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适合未成年人贷款的平台,急需用钱

原标题:借款3000只到一半这个新型网贷套路贷已经有多人中招!

急需用钱你会怎么做?找亲戚朋友救急还是去点网贷?

最近小编就发现有很多用户网络投诉称:通过“小麋鹿APP”借钱救急,却陷入循环套路贷投诉无门!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小编从“黑猫投诉”等渠道搜集整理到以下内容我们一起看一下!

百度搜索“小麋鹿贷款”结果

根据多个投诉客户的描述,由于看重该名为“小麋鹿”APP上宣传的快速下款通过率高,就下载了

進入该APP后,顶部轮播其他人借款成功信息但借款额度显示为“*****”,并提示“额度和时长根据您的借款次数和个人征信而定”“根据您的征信特征最高提额**次”

进入后页面不显示额度、期限等关键信息

一些想要查看自己可贷额度,就直接点击“立即借款”按钮随即进入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的页面提交完个人资料后,就会提示“审核通过正在打款中”,完全没有确认的环节

未明示金额、期限、利息,填写资料后直接下款

多个投诉的用户首笔贷款均为3000元利息为15元,还款时间5天当然,这些内容在申请之前都是完全不知道也鈈可以选择的。

借款账单显示本金3000元利息15元,期限5天

有人会说才0.5%的利息,良心贷款啊太天真我们继续往下看

提交资料后,就会顯示“借款审核通过正在打款中”,同时会显示待还金额3015元其中到账金额1650元,服务费1350元服务费高达45%。

提交资料后直接显示正在打款,不需要借款人确认

过几分钟该公司就会通过某个私人账户向借款用户打款1650元。此时待还金额上方会显示“还款倒计时5天”,同时底部还会提醒“恶意逾期将收录至征信系统

收到1650元,5天后必须还款3000元本金+15元利息也就是3015元。如果按到账金额为本金实际贷款利息高达85%。

你们怎么不去抢劫!”有用户对此这样评价!

那能不能不贷了,把这个贷款取消呢很多直呼上当的用户会直接联系“在线客垺”,然而客服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用户看到巨额的服务费后几乎都选择了联系在线客服要求取消该笔贷款。然而客服只会给他們一个固定反馈“放款不能取消”。

但客服还会给你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叫“销账”。他们所谓的“销账”就是抵销这笔账单,账单被抵销后就不用继续还款。

但是销账的要求让人很抓狂!

【放款当天】3000元额度实际到账1650,要销账必须退款2650元4000元额度到账2200,要销账必须退款3500元

【过了当天】只能全款或续期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想看看额度提交了资料天降贷款之后,你要么老老实实5天后还款3015元要么當天还2650元!

然而问题来了,这笔没有“申请”不请自来的贷款不但扣了45%的手续费,当你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必须倒贴1000元进去!官方称之为服务费。

销账须要向对方提供1000元服务费

所以不管你要不要这笔贷款,你都必须支付上千元的手续费:要么认了这笔贷款贷款垺务费1350元,到期全额还款;要么销账销账需要在到账金额的基础上支付服务费1000元,还只限放款当日超过日期就得全额才能取消。

很多“被贷款”的用户当然不肯接受这样的霸王条款要求只退还到账的1650元,被官方客服回复“销不了”

客服回复打款1650元无法销账

按照客服偠求足额打款销户,就真的能销户吗有多名用户表示,按照客服要求足额打款3015元之后截图发客服不仅没有收到客服回复,反而在5分钟の后又收到一笔贷款显示待还金额4020元,其中到账2200手续费1800。

销账后被强制下贷4000元

对此客服解释:“销账后APP会提示取消借款30秒的时间需要伱自己点不要借款就自己点一下”(这理由也是绝了,30S内打不开就要认了!)

投诉人向在线客服反馈第二次放款没有申请

不仅是销账後会莫名其妙多一笔贷款,很多用户也表示自己好不容易还了上一笔贷款,没有任何申请动作平台就强制又下了一笔额度更高的贷款,同样不能取消只能按照客服提供的方法进行“销账”。

有用户在“黑猫投诉”描述自己刚刚还完上一笔贷款,没有任何申请就被強制再贷5000元。联系客服后客服依旧要求销账,而在用户归还到账的2750元本金后依旧被要求还剩余的2275元。

借款人还款后被强制下贷5000元,歸还到账金额后还被要求归还服务费和利息

与普通网贷不同的还有,这个网贷的借款期限只有5天并没有像页面提示的“额度和时长根據您的借款次数和个人征信而定”,并且5天内用户需要归还本金、服务费、利息,综合利息85%

小编在“黑猫投诉”中看到,很多用户选擇报警但由于该平台所有资金均不通过APP进行交易,而是通过指定的个人银行卡进行转账因此无法立案。警方也只能给予“卸载”“不偠理睬”的建议

但是,不理睬就行了吗只要你不理睬,平台就会选择“暴力催收”尽管国家对于网贷暴力催收已经多次发文要求严咑,但是很多平台依旧选择通过这种方式威逼、恐吓借贷人尽管国内催收电话可以举报,但是该平台催收短信和电话规划地均显示为“緬甸”很难确定是否能受国内监管。

该平台通过在线客服功能威胁客户

根据这些用户的描述该平台在贷款即将逾期时,会通过短信“威胁”要求借款人“接电话”,并表示要“联系家人朋友”甚至扬言,要发借款人裸照

根据这些投诉用户的描述,这个名为“小麋麤”的借款APP是他们从其他借款平台提供的链接下载的,同时小编也通过正规应用商店包括苹果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市場,均无法查找到对应的APP 所以这款APP一定是瞄准了大家需要借钱的焦急心理,通过第三方借贷超市APP进行推广的大家一定要远离各种借贷APP囷借贷超市APP,避免陷入网贷陷进

客户提供的下载推广页面截图

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下这个网贷的几个明显陷进,希望大家遇到类似的产品一定要远离:

1. 正规渠道无法下载,都是通过借贷类APP推广的

2. 隐藏关键信息贷款额度、期限、利息等信息一概不公布,诱导用户直接申请

3. 高额服务费/利息服务费高达45%,综合利息85%比高利贷更可怕

4. 强制下贷,非用户申请且未经客户同意强制下贷

针对已经受害的用户小编在這里提醒,这种民间高利贷而且还是走线下打款的平台是无法上征信的不要相信对方的威逼恐吓,同时利息超过36%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昰不用归还的。但是就算不用还钱,这些网贷暴力催收也会影响个人生活

所以最后小编在这里强调:需要资金一定要走正规金融机构,千万不要随便点网贷避免陷入网贷陷进无法自拔。

}

原标题:法律规定以下几种贷款一分钱都不用还!

现在很多人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大额或者小额的网贷,不过令人苦恼的是很多网贷不但利息超高,就连催款嘚方式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于是,很多人疑问这么高利息的贷款可以不还吗?

以下五种情况,法律支持借款人贷款不还!

一、放款方行为屬于高利转贷

放款方套取机构贷款并且用此贷款给他人放贷从而获利贷款机构知道这笔款项的用途并且纵容放款方此行为。

这样的贷款荇为就构成了恶意串通,属于高利转贷罪这两笔贷款在法律上都属于无效贷款。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被判高利转贷罪会依法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个人

虽然一方已经和贷款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但是实际上借款公司并没有通过任何形式给借款人贷款,在法律上属于无效贷款不需要偿还。

三、贷款内容规定不清晰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七条、《借款合同》条例第六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约定贷款种类、用途、金额、利率、还款期限、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如果违反上述内容,合同内容缺少不清晰的可能会导致整份合同或部分合同无效。

贷款机构必须持有人行发放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者《金融机构營业许可证》并且是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

如果你借款的对象不是机构而是个人那么贷款主体的个人,按照《贷款通则》第十七规定:借款人必须是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或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完全民倳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五、借款主体不符合规定

在民间借贷中,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其中那他们成立的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这样的贷款也是无需偿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原标题:还想着撸口子小心一汾钱没借下来,还让人把你撸了!

见贷款就撸能撸一个是一个?

在2020年6月3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封刑事判决书中聚及金融发现了一個撸口子大军们可能遭遇的“陷阱”。

这个陷阱看似无害实则后患无穷。

聚及金融来简单描述下陷阱的构造哈。

首先有人虚构了一款贷款产品,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咱们就叫它“骚包贷”吧。

骚包贷本身是一款“虚拟”产品。

它不具备放款功能也不从事放贷业务。但是其产品链接还是会通过各类贷款超市推广诱导借款人注册登记个人信息。

跟正规贷款需要填写的资料差不多骚包贷要求用户填寫的主要是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紧急联系人、芝麻信用分、通讯录等个人信息。

OK等用户填写完个人信息,如果有人试过申请骚包贷就可以知道,结果是永久的“审核不通过”

做戏做全套,骚包贷本质就是买卖信息的非要挂个“放贷”的牌子,被人翻了还假模假式给用户一个“资质不好”的错觉真是入戏还挺深。

用户申请完之后天天翘首以盼何时才能下款,殊不知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騷包贷方面给卖了你没听错,就是让他们给卖了

卖给谁呢?还不止卖给一家每条信息价格大概是八九块,重复卖真是一本万利。怹们除了卖给贷款公司也卖给贷款中介。甚至他们还卖给专门做“套路贷”的人

市民孙先生收到了一条办理网络贷款的短信,手头急需用钱的他立即点击链接,在客服的指引下他在贷款网站上进行了注册,却被告知审核不通过随后被拉黑了,意识到被骗的他立即報了警

警方接到报警后发现,虽然这起案件看起来案值不大然而通过串并案发现,在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受害人多达三千余人。警方通过调查发现涉案的线索都指向一家“骚包贷”。

经查该平台是由马某遥、刘某凡等人以公司化方式经营,通过第三方大量发送垃圾信息引诱有资金需求的受害人注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销售给小贷公司、诈骗团伙牟取暴利。

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该“骚包贷”汾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编写、搭建网站及数据库有人负责对接短信推广平台,发送大量垃圾短信引诱受害人注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後,有专人销售给小额贷公司、诈骗团伙

警方发现,该平台有23个后台数据库查获被倒卖的个人信息20余万条,包含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證号码、电话、地址等信息涉及全国20多个省,半年多的时间非法获利700余万元

幸好,设陷阱的人已经受到了法律制裁但那些被卖掉的個人信息,怎样才能给它们加上一把保密锁不让他们继续裸奔呢?

所以哪怕再缺钱,哪怕再想薅平台羊毛聚及金融还是希望咱们的鼡户能爱惜自己的个人信息,见口子就撸看上去像是主动的广撒网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不是已经成了别人网中的鱼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