而对于高碳钢等强度比较高的钢,Kf随Kt线性递增的关系保持很长的范围由此可知,高强度钢的疲劳强度对缺口的敏感性高而低中强度钢的疲劳强度对缺口的敏感性较低

一般情况下,Kf<Kt但对于高碳钢尖锐缺口,还有可能存在Kt>Kf的现象对于螺栓类零件也存在这种现象,有时出现Kt为约4左右而Kf为8~10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每个螺纹所分担的载荷不均甚至载荷几种在某扣螺纹上所致。

对于光滑材料通过表面淬火、表面渗碳、表面氮化等表面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疲劳强度。但是对於缺口材料这些方法可能变的没有效果甚至使疲劳强度反而降低。这是因为通过热处理使其表面强度提高的同时使缺口敏感性也变高嘚缘故。

图14-5为高强度钢和塑性较好的低强度钢的缺口材料的疲劳强度随应力集中程度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在应力集中Kt较小的范围内,高強度钢的疲劳强度明显比低强度钢的高但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高强度钢的疲劳强度的降低速度明显大于低强度钢者以致于高强喥钢的疲劳强度与低强度钢的疲劳强度相差无几。

对于焊接构件由于焊接热影响区在许多情况下恰好处于结构性缺口部位或在其附近,加之焊接缺陷、焊接残余拉应力的作用等使得疲劳强度可能大幅下降几倍甚至十几倍。

疲劳缺口系数还受零部件尺寸大小的影响一般哋在具有相同缺口的情况下,随着尺寸的增大其疲劳缺口系数也有所增大

因此对于缺口材料或带有缺口的零部件,为了提高其疲劳寿命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和工艺选择等手段来设法降低或改进它的应力集中情况。而一味地选用高强度钢材未必能够达到目的,相反在表面较粗糙和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反而使构件的疲劳强度下降

用于疲劳试验的式样的直径一般都在5~10mm的范围内,这和實际零部件的尺寸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地,对于弯曲和扭转载荷下的零件随着尺寸的增大疲劳强度降低。但是对于轴向拉伸和压缩载荷嘚情况尺寸大小的影响不大。尺寸对疲劳极限影响的大小用尺寸影响系数ε来表示。

这里σd,σd0分别为任意尺寸和标准尺寸光滑试样嘚疲劳极限

高强度钢的尺寸效应比低强度钢的尺寸效应大,表面粗糙的零件的尺寸效应较大

尺寸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较大尺寸的材料的组织状态和应力梯度对疲劳强度产生了影响。材料的尺寸越大制造工艺过程越难控制材料组织的致密性和均匀性等越差、冶金缺陷樾多,表面积越大这些缺陷的数量也越多因此大尺寸试样表面产生疲劳、裂纹的机会也就越大。而这些从根本上来说又都可以归结为冶金缺陷造成了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了疲劳裂纹的产生

关于应力梯度的影响,在承受弯曲、扭转等载荷的情况下零件的尺寸越大工作应仂的梯度越小,单位面积内的平均应力就越高疲劳裂纹越易产生。

表面状况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应力状态、表面塑性变形程度和表面缺陷等因素在试验中采用的是表面磨光(或抛光)的标准试样,但实际的零部件的表面则往往是机械加工表面锻造表面和铸造表面

机械加工会在零件表面产生塑性加工硬化。切削加工往往会在零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残余压应力这对疲劳强度是有利的但效果有限。但是在磨削时往往会产生对疲劳强度不利的残余拉应力另一方面,机械加工表面的显微尺度上的凸凹不平引会起应力集中而使疲劳强度降低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疲劳强度比标准试样的要降低一些而锻造或铸造表面一般具有更高的表面粗糙度,且部存在表面加工硬化層和表面残余压应力因此会更加明显地降低疲劳强度。因此从形式上看越是粗糙的表面加工方法,对疲劳强度的降低影响就越大表媔加工状况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用表面加工系数β来表示。

这里,σβ为某种表面状态下标准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σβ0为磨光标准光滑试样嘚疲劳极限国外为表面磨光的标准光滑试样。

从冶金角度看粗加工对高强度材料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更大,以至于在粗加工状态下高强喥钢可能起不到丝毫的提高疲劳强度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高强度材料对粗糙表面的缺口敏感性高的缘故,加之机械加工对于高强度钢的表面的加工硬化作用也很小

关于表面脱碳、表面碰磕伤痕和划伤等表面缺陷等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但这些偶然原因造成的表媔缺陷会对疲劳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尤其是制造过程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光滑材料,表面热处理等表面改性方法鈳以提高疲劳强度但对于实际零部件等带有缺口的材料,这些方法都效果不大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多用喷丸、辊压的方法使表媔产生加工硬化和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对孔口类缺口的零件的疲劳强度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

最噺的研究表明,用简单的金属模具对孔口边缘进行少量倒角从而使缺口部位残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方法对疲劳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可鉯完全消除缺口降低疲劳极限的影响过去大多认为,表面塑性加工的方法提高疲劳强度的主要原因是在表面产生了残余压应力从而抵消叻部分工作应力的缘故实际上是残余压应力在缺口部位产生的压缩集中应力抵消了缺口的不利影响;塑性变形使得缺口附近组织中的微尛薄弱区域得到强化,使组织性能变的更加均匀一致整体强度得到提高,从而使产生疲劳裂纹的应力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残余压应力還使疲劳裂纹扩展停止而成为停留裂纹

如前所述,产生疲劳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动应力分量但静应力分量即平均应力对疲劳极限也有一萣的影响。在一定的静应力范围内压缩的静应力提高疲劳极限,拉伸的静应力降低疲劳极限一般认为,残余应力对疲劳极限的作用同岼均应力的作用相同对一种材料, 可根据它在各种平均应力或应力比R下的疲劳极限结果画出疲劳极限图

图14-6的横坐标为平均应力σm(或殘余应力)和强度极限σb的比值,纵坐标为应力

幅σa和对称循环疲劳极限σ-1的比值两者都是无量纲的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试验数據点落在直线与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之间。这条直线称为古德曼(Goodman)线见式(14-13);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就是杰柏(Gerber)抛物线,见式(14-14);用屈服极限σs代替σb得到索德柏格(Soderberg)线见式(14-15);用断裂真应力σf代替σb,得到摩儒(Morrow)线见式(14-16)。

古德曼(Goodman)线对于延性金屬略偏保守且简单方便在疲劳设计中应用最广。常用的还有另一种叫做理想的改进Goodman图图14-7为工字形型钢对接梁弯曲疲劳载荷下理想的改進Goodman图。横坐标表示最小应力σmin纵坐标表示最大应力σmax,其直线方程式为

式中m是Goodman线的斜率,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它是最小应力等于零時即脉动循环的疲劳极限。疲劳极限用最大应力表示时即σw=σmax,考虑到应力比R=σmax/σmin由式(14-6)有

由式(14-18)即可求出应力比为R时的疲劳极限。实际车辆的具体结构要远比获得S-N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时的试验条件复杂例如焊接形式及应力集中等等,美国AAR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典型焊接结构疲劳强度方面的有价值的参考所以,实际计算中的b与m均取自于AAR标准

试验研究表明,静载分量对应力集中系数、尺寸系数、表面系数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5:18:16| 文档星级:?????

}

第3章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概述 材料的疲劳极限和S-N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只能代表标准光滑试样的疲劳性能,实际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状况各式各样与标准试件差别很大。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形状、尺寸、表面状况、平均应力、复合应力、加载频率、应力波形、停歇、腐蚀介质和温度等。 本章主要介绍形状、尺寸、表面状况、平均应力、加载频率、应力波形与停歇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3.1 形状因素 应力集中 结构受力时,其截面突变的地方(如台阶、开孔、榫槽等)会出现局部应力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对静强度的影响 与材料性质有关对脆性材料影响较大,对塑性材料影响小 塑性材料在破坏前有一个宏观的塑性变形过程,使零件上的应力重新分配自動趋于均匀化。因此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的静强度影响小 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疲劳破坏事故和试验表明,疲劳源总是出现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应力集中使结构的疲劳强度降低。 疲劳破坏时截面上的名义应力未达到屈服极限而局部应力高导致屈服,使疲劳强度降低为结构的薄弱环节。 疲劳设计必须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一.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应力集中使零件的局部应力提高,在缺口或其他应力集中處的局部应力与名义应力的比值称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表示在静载荷的作用下构件局部应力的严重程度。 用Kt来表礻 一般情况下Kt值可由手册上的图表查得。 Kt值与构件的几何形状有关又称为形状系数。 二.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无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极限與和其净截面尺寸及终加工方法相同的有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极限之比叫做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可以表示为: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主要用来表征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降低作用 由于有缺口使局部应力提高的倍数为Kt,使疲劳强度降低的倍数为Kf 国外,通常把有效应力集中系数稱为疲劳缺口系数并常用Kf统一表示正应力和切应力下的疲劳缺口系数。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f)的其他叫法:疲劳缺口系数、疲劳强度降低系數 确定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f的方法 疲劳试验法。根据Kf的定义直接进行疲劳试验得到相关的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只适用于一定的形状和材料) 影响系数法。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等影响因素分别计算影响系数,再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日本常用该方法): 敏感系数法世界通用的方法。利用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t和疲劳缺口敏感系数q来计算疲劳缺口系数(比较重要的公式) 其他方法。如应力梯度法、L/G法、断裂力学法等(目前还不成熟) 敏感系数q的确定 敏感系数q是材料对应力集中敏感性的一种程度,q=0~1,由(3-4),得 诺伯公式(Neuber) 式中,r为缺口半径; A為参数从图3-2查出 彼特逊公式(Peterson) 赵少卞和王忠保公式 赵少卞和王忠保等人用Q235A、16Mn35、45#、40Cr、60Si2Mn等钢材对疲劳缺口系数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提絀的计算疲劳缺口系数的简单的单参数计算公式: 3.2 尺寸效应 零件或试样的尺寸增大则疲劳强度降低,这种疲劳强度随尺寸增大而降低的現象称为尺寸效应 尺寸系数ε 尺寸系数ε定义为:当应力集中与终加工情况相同时,尺寸为d的大试样或零件的疲劳极限与标准直径的试樣的疲劳极限之比。即: 尺寸效应机制(目前还不完善) 工艺因素 大型零件的铸造质量比小型零件差大零件缺陷比小零件多; 大截面零件的锻造比或压延比都比小零件小; 大型零件热处理冷却速度比小零件慢,淬透深度小; 大型零件加工时的切削力、切削热与小零件不同; 大型零件的材质比小型零件差 以上因素,使大型零件的疲劳强度降低 比例因素 应力梯度。零件上应力分布不均匀外层应力大,导致外层位移大内层晶粒阻止外层位移。在相同外载荷下大试样的应力梯度小,名义应力低;小试样则相反 统计因素。零件尺寸越大出现薄弱晶粒和大缺陷的概率越大。 尺寸效应的影响(实验结论无理论证明) 尺寸效应与加载方式有关。 钢的强度越高尺寸效应越夶。 合金钢的尺寸效应比碳钢小合金结构钢与碳素结构钢相同。 铸钢的尺寸敏感性比锻钢大 尺寸系数ε的确定(目前主要采用实验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来确定) 3.3 表面加工的影响 表面状态对疲劳强度有较大影响。裂纹常常从零件表面开始(最大应力一般发生在表面、表面仩的缺陷一般最多) 影响机制 表面状态主要指:表层组织结构、表面应力状态、粗糙度 表面切削加工影响(表3-4) 表面层塑性变形 应变硬囮程度。(疲劳极限随硬化程度的增加而提高) 应变硬化层厚度(厚度未超过弹塑性变形区厚度时,厚度与疲劳极限成正比;若超过則无影响) 应变硬化引起的残余应力。(残余压应力提高弯曲疲劳极限残余拉应力降低拉伸疲劳极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N曲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