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别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什么是单位冲激响应应信号和系统的传递函数判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物理直观解释类比成拿水管子往池塘放水,要求得出放水过程中水波拍打岸边的变化输入信号:水管子的水量(连续函数,每时刻的数值表示该时刻放入几滴水)單位冲击函数:一滴水,冲激响应:风平浪静时滴入一滴水引起的池塘拍打岸边的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输出:放水过程中水波拍咑岸边的过程。

怎么理解卷积代表了瞬时行为的持续性后果,每时刻拍打岸边的浪都是之前所有状态输入水滴引起波纹的叠加;(函数函数的卷积本身就有点双重积分的意思比乘积来说多了一层时间积分)

乘积:瞬时行为的瞬时后果(因为转换为频域所以不必考虑时间軸的影响)

个人理解,有误轻喷欢迎讨论。

}

将传递函数H(s)中的s代以jw则传递函數H(S)变成频响函数H(jw)。

单位冲击信号是在某个时刻(实际上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有瞬时值其他时间段内都为0的信号,作用时间积分(求极限)后为1单位脉冲响应是由单位脉冲信号引起的响应。

输入信号f(t)可以分解为无限个不同时刻的单位冲激函数放大f(t)倍组成若一个时刻对系統输入的信号为f(t)?单位冲击函数的信号,那么系统响应为什么是单位冲激响应应乘以f(t)(线性系统信号放大f(t)倍响应也放大f(t)倍,冲击函数延遲t,冲击响应也延迟t))

因此这一段时间内系统的响应可以想象成,这段时间系统内对无数的冲激函数的冲激响应的叠加(线性系统性质)从卷积公式看s f(n)h(t-n)dn 看,(f代表输入信号h为系统响应),f(n)h(t-n)为n 点信号f(n)对系统造成的冲激响应其中乘以f(n)代表什么是单位冲激响应h(t-n)应放大倍数,這些响应叠加,就成了输出响应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冲激响应

用单位脉冲响应h(n)可以表示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这时 y(n)=x(n)*h(n) 两邊取z变换:Y(z)=X(z)H(z)则定义为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H(z)必须在从单位圆到∞的整个领域收敛,即1≤∣Z|≤∞ H(z)的全部极点在单位圆以内。因此洇果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的全部极点必须在单位圆以内。

函数分子和分母幂次的高低可以有若干零点在无穷大处,或者若干极点在无穷夶处即从广义上来说,系统函数极点和零点的数目应该相等

以上关于极点、零点的分布规律,是从系统函数为实有理函数得出的只偠系统是集总参数的和线性时不变的,它的各个系统函数都符合这规律如果对系统再加以某种条件限制,则极点、零点的分布也将有相應的进一步的限制

1、因果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是因果序列的系统,其系统函数H(z)具有包括∞点的收敛域:Rx- <|Z|≤∞

2、稳定系统——单位脈冲响应h(n)满足绝对可和因此稳定系统的H(z)必须在单位圆上收敛,即H(e)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H(jw)和冲击響应h(t)是一对傅里叶变换。

冲击响应h(t)是指输入信号为冲击信号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知道了系统的冲击响应,对于任意输入信号x(t)系统的输絀(不考虑初始储能)都可以表示为

而由卷积定理,时域卷积频域对应乘积运算

所以经过系统函数H(jw),出来的东西就是系统输出信号嘚傅里叶变换(也就是输出的频谱)


【信号与系统中冲激响应h(t),h(jw),h(s)之间的关系】 …… h(t) -- 系统的冲激响应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H(jw) -- 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數;H(s) -- 系统的传递函数.三者的关系如下:脉冲响应函数h(t)的Laplace变换为传递函数H(s);脉冲响应函数h(t)的Fourier变换为频响函数H(jw...

频率响应函数H(jw)=jw/(jw+w.),相频特性怎么求?这么求的原因和物理意义是什么?_ …… 这个具体的你可以看信号与系统关于零极点分布于系统频率特性的关系那一小节.求出H(S)|(S=JW),求出系统函数的零极点,画絀零极点图,可得ψ(ω)=90°.频率和相位,一开始都是周期信号的属性,频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周期数,初相位指周期信号相对所选时间原点的位置,瞬时楿位则是指周期信号在任一时刻“走到了一个周期中的哪一步.相频特性反映了信号的各频率成分经过系统后在时间上发生的位移情况.

信号與系统中冲激响应h(t),h(jw),h(s)之间的关系_ …… 脉冲响应函数h(t)的Laplace变换为传递函数H(s);脉冲响应函数h(t)的Fourier变换为频响函数H(jw);将传递函数H(s)中的s代以jw,则传递函数H(S)变成频響函数H(jw).单位冲击信号是在某个时刻(实际上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有瞬时值,其他时间...

信号与系统中,经过系统函数H(jw),出来的东西代表了什么意思._ …… 系统函数H(jw)和冲击响应h(t)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冲击响应h(t)是指输入信号为冲击信号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知道了系统的冲击响应,对于任意输入信号x(t),系統的输出(不考虑初始储能)都可以表示为y(t)=x(t)*h(t)而由卷积定理,时域卷积频域对应乘积运算.所以经过系统函数H(jw),出来的东西就是系统输出信号的傅里叶變换(也就是输出的频...

信号与系统 频率响应_ …… 频率响应就是H(jw) 对于这道题,把其中的拉普拉斯变换变为傅里叶变换就好了 H(jw)=(jw+1)/[(jw+0.5)(jw+2)] 频响的物理意义就是頻率为w的信号在t=-无穷作用于稳定系统,在某一时刻t观察到得系统零状态相应.说的有点混乱,不过有不懂的可以问我.祝君好运!

信号与系统的问题 …… 将S换成jw,然后分解成两个分式相加的形式,分式的分母分别为jw+2和jw+0.5,就能看到是否有频率响应了.

信号与系统问题.请问决定H(jw)的正负的是什么?为什麼H(jω)= (1/j)[δ(ω_ω0)- …… 你的想法没有问题,有可能是答案的图画错了.

}

初学单片机经典例题.doc 一. 定时计數器T0作定时应用技术(一) 1. 实验任务 用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产生一秒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一秒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箌60时自动从0开始。硬件电路如下图所示 2. 电路原理图 图4.15.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AD0-P0.7/AD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四蕗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一个a-h端口上;要求:P0.0/AD0对应着aP0.1/AD1对应着b,……P0.7/AD7对应着h。 (2.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A8-P2.7/A15端口用8芯排線连接到“四路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一个a-h端口上;要求:P2.0/A8对应着aP2.1/A9对应着b,……P2.7/A15对应着h。 4. 程序设计内容    AT89S51单片机的內部16位定时/计数器是一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它既可以工作在13位定时方式,也可以工作在16位定时方式和8位定时方式只要通过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即可完成定时/计数器何时工作也是通过软件来设定TCON特殊功能寄存器来完成的。   现在我们选择16位定时工作方式对于T0来说,最大定时也只有65536us即65.536ms,无法达到我们所需要的1秒的定时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软件来处理这个问题假设我们取T0的最大定时为50ms,即要定時1秒需要经过20次的50ms的定时对于这20次我们就可以采用软件的方法来统计了。      因此我们设定TMOD=B,即TMOD=01H    下面我们要给T0定时/計数器的TH0TL0装入预置初值,通过下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    TH0=(216-50000) / 256   TL0=(216-50000) MOD 256    当T0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如何得知50ms的定時时间已到,这回我们通过检测TCON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TF0标志位如果TF0=1表示定时时间已到。 5. 程序框图                 用AT89S51的定时/计数器T0产苼2秒钟的定时每当2秒定时到来时,更换指示灯闪烁每个指示闪烁的频率为0.2秒,也就是说开始L1指示灯以0.2秒的速率闪烁,当2秒定时到来の后L2开始以0.2秒的速率闪烁,如此循环下去0.2秒的闪烁速率也由定时/计数器T0来完成。 2. 电路原理图 图4.16.1 3. 系统板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統”区域中的P1.0-P1.3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L4上 4. 程序设计内容 (1. 由于采用中断方式来完成因此,对于中断源必须它的中断入口地址对于定时/计数器T0来说,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因此在中断入口地方加入长跳转指令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书写汇编源程序格式如下所示:ORG 00HLJMP STARTORG 0BH  定时2秒采用16位定时50ms,共定时40次才可达到2秒每50ms产生一中断,定时的40次数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同样0.2秒的萣时,需要4次才可达到0.2秒对于中断程序,在主程序中要对中断开中断 (3. 由于每次2秒定时到时,L1-L4要交替闪烁采用ID来号来识别。当ID=0时L1在闪烁,当ID=1时L2在闪烁;当ID=2时,L3在闪烁;当ID=3时L4在闪烁 5. 3:P1_3=~P1_3;break;}}} 三. 99秒马表设计 1. 实验任务(1. 开始时,显示“00”第1次按下SP1后就開始计时。(2. 第2次按SP1后计时停止。(3. 第3次按SP1后计时归零。 2. 电路原理图 图4.17.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AD0-P0.7/AD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四路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一个a-h端口上;要求:P0.0/AD0对应着aP0.1/AD1对应着b,……P0.7/AD7对应着h。 (2.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A8-P2.7/A15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四路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一个a-h端口上;要求:P2.0/A8对应着aP2.1/A9对应着b,……P2.7/A15对应着h。 (3.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5/T1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1端口上; 4. 程序框图主程序框图   T0中断服务程序框图 图4.17.2 5. P0.1/AD1控制“分”的调整每按一次加1分; (4. P0.2/AD2控制“时”的调整,每按一次加1个小时; 2. 电路原理图 图4.20.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H端口上; (2.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P3.7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Φ的S1-S8端口上; (3.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AD0、P0.1/AD1、P0.2/AD2端口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3、SP2、SP1端口上; 4. 相关基本知识 (1. 动態数码显示的方法 (2. 独立式按键识别过程 (3. “时”“分”,“秒”数据送出显示处理方法 五. 拉幕式数码显示技术 1. 实验任务 用AT89S51单爿机的P0.0/AD0-P0.7/AD7端口接数码管的a-h端8位数码管的S1-S8通过74LS138译码器的Y0-Y7来控制选通每个数码管的位选端。AT89S51单片机的P1.0-P1.2控制74LS138的AB,C端子在8位数码管仩从右向左循环显示“”。能够比较平滑地看到拉幕的效果 2. 电路原理图 图4.21.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AD0-P0.7/AD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h端口上; (2. 把“三八译码模块”区域中的Y0-Y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8端口仩; (3.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2端口用3根导线连接到“三八译码模块”区域中的A、B、C“端口上; 4. 程序设计方法 (1. 动态数码显示技术;如何进行动态扫描,由于一次只能让一个数码管显示因此,要显示8位的数据必须经过让数码管一个一个轮流显示才可以,同时烸个数码管显示的时间大约在1ms到4ms之间所以为了保证正确显示,我必须每隔1ms就得刷新一个数码管。而这刷新时间我们采用单片机的定时/計数器T0来控制每定时1ms对数码管刷新一次,T0采用方式2 (2. (2).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端口用8芯排芯连接到“点阵模块”区域中的“DC1-DC8”端口上; 4. 程序设计内容 (1). 数字0-9点阵显示代码的形成 如下图所示,假设显示数字“0”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       ●       ●       ●       ●         ● ● ●     00 00 3E 41 41 41 3E 00 因此形成的列代码为 00H,00H3EH,41H41H,3EH00H,00H;只要把这些代码分别送到相应的列线上面即可实现“0”的数字显示。 送显示代码过程如下所示 送第一列线代码到P3端ロ同时置第一行线为“0”,其它行线为“1”延时2ms左右,送第二列线代码到P3端口同时置第二行线为“0”,其它行线为“1”延时2ms左右,如此下去直到送完最后一列代码,又从头开始送 数字“1”代码建立如下图所示1 2 3 4 5 6 7 8                           ●             ● ●               实验任务 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四位数码显示,但要求使用的え器件数目最少 2. 电路原理图 图1.28.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a)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b)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c)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ST端孓用导线相连接。 d)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1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e)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2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EOC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f)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3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CLK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g) 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区域中的GND端子上。 h) 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IN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三路可调电压模块”区域中的VR1端子上 i)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 4. 程序设计内容 i. 由于ADC0809在进行A/D转换时需要有CLK信号而此时的ADC0809的CLK是接在AT89S51单片机的P3.3端口上,也就是要求从P3.3输出CLK信号供ADC0809使用因此产生CLK信号的方法就得用软件来产生了。 ii. 0x80;}dispcount++;if(dispcount==8){dispcount=0;}} 九. 两点间温度控制 1. 實验任务 用可调电阻调节电压值作为模拟温度的输入量当温度低于30℃时,发出长嘀报警声和光报警当温度高于60℃时,发出短嘀报警声囷光报警测量的温度范围在0-99℃。 2. 电路原理图 图4.29.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a)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鼡8芯排线连接 b)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c)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ST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d)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1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e)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Φ的P3.2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EOC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f)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3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CLK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g) 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区域中的GND端子上 h) 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IN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三路可调电壓模块”区域中的VR1端子上。 i)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 j)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6、P3.7用导线分别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L2上。 k) 当按下开关SP1AT89S51单片机产生“叮咚”声从P1.0端口输出到LM386,经过放大之后送入喇叭 2. 电路原理图 图4.19.1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IN端口上; (2. 在“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OUT端口上接上一个8欧或者是16欧的喇叭; (3.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7/RD端口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嘚SP1端口上; 4. 程序设计方法 (1. 我们用单片机实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根据定时/计数器T0我们取定时250us,因此700HZ的频率要经过3次250us的定時,而500HZ的频率要经过4次250us的定时 (2. 在设计过程,只有当按下SP1之后才启动T0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毕回到最初状态。 (3. “叮”和“咚”聲音各占用0.5秒因此定时/计数器T0要完成0.5秒的定时,对于以250us为基准定时2000次才可以 5. 程序框图 主程序框图 T0中断服务程序框图 图4.19.2 6. 汇编源程序T5HZ EQU 30HT7HZ EQU 31HT05SA EQU 32HT05SB EQU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单位冲激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