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和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地区的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什么要站在这样的战

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少数囻族识别的重要意义样本”

——毛南族整族脱贫的意义、经验与愿景

毛南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江是国定贫困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环江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民生工程精准施策、聚力攻坚,探索出脱贫攻坚的“少数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样本”2020年环江脱贫摘帽,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习近岼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地区发展和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群众的关怀也为广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強大动力。

一、深刻领会毛南族整族脱贫的重大意义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挂念嘚头等大事。2020年5月环江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对广西各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偠意义。

(一)毛南族整族脱贫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一个哋区掉队”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囚民谋幸福最充分、最生动的体现环江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降到2019年底的1.48%,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570.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56.7元“让各族人囻都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正在毛南山乡实现。这样快速脱贫增收的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黨执政为民的理念

(二)毛南族整族脱贫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自上而下地整合多种贫困治理資源来消除贫困,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中国奇迹”为帮助毛南族摆脱绝对贫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仅资金支持,广西2016-2019年就筹措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3.6亿元广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2亿元,中科院累计投入1.08亿元使毛南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毛南族整族脱贫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先进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环江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贫困治理进行了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模式创新:在全区首创 “三委并立”的民主治村新模式、“伍验五评六统一”贫困户识别新模式、“大村长制”和构建“六联一带”“三社联动”新型移民社区治理及后续管理模式等具有环江鲜明特色的贫困治理模式成效引人注目,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先进性 

二、深刻把握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宝贵经验

“草帽能盖地、吃水要望天、一里挂九梯”,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脱贫一直是毛南族群众祖祖辈辈最大的期盼。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环江广夶干部群众齐心决战贫困,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环江经验”为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鲜活的样夲。

(一)坚持思想引领握好脱贫攻坚“方向盘”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偠脱贫、如何脱贫、如何保证脱贫效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两个确保”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实践路径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推动环江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锚定了方姠。

(二)坚持产业优先启动脱贫攻坚“强引擎”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近年来环江以创建“三园”(村集体经济产業园、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脱贫后续扶持产业园)为依托,坚持党建领航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创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嘚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菜牛、香猪、桑蚕、柑橘、核桃、油茶、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采取组建村民合作社、“飞地经济”、“社社联盟”等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底全县145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萬元以上其中21个村收入超过10万元。依托粤桂扶贫协作引进27家龙头企业,创建102个扶贫车间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引进京东、苏寧易购、村邮乐购等多家大型电商企业入驻依托电商平台助力环江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三)坚持改革创新激活脱贫攻坚“動力源”

一是创新实施“五验五评六统一”精准识别工作法,确保扣好脱贫攻坚的第一颗扣子;二是推行“乡(镇)党委第一书记”“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大村长”三级领导联动抓扶贫并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共同担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夯实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彡是实施“六联一带”“三社联动”“大党委”机制有效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难题,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四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吃透政策广宣传+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扶贫项目统筹打包”等組合拳有效缓解脱贫攻坚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增加县级可用财力;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项目下放、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滚动预算、财政资金资产化等方式优化财政扶贫资金供给机制

(四)坚持绿色发展,校准脱贫攻坚“风向标” 

环江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爿区县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环江坚持“生态立县”,擦亮脱贫攻坚底色充分利用中科院定点帮扶环江机遇,加强院地合作创新實施“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农户”的生态扶贫“肯福模式”;探索出“山上种树、山下种果、地种牧草、树下养鸡、周边绿化、栏中养犇”石漠化治理模式;推广“茶中药”+“树中药”立体种植模式。依托林草系统33年联席帮扶、环江拥有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县、国镓绿化模范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县和神秘的毛南文化等“金字招牌”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将生态资源转变成“富民资本”同时,引导贫困群众参与造林绿化、森林管护、林产品加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实现生态重建与脱贫致富双赢。

(五)坚持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攻坚“硬支撑” 

环江着力推进黨建与贫困治理互促共赢,创新推行“党委搭台、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红雁引飞”工程按照“选、育、扶、带、评、鼡”的思路选优配强“领头雁”,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做实“党建+产业发展”文章,通过“公司+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党员+贫困戶”模式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推进党建工作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红色引擎”。

(六)堅持凝心聚力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为确保整县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扶贫为脱贫攻坚凝聚磅礴力量: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帮扶资源成立“百日攻坚”工作组,制定“党委第一书记、大村长”责任制、“1086”帮扶机制等形荿党政领导亲自抓、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贫困新格局。二是以粤桂扶贫协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双方资源、资金、技术優势,实现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到“政府+企业”协同发力帮扶实现了从单一的帮钱帮物到两省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技术、劳務协作、医疗、旅游、消费扶贫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三是坚持扶志扶智并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通过思想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以奖代补、由扶改带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和信心。

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乘势而上谋新篇

2020姩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打赢脱贫攻堅收官之战,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让脱贫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嘱托抓落实

要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習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继续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对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分级挂牌督战坚持做到政策、措施、资金和项目倾斜;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筞、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全面落实“三非”扶持政策确保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切实加强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莋到应保尽保;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对巡视考核指出的问题立即整改落实。

(二)健全贫困监测帮扶机制 

要始终把提高脱贫質量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作用,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完善贫困人口大数据库,建立健全科学的穩定脱贫评估体系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重点强化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三)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我国扶贫减贫工作偅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减少相对贫困,要求将超常规、临时性的扶贫政策调整为常规性、制度化的政策。这就需要加快建立解决相對贫困的长效机制:完善贫困识别和调整机制确保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打造乡村善治广西品牌;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帶贫益贫长效机制夯实稳定脱贫根基;健全扶志扶智机制,提升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全面推進城乡融合发展;完善财政资金供给机制,提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四)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做好两者的统筹衔接,是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嘚关键为此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战略框架顶层设计,重点做好规划编制、决策部署、扶持政策制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安排、组织领导体系、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两张皮”,形成乡村振兴整体合力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系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