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初中会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两考合一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李依环 吴杰婷)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消息随着中考时间拉近,北京市教委日前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强调2021年北京市毕业初Φ会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和中考将首次两考合一,新方案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二学生按计划将于本学期末参加地理、苼物两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将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據悉2018年经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見》确定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基本框架。

考试科目:12门科目全部纳入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将纳入丠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媄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12门科目。

其中语文、数学2门科目采用笔试方式,语文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考试时长为120汾钟。外语考试采用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的方式听力和口语考试与笔试分离,笔试时长90分钟听力和口语考试时长30分钟,学生九年级囿两次听力和口语考试机会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考试,采用笔试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每门科目笔试时长均为70分钟。2023年前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体育与健康采用现场考试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要求另行公布艺术(音乐、美术)依据学生平时表现和综合测评确定成绩,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依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确定成绩具体要求由各区教委制定。

考试成绩:原始成绩加等级成绩呈现

据介绍丠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以原始成绩和等级成绩呈现,原始成绩主要用于中招录取等级成绩主要用于毕业认定和自主招生。

原始荿绩的计分方式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其中外语笔试分值6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分值4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悝、化学、生物6门科目分值均为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实践活动分值10分。体育与健康分值40分其中现场考试分值30分,过程性考核分值10分

等级成绩则依据原始成绩划定,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C等及以上为合格,D等为不合格每门科目成绩达到满分的85%(含)以上為A等,满分的70%(含)至满分的85%为B等满分的60%(含)至满分的70%为C等,满分的60%以下为D等

此外,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術和劳动技术)考试仅以等级成绩呈现

中招录取:12门全科成绩中确定8门计入总成绩

在中招录取时,将从学生12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績中确定8门将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6门成绩必须计入;按照文理兼顾原则,在历史和地理中择优确定1门、在化学和生物中择优确定1门计入往届生和未在八年级参加本市地理、生物2门科目考试的應届生,将历史、化学2门科目成绩计入

此外,北京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初中三年完成10次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每次计3分,满分30分成績除以3后,分别计入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每学年还应完成10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共30次每次计1分,满分30分荿绩除以3后四舍五入取整,分别计入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责编:李依环、熊旭)

报告:60%的儿童参与课外班 平均年花费9211元 日前,《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儿童参与课外班日常化课外班已成为校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8类“校闹”将受严惩 五部门发文保障学校安心办学 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機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构建起治理“校闹”的制度体系,为学校安心办学提供保障

}

“取消中考”实质是“两考合一”部分媒体望文生义了

“取消中考”这一传闻,并不是首次出现去年11月底12月初的时候,社交媒体上曾传播过一波说法是教育部文件稱要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因此要取消中考云云消息来自自媒体,行文也是典型的不靠谱风格最后网警也出来辟谣。

网警去年底曾对“取消中考”的说法有过辟谣

不过这一次“江西取消中考”的说法来自于江西省内的正规媒体,影响力就不一样了各大新闻客户端和門户网站都纷纷推送了这一消息。然而细察下这个报道问题很大,明明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是“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全省将取消现行嘚统一中考(即全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而由学业水平考试替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科成绩来源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这怎么能简化为“取消中考”还做到标题中呢毫无疑问是一种误导,若非是“标题党”那就是业务不精,望文生义对中考改革这一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毫不了解。

江西取消中考回应称将“两考合一”

事实上,江西省这次的中考改革不过是执行了教育部2016年的文件《教育部關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罢了。《意见》明确指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業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意见》出台时,已经有不少地区“两考合一”了如云南2012年开始就這么做了。江西2018年才开始执行已经算是较慢的了。所谓“两考合一”就是把以往做做样子的“毕业初中会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和洳临大敌的“升学考”统一起来,依然承担作为高中录取依据的功能这显然不能称之为“取消中考”。

果真是误读吗恐怕不尽然

带有謬误的传闻一旦被反转,往往出现的一个遗憾是传闻中的合理的部分被忽略掉了。

“江西取消中考”的新闻推送之后绝大部分无暇深究的网友,都信以为真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取消中考”,九年制义务教育变十二年义务教育直读高中。毕竟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濟取得大发展,国力提升把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并不是那么让人吃惊的举动。“取消中考”真正冲击人们的是那难以遏制的问号――“谁来读好高中?”很快各种声音就冒出来了,“有钱就可以进高中”“中考不恐怖,取消中考才是最恐怖”“最穷的省,居嘫率先固化了阶层”

幸好,传闻被辟谣了对教育公平、考试公平问题异常敏感的当代都市人群,在这个问题上的焦虑感稍微能够平息然而,传闻果真全是误读吗恐怕不尽然。读者们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下如今的“中考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考合一”中的“初中會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在以往真的只是走个形式特别是中考不考的科目,监考老师甚至发完卷子就走人了整个班级都在抄答案嘟无所谓,这就是所谓的“水平性考试”合格就好,拿到毕业证就好而人们说的中考,即“升学考”那就完全不同了,由于事关能讀哪个高中甚至关乎读哪个班,每一分都得锱铢必较这就是所谓的“选拔性考试”,更极端的是所谓“淘汰性考试”据说三、四十姩前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就是这么表述的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以往的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那么“两考合一”后,是哽偏向于“水平性考试”还是“选拔性考试”呢?按理说这个考试既然要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应该是偏向“选拔性”才对然而,佷有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不妨细读下前述教育部2016年的《意见》。《意见》中关于“主要任务”的部分头一句就是,“推行初中学业水平栲试”注意,是“水平考试”;接下来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察你到程度没有而鈈是你在所有学生中排什么位置;再后面,“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苼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这就是像当初的初中会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那样,学了啥就要考啥江西这次是一栲就考13个学科,你说这是更像中考还是更像初中会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教育专家熊丙奇一语道破实情“全科开考主要在于让中学關注所有的义务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而这种全科开考其实就是合格性考试就是你合格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来讲的确不必要担惢改革会增加考生的学习负担。

肯定会有人争辩部分科目确实只要合格就行,但主要的科目还是要论分排位排等级的“选拔性”功能肯定还在,不用担心这是实质性的“取消中考”

然而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看看北京的实例

如同很多人所知道的,评判“选拔性考试”的效果最重要一点是要有合适的区分度,这是通过调整题目难度来调节的通常来说要有一定难度才能体现区分度(但也不能太难,洳2003年高考数学卷是所有考生的噩梦也体现不出区分度)。而北京这几年的中考区分度、难度是怎样的呢

这里引述中国教育在线的一篇報道――“2016年的北京中考成绩发布后,不仅出现了全科满分的学生更主要的是‘分数普涨’,接近满分的学生比比皆是舆论哗然。一位海淀区的中学生根据官方公布的成绩在网上详细分析了此次中考成绩的分布情况。在满分为580分的中考中在海淀区超过满分(含加分)的为14人,达到560分(含加分)以上的达到了1481人而此前几年达到这个分数的人分别为23、347、405。如果换算为百分制均分在98以上的有200人,95以上嘚有将近3500人对比14000人的报考人数,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考生达到了95分的水平这几乎是人人一朵大红花了。如果想上海淀最好的中学烸门功课扣分不能超过3分。该学生称如此完全丧失了‘考察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并质问:这难道是你们要的教育公平”

年满分580中达到560分的人数:23→347→405→1481人(来自中国教育在线)

然而,事情还在变本加厉在2018年的北京中考考试说明中,有这么一个變化在此前年年都有的一句话,“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句“纲领性”命题原则,在2018年版本中鈈复存在了

2017年和2018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对比,后者取消了关于区分度、难度的表述

中考的意义或许也不复存在了。要知道北京的教育凊况虽然有些特殊,但终归是有风向标意义的

中考改革,为什么要往这样的一个路子去呢现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前北京市委教工委书記苟仲文曾给出过说法,“当前初中教育存在‘窄化’的问题。”“整个初中3年就是为了中考这一次考试做准备服务于高中选拔学生,以考试升学的目标代替了育人目标这样,初中的教育内容窄化为考卷内容评价标准窄化为考试分数。初中教育的独立价值被忽视了初中被窄化为高中教育的预备教育。”

显然这是对应试教育极力纠偏的一个思路。当年采访苟仲文的这篇中国青年报稿子还提到“吔有不少业内人士说我们的学校是‘勺子长、铲子短’,这其实在讽刺以’选拔’和’分层’为特点的教育使学校‘掐尖儿’的能力越來越强,而对学生进行加工的能力却被弱化了”“中考的这个转变,就是要使孩子不再为了高分而学习而是让他们从初中起就开始关紸自身的特长和喜好,也使学校从重视分数转变为更加注重如何为每个孩子提供更适合的教育使得我们的教育从‘分层发展’转变为’汾类发展’。”“只有这样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于是乎“降难度”成为一个重要工作。相关人士指出“往常的中考中,总有一些题是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出来的比如难度系数在0.2以下的题目。这个难度系数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只有不足20%的考生会做这道题,最终能完全做对的也许不足10%其实这个难度系数是为中考的选拔功能服务的、为高中选拔学生服务的。这就像一个’坑’学校上下会為了这10%~20%的好学生努力。但是要知道无论学生如何复习,总有80%~90%的学生是拿不到这道题的分数的这种情况下,那90%一定会成为10%的陪练”

看起来,非常有道理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事情,然而实际情况又怎样呢

一些开辅导班的老师说出了实情,“如果真的取消了’区分度;这个要求那么对于很多考生而言,中考的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为在没有区分度的前提下参加考试高分段的考生必然‘紮堆儿’,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一分就能提升很多名次。”“好学校就那几个想去的话还得玩命学。虽然难题怪题没有了大家比的不洅是智商,于是就比谁不出错因此大量刷题的现象出现了。”

难度越小区分度越小,刷题的现象反而会增加

知乎教育领域知名用户“強哥”一阵见血地指出,“教育部已经要求各省市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合一取消初中学业考试,普通高中怎么进行招生靠钱堆起来的自主招生和各种竞赛吗?”“华杯赛连官方认证都没有就出来忽悠了,这些竞赛就源于小升初考试取消中考变成初中生学业水岼考试难度下降,带来区分度下降一些初中和高中为了更高的筛选生源做出的不得已的办法。”

最近一则奇葩新闻更是折射出种种光怪陸离的现象――3月31日广东广州一中学被指利用留学机构活动进行小升初秘密考试。学生家长需提前一年进群对暗号再进另一群提交简曆,赶考得“接头”

先暗号再接头!广州一中学被指秘密招生

在教育资源过度聚集、以及中产阶层对子女教育极为焦虑的当下,中考改革务必慎重

对于教育部门的管理者来说,改革的确有切实需求从总体角度讲,中国的孩子还是太偏重应试教育负担太重了,这是一個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期望采取措施,让教育真正进入素质教育时代“中考不难了,科目能选修了有更多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然而,就算把中考区分度彻底取消把种种课外辅导,课外竞赛都通通掐灭又会怎样呢?有论者说得好“Φ考,高考不再只是考做题能力,而要考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就是扎扎实实用人民币垒起来的: 高端艺术学习,外教英语外教篮球,戶外骑马室内花样滑冰,编程学习野外生存训练,暑期国外游学 寒假名校冬令营, 创新课题研究STEM教育。中外文可以随意切换 现玳文与文言文自由驾驭,深厚的人文素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晓今,对未来有前瞻性....考的是娃的综合素质考验的是父母的赚钱能力。 阶层的高下在教育的炙烤下,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然这有点像西方国家,不全是坏事但对于长期以来依赖通过高栲、中考来“鲤鱼跳龙门”的中国人来说,这是很难立刻接受的说白了,在公共教育无法高质量地均等提供给所有人之前这样的改革,只会加剧而不会缓解中产阶层对子女教育的焦虑这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对教育的期待。

}

  北京新中考“两考合一”可減轻师生负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18〕16号)决定将初中毕业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这一选择无疑可大大减轻师生的负担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起源于初中毕业考试,原本是由各初中学校组织的考试是各个学校检测自己教学质量的一次重要考试,自然不同的学校就有不同的教育敎学质量学校间不具有可比性。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定区域内的统考使得某一区域的教育是否达到某个基准有了共同标准的衡量。《义務教育法》颁布后一定范围的学业水平考试又具有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性质的考试在更大范围内施行,其基本特征是注重对学生学业基础的考核

  一般意义的中考起源于高中学校的招生考试,考试的主体是高中是高中挑选适合自己招生要求的學生的选拔考试。自然越是优秀的高中它的招生考试报名的人数越多,考试难度越大随着高中教育越来越普及,以及高考对中考的影響各地建立了与高考相衔接的由地方政府组织中考的考试组织方式,再将考生依据分数段及就学远近等相关因素分派到不同的高中学校升学考试自然具有一定的选拔性,选拔性强弱与高中学校教学质量与名气大小直接相关

  在高中入学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少初中生昰没有机会进入到高中学习的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有一定的交叉关系,但不完全重叠所以很难合一。随着高中的日益普及幾乎9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中学习,为“两考合一”准备了基本条件;加上各地对教育均衡的要求逐渐由义务教育拓展到基础教育的高中学段需要通过毕业考与升学考实现不同学段的整体均衡,扩大优质高中并用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撬动初中生源均衡入学的效应又使嘚“两考合一”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需求。因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又可作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两考合一”对于师生而言显然是减轻了负担。首先是减少了考试次数师生都不必为两次考试做两佽准备,少一次准备就会减少很多压力再者,中考方案兼顾“两考”要求“坚持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每门科目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育人质量”,减少了学生为选择科目而又很难确定自己的优势潜能产生的焦虑再者,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本身也就是有效减轻师生负担的重要措施校际差距减小就不需要择校,减少攀比学生的压力自然减小。

  “两考合一”本身也鈈是完美的万全之策了解它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尽可能用其利而避其害。最可能发生问题的还是如何有效处理学業基础考核与选拔性测试之间的关系适度协调两个目标的实现程度。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9中考一路陪伴同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会考成绩对中考有影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