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绪的表情算不算表情?

原创: 壹心理主笔团 | 符函

微信今天更新了新功能,在朋友圈的回复里,可以发表情了。

我们似乎没有办法用文字去说清楚自己的心里话。

“是怎样的开心呃?形容一下?”

我们敷上了一层面具,让表情包帮忙去表达开心。

现在,这幅面具,从聊天框扩散到公开展示场景,可能我们的情绪会隐藏得更深。

在种种年终盘点里,最扎心的是:“ 2019 年的崩溃时刻”。

我们又看到了这一年里那些让人唏嘘的场景:逆行被交警拦下的小伙子突然摔手机大哭,湖北一女生在地铁站里抱膝哭泣……

对于很多人来说, 2019 年是艰难的一年。我们都希望新的一年会容易一点。

世界瞬息万变,容易与否,也许只决定于内心是否安定。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让 2020 年容易一点——

走出一个思维误区,学会一种思维方式:用正确的姿势给自己贴标签。

我的朋友小 Q ,做不到自己所设想的那么好。为什么别人就能升职加薪,自己就没有机会呢?

她在朋友圈里立下新年 flag :

“ 2019 年的我,是一个废柴。2020 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更聪明、更有能力的人。新的一年,请赐予我一个新的自己吧!”

然而,小 Q 已经走进了一个经典的思维误区。误区在于,我们总喜欢问一个错误的问题。

这个问题听起来理所当然: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小 Q 在大学刚毕业时,对工作和未来充满了憧憬。想象着自己日后一定可以凭努力,成为一个自律、知性、能力出色又拿着高收入的都市女性。

可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

加班加点赶出了报告,老板并不满意。小 Q 沮丧地想:哎,我这脑子真是不够灵光。

和客户沟通,碰上了蛮不讲理的主儿,最后事情也没办成,老板还怪她不懂与人沟通的艺术。

小 Q 一边不忿,一边还是抑制不住地觉得:我确实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我怎么这么笨啊。

周末和闺蜜一起出去喝酒的时候,她多喝了两杯,感觉心里的苦要溢出来了。她说:

“为什么以前的我,还算是一个聪明的、蛮有能力的人,怎么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让我觉得我变了呢?那个我哪儿去了?还是说,我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因此,她才在朋友圈里写下了那个新年 flag —— 于是小 Q 就掉进了我刚才所说的思维误区中。

心理学家伯恩斯在其《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中,提出了 10 种导致负面情绪的扭曲认知方式,其中就包括了“情绪推理”和“贴标签与标签不当”。

情绪推理的意思是:你把你的情绪当作真理的根据。

贴标签与标签不当的意思是:你基于个人所犯的错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

比如,我最近工作不顺,所以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

我考不到这个证书,我是一个不适合学习的废柴;

我没法坚持锻炼,我真是个懒虫。

想想入选 2019 年崩溃时刻的那位大哥:他因为应酬而醉倒在地铁站里,当妻子匆匆赶来接他时,他抱着妻子哭:“宝宝对不起,我真没用。”

唉,真是让人心酸。可是问题的根源也许就在这一句“我真没用”——这句话是一个判断句,然而毫无根据,只是一个主观的断定,而且还是在负面情绪占据时的判断。

想想,你在这一年已经多少次这样告诉自己了?

自己是不是已经像一个留言板一样,上面贴满了自己给自己的便利贴,写着“懒”、“笨”、“不自律”、“胖”、“丑”……

但不要觉得自己就是这些问题的根源。

问题不是你,而是这些“标签”——这些自己给自己任意贴上的标签,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因为这是很不理性的做法。

给自己贴负面标签,相当于给自己心理暗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陷入负面习惯中。

因为想着“我怎么就管不住嘴呢,我真是贪吃的猪!”而感到悲观沮丧,因此吃下了一堆零食和冰淇淋——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一旦给自己定性了,认为自己这个人就这样了,那就一定会找到无数的“证据”来证明:很简单,自己给自己挑刺,还不容易吗?

但这个问题一开始就问错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背后,就是这种贴标签的危险想法。

我们应该换一种做法,换一个问题。

上台/面试/约会之前太过紧张怎么办?这是一个在情绪管理上非常经典的问题,也有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上台无数次的钢琴家郎朗说:心理上要说服自己,在紧张的情况下,上台一般都比在家里弹得好,不紧张没意思。

公众演讲过无数次的李开复说:要知道紧张是个普遍问题,而不是自己不行,用平常心去看待,用技巧去训练,就可以避免失误了。

可见,各种应对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你得先承认自己就是很紧张,而不是一边紧张一边还在拼命地告诉自己:我不能紧张,我没有紧张,我怎么这么弱鸡呢?

实际上,当承认自己紧张的时候,紧张就已经得到缓解了。

这种给自己情绪贴标签的做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标注法”(Affect Labeling),是认知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你感到抑郁、沮丧、愤怒、委屈时,很容易像上面提到的那样给自己贴标签:我真是一个垃圾!

而情绪标注,所做的事情非常简单也非常奇妙,那就是加一个词:“感到”——“我感到我是一个垃圾”。

然后,换用更准确的词来标注这种情绪:“我感到沮丧和挫败感。”

听起来很简单的操作,会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吗?还真的有。

加州大学的两名心理学家在 2018 年回顾了关于情绪标注的近百项实验研究,结论是:情绪标注确实有用。

当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在描述自己的情绪时,他们大脑前额叶主管情绪控制的部分会加强活动,而杏仁核主管情绪生成的部分随之减弱(Torre, J. B., & Lieberman, M. D. (2018))。

也就是说,当你只是试图描述你的不开心时,大脑神经已经在帮你变开心了。

其中一位心理学家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来类比:

“情绪标注将人们从情绪状态切换到了思考状态。

就像当你开车时看到黄灯会去踩刹车一样,当你把情绪归纳成词语,就好像你踩上了情绪反应的刹车。”

许多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要坚强,不要轻易动怒、不要自卑沮丧,“不开心”是不好的,不开心的人不受欢迎……

这导致很多人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倾向于去否认它:我不应该沮丧,我是不是太软弱了?

而情绪标注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第一步就是让你学会放过你自己:承认自己抑郁沮丧,委屈愤怒,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情绪标注实践起来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专业门槛。能不能做到,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做到。

第一步:不要回避,提醒自己

一切的前提是:当你感到负面情绪时,不要回避,欺骗自己“我不应该也并没有不开心”;也不要只是沉溺其中,什么都不做。

记住提醒自己:不管是什么情绪,我应该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步:找到合适的词汇,写下来

就我们已知的词汇已经够用了:“我觉得沮丧”;“我感到委屈、愤怒和不满”;“我嫉妒她”;“工作使我焦虑”……

可以准备专门的本子和笔,也可以只是在手机上的便签 app —— 但最好还是要有一个写下来的过程,不要只是在脑海中想。

不用追求准确客观,人在被负面情绪占据时,不必奢求对眼前的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写下你最真实的想法就足够。

但请注意,这里的原因必须是一件事情。而不是“因为我是个废物”这种描述。

“我感到委屈、沮丧。因为这一次的项目没有做好。”

“我觉得焦虑,因为今天知道了大学同学的收入比我高。”

“我感到紧张不安。因为妈妈又要催婚。”

诸如这样的句子,简单就好。

不过,要记住这些都是“标注”,不要把标注变成情绪的宣泄,变成纸上一堆愤怒的感叹号。

只是标注情绪,就够了。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你此刻的难受,让自己暂时抽离出来描述自己,而不是在情绪的海洋里就此沉底。

用纸笔记录,是情绪标注法最基础的实践。如果你有信得过的朋友,也可以尝试用合适的词汇,向 ta 传达你当下的情绪。

同样的,当你需要帮助一位受困于负面情绪的朋友时,先不要大谈自己的看法,而是先问 ta :

“你现在觉得如何?很焦虑吗?我完全能理解你的焦虑。”

情绪标注法,教会我们的不只是一个技巧,更是对情绪的敬畏——只有承认和定位情绪的存在,才能控制情绪。

新的一年,壹心理希望你能过得比上一年更容易些,能够体会到心中的安定,来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春天不悲,即使被黏腻潮湿的雾气所环绕,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干燥、健康与蓬勃跳动;

夏天不闷,爽朗的心自带清风,烈日之下自己的一片树荫总能及时出现;

秋天不躁,所有的果实同时成熟,吃多少也不长秋膘;

冬天不僵,暖阳晒在身上和心里,让人觉得世间全然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

对于过去一年和将要到来的一年,你有什么想要标注的心情、想要倾诉的心事吗?或者是正待破土而出的美好愿望?

}

  我还是说说我的困扰,我是一个有表情恐惧的人,一旦遇到社交就容易陷入表情相应、表情紧绷,出现面无表情的状态。一旦陷入这种症状,我就脑袋一边空白,内心的独白是完蛋了,他们看到我的症状,他会怎么评价我?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这个人是面无表情、冷漠无情、没有礼貌呢?事后也像老师说的,容易陷入不断的回想之中。可是我经常发现,当我再次与这个人接触的时候,虽然他的表情好像也会有点不自然的感觉,但是他似乎并不排斥我。

  感觉很奇怪,如果他觉得难受,大可不必为难自己,总之,当我产生症状之后,我越来越害怕社交了,听了课程之后,我知道就算对方的表情有点不自然,我也影响不了他们。我安心的许多,可是我表情僵硬的问题还是存在。如果老师看到这个问题,希望老师可以指点一下。谢谢老师了。你好,看完你的问题,我非常能够理解你的状态,我曾经也是一个受表情恐惧困扰的人,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你当下的感受。症状给我们带来的感觉不仅仅是紧张不自然或者表情僵硬,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折磨,一种害怕被外界抛弃的恐惧。

  你的第1个问题是你很疑惑,当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出现症状之后,别人跟你相处容易出现表情不自然,对方这么难受了,为什么还要接着跟你相处?后来你补充了,听了我们的课程你也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边我也相信很多受表情恐惧困扰的人有这种问题,我们就再详细的解释一遍。实际上当我们受表情恐惧困扰的时候,我们内心对于表情恐惧是极度排斥的。同时如果别人跟你相处的时候出现类似的表情不自然,你会把这种难受投射到这个人身上,认为对方也是很难受的。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很讨厌之前的一个同事,当她发现同事有几个还不错的朋友的时候,他就很疑惑,为什么这么糟糕的人会有人喜欢呢?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你觉得别人跟你相处表情这么的不自然,还勉强自己跟你接触,其实这个表情不自然,他们感觉不到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罢了,不影响他们对你的核心看法,顶多觉得你是一个比较腼腆的人罢了。第2个问题,你已经知道了很多的方法症状为什么还没好?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提过,症状是需要时间慢慢调整的。

  也许你有了一个方法,但是只是大脑接受,身体和潜意识都不接受。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嘴巴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其实就是在说我们的大脑接受不代表我们的潜意识接受,所以有正确的方法还需要时间来慢慢适应。因此我们需要接受症状反复的正常性,来了就安然地接受它的到来,走了就淡定的接受他走了。最后表情僵硬,紧张不自然不是问题。这些在别人眼里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因为在你这边有一个催化剂,这个催化剂是你内心的自我否定,你的自我否定会让你对于紧张不自然,有的过激的看法和别人看到的,只是表情僵硬,再也没有其他的,顶多觉得你有点紧张,而紧张,就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事情。

  加油做好自己投入当下,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周的内容。周一我们讲你会因为表情不自然而害怕社交,主要内容是?第1句我们初步调查表情恐惧,在害怕社交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很高,达到30%左右。第二,我们会产生表情恐惧,那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一并素质的性格,这种性格容易对我们身上的紧张过度敏感,容易关注到我们的紧张不自然,而表情紧张不自然,是我们紧张时最容易出现的表现。第三一并素质性格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我们容易抓住紧张不自然不放,我们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这个会导致一个简单的紧张,不自然变成一个稳定的症状,表情恐惧就是这么产生的。

  周围我们讲的你的表情不自然,正在出卖你。主要内容是第一按照一个内心的紧张与行为的表现,我们可以分为4类人,第一内心会紧张,但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人。第二内心不会紧张,但是却让我们感觉他好像很紧张的样子。第三,内心很紧张,也表现得很紧张的样子。第四,内心不紧张,表现出来也是不紧张。第二,对于表情紧张不是案的人来说,我们不必去分析在意跟你社交的人是哪一种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原因,第一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跟我们社交的到底是4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既然判断不了,何不放下?第二,别人对于你的紧张表情不自然的感知度很低,因为紧张的主体不是别人。第三,真正遇到极度敏感自卑的人,我们确实会对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责怪自己不是我们。第四,我们的表情不自然,其实是被我们放大的,因为我们加入了自我否定,中山我们讲了一个方法,解决让你困扰的表情紧张不自然?主要内容是第一表情紧张,不自然得出现会导致情绪的严重紧张焦虑,所以本能的对抗就会产生,这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第二,情绪不可对抗,不管是什么情绪,一旦出现对抗,就容易遭到情绪的抵抗,所以我们只能够去接受它的存在。第三,表情紧张不自然的产生带出来本能的对抗,这种本能的对抗是一种自我保护,我们无法将她强行分开,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把这个部分也当做一个情绪接受反应的存在,把情绪放在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周四我们讲了,你对自己那么苛刻,难怪过得不开心。主要内容是第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里面提到人有三个我,分别是本我、超我、自我,等我是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自我是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而存在的。

  人从出生就有了本我,而超额则是在3~4岁之后才慢慢形成的。我们的任何行为本质上都是在遵循本我。第二,我们对自己苛刻,表面上让自己不快乐,但是实际上也是在遵循本我,因为对自己的苛刻,满足的是计时的快乐。在对自己高要求的时候,在用有形的现实行为来满足我们无形的内心的缺乏感。虽然最终结果是不快乐的。

  第三,解决对自己太过苛刻的问题,有以下三个建议。第一心理层面意识到,第二行为层面开始改变。第三,学会包容自己的不足。好,那么我们这做内容就结束了,下一周我们将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化解生活中的各种尴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表情给人一种不高兴的样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