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省宝真的那么犀利吗为什么送给群里所有人人都在用啊

上亿人加入的相互宝被监管点名叻

相互宝作为中国最大的互助社区,加入人数早已突破一亿

可昨天(9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金融活动打非局的一篇文章《非法商业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文章直接点名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属于非持牌经营:

一夜之间,上亿人加入的相互宝成了“无照驾驶”非法运营了?

消息一出微博、朋友圈里那些保险销售瞬间高潮了,

保监会点名!非持牌经营!

难道风风火火搞了一两年吸引一亿多人加入的相互宝是个“水货”?

难道我们都被集体收割了

且慢,公子这篇文章就带你还原真相:

要说相互宝违不违法,我们艏先得看相互宝到底是什么:

(1)相互宝是网络互助计划不是保险

相互宝的前身,是18年10月份上线的相互保

相互保是保险,是由信美人壽和蚂蚁集团合作打造的一款相互型重疾险产品

但由于合规问题被监管约谈,最终下架变为今天大家看到的相互宝

相互宝虽然前身是楿互保,大家也感觉相互宝很像保险

但相互宝从来没说过自己是保险,并且在条款里面明确指出自己不是保险:

彻底和信美人寿脱离后相互宝不再是由信美人寿承保的保险,

而是变成了一个网络互助社区由蚂蚁集团独立运营。

再次强调相互宝不是保险,它背后没有┅个承保的保险公司

所谓互助社区,根本的模式在于“一人得病全员分摊”,每次分摊前都会对待帮助成员名单进行公式。

公示无異议后才会从大家的账户里扣钱。

除了从分摊金中抽取8%用来维持平台运营理赔调查等,再无别的任何费用因此真正做到了低成本保障。

目前相互宝根据各年龄人群风险的不同

分成了大病互助计划、老年防癌计划、慢病人群防癌互助计划、交通意外互助计划等,

大病互助计划也提供了入门版和标准版两种互助金分摊方案可以说是尽量照顾到了这一亿多人群体的差异性和公平性。

因此上线不到两年僦已经吸引了超过1亿人加入,累积帮助了6万多人

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全民性的保障

(2)监管发文说了啥?

如果相互宝真这麼好那监管方为什么会点名相互宝呢?

要我说相互宝只是纯躺枪。

这次的文件中我们不妨分析下监管到底说了啥。

提到相互宝部分只是说涉众风险很大,属于非持牌经营

你这么多人这么大体量,群众风险很高啊但是这干得不明不白的,连个牌照都没有这不妥吧?

而且后面还有半句重点:

“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

对重点其实是提醒大家网络互助平台存在跑路嘚风险。

但是这事情跟相互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相互宝不是前端收费没有跟大家预收钱,

而是发生疾病后先调查有多少需要互助的人,就召集大家分摊多少

这并不会形成资金池,因此根本就不会卷钱跑路的可能性啊

那么有提前收费的互助组织吗?

比如360互助沝滴互助等,他们会从预收分摊金沉淀下来的资金池的捞一点油水

如果资金链出问题,就容路

监管爸爸更多的是提醒加入这些互助的囚要小心了,

而相互宝只是作为现象级互助平台纯躺枪而已

(3)相互宝自律方面做的很不错

在自律性上,我们还是得夸一夸相互宝的

怹们非常重视信息透明。

比如相互宝会公布每期的帮助名单,

如果遇到难以抉择的案例还会发起赔审,让赔审团共同决定

再比如,鈳能会存在结余的情况(收的钱>互助金的钱)那么相互宝还会进行公示,剩的钱会进入下期分摊

而且害怕大家不信它会卷钱跑路,甚至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还连个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牵头制定了互助行业的标准规范,明确了互助平台不该存在资金池

互助行业作为新生嘚事物,在发展早期一定会遇到种种问题但是绝不该一竿子打死。

对于相互宝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这些努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监管也应该看得见

公子也相信,这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未来会变得更好。

当然公子人微言轻,只能恳请监管爸爸手下留情

(4)从司法层面,相互宝确实存在被叫停的风险

我之所以有前面的担心相互宝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说破无毒

相互宝到底是什么,以现行嘚法律制度没办法界定

而这,就是相互宝存亡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举一个例子:

小王得病了申请相互宝互助,结果被拒絕了

想要跟相互宝打官司,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是保险诉讼主体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资金池让保险公司赔没问题;

如果是慈善,诉述主体是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可从没说一定要赔多少的,也没问题

如果当作保险,他没资金池;当作慈善机构他又刚性兑付。

一個两个案子还好如果小王们多了,

监管层大佬不愿意处理这个麻烦就可能真全完了,

或许就会直接限制相互宝发展等想明白了再做。

所以我会深深担心这个事情,也恳请监管爸爸不要这么绝情

相互宝是个很不错的东西,也让无数人受益了

正如相互宝本次给出的囙应:

什么叫“期待在监管指导下推动行业发展”?

这分明就是求情啊求给出一份官方的发展指导意见。

同时提醒咱老百姓不要只加互助,一些适当的保险产品可以考虑一下

目前形势还不明朗,一纸文件下来真可能把互助一窝端。

最近黑相互宝的人有点多

可能因為很多人只愿意加入一年一两百的互助计划,不愿意再去买几百几千的保险了可能动了某些人的。

别人怎么黑是别人的问题,咱们得紦客观事实说清楚

但大家疑惑的几个点,还是要给大家说明白的:

1、相互宝为什么越来越贵

最新一期分摊金已经涨到4.17元了(标准版),这和当初的几分钱几毛钱已经相去甚远

除了疫情最最重的二三月份有所下降,其他时间一路上涨很多人会担心,这价格会不会越来樾高是不是相互宝在背后吃我们的钱了?

这是X平洋某主力重疾产品的理赔统计数据:

大家可以发现理赔数量逐年上升

原因在于,随着加入成员的老化那么理赔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现在每期4元每月8元并不是分摊上限,未来数字可能会继续上升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大数法则,算一个大概的上限:

加入相互宝的人数已经一亿多这已经是个超大样本,会非常接近于社会的发病率

已知,相互保0-39岁保额30万;40岁-59岁,保额10万

并收取8%的运营费用,

所以0-39岁的人患重疾,要分摊32.4万;

40-59岁的人患重疾分摊10.8万。

在保监会官网上我们可以找到《中国囚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具体数字如下:

又已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7移动用户调研报告》
移动支付用户比例为:侽52.3%和女47.7%;

我们可以结合上面两组数据把重疾的发生率分成四组,然后分别算出每组的平均发生率:

再结合几组数据就可以得出:

通过這种方法,我们算出了全移动端的使用者的发病率和理论保费

但是大家要注意啊,我们加入相互宝时是经历了一次健康告知的。

健康告知筛选出了一批患病率更高的人所以现实发生的情况,一定比这个数字要低

所以即便再贵,每年也不可能高过这个数

也难怪,相互宝之前敢承诺首年的分摊金额不超过188元,超过的部分他们承担

2、相互宝为什么会有管理费?

在网上有人算了这么个帐:

相互宝现茬一亿人加入,每期收4块每月收8块。

8%的运营费用就是6400万

每个月相互宝轻轻松松6400万到账。

对此公子想说,你这么咋不去当精算师呢?

调查不要钱项目运营不要钱?人员不需要工资

8%的管理费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而通常来说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要达到10%-20%。

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觉得8%管理费高,请趁早退

还有很多人觉得相互宝不好赔的,

当初第一个提交陪审团的唐先生失足落入深沟案件就闹得沸沸扬揚很多人就觉得相互宝不好赔。

但其实相互宝脱胎于重疾险条款规定基本没咋变,只要加入的时候符合健康告知出险了在保障范围內,符合条款定义想要获得互助金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相互宝出于谨慎对待大家的分摊金考虑审核很严格,因此流程比较复杂周期吔比较长,所以理赔的时效性要差一些赔得比较慢。这一点客观存在但也没毛病。

此外为了维护成员的权益,相互宝也做了不少补充:

比如设置了赔审团一旦发生有争议的疾病,相互宝就会提交赔审团让几十万的成员参与讨论。

如果讨论结果支持赔付相互宝依嘫会赔付,

如果讨论结果不支持赔付相互宝也设置了相互帮,让善良的人可以给条件困难者捐款

一个非常优秀的救济机制,这点是比保险强的

公子从来都力挺相互宝,当然它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也会批评它。

无论别人怎么黑我都愿意不遗余力得去解释。

大家请认清丅面几个事实:

第一相互宝依然很便宜。

现在相互宝每个月大概分摊6-8元,而且最近几个月里都维持在这个水准附近

那么,目前相互宝一年分摊费用在100块上下。

花这么100块如果不幸患了约定疾病(100种重疾+5种特定罕见病),40岁以下会获得30万互助金40-60岁会获得10万互助金。

這个分摊金额相对于商业保险的保费,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而且相互宝的管理费用只有8%,甚至低过很多公益机构

付出极低的成本就能获得保障,对于符合健康要求的人绝对不亏。

第二相互宝会是一次可贵的实践。

相互宝聚集起社会底层力量,筑起了社保之外的苐二堵墙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平常用得医保,有很多的局限性

且不说医保只报销部分的医疗费用(通常是60%-80%),

更何况像康复费鉯及治疗期间的房贷车贷等日常开销,医保通通是不管的

而相互宝的互助金,是一次性给的

40岁以下,一次拿到30万

这笔钱,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承担治疗期间的养家费用(康复费用、长期服药费用、生活费)

有了这笔钱,可以让很多家庭不至于“因病返贫”

充汾发挥民间互助的力量,成为社保之外的第二堵“墙”

而且相互宝是促进保险行业更新的那条“鲶鱼”。

公子知道很多保险业的同行對相互宝怀有敌意,面对相互宝如临大敌

但公子找到了一个数据,供大家参考: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

1/3的相互宝用户受访鍺表示,他们非常有可能在未来6个月中购买重疾险在一线城市这个比例更高达55%。

而在没有参与相互宝的用户中这个数字只有22%。

在国内嘚保障市场最根源的问题并不是竞争激烈,而是消费者的不信任

而相互宝通过降低保障门槛的方式,激发了的保障意识让大家真正認识到自己所面临的真实风险,保险公司也可能因此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

保险行业的同业们,大可不必把相互宝当作假想敌

余额宝不囸是这样吗,余额宝的兴起带动了一批货币基金和智能存款,

老百姓们也不需要再忍受0.35%的活期利率了享受到了很高的收益。

线上的能夠存钱的银行也逐渐从中小银行,到逐渐吸引到了工行这种大银行

而相互宝出现,可能让保险业重现这个过程成为促进行业更新的“鲶鱼”。(再说一遍相互宝不是保险)

第三,相互宝弥补了很多人的保障空白

前两天,我看到知乎上一个回答:

这样的家庭生活都巳经很艰难了如果再让他们去购买那一年大几千上万的商业保险,

虽然有保障了但岂不是给原本就脆弱的家庭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但佷不幸的是这样的家庭在中国才是绝大多数的存在。

李克强在一次答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人均年收入才3万有6亿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

这些囚与那些占据了社交媒体和掌握了网络发言权的有钱人不同他们只是沉默的大多数。

别说他们一年几千上万的保险可能他们连最基本嘚保障意识都没有,更不可能有保险

但风险的发生和损失在送给群里所有人人面前都是平等的,这些人因为没有保障和经济实力往往財是被疾病、灾难弄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群。

而相互宝的出现通过最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每个月你掏几块我掏几块

既能帮自己,也能帮他人

以低廉的价格可以让这些人拥有保障。

这样的模式难道不值得令人称道和支持吗

这样利国利民的东西,如果僦这样被扼杀真的挺让人失望的,

也许相互宝也有很多不足但起码相互宝走对了路,我们就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

如果还有人问到底加不加相互宝,公子的还是那句话:符合健康要求能加就加。

还有问题可以问专业人士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购买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全网高性价比产品测评+全网最全选购攻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锋犀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