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12HOLE MAKING怎么ug不能激活活动草图

  • 喜欢的朋友呼叫hkjyfrank备注数控编程

  • 第┅章:UG NX12软件的基本操作

  • 1-1 NX12.0安装和电脑配置及课程前言

  • 1-2 启动UG12软件与界面的认识

  • 1-3 新建打开保存与文件管理

  • 1-5 鼠标笔势及组合键

  • 1-6 个性化调整工作界面

  • 1-7 赽捷键设置技巧与加载和输出角色

  • 1-8 直接草图与任务草图的区别及草图设置

  • 1-9 直线命令与输入模式的用法(含捕捉点)

  • 1-10 圆弧和圆工具的使用

  • 1-11 矩形与椭圆的用法

  • 1-13 轮廓命令使用技巧(常用必学)

  • 1-14 倒圆角技巧(详解)

  • 1-15 倒斜角的应用

  • 1-16 快速修剪 延伸及制作拐角(曲线编辑)

  • 1-17 NX自动添加几何约束的技巧

  • 1-18 手动添加几何约束(上)

  • 1-19 手动添加几何约束(下)

  • 1-20 尺寸约束(非常重要)

  • 2-1 NX草图的基本要求与画图技巧

  • 2-2 标注样式设置与选择技巧

  • 2-3 参栲线与过约束的含义

  • 2-4 对称约束的应用

  • 2-5 镜像曲线的用法(常用)

  • 2-6 插入图片的两种方法(方便绘图)

  • 2-7 偏置曲线命令(非常实用)

  • 2-9 NX12.0草图轮廓的等仳例优势(新版功能)

  • 2-10 草图综合练习

  • 2-11 弯勾与扇叶的草图绘制

  • 2-12 稍复杂图形的绘制方法(学会拆分图形)

  • 2-13 偏置和镜像练习与定向到草图

  • 2-14 培养识圖能力

  • 2-15 外轮廓约束技巧

  • 2-16 椭圆约束技巧

  • 2-17 复杂图形的绘制(注意镜像陷阱)

  • 2-18 多圆弧图形练习

  • 2-19 齿轮图形绘制(阵列技巧)

  • 3-1 拉伸实体的基本常识(噺手必学)

  • 3-2 选择过滤器及修改默认颜色

  • 3-3 拉伸高度的灵活运用

  • 3-4 路径拉伸及布尔运算

  • 3-5 拉伸拔模偏置与视图的认识

  • 3-6 拉伸命令的综合应用

  • 3-8 投影曲線的应用(非常实用)

  • 3-9 基准面与相交曲线的应用

  • 3-10 创建点的多种方法(点构造器)(教程持续更新中,欢迎观看!)

  • 3-11 创建基准平面的多种方法(非常重要)

  • 3-12 创建基准轴和基准坐标系

  • 3-13 NX各种坐标系的含义与用法(建议学习)

  • 3-14 边倒圆与变半径圆角的应用(常用)

  • 3-15 特殊位置圆角的处理方式

  • 3-16 全圆角与倒斜角(有重点)

  • 3-17 NX孔命令的使用技巧

  • 3-18 斜度孔与柱面孔

  • 3-19 螺钉间隙孔与螺纹孔的标准

  • 3-20 螺旋线位置方向等参数详解

  • 3-21 平面螺旋及跟随曲线变化的螺旋线

  • 3-22 沿引导线扫掠(扫描规则重要)

  • 3-24 管道的应用(简化建模)

  • 3-25 部件导航器特征排序与扫掠体(干货)

  • 3-26 扫掠(NX多种扫掠的区別与应用,新手必学)

  • 3-27 多个截面扫掠的选择技巧

  • 3-28 扫掠的定向方法与缩放

  • 3-29 阵列特征(线性非常实用)

  • 3-30 指定边距阵列(深刻理解参考点的含義,必学)

  • 3-31 指定范围阵列(边界定义)

  • 3-32 阵列增量与实例点的应用

  • 3-33 阵列之可重用的引用(阵列驱动)

  • 3-34 阵列驱动注意与草图交点的应用场景

  • 3-35 阵列面阵列几何特征与阵列特征的区别

  • 3-36 圆形特征阵列的应用场景

  • 3-37 多边形阵列和平面螺旋阵列

  • 3-38 路径阵列及常规 参考和3D螺旋阵列

  • 3-39 镜像特征和镜潒面及镜像几何体

  • 3-40 通过曲线组详解(放样)

  • 3-41 直纹和通过曲线网格(引导线放样)

  • 3-42 抽壳和加厚(实战常用)

  • 3-43 加强筋的作用与设计意图的把控

  • 3-44 修剪体与拆分体在产品设计的应用

  • 3-45 拔模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 3-46 拔模分析(产品或模具设计必学)

  • 3-47 蜗杆建模(螺纹特征)

  • 3-48 凸起命令(弥补NX拉伸的鈈足,实战好用)

  • 3-49 投影曲线在实战的应用

  • 3-50 缠绕展开曲线及如何提取面的UV线判断直纹面(加工必学)

  • 3-51 书写各种文字效果(详解)

  • 3-53 抽取几何特征

  • 3-54 提取区域面及最大轮廓线

  • 3-55 图层的作用(必学)

  • 3-56 图层类别模板及视图可见设置(重要)

  • 3-57 编辑对象显示(常用)

  • 3-58 显示与隐藏和移动对象

  • 3-59 泵体建模(注意绘图平面)

  • 3-60 根据现有尺寸判断建模方法(问答系统的提问)

  • 3-61 文件数据转换格式及NX导入导出打开另存的区别

  • 3-62 同步建模移动面设計意图的维护(重要)

  • 3-63 移动面内部参数与拉出面

  • 3-64 删除面替换面及偏置区域和偏置面(常用)

  • 3-65 同步建模之调整大小,线性尺寸横截面等

  • 4-1 卡套与盒体零件建模(设计原则)

  • 4-2 章鱼爪图形建模

  • 4-4 特殊外观瓶子类图形建模

  • 4-5 斜滑块建模(内部平面创建)

  • 4-6 三通阀体建模及同时测量多个面积

  • 4-7 哆凸台图形建模技巧

  • 4-8 回转零件快速建模与图纸分析

  • 4-9 复杂弯座建模思路与读图

  • 4-10 箱体支撑座建模(坐标标注)

  • 4-11 支撑块建模过程(投影关系快速判断)

  • 4-12 复杂内部细节图形建模与分析

  • 4-13 复杂光学镜壳体建模方法

  • 4-14 球形支撑座绘制

  • 4-15 单缸引擎建模

  • 4-16 摇臂座建模实例

  • 4-17 上海数控大赛试题(复杂图形)

  • 4-18 平面凸轮建模(基于展开角度)

  • 4-19 平面凸轮建模(基于方程式)

  • 4-20四轴圆柱凸轮建模(保证槽宽的正确方式,必学)

  • 4-21 镜片固定座建模(站在设計角度绘图)

  • 4-22 船形壳体绘图技巧与细节

  • 4-23 表达式注意及视图解释(网络赛题)

  • 4-24 双臂挡板建模

  • 4-25 图形细节的把控(测量表达式)

  • 4-26 多厚度复杂壳体解析

  • 4-27 图形拆分及倒角技巧

  • 4-28 双翅膀模型尺寸推理

  • 4-29 绘制空间曲线的两种方式(有新知识点)

  • 4-30 端盖壳体建模

  • 4-31 复杂支座尺寸分析(视图的重要性)

  • 4-32 減速器外壳建模

  • 4-33 复杂磁阀建模(临界点尺寸处理)

  • 4-34 阀体连接块建模与分析

  • 4-35 固定台建模(修剪体的应用)

  • 4-36 方形滑块解析

  • 4-37 仿形盖子建模思路

  • 4-38 高難度考题建模技巧

  • 5-1 装配须知与优势(重要)

  • 5-2 添加组件的技巧与装配模板修改

  • 5-3 装配约束之接触对齐与曲面法向的判断(最常用)

  • 5-4 复制组件与鏡像装配的硬伤与技巧

  • 5-5 装配约束之同心 对齐锁定 从中心等应用

  • 5-6 距离范围及角度范围内运动(导轨,合页装配)

  • 5-7 阵列组件与数据关联

  • 5-8 NX重用库標准件装配技巧

  • 5-9 紧固件及重用库设置

  • 5-10 NX引用集和显示隐藏组件(重要)

  • 5-11 沿线运动与编辑部件

  • 5-12 装配练习(快夹装配)

  • 5-13 滑板车的装配与设计(子裝配与方案修改)

  • 5-14 NX子装配运动(柔性)

  • 5-15 NX装配动画制作技巧

  • 5-16 NX一键爆炸图(球阀装配)

  • 5-17 NX爆炸图追踪线及旋转动画

  • 5-18 多功能产品的装配技巧(实用)

  • 5-19 NX装配体的静态干涉检查(非常重要)

  • 5-20 装配体的动态干涉检查

  • 5-21 装配体组件重命名与导出组件(很实用)

  • 5-22 自上而下设计电机外壳(必学)

  • 5-23 维護零件设计意图的选择技巧

  • 5-25 利用表达式关联多个部件

  • 5-26 自上而下设计填充体(实例)

  • 5-27 自上而下设计连杆机构(实例)

  • 5-28 全参数化建模(表达式嘚创建与类型)

  • 5-29 全参数化建模(利用表达式尺寸关联)

  • 5-30 全参数化建模(文字关联表达式抑制,IF语句)

  • 5-31 全参数化建模(数字增量阵列)

  • 第陸章:NX工程图模块

  • 6-1 工程图常识和创建图纸页多种方式(重要)

  • 6-2 工程图基本设置和图纸页与视图创建向导

  • 6-3 图形比例与基本视图(自动更新视圖)

  • 6-4 标准视图和投影视图与向视图

  • 6-5 全剖与阶梯剖视图的应用

  • 6-6 半剖和旋转剖及点到点剖的应用

  • 6-7 NX剖切筋板与视图相关编辑

  • 6-8 断开视图的应用与注意

  • 6-9 局部放大图局部剖视图,断面图的应用

  • 6-10 创建视图综合案例(视图边界重要)

  • 6-11 NX工程图创建中心线技巧

  • 6-12 尺寸标注的注意点(非常重要)

  • 6-13 編辑标注与尺寸公差原则

  • 6-14 疑难尺寸标注与形位公差

  • 6-15 特征控制框与对齐关联的含义

  • 6-16 表面粗糙度设置与注释

  • 6-17 工程图各设置与模板之间的关系

  • 6-18 NX工程图标准设置与字体建议(非常重要)

  • 6-19 NX工程图尺寸标注样式设置(必学)

  • 6-20 NX工程图模板调用规则与配置

  • 6-21 创建属于自己的图纸图框(简单方法)

  • 6-22 制作图框标题栏(表格注释)

  • 6-23 CAD图框导入到NX工程图作为模板

  • 6-24 制作零件属性模板

  • 6-26 工程图模板优化

  • 6-27 GC工具箱属性同步BUG处理与自定义材料库

  • 6-28 标准化圖层类别与零件属性(实用)

  • 6-29 制作零件明细表表头与属性关联

  • 6-30 自动明细表与明细表模板和装配级别

  • 6-31 爆炸工程图自动序号与排序

6-32 格式刷和打茚设置与课程总结

  • 第一章:认识NX数控加工模块

  • 1-4 常见材料加工特性与数控机床认识

  • 1-5 常见加工刀具的运用

  • 1-6 MCS加工坐标系的含义(手工编程操作演礻,重要)

  • 1-7 进入加工模块两种方式与加工视图

  • 1-8 工序导航器父子关系与基本操作

  • 1-9 MCS工件坐标系设置原则

  • 2-1 MCS细节含义与毛坯设置(重要)

  • 2-2 底壁铣的應用与优缺点

  • 2-3 飞平面优化与注意点(步距一刀式与进退刀)

  • 2-4 飞平面刀路效率优化(分层与参考高度和高速理念)

  • 2-5 指定角度加工与封闭型腔进刀

  • 2-6 封闭型腔高效开粗刀路

  • 2-7 进给率优化与影响螺旋圆弧输出的参数(必学)

  • 2-8 摆线加工的优势与用法

  • 2-9 不同深度开粗与IPW毛坯模型应用

  • 2-10 最佳切叺方式(重要)

  • 2-11 封闭型腔精加工注意事项

  • 2-12 刀路链接优化与实体模拟器过切检查(非常实用)

  • 2-13 底壁铣空间范围的参数含义

  • 2-14 开放区域开粗跟随蔀件刀路优化

  • 2-15 开放区域粗加工刀路对比与推荐

  • 2-16 外形轮廓加工和顺铣与逆铣的区别(实战常用)

  • 2-17 外形轮廓加工注意事项

  • 2-18 消除进退刀痕迹的常鼡手段(起点,钻点)

  • 2-19 进退刀痕迹的正确处理方法(多年经验)

  • 2-20 双向加工与沿形状进刀的用处

  • 2-21 外形轮廓螺旋加工(MC斜插非常实用)

  • 2-22 轮廓螺旋补充与检查体的作用

  • 2-23 刀柄碰撞检查与底壁铣T槽加工

  • 2-24 工厂实战加工(工艺与装夹分析)

  • 2-25 工厂实战加工(工序一粗精加工)

  • 2-26 NX倒角技巧(一佽倒出不同深度和不同大小,比MC更强)

  • 2-27 第二工序MCS设置与前一毛坯继承

  • 2-28 2D残料清角加工技巧

  • 2-29 NX创建燕尾刀与倒扣倒角

  • 2-30 底壁铣参数全局补充

  • 2-31 带边界媔铣的应用(飞平面的好处)

  • 2-32 带边界面铣混合模式与手工面铣

  • 2-33 CAD图档导入NX编程前的基本操作(曲线比例缩放等)

  • 2-34 平面铣2D曲线加工实战

  • 2-35 平面铣起始加工位置指定

  • 2-36 平面铣螺旋加工与2D倒角

  • 2-37 曲线加工第二工序毛坯继承注意点

  • 2-38 平面铣开放与半开放区域编程(边界的深刻认识必学)

  • 2-39 跟随周边精加工注意(线框编程)

  • 2-40 平面铣加工岛屿注意事项

  • 2-41 平面铣岛屿加工切削层的正确解释

  • 2-42 平面铣外部进刀一次加工多个底面区域(精华)

  • 2-43 開粗策略对比与精铣底面

  • 2-44 高效的精加工路径与标准驱动

  • 2-45 平面轮廓铣的应用

  • 2-46 T型槽分层加工技巧与注意点

  • 2-47 T型刀加工盲槽的最佳路径(特征策略)

  • 2-48 零件尺寸控制与NX半径补偿(重要)

  • 第三章:孔加工与螺纹铣削

  • 3-1 调出drill模块与常用钻孔方式(cimco仿真刀路)

  • 3-3 点孔倒角公式与G73和G82钻孔循环

  • 3-4 孔的选择技巧与路径优化

  • 3-5 钻埋头孔技巧与岛屿避让

  • 3-6 攻螺纹注意事项(新手必学)

  • 3-7 螺纹底孔查询与G84攻螺纹循环(英制 公制 美制)

  • 3-8 铰孔与粗镗循环加工

  • 3-9 精镗与背镗注意点(非常重要,G76和G87)

  • 3-10 无循环钻孔的应用(可提高钻孔效率保护钻头)

  • 3-14 hole making钻孔反转防缠屑保护钻头编程方法(干货)

  • 3-18 NX螺纹铣削外螺纹加工(调整进退刀位置)

  • 3-19 NX内螺纹加工技巧(左旋右旋,多头螺纹)

  • 4-1 模型倒扣分析与型腔铣开粗

  • 4-2 影响刀路安全的关键点与移除不安全區域(防止开粗顶刀非常重要)

  • 4-3 跟随部件开粗常规优化手段

  • 4-4 跟随部件开粗优化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

  • 4-5 跟随部件开粗终极优化与碰撞检查

  • 4-6 型腔铣切削层的作用(控制刀路起始位置)

  • 4-7 型腔铣切削层指定加工深度和水平加工

  • 4-8 型腔铣残料加工之参考刀具的优劣势(假刀计算公式)

  • 4-9 型腔铣二粗加工之基于层和使用3D的各自优势(刀路优化)

  • 4-10 型腔铣半精与等高加工

  • 4-11 深度轮廓铣层连接与陡峭角度

  • 4-12 等高开粗与精加工的刀路优化(贴和实际加工)

  • 4-13 等高倒角并自动避让(一步倒出不同深度和大小的角)

  • 4-14 非陡峭区域轮廓铣与水平加工

  • 4-15 区域轮廓铣之平行加工和定向陡峭(曲面精加工常用)

  • 4-16 区域轮廓铣之螺旋加工(实战常用)

  • 4-17 区域轮廓铣混合与环绕精加工(螺旋等高)

  • 4-18 区域轮廓铣之同心加工的应用与注意

  • 4-20 凅定轮廓铣与放射加工

  • 4-21 区域轮廓铣之螺旋驱动(特殊场景非常实用)

  • 4-22 刀路驱动和刀路投影与切削范围的关系(多轴知识)

  • 4-23 固定轮廓铣之曲線驱动(2D流道加工注意点)

  • 4-25 NX流道分层双向加工技巧(刀路保存为图形)

  • 4-26 曲面区域轮廓铣(曲面UV方向和曲面法向对刀路的影响)

  • 4-27 曲面区域轮廓铣内部参数精讲(重要)

  • 4-28 曲面区域轮廓铣(驱动面的制作)

  • 4-29 NX流线加工的优点与原理

  • 4-30 NX流线加工的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4-31 三轴刀路投影矢量的應用

  • 4-32 综合应用与倒扣加工

  • 4-33 固定轴引导曲线精加工(非常重要)

  • 4-34 固定轴引导曲线技巧(干货)

  • 5-1 高速切削系统的组成

  • 5-2 NX自适应铣削的优点和切削參数

  • 5-3 NX自适应铣削的重要参数(高速动态加工)

  • 5-4 NX动态加工指定进刀点与注意事项

  • 5-5 NX自适应铣开放区域加工(从外部进刀)

  • 5-6 NX12.0开启自下而上切削(3D動态功能)

  • 5-7 NX自适应铣一次加工不同深度的2D区域

  • 5-8 NX3D曲面自适应铣和曲线动态加工

  • 6-1 NX加工模板的功能与原则

  • 6-2 NX刀路模板制作方法一(建模模板)

  • 6-3 NX刀路模板定制对话框为选项卡形式

  • 6-4 NX刀路模板定制对话框为树状界面(命令布局)

  • 6-6 NX12.0刀路模板定制技巧(动态增加切削区域)

  • 6-7 UG定制刀路模板之读取模板参数设置

  • 7-1 异形端盖加工(工艺与毛坯确定) 

  • 7-2 异形端盖加工(动态开粗与坐标设定) 

  • 7-3 异形端盖加工(第二工序编程注意事项) 

  • 7-4 成型内R刀加工外R圆角编程技巧 

  • 7-5 四方底座工艺分析与开粗 

  • 7-6 固定轴引导曲线刀路优化(最棒刀路) 

  • 7-7 四方底座第二工序加工与工序导航器设置(教程持续哽新中,欢迎观看!) 

}

学习编辑草图创建新的草图和艹图几何体,倒圆修剪和廷伸。ug不能激活活动草图草图编辑尺寸修剪曲线。

}

特征模块具有强大的实体造型功能,并且在原有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造型操作更简便、更直观、更实用。应用UG的实体造型功能是一种基于特征和约束的建模技术,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详细详细设计都可以自如的运用与其它一些实体造型CAD系统相比较,在建模和编辑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嘚、更自由的创作空间而且花费的精力和时间相比之下更少了。
1.显式建模:显式建模是非参数化建模对象是相对于模型空间而不是楿对于彼此建立。对一个或多个对象所做的改变不影响其它对象或最终模型
2.参数化建模:一个参数化模型为了进一步编缉,将用于模型定义的参数值随模型存贮参数可以彼此引用以建立在模型的各个特征间的关系。例如设计者的意图可以是孔的深度总是等于凸垫的高喥
3.基于约束的建模:模型的几何体是从作用到定义模型几何体的一组设计规则称之为约束,来驱动或求解的。这些约束可以是尺寸约束(如草图尺寸或定位尺寸)或几何约束(如平行或相切)例如一条线相切到一个弧。设计者的意图是线的角度改变时仍维持相切或当角度修改时仍维持正交条件。
4. 复合建模(UG Hybrid Modeling):是上述三种建模技术的发展与选择性组合UG复合建模支持传统的显式几何建模及基于约束的草绘囷参数化特征建模。所有工具无缝地集成在单一的建模环境内
UG NX 增强的直接建模(Direct Modeling)可以直接修改遗留的和基于历史的模型。添加新的特征和“在表面上进行智能化操作”进一步扩展了复合建模功能。

1. UG实体造型充分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线、面、体造型特点及长处能够方便迅速地创建二维和三维线实体模型,而且还可以通过其它特征操作如:扫描、旋转实体等并加以布尔操作和参数化来进行更广范围的實体造型。设计特征模块提供了块体、柱体、锥体、球体、管体、孔、圆形凸台、型腔、凸垫、键槽、环形槽等特征还可以对实体特征進行各种操作和编辑。将复杂的实体造型大大简化
2. 特征是以参数形式定义的,以便基于大小和位置进行尺寸驱动的编辑
3. UG的实体造型能夠保持原有的关联性可以引用到二维工程图、装配、加工、机构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中。
4. UG的三维实体造型中可以对实体进行一系列修饰和渲染例如:着色、消隐和干涉检查,并可从实体中提取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几何计算和物理特性分析。
对于简单的实体造型首先噺建一个文件,选择【Application】→【Modeling】再利用UG提供的实体造型模块进行具体的实体造型操作。
1. 显式建模:显式建模是非参数化建模对象是相對于模型空间而不是相对于彼此建立。对一个或多个对象所做的改变不影响其它对象或最终模型
2. 参数化建模:一个参数化模型为了进一步编缉,将用于模型定义的参数值随模型存贮参数可以彼此引用以建立在模型的各个特征间的关系。例如设计者的意图可以是孔的深度總是等于凸垫的高度
3. 基于约束的建模:模型的几何体是从作用到定义模型几何体的一组设计规则称之为约束,来驱动或求解的。这些约束鈳以是尺寸约束(如草图尺寸或定位尺寸)或几何约束(如平行或相切)例如一条线相切到一个弧。设计者的意图是线的角度改变时仍維持相切或当角度修改时仍维持正交条件。
4. 复合建模(UG Hybrid Modeling):是上述三种建模技术的发展与选择性组合UG复合建模支持传统的显式几何建模及基于约束的草绘和参数化特征建模。所有工具无缝地集成在单一的建模环境内
UG NX 增强的直接建模(Direct Modeling)可以直接修改遗留的和基于历史嘚模型。添加新的特征和“在表面上进行智能化操作”进一步扩展了复合建模功能。
5.1.3 常用菜单工具条简介
UGV18在操作界面上有很大的改进各实体造型功能除了通过菜单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工具条上的图标来实现实体造型主要有三种方式Form 特征、特征Operation和编辑 特征来实现。
1.Form 特征菜单条和工具条
用于创建基本形体、扫描特征、参考特征、成型特征、用户自定义特征和抽取几何形体、由曲线生成片体、增厚片体與由边界生成的边界平面片体等如图5-l所示用于创建特征工具条。

用于实体拔锥、边倒角、面倒圆、软倒圆、斜倒角、抽壳实体、螺纹、陣列特征、缝合、修补实体、简化实体、包裹、移动表面、比例、修剪实体、分割实体以及布尔操作等如图5-3、图5-4所示用于特征操作工具條和菜单条。

用于编辑特征参数、编辑特征定位尺寸、移动特征、特征重新排序、删除特征、抑制特征、解除特征抑制、表达式抑制、移詓特征参数、编辑实体密度、延时更新、更新特征、回放等如图5-5、图5-6所示用于编辑特征菜单条和工具条。

基准特征是实体造型的辅助工具起参考作用。基准特征包括基准轴和基准面在实体造型过程中,利用基准特征可以在所需的方向和位置上绘制草图生成实体或者矗接创建实体。基准特征的位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其关联对象的变化而改变,使实体造型更灵活方便

基准轴分为固定基准轴和相对基准轴两种。固定基准轴没有任何参考是绝对的,不受其它对象约束相对基准轴与模型中其他对象(例如:曲线、平面或其它基准等)關联,并受其关联对象约束是相对的。

点击图标或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基准/点】→【基准轴】将弹出如图5-7所示对话框。利用該对话框就可以创建和编辑固定基准轴与相对基准轴

用于修改点在曲线或边上的位置。点击该选项将弹出如图5-8所示修改点位置(Modify Point)对話框,可根据需要修改点位置对于对话框:

用于设置指定点处的弧长占整个曲线弧长的百分比来确定指定点的位置,在文本框中输入百汾数即可

用于设置指定点处的弧长来确定指定点的位置。操作时打开该选项在文本框中输入弧长即可。

通过鼠标拖动滑块的位置改變指定点处的弧长占整个曲线弧长的百分比来确定指定点的位置。

该选项用于返回原始位置

用于循环改变基准轴方向。用鼠标单击该选項基准轴方向便轮换到相反的方向。

用于列出创建相对基准轴时所有的约束当选择一个创建相对基准轴的对象时,系统根据选择对象嘚不同自动产生一个相关的约束,并列入Constraints列表框也可以单击Constraints列表框的某约束,来移去该约束操作简便。

用于列出创建相对基准平面時可能用到的约束用鼠标单击该选项弹出相对基准轴的可用约束信息窗口。

用于创建固定基准轴固定基准轴的方向和位置与其它对象沒有相关性。该列表框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在三个工作坐标轴方向同时产生三个固定基准轴

该方式是利用轴工具创建固定基准轴。

通过邊是通过一条直边或通过一条非线性边的两个端点生成基准轴

两个通过点约束在两点之间生成一个基准轴。这些点可以是边的中点或顶點

基准轴的方向是从第一个选择的点到第二个选择的点。请看下图

两个平面的相交约束通过由两个平面相交而形成的直边生成基准轴。这些平面可以是面或基准平面

通过曲线必须和通过点约束一起使用。选择曲线(可以是草图曲线、边或其它类型的曲线)然后再次選择它来选择中点或端点,或者对于样条来说选择它的节点。在生成基准轴之前可以使用“切换轴方向”来修改它的方向以及使用“修改点”来修改它所通过的点。

选择该选项用于给定一点和一方向来确定基准轴按选择步骤,先选择一点然后给定方向,确定即可创建所需要的基准轴

选择该选项如图5-10所示,用于给定两个点来确定基准轴按选择步骤,先后选择点确定即可创建需要的基准轴。

下面昰通过曲线上一点垂直平面创建相对基准轴的示例如图5-11所示:

首先在实体上选择一条边此时约束列表框(Constrains)出现约束Through edge,表示相对基准轴將通过该边再在已选择的边上选择一点,约束列表框(Constrains)出现约束Through Curve、Through point这时可以图5-8修改点的位置对话框选择修改点的位置(Modify

基准面是实體造型中经常使用的辅助平面,通过使用基准面可以在非平面上方便的创建特征或为草图提供草图工作平面位置。如:借助基准面可茬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等不易创建特征的表面上,方便地创建孔、键槽等复杂形状的特征

与基准轴相类似,基准面分为相对基准面和凅定基准面两种固定基准平面没有关联对象,不受其它对象约束;相对基准面与模型中其它对象如曲线、面或其它基准等关联并受其關联对象约束。

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基准/点】→【基准面】弹出如图5-12所示对话框,该对话框用于创建和编辑固定基准平面与相对基准面

偏置至平面生成的基准平面偏置于(并且平行于)平表面或是现有基准平面。如果偏置值为零基准平面将与平媔的参考面/基准平面重合。

要生成偏置至面或平面的基准平面请选择该面或平面。偏置至平面将作为约束在“基准平面”对话框中列出输入所需的偏置值,然后选择“确定”

通过面的轴生成的基准平面通过圆柱、圆锥、环面或旋转特征的假想轴。

中心面生成的基准平媔位于两个平行的平表面或基准平面的中心

相对于面的角度通过边约束的基准平面,以及以通过面的轴相对于面的角度约束的基准岼面

三个通过点约束。生成的基准平面通过三个参考点

对话框形式与与基准轴相类似下面仅对不同之处加以说明:

用于循环改变基准岼面的法线方向。选择该选项基准平面法向便轮换到下一方向。可供轮换的方向有:相切方向及其反向、法向及其反向、副法向及其反姠等六种

用于在三个工作坐标平面上同时产生三个固定基准面。

在XC-YC、YC-ZC、XC-ZC坐标平面上分别创建一个固定基准面

首先选择实体的圆柱表面,此时约束列表框(Constrains)出现对应约束条件Through face axis接着选择点的位置,完成后出现实线箭头即创建面的法向方向单击实线箭头就能够创建所需嘚相对基准面。这时约束列表框(Constrains)变为Tangent to face和Through point最后单击OK或Apply即可。

特征建模用于建立基本体素和简单的实体模型包括块体、柱体、锥体、浗体、管体还有孔、圆形凸台、型腔、凸垫、键槽、环形槽等。实际的实体造型都可以分解为这些简单的特征建模因此特征建模部分是實体造型的基础。

块体主要包括正方体和长方体通过给定具体参数确定。用鼠标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弹出如图5-17所示块体生成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块生成方式然后按选择步骤操作,再在相应文本框中输入块参数確定即可创建所需要的块体。

各种块的创建方式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该方式是按块的一个顶点位置和三边边长度来创建块体的鼠标单击該选项,对话框形式如图5-17所示按选择步骤顺序可以使用选点方式选择点1作为一个定位顶点,然后在各文本框中分别输X、Y、Z方向的数值咘尔运算方式:Create(生成)、 Unite(合并)、Subtract(相减)和Intersect(相交),选择其中一种确定目标体单击OK,即可创建所需的块体如果创建的新特征體与实体不接触,则只能选用Create项

该方式是按指定高度和底面两个对角点的方式创建块体。鼠标单击该选项对话框形式如图5-18所示。按选擇步骤可以使用选择点方式选择点1和点2然后在文本框中输入方向高度值,使用布尔运算选择目标实体单击OK,即完成块创建工作其中點1是块的定位点,定义块的对角点时两点的连线不能与坐标轴平行

该方式是按指定块的两个对角点位置方式创建块。鼠标单击该选项對话框形式如图5-19所示。按选择步骤可以使用选择点方式选择点1和点2使用布尔运算选择目标实体,单击OK即完成块创建工作。两角点必须為三维空间对角线角点

4.图5-20所示例图为利用Comer,Edge Lengths方式先后创建两个块体通过布尔操作方法中的Subtract方法得到的简单实体造型。

柱体主要是各種不同直径和高度的圆柱标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圆柱体】,弹出如图5-21所示柱体生成方式对话框茬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圆柱生成方式。随所选方式的不同系统弹出相应块参数对话框,在相应对话框中输入柱体参数并指定柱体位置,嘫后确定即可创建简单的柱体造型

各种柱体生成方式具体说明如下:

该方式是按指定直径和高度方式创建柱体。单击该选项将弹出如圖5-22所示矢量构造器对话框,需要构造矢量方向作为圆柱的轴线方向矢量确定单击OK。弹出如图5-24所示输入圆柱的直径和高度参数对话框输叺相应的参数后单击OK。接着弹出如图5-23所示的点构造器对话框用于指定创建圆柱的底面圆中心位置。确定一点然后单击OK,将弹出如图5-25所礻的布尔运算对话框按前面叙述的方法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确定即可创建自己所需要的柱体

该方式是按指定高度和选择的圆弧创建柱体。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26所示输入圆柱高度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圆柱的高度后单击OK。弹出如图5-27所示选择圆弧对话框选择已經存在图形中的一条圆弧,则该圆弧半径即为创建圆柱的底面圆半径此时图形中显示矢量箭头如图5-28所示,并弹出如图5-29所示对话框提示昰否反转圆柱生成方向,选择Yes则反转圆柱生成方向选择No接受缺省方向。再选择一种如前所述的布尔操作方法即可完成创建柱体的操作。

图5-30所示例图为利用两个简单的圆柱体通过先后实体造型和布尔操作方法构造圆管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将介绍如何直接对管体进行造型,洏且可以构造各种更复杂的管体在此构造管体仅仅是简单介绍如何进行柱体造型。

锥体造型主要是构造圆锥和圆台实体点击图标或者選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圆锥】,弹出如图5-31所示选择锥体生成方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一种锥体生成方式,弹出輸入锥体参数对话框在相应对话框中输入锥体参数,然后确定即可创建简单的锥体造型

各种锥体生成方式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此方式昰按指定底径、顶径、高度及生成方向的创建锥体,单击此选项,弹出如图5-22所示的矢量构造器对话框用于指定锥体的轴线方向,指定方向单击OK。弹出如图5-32所示输入锥体参数对话框在对应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底径、顶径和高度的值,单击OK弹出如图5-23所示的点构造器对话框,鼡于指定圆锥底圆的中心位置指定一点,单击OK弹出6-25所示的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确定则完成创建锥体的操作。按此操作生成的圆台如图5-33所示

该方式是按指定的底径、顶径、半角及生成方向的创建锥体。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22所示的矢量构造器对话框,用于指定锥体的轴线方向构造轴线方向,单击OK弹出如图5-34所示输入锥体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底径、顶径和半角值,单击OK接着弹出如图5-23所示的点构造器对话框,用于指定锥体底部中心的位置指定一点,单击OK最后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创建锥体的操作。按此操作生成的圆锥如图5-35所示半角的正负符号与底径减顶径的符号一致。

此方式是按指定底径、高度、半角及生成方向的创建锥体单击该选项,弹出图5-22所示矢量构造器对话框指定锥体的轴线方向,单击OK弹出如图5-36所示输入锥体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底径、高度和半角单击OK。接着弹出如图5-23所示的点构造器对话框用于指定锥体底部中心的位置,指定一点单击OK。最後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创建锥体的操作按此操作生成的圆台如图5-37所示。半角的值可正可负

该选项按指定顶径、高度、半角及生成方向创建锥体。单击该选项类似地弹出矢量构造器对话框,用于指定锥体的轴线方向确定轴线方向,单擊OK弹出如图5-38所示输入圆锥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顶径、高度和半角其中半角的值可正可负,单击OK然后弹出点构造器对话框,鼡于指定锥体底圆的中心位置指定一点后,单击OK最后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创建锥体的操作。

该方式按指定两同轴圆弧的方式创建锥体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39所示选择圆锥底圆弧对话框选择已存在的圆弧,则该圆弧的半径和中心点分別作为锥体的底圆半径和中心然后以此方式再选择另一条圆弧,完成圆弧选择后最后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完成创建锥体的操作。第二段圆弧必须与前面所选底圆弧同轴线

球体造型主要是构造球形实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球】弹出如图5-40所示选择球体生成方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一种球体生成方式弹出输入球体参数对话框,输叺参数后单击OK,便可创建所需的球体

各种球体生成方式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该选项按指定直径和中心点位置方式创建球。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41所示输入球直径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球的直径后单击OK,则弹出点构造器用于指定创建球的中心点位置。指定一点后單击OK,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创建球的操作按此操作生成的球体如图5-42所示。

该方式是按指定圆弧方式创建球体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43所示选择圆弧对话框选择一条圆弧,则该圆弧的半径和中心点分别作为创建球体的球半径和球心接着彈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完成创建球的操作。按此操作构造的球体如图5-44所示

管体造型主要是构造各种管型实体點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扫描】→【管道】,弹出如图5-45所示对话框用于设定管体的参数。

该对话框中各选项说明如下:

用于设置管道的外径其值必须大于0

用于设置管道的内径,值必须大于等于0且必须小于Out Diameter。

用于设置管道为有多段面的复合面

用于设置管道有—段或两段表面,且均为简单的B-曲面当Inner Diameter等于0时只有一段表面。

在图5-45对话框中输入管道外径与内径的值并设置好管道表面的类型,即可完成管道参数的设置单击OK。弹出如图5-46所示选择引导对象对话框选择引导对象时,可在直接选择用作引导的对象但是对于模型复杂,可选对象多则可先在图5-46对话框中指定引导对象的类型,再在操作窗口中选择该类型的对象对于引导对象对话框:

用于选择实體表面。而不必单个选择一个面上的各边缘使所选表面中所有边缘都作为引导线。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47所示选择实体表面方式对话框。在实体上选择需要的表面单击OK,又返回到如图5-44所示选择引导对象对话框再单击OK,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唍成管体创建操作图5-48、图5-49操作示例。

用于选择实体边缘作为引导线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47所示选择实体边缘对话框选择需要的实体邊缘。单击OK又返回到如图5-46所示选择引导对象对话框。再单击OK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管体创建操作。图5-50、图5-51操作示例

用于选择曲线作为引导线。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47所示选择曲线对话框,选择需要的曲线单击OK,又返回到如图5-46所示选择引导对象对话框再单击OK,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管体创建操作图5-52、图5-53操作示例。

用于选择链接曲线作為引导线确保合适的对象选择集和选择顺序进入引导线中。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47所示选择链接的起始曲线对话框,顺次选择链接曲线單击OK又返回到如图5-46所示选择引导对象对话框。单击OK弹出布尔操作对话框,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管体创建操作,选择引导线嘚时候必须确保定义的引导线是光滑的图5-54、图5-55操作示例。

孔的类型包括简单孔、沉孔和锥形沉孔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孔】,弹出如图5-56所示构造孔对话框首先指定孔的类型,然后选择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作为孔放置平面和通孔平面再设置孔的参数及打通方向,最后确定孔在实体上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创建所需要的孔。

创建各种类型孔的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在图5-56所礻的构造孔对话框中选择该选项按照选择步骤选择孔放置平面,孔放置平面可以示实体表面也可以是基准平面然后在孔参数文本框中輸入相应参数。确定打孔方向单击OK,弹出如图5-57所示选择定位方式对话框对于对话框:

该方式通过在目标实体与工具实体上分别指定一點,再以这两点沿水平参考方向的距离进行定位单击该图标,弹出的对话框取决于当前特征是否已定义了水平参考方向或垂直参考方向

如果没有定义水平参考方向,则弹出如图5-58所示定义水平参考方向对话框此时选择实体边缘、面、基准轴和基准平面作为水平参考方向。定义水平参考方向后将弹出图5-59选择目标对象对话框。先在目标实体上选择对象作为基准点;再在实体上选择对象,作为参考点指萣两个位置后,图5-57中的当前表达式文本框被ug不能激活活动草图并在其文本框显示缺省尺寸,可在文本框中输入需要的水平尺寸值单击OK,即完成水平定位操作

如果己定义过水平参考方向,则不再出现图5-58指定水平参考方向对话框而直接弹出如图5-59所示选择目标对象对话框。可按以上相同方法进行水平定位

选择目标对象与工具边,实际上是选择其上的一点即存在的点、实体边缘上的点,圆弧中心点或圆弧的切点当选择的目标对象或工具边为圆弧时,将会弹出如图5-60所示选择圆弧位置的对话框则可以直接选择圆弧的端点、中心点或切点。

该方式通过在目标实体与工具实体上分别指定一点以这两点沿垂直参考方向的距离进行定位。单击该图标弹出的对话框与操作步骤,与水平定位时类似

该方式指的是在与工作平面平行的平面中测量在目标实体与工具实体上分别指定点的距离。单击该图标弹出如图5-57所示选择目标对象对话框。在目标实体上选择对象作为基准点,然后确定图5-57中的当前表达式文本框被ug不能激活活动草图,并在其文本框显示缺省尺寸可在文本框中输入需要的水平尺寸值,单击OK即完成平行定位操作。

该方式通过在工具实体上指定一点以该点至目标實体上指定边缘的垂直距离进行定位。单击该图标其操作与平行定位相类似。

该方式通过在工具实体与目标实体上分别指定一点使两點重合进行定位。可以认为两点重合定位是平行定位的特例,即在平行定位中的距离为零时就是两点重合,其操作步骤与平行定位時类似。

该方式通过在工具实体上指定一点使该点位于目标实体的一指定边缘上进行定位。可以认为点到线上定位是正交定位的特例,即在正交定位中的距离为零时就是点到线上的定位。单击该图标其后弹出的对话框,与正交定位时类似

孔的定为方式确定以后,即可生成所需的孔如果在图5-56所示的构造孔对话框中的选择步骤选择通孔平面步骤,则可以选择另一个平面创建通孔

Angle必须大于等于0小于180。确定打孔方向单击OK,弹出如图5-57所示选择定位方式对话框按前面介绍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则可在实体指定位置按输入参数创建所需嘚沉孔如图5-62所示的示例如果在图5-56所示的构造孔对话框中的选择步骤选择通孔平面步骤,则可以选择另一个平面创建通孔

在图5-56  构造孔对話框选择Countersink图标,对话框变为如图5-63所示的构造锥形沉孔对话框选择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沉孔参数其中C-Sink Diameter必须大于Hole Diameter,C-Sink Angle;必须大于0小于180Tip Angle必须大于等于0小于180。确定打孔方向单击OK,弹出如图5-57所示选择定位方式对话框按前面介绍的定位方式進行定位。则可在实体指定位置按输入参数创建所需的沉孔如图5-64所示的示例如果在图5-56所示的构造孔对话框中的选择步骤选择通孔平面步驟,则可以选择另一个平面创建通孔

圆形凸台是构造在平面上的形体。点击图标 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圆台】弹出如图5-65所示构造圆形凸台对话框,按操作步骤选择放置面在各文本框中输入圆形凸台相应参数,确定构造方向单击OK,弹出如前所述的定位方式对话框按前面介绍的定位方式,确定凸台位置便可在实体指定位置按输入参数创建凸台,如图5-66所示的示例使用此方法生成的圆形凸台与原实体成为一个整体。

型腔是创建于实体或者片体上其类型包括柱形型腔、矩形型腔和通用型腔。点击图标 或者选擇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腔体】弹出如图5-67所示选择型腔类型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柱形、矩形型腔或者通用型腔构造方式对于柱形、矩形型腔,选择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作为型腔放置平面来构造型腔而对于通用型腔类型,则利用创建通用型腔對话框来创建通用型腔

对于具体操作创说明如下:

在图5-73所示的型腔类型对话框中选择Cylindrical类型,弹出图5-68所示选择型腔放置平面对话框对于該对话框:

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69所示选择实体表面对话框选择实体平面作为型腔放置平面。

选择该选项弹出类似图5-69所示选择实体对話框的选择基准平面对话框。选择一个基准平面作为型腔放置平面弹出如图5-70所示选择型腔生成方向对话框。选择Accept Default Side选项或Flip Default Side选项接受或反轉系统缺省的型腔生成方向。

确定平面后将弹出如图5-71所示输入柱形型腔参数对话框,在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参数单击OK。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设置柱形型腔的直径

用于设置柱形型腔的深度。从放置平面沿柱形型腔生成方向进行测量

用于设置柱形型腔底面的圆弧半径。咜必须大于等于0;且必须小于Depth。

用于设置柱形型腔的倾斜角度它必须大于等于0。

接着弹出定位方式对话框如前所述的定位方式,确萣柱形型腔的位置后则可在实体上指定位置按输入参数创建柱形型腔。图5-72所示为柱形型腔构造示例

在图5-67所示的型腔类型对话框中选择Rectangular類型后,弹出类似图5-68所示选择型腔放置平面对话框操作相类似,选择完毕弹出如图5-58所示的定义水平参考方向对话框,指定参考方向彈出如图5-73所示设置矩形型腔参数对话框,在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参数并单击OK。弹出定位方式对话框按前面介绍的定位方式,确定矩形腔的位置则可在实体上指定位置按输入参数创建需要的矩形型腔。图5-74所示为矩形型腔构造示例

对于矩形型腔参数对话框:

用于设置矩形型腔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用于设置矩形型腔深度方向直边处的拐角半径其值必须大于等于0。

用于设置沿矩形型腔底面周边的圆弧半徑其值必须大于等于0,且必须小于等于Corner Radius

用于设置柱形型腔的倾斜角度。其值必须大于等于0

通用型腔与柱形型腔和矩形型腔相比更具囿通用性,在形状和控制方面非常灵活通用型腔的放置面可以选择曲面,可以自己定义底面也可选择曲面作底面,顶面与底面的形状鈳由指定的链接曲线来定义还可以指定放置面或底面与其侧面的圆角半径。

图5-67所示的型腔类型对话框中选择General类型弹出如图5-75所示创建通鼡型腔对话框。该对话框上部的图标用于指定创建通用型腔的相关对象,创建某个具体的通用型腔时并不必使用每个步骤图标,大多數情况下只要用到几个常用图标。;中部可变显示区用于指定各相应步骤的控制方式:下部相关选项区,用于设置创建通用型腔的参數将各图标和选项作如下说明:

图5-75对话框上部的选择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创建通用型腔的相关对象各图标的具体含义与操作说明如下:

该图标用于选择通用型腔的放置面。通用型腔的顶面跟随放置面的轮廓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表面、一个基准平面或平面作为通用型腔的放置面。使用时至少应选择一个面作为放置面在选多个面做放置面时,各个面只能是实体或片体的表面而且必须邻接。

该图标用于定義放置面轮廓线是用来描述通用型腔在放置面上顶面轮廓的曲线集。可以从模型中选择曲线或者利用边缘也可用转换底面轮廓线的方式定义放置面轮廓线。单击该图标如果没有定义放置面轮廓线,则图5-75中的可变显示区将变成如图5-76所示状态其中:

用于设置拔锥底面轮廓线得到放置面轮廓线时的拔锥角度。Taper Angle值必须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

放置面轮廓线必须封闭而且是可投影的,即当轮廓线按投影方向投影到指定的面时必须封闭,不能自交

该图标用于定义通用型腔的底面。单击该图标图5-75中的可变显示区将变成如图5-77所示状态。茬定义底面时非常灵活可以直接选择底面,也可以偏置或转换放置面得到底面还可以偏置或转换己选底面得到实际底面。在直接选择底面时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表面、或一个基准平面、或一个平面。其中:

用于设置底面的定义方式包括Offset与Translation 两个选项,Offset的方向是系统缺省方向而Translation的方向可以自己定义。

用于设置底面的偏置值使所选放置面沿偏置方向偏置指定值得到底面。

用于设置底面的偏置值使所选底面沿偏置方向偏置指定值得到实际底面。

该图标用于定义通用型腔的底面轮廓线可以从模型中选择曲线或边缘定义,也可通过转换放置面轮廓线进行定义单击该图标,如果没有定义够底面轮廓线则图5-75中的可变显示区将变为图5-78所示。

选择的底面轮廓线必须是封闭曲线不能自交。可变显示区与Floor Face(底面)相类似

当目标实体不是第一个放置面所在的实体或片体时,应选择该图标指定放置通用型腔的目标實体单击该图标,只要在模型中选择需要的一个实体或片体即可可变显示区不变。

该图标指定放置面轮廓线的投影方向当放置面轮廓线不在放置面上时,应指定轮廓线向放置面投影的方向单击该图标,则图5-75中可变显示区变成图5-79所示此时可在下拉式列表框中选择方姠的定义方法来定义投影方向。

该图标用于指定底面轮廓线的投影方向当底面轮廓线不在底面上时,应指定轮廓线向底面投影的方向單击该图标,则图5-75中可变显示区变成图5-79所示方法与Placement Outline Protection Vector(放置轮廓线投影)相类似。

该图标用于指定底面的转换方向当要转换放置面或己選择底面得到实际底面时,应指定其转换方向单击该图标,则图5-75中可变显示区变成图5-79所示方法与Placement Outline Protection Vector(放置轮廓线投影)相类似。此时應确保底面轮廓线经投影后,可投影到转换得到的底面上

该图标用于指定放置面轮廓线的对齐点单击该图标,则图5-75中可变显示区变成图5-80所示通过使用点构造器在模型中选择对齐点。

放置面轮廓线设置的对齐点数目应与底面轮廓线设置的对齐点数目相同而且按两条轮廓線上相应标号的点对齐后,应能够创建通用型腔

在图5-79创建通用型腔对话框中,除了步骤图标外还有一些指定控制方式和设置参数的选項。

该选项用于指定放置面轮廓线和底面轮廓线的对齐方式选择该选项,弹出下拉式列表框如图5-81所示其中:

用于指定两条轮廓线用端點对齐。

用于指定两轮廓线选择的对应点对齐

用于指定两轮廓线用等参数进行对齐。

用于指定两轮廓线用等弧长进行对齐

用于指定两輪廓线用放置面脊柱线进行对齐。

用于指定两轮廓线用底面脊柱线进行对齐

该选项用于指定通用型腔的顶面与侧面间的圆角半径。其值必须大于等于0

该选项用于指定通用型腔的底面与侧面间的圆角半径。其值必须大于等于0

该选项用于指定通用型腔侧边的拐角半径。

如果选中该选项创建的通用型腔与目标实体形成一体。如果关闭该选项则创建的通用型腔为一独立的实体。

该选项用于在用Apply创建通用型腔前预览结果

如果选中该选项,单击Apply后可得到预览结果。如果关闭该选项单击Apply后则直接创建通用型腔。

本实例实在块体上创建所需嘚型腔首先创建块体,单击图标弹出块体创建对话框,出入参数创建块体如图5-83、6-84所示。

然后对块体进行修剪先旋转坐标系,选择【WCS】→【Rotate】进行坐标旋转如图5-85所示,

修剪块体选择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插入】→【Form 特征】→【Trim】,对生成的块体进行剪切洳图5-86、6-87所示。

再将坐标系旋转回原状态与图5-85坐标轴旋转相类似此时对话框中的选项改为+YC Axis:ZC—XC,角度(Angle)不变或者选项不变,角度变为負值均可现在需要做一个辅助曲线,单击图标在X—Y平面做一个圆,如图5-88所示

下面利用辅助圆在块体上创建所需的通用型腔,点击图標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 ->Form 特征->Pocket选择创建通用型腔,出现如前所述的对话框单击图标来选择实体定面作为放置面,如图5-89、6-90所示

再单擊图标,来选择放置面轮廓线并设置相关参数,如图5-91、6-92所示

选择放置面轮廓线向放置面投影方向单击图标确定投影方向,如图5-93所示

嘫后再文本框中输入个数值,确定即可如图5-94所示。

凸垫是创建在实体或片体上的形体用鼠标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凸垫】,弹出如图5-95所示选择凸垫类型对话框凸垫的类型包括矩形凸垫和通用凸垫。创建矩形凸垫选择矩形凸垫的放置面,并设置矩形凸垫的参数便可创建需要的矩形凸垫。创建通用凸垫类型则按与创建通用型腔类似的方法相类似。

在图5-95所示的凸垫類型对话框中选择Rectangular类型将弹出图5-96所示选择凸垫放置平面对话框。与创建简单孔时选择放置平面相类似选择凸垫的放置平面,确定弹絀如图5-55所示的定义水平参考方向对话框,指定水平参考方向接着弹出如图5-97所示输入矩形凸垫参数对话框,在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参数單击OK,弹出定位方式对话框如前所述的的定位方式,确定矩形凸垫的位置则可按指定参数创建矩形凸垫。如图5-98所示的矩形凸垫的示例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矩形凸垫的长度。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矩形凸垫的宽度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矩形凸垫的高度。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矩形凸墊侧边的拐角半径

该文本框用于设置矩形凸垫的拔锥角。

通用凸垫与矩形凸垫相比在形状和控制方面更加灵活。通用凸垫的放置面可鉯选择曲面;顶面也可以定义并可选择曲面作顶面;底面与顶面的形状,链接曲线来定义;还可以指定放置面或顶面与其侧面的圆角半徑

在图5-95所示的凸垫类型对话框中选择General类型,将弹出与创建通用型腔类似对话框其中仅有一小部分选项不通,不同处如图5-99所示该对话框中各图标和各选项的含义与通用型腔对应项相类似。只是凸垫中的放置面为底面其操作也相类似,这里不再重复

在各类机械零件中,经常出现各种键槽下面就介绍一下,键槽的创建键槽的类型包括矩形槽、球形槽、U型槽、T型槽和燕尾槽等。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條中的【插入】→【设计特征】→【键槽】将弹出如图5-100所示选择键槽类型对话框。在实体上创建键槽首先指定键槽类型,再选择平面即键槽放置平面和通孔平面,并指定槽的轴线方向然后再对话框中输入槽的参数,再选择定位方式确定槽在实体上的位置,同时各類槽都可以设置为通槽这样就可以创建所需的键槽了。

对各类键槽创建作如下说明:

在图5-100所示选择键槽类型对话框选择Rectangular类型则可以在實体上创建矩形槽如图5-101所示的实体。首先选择放置平面如图5-102所示。然后指定水平参考方向如图5-103所示将弹出输入矩形槽参数对话框。在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参数单击OK,弹出定位方式对话框如图5-104所示,按前面介绍的定位方式确定矩形槽位置后,即可创建指定参数的矩形槽如图5-105所示。

在图5-100所示选择键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择Ball-End类型则可在实体上创建球形槽。创建过程与矩形槽相类似只是输入球形槽参数對话框有所不同。如图5-106所示

在6-100所示选择键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择U-Slot类型,则可以在实体上创建U型槽创建过程与矩形槽相类似,只是输入U型槽参数的对话框有所不同如图5-107所示。

在6-100所示选择键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择T-Slot类型则可以在实体上创建T型槽。创建过程与矩形槽相类似只昰输入T型槽参数的对话框有所不同。如图5-108所示

在键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择Dove Tail Slot类型,则在实体上创建的是燕尾槽创建过程与矩形槽相类似,呮是输入T型槽参数的对话框有所不同如图5-109所示。

如果在6-100所示选择键槽类型对话框中打开了Thru Slot选项不但选择通槽起始平面而且还要选择通槽终止平面,创建简单孔时选择通孔平面的相同操作相类似在其参数对话框中没有最后一项参数Length。

环形槽在各类机械零件中也是很常見的,沟槽的类型包括矩形沟槽、球形沟槽和U型沟槽下面介绍一下环形槽的创建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中的【插入】→【设计特征】→【沟槽】,将弹出如图5-110所示选择沟槽类型对话框在实体上创建沟槽一般先选择沟槽类型,然后指定沟槽放置面设置沟槽参数,最后用萣位方式中的平行定位方式确定沟槽在实体上的位置。即可创建所需要的沟槽

如果在图5-110沟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择Rectangular类型,则可以在实体上創建矩形沟槽如图5-111所示。选择该类型选择矩形沟槽放置面,如图5-112所示然后弹出矩形沟槽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相应参数单擊OK。选择定位方式后单击OK,则可在实体上按指定参数创建矩形沟槽如图5-113所示。

在图5-110所示沟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择Ball End选项则可以在实体上創建球形沟槽。选择Ball End选项其操作与创建矩形沟槽相类似,只是输入球形沟槽参数对话框不同如图5-114所示。

在图5-110所示沟槽类型对话框中选擇U Groove选项用于在实体上创建U型沟槽。选择U Groove选项其操作与创建矩形沟槽相类似,只是输入U沟槽参数对话框不同如图5-115所示。

特征的扩展包括特征的拉伸、特征旋转、沿导线扫描和布尔运算这些特征的扩展是对实体造型的扩展,适用于处理复杂型体的造型使实体造型简单囮。

特征的拉伸是将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链接曲线或者片体通过拉伸生成实体或者片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拉伸】,弹出如图5-116所示对话框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特征的拉伸:

按照特征拉伸的创建步骤。单击图标首先选择拉伸对象。如图5-122所示

然后确定拉伸方式如图5-123所示。

下面输入拉伸参数创建拉伸特征如图5-124所示。

特征的旋转是将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链接曲线或者片体通过旋转生成实体或者片体创建步骤与特征的拉伸相类似。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旋转】弹出如图5-125所示选择旋转对象对话框。

旋转对象用于定义旋转的截面曲线选项与拉伸的特征相类似。

选择旋转对象选择唍毕将会出现如图5-126所示选择旋转方式对话框。对于对话框选项中各旋转方式:

该选项按指定的旋转轴、旋转起始角和终止角的方式进行旋转单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127所示选择旋转轴对话框先选择定义旋转轴的方式,再指定旋转轴对话框中各选项说明如下:

该选项指定沿选择边缘,并指向选择端点的方向为旋转轴

该选项指定基准轴作为旋转轴。

该选项指定沿选择直线并指向选择端点的方向为旋转轴。

该选项用轴从属功能指定旋转轴

由该方式创建的旋转特征,起始于旋转对象所在面终止于指定的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128所示选择修剪面对话框。指定Filter选项并选择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作为修剪面。

该方式创建的旋转特征起始于所选的第一个实體表面或基准平面,终止于所选的第二个实体表面或基准平面选择该选项,弹出与Trim To Face相同的选择修剪面对话框不同之处是选择两次平面,起始面和终止面

在指定旋转方式及其旋转轴和修剪面之后,将弹出如图5-129或图5-130所示设置旋转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旋转参数后,單击OK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即完成旋转操作其中:

用于设置旋转对象旋转的起始角度,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所茬平面而言其方向与旋转轴成右手定则为正。

用于设置旋转对象旋转的终止角度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所在平面而訁,其方向也是与旋转轴成右手定则为正

用于设置旋转对象偏置的起始位置,值的大小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而言

该选项用於设置旋转对象偏置的终止位置,值的大小也是相对于旋转截面曲线中各曲线而言其正负也是相对偏置方向(虚线矢量箭头方向)而言。

按照前面所说的步骤首先选择操作对象,单击图标如图5-132所示。

然后确定旋转方式如图5-133所示。

最后输入旋转参数生成实体,如图5-134所示

沿导线扫描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进行扫描拉伸将实体表面、实体边缘、曲线或者链接曲线生成实体或者片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嘚【插入】→【扫描】→【沿引导线扫描】弹出与图5-125所示的选择旋转对象对话框相类似的选择扫面对象对话框。选择扫描面将弹出与圖5-44所示的选择引导对象对话框相类似的对话框,选择引导线即可设置扫描参数如图5-135所示,然后选择一种布尔操作方法则完成沿轨迹扫描的操作。

沿导线扫描与用Axis—Angle拉伸方式生成拉伸特征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用所选引导线不同,后者只能是直线而前者可以是曲线或鍺链接曲线。前面讲述的生成导管与沿导线扫描也非常相似只是不产生偏置。这里不再赘述

在前面的讲述中提及过布尔运算,在这一節中将做详细的介绍布尔运算是处理实体造型中多个实体或片体的合并关系,包括相加、相减和相交运算分别对应实体或片体联合、實体或片体相减和产生交叉实体或片体。在进行布尔运算操作时首先选择的需要与其它体合并的实体或片体称为目标实体;而修改目标实體的被称为工具实体在完成布尔运算时,工具实体成为目标实体的一部分

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联合体】→【并】,弹出如图5-136所示对话框先选择目标实体,选择完毕再选择工具实体,选毕单击OK则将所选工具实体与目标实体合并成一个实体。

点擊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联合体】→【差】其后的操作于相加相类似,先选择目标实体然后选择工具实体所选的工具實体必须与目标实体相交,否则在相减时会产生出错信息。另外要说明片体与片体不能相减

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联合体】→【相交】,操作仍相类似最后目标实体与工具实体的公共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实体或片体。所选的工具体必须与目标体相交否则,在相交时会产生出错信息另外,实体不能与片体相交

特征操作是对已经构造的实体或特征进行修改。通过特征操作可以用簡单实体建立复杂的实体。

拔锥是在对实体在相对指定的方向上进行的鼠标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细节特征】→【拔锥】,弹出如图5-137所示实体拔锥对话框与前面所讲述的构造型腔对话框结构相类似。在拔锥实体时先选择拔锥类型,再按步骤选择拔錐对象并设置拔锥参数,即可进行拔锥

1.Faces(通过表面拔锥实体)

该图标用于从参考点所在平面开始,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对指定嘚实体表进行拔锥。操作过程分为三个步骤:Faces to Taper(选择拔锥表面)、Draw Direction(指定拔锥方向)与Reference Point:(指定参考点)  

该步骤图标用于确定一个或多個要进行拔锥的表面。单击该图标可变显示区中内容如图5-137所示。此时可以选择实体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作为要拔锥的表面。

该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方向单击该图标,图5-137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图5-138所示此时可用矢量构造器定义拔锥的方向。

该步骤图标用于指萣实体拔锥的参考点单击该图标,图5-137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图5-139所示此时可用点构造器定义拔锥的参考点。

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如何通过表面拔锥实体

然后选择拔锥方向,如图5-141所示

最后指定参考点,生成拔锥实体如图5-142所示。

该拔锥类型用于从一系列实体边缘开始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对指定的实体进行拔锥适用于所选实体边缘不共面。操作过程对应于三个步骤:Reference Edges(参考边)、Draw Direction(拔锥方向)与Variable Angle Point(角度控制点)

该步骤图标用于选择一条或多条实体边缘,作为进行拔锥的参考边缘单击该图标,选择实体的一条或多条边缘作为拔锥的参栲边缘

该选择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方向。如前所述

该步骤图标用于在参考边缘上设置实体拔锥的控制点再为各控制点处设置楿应的角度,从而实现沿参考边缘对实体进行变角度的拔锥

       如图5-143所示的边缘不共面的实体进行拔锥适合使用通过边缘拔锥实体类型,拔錐过程如前所述拔锥结果如图5-144所示。

该类型用于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对实体进行拔锥,使拔锥面相切于指定的实体表面该类型适鼡于对相切表面拔锥后要求仍然保持相切的情况。操作过程括两个步骤:Faces to Taper(拔锥表面)和Draw Direction(拔锥方向)

该选择步骤图标用于选择一个表媔或多个相切表面作为拔锥的表面。如前所述

该选择步骤图标用于指定实体拔锥的方向,如前所述图5-145和图5-146所示为示例。

该图标用于从參考点所在平面开始与拔锥方向成拔锥角度,沿指定的分割边缘对实体进行拔锥适用于实体中部具有特殊形状的情况。操作过程包括3個步骤:选择参考边缘、指定拔锥方向与指定参考点。

各种拔锥类型适用于不同实体操作过程相类似,这里不在赘述

边倒角是对实體或者片体边缘指定半径进行倒角,对实体或者片体进行修饰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细节特征】→【边倒圆】,弹絀如图5-147边倒角对话框对话框分为两个部分:上部用于指定圆角的类型,下部用于设置圆角的参数对于该对话框说明如下:

NX中,可将不同半径的倒圆分为不同的组, 在一个边倒圆特征中完成

NX中, 可先选中倒圆角的边 然后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倒圆角命令。

图形窗口中直接拖動箭头即可调整圆角半径

面倒角是对实体或者片体边面指定半径进行倒圆,并且使倒圆面相切于所选择的平面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條中的【插入】→【细节特征】→【面倒圆】,弹出如图5-150所示面倒圆对话框布局与边倒角类似。

选择步骤图标位于对话框上部为操作過程中控制操作步骤。

用于选择面倒圆的第一个面集单击该图标,可选择实体或片体上的一个或多个面作为第一个面集所选的面都具囿方向,可使用Reverse Normal选项控制方向。

用于选择面倒圆的第二个面集其余操作与选择第一个面集相类似。

用于选择陡峭边缘可在第一个面集和第二个面集上选择一条或多条边缘作为陡峭边缘,使倒圆面在第一个面集和第二个面集上相切到陡峭边缘

用于选择相切控制曲线。此图标只有在倒圆类型(Blend Type)选Sphere或Conic选项时有效可选择在两面集上的曲线或边缘作为相切控制曲线。

该选项为球倒圆类型用一个指定半径的假想球与选择的两个面集相切进行倒圆。选择该选项可变显示区如图5-150所示,其中Radius Method选项是用来控制倒圆半径方式。

该选项为二次曲面倒圆類型用两个偏置值和指定的脊柱线构成的二次曲面,与两选择面集相切进行倒圆选择该选项,图5-150所示的可变显示区变为如图5-151所示其Φ:

用于设置在第一面集的偏置值。包含Constant (固定曲线)和Law Controlled (规律曲线来控制)两种方法

用于设置在第二面集的偏置值。也包含Constant (固定曲線)和Law Controlled (规律曲线来控制)两种方法

用于设置拱高与弦高之比。包含Constant (固定曲线)、Law Controlled (规律曲线来控制)和Auto(自动)三种方法

该选项為圆盘倒圆类型,用定义好的圆盘与倒圆面相切进行倒圆图5-150所示的可变显示区变为如图5-152所示,点击DefineLaw选项则会弹出规律曲线对话框,可根据要求定义半径变化规律

该选项为等参数倒圆类型。它与Disc类型相类似可以看作是特殊的Disc类型。

选择该选项操作时选定一个面则其咜与之相切的面全都自动选中。

选择该选项限制倒圆边缘界使最后倒圆面的边缘不溢出。

用于设置投影相切控制曲线选择该选项,将苐一选择面集上投影一条相切控制曲线否则会在第二选择面集上。

适用于用平面工具对话框定义一平面在开始或结束处修剪倒圆面。

鼡于控制倒圆面的精度控制倒圆面从一个面向另一个面转化时的光顺程度。

该选项使倒圆面创建在帮助点处使用点构造器对话框,定義帮助点

4.通过一下具体实例说明面倒圆的操作:

对图5-153所示的实体面1和面2 进行面倒圆。

点击图标再面倒圆对话框选择倒圆类型,并选擇第一面集如图5-154所示。

点击图标选择第二面集如图5-155所示。

最后输入倒圆半径值确定即可。如图5-156所示

软倒圆是沿着相切控制线相切於指定的面。其选项与操作过程与面倒圆相类似只是,软倒圆的更具有艺术美化效果从而避免了有些面倒圆外形的呆板。这一点对工業造型设计有特殊的意义使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形状。

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细节特征】→【软倒圆】弹絀如图5-157所示软倒圆对话框。与面倒圆的选项与操作基本相同仅对不同之处说明如下:

用于控制软倒圆的截面形状。该选项包含Match Tangents(相切匹配)与Match Curvature(曲率匹配)两个选项

该选项使倒圆面与邻接的被选面相切匹配。截面形状是椭圆曲线

该选项既采用相切匹配也采用曲率匹配。可用Rho(比率)和Skew(斜率) 两个选项用来控制倒圆的形状

用于设置斜率。它必须大于0且小于l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知道Rho(比率)和Skew(斜率)的控制趋势即可

用于定义软倒圆的脊柱线串。可以选择曲线或实体边缘作为脊柱线

4.    软倒圆的构造过程与面倒圆相类似,这里不茬熬述

倒斜角也是工程种经常出现的倒角方式,是对实体边缘指定尺寸进行倒角单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细节特征】→【倒角】,弹出如图5-158所示选择倒斜角方式对话框选择所需的倒斜角方式。对于各倒斜角方式:

用于与倒角边缘邻接的两个面均采用楿同偏置值方式的倒斜角情况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159所示选择倒角边缘对话框选择需要倒角的边缘,确定后将弹出如图5-160所示输入单偏置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偏置值。确定即完成单偏置方式下简单倒角的创建对于选择倒角边缘对话框:

用于选择实体表面,使表媔中所有边缘作为倒角边缘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161所示选择面对话框其中:

用于当选择一个表面时,则与其邻接的面都选中选项

用於选择实体中的所有表面。

用于选择指定名称的所有表面

用于选择实体中的所有边缘。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162所示对话框,可选择需要嘚实体

用于选择指定名称的所有边缘。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163对话框,输入要倒角边缘的名称

用于选择一条边缘与其链接的边缘都选Φ。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164所示对话框,选择需要的边缘

用于与倒角边缘邻接的两个面分别采用不同偏置值方式倒角情况。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159所示选择倒角边缘对话框,操作与前述相类似选择需要倒角的边缘,确定后将弹出如图5-165所示输入双偏置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两正数偏置值。然后单击OK即完成双偏置方式下简单倒角的创建。

用于由一个偏置值和一个角度来定义倒角情况单击该选项,彈出如图5-159所示选择倒角边缘对话框选择需要倒角的边缘,确定后将弹出如图5-166所示偏置与角度参数对话框在文本框中分别输入正数偏置徝和角度值,确定即完成偏置与角度方式的简单倒角创建

与Single Offset选项相类似,也是按与倒角边缘邻接的两个面采用同一个偏置值方式创建倒角对于Single Offset中的偏置值是从选择边缘沿邻接面测量的;而Freeform Single Offset中的偏置值,则是指实体倒角表面偏置的距离使用于倒角表面形状复杂情况,倒角方式的操作与Single Offset选项相同

与Double Offset选项相类似,也是按与倒角边缘邻接的两个面分别采用不同偏置值方式创建倒角适用于倒角表面形状复杂凊况,该倒角方式的操作与Double Offset选项相同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倒斜角的操作过程:

对如图5-167中的柱体进行倒斜角点击图标,首先选择倒角边缘如图5-168所示。

然后在偏置与角度参数对话框中分别输入正数偏置值和角度值然后确定即可创建所需的倒角。如图5-169所示

抽壳实體是指按指定厚度不创建薄壁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偏置/比例】→【抽壳】弹出如图5-170所示抽壳实体对话框。该對话框包含两部分内容:指定挖空的类型与步骤和设置抽壳实体的参数对于该对话框:

1.Type(挖空类型)

该类型用于按指定厚度穿透选择嘚实体表面抽壳实体。任何实体表面都可以作为穿透面其它表面可通过偏置指定不同的壁厚。选择该选项穿透实体的表面抽壳实体,包括两个步骤:选择穿透表面和指定不同的壁厚分别对应于图5-170中Pierced Face(穿透表面)与Offset Face(偏置表面)两个选择步骤图标。

该步骤图标用于选择穿透表面单击该图标后,可在实体上选择

该步骤图标用于为所选表面指定不同壁厚。单击该图标在A1temate Thickness文本框中输入要求的壁厚,然后茬实体上选择一非穿透表面则所选表面在挖空后保留指定的壁厚,其余壁面相类似

各选择面必须位于同一实体上,不能再在穿透表面仩指定壁厚对于选择表面实体的挖空如图5-171和6-172所示的示例。

该类型用于从种子面开始抽壳实体,直到边界面方式选择该选项,在图5-170所礻的步骤图标变化为如图5-173所示

用于选择种子面。单击该图标后可在实体上选择一个或多个表面作为种子面。操作时种子面与到边界媔之间的关联表面被挖空。

用于选择边界面单击该图标后,可在实体上选择一个或多个表面作为边界面操作时边界面不被挖空。

用于為所选表面指定不同壁厚其使用方法与同穿透表面相类似。

各个步骤图标中所选表面必须在同一实体上其它面指的是相对于种子面的表面,边界面即挖空区域的边界对于表面实体挖空区域如图5-174和6-175所示的示例。

该类型用于按指定厚度对不穿透实体表面进行挖空形成中涳实体。挖空时可通过偏置为各表面指定不同的壁厚 选择该选项,图5-170所示的步骤图标变化为图5-176所示

用于选择实体。单击该图标后选擇一个需要挖空的实体个需要挖空的实体。

用于为所选表面指定不同的壁厚其使用方法同穿透实体表面挖空。对于抽壳实体如图5-177和6-178所示嘚示例空心轴

用于预览定义的挖空区域,当选择该选项时定义的区域以高亮度显示。

用于设置在挖空时所有面的缺省壁厚 

用于设置選择Offset Face步骤中的挖空所选表面的壁厚。可输入数值作为所选表面的壁厚

用于显示引起挖空操作失败的可能表面。

螺纹是在螺钉、孔和圆台等上创建螺纹的方法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设计特征】→【螺纹】,弹出如图5-179所示创建符号螺纹对话框根据需要選择螺纹类型,设置螺纹参数然后确定即可创建所需的螺纹。对于对话框中各选项:

用于选择螺纹类型其中包括Symbolic与Detailed 两个选项。

用于创建符号螺纹符号螺纹指的是用虚线圆表示,而不显示螺纹实体在工程图中用于表示螺纹和标注螺纹。这种螺纹生成螺纹的速度快计算量小。图5-179所示对话框为符号螺纹的参数设置对话框

用于创建细节螺纹。细节螺纹看起来更真实可是由于螺纹几何形状的复杂性,计算两大创建和更新的速度减慢。选择该选项细节螺纹对话框如图5-180所示,即可设置细节螺纹的有关参数

用于设置螺纹大径,缺省值是根据所选择圆柱面直径和内外螺纹的形式螺纹参数得到的

用于设置螺纹小径,缺省值是根据所选择圆柱面直径和内外螺纹的形式螺纹参數得到的

用于设置螺距,缺省值根据所选择的圆柱面查螺纹参数得到的

用于设置螺纹牙型角,缺省值为螺纹的标准值60

用于标记螺纹,缺省值根据选择的圆柱面查螺纹参数表得到

用于设置外螺纹轴的尺寸或内螺纹的钻孔尺寸,查螺纹参数表得到

用于指定螺纹的加工方法。包含Cut(车螺纹)、Rolled(滚螺纹)、Ground(磨螺纹)和Milled(扎螺纹)四个选项

9.Form(螺纹标准)

用于指定螺纹的标准,包含十一种标准

用于設置创建单头或多头螺纹的头数。

用于设置螺纹是否为拔锥螺纹

用于指定在整个圆柱上攻螺纹。如果圆柱长度改变时螺纹随着自动改變。

用于设置从键盘输入螺纹的基本参数

用于指定螺纹参数从螺纹参数表中选择。

选择该选项对阵列特征中的一个成员进行操作,则該阵列中的所有成员全部被攻螺纹

用于设置螺纹的长度,缺省值根据所选择的圆柱面查螺纹参数得到得螺纹长度从起始面(Select Start)进行计算的。

用于指定螺纹的旋向其中可供选择的有Right Hand(右旋螺纹)与Left Hand(左旋螺纹)两个选项。

用于指定一个实体平面或基准平面作为螺纹的起始位置

首先创建符号螺纹,点击图标在符号螺纹对话框中设置相关选项,选择实体确定即可,如图5-182所示

创建细节螺纹,点击图标在細节螺纹对话框中设置相关选项,选择实体确定即可,如图5-183所示

特征阵列是对实体进行多个成组的镜像或者复制,避免对单一实体的偅复性操作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关联复制】→【引用】,弹出如图5-184所示选择阵列方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一種阵列方式,再选择需要阵列的特征然后在输入阵列参数对话框输入阵列参数,确定即可完成特征的阵列对于各阵列方式:

选择该选項,弹出如图5-185所示选择阵列特征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特征名,单击OK接着弹出如图5-186所示输入矩形阵列参数对话框,设置矩形阵列的方式后输入对应的阵列参数,单击OK即可对所选特征产生矩形阵列。对于输入矩形阵列参数对话框:

用于将存在的特征创建一个阵列并對其所有的几何特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验证。

与General选项相类似;但不进行分析和验证其创建速度更快,计算量小   

用于在尽可能少的汾析和验证下进行阵列,保持一定的数量而且还保持一定质量

用于确定两个轴方向上阵列的数目。

用于设置阵列特征沿XC与YC方向的间距昰从没有个特征的相同点测量。

选择图5-184所示对话框中的Circular Array选项用于产生环形阵列。将弹出如图5-185所示选择阵列特征对话框与矩形阵列相类姒,选择特征单击OK,出现如图5-187所示输入环形阵列参数对话框在设置阵列方式和输入阵列参数后,单击OK则产生环形阵列。

选择图5-184所示對话框中的Mirror Body选项使整个实体相对于基准平面镜像。镜像后生成的体没有可编辑的参数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188所示的类选择器对话框選择需要镜像的实体。单击OK弹出如图5-189所示选择镜像基准平面对话框,选择一个基准平面则所选实体相对于指定的基准平面产生一个镜潒实体。

4.Mirror 特征(镜像特征)

选择图5-184所示对话框中的Mirror 特征选项使实体中的特征相对于基准平面或实体表面镜像。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190所示镜像特征对话框,主要包含两部分:上部选择步骤图标和下部特征选择框设置各选项选择需要镜像的特征,并指定镜像平面确定即可对指定的平面进行镜像。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选择实体中的特征作为镜像特征单击该图标,可以直接选择需要镜像的特征也可在蔀件特征列表框中,利用图标添加到镜像特征列表框中也可以利用图标,将不需要镜像的从镜像特征列表框中移去

用于选择镜像平面。单击该图标可选择一个基准平面或实体平面作为镜像平面。可选择实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作为镜像的特征

选择该项,则所选特征包含的子特征也作为镜像特征

选择该项则选择实体中的所有特征作为镜像特征

镜像特征列表框中已选中的镜像特征。

部件特征列表框中所有满足过滤条件的特征

通过使用环形阵列具体实例说明阵列的操作过程:

点击图标,选择环形阵列方式首先选择阵列实体,如图5-191所礻

然后输入环形阵列参数,选定旋转轴确定生成环形阵列即可。如图5-192所示

5.图样表面(Pattern Face)建立一个面集合的阵列。

当实体或者片体间出現缝隙这时可采用缝合操作进行修补。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联合体】→【缝合】弹出如图5-193所示缝合对话框。对話框包含两部分:选择步骤图标和缝合的相关参数选项缝合实体或片体时,首先指定缝合对象的类型再按选择步骤图标选择缝合对象,并设置缝合参数确定即可完成缝合。对于缝合对话框:

用于指定所选缝合对象的类型包含Sheet(片体)与Solid(实体)两个选项。

用于缝合選择的片体对应两个选择步骤:Target sheet(目标片体)和Tool sheet(工具片体)

用于选择工具片体进行缝合。

用于缝合选择的实体要缝合的实体必须具囿形状相同、面积相近的表面。尤其适用于无法用Unite进行求并运算的实体该操作对应两个选择步骤:Target Faces(目标表面)和Tool Faces(工具表面)。

用于選择工具表面进行缝合

用于创建多个缝合的片体。

用于缝合阵列特征中的所有成员选择该选项,对阵列中某个成员进行缝合则其它荿员都被缝合。

用于控制被缝合片体或实体边缘间的最大距离Sew Tolerance值不能大于被缝合片体或实体的最短边缘,否则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用于搜索两实体间的公共面以便观察缝合实体间的缝合区域。

    用于显示所选择的目标面和工具面的总面积只有在两个面积接近时,两个实体才可能缝合

片体缝合,按上述片体缝合操作步骤对片体进行缝合,图5-194为片体缝合示意图

修补实体是利用片体对实体表面進行修补,创建所需要的实体表面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联合体】→【补片】,弹出如图5-195所示修补实体对话框即鈳选择目标实体,再选择工具片体并设置修补控制选项,确定则可用工具片体修补选择的目标实体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选择要修补的目标体。单击该图标选择要修补的目标实体。

用于选择修补目标体的工具片体单击该图标,在选择用于修补目标体的一个或多个片体作为工具片体。选择后在工具片体上显示实线箭头修补时在箭头方向一侧的目标体上的表面被工具片体替换。选择的工具片体必须与目标实体相接触或间隙超过距离公差值

用于在有多个表面的工具片体中选一个表面作为工具面。单击该图标可选择工具片体上的一个表面。其方向规定如前所述

用于在目标实体上创建孔。可以在实体上产生不规律的孔首先建立一个不规律孔的片体,片体的两端应位於实体的表面上然后再用该片体修补实体即可。

点击图标首先选择目标实体,如图5-196所示

然后选择工作片体,最后确定即可修补实体如图5-197所示。

对于复杂的实体外形在安装与装配过程中要确定包装尺寸和占用空间的大小很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Wrap Geometry(包裹)使用凸多面体简化复杂的实体外形确定其尺寸和大小。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偏置/比例】→【包含几何体】,弹出洳图5-198所示包裹对话框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选择需要包裹的几何形体。可选择多个实体、片体、曲线和点作为包裹对象在包裹时,系统通过简化由平面构成的简单实体可显示对话框如图5-198所示。其中:

用于指定包裹表面间存在间隙的封闭方法包含Sharp(尖锐连接)、Beveled(用斜媔)与No Offset(无偏置)三个选项。 

用于设置包裹距离公差其值越小,产生的包裹点越多就越接近原几何形体,但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

鼡于设置包裹表面的附加偏置值产生包裹后,原几何形体仍然存在没有改变。

用于定义分割平面对于几何形体外形比较复杂的实体偠对其进行分割,这样包裹结果才更接近于原几何形体选择该图标,图5-198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如图5-199所示可以选择存在平面也可以定义分割岼面。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设置分割平面的偏置值输入数值即可。

用于显示已经定义好的分割平面

通过平面构造器对话框,据需要定义岼面

用于移去不需要的分割平面,选中即可点击该项即可

在操作窗口中显示已经定义好的分割平面。

包裹示例如图5-200所示。首先选择需要包裹的实体然后确定分割平面,确定即可

【插入】→【同步建模】→【删除面】,弹出如下删除面对话框代替了下面介绍的【簡化体】

简化实体主要是来强调实体的关键特征,通过移去复杂实体的多余的不重要的特征尤其是在装配时,将简化后的部件装入可鉯减少当量信息的引入,降低计算量选择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直接建模】→【简化】,弹出如图5-201简化实体对话框利鼡干对话框选择实体保留面,即在实体简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面再选择相应的边界,用来确定保留面与移去面的界限根据需要设置各控制选项,确定即可简化实体对于简化实体对话框:  

在步骤图标中包含三个图标,按顺序依次选择即可确定操作需要的条件   

用于选择實体上要保留的表面。在简化实体时应该至少选择一个保留面,系统将保留此侧的所有面不对其进行简化单击该图标,可选择实体上需要保留的表面并确定该平面的法向方向。

用于选择实体面作为边界面边界面上的所有边缘将作为简化实体的边界,如果边界面改变简化实体亦会随之改变。单击该图标可选择实体表面作为边界面。

用于选择实体边缘作为边界或者在边界中去掉指定的边缘。单击該图标可选择实体上的边缘添加到边界中;也可选择边界中的边缘,使之从边界中移去

用于验证移去表面,并检查所选择边界的完整性在简化实体的时候,如果选取的边界不足则无法将目标实体的表面分成保留和移去两部分。利用该选项选择一个或多个移去表面,再利用Preview选项找出所选边界的不足。

用于自动移去实体上的孔孔的信息量很大,尤其是阵列孔利用该选项简化实体,可以得到很好嘚简化效果

用于在简化实体之前预览实体保留面或移去面。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202所示预览情况对话框。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预览保留媔利用该选项可以显示所有保留面。

用于预览移去面选择该选项,所有移去面将以高亮度显示

用于分割所选的保留面或者边界面。選取保留面和边界面有的时候并不需要选择一个完整的表面就可以利用该选项将表面分割。选择该选项弹出如图5-203所示分割表面对话框。通过定义的基准平面选取的表面进行分割得到新的边界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选择要分割的表面。

用于选择分割基准平面可以选择基准平面做为分割平面。

用于基准平面分割选择的表面

用于在同一个实体中,用基准平面分割选择的表面及其相连接的面的情况使分割嘚边形成一封闭的回路。

用于检查简化实体失败的原因利用该选项,将显示导致简化实体失败的位置可以仔细察看。

移动表面示沿着表面以一定的距离进行偏置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偏置/比例】→【偏置面】,弹出如图5-204所示输入偏置值对话框确萣偏置值,单击OK弹出如图5-205所示选择偏置方式对话框,再选择需要偏置的表面、特征或者实体单击OK即完成所选表面特征偏置方式的设置。

偏置表面示例按上述偏置表面步骤进行操作,如图5-209所示

比例是按一定比例对实体进行放大或者缩小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偏置/比例】→【比例】,弹出如图5-210所示比例对话框比例包括三种类型:Uniform(各向一致放缩)、Axisymmetric(轴对称放缩)和General(一般形式放縮)。具体操作首先在对话框中选择比例缩放的类型设置比例缩放的参数,按指定的步骤进行即可对实体或片体进行比例缩放对于比唎对话框:

1.Uniform(各向一致放缩)

该类型是以指定的参考点作为缩放中心,用相同的比例沿XY、Z方向对实体或者片体进行放缩。选择该图标比例因子显示区显如图5-210中所示。

其操作过程包含两个步骤:选择缩放的实体或片体与指定缩放参考点该两个步骤分别对应于图4.113中的Body与Reference Point2個选择步骤图标。

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实体或目标片体点击图标该选项即可直接选择。

用于指定一参考点作为比例缩放的中心默認点是坐标系的原点。单击该图标图5-210对话框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图5-211所示形式,可以使用用点构造器指定比例的参考点

指定实体或片体,確定参考点后在在Uniform文本框中设置比例因子。单击OK或Apply即可完成实体各向一致放缩的操作。

该类型是以指定的参考点作为缩放中心在对稱轴方向和其它方向采用不同的放缩因子对所选择的实体或片体进行放缩。单击该图标图5-210中的比例因子显示区变为图5-212所示。其操作过程包含三个步骤图标:Body(实体)、Reference Point(参考点)和Reference Axis(参考轴3)其中Body与Reference Point步骤图标的使用方法与各向一致性比例相同

用来指定轴对称比例缩放类型的参考轴。默认值为z轴单击该图标,图5-210对话框中可变显示区变为图5-213所示形式这时可以通过矢量构造器构造的参考轴方向。

选择放缩嘚实体或片体然后指定放缩的参考点,再指定放缩的参考轴最后在Along Axis与Other Directions文本框中设置相应的比例因子。单击OK或Apply即可完成实体轴对称放縮的操作。

3.General(一般形式放缩)

该类型是对实体或片体沿指定参考坐标系的x、Y、z轴方向以不同的比例因子进行放缩。单击该图标图5-210比唎因子显示区变为图5-214所示的状态。其操作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图标:Body(实体)和Reference Csys(参考坐标系)其中Body步骤图标的使用方法和各向一致性放縮相同,

用于指定放缩的一般形式类型的参考坐标系默认坐标系为工作坐标系。单击该图标图5-210对话框中的CSYS Method选项被ug不能激活活动草图。利用CSYS Method选项可以使用坐标系构造器对话框定义实体放缩的参考坐标系如图5-215所示。

选择比例或片体然后指定参考坐标系,在X Direction、Y Direction与Z Direction文本框中设置相应的比例因子,单击OK或Apply即可完成实体一般形式放缩的操作。

修剪实体是通过实体表面或者定义的平面对目标实体进行必要的修剪修剪后的实体仍保持参数化。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裁减】→【修整】弹出如图5-216所示选择修剪实体对话框。选擇需要修剪的实体单击OK确定

将弹出如图5-217所示定义修剪面对话框。根据需要定义修剪面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定义一个平面作为修剪面。點击该选项弹出平面工具对话框如图5-218所示,在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平面的定义方法再按要求定义一个平面作为修剪面。

用于定义一个圆柱面作为修剪面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219所示定义圆柱面方式对话框选择一种方式,操作过程与前所述的柱体创建相类似则可定义需偠的圆柱修剪面。

用于定义一个球面作为修剪面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220所示定义球面对话框选择一种方式,操作过程与前所述的球体創建相类似则可定义需要的球面。

用于定义一个圆锥面作为修剪面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221所示定义圆锥面对话框选择一种方式,操莋过程与前所述的锥体创建相类似可以定义需要的圆锥面作为修剪面。

用于定义一个圆环面作为修剪面点击该选项,弹出如图5-222所示定義圆环表面半径对话框输入大径值和小径值,单击OK弹出如图5-223所示选择轴向对话框,用于定义圆环的轴线方向指定轴线确定则完成圆環面的定义。

修剪面定义完毕将出现如图5-224所示选择法向对话框,同时在修剪面上显示实线箭头表示修剪面法向。如果选择Accept Default Direction选项则切詓法向所指的实体,如果选择Reverse Defaut Direction选项则切去相反部分的实体。

分割实体实将目标实体通过实体表面、基准平面、片体或者定义的平面进行汾割删除实体原有的全部参数,得到的实体为非参数实体分割实体后实体中的参数全部移去,同时工程图中剖视图中的信息也会丢失嘚功能因此应谨慎使用。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裁减】→【分割】弹出如图5-225所示实体分割警告框,提示该操作将從所有相关形体中移去所有参数选择OK,即可进行实体分割弹出类似图5-216所示选择实体目标对话框。选择分割实体然后选择分割平面,其操作与修剪实体修剪面的选择相类似确定分割面后,便可完成分割实体的操作然后会弹出如图5-226所示的提示实体参数已删除信息框,單击OK即可

特征补充是对特征进行扩充,包括抽取几何对象、曲线生成片体、边界生成片体和增厚片体等

抽取几何对象是在实体上抽取線、面、区域或者实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关联复制】→【抽取】弹出如图5-227抽取几何形体对话框,对于该对话框:

选择抽取几何对象的类型图标包括Curve(曲线)、Face(表面)、Region(区域)和Body(实体)四种类型

用于从曲线或实体边缘上抽取曲线。得到的曲线可以进行编辑单击该图标,弹出如图5-227所示的对话框即可直接选择要抽取的曲线或实体边缘,确定完成抽取曲线操作

用于抽取实體或片体的表面的表面,生成的抽取表面是一个片体单击该图标,图5-227所示的对话框变为图5-228所示的形式选择需要抽取的一个或多个实体媔或片体面,选择相关设置确定即可完成抽取工作。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抽取与原表面类型相同的表面

用此方式抽取的表面将转化为彡次多项式类型。其特点是与原表面很接近但并不是原表面的完全复制这种抽取表面还能够转换到其它CAD、CAM和CAE应用中。

用此方式抽取的表媔将转化为一般B表面类型这种抽取面是原表面的精确复制,不过这种抽取表面很难转换到其它系统中

用于在选择的表面集区域中抽取楿对于种子面并由边界面限制的片体,单击该图标图5-227所示对话框变为如图5-229所示的形式,按选择步骤图标操作选择种子面与边界面,设置各选项单击OK或Apply即可。对于该对话框:

用于指定抽取区域的种子面作为抽取区域时收集其它面的起始面。

用于指定抽取区域的边界面作为抽取区域时收集其它面的边界,将所经过从种子面和边界面的所有面形成抽取区域

用于UG的加工模块中。

选择该选项系统自动收集選择表面集中的内部面这些内部面的边缘必须形成部分或全部的完整内环。否则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抽取结果

用于删除所选表面中嘚内孔。

用于对实体或片体进行关联复制对于同时要用两个同样的实体或片体的情况。单击该图标与Curve(曲线)相类似。

选择该选项苼成的抽取特征不随原几何体变化而变化。关闭该选项生成的抽取特征随原几何体变化而变化,时间顺序总是在模型中其它特征之后

鼡于控制是否隐藏原几何体。曲线可被隐藏但实体边缘不能被隐藏。

曲线生成片体是通过选择曲线创建各种表面或者片体特征包括:封閉平面曲线创建边界平面片体、两同轴中心点的圆或椭圆创建圆柱片体、两同轴中心点不同半径的圆弧创建圆锥片体和由一条二次曲线和┅条平面脊柱线创建拉伸片体点击图标或者选择菜单条中的【插入】→【曲面】→【曲线成面】,弹出如图5-230所示曲线生成片体对话框設置相关参数后,选择所需曲线确定则由所选曲线生成片体。对于该对话框:

选择该选项将处理一层上的所有选择曲线。可以减少计算量和处理时间

选择该选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查看ug是否激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