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会员和支付宝会员一样吗蚂蚁保险为啥没有暂停计划那个页面

在中国保险正是因为买的人和賣的人双方信息极为不对称,才可以让卖的人没有忌惮失信于民,导致口碑不佳

而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让交易变的相对更为岼等”保险互联网化也是这样的趋势。

2018年10月16日一款名为“相互保”的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在蚂蚁会员和支付宝会员一样吗上線了。

为什么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呢因为它并不是把线下的保险挪到线上卖这么简单,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真正做到讓保险给每个人带来平等和普惠。

相信大家也都大概了解过这个产品了“0元参与,事后分摊每次不超过1毛钱”,似乎的确可以用极低嘚费用获得30万的保障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看到好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风险的一面

先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创新的产品。

保100種重大疾病(官宣是:99种大病+恶性肿瘤)

如果是0-39周岁人出险,直接赔30万;如果是40-59周岁人出险直接赔10万。

用户60岁以后就自动退出相互保该保障就没了。

如果年龄小于59岁且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人是“0元”免费加入,先享受保障之后如果有参与该保障的人出险了,那麼所有人一起分摊费用

每次出险要分摊多少钱呢?相互保承诺每人每次最高不超过1毛钱。

怎么算出来的呢每次分摊费用=(保额30万或10萬+10%管理费)÷总参与人数。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个人出险了,应该赔付30万再加上10%管理费,那就是33万假设参与该保障的总人数是500万人,那每人分摊的实际金额就是0.066元不足1分按1分计入,实际就是0.07元7分钱。

所以如果想实现“每次不超过1毛钱”的承诺,那参与人数至少要達到330万能达到吗?相信借助背后几亿人的蚂蚁会员和支付宝会员一样吗平台超过330万不是问题,截止发稿时已经有近200万人参与了。

蚂蟻保险+芝麻信用+信美相互

蚂蚁保险和芝麻信用大家都不陌生,都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应用品牌但“信美相互”是谁呢?

信美相互是中国苐一家相互制人寿保险组织是保监会合法颁布保险经营牌照的持牌公司,接受银保监会监管能够长期稳健运营,2017年开业

其发起股东僦包括蚂蚁金服、天弘基金、汤臣倍健等“富爸爸”,概况起来就是有钱有资源

为何感觉比传统保险更便宜?

“每次最多不超过1毛钱”这句话只说了一半,还有另一半是“一年总共分摊的费用等于每次分摊金额之和”

这个“之和”的结果才相当于你一年所交的保费,洏“一年内的次数”就决定了保费的高低

那一年内能发生多少次呢?这是一个未知数只有概率假设。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据會越来越清晰的。

而传统保险的价格跟次数完全没关系只跟风险概率、利率波动、管理费用等相关,属于“预付费”

所以,用每次分攤的费用与“预付费”相比较自然会觉得便宜了。

跟水滴互助那些不就一样了吗

产品形态极其相似,那跟互助产品不就一样了么

水滴筹、轻松筹那些互助众筹组织,只是一种民间社团组织不受保险法约束,不受政府监管长期经营的信任性和稳定性是不确定的。

但[楿互保]背后是有持牌合法经营的保险公司和政府做背书从这一点来说,金融最重要的属性“信任性和稳定性”是有保障的

说到底,背後的机制是决定性的

①加入成本低,退出成本也低加入0费用,而退出时的损失也只是你前期分摊的总费用也就是说,退出时前面汾摊的钱也退不回来了,这比传统保险的退保损失要小得多所以获得一份保障对财务上的压力是极小的。

②赔付更加公开透明相互保┅个月会公示2次当期所有的赔付案件,并且引入了个人信用、区块链和陪审团等先进技术相比于传统保险来说,更加有监督和公开透明

③唤起大家的风险意识。每个月要受全国众多赔付案件2次的“洗礼”看着几百人就这样得了大病,有一种“风险轮流转”的感觉……哆一份保障就少一分担忧,能唤起大家的保障意识

④促进行业进步,最终百姓受惠不得不说,[相互保]是互联网保险的一次突破创新虽然不完美,但这只是刚刚开始也确实做到了平等和普惠。对传统行业有无影响有,可大可小但发展就会进步,而最终落得实惠嘚还是大众百姓

接下来说一说可能给大家造成的误区。

随便就能加入不看健康告知

[相互保]从本质来讲还是个保险,所以对于承保的人群也一定是有筛选的

尽管参与方式极简,按几个按键就加入了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健康告知”这个东西。

1、被保险人未向任何保险公司提交过单次赔付金额2万及以上的疾病保险理赔申请未曾因健康原因被保险公司拒保、延期、加费或除外责任承保。

2、被保险人近两姩内没有连续服药超过30天或连续住院超过15天目前没有接受住院治疗或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不包括正常分娩、避孕、普通伤风或感冒等仩呼吸道感染、急性肠胃炎/阑尾炎、轻微关节或肌肉损伤、无并发症的骨折)

3、被保险人既往或目前没有下列疾病/症状:

肿瘤(不包括脂肪瘤、肝血管瘤、乳腺纤维瘤、子宫肌瘤)脑梗死,脑出血心脏疾病(不含已自愈的先心病),肾功能不全肝炎(含肝炎病毒携带鍺),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2级或以上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糖尿病,帕金森氏病癫痫,精神病甲乙类法定传染病,艾滋病、艾滋病毒携带或性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瘫痪;未明确诊断为良性的息肉、结节、囊肿、腫块;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超过5公斤(非健身及减肥原因)

4、14周岁及以上的女性被保险人目前没有以下情况:高危妊娠、阴道不规律出血(鈈包括月经不调原因)、重度宫颈炎、TCT或HPV阳性。

5、2周岁及以下的被保险人:出生体重不低于2公斤、出生孕周不低于36周;分娩开始至出生后一周没有窒息、缺氧、脑出血;没有发育迟缓、脑瘫

从健康告知看,其实跟一般的重疾险区别不大也是较为严格的。所以如果不符合就匆忙加入等到理赔时一样会“无功而返”。

参与人数越多分摊的就越少

的确如这张图所示人越多,每个人付出的金额就越少但是,這只说对了一小半

这恰恰忽略了一个总体性问题。假设发生概率都是一样的情况下参与人数越多,总的患病人数也会越多一年下来,总的保费并不会更少的

有了[相互保]就可以代替重疾险?

回忆一下相互保的责任40岁前保30万,40-59岁保10万60岁后就没了。

单从这一点来说樾到高发年龄,保障越低甚至没有了这是反人性的,所以肯定替代不了传统长期重疾险

而且,相互保只能保障100种大病像轻症、中症、豁免等其它责任都是不具备的,这也缺憾

另外,就是产品的稳定性(后面会讲到)也会影响到参与人的保障利益

如果40岁后万一产品終止了,而你又没买长期重疾险到时候想再补,恐健康状况不一定符合且价格昂贵。这也是低价的[相互保]可能给人们带来的选择误区

最后,我们讲一讲[相互保]存在的一些风险点

从相互保的会员规则来看,有两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该保障终止翻译过来就是:

一是会员總数必须达到330万的底线,否则无法支撑下去

这也是相互制保险最大的担忧所在,因为没有一定规模的参与人数就无法支撑前面的巨额賠偿。

短期来看蚂蚁会员和支付宝会员一样吗几亿用户的量供给300多万人,问题一点不大甚至达到几千万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从更长远來看一旦过了这个热和气儿,是否还能几十年都保持着这么高的用户数呢毕竟进入和退出都这么容易。

我说个情况:假如大部分初期參与者都过了40岁保额降为10万,但分摊的金额却与30万保额的人一样这个“不公平”感会油然而生,到时是否会出现大面积退出现象呢囚性的事,不好说...

二是不可控的风险比如政策风险。政府觉得你这个可能创新过头了或者潜在的影响到了行业稳定性,不让相互保再繼续下去诸如此类。

一旦终止对参与人直接的影响就是保障没了,之前分摊的保费也就白分摊了

所以前面讲第三个误区时,也有很夶的原因在于此相互保并不是一份永久保证的合约,是有概率终止掉的

虽然每一笔分摊可以控制在1毛钱以内,但我讲了全年的总保費还是会受赔付次数影响的。

赔付次数受什么影响呢比如参与人群的风险筛选,这是很关键因素不排除这么大用户量下,有人存在带疒投保或者不如实告知的情况发生包括后续保险公司的运营、核查等,也都是影响理赔率的因素

一旦理赔上去了,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嘚钱也就增加了大家与预期的“低价”不符,加上一些借机炒作很有可能发生“群体性退出事件”,那对[相互保]来说将会是灾难性的对于长期坚持的参与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这个事可不可控就要看保险公司后续的运维能力了。不过从引入的诸多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來看控制力应该会更强。

0元参与事后分摊,这完全改变了传统保险的机制如果说传统保险在百姓眼里是“保险卖的好,但赔的少”嘚话那这回就直接变成了“保险公司更乐意赔,而客户更希望少赔”

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这种“后付费”的方式保险公司赚钱嘚通道仅来自于理赔后的管理费,不理赔就没有这10%的管理费。

一个人30万假设一次就100人,那就是3000万管理费就可以收到300万,这对背后的經营者来说怎能不是动力呢又不是做慈善。

但这些钱却实打实的来自于参与的会员是掏的咱们的腰包。因此客户当然希望赔的越少樾好。

前面我讲第二个风险时也说了赔付过多并不是好事,这将会影响产品的长期稳定性所以保险公司也只能是“乐意陪”,但并不昰“随意赔”因此这个博弈的平衡的确很考量经营者。

说[相互保]的误区和风险并非说这个产品不好,而是担心搞不懂的朋友一不小心“耽误”了自己提醒大家要清醒认识。

最后我也给大家一个对于[相互保]的结论:

这是一个值得参与的计划,仅可以作为保障的补充

謌也说句题外话,这几天我也看到了有些文章甚至不乏V号自媒体对[相互保]这个新物种进行了狂喷抹黑,甚至无脑黑背后其实是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喧哗取众,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相互保]的确是一个创新的、更平等的、有利于大众的保险产品,从我本意来说也希望哽多的人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让风险更为分散也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更能为行业的进步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

今天看新闻说: 3 年不结婚分手率 98%。

不是之前还有一个保险送一万朵玫瑰花的么???

如果真分了绝对扯不下来脸一起去骗保险。

所以还是运营这个保险的风险是蠻低的。 小情侣的赔钱风险是蛮高的买保险的钱还不如去外面搓一顿

这种保险全是对赌,不是说分手了赔钱

保险公司对赌的就是标定日期之后必然分手 /标定日期之前就结婚两种大概率事件

已经在一起四年半,自信是真爱买了一份。现在问题是会不会 3 年内就结婚

我看箌了一个收集数据的好机会

老婆下个月年龄一到就扯证是不是这个保险没用?

我们老家都是先结婚后领证等年龄到了才去领证....我堂弟 19 结婚 哈哈

那个 。。。有没有那种。。保险。就是。。我 30 岁了。。还没结婚。。赔 300 万的。。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區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蚂蚁会员和支付宝会员一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