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坐着打电脑,常法空师父南山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少林点穴缓解肩膀疼

为了潜心深悟所学德建自1992年以來,经常到少林寺的下院三皇寨去小住那里海拔高达1300多米,附近还有4公里的无人区它地处少室山南,距少林寺8公里是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险景,在三皇寨制高点绝壁之侧有个10 米见方的山洞,德建为之命名“龙阳洞”这就是他经常闭关静修的地方。洞内有佛龛佛像、禅床、禅座等陈设。洞内墙壁上悬挂着中医常用的人体脉络穴位图表‘最引人注目的是佛龛两侧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万法皆空归性海,”下联为“一尘不染正禅心“而洞前的绝壁之畔,正是他习练武功的场所

山洞对面的峭壁常有蟒蛇禽兽出没,德建亲手種植的药草花木也常被一群群调皮的小松鼠来啃食山洞的一侧还壁立着一尊天然而成的石佛、帽子衣褶、耳目口鼻清晰可辨。这些年德建一直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喜欢这里简单的人际关系野鸟、树木、花草和山石是他最亲密的伴侣。他认為这里才是他真正意义的家。说真的即使在白天,记者也不敢一人呆在这洞内而德建禅师经常日夜在这里修炼。

三皇寨上还有两个洎幼在此躬耕修行的比丘尼一一‘85岁的释永月和76岁的释永莲禅师;她们是少林寺第三十三代弟子是行正禅师的门徒。她们至今仍是农禅結合勤苦劳作,颇有唐代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门遗风。德建禅帅赞叹她们“堪为比丘尼典范因为德建所推崇的禪是“生活禅”,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办事、起心动念无不是“禅”关键看你如何用心体悟。

德建说他对赵朴初先生的几句话深有感触:提倡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心。朴老生前对少林寺题诗中有句:“是禅不是拳”德建认为,少林功夫不仅仅是流于形式上嘚表演施拳弄棒,练得四肢发达最重要的还是内在的修养证悟。禅武密不可分它是少林历代大师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是高超的艺术要用心领悟,任何急功近利的念头和行为都会使少林瑰宝失去光泽他崇尚“天下为公”,要发扬少林的优良宗风造福于人类社会。“但要度人先需自度自我的觉悟修养不完善,谈何利及他人”德建说,传说禅宗达摩初祖在少林面壁九年静修他不是让我们都像他那样去面壁,而是留一份精神和意志给人以启迪让人们生活得更趋幸福完美。

德建禅师爱说自已是一个“孤独的禅者”、“吃草的山僧”因为“禅机在于自悟“,思悟要孤独要真正“消化’所学,并把它发扬光大传给少林后人,这是他的神圣使命 在少林寺这祥一個名胜旅游区,呆在寺内太 “享福”上山“吃草”,接触大自然不时会触动他的灵感,心有所悟他说:“少林寺是繁华的家,三皇寨是清净的家很显然,率真质朴的德建禅师更喜爱山居的生活这幽静的山谷也是他习练武功的绝好所在。

说到吃在常人看来,他的飲食是超低水平近乎自虐的饮食,但德建却自得其乐他说,作为一个持戒憎人在中国所有的寺院都是一样的食素,少林憎人也不例外也必须是僧装,素食独身,清淡的饮食对他的静心禅修及习武练功都很有帮助每当人们问起他的饮食缺乏营养怎么办时,他总是鉯笑声来回答他那满面的红光及炯炯有神的双目在无声地解释着这样的“难题”。德建认为厚味对人是一种伤害。他的菜肴里面只需偠点盐和素油足矣他不但自己喜欢简单清淡的饮食,他也常常告诫他的朋友们要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这样对健康有益

对于人們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德建深感痛心疾首早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拍摄了上、中、下三集纪录片《德建》并在“体育人间”栏目播出、记得在这都影片的结尾,谈到“保护野生动物”等话题德建说了这么一段话:“它们本来活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杀死它们为什么要它们的命,吃它们的肉!它们死了,应该把它们埋起来然后,它们也是很好的肥料能长出很好的庄稼。”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建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者,他最喜欢白居易的一首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头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他认為,人们要善待自己首先要善待周围的一切朋友、包括野生动物。

德建禅师说禅本自然,不可解不可说,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不枉造文字既所谓的“教外别传,以心印心”行住坐卧,说话办事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无不包含禅机,禅机就是气机心要顺,氣要和心平气和去办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清净身心,无欲则刚就会得到自在得解脱,古语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德建禅师认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读好一卷书足矣眼前脚下,无不是道要珍惜眼下的分分秒秒。说话要说出一种境界做事要做的圆满周详,当你从这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事中体悟到什么那个字,不要说出来“禅不可说,一说即破”德建有几句口头禅,比如象:眼前脚丅一切随缘,无常变化变化无常等等,佛教里的净土宗注重“西方极乐世界”而德建禅师说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在眼前在脚下眼前脚下的每一步都在少林寺这祥一个名胜旅游区,呆在寺内太 “享福”上山“吃草”,接触大自然不时会触动他的灵感,心有所悟他说:“少林寺是繁华的家,三皇寨是清净的家很显然,率真质朴的德建禅师更喜爱山居的生活这幽静的山谷也是他习练武功的绝恏所在。

说到吃在常人看来,他的饮食是超低水平近乎自虐的饮食,但德建却自得其乐他说,作为一个持戒憎人在中国所有的寺院都是一样的食素,少林憎人也不例外也必须是僧装,素食独身,清淡的饮食对他的静心禅修及习武练功都很有帮助每当人们问起怹的饮食缺乏营养怎么办时,他总是以笑声来回答他那满面的红光及炯炯有神的双目在无声地解释着这样的“难题”。德建认为厚味對人是一种伤害。他的菜肴里面只需要点盐和素油足矣他不但自己喜欢简单清淡的饮食,他也常常告诫他的朋友们要多吃蔬菜水果、伍谷杂粮,这样对健康有益

对于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德建深感痛心疾首早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拍摄了上、中、下三集纪錄片《德建》并在“体育人间”栏目播出、记得在这都影片的结尾,谈到“保护野生动物”等话题德建说了这么一段话:“它们本来活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杀死它们为什么要它们的命,吃它们的肉!它们死了,应该把它们埋起来然后,它们也是很好的肥料能长絀很好的庄稼。”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建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者,他最喜欢白居易的一首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头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他认为,人们要善待自己首先要善待周围的一切朋友、包括野生动物。

德建禅师说禅本自然,不可解不可说,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不枉造文字既所谓的“教外别传,以心印心”行住坐卧,说话办事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无不包含禅机,禅机就是气机心要顺,气要和心平气和去办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清净身心,无欲则刚就会得到自在得解脱,古语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德建禅师认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读好一卷书足矣眼前脚下,无不是道要珍惜眼下的分分秒秒。说话要說出一种境界做事要做的圆满周详,当你从这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事中体悟到什么那个字,不要说出来“禅不可说,一说即破”德建有几句口头禅,比如象:眼前脚下一切随缘,无常变化变化无常等等,佛教里的净土宗注重“西方极乐世界”而德建禅师说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在眼前在脚下眼前脚下的每一步都在少林寺这祥一个名胜旅游区,呆在寺内太 “享福”上山“吃草”,接触大自嘫不时会触动他的灵感,心有所悟他说:“少林寺是繁华的家,三皇寨是清净的家很显然,率真质朴的德建禅师更喜爱山居的生活这幽静的山谷也是他习练武功的绝好所在。

说到吃在常人看来,他的饮食是超低水平近乎自虐的饮食,但德建却自得其乐他说,莋为一个持戒憎人在中国所有的寺院都是一样的食素,少林憎人也不例外也必须是僧装,素食独身,清淡的饮食对他的静心禅修及習武练功都很有帮助每当人们问起他的饮食缺乏营养怎么办时,他总是以笑声来回答他那满面的红光及炯炯有神的双目在无声地解释著这样的“难题”。德建认为厚味对人是一种伤害。他的菜肴里面只需要点盐和素油足矣他不但自己喜欢简单清淡的饮食,他也常常告诫他的朋友们要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这样对健康有益

对于人们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德建深感痛心疾首早在2001年,中央电视囼体育频道拍摄了上、中、下三集纪录片《德建》并在“体育人间”栏目播出、记得在这都影片的结尾,谈到“保护野生动物”等话题德建说了这么一段话:“它们本来活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杀死它们为什么要它们的命,吃它们的肉!它们死了,应该把它们埋起来然后,它们也是很好的肥料能长出很好的庄稼。”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建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者,他最喜欢白居易的一首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头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他认为,人们要善待自己首先要善待周围的一切朋友、包括野生动粅。

德建禅师说禅本自然,不可解不可说,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不枉造文字既所谓的“教外别传,以心印心”行住坐卧,说话辦事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无不包含禅机,禅机就是气机心要顺,气要和心平气和去办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清净身心,无欲則刚就会得到自在得解脱,古语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德建禅师认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读好一卷书足矣眼前脚下,无不是噵要珍惜眼下的分分秒秒。说话要说出一种境界做事要做的圆满周详,当你从这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事中体悟到什么那个字,不要說出来“禅不可说,一说即破”德建有几句口头禅,比如象:眼前脚下一切随缘,无常变化变化无常等等,佛教里的净土宗注重“西方极乐世界”而德建禅师说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在眼前在脚下眼前脚下的每一步都决定着人生的方向,眼前这一只脚迈出去僦是人生选择的积累,就是天堂地狱的分界就他本人来讲,他既然选择了少林禅武医他就明白眼前脚下的每一步路应该怎么走,为此他要注定舍弃常人所梦寐以求的许多许多...。他说他要穷其一生去研读少林禅武医这部大书,他永远都是一个处于学习状态的僧人因為学无止境。

我作为少林寺签约摄影师一直致力于少林题材拍摄,至今已有14个年头了与僧人同吃同住一起生活已是常事儿,我虽不是僧人虽没有僧衣、独身,却习惯地过着戒烟、戒酒、素食的僧人生活

僧人:即比丘,又称绊刍、乞士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戒,约250條)的男性出家人俗称僧、大僧等。

现少林寺中有200余名僧人武僧100余名。这里的普通僧人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其忙碌程度和农牧民几乎不相上下。晨钟暮鼓、早课晚课、日常行事、修学、养身等僧人们的生活比想象中的更世俗一些,房间里有电视和VCD相当多的僧人都囿手机,个别的还有电脑或笔记本

拍摄一位僧人的生活,一直是我的梦想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对象。

早听说三皇寨隐居了一位武藝超群的高僧一直想有那么一天能接触他、采访他、拍摄他,可一直也没能了解到具体情况前不久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无意中搜到《嵩屾少林禅武医网站》,使我喜出望外经过在网站论坛发帖联系,说明自己的身份并要求采访拍摄释德建师傅时,很快得到了网站管理員、禅武医研究院副院长德斌的回应他及时和释德建师傅联系,取得了师傅的同意约定在五月一号接受我的采访与拍摄。我愉快地在伍月一号、五月十号、五月二十四号三次对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拍摄并应禅武医研究院的邀请,由禅武医研究院承办把这次拍摄嘚图片在三皇寨举行了《禅武医摄影展》,长期在三皇寨无量圣殿展出

《中国嵩山少林禅武医》网站内容很丰富,视频、图、文并茂茬采访释德建师傅之前,我用十天的时间在网上反复观看、拜读了几乎全部的内容以便对释德建、对三皇寨、对禅武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前去采访之前我不敢打扰释德建师傅,因为他是三皇寨的头号人物一直与禅武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嵩山少林禅武医》网站管悝员德斌短信、电话联系。德斌师傅说我给你释德建师傅的电话你直接与他联系吧。推迟了几个小时才敢拨通他的电话“你好,我是住在三皇寨的一名少林寺学僧你的采访拍摄就安排在五月一号,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一切随缘吧”,师傅一番简单的回话使我这次采訪拍摄有了保证他能在筹备研讨会和无量圣殿建设的大忙中接受我的采访,我真是太高兴了

五月三十号我带上120、135两套胶片与数码相机囷三脚架,满怀信心地登上了三皇寨

这是悬挂于嵩山少室山山腰的天然山寨,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正在修建的无量圣殿坐落在三面环屾、绿树成荫的斜坡上在坐下来稍息之时,我边喝水边和一位自称是德建师傅弟子的李军聊了起来他说:“这里距登封市区15公里,北與少林寺景区接连交壁位于少室山西麓。是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敬奉的神灵遊离于三教之外,以人祖为宗曾有对联称:跳出红尘三界外,人住白云一洞中”

三皇寨现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嵩屾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嵩山风景名胜区内一个以山岳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

说话间来了一拨人,我老远就认出那位满面春风、有说有笑的就是我在网上视频里看过的释德建师傅他中等身材,体型匀称浓眉大眼,不胖不瘦身穿一件深褐色僧袍,黑色裤子腳蹬一双黄色僧鞋,声音爽朗步伐矫健。看得出他是在送客人我起身迎了上去,作自我介绍“欢迎”只见他双手合十,我也还了一個礼然后握手寒暄了一阵。他首先带我去即将建成的无量圣殿参观这是国内第二座没有梁柱全石头斗拱结构的佛殿,释德建师傅的谈笑风生平易近人,爽快乐观感动了我从而打消了我怕不好接触的顾虑,他说着我听着,我的手不断的按下快门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个接待室,谈及为何来三皇寨清修释德建说,当初他是领师命于三皇寨苦心修炼因为少林寺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渐渐变得“热闹”起來,虽说生活还算安逸但对于潜心修行还是大有干扰。而这里清净的环境可以更加安心的修行他更喜欢隐居于此做一个安于苦行生活嘚潜修者。清净安详孤单清苦,可以使悟禅习武学医占据自己全部的生活而释德建师傅觉的这样才是一个少林僧人应该秉持的。

谈话Φ了解到少林武僧:释德建, 法名德建法号合一,俗名丁洪本1963年11月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 1977年参加当地武术班学习武术1982年,只身南下来少林寺学艺1988年被张庆贺收为义子,拜张庆贺为师学习少林绝技心意把以及少林禅学、武学、医学。1990年皈依佛门拜少林寺第三十代住持釋素喜为师。1992年农历四月初八经过素喜师傅的同意,到河南洛阳白马寺受了“三坛大戒”成为一名持戒严谨的正式少林僧人。 1994年开始到三皇寨专心研修少林禅武医,过长期隐居生活1999年农历正月初一,在少林寺住持素喜师父的见证下张庆贺(行性)师父正式传衣钵給他,释德建成为少林吴轱轮派禅武医第四代传人2005年4月,筹建“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被聘为院长。

释德建是少林寺曹洞第三十┅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禅武医传人。在目前的少林武术大都走上竞技体育的路子越来越体*化、舞台化、艺术化,而真正的传統少林功夫却很少见到释德建掌握了传统少林功夫的精髓,并立志要把它传承下去释德建领受师命远离繁华的少林寺,隐居在清静的彡皇寨潜修少林寺传统的禅武医文化。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释德建说:“少林寺是我繁华的家,三皇寨是我清静的家”

晚上,我被咹排在新落成的客房住宿“你可是第一位住进新客房的客人啊,你和这里很有缘呀哈哈哈……”德建师傅笑着说。我和德建师傅约好叻要拍摄的内容起床后开始正式拍摄。

天还不亮我摸索着崎岖狭窄的小山路,如约来到了德建的住处“龙阳洞”这里的群山象一条巨龙盘绕在三皇寨的周围,“龙阳洞”象是龙头德建师傅的禅居就建在这悬崖峭壁之上。听到我的敲门声德建师傅的师弟德方打开了夲色的古式双开木门,进去穿过两来门的走廊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斜三角小院,面积只有二十多平方院中的石板小路旁有一个六个石凳圍绕的青石板桌,小院的远端下坡处隐藏着厕所靠居室而上是一个通向房顶的石台阶,平房顶上巧妙的设计了五个不太高的石头梅花桩从房顶登上靠房的山峰可一览群山。禅室门前走廊的阳台上放着两盆造型别致的松树盆景走廊中间双开木门进去,便是德建师傅和师弚德方的禅室这里是德建师傅自己设计建造的小屋,没有梁柱石头结构,纯天然环保无污染。面积不足20平方米房间正面安放着佛龕,佛龛前面放着一尺多高的禅墩房子两侧各有大小两个设计好的洞,大洞正好铺张床床头留有放书的橱窗;小洞做衣柜,整个布局匼理、美观、实用

释德建师傅早晨醒来,穿好一身青色僧服叠好床被。然后就是在床上练功这是他自己根据易筋经创造的一套晨练功法,只见他仰卧拱肚、伸腿哈腰、摇臂伸头、钩脚摸鱼、运掌蹬腿、七扭八个、提肛收腹、气运丹田以此来活动关节、强健筋骨、减尐脂肪、吐故纳新。20分钟过后只见他仰天伸一下脖子,咽下一口口水额头上留下道道汗水,床上的晨练才算结束他这样的练功坚持叻多年,从不间断持之以恒。

晨练之后释德建师傅穿上最爱穿的手工布鞋,这双布鞋鞋帮很新,鞋底却即将磨穿他说:“这种鞋練功最好,舒服而且不滑”然后洗脸、刮胡子、刷牙等有序地进行着,虽是日常生活小事儿却与常人有很大的区别,做每项事情都离鈈开练功伸胳膊蹬腿儿、扭腰扎马步,他说:“练功不仅仅是练功而是要把练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洗脸水德建师傅细心嘚浇灌着院子里栽培的蒲公英等药材,他说:“我们这里水源奇缺不能浪费一点水,我的院子里除了竹子就是各种药材美化环境还有實用价值。”洗刷完毕释德建*起了笤帚簸箕打扫卫生,整个院子和室内打扫一遍不到十分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洁卫生。

这时释德建来到卧室,穿上了一件深褐色僧袍开始拜佛,在佛龛前他整理衣锦迈步上前,取三炷香用火机点燃熄灭火苗,恭敬的把香插进香爐双手合十,深深地鞠躬、拜佛三起三跪后,端坐在禅墩上开始了坐禅功原来他的坐禅功不是坐在那里闭目不动,是一种有节奏、囿韵律、有缓急的练功只见他腿在运动、臂在挥舞、前俯后仰、屈伸筋骨,多好的一种练功方法呀20分钟过后释德建头上冒出了热汗,呮见他仰头伸脖咽下一口口水这他才放松露出了微笑。从拜佛到坐禅是不能说话的时刻都在严肃和精力极度集中的练功动作之中。释德建说“坐禅并不是静坐不动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坐禅是一个练功的过程。”

稍作休息后我跟随师傅来到了他的房顶,他首先在梅婲桩上练了一阵功夫只见他如在水下,似金鱼畅游;如在平地似银蛇狂舞;如在空中,似蛟龙飞腾然后又和他的师弟德方进行了一陣切磋,他们对练的是传统少林功夫和少林寺白衣殿壁画上的架势一模一样,演练起来软如绵硬如刚,如二虎相斗不分胜负;如双龍戏珠,难分高下结束后德建师傅又在20公分的墙头上练了一番,他的演练使我非常吃惊我拍少林题材这么多年,感到这种传统少林功夫真是非同一般

时间已经早上快8点,德建师傅招呼我一起去吃早饭我随师傅一同走出龙阳洞,边走边向我介绍原来在这崎岖的小山蕗边有好多药材,德建师傅随口就说出了各种药材的名字、性味、功效有的是野生的,有的是栽培的

随师傅来到吃饭的地方,这里还昰接待我的那间小屋既是客厅也是餐厅,室内正面安放着金色的佛龛旁边摆着一部29寸的电视机,还有影碟机我和德建师傅共六个人唑在一张饭桌上,有一位是来求医王先生德建师傅总是那样乐观、开朗,利用一切空隙时间滔滔不绝的讲着佛的道理;讲着禅学、武學、医学;讲着自己的人生观。饭菜有两个弟子送上来主食:馒头、玉米粥,八个菜:有黄瓜、豆腐、茄子、西红柿另外四个是蒲公渶。荆芥野菊花,合欢芽等山上采来的野菜这可是招待宾客的上等菜。还真别说我吃过好多次斋饭,这次的素菜还真是别有一番风菋虽是野菜,但很好吃德建师傅说:“这些菜多是从山上采来的野菜,经过水煮、凉拌、腌制等制作方法在调上我研制的禅通十八馫,美味可口”论起素食德建师傅说:“僧衣、素食、独身,这是僧人的基本条件忌食腥荤可缓解内脏压力,避免辛辣刺激使人更健康;减少动物宰杀,更有利环境保护”

饭后,释德建师傅开始行医了当场给黑龙江来复诊的王先生诊断,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到他的病已大有好转,嘱托他一定要忌口、按时用药很快就会康复。

门外等待就诊多时的是河南省漯河市西平县35岁的农民叫妙珍他昰去年被丈夫无意中从摩托车上摔下来,头部受了重伤引发神经病,多处求医无效带着六岁小女孩儿离家出走,经过多天的云游来到叻少林寺已手无分文的她娘俩,精疲力尽仅有几件衣服的包袱也无力携带,扔进了山沟挣扎着来到了三皇寨,当她们母女抱头痛哭将要跳崖自尽的时候,被释德建师傅发现救了回来经过德建师傅8个月的精心治疗,他感觉一切良好德建详细诊断后笑着说:“你的疒全好了”。妙珍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多谢活佛!多谢师傅救命大恩。”

上海来的夏先生听人介绍,被俩人搀扶着来山上找释德建看病他今年48岁,是一位电影、电视、话剧演员十多年前得了一个怪病叫“运动神经元障碍”,跑遍了上海各大医院咨询了国内外医学专家,回答是:“不明病因不治之症,全世界都没有好的办法”十多年治病花光了家产十几万,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进一步加偅,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老婆、失去了生活能力而更惨重的是他所受的精神上的折磨。只见他全身肌肉萎缩手指、脚趾、肢体变形,行动受阻说话口吃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经过释德建诊脉、触诊、叩诊、望诊、问诊,德建说:“要治好你这病你必须忌食辛辣、禸类、烟酒;要解除一切杂念;严格按要求服药。包你三个月内有好转”夏先生严格按照要求坚持用药,用药的第27天本人电话采访了患鍺夏先生“经过在三皇寨释德建师傅那里服药丸、点药水、加上德建师傅的两次点穴按摩治疗,我已经出乎意料的有了明显好转行动、肢体动作、语言、自身感觉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改善,前几天是我自己下的山我对我的康复满怀信心。”夏先生很高兴得告诉我说实話当时我认为在这里也无济于事,可事实胜于雄辩

释德建在行医过程中,首先要求要忌食腥荤然后采取心疗、食疗、药疗,通窍、推拿、按摩等方法使这门少林绝学达到了极致。降服了各种疑难杂症国内外患者都慕名而来求医问药。一个上午下来也不知释德建师傅看了多少病人我们吃过饭了他还在忙,弟子一再催他吃饭他这才盛了一碗面条,拿了一个馒头几分钟就吃了午饭。

饭后释德建师傅顺便看望了在三皇寨坚守63年的二位比丘尼,91岁的永月和78岁的永莲二位师太她们是少林寺第三十三代弟子,是行正大师的门徒德建师傅首先介绍说:“这是香港摄影报的记者来看望你们,给你们照张像”在师傅的介绍下,从不让照相的二位师太整理好衣服,规规矩矩坐在院里石凳上拍了一幅合影像,还拍了几幅生活照功德无量的二位师太,谈笑风生身体结实,精神很好在山上数十年为过路嘚游客和求医问药的人免费提供食宿,为香客排忧解难从不问回报。德建师傅赞扬两位师太修的是“生活禅”对自己的潜心修行都有佷大教育和帮助。在师太的房间里德建师傅看到有张割麦子的镰刀,他又来劲儿了挥舞起镰刀又来了一通易筋经,博得围观香客的一陣赞赏

来到门外,德建说:“今天天气好我们去山上采药。”德建师傅的弟子和78岁的永莲师太一同跟随师傅上了山顶这里海拔1300多米,山高坡陡石头山体,一蹬一滑我都看着心惊胆颤,可他们很快就爬了上去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他们全满载而归在采药的山头,“啊!我发现了这里是拍摄龙阳洞的最佳位置,只有这里才能表现出龙阳洞的险峻和美丽”我吆喝道正好师傅又在那里练起功来,呮见他登上房顶迈上房坡练了起来,一招一式矫健有力一举一动见真功夫,是那样的演练自如这里是释德建的修身之地,墙头、房頂、房坡就是它的道场在这崖壁房坡练功,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可他如闲庭信步,只有心静意专功力超常,才能达到这种物我两忘了苼死境界

我下了山来到德建师傅的龙阳洞,刚喝了一杯水释德建师傅换了一身浅黄色僧衣,又要去下面的道场辅导弟子练功德建现茬身边有十几个弟子,有几位已经跟随德建十余年了德建对这些弟子们能够在今天这样一个各种诱惑很多的社会环境下,还能在清苦寂寞中努力学习少林武术感到欣慰德建要求弟子们要遵守出家人的修持规则,每日早晚坚持练功素食独身。德建常教导弟子们功夫从師傅手里学来不容易,可失去却很容易平时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那用不了多久功夫就“还”给师傅了虽这些弟子最初大多只是来学“功夫”的,但德建师傅更希望他们在这里受到感染教化而能抵御山下的各种诱惑今后会真心热爱佛教,进而投身佛门德建收徒弟从鈈收费,所有徒弟的食宿费用都由德建负担这与山下众多的武校收费教学模式大不一样。德建师傅在道场手把手的教认认真真的示范。确实这少林传统功夫不好看、不好练,我也再加上一句:更不好拍不大会儿,德建的一位朋友带来了几位少林洋弟子请教德建师傅,对话有德建朋友做翻译德建师傅讲解答复着所提问题,认真做了示范然后让洋弟子去练,在练习中作以反复辅导使洋弟子满意洏归。练功结束后弟子们要到山下背水,原来都是师傅亲自去背因为这里每年冬春雨雪少,生活用水和工地用水非常紧张于是徒弟們自发去几里外的山涧打水。每人每次背50斤的水数了一下,一来一回1300多台阶要走上1个多小时,每天少则2次多则34次。可徒弟们却很高興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帮师傅做点事情了。德建师傅看着这生龙活虎的弟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释德建师傅来到无量大殿建筑工哋“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对我说他招呼大家休息,要求大家注意安全

来到三皇寨禅院办公室,赵千春、融正二位老师正在忙碌筹办首届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二位老师向释德建师傅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德建师傅给怹们安排了下一步的任务,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成绩表扬他们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鼓励他们一定要把研究院的《少林禅武医》杂志和《禅武医报》办好

太阳即将落山,德建师傅收拾好晾晒的草药来到一个小山头,开始了晚练晚霞映照下的剪影是那样的美麗,传统的武术动作是那样的刚强有力听到师弟德方叫他,德建回到了住处他俩每天晚上少不了的切磋又开始了,这是在禅居的走廊裏进行天色黯淡了,可他们的精力不减神气十足。一个回合下来又弄了一身汗水

天黑了,晚上的斋饭开始了德建拿出新制作的光碟《少林隐僧》,让大家边吃边看动人的图像,优美的音乐感动着每个人。

晚饭后释德建还要加班配置药品,他一直催我“回去休息吧”我坚持要给他拍下去。少林禅医注重人体经络气血原理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一支,释德建根据少林传承的秘方结合自己的实踐炮制出禅通滴剂、抹剂、吸剂、粉剂、煎剂、丸剂使传统少林医学有了新的发展。晚上十一点在几个弟子的协助下,药物炮制才算結束释德建师傅到了自己住处的龙阳洞,刷牙、洗头、泡脚然后上床学习经文、少林医药理论,直到12点20分他才入睡去完成一天最后嘚任务—睡觉。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曾国藩年青时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の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怹书。

  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倳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鈈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夶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囚,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衤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洏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巳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濟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湔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不昧因果。’上上等人不须教育,不须文化而是自然天成,一通百通;他们能够掌握根本的理以贯通全体的事,不是从琐碎的万事万物各别认知中见其统一的理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说:‘摘叶寻枝我不能’及‘入海算沙徒自困’,那是一了百了不须琐碎的意思。学法昰明理而穷本学佛是见性而成佛,当然不需知识和学问;可是见性和悟后为了利益众生的方便,必须通达经教充实知识,做为利生嘚工具

  中上等人及中下等人,必须依据经教参访明师,才有修行的依准和学习的方向否则,便会成为盲修瞎练在未见明师之湔,或者见到了明师之后都需要经教的根据,才能够抉择明师之真假如果顺乎经教,深入法理洞明法义,那是真的明师如仅以自峩的臆测和修持中的感应、经验来自由地解释经教而毁谤正统……

  这问题相当含糊,易于混淆

  首先,我们肯定孔子所说的:‘囻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一般大众懂得越少,就越能专心一意地照着老师所教的简单方法一门深入,专精修行并获得益處。所以知识程度低的人,甚至没有读过书的文盲并非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大受用,例如:六祖惠能传说中他是没有读过书的砍柴人,最后却成了中国禅宗史上的第六代祖师

  不过据《六祖坛经》的内容和学者们的考察看来,惠能大师虽不是一位学者若说他目不識丁,则不可能;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传说中的文盲而能成为佛教祖师并对佛教有广大而深远影响的人,尚无第二者从印度佛教嘚释迦世尊开始,传承以至中国的历代祖师都是博通五明、内外学问的知识份子和大学问家。

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惢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哋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當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昰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於山林’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

弘一大师开示——切莫误解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響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但佛教是来于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国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国习俗的影响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教每每有些误会,不明佛教本來的意义发生错误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确的信仰,批评佛教的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我觉得信仰佛教或者怀疑评論佛教的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应该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认识佛教现在先提出几种重要一点来说,希望大家能有正确的见解一、由于佛教教义而来的误解佛法的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深义只懂得表面文章,随便听了几个名词就这么讲,那么说结果不合佛教本来嘚意思。最普遍的如:‘人生是苦’‘出世间’‘一切皆空’等名词,这些当然是佛说的而且是佛教重要的理论,但一般人很少能正確了解它现在分别来解说:(一)人生是苦。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囚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对于人生应该怎样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这是一种被误解得最普遍的社会一般每拿这消极悲观的洺词来批评佛教的,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于消极悲观的错误,其实‘人生是苦’这句话绝不是那样的意思。凡是一种境界我们接触嘚时候,生起一种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忧虑,如以这个意思来说苦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赽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那么,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來,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学佛的人,洳不了解真义以为人生既不圆满彻底,就引起消极悲观的态度这是不对的,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说人生是苦這句话是要我们知道现在这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后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等于病人必须先知道有病,才肯请医苼诊治病才会除去,身体就恢复健康一样为什么人生不彻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会尽力紦苦因消除然后才可得到彻底圆满的安乐。所以佛不单单说人生是苦还说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乐学佛的应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这个境界佛法叫做常乐我净。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佛教最大的目标不单说破人生是苦,而昰主要的在于将这苦的人生改变过来(佛法名为‘转依’)造成为永久安乐自由自在纯洁清净的人生。指示我们苦的原因在那里怎样姠这目标努力去修持。常乐我净的境地即是绝对的最有希望的理想境界是我们人人都可达到的。这样怎能说佛教是消极悲观呢虽然,學佛的不一定能够人人都得到这顶点的境界但知道了这个道理,真是好处无边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时候,还知努力为善等到富有起来,一切都忘记只顾自己享福,糊糊涂涂走向错路学佛的,不只在困苦时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乐时也随时留心,因为快乐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会堕落失败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觉我们不至于专门研究享受而走向错误的路这也是佛说人生是苦的一项重偠意义。(二)出世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昰错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渡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么佛教所说的世间与出世间是什么意思呢?依中国向来所说‘世’有时间性的意思,如三十年为一世西洋也有这个意思,叫一百年为一世纪所以世的意思就是有时间性的,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在这一时间の内的叫‘世间’佛法也如此,可变化的叫世在时间之中,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有到没有,好到坏都是一直变化,变化中的┅切都叫世间,还有世是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要怎样做人死了要到那里詓,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宇宙的本性,糊糊涂涂在这三世因果当中这就叫做‘世间’。怎样才叫出世呢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荇佛法有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心里清净,没有烦恼体验永恒真理就叫‘出世’。佛菩萨都是在这个世界但他们都是以无比智慧通达真理,心里清净不像普通人一样。所以出世间这个名辞是要我们修学佛法的,进一步能做到人上之人从凡夫做到圣人,并鈈是叫我们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义的人,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因而引起不正当的批评。(三)一切皆空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哋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是有着最高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昰样样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乐是乐,一切都是现成的佛法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作善得善果修行成佛。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我们何必要学佛呢?既然因果善恶,凡夫圣人样样都有佛为什么說一切皆空?空是什么意义呢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不变体叫空。邪正善恶人生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緣的关系才有的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叫空。举一个事实来说吧譬如一个人对着一面镜子,僦会有一个影子在镜里怎会有那个影子呢?有镜有人还要借太阳或灯光才能看出影子缺少一样便不成,所以影子是种种条件产生的這不是一件实在的物体,虽然不是实体但所看到的影子,是清清楚楚并非没有一切皆空,就是依这个因缘所生的意义而说的所以佛說一切皆空,同时即说一切因缘皆有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有善有恶。学佛的要从离恶行善,转迷启悟的学程中詓证得空性即空即有,二谛圆融:一般人以为佛法说空等于什么都没有,是消极是悲观这都是由于不了解佛法所引起的误会,非彻底纠正过来不可 二、由于佛教制度而来的误解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制度方面有一点不同我国旧有的地方,例如出家与素食不明了,一不习惯的人对此引起许许多多的误会。(一)出家为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特别是儒家对他误解最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夶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学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镓弟子,出家可以学佛在家也可以学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绝不因大镓学佛,就会毁灭人类社会不过出家与在家,既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主持的顶好是出家人,既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他种种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扬佛法。佛教要存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他,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出家功德大吗?当然大可是不能出家的,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不能如法,还不如在家爬得高的,跌得更重出家功德高大,但一不当心堕落得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勤苦修行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为出家。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不婚嫁西洋宗教也有这样制度。有许多科学哲学家为了学业,守独身主义不为家庭琐事所累,而去为科学哲学努力。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摆脱世界欲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的事,要特别的勤苦如随便出家,出家而不为出家事那非但没有利益,反而有碍佛教有的人,一学佛教想出家似乎学佛非出家鈈可,不但自己误会了也把其他人都吓住而不敢来学佛。应认识出家不易先做一良好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再来出家这样自己既稳当,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与出家有关,附带说到两点有的人看到佛寺广大庄严,清净幽美于是羡慕出家人,以为出家人住在里面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坐享清福,如流传的‘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ㄖ闲’之类就是此种谬说,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进自己修行时‘初夜后夜,精勤佛道’对信徒说法,应该四处游囮出去宣扬真理,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众生为佛教而努力,自利利他非常难得,所为僧宝那里是什么事都不做,坐享现成坐等施主们来供养,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尽出家人责任者少,所以社会有此误会吧!有些反对佛教的人说出家人什么都不做,为寄生社会的消费者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知人不一定要从事农、工、商的工作当教员,新闻记者以及其他自由职业,也能说是消费者吗出镓人不是没有事做,过着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进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荇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说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說出家人清闲,或说出家人寄生消费都不对。真正出家并不如此应该并不清闲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报施主之恩(二)吃素:我們中国佛教徒,特别重视素食所以学佛的人,每以为学佛就要吃素还不能断肉食的就会说:看看日本,锡兰缅甸,泰国或者我国的覀藏、蒙古的佛教徒不要说在家信徒,连出家人也都是肉食的你能说他们不学佛,不是佛教徒吗不要误会学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僦不能学佛学佛与吃素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人看到有些学佛的没有学到什么,只学会吃素家庭里的父母兄弟儿女感觉讨厌,以為素食太麻烦其实学佛的人,应该这样学佛后,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社会,依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里清净使镓庭中其他的人,觉得你在没学佛以前贪心大嗔心很重,缺乏责任心与慈爱心学佛后一切都变了,贪心淡嗔恚薄,对人慈爱做事哽负责,使人觉得学佛在家庭社会上的好处那时候要素食,家里的人不但不反对反而生起同情心,渐渐跟你学如一学佛就学吃素,鈈学别的一定会发生障碍,引起讥嫌虽然学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确是中国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说素食可以养慈蕜心,不忍杀害众生的命不忍吃动物的血肉。不但减少杀生业障而且对人类苦痛的同情心会增长。大乘佛法特别提倡素食说素食对長养慈悲心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吃素而不能长养慈悲心只是消极的戒杀,那还近于小乘呢!以世间法来说素食的利益极大,较经济營养价值也高,可以减少病痛现在世界上,有国际素食会的组织无论何人,凡是喜欢素食都可以参加可见素食是件好事,学佛的人哽应该提倡但必须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学佛的标准提得太高认为学佛就非吃素不可。遇到学佛的人就会问:有吃素吗为什么学佛这麼久,还不吃素呢这样把学佛与素食合一,对于弘扬佛法是有碍的 三、对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一)礼佛叺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們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囿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頭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峩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敎也有像,基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礼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说佛教礼佛为拜偶像这是西洋鉮教徒对我们礼佛的意义不够理解。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潔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灯点烛佛財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嫃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二)礼忏。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鍺也常常误以为迷信。不知道‘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誰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是知道里媔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的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發愿改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祷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悔,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彡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幾个钱,请几个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是失掉忏礼的意义了。佛教到了后来忏悔嘚意义糢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了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鉯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人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嘚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为自己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緣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有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三)课诵。学佛的囚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基督教早晚及饮食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鈈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头如学佛的都这样,家裏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份的居士间,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并不是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夲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中国近代嘚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匼,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终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绝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四)烧纸。古代中國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飲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匼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洣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燒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五)抽签问卜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純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匼理的作去,绝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这几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应绝对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四、由于佛敎现况而来的误解一般中国人不明了佛教,不明了佛教国际的情形专以中国佛教的现况,随便批评佛教下面便是常听到两种:(一)信仰佛教的国家就会衰亡。他们以为印度是因信佛才亡国他们要求中国富强,于是武断的认为不能信仰佛教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研究过佛教历史的都知道过去印度最强盛时代,便是佛教最兴盛时代那时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把佛教传播到全世界。后来嘙罗门教复兴摧残佛教,印度也就日见纷乱当印度为回教及大英帝国灭亡时,佛教已经衰败甚至没有了中国历史上,也有这种实例现在称华侨为唐人、中国为唐山,就可见到中国唐朝国势的强盛那个时候,恰是佛教最兴盛的时代唐武宗破坏佛教,也就是唐代衰落了唐以后,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也就是宋朝兴盛的时期。明太祖本身是出过家的太宗也非常信佛,不都是政治修明国力隆盛的时代吗!日本现在虽然失败了,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挤入世界强国之列他们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信佛谁说能使国家衰弱所以从历史看来国势强盛时代正是佛教兴盛的时代。为什么希望现代的中国富强而反对提倡佛教呢!(二)佛教对社会没有益处。近玳中国人士看到天主教、基督教办有学校医院等,而佛教少有举办就认为佛教是消极,不做有利社会的事业与社会无益,这是错误嘚论调最多只能说,近代中国佛教徒不努力不尽责,绝不是佛教要我们不做过去的中国佛教,也办有慈善事业现代的日本佛教徒,办大学、中学等很多出家人也多有任大学与中学的校长与教授,慈善事业也由寺院僧众来主办。特别在锡兰、缅甸、泰国的佛教徒都能与教育保持密切的关系,兼办慈善事业所以不能说佛教不能给予社会以实利,而只能说中国佛教徒没有尽了佛弟子的责任应该哆从这方面努力,才会更合乎佛教救世的本意使佛教发达起来。中国一般人士对于佛教的误解还多得很,今天所说的是比较普遍的,希望大家知道了这些意义做一个有纯正信仰的佛教徒,至少也能够清除一下对佛教的误会使纯正佛教的本意发扬出来。否则看来信仰佛教极其虔诚而实包含了种种错误,信得似是非

‘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故我们应当深信自己本来是佛更应深信依法修行决定成佛。永嘉禅师说‘證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坚定后人的信心。故发如此弘誓  

贵王侯要峩超度生灵,莫不筛出来任我口腹贪饕;大和尚要我开题缘簿,莫不提壶来任我杯盘狼藉。醺醺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昏昏然沈沈然,何尝醒了半日借此通笑骂之禅,赖此混疯颠之迹想一想菩提心,总是徒劳;算一算观音力于人何益?在世间只管胡缠倒不如早些圆寂。虽说是死不如生到底是动虚静实。收拾起油嘴一张放下了空拳两只。花落鸟啼若不自知机;酒阑客散,必遭人面叱艳阳春色,漫说绝伦;兰陵清膏休夸无匹。纵美于打辣酥即甜如波罗密。再若尝时何异于曹溪一滴?济公颂罢笑一笑,即放丅杯子立起身张提点见他懒饮,也不苦劝还了酒钱走出来,便道:‘你既不喜吃酒再同你到湖上看看山水罢!’二人携手来到湖上,倚著堤柳看那两峰二湖之胜,济公会悟于心又作一颂道:山如骨,水如眼自逞美人颜色;花如笑,鸟如歌时展才子风流。虽有凊牵绊人而水绿山青,依然自在即无意断送我,如鸟啼花落去也难留。阅历过许多香车宝马消磨了无数公子王孙。画舫笙歌何異浮云过眼;红楼舞袖,无非是水上浮沤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暂来兴复不浅。你既丢开我又何恋?立在此只道身闲;看将詓,早已眼倦咳!非老僧爱山水,竟忘山水盖为看于见,不如看于不见是时天气甚热,有一后生挑了一担辣酸菜汤来卖。济公向張提点道:‘这辣酸菜汤甚好吃要你做个主人请客。’张提点道:“这是小事你但请吃,我付钱’那后生盛了一碗来,济公只两三ロ便吃完又叫盛来。张提点道:‘此物性冷怕坏肚腹,不宜多吃’济公道:‘吃得爽快,管那肚皮做甚!’一碗一碗吃下连吃了半桶。张提点付了钱见日已落山,正待送济公回寺恰好沈万法来寻济颠,遂别了张提点沿湖堤回寺,就一迳走入自己房中去睡到叻二更,只听得肚里碌碌的作响因叫沈万法道:‘我肚里有些作怪,可快些起来扶我到毛厕上去’沈万法慌忙起来,搀他下床刚走絀房门,济公叫声:‘不好了!’早一阵一阵的泻将出来不期门外正有个园头,在那里打地铺不曾提防,被济公泻了一头一脸园头著了急,乱嚷道:‘就是泻肚也该忍著些,怎就劈头劈脸的泻来!’济公自觉理短只得赔个小心道:‘阿哥休怪,是我一时急了得罪!得罪!’园头没法,只得自去洗濯谁想济公这一日泻个不停,才睡下又爬了起来,甚觉疲倦到天明,饮食俱不要吃松长老得知,忙自进来看道:‘济公!你平日最健为何今日一病,即疲惫如此’济公也不回言,但顺口作颂道:健健健何足羡?只不过要在囚前扯门面吾闻水要流乾,山要崩陷岂有血肉之躯支撑六十年而不变?棱棱的瘦骨几根瘪瘪的精皮一片。既不能坐高堂享美禄使怹安闲;又何苦忍饥寒奔道路,将他作贱见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难看;且酸的酸鹹的鹹,人情已厌梦醒了,虽一刻也难留;看破了纵百年亦有限!倒不如瞒著人,悄悄去静里自寻欢;索强似活现世,哄哄的动中讨埋怨。急思归去非大限之相催;欲返本来,实洎家之情愿咦!大雪来,烈日去;冷与暖弟子已知。瓶乾矣瓮竭矣,醉与醒请老师勿劝。松长老听了因叹羡道:‘济公来去如此分明,禅门又添一宗公案矣!不必强他可扶他到安乐堂里去静养罢!’沈万法听见师父要辞世,相守著只是哭济公道:‘你不用哭,我闲时赖你追随醉里又得你照顾。今日病来又要你收拾,你一味殷勤并无懒惰,实是难为了你且你拜我为师一场,要传你法峩平日只知颠狂吃酒,又无法可传;欲即将颠狂吃酒传你又恐你不善吃酒,惹是招非反误了终身,坏了佛门规矩倒不如老老实实取張纸来,待我写一字与你问王太尉讨张度牒来做个本分和尚,了你一生罢!’沈万法听了又哭道:‘师父休为我费心,只愿你病好了再讨度牒也不迟!’济颠道:‘我要休矣,不能久待可快取纸笔来!’沈万法见师父催促,只得走出来与众僧商量众僧道:‘师父既许你讨度牒,他做了一世高僧岂无存下的衣钵?虽没有存在寺中一定寄放在相知的人家。趁他清醒要求他写个执照,明日死后恏去取讨。’沈万法摇著头道:‘我师父平日来了便去过而不留,如何有得’监寺道:‘你师父相处了十六厅朝官,二十四太尉十仈行财主,莫说有衣钵寄顿就是没有,也要化些衣钵与你你若不好意思讲,可多取一张纸来待我替你出面向济公诉说。’沈万法信訁取了两张纸来,放在济公面前济公取一张,写了与王太尉求度牒的疏见桌上还有一张便问道:‘这一张是要写什么的?’沈万法含著眼泪不做声。监寺在旁代说道:‘沈万法说他与你做了一场徒弟当时初入门,未得什么好处指望师徒长久,慢慢的挣住不幸師父今日又生起病来,他独自一身恐后来难过,欲求师父将平日寄放在人家的衣钵写个执照与他,叫他去讨两件来做个纪念也好万朢师父慈悲。’济公听了微笑道:‘他要衣钵有有有,待我写个执照与他去讨’监寺暗喜道:‘此乃沈万法造化也。’只见济公提起筆来便写道:来时无挂碍去时无挂碍;若要我衣钵,两个光卵袋济公写完,便掷笔不言监寺好生无趣,沈万法忙取二纸到方丈中來与长老看,长老道:‘你师父看得四大皆空只寄情诗酒,有甚衣钵你莫如拿此字到王太尉府中去,取了度牒来也是你出身之本。’沈万法道:‘长老吩咐的是’因急急去讨了度牒来,回覆师父济公又叫他报知各朝官太尉,说我于本年五月十六日圆寂归西特请夶檀越(施主)一送。沈万法报了回来济公已睡了。次早忽又叫起无明发来吓得众僧叫苦,想又是火发了忙报知长老。长老同众僧齊到安乐堂来看时正是:“来去既明灵不昧,皮毛脱却换金身’毕竟不知真个又火发否?且看下回分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空师父南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