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外国人对微信的评价微信


      本文编译自Dan Grover的博客他现在是腾訊微信的产品经理。以下是他从旧金山搬到广州后的近半年时间里在试用过微信微博等主流移动App后,总结出的中美App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并对移动App UI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夏天我从旧金山搬到了广州工作,成为了微信的一名产品经理

  搬到一个陌生嘚国家意味着许多事情要从头学起:比如要讲外语、适应饮食习惯差异等等。然而不到几个月我就惊讶地发现开头我特别不习惯的东西對我已是轻车熟路。

  我的数字生活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卸掉了所有我曾在旧金山用过的应用,换上了这儿的人们常用的先我莋为科技人士本来就好奇心强嘛,再说我来到这生活当然越“本土化”越好。

  有一天我想找点乐子玩,于是我就在自己的笔记本裏一条条列出“制造”的这些应用和我在美国用的那些有何不同写完才发现列了这么长,于是我决定专门写一篇文章进行一个系统的汾析。

  中文的输入法千差万别拼音、手写、五笔到九宫格输入。不同年代、不同成长环境的用户会选择不同的输入法但总的来说,拼音受欢迎

  但在的网站和 App 上,不管是什么操作系统你只需输入拉丁字母,不用打出汉字就能得到大量的中文搜索结果,通过智能纠错和模糊音功能即使有错别字也无伤大雅。一旦适应了这种模式就会不由得感慨:为什么其他国家的 App 没有这么人性化呢?

  虽說这些应用处理各种汉字输入已经没什么问题,但很少支持英文的模糊输入比如使用词干提取和探测法等便能处理变音符、标点符号和夶写等问题,当然对于这一现状也情有可原。

  ·语音信息、语音搜索和语音助手

  如果语音能够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那还要打芓干嘛?在微信一类的 IM 应用中,语音信息的使用随处可见发语音省掉了打字的麻烦,也为那些对电脑一窍不通的老一辈人带去了便利其實我个人并不热衷这种交流模式,总觉得停下手头的活儿来听取语音信息远没有浏览文字来得方便用语音回复也让我很不自在,尤其是茬公众场合看起来颇有装腔作势的嫌疑。

  不过在,人们似乎很习惯在公共场合发送语音信息一边用拇指摁着“录音键”一边微微低头对手机说话的人群随处可见。除此之外很多应用也支持语音搜索。于今年 5 月加盟百度的人工智能科学家Andrew Ng博士在近一次访谈中便表礻:现在语音搜索已占百度搜索的 10%

  在动身前往前,我曾在旧金山做过关于美国用户习惯及喜好的调查并不失时机地亮出二维码,看他们是否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一个女大学生笑道:“这玩意儿是不是那种,用相机照一下就能打开什么神秘网站之类的?”

  还有人說他们曾尝试用相机 App 拍了张二维码的照片但发现没什么反应,后来就再也没用过“大概是购物优惠券之类的吧”有人猜,甚至担心手機会因此中病毒什么的我把他们这些反应录下来给我同事看,告诉他们其实二维码在美国一直都没流行起来

  人对二维码就完全不陌生了。实际上二维码几乎无处不在——广告、宣传册、菜单、名片、优惠券、列车的椅子靠背甚至厕所门后边。绝大部分 App 都有二维码掃描功能打印在广告、宣传册上的二维码也许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的 App,的微信、微博以及其他 App 上都有与特定链接捆绑的二维码不过不同 App 這间可能并不兼容。

  而二维码的下方往往会出现“扫一扫”三个汉字也就是扫描的意思。我挺喜欢这个动词的至少比我们的“scan”強,scan 容易让人想起医疗设备什么的在这里,二维码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渠道还可以用于添加好友,支付商品或登陆网站

  在,众多 App 嘚 UI 往往独树一帜地共用同一种元素——一个代表未读内容的红色小圆点看起来跟 iOS 系统 UI 上那种红色圆点相似,很眼熟只是没有数字标识。实际上美国 App 的 UI 从未用过这个元素。这些红色的小圆点在 App 的菜单上随处可见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通常如果用户过一段时间再打开某个 App,就会每个页面上都有它们的身影

  这些小红点的意思是:

  A. 该处又有了新内容:在社交媒体新闻、电影、音乐或购物 App 中很常見,实际上并不需要用户执行特别的操作也不必显示具体的数字,只是提醒他们有新的内容出现了而已

  B. 新功能上线:在 App 中常伴着醒目的红色“New”或“新”的字样。

  C. 在用户屏蔽了应用的消息通知功能时出现举个例子,微信聊天被屏蔽后新消息以红色圆点而不昰数字的形式显示。

  很多 App 同时使用红色圆点和数字两种通知模式这算是排列优先级的新发明,因为越复杂的菜单结构就需要越精细嘚方法去引导用户一般来说,在同时显示两种元素的情况下数字会被优先点开。不过这也加剧了人们玩 App 上瘾的情况。

  3. 简约美、門户网站、平台

则例证了相对立的观点——“The Right Thing/Better is Better”后者更倾向于庞大而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美国本土 App 的演变趋势是将大而全的应用汾解成许多专注于单点功能的应用其哲学更接近于“Worse is Better”。但这边的应用则选择了相反的方向每个应用都在尽力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有些与核心功能融合得颇为巧妙,有些就显得没怎么经过大脑我只能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扩大目标用户群。

  箌这儿我想起来几个例子:

  微信之于WhatsApp简直就是Emacs和VIM的差距。除了用来发消息还能进行视频通话,新闻订阅能支付,有个类似印象筆记的收藏夹功能有游戏中心(有本机游戏),基于 LBS 的找人机制有类似 Shazam 的歌曲识别服务,还有一个客户端美国著名软件工程师 Jamie Zawinski 认为,邮件是所有程序必备功能之一否则就会被其他带有此功能的产品所替代,而微信中恰恰有内置的邮件客户端此外,微信的公众号甚至能實现用户跟服务供应商的对话而无需另外下载官方 App。

  百度地图有查询天气、搜索好友、旅行向导以及各式各样的支付服务;腾讯地图則可以发送音频明信片两个 App 均有二维码扫描功能,提供类似“高朋团购”的便捷服务

  版的“Twitter”——微博则更为强大,现在用户能發布 10 种不同类型的内容从长微博到餐馆点评,另外它也推出了支付功能。

  在美国像雅虎那样包罗万象的“门户网站”在 2000 年左右僦已经不行了。类似的新浪、网易、hao123 以及腾讯新闻等同类网站却在发展得火热虽然“常规”App 已具备了门户网站的所用功能,但很多门户網站也推出了自己的 App相当一部分都非常受欢迎。

  美国 App 中一些难以分类的条目往往放在同一个类别中(比如“设定”和“帮助”选项等等)形式大同小异。通常把它们放在右的“More”选项卡下(带有省略号图标)有时候归类到侧边栏(Hamburger Menu)里,有时候像 Facebook 一样藏在侧边栏的“更多”标簽下

  应用们有时候也这样使用“更多”选项卡解决问题,但更常见的还是归类到底部导航栏的“发现”卡片“发现”的图标通常昰指南针的造型,整合了一串有趣、但又并非核心功能的内容

  ·五花八门的应用商店

  很多 App 能够跳转到其他游戏或者 App 的下载界面,比如说链接到 iOS 的 App Store或者干脆直接下载安装(OTA Install)。这种与流行 App 合作的模式为很多第三方应用商店增添了不少人气

  Android 有超过 10 家大型应用商店。一款 App 的上线和升级需要在每个应用商店一一操作在 iOS 上除了 iTunes 也有其他商店,我见过有个叫“苹果助手”的下载时得使用自定义配置文件。此外鉴于还是有很多越狱 iPhone 手机Cydia 很受欢迎。

  > 帐号和登陆界面

  ·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登陆

  美国网站和 App 通常采用两种登陆模式一是传统的 E-Mail 作为用户名,输入密码登陆;二是采取 Facebook 或 Google 等第三方账户授权登陆近常见美国一些 Facebook 类的社交 App 让用户输入电话号码,通过短信(SMS)获取验证码来登陆

  而在,几乎所有 App 都支持手机号码登陆 / 注册(还有其他选项)的方式包括没有开发移动 App 的网站也支持这种登陆方式。

  许多网站还支持二维码扫描来登陆相应的 App二维码的标示符经过移动 App 的扫描后,就能自动登陆到账户上这在用户不方便用物理键盘输叺密码时是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在网吧上网的用户就可免受键盘记录程序和间谍软件的攻击

  许多应用还提供微信、QQ、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第三方登录。手机界面通常会自动跳转至第三方 App经授权之后就可以登陆了。在网站上传统登陆,第三方账户授权和移动 App 扫描二维码均可使用

  银行网站(还有支付宝)需要一个特殊的浏览器插件才能键入密码,很多银行会发给客户一个 U 盾不过我实在琢磨不透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用,只能将其束之高阁

  美国的 App 和网站只有在注册时才会要求用户输入验证码,而在通常注册和登陆界面都要求输入验证码,对安全性的要求相对统一还有一些移动应用甚至本身就含有验证码的输入选项。

  微信还炒热了“公众号”的概念為品牌推广和公众人物提供了与大众交流的平台。它们和 IRC 实时聊天(Internet Relay Chat)、AIM 聊天软件以及 SmarterChild 聊天机器人有些相似银行、移动运营商、博客、医院、购物中心和政府机构都有公众账号,而很多机构甚至放弃了开发独立 App 或移动网站专心经营自己的公众号。

  用户可以发送任何形式嘚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语音等)给公众号同时会收到对方的自动回复或人工回复。聊天界面也与平时相似只是页面底部会有一个菜单,这是去往账户提供的主要功能的快捷方式(当然也可以切换回普通的聊天界面)。

  此外所有普通聊天模式具备的功能在公众号这儿嘟能找到。微信甚至能将语音自动转化为文本然后再将该信息发送到该公众账号的第三方服务器。公众账号也能用来订阅媒体内容界媔看上去就和 RSS 阅读器差不多。

  公众号聊天式 UI 的成功引来众多 App 争相模仿新浪微博和 QQ 官方账号都借鉴了这种形式。不仅如此在很多 App 的“用户中心”也能找到这种 UI 的影子。一家名为 Grata 的初创公司甚至在售一种白色标签版的 UI能应用到各种 App 上。

  App 开发者们不仅仅领悟到采用鼡户熟悉的 UI 是明智的选择他们压根全盘复制了微信 UI 的全部元素——页面下的三个菜单按钮和推送给用户的“多媒体”新闻布局和微信比起来那叫一个眼熟。

  在 emojis 流行起来之前大部分西方 App 可用的表情符号都是从传统的文字表情直接转化成的,常用的有大概 15 个但在,QQ 很早之前就有了一套标准化的表情这 80 多个表现力丰富且丰富多彩的表情与 emojis 相比毫不逊色。除了一些基本表情还有一些有各自适用情境和場合的夸张表情。

  在要是有哪个聊天 App 没有配备类似的表情就等同于失职。微信承袭了当年 QQ 创造的那些表情其他 App 也是屡屡“借鉴”。再到后来一些大号的动态贴纸也成了这类应用的标配,只是跟美国用户比起来亚洲人对此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狂热。

  在线支付初发展颇为艰难因为与银行谈合作要克服种种麻烦。若要在网站上绑定一张银行卡直接在上面输入银行账号都无法做到,用户得从一個包含 30 多家银行的下拉列表中勾选出自己的银行还得填完复杂的表格。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网站除了被动接受别无办法。这吔是像财付通(Tenpay)和支付宝(Alipay)这样的第三方支付解决方案得到迅速采用的原因

  单点登录的移动支付模式

  如今很多移动 App 都能和银行账户連接,可以充当其他 App 之间的媒介用户就不必为繁杂的绑定流程而烦恼不堪了。

  我在美国体验过一次这种支付模式当时我在机场,發现正好能用 Venmo(美国的移动支付 App)在 HotelTonight(酒店预订服务 App)上支付房费这省去了输入信用卡信息的麻烦。

  但在第三方支付却非常常见。用户不必再下载额外的钱包或支付应用许多 App 已经有内置的支付功能。

  ·每个App都有在线支付功能

  App 中的“钱包”页面包揽了所有支付形式页面上还有其他选项可供选择:

  1. 通过 App 进入其他渠道购物,比如购买本地 App 的打折商品

  2. 在现实生活中只需扫描卖家的二维码就能購买商品。或者反过来让卖家来扫描买家手机上的二维码来完成支付。

  3. 为好友派发“红包”跟的传统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采取了在线形式而已

  4. 绝大部分有支付功能的 App 都能用来购买飞机票、彩票、电影票以及打出租车(在美国有 Uber,在有“滴滴打车”)还能為手机充值,交水电费等等腾讯 App 上还有迷你版的京东购物平台(著名在线购物网站),还能购买腾讯的虚拟货币 Q 币

  大多数由支付功能嘚 App 在页面 UI 布局上都非常类似,即三列代表不同功能的彩色图标事实上,很多银行的 App 页面布局也与之类似用户可直接用账户余额购买商品。

  任何涉及支付功能的 App 都得全力保证交易安全App 中通常会有一个“安全中心”的页面,使用一个大盾牌做标志美国的在线购物网站也采用过类似的模式,不过在 2000 年(还记得“Hacker Safe”(黑客安全技术)吗?)之后就改用了更加隐蔽的方式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给手机加速、清理缓存、提高其安全性的 App,这让人想起来 Windows XP 为反抗恶意软件攻击开发的那些补丁们

  定位,定位定位!

  很多 App 从来都不羞于索要用户的地悝位置,不论是自动填写“你所在的城市”、显示本地天气还是打开“本地服务”页面这些应用总是能找到办法拿到信息。

  此外這些 App 还能让你联系附近的陌生人。事实上Highlight 和 Skout 等美国本土的 App 曾推出过这个功能,但它们却从未获得过同类应用那样的成功这可能是因为兩国的文化态度、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不同。

  专门结交陌生人的App

  陌陌就是一个专门结识陌生人的 App月活跃用户超过 6000 万人,该公司也提交了上市申请陌陌上不但能联系附近的陌生人,还可以发现有趣的活动、讨论、游戏等等类似的 App 还包括微聚和比邻。

  除了那些专门用来认识陌生人的 App就是那些更日常的 App 也包括这样的功能。

  微信和 QQ 是使用广泛的两个 IM 应用它们都有一个“附近的人”功能,用户能看到附近陌生人的列表还能浏览他们发送到新鲜事里的照片,向对方发出好友请求等

  微博跟 Twitter 的不同点在于,用户在微博仩能看到附近的帖子热门账号和群组,你可以就此知道周围的人在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等等。

  百度地图里的“云图”也很棒——实时更新能显示不同街区的人口密度,由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绘制而成

  几乎每个围绕媒体内容的 App 都支持离线使用,像是音乐 App(QQ 音乐、多米、百度音乐等)还有视频 App(爱奇艺、腾讯视频、百度视频等)。你肯定能在地铁上看见一些人拿着手机看视频、听喑乐……这样的风景在美国却是少见主要是因为在美国,人们无法享有用户那样的下载权限

  主流的新闻 App 同样能提前下载多达几百篇文章,用户可以挑有空的时候看;主流的地图 App 也能下载用户所在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离线地图;百度翻译、有道词典之类的中英翻译 App 也可鉯下载离线词典和资料,这样做一些机器翻译也能更快捷

  离线下载功能成为诸多 App 的卖点之一。在下载一部电影或一歌时,用户可鉯对画质和音质进行设置可以看到下载占用的流量和内存,数字精确到以 KB 计算还可以了解设备内存剩余的空间;相比之下,美国的 App 就多顯示一个模糊的进度条或者干脆什么都看不到,要么就只是告诉你硬盘空间一共还剩多少

  探讨 App UI 在发展的大趋势之际,不得不提一丅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新鲜事”板块初我只觉得它生搬硬套了 Facebook,后来才发现它跟 Facebook 的动态消息相比颇有独树一帜的风范

  无过滤囷重新排序:朋友圈里的好友状态不会被过滤或者重新排序。当然如果你的朋友太烦人,你可以屏蔽他们

  更多私密空间:当你给恏友评论或点赞时,只有你俩和你们共有的好友才能看到这些评论和赞这跟 Facebook 很像。这一设定意味着只有发状态的人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為他们的状态点赞或评论从而提供了更多私密空间。

  不显示公众账号的新闻推送:当你关注某个公众号时他们推送的内容会进入單独的“订阅号”区域,并不会出现在朋友圈里当然,通讯录好友也可以有意在朋友圈里转发这些推送的链接

  第三方 App 发送状态需經过用户许可:第三方 App 可以向朋友圈发送状态,但必须要经过用户的许可通常手机会自动跳转到微信的界面,得到用户许可后状态才會显示在朋友圈里。

  没有游戏:Zynga(美国社交游戏公司)式的社交媒体游戏让腾讯赚了个盆满钵盈但在微信上,他们明智地选择了将所有遊戏都收录在“游戏中心(Game Center)”中照顾到了非玩家用户的感受。

  没有照片滤镜:尽管朋友圈可以发送各式各样的状态但唯独没有 Instagram 那种照片滤镜——这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快速、即时地发送原创的照片。

  这些独具创意的设计元素与微信的融合让大众对朋友圈情有独钟了查看消息和刷新朋友圈,评论点赞和发状态……这就是微信用户的日常

  差不多一半的 iPhone 用户都开启了 Assistive Touch。虽然这漂浮在屏幕上的小方塊有时候挺烦人的但是也很有用——比如充当虚拟的 Home 键以及实现多点触控功能等,后者让原本需要多个手指完成的操作只需一根手指就能完成让伤残人士也能做到无障碍操作。

  但是为什么那些四肢健全、大脑正常的人也会选择启用 Assistive Touch 这种模棱两可的设定呢?有人害怕鼡坏了手机下方的 Home 键,有人就是出于好玩

  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

  我见过很多分可爱的卡通造型,它们会在加载和错误提示页面上絀现

  一些 App 还包含了快速查询当地环境污染指数的功能。

  相当一部分 App 在打开之前会出现全屏广告这些广告在应用打开之前就已經在后台自动加载好了,有的还是内置在 App 中的这些广告有的是在促销应用内的商品,有时候则是推广或宣传特别的活动等等还有就是┅些在公告板或者地铁站随处可见的普通广告。

  主流 App 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主题 / 皮肤选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我在美国用的 iOS 应用就没囿这些功能。

  Google 在被屏蔽了为了弥补这样的空缺,一些基于 Android 原生系统的替代产品出现了比如小米的 MIUI、阿里的 YunOS 以及锤子科技的 Smartisan 等。它們做工都颇为精良也有自己对 UI 的独到见解,但我对这边 Android 设备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还不能给出客观的评论,或许未来能再开个帖子讨論这件事儿

}

一个月前我去纽约拜访了一个萠友,他是一位技术达人在我看来,他绝对是属于“第一批吃科技螃蟹”的人他家的整个房子都是用语音系统来掌控的,无论是灯、涳调还是洗碗机,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都用亚马逊的Echo来控制在我看来,他对一切消费级前沿科技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他的工作自然吔和这些话题有关——他的任务是为B2B初创科技企业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我们的友情开始于几年前的北京,那时候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書后来他毕业回国,我们就通过微信来保持联络有时候,他会希望换个社交App和我联系我当然是觉得没什么,一般都会顺着他的意思

但有一天他终于解释了自己不想用微信的原因:“我开发的APP越多,就愈发难以忍受微信因为它总是在不断生产新的缺陷。而一想到他們有那么多的用户我就更是觉得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事实是对微信颇多微词的外国人并不只有他一人。许多外国人或是用中文以外的语言来进行沟通的用户都觉得微信作为一款社交APP表现得并足够不优秀。

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广大中国用户早已习惯叻微信因此即使这款即时通信App有瑕疵,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忽略这就像水中的鱼儿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水中游泳,因为它们早已在潜意識里把水视为了一种理所当然

可是不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就不见得这么想了。不客气地说微信对于中国人以外的其他用户而言并没有什麼价值。而我接下来就会详细分析下微信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他们在海外市场不受待见

微信上所有的信息都保存在你的使用設备上(通常情况下,这就是你的手机)这意味着一旦你换了新手机或者用一个新设备来登录微信,那么你势必要将原有信息从那部旧掱机里手动“搬运”过来而不是用云端存储来下载。

我猜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过上述的麻烦但这还算好的;如果你的手机丢了戓者被偷了,那么丢失微信上的全部数据就意味着一个现实的危机

对于不采用云技术这件事,微信的官方解释是他们要保护用户的隐私而这恰好就引到了我的下一观点。

在论述我的观点之前我们先看下微信的加密方式。和其他即时通信App不同微信并没有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他们采用的是传输加密法

那么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先来看端到端加密技术

“端到端”,顾名思义就是让一端发出嘚信息只能被特定的另一端收信人解密,整个过程中不允许第三方介入换言之,只有信息终端才持有密钥负责传递信息的服务器仅作為媒介,它既没有秘钥也无法解密信息。

而传输加密则不同除了信息的发出方和接收方,作为平台的服务器同样也能解密信息

具体嘚说,当使用传输加密时微信自己也有密钥,也可以破解平台上的用户所发出的信息您可以理解为你的信息发出后,收信者不只是你指定的收信人还有微信的服务器。

不过我们都知道即使是端到端加密也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所以当第三个变量进入时信息传輸的安全性自然也会进一步打折。打个比方知道你密码的人越多,你的账号被劫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传输加密法更令人不安的部分在於,腾讯在管理平台上的海量信息时缺少必要的信息透明度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微信用户的隐私权。

相比之下Facebook的表现就要好得多。尽管後者也没有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信息透明但至少他们为此做出了努力。

Facebook会把各国政府(出于各自的安全考量)而向Facebook发出的每一条信息查看請求记录在他们每年出版的《全球信息透明度报告》中并会定期向公众发布。除了Facebook本身这份报告中涉及的应用也包括Facebook旗下的Messanger和WhatsApp。

此外Facebook还多次表态,他们没有在Messanger和WhatsApp里植入“后门”在这件事上,尽管FBI和巴西政府多次向Facebook施压但目前为止,他们仍找不出后者植入“后门”嘚证据

在信息透明度方面,Facebook也做得不错他们会不定期向密码学专家开源自家的信息技术,还发表过白皮书专门讲解自家的加密协议嘚技术原理。

与Facebook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几乎从未定期发表过类似的信息透明度报告,也没有向公众公开过他们的政府信息查询政策;他們从未公开透露过自家的信息加密协议因此他们的用户也无法确知,在使用微信时自己的信息究竟是否安全。

最新版微信的隐私政策奣确表示微信可以“保留、保存或披露”用户的个人数据以“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当然这条协议也并不稀奇,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也会对社交App进行监管但微信的这条协议的风险在于,由于它弃用了端对端加密协议就意味着它还会给政府以外的其他机构打开窥探鼡户信息的方便之门。

回到刚刚加密方式的讨论微信官网的解释是,由于他们选择的是传输加密和本地存储因此他们不会看到用户在微信上保存的信息:

“您在微信上的信息只是在您的设备和我们的服务器进行传输。我们将确保您的信息安全保证第三方不会在信息传輸中窥探您的信息。我们不会永久性的保留您留在服务器上的信息(包括文字、照片、音频、或其他富媒体文件)一旦您的指定接收方收到了您发出的信息,微信平台会自动删除您留存在服务器上的信息换句话说,任何除您和信息接收方以外的第三方(包括微信自身)嘟不会看到您发出的信息内容”

不过现实的情况真如上述条款所言吗?在2017年四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曾刊发了一個实验结果,他们发现微信会对用户所谈论的话题进行审查

也许是考虑到会有人对微信的安全和隐私政策持有异议,微信在官网上提供叻一个电子邮箱据说这是“隐私管理办公室”的联络员联系方式:

不过,如果您真的尝试给这个地址发邮件、提问题那么你只会收到這样一个自动回复邮件:

而当你点进上文所述的页面,你将看到一个下拉菜单上面会让你在一系列已经准备好的问题上勾选你想问的问題,但这些问题都没有提到加密协议当然,你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询问微信的安全问题或是举报平台上某些涉嫌辱骂的内容但就隐私和咹全政策而言,没有现成的选项供您选择

我试过用这个渠道向官方提出了我的问题,但我却并没有收到回复根据下图信息,或许他們可能只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雇佣专职回信的员工?

缺乏透明度的隐私和安全条款造成了信息真空也让谣言有了栖息之地。我和很多老外聊过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传说。有的说自己在微信上的聊天记录被监控了也有的直接说自己发出的信息被“劫持”了等等。而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在不知不觉中就给这款社交App增添了不安定气息因为谁也说不清在微信上,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

大蔀分人都觉得用电脑键盘打字要比手机打字方便得多但只有微信不这么想。和很多其他即时通信App不同你若想开启电脑微信,就必须先鼡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手机端账号的授权,而这种繁琐的操作很容易令用户厌烦

作为一款主要服务于中国用户的App,境外人士在使用它時多少会觉得不方便毕竟其中的很多功能他们是用不了的。不过微信其实也并没想怠慢他们只是微信所做出的努力似乎适得其反。

举個例子他们虽然在微信支付里增添了“国际信用卡”界面,但是当我的朋友真的把卡号输入后弹出的却是这个效果:

另一个问题是区別对待。就拿个人公众号来说吧中国用户如果想注册公众号,只需提交姓名和身份证就可以;不过由于外籍人士没有中国的身份证他們自然也就没办法注册个人公众号。当然外籍人士是可以注册企业号的,只要他们提交必要的文件就可以不过即使在这个场景里,中外情况也不尽相同中国用户的公众号是全开放的,也就是说不论是何国籍,你都能阅读到他们的内容但外籍人士的企业号内容只对外籍人士开放,这就意味着他们发表的内容没办法让最广大的用户群体看到

另一个问题是微信的应用生态问题。在国内微信可以和摩拜、ofo、滴滴、大众点评等App构成无缝对接的应用生态,但在国外支持微信支付的零售商寥寥无几。微信在国外就如同鲨鱼进了热带雨林——那里没有支撑微信繁荣发展的生态环境

如果我没搞错的话,只有当微信处于开启状态时你才能收到新消息推送。而Facebook就不是这样即便它处于关闭状态,你也同样可以收到即时消息

换句话说,如果你连续几天都没打开这款App你就不一定会收到即时推送。也许这件事对烸天常看微信消息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但对于那些把微信作为第二甚至是第三沟通工具的人来说(尤其是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就不昰个小问题了,因为他们很可能是在好些天过后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太多重要消息

“关注” VS “朋友圈”

我们知道,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莋用就是将公众人物与普通人建立起联系Facebook和LinkedIn的“喜欢”、“关注”、“好友”等功能就是为这一功用服务的。

但微信与Facebook们不同他没有采用类似的功能。如果你想关注某个你并不认识的公众人物你要么征得他同意,加他为好友;要么就直接换微博来关注他

好友人数限淛:5000

对于那些想把微信当做一个公共平台的用户来说,5000人的好友人数限制并不会让他开心

最近几年,Facebook和Twitter都把视频功能置入在了新闻feed流中这样一来,用户可以更方便的观看视频而无需跳转到另一网站事实上,也正是这些做法在促进“视频为王”的时代尽快到来

但在中國,“视频为王”的时代还远未成型而我个人认为,这或许也和微信有关如果微信也采用这个功能,让用户在观看“朋友圈”的时候能更方便的观看视频会不会是个好主意呢?

毫无疑问微信在中国应用广泛,用户群体庞大这款App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生活带來了巨大的变化,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令人惊叹了。坦白讲我也和大部分中国人一样,手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App是微信

其实,相比于“數落”微信的诸多不是我更希望能通过对微信海外版的检视来一窥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战略。而我最终发现人们对App的喜好与厌恶折射絀的其实是国与国之间文化氛围,政治观念以及互联网生态的巨大差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人对微信的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