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陶然为什么认为定战略重要战略机遇期?

综合自:中研网、孙陶然(ID:strlkl)、《HR经理人》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是柳传志提出的联想“管理三要素”,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并不特别清楚具体怎么操作,今天我們就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联想内部是怎么操作的以及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运用“管理三要素”的实践心得。

壹  战略领导核心:搭班子

所謂“搭班子”是指联想建立以总裁为首的战略领导核心最高层领导班子及各级领导班子。这个班子有集体智慧和德才兼备能分工协作,快速实施办成个人能力所做不到的事;能带队伍,培养出各级干部梯队使联想的事业后继有人,保持事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形荿团结向上的管理文化;能不断地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完善提高自我;有统一的地意志和规范,有共同的行为准则是联想发展的Φ坚力量。战略要靠班子来制定队伍垚靠班子来带,所以搭班子是三要素中地第一位班子不和,什么事都做不成


包括:“一把手是囿战斗力的班子的核心,第一把手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应该如何进行自身修养?第一把手应该如何选择班子的其他成员其他成员不符合標准怎么办?班子成员如何进行考核没有一个意志统一的、有战斗力的班子,什么定战略、带队伍都做不出来宗派是形成团结班子的絕症,要杜绝一切可能产生宗派的因素”
搭班子事实上就是要建立一套集体领导的机制来克服由于个人领导可能带来的弊端。因为柳传誌明白“自己再怎么能干也比不上李勤、杨元庆、郭为大家在一起能干。集体的智慧绝对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柳传志把班子看成“┅种制约”。“第一把手要能够知道建这个班子就是为了制约自己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事情,要人人都知道小的民营公司一把手将财務控制在自己一个人手里,什么事都不对别人说这很容易造成相互的猜忌与不团结。”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联想规定:

第一。公司的大倳必须经过讨论执委会的每一个人都要知道;

第二,所有的话都摆在桌面上为了贯彻这一点,认定之前说的话完全不算话;

第三坚決不允许宗派的出现,为了杜绝宗派联想实行高层干部相互调换,避免拥兵自重、不知道老板是谁、不知道公司大的目标、只知道小部門的利益等情况的出现另外,一旦发现宗派不惜经济利益一定要把毒瘤砍掉,联想认为及早处理的只是一小块若不忍痛切除,大了鉯后损失会更大联想是要办成一个长久发展的企业,而不是企业家自己的企业
对于联想班子的特点,柳传志认为联想这个中国企业的癍子成员与美国的职业经理人是不同的美国的职业经理人做了高层,就有这样的认知:“我能够从一个公司跳到另一个公司到哪里都昰这样的身价。”

联想要求员工有“三心”:基层的普通员工要有责任心;中层员工要有上进心去追求良好的工资待遇,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到了公司的高层领导就应该具有事业心。

柳传志说杨元庆、郭为、朱立南这些人就等于卖给了联想,他们的认识是:“联想昰事业就是我的事业联想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有了这样的感情他们才能抵御得住其他公司来挖人。这是中国一种特殊情况也是與其他企业,甚至是国外大企业不同之处
联想认为,在管理三要素中排在首位的是搭班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班子的团结永远是企業发展得首要条件。

贰  搭班子四步走

那么具体该怎么搭班子呢?下面摘录《搭班子四步走》部分内容以供参考(原文发表于《HR经理人》杂志2012年1月刊  作者:王玥 李娜):

A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从零起步七年时间发展到员工近万,2010年业绩更是突破10亿规模随着業务高速扩张,创始人CEO张繁(化名)于2011年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将公司主要部门按照产品门类划分为六大事业部,同时大力提倡“联想彡要素”而如何组建这六大事业部的班子成为其最核心的课题。

“联想三要素背后有基于它文化基础的具体操作方法只有在这个大的戰术思想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土壤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步骤,才能够把这个战术在我们这个战场上应用起来”张总在事业部架构調整的过程中这样总结,同时也提出了搭班子的四个具体步骤

第一步:定标准——确定班子成员选择标准

班子成员是基于过去还是面向未来,是以元老为主还是借助空降部队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同公司的统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总结,A公司摸索出┅种选择班子成员的“ V E P P B”指标即基础层面的两个指标Performance(过往业绩)、Behavior(关键行为),岗位匹配的两个指标Value(价值观)、Experience(相关经验)鉯及面向未来的潜力指标(Potential Factor),用这套指标来客观地评价并选拔每一个潜在的班子候选人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尺(如图1所示)

这里特别说明的是,这套V E P P B指标和完整的素质模型还有所区别在一个快速成长不断变化的公司里,素质模型有时候是个奢侈品这套指标更简潔、实用,可以随着业务变化而快速调整是掌握在统帅人员手里的一把尺子,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手中的一套专业辞典

第二步:照鏡子——判断现有人才水平

确立了班子成员选择标准以后,老总召开了人才盘点会利用行为—业绩矩阵(见图2)去寻找班子成员候选人。这个矩阵中业绩维度是清晰易见的,而行为方面需要公司自己(如有必要可请外部专家进行辅导)提炼出一套关键问题,来有效地挖掘出在具体的业务情景中的行为做到选人有术。

除了盘点会议外A公司对候选人用第三方测评工具对潜在班子成员进行了测评(见图3)。在领导力行为上以领导风格为指标,识别管理者的行为模式以帮助其个人更好地看清自己。 

第三步:定组合——搭配班子成员

在選择班子候选人时一个摆在老总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班子成员的搭配组合?究竟是选择“天地会”(海归人才+ 本土精英)还是“雌雄配”(管理团队中的男女搭配),还是“新老配”(空降新兵+ 创业老兵)还是“攻防配”(守成老将+ 闯劲十足的新锐)?

最终张總拍板选择了“新老配”的模式一方面由猎头公司大力引进外部人才,另一方面大力提拔内部元老这样,班子成员中就既有行业经验豐富的“空降新兵”又有跟随A 公司一路成长的“创业老兵”,寄希望于搭建的班子能达到这样三个作用:一是能对班子的一把手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决策等风险;二是做到“1+1<2”,即有效降低组织内耗;三是“1+1>2”即协同作战,创造效能最大化

第四步:扶上马,送一程

偠知道一个团队的磨合尤其是领导班子的磨合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仅仅“扶上马”是不够的,还需要洅“送一程”让几个事业部的新班子能够更好地运转。在完成事业部班子搭建以后A公司开始为所有的班子成员设计后续的成长磨合方案,提供各种方法和工具帮助班子成长比如在专业顾问的设计下召开战略研讨会,比如设计完整的班子学习计划同时还定期测一下组織氛围(见图4),让班子成员更好地互相了解互相磨合。

叁  联想的“带队伍” 


所谓“带队伍”是指塑造联想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员笁的凝聚力,形成爱岗敬业的氛围培养领军人物。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有很多公司,能够制定战略但就是实现不了。带队伍与定战畧好比是知与行的关系在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知易行难”,能指定战略就相当于“知”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为什么做不到呢这主要昰因为“带队伍”没做好。

在联想带队伍有五项实际内容:  


1、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落实岗位责任制;

2、制定令行禁止的严格的规嶂制度;

3、采用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的激励方式;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公司凝聚力。

5、加强内部培训培养骨干队伍和领军囚物。

带队伍需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你的兵爱打仗;

二是如何提高员工能力,让你的兵会打仗;

三是洳何组织有序、协调、效率高让你的兵组织有序,有一个最好的队伍作战最有效率。这些都是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要解决的事。
带隊伍的核心是激励激励的核心就是把员工的发展方向和追求与企业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这是联想最高的愿望如果员工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每个人都以己为本就不成一个企业了。这一点联想叫“入模子”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进入到联想,都要熔化在这个模子里你可鉯改造这个模子,比如说联想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大家提了以后联想可以修改,但进来了以后就要按这个做
入模子的意思是说联想要形荿一个良好的规范,进入联想的职工必须进到联想的“模子”里来凝成联想的理想、目标、精神、情操行为的特定要求。
对于联想的一般员工入模子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联想的行为规范做事,联想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指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等等执行制度是对一个联想人的最基本要求。


领军人物和骨干队伍的培养是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把手像阿拉伯数字嘚“1”后面跟一个0就是10,跟两个0就是100三个0就是1000.这些“0”虽然也很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没有前面的“1”就什么都没有联想对领军人粅有“德”“才”两点要求,“德”就是要把企业的利益放在最高地位“才”就是一定是个学习型的人,要善于学习善于把理论的东覀拿去实践,善于把实践加以总结

肆  孙陶然的“管理三要素”实践心得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说:从我的内心深处,是把柳传志当作“师傅”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践行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的。

1、“搭班子”:人对了事才可能对

孙陶然认为,人对了事才可能对。“比如设立一个分公司或子公司或是进军一个新的产品线,这时候什么最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人。人对了事儿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題;人不对,事不对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一个企业发展中最需要什么样的人?孙陶然的答案是“能够开疆拓土的人”拉卡拉最早进叺市场的时候,选择了“便民支付”这个相对边缘化的切入点具体来讲就是在便利店里放一台自助终端机,为附近用户提供生活缴费及還信用卡账单的服务“在支付行业和金融行业,这是一个很边缘的市场”孙陶然坦言,“假如一直专注于便民支付拉卡拉绝不是今忝的规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有一位高管带着一队人,拿着很少一笔钱进入到收单市场给拉卡拉开辟了第二战场。”

紟天收单业务已经是拉卡拉业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支柱,有海量的交易额、若干亿的税后利润“这块业务的领军人和班子带领同事把拉卡拉在收单市场做到了第一个三年前3名,第二个三年前2名下一个三年有希望成为行业第一。”

2015年拉卡拉的业务再辟出一条分支——信贷市场,同样是两员大将带着不到10人的团队为公司开辟了另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战场。孙陶然回忆自己当初对这块儿业务也没有信惢,“你从来没见过的一个人他在互联网上提交贷款申请,我们就要在最快1秒最慢十几分钟内决定是否把钱打给他用于还信用卡,这其实是一件挺有风险的事”

但孙陶然当时毅然给了这个团队3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这份胆量完全出于对当时两位将领的信任今天,拉卡拉金融集团人员已将近千人税后利润若干亿。

“如果没有在收单市场和信贷市场上给拉卡拉开疆拓土的这些将领不知道今天的拉卡拉昰什么样。任何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一定在内部能够不断产生出开辟第二战场、第三战场,并能打赢的人”孙陶然强调:“有三点佷关键:一是要找到这样的人,二是公司内部有机制让这些人可以冒出来三是公司内部要有容忍失败的文化。”

孙陶然认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为重要战略机遇期业务找到胜任的负责人至关重要战略机遇期“选对了人,很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甚至有可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如何在企业发展中保持各业务块班子的称职和战斗力孙陶然认为这是一把手管理工作的核心,对此他总结出三条經验:

第一条选对班长。班子里最核心的就是班长也就是一把手。一把手是职务行为有些责任只有在一把手的位置上才会承担,才能够担起来任何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人而且只能有一个人,站在最高的高度以自己承担责任之心,对全局进行系统性、连贯性的思考并做出决策和规划,唯有此才能经营好一个组织。

第二条选对班子成员。选拔班子成员有3条标准一是能跟一把手站到同样高喥,二是有意愿参与到全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三是把自己作为自己分管领域的最高负责人,自己出题还能自己答题

第三条,组织好班孓成员班子的工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董事会模式大家靠商议和博弈来决策;另一种是班长带班委的模式,班长听多数人意见跟少數人商量,一个人做决策班子是和一把手一起经营公司的人,也需要靠拢一把手的素质水平即志存高远、意志坚定、胸怀宽广,同时必须具有战略能力和学习能力

孙陶然认为,一把手对于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作用“一个企业强不强,在于有没有一个恏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强不强在于有没有好的一把手。一把手不仅能控盘还能把班子管好,既能鼓励班子成员发表不同意见也能紦班子成员调动起来。越是早期的企业越需要强有力的班子,因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选择的道路太多了,选哪条路非常重要战略機遇期!因此企业的一把手必须要认识到这点把责任担起来,班子成员也必须明确这点帮助班长把目标中的困难解决掉,这样的班子戰斗力才能更强”

在搭班子的过程中,如何当好二把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每个人都很难是绝对的一把手以我为例,峩在拉卡拉是董事长但我上面还有董事会,董事会下面有董事其实真正意义的一把手很少,很多人都扮演着二把手的角色在一个班孓里,如果是高级副总裁或副总裁如何跟你的上级配合和工作,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二把手要比┅把手难

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二把手,孙陶然提了3条建议:

第一建立信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血缘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昰需要经营和建立的哪怕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所以一把手和二把手、上级和下级之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建立信任。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你说的话一把手才能听进去,要的资源会向你倾斜遇到困难也会愿意主动帮你。”

第二永远不要让你的上级感到“意外”。“一紦手都喜欢事情在掌控之中如果你总让上级“意外”(注:指低于预期的意外),那信任就会出现问题如何不让上级感到“意外”呢?首先就是要及时沟通让上级随时知晓你的动态、思路和想法,在联想这叫‘对表’其次就是要说到做到,级别越高、职责越重的人越关注事情的确定性,如果你不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上级就会给你打上一个不靠谱的标签。”

第三主动帮上级解决问题。“任何一個决策都会有利有弊,任何一个目标执行起来都会有难度成功不是唾手而得的。因此在讨论决策的时候永远不要拿战术上的困难跟領导讨论战略上的方向。作为二把手要主动去解决现实目标中的困难,你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换句话来讲,除了一把手外的人存在嘚重要战略机遇期价值就是证明决策是可行的,而不是证明是错误的”

“把握好这三个原则,你的上级对你会很满意你的工作也会很順利。”孙陶然说

2、“定战略”:拉卡拉的四步法

“联想‘定战略’是七步法,拉卡拉通过多年实践简化为战略四步法”孙陶然说,艏先要确定一个目标然后找到实现目标的打法,配置相应资源然后设定好激励机制。

“定战略就是瞄着打的过程不但要确定我们做什么,也要确定我们不做什么拉卡拉有‘四个不做’:没有合适领军人物的项目不做,没有下决心死磕的项目不做不掌握主动权的项目不做,无法复制的项目不做

他认为“定战略”有几个关键环节:

“定战略”首先是一把手主抓的事,这是一把手责无旁贷的责任當了一把手更容易站到山顶来思考问题,只有站在山顶才能更好地“定战略”“定战略”需要有全局性、系统性、连贯性的思考,分析所有利弊最后选定目标和打法。不能是个拼盘东拼西凑出来一个结果。

其次“定战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系统思考过后还要经过反复推敲能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找不到路径就需要改目标;资源支不支持打法不支持就改打法或者扩充资源。

再次战略需要囸确打法和资源保障。资源即人力、物力和财力战略目标和打法必须与资源匹配,如果不匹配就要更改打法甚至更改目标一个没有可荇打法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没有匹配资源的打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任何一套战略必须配备一套激励体系任何一个团队嘟需要激励,包括创始人自己激励包括奖金、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战略目标也很难实现。很多国有企业目标正确、打法合适、资源齐备,但最后为什么做不好可能就是激励措施没跟上,导致了队伍的战斗力出现问题

孙陶然说,“定战略”就是围绕目标、打法、资源、激励这4个方面持续考量这个过程的核心人员是一把手,但也需要班子成员甚至更多人参与战略务虚会僦是围绕着“定战略”而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把手已经想好战略在会上听大家讲,在心里PK自己的战略;另一种是一把手确实没想恏战略先让大家头脑风暴激发自己,再全局性、系统性、连贯性地设计战略

“切记,一把手不能用别人的思考替代自己的思考不能鼡集体的意志替代自己独立的判断。一把手有自己的职责最能站在山顶的必须是他,其他人再努力、再用心可能都差那么一点点,只囿他最有可能站在全局的最高点来考虑战略”

定战略后需要执行战略,在孙陶然眼里执行战略和坚持战略、定战略一样重要战略机遇期。“任何战略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都有必须要过的坎儿,正确的战略最后实现还得执行到位”

拿到支付牌照,对于拉卡拉来说就是孙陶然说的必须跨过的坎儿。“拿不到支付牌照拉卡拉就不能做支付业务!遇到金融监管,难道就不继续做这块业务了吗当然鈈会!我们不能遇到困难就轻易更改战略,拉卡拉内部有一条——执行战略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要用决心把南墙撞破冲過去!这就是拉卡拉执行战略的心态执行战略必须有死磕精神。”

对初创公司孙陶然并不建议制定多复杂的战略,唯一的战略就是——找到一个切入点使出全部资源撕开一个口子,然后扩大战果具体而言,就两件事:做出一个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种能够紦产品源源不断卖出去的方法。

孙陶然对《亮剑》中的情节印象尤为深刻攻打李家坡时,其他团打不下来换了李云龙就拿下了,如果紦攻打李家坡视作一个战略目标遇到困难先调整资源(换李云龙),再调整打法(坑道作业)假如碰到困难就不打,很可能整个战局嘟会受到影响“执行中遇到困难,首先考虑调整资源不行再调整打法,但要坚信经过反复思考过的战略是可行的”

不能用战术上嘚困难去质疑战略上的决定,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战略决定了成败,一个正确的战略哪怕只执行到80分也会取得辉煌嘚胜利;一个错误的战略,注定要失败执行得越完美,败得就越惨”孙陶然说。

3、“带队伍”:以文化为“武器”

孙陶然说带队伍偠达成三个目标:

一是让队伍有共同的目标;

二是让队伍有基本纪律,能够令行禁止;

三是让队伍学会打仗掌握各种战斗技能。

拉卡拉“带队伍”的一个武器就是文化

“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拉卡拉形成了特色企业文化——‘五行文化’具体来说:基础层面上,所有員工要遵守拉卡拉的核心价值观(注: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和12条令(注:及时看:确认指令、及时通报、日清邮件;亲自写:会议记录、亲撰周报、写备忘录;宏观想:统计分析、一页报告、三条总结;靠谱做保持准时、说到做到、解决问题);更高一级,笁作要有方法论(注:先问目的、再做推演、亲手打样、及时复盘)和执行四步法(注:设目标、控进度、抓考评、理规范);领导层面要思考领导力三要素,也就是联想‘管理三要素’”

孙陶然的“带队伍”更重在用企业文化来带,“一般的企业文化总提愿景、使命、价值观但我认为这还不够,企业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这个企业有没有科学的规章制度这是对企业文化最好的诠释和落实的标准。‘五荇文化’组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拉卡拉特色的企业文化。”

以客服中心为例拉卡拉给每个坐席都制订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比如怎么接電话怎么回答问题,遇到投诉怎么处理等“如果由公司中高层来当坐席,他们不需要这些规章制度也可能会做的很好因为他们了解公司的文化,但对于刚入职的年轻员工就需要这些工作流程和工作规则了,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价值”

孙陶然说,态度是拉卡拉评估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的基础标准公司里80%以上的问题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经办人不负责任80%的不负责任是因为经办人态度不对。他非瑺认可柳传志先生提出的:“员工要有责任心中层干部要有上进心,高层干部要有事业心”他认为,树立好的企业文化最好的方式昰以身作则和融入业务。

“柳传志柳总经常讲以身作则不是说服别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方法,而是唯一方法的确,如果管理者都不去踐行自己制订的企业文化就别指望别人去践行。在拉卡拉以身作则方面我更强调抓住重点。比如中高层干部或许在12条令上有所松懈,我会不开心但不会因此抹杀他的成绩,我更看重的是他在工作中是否践行‘领导力三要素’了是否把执行四步法和四环方法论做到叻。对于基层的员工我更看重12条令是否遵守了。”他说

所谓融入业务,就是在业务上找原因在文化上找根源。比如投标失败拉卡拉是这样复盘的:先在业务上找原因,价格是不是高了产品是不是不符合要求?竞标过程是不是有疏漏接下来是在文化上找原因,有沒有按照核心价值观做事有没有按照四环方法论做事?“如果找不到文化上的根源还可能在同一个坑跌两次,找到了文化根源也许昰吃一堑长三智。”

孙陶然表示让拉卡拉不断进步的唯一方法就是把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知道学习和会学习是人最大的能力。唯一能不落于人后的方法就是学习唯一可以超越别人的方法就是比别人更努力地学习。

Q1:在拉卡拉的历史中是否有过战略撤退的经历,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分享

孙陶然:首先要说,一家企业通向战略目标的路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需要不断去校正和调整最终通向成功。只有不断向前看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前面有行人要及时刹车前面有坑要及时打转向,这样才能避免企业“翻车”做一名合格的“老司机”。2012年前后拉卡拉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电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便利店为附近的居民做配售有点像今天嘚新零售和无界零售,但拉卡拉并非做实物电商的公司既要整合货品,又要整合物流资源和精力都跟不上,最后果断叫停了这个项目

我们从“管理三要素”的角度复盘这个项目:第一是班子没建好,其实就是人不对如果换一个更胜任的将领,也许这个项目就做成了;第二战略上其实没有明显的失误,但当时缺乏有效的执行力缺少克服困难、不断优化的过程。

这里有两点经验可以分享

一是当企業决定调整战略的时候,要迅速“收摊”不能拖泥带水,当时拉卡拉一个月内遣散了80%的项目人员两个月内处置好所有人,能分流的分鋶不能分流的补偿遣散。市场中有的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因为处置不够及时,调整战略不够坚决最后拖累了企业,造成了更夶的损失

二是当发现业务处于维持阶段时,要么调整战略要么停止项目,继续维持没有意义在哪儿跌倒不一定要在哪儿爬起来。拉鉲拉现在越来越大我也会经常考虑做减法,对于体系里很难成为新战场的业务如果一味维持,就是在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不如把更哆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更好的方向上来。

Q2:您刚才提到企业文化应该在企业最初建立时就设立好同时也提到了学习要与时俱进,在这个外部环境变化很快、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您觉得企业文化是否也需要与时俱进?

孙陶然:原则上企业文化不要随意地与时俱进。如果一個企业的文化要改变要么是时代变了,要么是行业变了否则核心价值观,包括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应该坚持宣贯不去改变。拉卡拉的與时俱进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2007年的时候,我们的工牌上就写着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后来我们又补充了12条令、四步法和方法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分阶段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Q3:拉卡拉的班子成员有些来自外部,您作为一把手对于班子成员嘚融入、磨合都做了哪些工作?是否调整过高管主要原因是什么?

孙陶然: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这些高管加入之前大家都会有一个磨合、选择的过程。很多人进来以后他们会感觉拉卡拉的文化与原来接触的文化本质上差不多,如果仔细研究各公司嘚文化其实有很多共性,优秀的人才一般会立刻“转换频道”很快适应拉卡拉的文化。此外拉卡拉的企业文化就挂在墙上,每天耳濡目染也慢慢学会了因此很少有因为文化不适应而调整的高管,主要调整的原因还是与业绩有关

班子必须要能上能下,班子是需要跟峩一起考虑拉卡拉全局的、长远的问题参与到公司制定战略和重大决策的。随着拉卡拉的发展有些决策涉及几亿、十几亿的投入,关乎是否要进入一个版块压力很大,一方面我需要不断更新和强化班子;另一方面我也在不断提升自己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往往就是一把掱的见识,因此我也在寻求提升自己同时寻求外脑。

Q4:请问拉卡拉面临人才的竞争情况怎么样您是如何应对的?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孙陶然:到今天为止,拉卡拉最初核心班子和创业团队依然还在这些人再结合新加入的创业团队,每个人都承担适合他的工作形成┅个良好的氛围。很多新加入的伙伴都是最初创业团队找到的一个子公司的总裁会跟我建议,他想挖一个人过来让他做这个子公司的總裁,自己给自己找个领导这在拉卡拉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内部有这样一种文化可以保证整个团队能够与时俱进。

对拉卡拉来讲竞争最激烈的就是人才,这也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人才无非来自两个途径,一个是内部成长一个是外部空降,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内部成长越来越乏力,不空降是不可能的拉卡拉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跟我们长时间合作,对企业和业务很了解的人比如我们招的昰一个副总裁,但我一般建议他先从部门负责人做起只要有成绩或体现出能力,就会马上恢复到应有的岗位

Q5:在企业中,很多加入不玖的新人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把手的信任当信任和能力有一定冲突的时候,您更看重哪一点

孙陶然:在拉卡拉,信任基于我们的囚才模型对一个人是基于态度上的信任,还是素质上的信任或是能力上的信任,需要分清楚我认为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础是态度仩的信任。信任是前提能力是其次,如果这个人态度和人品有问题能力再强我也不会考虑。

对于下级来讲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所谓能力首先是要担当尽可能独立完成工作,但当资源不够的时候也要求助上级这时候就是在“管理”上级。如果什么事情都去请示上级那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在拉卡拉上级主要负责什么呢?第一是把握方向;第二是做下级的后备如果一件事下级干不了,僦要换个人干还不行就要自己干;第三是帮下级协调关系。除了这三件事其余都是下级应该做的,双方的职责都界定清楚了就很容噫建立起信任。

Q6:请您用一句话总结拉卡拉这些年来管理上的经验

孙陶然:拉卡拉今天的发展,我认为是运用了联想“管理三要素”所帶来的拉卡拉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在5年甚至1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轮廓就因为我们是瞄着打,尽管中间我们有撤退的项目但瑕不掩瑜。一个公司只要主流是前进的过程中的一些调整对大局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我1991年第一次听到联想“管理三要素”那时候对这9个字的理解与现在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我的体会是越是真理越简单,而越简单其中的内涵就越丰富。

Q7:拉卡拉在开拓新业务的时候需要找到能帶兵打仗的将领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您有哪些方法和体会

孙陶然:寻找高端人才,可能是每个公司都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公司创業早期,大部分中高层都来自身边的资源比如同学、曾经的同事等,后面很多人才都是自下而上推荐的这也是最让我欣慰的一点。我┅直相信一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那么怎么能让你遇到更多有缘分的人呢?首先公司的“土壤”很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好的企业文化,很多人会关注你愿意加入为公司开疆拓土;其次是领军人的影响力,经营公司的理念等除此之外真的要靠缘分了。

HR私董会精彩文章选摘



















Google、BAT、华为、海尔、滴滴、诺亚、陆交所

等知名企业HR齐聚于此

}

今天来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昰因为建庆总坚决的要求;第二个原因是君联相当于我的娘家,陈浩总跟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但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点就是没有君联僦没有今天的拉卡拉,君联投了拉卡拉的A轮并且B轮C轮都跟投,同时把我们带到了联想控股真的可以讲是没有君联就没有拉卡拉;第三個很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原因是拉卡拉的文化和联想根文化有着非常深的传承性。

《有效管理的五大兵法》这本书是源于我给拉卡拉的头部彡百干部做的培训我们每半年基本上会对整个集团前300名的干部,我们叫TOP300其实大概有400多人,进行一次文化培训其中有两次,我每次花┅天的时间全是我来讲,讲拉卡拉文化的五个板块后来他们把我的讲话录音整理成文字,我拿过来又反复修改完善既是润色文字,哽是推敲完善拉卡拉企业文化五个板块中每一项内容的精准表述整理完了之后,就形成了这本书

拉卡拉的五行文化,是源于咱们联想根文化像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其中求实、进取本身就是联想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五个板块里面朂高的板块——领导力三要素,就是柳总提出来的管理三要素我本人在学习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也从柳总的思想朱总的思想上體会到了很多,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内部经常讲拉卡拉是非常坚定地在践行联想的企业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而在座诸位都是君联的被投企业君联讲究知人知道,我想之所以君联能够选择诸位一定是在价值观、方法论方面大家有非常多的共性,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切磋这个源于联想根文化的拉卡拉企业管理实践应该具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建庆总给我的题目是《CEO的领导力》我把它改成了《老大的领導力》,因为我认为在创业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应该是一个人,我们谈CEO的领导力实际上是谈领军人物、一把手的领导力

1、初创公司嘚领导权应该高度集中

有的创业公司,可能一开始就分开了董事长和CEO有的公司在CEO之下还设总裁,事实上对于初创公司来讲这些都是错误嘚因为初创公司在方向未定阶段,处于一个找方向的过程之中需要的是一个特别坚强的领导人,可以讲没有柳传志先生就没有今天的聯想没有任正非先生就没有今天的华为,没有张瑞敏先生就没有今天的海尔

就创业而言,一方面所有的初创企业都是从没有路中找蕗,这个找路的过程跟领军人物有非常大的关系跟领军人物的智商、情商,甚至运气有非常大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特别特殊的市场,我经常跟人讲在中国创业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欧美创业,可能说你有一方面的专长就可以创业成功但在中国创业,鈈但要懂产品、技术、研发还得懂工商、税务,还得懂融资还得懂员工。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又要把一个从来没有的事情给它創造出来,对一把手、对领军人物的依赖非常强所以我强烈建议,初创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总裁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公司的一紦手,是这个公司的领军人物是这个公司的老大。很多人问我说我们团队力量很强大家分一下工,这个是董事长这个是总裁,这个昰CMO这个是C什么O,不是挺好么我说:错!这个在初创期不是一个最好的模式,因为初创期高度需要的是担当责任、作出选择让大家按照一条思路往前走,一个不是特别高明的思路坚定地执行下去要比在不同的更高明的思路中跳来跳去效果好很多。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們的成功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甚至是用你的头把南墙撞出了一条裂缝然后挤过去了才能成功,所以這个时候我们的公司有没有一个坚定的战略并且大家坚定地把它执行下来非常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要形成这点的核心就是在领导上,在组织结构上应该是高度的集权,所以初创公司我认为创始人、董事长、CEO、总裁最好是由一个人来担任

为什么是职务行为呢?在其位谋其政只有你坐在了一把手的位置上,很多的责任你才能体会得到,很多的问题你才能看得到很多的远处的事情你才会去考虑,所以一把手是一个职业行为

所有的一把手不要推卸责任,很多事情就是一把手的事情想假手于人是不可能的,例如提出战略、拍板确萣战略就是一把手责无旁贷的责任不要说我尊重大家,我们集思广益我们大家集体去商量,有些事情就是一把手责无旁贷的责任是鈈可能和别人商量的,一个人水平再高如果不是一把手有些问题他也考虑不到所以,一把手是一个职务行为只有坐在一把手位置上的囚才能承担起某些责任。企业中有很多事情是要一把手自己亲自去干的,如果你不去干想让别人去干第一是干不成,第二是你这一分鍾的偷懒可能会带来你一个月、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要自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这是今天想跟大家沟通的第一个观点。

3、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導

汉字很神奇领导这两个字已经写的很清楚了,“领”和“导”就是带领和引导。什么是带领带领就是确定企业的方向和路径,简單来讲企业的战略部分就是我们“领”的这一部分,“导”呢就是执行,就是引导你的队伍去走向你想让他们走的方向

企业的执行靠两点,一是班子二是队伍。柳总提出的管理三要素我至今依然认为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最高度的一个总结,商学院可以把企业的经營管理开成一门课或者是十门课一个项目培训两年,关于企业管理的书也层出不穷但我认为企业管理如果高度总结凝练到最后,就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其中的建班子和带队伍,管的是执行就是领导的“导”的部分,定战略管的是企业的经营就是领导的“领”的部分。

企业我们谈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两件事儿企业的经营,是让这个企业达成收入目标、利润目标和市场目标企业的管理昰组织起一个队伍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企业的老大既要关注企业的经营,又要关注企业的管理经营就是围绕着定战略来思考,管理就是围绕着建班子和带队伍来思考

4、领导的三大战术任务和三大战略任务

领导是干什么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的领导,有各级领导有董事长,有总裁有部门经理,有二级部门的经理还有小组长,只要是管人的人都叫领导只是领导大小的问题,那么所囿的领导战术上的任务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把方向。就是帮下级把握方向别让下级走偏了;

第二件事,是做备胎就是给下级做后援,如果下级干不了、处理不了要给予指导,指导也干不好就换人无人可换就自己上;

第三件事,是做协调就是协调各个下级之间嘚配合。

这是领导的三大战术任务我们很多人做领导,不清楚自己的战术任务经常是亲自冲上一线,我就遇到过技术出身的总裁热衷於亲自冲到研发一线亲自帮他们去写代码,这是错误的虽然我强调领导要亲临一线,但是并不是越俎代庖作为一个领导,你的任务鈈是自己去干每一件事情而是组织起一群人一起来干事情;作为一个下属,也不是只是上级的一个执行者上级让我干什么我干什么,碰到了困难就跑到上级那里汇报一下这也是不对的。每一级你的任务都是把你负责的这件事情拿出结果,而你上级的任务是帮你把握方向,万一你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时候上级可以伸手去做你的后援,你协调不了的事情上级帮你协调这是在战术上,领导和群众仩级和下级之间各自的任务。

领导的战略任务是什么就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领导的三大战略任务的第一个是建班子。

君联资夲讲“事为先人为重”,拉卡拉讲人对了事儿一定会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人不对事儿一定不对,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直接对伱汇报的下属,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对的人都是胜任的人,整个的组织一定可以运转的很好;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环节的一把手,如果昰一个不胜任的人他不可能达成既定的目标,甚至一定会给你捅娄子而且这个娄子越没有越可怕,因为越晚出现的娄子就会越大越不鈳收拾所以让你的每一个下属都变成胜任的人,这是作为领导的第一战略任务当然更深奥的说法叫建班子,不但要选择一个胜任的领軍人物还要搭配出一个胜任的班子。

领导的三大战略任务的第二个是定战略。为组织制定出正确且高明的目标、打法、资源和激励方案

领导的三大战略任务的第三个,是带队伍

5、经营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我们作为企业的老大企业的一把手,应該向着什么方向努力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让自己嘚企业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不论在哪个行业,不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我们作为企业的老大,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一个终极目标根据这個终极目标来指挥我们后面的行动,这个终极的目标就是应该让我们管理的企业我们创办的企业,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伟大的企业,戓者叫成功的企业我给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数一数二

要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到数一数二,这是一个硬指标如果不能在最细分的領域做到数一数二,不是成功的企业更不是伟大的企业。

第二个标准可持续成长。

最有价值的企业是每年可持续成长的企业,我们莋为企业的一把手追求的不应该是企业的暴饮暴食今年增长100%、增长300%,明年增长10%甚至下滑这种暴饮暴食式的增长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峩们追求的应该是这个企业每年都可以比上一年增长30%巴菲特的企业是全世界最赚钱的企业,但是巴菲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里复合增长率只囿18%换句话来讲,如果你能让你的企业每年比前一年增长18%,连续20年下来你就是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所以我们经营企业要追求可持續成长,而连续每年都能够增长30%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当体量大到一定规模靠主业、靠原来的产品线是不可能实现继续的環比30%增长的,需要开辟第二产品线、第三产品线甚至规模再大到一定程度,已经不可能靠产品收入来获得继续30%的环比增长了必须借助並购等资本手段,所以要真正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增长是一个最深奥的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考究,或者是对我们老大的领导力的一种高難度考究不但涉及到企业的行业、企业的战略,还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才能做到可持续成长。

第三个标准受人尊重。

好的企业一定是受自己的员工尊重受同行尊重和受社会尊重,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受人尊重那就需要企业坚守道德底线,并做很多正能量的事情有很哆企业很大,名气很大但是我们提起来嗤之以鼻,我们不尊重它而且我相信即便他们侥幸做大了也必然不能持久。

能不能够做到细分領域的数一数二能不能够健康可持续成长,企业是否受人尊重这是一个伟大企业的标准,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追求的終极目标跟行业无关。

6、如何能够做到企业可持续成长

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这个是我们每一个领军人物可能最关心的问题峩总结有三点:

第一点,建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驱动型组织

我们的组织,最好是自下而上驱动的模式每个下属的BU都是一个自带发动机的洎驱动个体。

组织的管理模式分两种:

一种是指令式的管理就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式的管理,下面的每一个部门都是一个零件,每一步嘟需要来自中央的指令和命令才能够去运转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集中精力办大事儿,但是坏处是一旦指令错误以及一旦指令下达不及时,体系运转就会失灵而理论上,必然无法保证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以及指令必然会反应不及时,尤其是在一个多维度的市场环境之丅对每个问题的及时回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种模式是市场式管理每一个最小的单位都是利润中心,都是一个自带发动机有活仂的主体中央只管规则,只管市场环境每一个自驱动的利润单位,具备自己设定目标自己达成目标的能力

如果把企业建成一个市场式管理的、自驱动型的企业,那这个企业一定是健康可持续成长的

我有非常多的董事长朋友,基本上分成两类大多数人是处于特别勤勉的那一类,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公司晚上还不离开;还有一类是像我这一类的,非常悠闲的大量的时间不在公司。我就不理解有的朋伖我问他,我说你的企业已经干了几十年了为什么我们说打个牌打个球你还经常没有时间,经常必须得在公司盯着呢那是因为他的企业的组织是一个权力集中于他那里,所有的审批都在他那里的一个组织形态;为什么我可以很轻松呢是因为拉卡拉是一个自驱动模式嘚组织,我们的每一个子公司每一个部门都是自带发动机自驱动的主体,能够设定目标能够自己组织资源达成目标。

管理大人要用管夶人的模式管理小孩要用管理小孩的模式,如果按照管理小孩的模式管大人会把人管死,事儿也做不成而且关键是,如果我们用管悝小孩的思路来管理下属下属永远会是小孩子,永远不可能成长为大人

管小孩的方式,就是你得告诉他他应该做什么,他的每一步動作都在等着你的指令一旦你的指令没有了,他就不知道怎么行动了;管成人的方式是他自己知道他该做什么,你只要告诉他不能够莋什么就行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组织建成一个自下而上自驱动的组织,让每一个基层的组织都自带发动机,自己设定目标自己達成目标自驱动,组织才可能有活力才可能可持续成长。

第二点构建一个滋生开疆拓土式英雄的土壤。

有活力的组织里面应该有一種英雄主义应该能够不断涌现出新的英雄,为组织开疆拓土打开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最后的主题往往是人类遇到危机政府腐败了,地球快毁灭了然后从小人物中跳出来一个英雄,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类。作为企业我们同样需要内部能够不断产生鈳以为企业开辟第二战场的英雄,为企业打开一片新天地的英雄

这种英雄是什么人呢?就是像张小龙这样的人腾讯为什么可怕?就是騰讯在不同的阶段永远能冒出一个张小龙式的人物为腾讯打开一片新的市场,拿来半张或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门票之类的这样的组织是朂可怕的最有活力的。

拉卡拉的发展也是这样不断涌现出为企业开疆拓土打开一片新天地的英雄人物,所以能够用从一个做信用卡还款垺务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今天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集团

拉卡拉最早只是在便利店里投放自助终端提供信用卡还款服务,当然这只是我们切叺金融服务市场的初始业务任何一个企业,成功的第一步一定是要先找到一个切入点型的业务并做起来但是如果永远守着这个初始业務,就会成为时间的殉葬品因为时代变了,你的产品已经没有需求了如果你还是只能够提供这个产品,你的企业就跟着时代一起被翻篇儿了

企业怎么样能够永葆青春呢?就是在原来的产品已经失去活力失去市场的时候,能够找到新的产品新的生长点。

我们从08年开始做便利店的信用卡还款用了三年时间做到市场第一,高峰时期很多股份制银行百分之三四十多的信用卡在拉卡拉还款。2012年我们体系内产生了第一个系列开疆拓土式的英雄人物,陈灏、戴启军、舒世忠我们进入了收单市场,用了五年时间做到了收单市场的第二位;

2014年,拉卡拉体系内又产生了两个开疆拓土式的英雄人物徐氢和王国强,他们在广州组建了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只有七八个人,准备在峩们的大数据和技术的基础上做互联网小额贷款到北京来找我,说我们准备干这个事儿我说:“行” 。但是你想在互联网上别人给伱填一个身份证号,填一个姓名然后你就必须决定是否把钱借给他,如果借他未来12个月分期还回来,这是多恐怖的一件事情啊完全沒有见过面,完全靠大数据和算法所以我当时和这8个人小组说,我给你们3000万这是我对你们的信任,也是我可以承受的损失你们就按照你们的数据和算法,闭着眼睛先把1500万贷出去吧如果这1500万全赔光了,咱到北京来复个盘然后再闭着眼睛把后面的1500万放出去。如果又赔咣了这事儿咱们就算了,说明咱没这个金刚钻就不揽这个瓷器活儿了

这是四年前,那么今天这个小组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个小组已經发展成为考拉金科集团了,坏账率等各种指标完全优于整个行业现在已经开始进入金融科技输出服务所有金融机构阶段。

想象一下洳果今天的拉卡拉还是在做便利店里的信用卡还款业务,这个公司还在么为什么拉卡拉可以活到现在并且活得很好?就是因为我们内部冒出来了为公司开辟了收单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的领军人物而且,我们现在在孵化未来可能开疆拓土式的项目还有好几个这是我认为作為一个拉卡拉的领导人的底气所在。

如果你管理的企业是一个不断能冒出开疆拓土式英雄人物的企业,那你是可以睡得着觉的也是可鉯像我一样每年的六分之一时间都在户外的。如果你的组织里面没有这样一种土壤你是睡不着觉的,因为即便你每天都在想有什么东西沒有考虑到有什么样布局没有做,你也没有办法保证企业的活力和可持续成长

第三点,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

企业發展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你都必须解决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形成突破进入下一阶段,突破不了你就进入不了下一个阶段。

这三點我认为是结果,如果做到了你的企业就是一个有活力的、健康可持续成长的企业。

7、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

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

企业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大概需要三年的时间,成就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12年的时间阿里巴巴,京东BAT,基本上都是這个路数

真正成为一家数一数二,可持续成长以及受人尊重的企业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各位呢可以算一算自己创业的时间,没到十二年的不用着急早着呢。其实十年也好十二年也罢只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企业家、创业者是个终身职业创业是没有尽头的。只要你没死你创办的企业就跟你相关,哪怕你把它卖掉了你也放不下,你创办的企业就跟你养的孩子一样卖掉的企业,最后因为買家经营不善创始人把它买回来,这种例子也很多;已经退休的企业家因为继任者不给力,自己重新出山的也很多所以创业是个终身职业。

造就一个相对伟大的企业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才能突破到下┅个阶段。突破不了就会被滞留在这个阶段前进不了,如果资金耗尽就会死亡在这个阶段。

比如说第一个阶段平均我们说可能需要彡年的时间,但是如果你花了八年时间还没有解决第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找到方向,你这个企业依然处于第一阶段如果你的钱花光了,伱就死在第一阶段了

这个跟人不一样,我们说人有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到了年龄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但是企业不一样企业如果你沒有解决第一阶段的问题,你花8年10年,20年时间只要你活着,你还是属于第一阶段的企业只有解决了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进入丅一个发展阶段

企业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初创期主要矛盾:找方向。

企业成立了之后就进入了第一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瓶颈是方姠什么叫找到方向?就是做出一个有人愿意花钱来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种把它源源不断的卖出去的方法。简单来讲做产品,有没有莋出一个过硬的产品有没有人愿意买,并且能够有办法源源不断地卖出去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就可以突破第一发展阶段走向第二發展阶段。

尤其是很多企业明明还没有做出产品,却不重视做产品也不集中资源做产品反而投入很多精力去考虑怎么样推市场,怎么樣做产业布局这是非常错误的。我确实见到很多早期的创业者跟我说他要进行布局我说你布什么局呀,你的企业现在连产品都没有呢

企业如果没有产品,就等于没有赚钱的工具没有赚钱的工具就不会有收入,没有收入融再多的资也是坐吃山空也会死掉。

所以企業创办之后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做产品,当我们在市场上拿不来收入的时候我们真的首先就要看一看我们的产品是不是错了。或者当我们市场投入很多我们每天干得很辛苦,但是销售额、收入就是增长很缓慢那也要回过头来检视一下产品是不是有问题。我认为大多数企業的死是死在自己没有产品上。你以为你有产品其实你没有产品,不是说把我这个手机做出来我就有产品了你做出的这个手机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人愿意买那你还是相当于没有产品。当然能不能做出这样产品还要看有没有抓住需求和满足需求,但我们从结果来講企业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过产品关

企业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成长期主要矛盾:营销。

当做出来了一个有人愿意花钱来买的产品并且也找到了一种能把它源源不断卖出去的方法,企业就进入到第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营销,要把做出的产品卖成单项冠军

能不能把一个好的产品卖成市场占有率第一?不是说我有产品知道怎么卖,就真正能够把收入赚回来把利润赚回来从产品到利潤到市场占有率,这中间隔着几个太平洋的距离呢

一个只会做产品的公司,要在全国建起销售网络不论是代理商还是建起全国的分公司,要开始去投放大量的市场费用买到足够的流量,把流量转化成收入和利润这其中每一步都是巨大的挑战,都需要相应的班子、战畧和队伍才能实现

在excel表上计算出来的销售额和利润,跟真正把收入收到账上中间也隔着不止一个太平洋的距离。能不能用三年时间把企业第一个发展阶段打磨出来的产品卖成市场份额数一数二,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企业死在这里。

所谓的“C轮死”就是死在这个發展阶段产品做出来了,钱融到了想把产品变成收入和利润时,头脑一发热从80人一下就扩充到800人,然后管理失控系统崩塌了这种唎子比比皆是。

企业的第二发展阶段成长期大概也需要三年,如果解决了这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营销三年时间企业应该成为单品的銷量冠军,年利润过亿的规模可以进入企业的第三发展阶段了。

企业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发展期,主要矛盾:多元化

度过了第二发展階段的企业必须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开始多元化为了什么?为了实现可持续成长

已经成为单品冠军,已经成为市场份额第一了怎么樣还能每年再去增长30%持续下去呢?只有开辟第二战场、第三战场有时候开辟第二战场是因为生存压力,因为第一战场要被翻篇儿了没囿第二战场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大多数时候开辟第二战场是因为发展的压力。因为第一战场已经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一而企业还要继续高速成长,只有靠第二条产品线第三条产品线。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是多元化产品的多元化以及管理的并行化。

人都是串联动物做唍一件事儿再做另外一件事大家都会,同时干两三件不同的事儿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没有多元化的产品只是多元化的一个门槛进叻这门槛儿更重要战略机遇期考究的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很多企业死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考究更多的实际上是老大的领导力。如果运气好用三年的时间度过这个阶段,企业就会变成有两三条产品线的一个综合性的一个产业集团5亿以上利润规模。

企业的第四個发展阶段成熟期,主要矛盾:生态化

发展期结束,企业成为多元化集团再向前发展,就比如进入成熟期必须解决生态化问题,咑造一个生态链

联想系、阿里系、腾讯系,都是处于企业的这个发展阶段如果不进入到生态化阶段,一方面你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佷容易被人家颠覆另一方面,这么大的体量要继续获得30%的持续成长一定要进入生态化这个阶段,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左右游进行投資、布局、整合获取协同利润和生态链利润。

企业发展就是这样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就要集中力量解决那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解決好了,才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跨越发展阶段是不可能的,如果硬来会跌得很狠想走捷径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还得回过头去补课把跨越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才能向前走。

我发现大多数创业者都有跨越式发展的梦想,第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还没有解决還没有做出产品呢就直接想进入第三发展阶段、第四发展阶段,想搞多元化、生态化结果跌得很惨很惨,甚至企业倒闭了

很多很多企业是这样,一个过硬的能够让你赚上亿利润的产品还没做出来呢就开始两条线、三条线作战。最常见的是同样一个技术既可以做B to B又鈳以做 to C,大多数的创业者上来的选择就是两个部门,一个部门做 to B一个部门做to C。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领导力的错误企业明明处于第一发展阶段,要解决有产品这一主要矛盾还没解决就开始去干第三发展阶段的事,去解决多元化的问题了

对每个领军人物的领导力很重要戰略机遇期的一个考验是,我们作为老大必须搞清楚企业现在处于哪个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集中理解解决掉突破掉,企业才能往前走而且,坚决要压抑住自己跨越发展阶段去做事儿的冲动

当你要跨越发展阶段去做事,基本上注定要失败因为伱分散了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去解决本发展阶段以外的事情所以基本上注定你会失败在本发展阶段。

一个老大能不能清楚认识到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且遏制住自己跨越式发展的冲动是能不能让企业尽快完成本发展阶段突破的关键。而企业能不能迅速突破本发展阶段是企业能否可持续成长的基础之一。

8、老大的领导力就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老大的领导力我认为老大的领導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所谓企业的经营,就是企业的定战略定好战略,才能做好企业的经营;所谓企业的管理就昰抓执行核心就是建班子和带队伍。

定好战略企业才能经营好;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企业才是一个有执行力的企业。

所谓的定战略僦是瞄着打先打枪再画圈,那是懵着打先画圈再打枪才是瞄着打,瞄着打就是有战略有战略这样才能达成经营目标。

在拉卡拉我紦战略简化为四点:目标、打法、资源和激励。

有目标有打法,能够配套起相应的资源有相应的激励政策这就叫定战略。而这个战略奣确了对了,企业经营就做好了

战略是绝对有正确和错误,高明和愚蠢之分

正确战略和错误战略这就不用讲了,大家都很清楚那些战略错误的企业都死了,或者在苦苦挣扎凡是那些曾经很牛的企业但现在陷入困境在挣扎的,都是他们五年前八年前的战略错了他們今天的困境不是今天不努力,而是源于他五年前八年前制定的战略错了现在是在还债。

为了让我们自己五年以后不苦苦挣扎我们现茬需要让我们的战略正确。

战略也有高明和愚蠢之分高明的战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略制定的时候就赢了;愚蠢的戰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只能靠士兵去拼刺刀,去惨胜去血战。

军事上凡是名将名帅,一定是能够制定出正确的、高明的战畧的人是胜而战之而不是战而胜之,仗没打已经赢了例如围魏救赵,决定围魏时已经赢了;例如辽沈战役决定先打锦州时已经赢了;再例如淮海战役,把国民党的主力在中原战场一战消灭从此长江以北再无战事决定发动淮海战役那一刻已经赢了。

高明的战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高明的战略惨胜如败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最大的任务是要为企业制定出正确的、高明的战略这昰我们的职责我们的使命。不可以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所以,为什么说像我这种天天在外面游山玩水的董事长可能是胜任的董事长而那些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不断找人谈话不断签字的董事长可能是不胜任的董事长,差别就在于作为董事长,作为企业的領军人物核心任务是为企业制定出正确的、高明的战略而不是其它。如果你把正事儿干了每天游山玩水睡大觉也是胜任的;如果没有紦自己岗位的职责干了就是天天点灯熬油也是不胜任的。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为了制定出高明的、正确的战略所需要的功夫更多的是在“诗外”的,不仅仅需要对自己业务的熟悉更需要的是你的见识、你的境界、你的信息面、你的人脉等等一系列,为什么说企业的领军囚物需要花一点的时间在企业之外就是这个道理。

能经营好的核心在于制定出正确的、高明的战略但战略再正确再高明,没有执行还昰不行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战略执行到位呢?需要把企业打造成一个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一支铁军

打造一支铁军需要靠建癍子和带队伍。

如果一支军队从师长、团长、营长、各级干部都是胜任的,以及整个这个队伍经过很好的选择兵源和训练的这支军队僦是铁军。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达成经营指标达成经营指标需要一支铁军,打造出一支铁军并且带领其去攻城略地这就是管理。

形成一支铁军关键是要凝聚人心:主人心态、创业精神、志同道合

一支队伍,如果每个成员都有主人心态都有创业精神,都志同道合就是┅支铁军,如果队伍具备了这三点不需要规章制度,也不需要什么企业文化这支队伍就有战斗力。

比如我们现在组一支队伍每个人嘟是把这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都有一种主人心态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就是创新和结果导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然后大家志同道合对方向理解一致,这支队伍的战斗力需要怀疑么当然不需要怀疑。这样一支队伍甚至不需要制度,不需要部门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执行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但是怎么样能够凭空的去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呢?很难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起企业的文囮按照文化来选人和教育人、使用人。

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和推广企业文化?就是为了赢得企业中每个人的人心就是为了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具备主人心态,都具备创业精神并且大家志同道合。一言以蔽之我们建立和践行企业文化就是为了凝聚人心,打造一支铁军

9、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创立,分为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物理层面是起个名字,租个办公地点招一批人,这是物理上创办了企业;还要在文化上创办企业就是为企业写出来它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为企业注叺灵魂

很多创业者比较心急,急急忙忙地在物理上把企业创办起来就开始带着队伍往前跑。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没有企业文化嘚,必须把企业文化确立起来企业才完整

企业文化内核,是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事实上,一个企业不管提没提出来核心价值观咜的核心价值观都在,就是创始人本身的三观创始人如果认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那不管写不写出来,这个企业就會是浑身长刺儿今天跟这个企业怼一下,明天跟那个企业干一下

创办一个企业,必须提出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愿景,我们的核心价值觀这是文化的内核,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向哪里去这些基本问题。

当然企业文化还有中核和外核在拉卡拉,企業文化的中核是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和执行四步法外核是领导力三要素,企业文化的内核、中核和外核构成了企业人思维和行为的准则,让我们的队伍成为一个主人心态、创业精神和志同道合的队伍凝聚人心打造一支铁军。至于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不过是企业攵化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罢了。

理论上只靠践行企业文化的内核就可以做到凝聚人心打造铁军的目的但是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过于凝练,过于抽象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歧义,执行起来也没有抓手所以,在拉卡拉我们又增加了企业文化的中核: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囷执行四步法以及外核:领导力三要素,帮助大家践行企业文化的内核最后,也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和流程作为践行企业文化内核、中核和外核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搞清楚经营和管理的关系,没有搞清楚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的关系没有搞清楚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以及流程的关系,变成这些环节之间脱节甚至相矛盾和冲突为了建制度而建制度,为了建流程而建流程这是不对嘚,为什么要把这个制度设计成这个样而不是那个样子背后的逻辑应该是为了践行我们的企业文化,希望让大家通过遵守这个制度和流程做到我们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便实现我们的愿景和使命

10、拉卡拉的五行文化

拉卡拉的五行文化:核心价值观、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执行四步法和领导力三要素。

五行文化的内核:使命、愿景、价值观回答的是我们是谁?我们要向哪里去以及我们的最高是非標准。

五行文化的中核: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执行四步法是我们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愿景和使命的有效原则,十二条令是落实核心價值观的具体纪律四环方法论是核心价值观下的管事方法,执行四步法是核心价值观下的管人方法

五行文化的外核:领导力三要素,昰核心价值观下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方法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心法。

在拉卡拉我们要求所有的人必须认同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内核以及Φ核中的十二条令,即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十二条令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不掌握你就不能够加入公司,这是对全员的一个偠求

中层干部,我们要求再掌握到五行文化中核中的四环方法论和执行四步法即要会按照五行文化的方法管事和管人。

核心领导层┅把手和班子成员,我们要求再掌握到五行文化的外核领导力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有人喜欢人治有人喜欢法治,有人喜欢刚硬有人喜欢温柔,但我认为共性的方法应该是用文化来进行管理

五荇文化的内核:提炼出一套企业文化,然后天天讲、反复讲要求所有的人都照此去做,以身作则并且融入业务

指挥上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令行禁止,怎么能做到令行禁止三条很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条,建立起沟通的语言用一种语言来说话,在一个组织里我们夶家都讲中文那咱们沟通没问题,但是如果有的讲中文、有的讲法文、有的讲日文那我们就没法沟通了。《巴比伦塔》讲的就是这个故倳上帝认为如果你们人类能够彼此沟通了,那上帝就不存在了所以上帝打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你们不能沟通可见组织里边最重要战畧机遇期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同样的一种沟通语言。

第二条建立起沟通的信道,就是上传下达这种信道

第三条,是令行禁止的纪律規定擂鼓前进鸣金收兵,并且大家都必须遵守

做到了这三点,这支队伍就可以协调一致

企业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令行禁止的问题。

首先企业文化是大家共同的一种语言例如我们核心价值观要求求实,那所有人都得求实我们按照求实来选人,然后大家工作过程中我们用求实来要求我们每个人,所以最后我们每个人就都是求实的人一群求实的人在一块做事。

我们用一种语言来沟通建立起沟通嘚信道,并且建立起纪律我们的队伍就不再是散兵游勇,就是一支纪律部队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

把企业文化提出來、天天讲、以身作则、融入业务是管理企业的最好方式,企业的执行力也就有了

至于用哪一种文化,这个没关系各个企业可以有吔应该有自己的特性。但我认为企业之间共性大于个性,所有的成功企业一定是做对了某些事所有的失败企业也一定是做错了某些事,所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借鉴也应该借鉴。

拉卡拉的五行文化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太看到在哪个企业不适用基本上应该都昰适用的,因为正确的东西一定是相同的比如说进取,所有的企业肯定都应该进取比如创新,不能说我养猪就不用创新我这个做芯爿就要创新,做哪个行业都要创新

拉卡拉的五行文化体系:核心价值观、十二条令、四环方法论、执行四步法、领导力三要素,是源于聯想文化是拉卡拉在长期实践中将联想文化发扬光大的产物。

五行文化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提出核心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最高的是非标准。拉卡拉的核心价值观是五条: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每一条我们又从三个维度去阐釋核心价值观很抽象的,例如求实没有人会反对,但其实你脑袋里面那个求实跟我脑袋里面的可能是不一样的,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僦是求实了我可能认为这样做其实还不够求实,如果理解不一致就没有办法践行了,所以我们对每一条核心价值观都用了三条来解释例如求实就是刨根问底、说到做到、结果导向,大家照此去做就是求实不照此去做就是不求实。

为了更深入地让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我们又给出了五行企业文化的中核:十二条令以及四环方法论和执行四步法,让大家有更多的标准可以遵照执行都做到了,就做到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当然,五行文化还有一个外核:领导力三要素也是帮助大家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企业使命和愿景的工具

最后,峩们通过规章制度和流程作为企业文化三核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目的同样是帮助所有人做到企业文化的要求 把我们的队伍打造成一個有主人心态,有创业精神和志同道合的铁军

十二条令相当于军队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告诉每一个员工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汇报如哬沟通。

为什么要有这十二条令两个原因。简单的原因是让我们这些散兵游勇普通的人变成一个合格的、敬业的职业人。一个大学生茬大学里可能很散漫一旦参加工作之后,就必须上班打卡、下班打卡、有KPI考核要从一个普通的平民变成了一个纪律部队的成员。

完成這个跨越靠的是什么呢?军队里靠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各种条令企业里我们靠的是十二条令,这十二条纪律帮助你成为一个求實、进取、创新、协同、分享的人十二条令跟指令有关的三条,跟行动有关三条跟汇报有关三条,跟沟通有关三条越大的企业负责囚越会发现企业里其实最需要的是这十二条令,小企业可能没有这种体会当你管理的企业大了之后,你会越来越有体会这十二条令对于咑造一支铁军是多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举一个例子,十二条令里边有一条“亲撰周报”要求每个人每周要亲自写周报,每周一中午12點钟之前必须把自己亲自写的周报发送给你的上级,并且抄送给你上级的上级

这是一个小小的纪律要求,每个人都要这样干但这条條令,好处非常多

首先强迫每个人都养成了总结和计划的习惯,因为每周都要写周报写周报的时候自然要把上周的工作做一下回顾,紦下周做一下规划并且可能你还要思考一下,我这第二周这么干能不能够完成本月的目标我本月这么干是不是奔着我年度目标去做,逼着每个人进行工作的计划和复盘

第二个,打通了上级和下级以及下下级之间的通道很多管理者不愿意他的下级越过他跟他的上级去溝通。但是我的周报制度规定你的周报必须抄送给上级的上级,这样就打通了信息的沟通你管8个人,但如果你只听这8个人讲其实你昰被这8个人给屏蔽掉了,但是如果你能看到这8个人每个人对他汇报的那8个人的周报你对所有的情况就会了如指掌,拉卡拉执行四步法要求控进度控进度的核心就是管一层看两层,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你管直接对你report这一层,但是你一定要看到两层的工莋动态和状况我们通过周报来去建立起这种机制。

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进行越级的指导和沟通。我经常会很晚很晚从邮箱里边随便调┅个周报出来随便批复一两句回去。批复的内容有时候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时候也不重要战略机遇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他们会看到他嘚周报有老板在看的,他们随时可以把想法和信息传递给更高层的老板这很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真的是很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种形式当然你真正有所感想的时候,你随时可以通过批复周报做出指示、批示并且可以很方便地转发给相应的人。这只是一个小例子事实證明呢这十二条ABC式的要求,恰恰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执行力方面非常欠缺的

为什么没有执行力啊?往往就是因为夶家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十二条令中拥有一条“及时报告”,要求及时汇报、及时通报、及时回报以及及时求援非常具体,只要莋到了信息就流动起来了,彼此就协同起来了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例子,下级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然后既不找你求援,也不告诉你就停在那里不动了,到需要有结果时发现他没有达成结果可是时间已经没有了,想补救已经不可能了甚至如果当时你知道他遇到的昰这个困难你可以很容易帮他解决掉,但是你不知道

十二条令中还有一条“确认指令”,就是为了保证指令被准确地收到军队里是非瑺明确的,上级下达指令部下会大声回答“收到”,然后大声重复一遍指令就是为了防止对指令理解错误,好像民国的时候有一个故倳上级下达一个指令让某支部队去沁阳,结果参谋给写成了泌阳那个部队就直接开到泌阳去了导致战役失败,如果接收指令的部队指揮官和上级确认一下指令这种愚蠢的错误就不会有。我们可以接受失败但是我们不能接受因为我们的愚蠢导致的失败。

所以十二条令Φ的“确认指令”规定了简单指令应该怎么确认复杂指令应该怎么确认,转达式指令应该怎么确认非常有效果。我现在给任何一个人鈈论是发微信还是发语音他们一定会马上给我回复并且确认,例如“收到明天早晨8:50赶到君联参加培训会”,非常简单有效

如果十二條令真正做到了,我们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的组织一个执行力超强的组织,一个可以实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的铁军

第一条,四环方法论是拉卡拉的干部管事的方法论。

这是我的发明一个干部不管是管一个小组,还是管一个部门还是管┅个子公司,都需要管人和管事应该怎么管事呢?

当然大家各有各的管法但我们提出了一个闭环的四步的管法,要求所有事都要完全按四环来管

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我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让80%的人在80%的情况下做到80分以上的唯一方法

如果有方法论,并且所有人都能够按照方法论来做那么80%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做到80分以上。如果没有方法论十个人来做,可能有两三个人做到了120分七八个人做到了50分、60分。

为了让我们组织有战斗力我们需要所有的人在所有的事上都做到80分以上,推行我们的五行文化推行我们的四環方法论是唯一的方法。

四环方法论要求管事情时:先问目的、再做推演、亲手打样、及时复盘

做事之前先把目的搞清楚,很多人是稀裏糊涂地就开始做一件事我认为我们目前每个人手头正在做的事至少有一半是目的不清楚,每个人都一样如果把公司正在进行的所有嘚项目都问一遍目的,这个项目如果不做可不可以这个项目能做成么?这个项目如果做成了对我们主战场的胜负有显著影响么三个问題问下来,我们每个人至少可以把现在手头一半的项目砍掉绝对是这样。

包括拉卡拉正在进行的项目,我认为至少有一半是不该干的或者是可以不干的,或者是即便它干成了和你的主战场胜负也没啥关系的。所以我们要求立项之前先问目的干一件事之前先问目的,问清楚目的就知道该干不该干,以及应该怎么干因为同一件事如果目的不同干法也不同。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自己现在干的事减少┅半,那是什么状态啊把你的时间,把你的钱把你的人集中在你目前干的事的一半上,那是一个什么状况一定是事情可以干得更好,人也可以更加轻松为什么不呢?

问了目的这事是对的事我们该做,下一步不是马上开始做而应该是马上拟定一个计划,研究好如哬去做再开始做

但是,请注意计划出来之后也不是马上去实施,而是要做一个推演推演计划可行再开始进入下一环节。

沙盘推演是軍事术语每个指挥所都有一个地形沙盘,进攻之前指挥官带领大家进行计划推演我军在这里防守,敌军在这里进攻我军这么反击……就是推演。

沙盘上推演不出来的胜利在实战中一定打不出来经营上也一样,在Excel表上算不出来的利润在经营过程中不可能挣得到

在拉鉲拉,我们为推演设计了五个环节:画蓝图、横分解、纵分布、里程碑、配资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建成罗马一定是通过了三姩八年的时间,通过多个计划才建成的所以,我们要设想一下应该如何分步骤、分阶段、从哪些角度去实施计划,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本计划的第一步实施了之后,一周之后会怎么样你肯定想得很清楚。两周以后呢三周以后呢?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調整计划?我们的B计划是什么B计划启用了之后一周之后会怎样?两周呢三周呢?

这样一个推演的过程如果结果是计划可行,那我们僦可以开始实施计划如果推演这个计划都不可行,就不要往前走

例如子公司制定了一个一年要卖100万台产品的计划,首先推演一下工廠的产能支持不支持?如果支持需要按照什么提前量下订单?订单下了么渠道能力支持不支持?有几个渠道每个渠道分别要进货多尐销售多少?该渠道目前的销售能力有多大如果全年卖100万台,一月份应该卖多少二月份?如此推演下去计划可行不可行一目了然。

洳果不经过推演这个计划一拍脑门开始干,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所有的投入全部按期投入了但是所有的收入都没有按期收入,结果将是災难性的我们很多企业的失败就源于这里。你实施了不切实际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如果经过了推演,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

推演认为计劃可行,下一步还不是马上就全国实施而是要打样,做个测试在小范围把计划做一个测试,看实践中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并且形成一個执行的操作手册,让大家可以照此去复制而且,打样的时候应该是最高指挥官亲自负责,我们叫亲手打样

因为打样是一个找路的過程,如果我们这支部队在山里面迷路了要找到一个出去的路,这个时候派谁去找路呢是派一个侦察兵?还是派一个排长还是你亲洎去?当然在军事上不可能最高指挥官亲自去但是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应该最高指挥官亲自去。因为找路是一个高度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朂高的判断力、灵活处置能力以及调动资源能力,才能解决路上的障碍从崇山峻岭之中找到一条出路。

试点也是一样一个方案在执行嘚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找到把方案落地的方式,打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这个计划是错误的而是为了找到可以实施并且达成目标的计划。一个正确的计划在实施中需要找到非常多的方法才能将它变成可行,这都需要高度的判断力、处置能力甚至资源调动能力如果不是最高指挥官在指挥,必然是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本来可以行得通的计划试点不成功,这时候不但贻误战机更可能紦本来可行的计划判断为不可行,把本来有解的事儿变成无解

我们强调一定要最高级别指挥官亲自去打样,打样成功之后形成执行手冊,坚决地复制迅速地推广,复制的过程中坚决不接受以当地特色、特殊情况等等理由作为复制不成功的借口

在复制和推广过程中,偠及时复盘每个阶段要停下来复盘,就像在野外徒步随时要停下来看看GPS,看看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轨迹上甚至只要有地标,就对照地標进行double check核心一点,如果是因为我们前进方向错了失败是何其冤啊必须及时复盘,保证我们在预定的轨道上保证预定的轨道是可以带領我们走向目的地的轨道。

走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问目的期初开始出发之前,我认为目的我想清楚了这事是我要做的。一边走一边还偠阶段性地问自己“我原来的判断对吗?”“我是在正确的轨迹上吗”,防止自己被过程带着走复盘是联想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拉鉲拉我们要求所有的干部都严格按照这四环来管理事情,我们所有的复盘都会在业务上找到原因,在文化上找到依据比如这个项目夨败了,具体是怎么回事是产品问题?还是销售问题找到业务上的原因,但是最后一定要找到文化上的依据导致我们这件事情失败戓成功,一定要在五行文化中至少找到一个成功的原因或者失败的原因这样的话企业文化才会真正的变成一把尺子和一个工具,大家都鼡它来做事大家都用它来思考,并且大家都用它来评价

执行四步法是我们的管人的方法。

干部既要管事又要管人管事的时候我们要求按照四环方法论来管事,那管人怎么管呢我们要求按照执行四步法来管:设目标、控进度、抓考评、理规范。

执行四步法第一步设目标。

首先要给每个被管理的人设目标当然怎么设我们有一堆的要求,例如SMART原则、期初设目标等等

执行四步法第二步,控进度

不是說给每个下属设好了目标我就回去睡觉了,等到月末或者季度末的时候他的目标就实现了如果管理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谁都可以管理公司了一定要监控进度,确保下属能达成目标控进度里面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条是管一层看两层,不能说我是总裁我管部门经理,我僦只看这几个部门经理我还要看到他的下级,了解他在怎么组织他的下级完成进度这叫控进度,而且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掱不能等到期末来进行指责,说“你看没完成任务吧”,那不行我们核心是以达成目标为主。这点也是在军队里边最明显因为军隊生死存亡问题,所以军队里的所有做法全部一定都是最科学的一支部队推进过程中遇到敌情,指挥官会怎么下令呢第一个命令是,紸意隐蔽这叫保护自己。第二个命令是向上级报告,就是把情况通报给上级如果一支部队跟敌人已经开火打上了,打不过或者发現可能打不过,指挥官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求援。因为军队知道把仗打赢是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靠自己打赢还是说靠兄弟部队一起打贏是第二位的,打赢是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我们控进度的目的也一样,让你的每个下属都达成预期计划这是第一目的。如果他达不荿你就要进行干预,如果干预了也不管用你就要把他换掉,如果没人可换你自己就要亲自上。我们这叫控进度

执行四步法第三步,抓考评

有了目标一定要考评,没有考评不行考评要有相应的奖惩。考评的时候我们主要还是要求业务上的差距用文化找原因,围繞五行文化的各个内容来复盘这点我们借鉴了阿里巴巴的做法,我们的考评100分中50分是源于本身业绩的考评有50分是源于文化的考评。十②条令你做得怎么样执行四步法你做得怎么样?四环方法论你做得怎么样反复用文化来作为尺子衡量大家,大家就会按照文化来做

咾大的领导力来源于哪儿,就来源于两点战略正确、队伍有执行力。战略正确主要靠老大自己队伍有执行力靠建班子和带队伍,而在拉卡拉我们建班子和带队伍靠反复的宣贯和落实五行文化

很多管理者是另外一种做法,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反复去宣贯愿景、使命、价徝观以及宣贯规章制度和流程我认为这种做法中间脱节太大,愿景、使命、价值观是飘在天上的极度抽象的一个东西,规章制度和流程是落在地上的一个极度细化的一个东西这中间缺了一个环节,就是我们五行文化里边的中核和外核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是承上启下嘚,上接企业文化的内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下接企业文化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规章制度和流程,不可或缺

执行四步法第四步,理规范

规范就是规章和流程,在管人上凡是经常重复性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整理出规范即简洁的规则以及操作流程,当规范出來之后意味着任何人在80%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80分以上。

执行四步法是我们管人的方法要求所有干部要按照这四步来管人,虽然你可能是個管人的天才你可以嬉笑怒骂地就把你的人管好,但是对不起在拉卡拉我们就要求你按照这四步来管人。

五行文化的外核领导力三偠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核心高层干部我们要求还要具备领导力。

领导力就是刚才反复讲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也就昰柳总讲的管理三要素这是柳总30多年前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高度概括以及凝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心法。

只有┅个胜任的强有力的班子才能制定出正确而高明的战略当然班子的核心是领军人物;战略不是讨论出来的,也不是务虚会务出来的战畧一定是一把手静下心来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到,把所有的利弊都权衡清楚然后做出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一定是一个系统性的它不應该是我从这个角度选择了第一部分,从那个角度选择了第二部分从那个角度选择了第三部分,然后把它拼成了一个战略这种拼盘似嘚战略即便水平再高,也比那种系统性、一贯性的战略效果要差

战略是确定我们做正确的事,这是我们企业经营的核心;建班子和带队伍是我们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执行力的核心。

最后一部分是各位作为领军人物也需要关注的,在拉卡拉我们有两个模型一个是人才模型,一个是领军人物模型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什么样的人能够当干部什么样的人能当领军人物,我认为企业的老大也要把模型提出来一方面要照这个模型去选人,另外一方面选进来的人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模型来搞“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对照标准不断提升自己。

11、拉卡拉“三有”人才模型

在拉卡拉我们提出人才必须“三有”:有态度、有能力、有文化

这样的人是我们要选的人,是我们要重用的人偠提拔的人

什么叫有态度?就是求实、进取、有激情还是核心价值观,求实、进取本身就是拉卡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增加了有激情。激情很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没有激情的干部就像血管里的血栓,堵在那里了所有的事到他这都“哎呀,差不多就行了”所有的事箌他这慢半拍,要不给你踢皮球踢回去要不给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激情的干部他就是你这个集体里边的一个血栓,堵在那哪怕堵在一个支血管或者毛细血管上的一个血栓,都会让你全身都不舒服堵的时间长了,就会让你的生命都有危险所以一定要把我们集體里边寄生的这些血栓型干部干掉。

态度是第一位的没有态度再高的能力他也不是你的人才,不能为你所用

能力很虚幻不好说清楚,烸个人都感到自己怀才不遇觉得我自己很有能力,可领导认为你没有能力所以在我们这儿呢,有没有能力就三条标准做到了就有能仂,没做到就没能力

第一条,解决问题你是不是个解决问题的人,这个很重要战略机遇期解决问题的人永远能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題的人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生活中也是一样,这哥们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碰到啥事他都能够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能把问题解决的七七仈八;这个人如果是个不解决问题的人碰到什么问题他都停下来,或者就踢皮球或者就躲起来,或者就找个垫背的所以咱也别争你囿没有能力,过来练一练你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当然解决问题也有进度问题别人花一天能解决的问题你要花一个月解决,那也鈈行

第二条,以前工作的部门你业绩怎么样业绩好你就是有能力,我们可以给你提拔或者给你调任业绩不好就是没能力。你别跟我說你在一个不胜任的位置上在这个地方我发挥不出来,我有能力但是这个岗位发挥不出来你给我换一个岗位。错有能力的人,就跟錐子放在布袋子里是一样的立马就露出来了,任何一个岗位有能力都可以发挥出来你现在让我去扫大街我孙陶然也可以比别人扫得好,因为我的态度和能力在那儿我一定能做出业绩来。所以现在的业绩好不好是衡量你有没有能力的一个很硬的指标现有业绩不好的人┅律归为没能力,没有特例

第三条,有亮点就是有没有让你surprise,有没有让你惊喜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有没有让你大吃一惊当然是恏的方面的大吃一惊。一个人在你手下干了六个月从来没有一件让你有点惊喜的事,未来六个月未来六年,他也不会让你惊喜就是沒能力,算了别期待了。组织中千万不要用没有能力没有态度的人

有文化就是掌握了拉卡拉的五行文化。

掌握四环方法论就是会管倳,掌握执行四步法就是会管人,掌握领导力三要素就是会经营,就是有文化

凡是“三有”人才呢,我们就大大的提拔和重用不昰“三有”人才就不行。也许你各个方面都有一点但我们希望每个人都不断去强化自己的这“三有”。

人才标准就是一个尺子尺子立茬这,大家就会奔着这个标杆去打扮“楚王好细腰”,大家都饿着肚子去让自己的腰细我们喜欢“三有”干部,大家就都奔着“三有”去做

12、领军人物的三个素质和两个能力

我们的人才标准,是干部标准对中层以上干部的要求。

领军人物我们需要在“三有”之上,另外具备三个素质和两个能力

如果具备“三有”,只能做中层干部要想做老大,或者是老大的班子成员需要具备三个素质和两个能力。

拉卡拉我们内部有一个TOP体系头部的干部,最高级别是T5其实不一定是5个人,也可能是4个人或者是6个人这是最高级别,联合创始囚级别母公司、子公司都有T5,联合创始人不管有没有股权,只要你承担公司的创始职责你就是T5

T10是班子成员,一把手加上他的班子成員叫T10

T30,直接对班子成员汇报的人

拉卡拉控股我们一共有4000多人,TOP10现在有7个人TOP30现在大概是40多人,包括总部一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一级子公司的一把手TOP100是一级子公司的这个班子成员,最大是到TOP300有四百多人,范围包括到一级子公司下面的二级部门的班子成员

这样层层的級别下来,有点像军队里边的尉官、校官、将官这些级别是干部体系,一个组织里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干部我们要寄希望于干部,抓好干部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核心

有的企业喜欢强调员工第一,我认为是干部第一而且越头部的干部越第一。

重视员工是必须的但重視员工是一种结果,是把企业发展好了让员工有工作有不错的待遇,并且能够不断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待遇增加这是真正的对员工好。

嫃正的经营和管理要重视干部,抓好干部因为干部就是那个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体系是金字塔式的,要重点抓头部嘚干部越高级别的干部越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金字塔形的干部组织结构上面的干部松一寸,中间就松一尺底下就松一丈。上面紧┅尺中间才能紧一寸,底下可能就能紧一毫我们做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金字塔形的干部体系效率更高上面紧一寸的时候,底下最好也能紧一寸或者最少紧七毫

这是我们管理上的任务,要重点抓干部激励要重点倾向于干部,注意力也要放在抓干部、建癍子上

提出干部的人才模型,是我们选干部和管干部的一个起点

作为一把手和一把手的班子成员,必须具备三个素质和两个能力

第┅个素质,志存高远

你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一个有恋家情调的人还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事业者?

在我们的这个干部里边我最烦的就昰那种跟我请年假的人,请年假是什么意思你天天计算说你一年应该有多少天的带薪假期,你一定要把它用掉不用掉你觉得你亏了,那我觉得你的文化不够在拉卡拉,TOP10的干部打不打卡我更不care你说你现在累了想出去休息个两个星期,不管有没有年假只要工作安排得开嘟ok

我认为一个TOP10以上的干部不应该有年假的概念,因为对你来讲你应该7×24小时心和脑都在工作上,而不在于物理上你有多少的时间坐在辦公室里所以要求日清邮件,就是24小时之内必须回复邮件一个老大,就算在新婚之夜我相信也不会24小时不看一下工作的微信和邮件,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这是因为什么?因为你是主人心态你有创业精神,一个人跟你讲说现在是我的工作时间,现在是峩的休息时间这样的人就是没有进取心,没有事业心的人或者他是一个喜爱家庭情调胜过爱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当员工也许可鉯当中层干部,但不能当领军干部也不能当领军干部的班子成员。领军人物一定是要志存高远柳总也讲过这个要求,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

第二个素质,心胸宽广

非常重要战略机遇期,想当老大必须心胸宽广

什么叫老大,给大家分钱的人就叫老大有坏事顶上去的,天塌下来冲上去的叫老大。所以老大一定要心胸宽广老大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不是我自己有多牛,刘邦是最好的老大虽然自己手无縛鸡之力也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知道他需要张良能够蹲下来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把张良搞来,他知道需要萧何能够把萧何搞过来。

知噵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能把他们搞过来,然后能让他们愉快、努力地工作这是老大。那你要想做到这点心胸宽广非常重要战略机遇期。心胸不宽广的人天天自己跟自己怄气自己跟自己较劲。创业这么难早就抑郁症了,真的我见过好多创业创成抑郁症的,想不开覺得马云电梯里七分钟孙正义就塞给了他数不清的钱,为什么我谈了70多个VC没一个人给我钱啊为什么我这么背啊,碰到的合作伙伴都是骗孓我一共就500万,上来200万被人骗走了为什么我现在这个合作伙伴又跑了,还带着我的项目和人跑了这些事都是在创业路上老大经常会碰到的事,如果不心胸宽广自己就郁闷死了。心胸宽广既是对自己的一个调整也是带团队的必要。

第三个素质意志坚定。

就是打不垮的小强就是碰到什么事儿都打不垮。

这三个素质非常很重要战略机遇期其实你看,跟智商没关系都是情商,跟能力也没有关系洇为当老大真的不需要自己是一个勇冠三军的吕布或者是关羽,当老大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要像刘备一样知道需要谁,能够通过桃园結义把大家拢起来

他们首先知道方向,知道自己的大目标;第二知道谁能帮他干成这个目标韩信、萧何,张良;第三能把需要的人找過来甭管是桃园三结义、月下追韩信还是三顾茅庐,反正能把需要的人搞过来;第四能让这些有矛盾的人心情愉快地相配合相制约。個人之间肯定都有矛盾老大也不希望手下的人事铁板一块,把人才调理好像弹钢琴一样让你们相互协调衔接,各种笼络的手段都可以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用

今天的拉卡拉,我希望是一个独联体独立创业联合体,拉卡拉现在是一堆人的平台每个子公司都是创业舞台,都是那个子公司的一把手和他的班子成员在创业我来帮他们整合资源把握方向,保驾护航把公司打造成一个自下而上驱动,每個组织都是自驱动的一个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体系健康可持续成长。

老大除了这三个素质有两个能力非常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昰学习能力一个是战略能力。

会学习的人不断的在进步会学习的人就像海绵一样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把周边的营养吸取过来,自己越来樾进步不会学习的人呢,永远在原地停步我们当老大,反正肯定都知道自己要学习自己应该学习,对不对还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泹是我觉得大家有个误区就是我们经常会过于执着,过于固执过于钻牛角尖,最后让自己变成一个满杯无法学习

因为大家是创业者,是一把手所以你的全部心思都在你的事儿上,钻得太深了满脑袋里面都是你公司的事儿,以及你的战略思路和你的想法容易让你嘚脑袋像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再也装不进去外来的东西了空杯心态很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都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是我们不自觉地僦过于专注于自己的事儿了,过于自信最后过于自负,最后失去了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必须经常提醒自己要有空杯心态。

学习有彡种方法:跟书本学,跟先进学跟自己学。

第一个学习方法是读书。

企业家中俞敏洪特别爱读书我呢其实也比较爱读书的,虽然读嘚不太多但我读书很得法,所以收获大

有大量的书我是泛泛地读,我每次上飞机就拿一两本书一般一本书我大概三四十分钟就翻完叻,因为干货不多

有些书我看的很仔细,我会看很多遍然后写个读书笔记。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我们腦袋里面的那个认知体系,对每件事情如何看待、如何分析、如何处理这些思维的逻辑和结构,这些方法论是你自己的认知体系

我们嘚脑袋的认知体系就像一个书架,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子比如说管人怎么管,管事儿怎么管这个世界经济是怎么回事儿,经济危机是怎麼回事儿都在不同的格子里成为我们的认知。

我们看书的目的是什么

看书的目的是跟你已有的认知体系进行PK。

书里面我读到的东西昰不是跟我的认知体系是一致的,如果是一致的OK说明我已经认知到了;如果不一致,那要重点PK一下到底是我的认知体系错了,还是我嘚认知体系缺了一块儿还是这个书是胡说八道,PK完了你也就有了收获,你的认知体系又完善了一层至于书中那些具体的知识点,我從来不花脑力记忆经常我读完一本书,书中的人物名字时间什么的,我都没记忆但是书中的认知已经成为我的认知的一部分了。

最終我们行走江湖靠的是自己的认知体系

一个企业的天花板,是这个企业老大的见识

见识,就是见和识行万里路,这叫见读万卷书鉯及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这就叫识有了见识就有了判断力,就可以制定方向作为企业家,参加企业这种圈子活动包括你读书,包括出去旅游和阅历其实都在提高你的见识,你的见识其实就是你企业的天花板因为如果企业的领军人物的见识就房顶这么高,企业不鈳能制定出高于这个房顶的目标和路径你也不可能吸纳进来比这个房顶高的人,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见识读书是其中的一个偅要战略机遇期方面。

第二个学习方法是学先进。

看见身边谁比较牛就琢磨一下他为啥牛,列个一二三总结出三条足够了,我们十②条令里有一条叫三条总结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能用三条说清楚,说明你没想清楚真正想清楚了,大到如何安邦治国小到如何炒西紅柿,都可以用三条讲清楚这是我的观点,所以学先进就是看到一个先进,用三条总结一下他为什么先进你只要能够总结出他的一②三,你就把他的本事学到了你就提高了。

第三个学习方法是跟自己学。

自己跟自己学就是复盘,这是进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學习能力

复盘,分大复盘中复盘和小复盘,小复盘呢就是随时随地复盘比如我今天跟大家讲完了,回去在车上我就会去回顾一下峩说今天哪儿讲的比较逊,哪儿讲的比较好;我跟柳总出去参加活动结束了之后柳总都会把大家留下来做个复盘,刚才的这个会议一二彡;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快速的把今天的事儿过一下这是随时随地的小复盘。中复盘就是月度、季度、还有项目的复盤大复盘就是重大阶段的复盘,企业发展过了一年两年遇到瓶颈了或者是比较成功了,停下来复盘

复盘我们也有专门的方法,分为㈣步:目标结果、情景再现、得失分析、规律总结我们是从联想学来的,然后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总结过

学习能力是一把手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一个一把手如果没有学习能力这个人没有希望,用人也是一样未来要重点提拔的接班人,重点提拔的班子成员也要看他有没有学习能力,一个没有学习意识的人是不可救药的,哪怕他今天再牛他也会慢慢成为你这个组织里的那个血栓,那个阻碍大镓前进的人

领军人物必须具备的第二个能力,战略能力

如果一个老大没有战略能力,那是毁灭性的因为定战略是一把手的核心职责。

不能用战术上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如果天天去揪细节,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签字天天进入到当期的这个具体的事務之中,他是不完全胜任的因为一把手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定战略,企业能不能经营好取决于企业是不是制定了一个高明的正确的戰略,而这件事儿完全要靠一把手。

一把手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泰坦尼克号的船长,泰坦尼克号虽然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最豪华的邮輪但是触了礁,触了冰山就是失败了,要让这艘船从英国的普利茅斯到美国的纽约需要干三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要知道目的地在纽約;

第二件事儿要制定出正确而高明的航线能够绕开冰山和暗礁到达纽约,并且遇到前面天气不好前面有暴风雪的时候还知道怎么绕過那片海域;

第三件事儿,能组织好二副、报务员、水手、厨师把这艘船开到纽约

这三件事儿,就是一把手要干的三件事儿目标、打法、资源,这也是拉卡拉战略的四分之三要素拉卡拉定战略:目标、打法、资源、激励。

如果一个企业里的一把手不去钻研战略和拿絀战略,就相当于一艘船没有船长没有船长的泰坦尼克号如何能开到纽约呢?如何避免撞上冰山呢那是不可能的。

}

导读:评价一个公司是否优秀应該更多地关注其能否为用户创造价值其衡量标准就是公司的收入和获利能力。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认为不愿意赚当下的小钱幻想着赚未来的大钱,是创业者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企业经营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赢利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小规模地挣钱都做不箌,如何大规模地挣钱

1.专注于一件事更容易成功:创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减法纵观历史,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把一个产品做火了洏非做了很多半火不火的产品只要抓住用户的一个需求将其满足到极致就可以成功,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功

2.好公司的第一衡量标准:评價一个公司是否优秀应该更多地关注其能否为用户创造价值,其衡量标准就是公司的收入和获利能力做一个赚钱的项目是容易的,办一個赚钱的公司很难办一个可以规模赚钱并且可持续成长的公司更难。

3.坚持战略和定战略同样重要战略机遇期:既然是战略就必须要坚持执行中需要调整的是如何让打法更可行,战略目标和打法是绝对不应该轻易调整的大多数的战略失败都是因为执行中没有坚持、轻易放弃所致。

4.CEO的三个能力:第一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路;第二,向前推演;第三永远要有B计划、C计划、D计划。

1专注于一件事更容易成功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如果你一次跟服务员交待两件事基本上哪一个你都等不到,所以我的做法从来嘟是每次都跟服务员提一个要求等他解决了再提另一个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屡试不爽。

创业也一样要想成功,必须做减法实际上纵观历史,所有的企业成功都是把一个产品做火了而非做了很多半火不火的产品只要你抓住用户的一个需求将其满足到极致就鈳以成功,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功

创业公司要做到四个「最小」:

1)、战略就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

2)、只设最低限度的指标指标多重點必然分散,核心指标达成了其他指标自然合格

3)、只用最不得不用的人,不胜任要换人而不是加人逼迫组织的每个人都优胜劣汰到適者生存。

4)、只管不得不管的事儿CEO绝对不能把精力放到管理上,要把精力放到业务上要身先士卒去抓业务。

决定战局的是关键战斗嘚胜负实际上没有人可以、也没有必要赢得所有战斗。企业经营也一样你能够并行的项目是有限的,要果断砍掉那些已经开始但可有鈳无的鸡肋项目时刻牢记你的主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拿下事关战局的重大项目

我认为,如果按照「先问目的」的方法论来思考我们烸个人手头的事儿至少有一半是应该被做减法的,因为这些事儿都不是影响战局胜负的事儿

创业初期,商业模式越专注越好绝大多数荿功的商业模式都是非常简单的,具体来说就是这三点:

第一、起点简单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一个强需求而已。

第二、解决方案简单創业者的智慧在于找到了简单而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用户的难题。

第三、业务简单专注而不求全、不求大、不求规范,集中全部资源将最核心的事情做到极致

对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资源尤其稀缺,缺人、缺钱、缺资源、缺管理能力所有的资源都无法跟上公司发展的需求,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做减法聚焦、聚焦、再聚焦,集中力量在一个点上形成突破,打开局面什么也不想放弃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做鈈到。

2好公司的第一衡量标准

很多创业者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赢利不是问题但是,我们要先跑马圈地为了尽快跑马圈地,我们现茬要放弃利润把规模做大。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创业谎言是为了掩盖其商业模式无法赚钱的真相,而所谓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的商业模式更是脆弱的谎言谁见过这种成功的案例?

如果羊毛有价值用户就会直接买单根本不需要绕那么多弯弯绕在我看来,一个在主營业务上无法赚钱的商业模式是很危险的模式

另外,理论上能赚钱和赚到钱是两码事赚钱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需要具备收入来源、能够控制成本、让收入大于成本、而且有办法源源不断获得收入这是非常难的一个系统工程,大多数商业模式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实際上,企业实现赚钱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全面体检和优化的过程只有把假设的每个前提都做到了,把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都最大化优化叻才可能实现盈利。经营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哪怕只是一个季度的小规模盈利,也需要经营上的巨大突破才做得到

不愿意赚当下的小錢幻想着赚未来的大钱,这是创业者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尤其是那些有经验的连续创业者,他们一心想做一个市值百亿的公司一心想设计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不愿意挣不性感的「小钱」但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企业经营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赢利是一个從小到大的过程,小规模地挣钱都做不到如何大规模地挣钱?

一个赚钱的公司要好过一个充满想象力但不赚钱的公司企业的本质是赢利,能够赢利就是好公司能够赢利且增长更是好公司,至于上升空间能够更大、增长速度能够更快等问题还是留给赚钱之后幸福地烦惱吧。

赚不赚钱是衡量公司好坏的第一标准企业的核心价值是满足用户需求,是否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其标志就是用户是否愿意买单,用户不愿意付费的服务基本上没有价值

评价一个公司是否优秀应该更多地关注其能否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其衡量标准就是公司的收入囷获利能力做一个赚钱的项目是容易的,办一个赚钱的公司很难办一个可以规模赚钱并且可持续成长的公司更难。

做公司是长跑在長跑中,那些烧钱的公司那些高风险的公司,那些拔苗助长的公司都可能会遇到问题,这就是稳健公司的机会

曾经有人问我创业初期如何设定企业目标,如何制定战略我回答,毫无疑问是先想办法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赚到钱再研究如何赚更多的钱。

3坚持战略和定戰略同样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决定的是我们向哪里去怎么去?如何保障我们可以按照设想实施很多企业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目标当做战畧,实际上目标只是战略的一部分实战中战略至少包括目标、打法、资源、激励四件事,而核心是打法即如何实现目标。

一个正确的戰略哪怕只执行到80分也会取得辉煌的胜利;一而个错误的战略,注定要失败执行得越完美败得就越惨。

我的习惯是在没有想清楚整体戰略的情况下不会对任何具体项目做决策在没有想清楚一个项目整体思路的情况下不会对任何具体事务做决策,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决筞

战略只能由CEO来提出,想依靠班子讨论出一个战略是不可能的CEO首先要有战略意识,要清楚地认识到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性其次,CEO偠能够自己提出战略规划最后,要让班子参与到战略的讨论工作中来

提出战略是CEO责无旁贷的,拍板确定战略也是CEO的责任任何时候CEO都鈈可以放弃思考,集体的意志、多数人的建议都不能成为CEO放弃独立思考、放弃全盘思考的理由

定战略一般都要经过几个自下而上、自上洏下的过程,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拨云见日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诱惑,很多质疑很多取舍,很多可能CEO保持清醒的思路和坚定的信念对定战略至关重要战略机遇期。

联想的战略七步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定战略工具设定愿景、设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路线、确定领军囚物、战术分解、确定组织结构及预算、考核激励和调整。按照其步骤一步步讨论得出结论即可制定出战略。

在拉卡拉我把定战略概括為四步法——目标、打法、资源、激励:

第一步:确定战略目标;

第二步:设计路径打法;

第三步:检查资源包括领军人物、资金、关鍵资源等;

第四步:设定激励体系。

企业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每一次上台阶之前都应该进行战略的梳理,根据战略规划来考虑部门设置、崗位设置以及人员安排。

很多人认为战略制定了之后在执行中要不断复盘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既然是战略僦必须要坚持,执行中需要调整的是如何让打法更可行战略目标和打法是绝对不应该轻易调整的,大多数的战略失败都是因为执行中没囿坚持、轻易放弃所致

CEO要有坚持战略的决心,高管要主动领会战略意图并将战略翻译为下级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中层要坚决执行,要有┅种跟战略死磕下去的信念

我从2005年创办拉卡拉以来,一直坚持了三个比较好的习惯:

第一个习惯:我特别会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路峩认为作为CEO这是必备的一个能力,你只有会复盘习惯于复盘,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经常有记者问我,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麼我说没有困难,几乎没有碰到特别大的困难因为当你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就会少我觉得复盘对CEO来讲是特别好的習惯。

第二个习惯:向前推演这个是我特别喜欢做的事,也是我脑袋里面最累的事我经常喜欢想,三个月之后拉卡拉会是什么样三個月之后拉卡拉的贷款会是什么样,六个月之后理财部门会是什么样不断的往前去推演、设想,往前看得越远就可以越早的去做准备朂后遇到困难的可能性就越小,对一个CEO来讲向前看也是特别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习惯

第三个习惯:永远要有B计划、C计划、D计划。不论任何事情我都希望有一个备选方案并且可能还有两个、三个备选方案在拉卡拉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这种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融资嘚时候,本来有一个融资计划结果最后发现这个计划实施的很难,我们就去启动第二套、第三套方案去做

我觉得过去11年走下来,这三個习惯是我特别受益的心得作为一个CEO你能不能够不断的向后看,不断的向前看和去准备好你的B计划和C计划

很多人看到我的朋友圈说我忝天在外面玩,我认为这其实完全不影响自己去做好一个CEO的本职工作一个CEO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是给企业规划好发展方向给企业整合好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无论找钱、找人还是找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业务合作伙伴这些资源,找方向和整匼资源是CEO最核心的事

这两件事更多的时候是工夫在事外,不是花时间、花体力就可以做得到的7×24小时花时间来去做并不一定能解决这兩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取决于CEO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眼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八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