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要崩溃了,干了一个多月才只挣了的1000多,我在其他地方干保底3000,不知道该怎么办?

找到一份群响刘思毅分享的内容,看完深感有所得,分享出来共同学习学习: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我们如何做群响」,这是我自己做群响 1 年以来的一个亲历者说的的总结,我希望我在创立群响方面的战略上、运营上、流量上、公司管理上的思考、教训和经验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这一部分对应的是,决定做群响但尚未开始启动的时候,我对群响需求的理解以及战略定位;我开始做群响之后 3 个月,亦或者刚开始,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调整;以及现在我是如何看待群响的。

我的经历是运营驱动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做运营,一直在创业公司做运营,这让我和我的群响会员用户走得很近,因为 5 年前到 1 年前我做投资开始,我自己就一直和他们是一类人;

2018 年到 2019 年 5 月,我自己又去嘉程资本当了 1.5 年的投资人,我当时比较勤奋,每天基本上都要开 7 个会,没想到这一部分可以成为我的业务资源的重要来源。

今天的群响会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我聊的项目中转化的。做群响的重要催化剂,是我的前东家的老板,李黎姐,让我自己操盘了一个做嘉程资本流水席的玩意——流水席。说白了就是确定一个主题,邀请 8 个嘉宾,然后用嘉宾的主题吸引人,我当时就积累了 100 个对应的行业群,见人就说麻烦你帮我拉近什么互联网、电商的行业群,然后我就疯狂甩红包,每次大活动都能有 300 人来。

流水席的操盘让我看到一个很明确的需求——这个市场上,缺乏一个纯粹让大家讨论业务的地方,当时我没有只做流量,我什么都做,流量、to B、AI、技术、还有单纯创业者的下午茶的主题,做了很多场之后,我认为一定要 focus。当时群响,就抓住和明白两个需求,互联网流量市场,需要商业合作、需要优质信息,这样的两个需求什么最好能满足,线下活动!于是我们的准备非常朴素,准备非常疯狂地搞线下活动来着。

开始招募会员之后,到 3 个月的群响定位和思考

刚开始招募会员之后 ,999 元一波流在 5 月 8 号开始传播,等到我们招募到750 位第一批会员之后,我们的思考和想法。

核心就是一点,发现群响来的人,不仅是创业者,而是真正的在文案中说的「业务操盘手」,我之前写文案的时候,莫名其妙觉得操盘手这个词儿很牛逼,于是给了我们一个 Slogan,叫做「业务操盘手的搏击俱乐部」。但是当时的定位其实还是要落在被各路 VC 投资的创业者身上,我原先以为,我的用户是 CEO,CEO 需要更多更泛的东西,尽管 focus 流量,但仍然可能是不同的视角。

但是直到招募到 750 位第一波会员后,我发现除了 CEO 群体(这是必然,因为初始资源在这里),其他都是非常务实的,真正的操盘手,他们在抖音快手淘宝小红书微信上卖东西,或者做流量,他们是我从没有见过的另外一个 TMT 群体,即现金流驱动、实操派群体。之后,我们就有了持续的大会,之后我们有持续的闭门会,感受就越来越深刻,不在浮于表面说,我们会要做的创业 CEO 在流量上的服务商,我在 3 个月之后想清楚的事儿是:

群响这个社群,服务的是,以流量操盘为核心业务抓手的消费品、零售、教育和流量行业的操盘手们,这里包括 VC 投资的 CEO,但是更多的是生意人,这是群响社群的第一次明确。

注意这个时候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社群,感觉自己是一个小生意罢了,做做做,然后收会员,然后可能有一些生态业务,有些很多很多创造现金的业务,但是怎么个然后,其实是没有想清楚的。

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在这个时期的一些业务划分和定位哈, 是一些我当时做的业务图。

目前对群响业务的理解和战略定位

从一开始到现在,我就一直在思考,群响到底要走向何方,5.8 之后的一个季度只是解决了一年的问题,因为会员业务,我们要认清楚本质,这是一个很难规模化的业务。

我很慎重地使用规模化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听起来实在是太浮夸,我翻译一下,就是,会员业务是一个很难怼出很大现金流的业务,这个业务也是一个需要你持续注入心血去运营的业务。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微信社群、知识星球,几乎有 1 万个 100 万以上流水的社群。

但是第二年,他们的续费率?他们的新增率?如何呢?是悲观的,这是一个关张率非常非常高的业务,今天的大多数社群的续费率,都是很低的,35% 大概就是非常上等的。

这里请各位希望用社群来做用户交付和粘结的同学注意,可以一起讨论,为什么

1、本身流量就没有跑通。

持续洗的是 KOL 的流量,KOL 的流量逻辑可能是的自营内容,在各种平台中去吸粉,然后成为 KOL,然后持续洗出去做会员,会有几种结局:

一种就是 KOL 没有持续增长的流量,或者说增长的流量赶不上社群持续运营需要的增量;一种就是 KOL 本身就是把社群作为一个流量池,社群门槛比较低,

就是用来洗忠诚粉丝,然后进一步卖课的。2、社群服务的持续性问题问题,社群服务到底是什么?

一般就是信息服务、撮合服务,后者没有持续是因为没啥新的资源进来,那对接着对接着就烦了;前者不可持续,是因为其实要非常非常用力地去运营,你要策划活动,你要谈嘉宾,你要改内容,你要不断磨合和符合你社群原先的标准的内容,这是一个抵抗「墒增」的过程,是很难。

社群这个产品属性的问题:社群不是一个标准产品,他是一个非标品,非标品意味着其实是很难做流量社群,基本上人们来使用这个社群是基于不同不同的需求的,所以说其实你很难在公共的流量始终去和其他的标准品竞争流量,然后把更多的用户完成转化。

社群的边界,就是人群的边界:如果说对于一个社群来讲,高质量的人群本身就是社群的一个核心资产的话,那我们认为群想这样一个社群而言,我们自己的上限可能就是 1 万个人,如果说超出 1 万个人的话,哪怕我们分层分的再好,其实也会遇到一个最大化的稀释社群价值,然后最终导致社群崩盘的一个系统性风险。

因此,社群这个业务,最多支撑 1 万人的话,未来怎么做。我想说,社群是我们自己公司的第一步,为什么他会是一个第一步呢?是因为他是流量池基础、供应链基础、势能基础。

他需要做为我们自己下一步业务的一个流量池,然后还有需要做我们的内容、教研能力供应链的基础,还有第 3 个作用就是我们持续的给予社群的这样一个用户池,进行持续的频次比较高的线下和线上活动,这也是我们自己群想这个品牌的势能积攒的一个基础。

第二,我们如何做群响的社群运营

持续不断的做活动,保证新、干、全

我们迄今为止做了差不多 50 场线下的闭门会沙龙,这种闭门会沙龙会有 50 人到场,这是每一次的规模,我们全国巡回,这是我们的第 1 种活动。第 2 种活动,我们基本上每周两次的做线上的操盘手,条分缕析,结构化的针对特定主题的分享;

对于比较精英的群体来说,语音分享和直播分享都是非常非常低效的,所以说我们强行的探索了一种逐字稿加 PPT 的形式来进行服务。

目前呢,我觉得进展非常顺利,大家也非常非常习惯,印证了我们自己的一个判断,就是对信息要求比较高的人,如果说要做这类人的社群的话,最好我们是用逐字稿的形式,在最低成本的范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个运营的价值观,就是凡事让用户觉得复杂,我们觉得简单的东西,就一定要警惕运营者,疯狂的去使用这种东西。

内容上 PGC 驱动。

社群的核心难点在于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这对服务的供应链要求蛮高的,要是不能满足这一点,所有的社群本质都是割韭菜。

我们每周几乎有三场活动左右,所以说针对这三场活动,我们需要提前一个月的去排期。目前没有非常非常条理化的是锁死,某一周或者某一个月我们一定要分享什么,核心原因就是在于说:

如果锁死,我们没有办法去回应各种流量热点的及时性分享,第二是我们也没有这么多这么深,这么广,这么条分缕析的主题让我们去消耗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

我们是这样保证用户分享的质量的:

首先我们的主持稿会提前三周邀请嘉宾去准备,然后第 1 步是提请嘉宾准备框架给我们确认,我们会和嘉宾磨合好框架,然后让嘉宾做好疯狂输出的准备,因为我们的逐字稿都是 1 万字左右的;

其次,我们自己本身在两周之后收到嘉宾逐字稿后,会邀请我们其他嘉宾联合一起来判定一下,这个分享是不是够资格高质量,拿到我们社群中去分享。

第三就是我们自己在分享完毕之后,我们会收集一个东西叫做 NPS 指标,我们每场都会收集,所以说迄今为止的 30 场,我们自己的 NPS 指标可以有一个平均的数,然后不断的去磨合就会有一个群响标准线。

依靠人民群众、蚂蚁雄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群响没有任何的内容,原创生产能力,原因再说,这个行业的原创内容一定来自于真正的一线操盘手本身,我们群响本身不操盘,所以说只能是一个邀约嘉宾以及观察输出的角色。

所以说我们一切内容,包括我们在行业社群中的一些分享转发,包括我们自己的活动策划,包括我们自己的活动文案,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对专家的访谈,对专家的一些问询,以及对专家的一些邀请来的。

所以说这个杠杆是一个非常大的杠杆,也是群响内容能够持续生产的,最基础的核心了。锁粉机制+ 亲友票:

让人民群众带来人民群众;这个产品有一个机制,就是每一次,高频的线上分享活动,我们都会让一个会员可以有权限,有三张免费的,市场价值是 399 的门票,可以免费赠予潜在的会员群体,也就是他的同事,合伙人和亲友。

我们自己规定亲友票只能争于给尚未参加过活动的人。因此,只要你参加过一次,你就不能享受亲友票。再加上一个产品上的设置,我们自己规定,当会员带来了非会员来参加活动,因为这场活动被转化成为会员的,我们可以给予它自动的返现,即我们的锁粉机制。

这个给了我们在运营上非常非常多的腾挪空间,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一场活动特别适合某个 KOC 的流量,那我们会特定邀请这个 KOC 来让他的流量全部进入这个活动的流量池,也就是我们销售的私域流量池。

再举一个运营场景,我们自己的大会,如果说是线上要搞的话,我们其实目前应该是可以动员 1 万个人来参加。原因是,只要你的内容足够的好,每一个会员应该都不想浪费他的亲友票,所以说每一个会员应该都可以邀约来三个,所以说我们自己的 1 万人是一个非常保底的数据。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说你是线下大会,那我们线下大会可能规定来报名的会员可以免费邀约一位,那也是可以轻轻松松超过 1000 人的。这个创新让我们既可以持续的让会员帮我们拉新,又不会让会员感到特别反感,也会让我们自己的活动势能更大,可谓一举三得。

炒群机制:积极、插科打诨、真实、真诚

我自己会带领运营团队,每天都在 9 个会员群中转发其中的某个群的会员,针对某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热门话题的一些观点信息和争论,我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

原因是,我们需要让社群被这样的有质量的,有阅读价值的信息充斥,哪怕某个群没有任何的回复。其实事实上很多会员都私戳我,虽然他们没有回复,其实他们都在默默无闻的看着我们,那我觉得我们发这些信息,就是有价值的。

以及我们认为,真正的社区运营其实和我们自己在个人微信号上卖东西是一样的,核心的要求是真实真诚,有信息量,所以说这是我们自己运营社群的一个原则。

CPS 朋友圈促发机制:不要浪费每一个成交机会

我们自己在运营社群的时候,除了自己在群内艾特所有人,或者说是直接在群里发很多的群发消息,我们还会经常用到的一个工具就是人肉私信。微信的私信其实是一个非常低效的东西,但是为什么我愿意做呢?因为我们会觉得 1599 块钱的客单价是足以让我们非常疲惫、但是非常非常真诚的给用户用私信的语言去沟通的。

我们希望通过私信去 1 对 1 给会员对接很多资源,然后我们希望通过 1 对 1得到会员,针对每一场活动的反馈。

如果说有好评,如果说真正的帮助了会员,那我们会毫不吝惜的厚脸皮的,让会员帮我们发一个对他也有好处的 CPS 海报,因为 CPS 海报是对我们群想的一次安利和曝光,但如果说有成交,他也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也就是我们的返利。

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运营原则,叫做,不浪费任何成交机会。

全方位触达用户:用好票圈、用好私戳、用好社群、用好 PDF、用好实体书

我们自己在运营会员的时候,其实有好几个触达会员的渠道,我们自己几乎每天都会用好这几个渠道:

第1 个是朋友圈。朋友圈可能每个会员服务关会发 15 条左右,我们会认为只要你的朋友圈发的对他们是有用的,那我认为不叫刷屏,他们会觉得烦,但是只要有价值,那我觉得他们应该忍受因为就好像是一个订阅的栏目一样;

第 2 个是私戳。我们会私戳活动,我们会私戳,活动的反馈我们也会私戳,针对这位会员有用的,或或者针对某一类会员有用的一些资源;

第3 个,是社群。其实是一个最容易沉默的渠道,我们会疯狂的用 @ 所有人,几乎每天都用一次,我们也会用比较傻逼的微信群,待办事件;

第 4 个是 pdf。我们每周一次用 pdf 来触达用户一次,也就是我们每周一次更新的群响内参。

第 5 个是实体书。这里要着重说一下我们为什么会花将近 50 万,每个季度每个季度一共印 4 个季度的黄宝书呢?

是因为我们会认为,黄宝书是一次对会员的一个集中有质量的交付,有很多沉默会员,甚至是有很多很忙的 CEO,他是没有时间频繁的参加群活动的,但是当他拿到书的时候,只要心里是暖暖的,那我觉得我们这样一个成本就是值得的。要全方位的通过线下线上各种介质来触达我们珍贵的会员,核心就是如果说你触达了,让他暖暖的,其实你的续约率是不差的。

当一个社群产品没有太大增长,但是他的续约率是不差的时候,其实它仍然可以作为公司,非常重要的现金流业务!

团队成员的考核标准要正本清源。

我们考核 3 个指标。活动参与率、服务好评率、活动好评率,只看这三个指标,不要追求社群活跃,追求活动参与与内容消费,社群的沉默是一种必然。

PART 3.我们如何做群响的流量

1.群响是如何冷启动?

不纠结规模增长,纠结如何实现最小起盘的程度,设定这个程度,然后去盘点自己需要的资源,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纠结不必要的问题,我们群响在一开始,确定的目标就是收 1000 位会员,当时第一个月看来是达到了的,第一个月的前后两波 999 就是 1000 人;

关于资源:冷启动一定是资源驱动的,发现需求是你决定是不是要创业的前提,但是你决定创业之后,你要去做到,你要去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动用你的全部资源,全部资源!

冷启动之后会发现,其实 750 位会员对群响刚开始招募写的那些 SKU 详情页是没有太多观感的,大家都是冲着刘思毅和我们初创团队的人脉,来支持我们......

1000 个人的朋友圈、朋友圈自营传播、私戳强买强卖,我们那个时候的朋友圈,大概有差不多 2500 人帮我们转发,然后呢,差不多有 1000 人是我们从清明节开始到当天一直邀约部署的。

邀约部署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告诉他我自己要创业了,所以说我自己需要你们的支持,你们愿不愿意支持我?

愿意的话,你可以买一个 999 块钱的会员,然后帮我转发朋友圈,一般情况下都会愿意,因为这是你第 1 次的这样一个人脉消耗。需要站台的人做杠杆!第1 次创业是非常非常需要一些人来给你提升信任度的,特别是我们做的是这样一个服务性的品牌,所以说我提前了半个月沟通了差不多200 个人。其中 100 个人是我之前在各个公司和我之前做投资人的时候,师傅级别的人,然后还有 100 个人是和我同龄的,我们觉得他是圈内的 kol 之类的人。然后我们统一让这 200 个人都进入了我们图文消息的这样一个展示。

这个很重要,因为你一个人其实只能辐射你的朋友圈,而他们被你自己锁定到图文消息之后,首先你赢得了 200 个非常重磅的转发,然后你自己可以辐射到他们的这样一个圈层,总之就是要想方设法的做好人群的杠杆。

SKU 详情页很重要!SKU 详情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一道转化的门槛,原因在于说,其实你只有这一个东西,就是你的图文消息,给你自己潜在的这些消费者,是你唯一转化的一个武器。我认为当时群响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1 个,图文消息本身的这样一个商品,说得非常的清楚明白,注意这个清楚明白是针对你的消费人群;

第2 个,你需要让它变得好看。

我们当时得到了 3.5 万人阅读量,一共 2500 人的转发,其实有一个核心的点就在于说很多人说我们这个是写的,卖社群中算最清楚的,什么叫清楚?一个是文案,70% 是我们的设计。

第3 个,你自己的这样一个商品详情页,需要有卖社群的必备的几个部分。

第一,是你这个社群的权益的组成,第二,是你这个社群问你站台的人是谁,第三,是你这个社群如何去加入,一定不要遗漏。

目前的流量和增长策略对裂变比较悲观,因为流量转化率问题,付费流量仍然是最高效的地方,核心是算账。

第 1 点,我还是会一直以来保持对裂变的保留态度,因为我觉得裂变来的流量其实都是大概率,羊毛党流量居多,羊毛党流量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免费而来,那再想让他付费,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

第 2 点,微信的裂变,这样一个套路,现在还能吃这样一个套路的用户,你想一想是有多么多么多么的没有信息的接受程度,以及套路洁癖,那这批用户会使我们的会员潜在用户池吗?我会认为其实很难是吧。微信生态仍然值得投,有很多很多 KOC。

但是话说回来了,我觉得微信生态对于像我们这类用户来说,像我们这类生意来说,是一个仍然值得投的。

第一个指的和群响非常高重合度的 koc 流量池。这些流量只是一些乙方的关键人物 CEO,或者说是甲方的操盘手,他认识很多操盘手,这是一类啊,这一类的朋友圈应该狂投,最近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

第二个流量池是拥有群响流量的社群和公众号。公众号和社群这一波,其实比 KOC 的流量质量应该要次一些,但是仍然是可以拿到很多私域流量好友的。

第三个,是除了前面说的那些垂直的小的公众号之外的,较大的,腰部的一些泛流量的公众号。

这些流量可能并不会像前两类那么精准,但是胜在它可以给予很多很多私域流量的潜在用户池。这很重要,原因在于说我们要上规模,其实无非就是算账,算一个什么账呢,就是私域流量乘以转化率的帐,我们的转化率算出来,其实可以达到 2%左右,那我们就是需要在私域上寻找到更适合被转化成会员的流量。抖音快手更适合普适性 to C 的标品,群响这样的社群,在现阶段不适合,我还是在这个阶段,在群响只卖会员的阶段,对于我们能否进军快手抖音,头条,百度这样的流量池,特别是能否进军快手抖音,保持一个非常非常谨慎的克制。

原因在于说,我还是会认为短视频的超大流量池,大多数的消费目的还是娱乐为目的的,第二是其实信息流的投放还是需要更有普适性,且更有标准化的产品的,我不确定目前的会员,有没有这样一个特质,我觉得我是悲观的。

然后在说自营内容,我在尝试,我认为不是今天我要把群响做到 1000 个/月的增长的重点。SKU 多样才能让转化压力变小。SKU 如果说只有会员这一项的话,其实无论你再怎么做转化,就像天猫品牌不能做好私域流量一样的逻辑,你是很难说你的转化是很顺风顺水的。

我觉得可以说是在逆天而行,当你自己的商品不够多,你的转化率就不会有所上升,所以说我们自己在衡量商业收入的时候一定要进入一个公式,非常简单的公式就是的:商业收入等于潜在客户乘以转化率!转化率在只有一条业务线的时候,不会太高。

自家的资源才是实打实地资源,传播部署要到位,身体力行!

我还是会认为,会员产品比较大的优势,就是在于说,我们是可以非常疯狂的用会员的自来水的转发,自来水的参与作为非常大的流量杠杆。但是对于这个方式的运用一定要克制,人家是说如果说你一个月 4 次,甚至一个月用 2 次都会枯竭,这个就好像真的是一个成长的自由韭菜池一样,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但我想说的点就是当你要自己把这样一个自营会员流量池盘活的时候,一定要克制且持续创造价值!

3.私域是真香,真实的 IP 成交是真香。

这里要重点说一说,我们在疫情发生之后,特别开辟的一个业务线叫私域销售业务线。

私域销售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全民全行业,都应该去关注的一个运营方式吧,

为什么是因为他可以让你自己真真正正可以跟踪到你自己的业绩数据,对于会员而言更是如此。之前的自己的会员增长是不可控的,我们是通过不停的做活动,由于这样的活动只给会员开放,所以才会带来转化,这些转化其实是由活动驱动的随机转化。而当我们上了私域销售的时候有几个好处,

第 1 个好处是我们的转化率,乘以我们的私域流量池,就是等于我们的会员的销售业绩;第

2 个好处是,我们自己的流量池变多了,那除了我们自己可以动员会员之外,我们还可以动员非会员帮我们转发,帮我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可以的。因此,然后呢,我们自己的团队划分就非常的清晰,我们自己的上游是我们投放,无论是 KOC 投放还是公众号投放,它的核心的目标就是为我们的销售赚取足够多的流量;

我们的销售组就是流量组的下游,它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转化率,无论如何他必须达到每个月的业绩目标;我们的中间的基础组就是我们的会员组,会员组的核心就是为我们自己所有的会员提供基础的服务,持续的活动的运营,以及本身通过会员的转介绍,来完成属于会员组这边的业绩要求。

4.分享一个我学习的公司—— 轻课

我分享一个公司,叫做轻课,这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自己做群响商业化的时候参考的商业逻辑最重要的一环,分享几点我从他们那边学到的,他们简直是中国在线教育的字节跳动!

从小公司开始就要学习字跳,轻课就是一个从微信群分享起家的公司的,不断地打通一个一个项目闭环的,群响也要这样学习。1.「教育零售化」:标准化才能规模化,SKU 要宽阔

团队赛马中后台打通分润规则明确轻课这样的公司,他们自己当年是做微信群分享起家的,当时他们的业务模型非常简单,就是当你想要听某个微信群主题的讲座,你必须帮我转发,加我自己小助手,然后发送截图,然后我拉你进群,由此他们积累了差不多几万个微信群。当时他们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基于微信群以上的一个移动端的微信生态的学校,当然这个理所应当的失败了,原因是在于说其实是很难,把微信生态每一个品类都尝试一遍,而且都把它做成功的每一个品类的流量要求都非常的不一样。

当时他们做的仍然focus 泛职场这个领域,所以说他第 2 步是找了一个非常非常轻的路,就是做成人英语的,这样一个零售化培训,什么叫做零售化培训?是客单价非常非常轻,199 块钱为主的,这样一个线上化为主的社群为辅的这样一个服务模型。他们自己一开始就是用自己社群的流量做冷启动,之后,自己社群流量用完了之后呢,他们自己开始探索以社群班长驱动的。而服务号的一个裂变方式,社群班长自己来做运营转化,服务号裂变的流量由班长来承接,轻课是第 1 个把这样一个模型探索清楚的。

第三个红利,他们遇到一个非常大的红利,就是微信朋友圈打卡红利。

通过这一步他们彻底让轻课这样一个成人英语品牌,做到了和上市公司,百词斩是一个量级的收入水平,然后通过自己这方面的探索,其实他们积累了非常非常多的人力资产优势。

这个人力资产优势是什么呢?

核心就是有几个部分组成,第 1 个部分是,非常茁壮完善的中后台,运营和技术团队的基础,当你自己有什么开发需求和自己有什么立项需求的时候,他们有一套标准,这是第 1 个;第2 个是他们自己有一套流量的探索方式和算账的方式,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这和字节跳动已经非常的像了,就是中后台加自己去探索方向的一些规则和标准,然后就允许各个业务负责人去探索方向去新增项目,今天的轻课非常字跳。

他们满足了什么原则呢?我们可以再来总结一下:

第 1 个就是比较轻的标准化及规模化。

规模化的前提就是标准化的这样一个产品模型,他们是把教育当电商来做的,当然教育的履约模型和电商完全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前端的决策和转化模型其实还是非常像的,所以说这也是我们做这样一个社群,为什么要把两个行业合并在一起。

点的就是中后台,以及代码,以及标准化的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和业务的价值观标准,这个比较务虚了。但是我认为这个很重要,这个重要的点就在于说,其实它允许我们自己非常非常激进的,开辟很多很多业务线,疯狂的去尝试。只要符合我们的这样一个价值观,就是业务的价值观,就可以。最后还有一个核心就是它确定了一个非常非常让人舒服且诱人的一个分润规则。当你确定了这样一个分润规则的时候,其实利益机制会驱动大家去一起前进。

无论是 CEO 本身还是创始团队本身,还是中层的业务负责人,本身都会朝着业绩结果。

这是我看到的非常非常牛逼的,今天中国在教育行业我可以去学习的一个公司,

}

有了解过做主播的网友,估计对于许多直播公会给新人主播开出“保底工资”条件,以此来吸引新人加入公会。

而直播行业的“保底工资”,其实和现实里的“底薪+提成”这种模式还是有区别的,底薪和保底并不能混为一谈。

近日,重庆江北区某网红直播公会旗下女主播,就因为与公会因为“保底工资”未发放一事闹得不可开交。

公会并未履行所谓的“保底”工资,而两位女主播对此并不买账,非常气愤地找到公司想要讨回属于自己的那份保底工资。

两位才十七八岁的女孩称,通过网络得知该公司招聘女主播的信息,并且公司承诺给到“无责底薪”5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并且还会有直播礼物的提成。

对于这样的5000元“保底”工资,可能对于大多数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子来说,都会觉得反正也有5000元“保底”,这工作还不错。

谁知在一个月后,公司在发放工资时,只给到他们几百元至1000元不等数额的工资。

于是乎这两位女孩子就不乐意了,找到公司闹了起来,对着公司的管理人员大喊“保底给我们”。

而公司的解释是因为两位女主播的直播状态不佳,将其“保底工资”还给降低到了3000元。

不过女主播表示,在签署相关合同时并没有“状态不佳”会降低保底工资的要求。

公司方面称,女主播在日常直播中“消极”直播,有在“摸鱼”混日子一样对待自己的直播工作,并且还展示了女主播日常直播的视频。

小编个人觉得,这两位女主播应该就是冲着“保底工资”去的,心想干满一个月怎么也能拿到5000块的工资吧。

正如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自己花钱出工资请主播是来干嘛的,肯定是要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是“供着”。

至于招聘主播的合同要求,公司方面并不愿公开,直言“最终解释权”归该公司所有。

在索要“保底工资”未果后,两位女主播选择了报警,但公司方面依旧回应,觉得不合理可以去直接起诉。

对于此事网友们觉得所谓的“保底”肯定在合同里都会有具体要求,比如有礼物流水、直播时长以及是否是有效直播。

这些但凡做过主播的网友估计都会了解,而粉丝邦觉得所谓的“保底”其实就是公会给新人主播的一种最低生活保障而已。

并且“保底”和提成不是叠加,而是差多少补多少,比如提成高于保底就取消保底工资。

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儿,想轻松靠“摸鱼”混日子又想拿到高薪,这样的好事情估计少得可怜。

公会开出的保底,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吸引主播先进入公会而已,一般说来,跟你说有多少多少保底,都是有任何绩效考核的。

真正想要认真做主播的,其实是看不上那点保底的,做好了直播流水的提成才是大头。

而那些直接是冲着“保底”去的主播,大多数都是做不起来的。

估计网友们也看到过很多小主播,直播了一两个月没拿到保底工资,就开始发布各种讨薪帖?

}

闫丽娇 苏琦 黎明 赵磊 周昶帆

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创业者们要陆续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客户流失无法开工、没有业务依然需要支付房租和银行贷款,“黑天鹅”事件让电影春节档整体推迟、旅游行业陷入退单和暂停困局……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不少创业者表示,即便疫情结束,这次事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也会远远超过预估。

2003年中国遭遇非典,当年四个季度中国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第二季度受非典影响,增速大幅度下降,其后两个季度也有所放缓。而聚焦当下,对于已经推进五年双创、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这次疫情可能会带来比非典更为旷日持久的挑战和考验。

已经有人开始关注疫情之下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目前,多个行业协会、一些省份的地方政府发起了为中小企业减免租金的倡议,而地产商比如万达,也开始主动给商户减免租金,帮助它们一起克服困难,挺过艰难时刻。

但是,疫情之后如何重塑消费者的信心?国家何时会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补贴和政策扶持?在扶持到来之前,风险逐步暴露的同时,中小企业创业者们还能熬多久?这些问题仍然难以回答,中小企业需要的帮助还有很多。

燃财经采访了12名武汉及其他城市旅游、影视、餐饮、教育、外贸等各个行业的创业者,他们谈到了这次疫情对他们生意的影响。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通过这些创业者的故事,或许你会对接下来国内经济遇到的挑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让人欣慰的是,在疫情面前,这些企业主们都表示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会服从国家利益,优先处理疫情防控,优先处理用户和客户需求。但同时,他们也在为企业和企业背后的成千上万个员工而焦虑、失眠,担心熬不到疫情过去的那一天。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次,我们需要共克时艰。

“封城”前所有店员都去超市抢物资

疫情影响至少持续半年以上

李卿 35岁 湖北武汉婴幼儿游泳馆老板

我2015年开始在武汉经营着三家婴幼儿游泳馆,面向0-6岁婴幼儿。

1月22号左右,疫情消息在武汉传开,我当时人不在国内,听说商场的人都很恐慌,我的门店都在商场里,门店里都是35岁左右的女员工,她们都无心上班,去超市里抢物资。

23号,商场发出关闭通知,我们自然没生意了,所有员工回家待命。现在每天都过问员工的身体状况,每天都做线上“点到”。

武汉冬季温度偏低,不像北方城市家里有暖气,属于婴幼儿游泳行业的旺季,尤其是0-1岁的小朋友,年轻家长没有时间天天在家做婴儿被动操,游泳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是刚需。往年,从12月份到来年转暖之前的几个月,店里生意都很好,周一到周五工作日单店每天接待80-100个小朋友,周六日的接待量可以达到150-200个。

正常情况下,年前店里人是爆满的,除夕当天生意好到排队,家长都想在年前给小朋友洗个澡,年初一到初四家长们忙于拜年,生意相对冷清一些,从初五开始,小朋友又会多起来。

我和家人18号离开武汉来马来西亚度假,因为认识一些医护朋友,一路上一家人全程戴着口罩,后来听到官方的疫情通知,再也没心情玩了,但因为“封城”也回不去。

这次疫情重大,对我们门店的影响,至少持续半年以上。即便疫情过去了,疫情留给大众的恐慌心理还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抚平。我们是面向小朋友的生意,小朋友是家长的心头肉,至少要等疫情大范围好转,恐慌心理消失,慢慢才会有家长带小朋友到游泳馆这种密闭空间来做活动。

万达广场已经宣布免租,还不知道我们门店所在的商场会有什么政策。我们单个门店单月的开支,租金、人员工资、水电、易损易耗等等加在一起,差不多10万左右。旺季市中心的门店营业额一个月可以做到30万,差一点的门店也能做到18万左右。半年损失多少,我也没心情算这个账。理想的状况是,等天气转暖以后,5月份左右生意能有所好转。

年前几百个订单全部被退

30%的酒店可能会倒闭

周清慧 40岁 武汉尚怡花园酒店老板

我在武汉武昌区开酒店两三年了。年前开年会时,我们还非常有信心地制定了新一年500万营收的目标。武汉封城消息一出,我们立刻收到了几十个退单。过年前两三天,我们每天都在接退单电话。到除夕,两三百个订单基本都退完了,甚至3、4月份的订单很多人都退了。

之后酒店基本上就没有人入住了。过年时,我也提出过关门歇业,因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员工面临被传染的风险。但他们相当负责,店里当时还有7-8个客人因为封城走不了,最后我们还是选择继续服务他们。

我妈妈在春节之前发热,转了三个医院都没能接诊。妈妈跟老公、孩子、酒店人员都有接触,我担心她万一被确诊,又担心假如真到了不可控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除夕晚上我哭了一晚上,觉得特别难过,整个城市和社会弥漫着一种悲壮气氛,我的朋友圈全部都是“天佑武汉”这样的词语,我当时就觉得一定是武汉挺不住了、天塌下来了,只能靠这些激励的语言来支撑。

后来我看到很多医护人员没日没夜在上班,不能回家或路程太远没地方睡觉,觉得很心痛。我和行业内的300多家酒店自发组成了一个组织,给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房。现在我们酒店给两个医院的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房和服务。

酒店行业起码好几个月订单都会持续低迷,因为疫情闹得全球皆知,估计6月份之前来武汉旅游的人都会很少。市场的重建对于酒店行业来说是个很大的事。这段时间我们都会非常艰难,房租、人力成本都得继续负担。我现在有18个员工,如果实在不行,也会考虑裁员,因为要活下去。

今年营收状况能做到去年一半我就很感恩了,我觉得起码30%的酒店会关门。前几天还有跟我们一样接待医护人员的酒店,现在因为贷款压力,甚至没钱交电费而接待不了了。

这种市场的萧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我希望社会各界对实体生意多一些关注,帮我们减免一些水电费、租金,或银行贷款,减少经营者压力,让大家能够一起活下来。疫情过后,消费者的信心重树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树立积极的方向。

何时开工、何时有客户都不确定

中小企业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

张巍 42岁 武汉插画人数码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2007年成立,在武汉做了13年的动漫职业教育线下培训。培训面向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目前在武汉光谷的创意产业基地有1200平的营业场地。

2019年文娱行业整体低迷,我们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年底又突然出了疫情。现在我们首先是企业开工受到影响,另外即使复工了,我们的客户群体也不在。按照以往,大学基本正月15后就都开学了,但现在整个武汉的大中小学开学日期还没定。而且等他们来了之后,武汉还需要多长时间恢复正常秩序也不一定,毕竟我们线下教育会存在人群聚集。

目前我们在家办公,做线上的绘画直播,但能做的事情也不多。虽然这些年互联网对线下经营模式冲击很大,但很多东西不能只做线上,像我们绘画动漫类职业教育这种技能性、操作性很强的内容,没有大量强制性、面对面的学习和训练实践,靠线上讲课很难保障学习效果。学习需要强制,线下可以做到短时间内提升学习效果。

我们的硬性支出很大,线下培训1000多平的场地成本很高,再加上员工,每个月支出有几十万。如果这次疫情长达几个月,资金链肯定会出问题。我们公司的场地是在政府园区里,等开工以后考虑去谈谈减免房租。现在创业本身就很难,去年我们园区大多数文娱类型企业发展都不太好,我们也就是保本经营。

如果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会考虑裁员,底线肯定是保住公司,让公司活下来,有一天我还可以把他们请回来,但如果公司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虽然现在天天在家里比较闲,但是我很焦虑、睡不着,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我希望国家能够给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创新不可能都靠垄断性大企业,一个国家想要保持创新的动力和环境,还是得维持一定数量的中小微企业。

疫情让我损失1000万销售额

对中小企业的打击和持续时间会远远超过预估

如果疫情持续半年,我大概会损失一千万销售额,外加2019年一半利润。

我在武汉做布匹生意,属于中间环节,简单说就是对接布的生产商,把布从广州、江浙、福建等地运到武汉,然后再把布卖给武汉的服装厂加工。武汉疫情这么严重,因为没法聚众,我们这个产业也就没法开展。现在受损失的是一整个布匹产业链,生意处于完全停滞状态。

好在我做生意一直都坚持现买现卖原则,年前没有积压。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即便有库存,下游工厂也不能开工。这还不是我最担心的,关键我的客户都是武汉或武汉周边城市的。我属于个体经营,经营过程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好多小商贩没有正规合同约定。年前疫情爆发期间,正是他们赊账的回款期。

客户都回家过年了,现在也见不到面,钱更是追不回来。疫情这么严重,总不能打电话要钱吧。我最担心的是,如果我的客户因为疫情走了,我的钱去哪要呢?2019年本来生意就不太好做,想着2020年能有好转,现在2019年的账都没追完。如果一直不好转,他们的生意也没法运转,没有钱给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个人感觉,即便疫情结束,对中小企业主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会远远超过预估。

我现在每天都待在家,透过窗户很少能看到人,偶尔会看到车,有时候会听到救护车响。我们小区还好,就前几天周边的一栋楼,有发热的居民被带走,周边没有听到疫情,家人的心态也还好,没想象中那么焦虑。物资供应虽然不是很方便,但是还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现在能够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才最重要,需要焦虑的问题太多,反而豁达了。对于没办法的事,你再难过,再痛苦,事态也不会因此转变。

迟迟开不了工,出口贸易也不好做了

曹磊 33岁 武汉力码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们公司主要给传统制造业提供服务,包括一些电子加工厂商、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厂商,还有医疗机构也有一些合作。

我是在1月2号左右觉察到肺炎疫情的,公司在武汉光谷,离汉口有一定距离。公司是在12月20号放的春节假期,正常情况下春节假期有人值班,工厂生产也不会停。但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停工,保守估计这个春节直接损失有五十多万。

除了营收外,我们的账期也受到了影响,应收、应付款项都会耽搁,企业贷款和利息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而且目前还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投入到工作,政府只是说不能早于2月14号,到底是哪天,谁也说不清楚,只能看疫情控制的情况。如果不能正常开工,几十号员工的工资怎么发也是个问题。政府目前还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指导我们该如何去执行。作为普通员工,肯定也会担心自己的经济收入问题,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安抚,在员工群里发一些正能量的信息。

疫情发生后,我带着父母回老家了,合伙人还要留在武汉,我们基本每天都在微信讨论组里互相汇报身体状态,探讨接下来工作该如何开展。他们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冒了很大的风险,参与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黄冈的救治中心的捐赠工作。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点事情,希望武汉能够尽快好起来。

事实上,经历过2019年的国际贸易摩擦,公司已经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没想到挺过了2019年,2020年开年又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保守估计,2020年的营收如果能达到2019年的70%-80%,就已经很乐观了。

我个人比较期待能在2月底之前投入到工作中,然后我们会在整个2020年快马加鞭,把我们的数据赶起来,尽量做到和去年持平。但我比较担忧的是物流问题,我们很多客户都是做出口贸易的,如果WHO未来几个月把国际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升级,建议完全隔离中国,会非常影响出口生意。

但我相信政府在正式开工之后,会给中小微企业一个解决方案的,毕竟这次疫情对经济影响还是挺大的。

免租一个月要亏2000万

线上教育的风口可能要来了

七巧国是一个儿童教育中心,向房东租下楼盘以后对整个楼进行改造,然后招收学而思、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品牌入驻,也有一些自己参股的教育品牌。

要承租这么大的楼,一栋楼光装修就要花近一个亿,我们现在在全国5个城市有10栋七巧国的楼,最大的有5万平,最小的有1万平,做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我们去年在北京大兴区要签一个楼,已经交了200万定金,但大兴区现在是疫区,这个项目只能放弃。

我们收租是以月为单位,疫情爆发后,具体损失数字还无法统计,按照往期来看,月租金在万左右。就看疫情能不能在2月中得到控制,如果得不到控制,无论是房东还是里面的机构,损失都将十分巨大。

万达这种大房东有底气免租一个月,我们是二房东,我们免就等于是这个月纯亏2000万。我们给商户让利一个月还行,还能吃得消,但超过两个月,一定会出问题。

一场疫情打的大家很难受,不单单是七巧国,一些小的教育机构,包括整个物业租赁行业,这几个月都不会好过。如果这一年我们都收不到房租,自己还要交房租和定金,纯亏两三个亿,生意就没法做了。

同时,我们已经在和甲方商量,申请免去我们楼里所有商户一个月的租金,让他们尽可能晚开课,加强疫情防控。但是否能得到甲方的同意还不一定,就算他们不同意,我们也会给商户一些优惠。越是这个关头越不能杀鸡取卵。

这次疫情爆发后,孩子和老师都闲在屋里,不少老师开始线上授课,有人说可能线上教育的风口真的来了,我们也开始发力线上。

2019年上半年,七巧国开始研发SaaS系统,整个研发成本花了接近2000万人民币,原计划过完春节要开始在今日头条推广,结果疫情爆发。

非典那会我刚从部队出来,和一帮战友给学校搞教育培训。那会过完春节,我们歇了好几个月,大家几个月拿不到工资,每天都泡方便面吃,很辛苦。但那时的难题我一个人就能面对,今年又一次遇到疫情,这家公司我已经做了10年,我要对200多个职工和我的家人负责,要面对的东西太多,非常焦虑。

我一直相信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对教育培训行业有什么贡献?你承担了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如果你承担对了,那赚钱应该是水到渠成。现在我只能努力撑下去,并且帮助我们的商家们一起度过难关。

疫情控制越往后对行业的影响越大

雷鸣 35岁 爱梦影业创始人

这次整个春节档如果一切照常,大概会有80亿人民币上下的票房,春节档挪后,电影都会延后上,但什么时候上、影响有多大,要看疫情什么时候过去。

春节档取消后,票房大概整体会损失25%-30%。影院、院线至少有15天的空窗期,本来80亿左右票房影院、院线至少能分到一半。但如果情况顺利,影院能在2月9号以后开,这些电影可能会陆续上,观众一定会有一个报复性的娱乐消费。

像《唐人街探案3》这种口碑非常好的电影,它的损失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如果上半年或者暑假档这些电影都能想办法上映,其实影响不会太大,但这都要到2月9日之后才能具体知道。现在的变数在于,如果到2月10号左右,疫情依然没办法完全控制,越往后损失就会越大。

但像《囧妈》这种头部国产院线电影,第一次首发在网络,直接拿到字节跳动的钱,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和冲击其实比想象中的大,尤其对于影院和院线行业。因为大家也心知肚明,如果没有这件事情,《囧妈》24个亿的票房保底肯定达不到。

每年中国头部院线电影一共就10部左右,如果说他们选择被流量买断、在网络发行,会让整个影院和院线收入降低很多。如果2月份影院还不恢复,再加上整个影视行业都是寒冬期,这时也许会有资金回收压力大的人,陆续选择在网络上首发,也不排除电影网络发行这一天会提前到来。

整个影视行业去年就不太好,将近一年拿不到拍摄许可证和发行许可证,都在等回款。还有年底开机的很多项目杀青款没有结,等着过完年或许能好点;今年春节档本来大公司能回一批款,但春节档延迟之后,会更缺钱。整个行业压力都很大。

这次疫情对网络平台有帮助,对抖音、快手也是大推动,包括对网游、手游这些线上平台都有利好,但对于像线下影院、餐饮、旅游行业都是致命打击,影视行业和它们相比算是受影响较小的行业。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做影视行业的市场数据测算、投资风险控制,另外会做编剧,受影响不算太大。在刚知道疫情消息的1月20号左右,我就觉得说不定春节档都得取消。那个时候我就告诉员工开始写剧本,因为在疫情过去之后,大家总归需要剧本,会重新开机,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我觉得闷在屋里搞创作的时间挺难得。这段时间整个行业一直都很着急,但还是要尽快调整工作重心,先找对自己影响最小的、并且最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国家相关部门不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旅游行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51BOOK是主要面向旅游企业的机票在线预订平台,一年大概40亿左右的交易额,机票不像其他产品,涉及的资金量特别大,资金杠杆也很大,整个旅游行业都算重灾区。

疫情发生后,我们一共经历了4个关键时间节点:1月23日晚上,民航局宣布自24日起,此前已购买民航机票的旅客可免费自愿退票;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暂停所有团队旅游及“机+酒”旅游产品;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包括出境游在内的所有团队游及“机+酒”服务暂停;1月28日,民航局要求在1月28日前已购买机票、且乘机日期在此时限之后的旅客,可免费申请退票。

每一天、每一个信息公布,对于整个旅游行业,影响都非常巨大。

初一我们的退票量约为15000张左右,初三翻了一倍,目前我们每天积压的退票已经超过6万张、涉及上亿资金。由于春节期间航空公司售后工作人员都休假,加上疫情影响,退票流程、退款资金都严重滞后,各个销售环节压力都很大。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我最焦虑的时候。23号我还在公司上班,当天我们有近2000万交易额,还为提前完成一月份计划搞了一个小庆祝仪式,24号一下戛然而止。这都不是赔钱的问题,而是需要考虑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团队和机酒业务暂停后,对旅游行业的沉重打击进一步加剧。相较机票业务,春节假期对旅游业务尤为重要。旅游订单的取消影响更多关联企业,造成更大业务损失。短短几天,行业上下游企业资金几乎全面锁死。悲观、焦虑、无助蔓延到每一个旅游人。

对于包机的或者海外地接投入量级大的企业,损失无处弥补,直接是致命一击。没有足够现金流储备的旅游企业,很难熬过这次。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家慢慢还是把更多焦点回归到企业自身业务有序处理和员工妥善安排上。我们公司有近1000名员工,每个月工资一千多万,所有子公司加起来,一年房租近一千七百万,如果长时间不能正常经营,压力会非常大。但我看也有房租政策陆续在公布,还能继续和房东争取。

我认为在疫情结束之后,国家会通过政策上的支持和安排,为企业后续恢复生产经营提供一些便利,如果国家相关部门不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旅游行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这一定不是国家想看到的。

但这些相关政策什么时候能出台?什么时候能够落地?现在最艰难的这一段时间能不能熬过去?毕竟我们每家企业背后都是成百上千个家庭,在服务好客户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照顾好员工和公司。我整体对国家和行业有信心,虽然各方面政策有滞后,但涉及员工房贷、企业房租、薪酬处理等政策和指导意见出台还算及时,算是一个积极信号。

对51BOOK来说,2015年的“提直降代”(航空公司提升机票直销的比例、降低代理分销的比例),对整个机票代理行业的影响,甚至要大过这一次。那次对行业的影响无亚于地震,2/3的企业基本被清理出局,而疫情是阶段性的。那次我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拿到旅游B2B领域最大的一笔4.38亿人民币融资,目前公司账上仍有上亿的现金流,理论上只要我们把业务稳住、把客户服务好、留住,哪怕扛一年,也能扛得住。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开源节流,把更多重心放在受影响相对没那么大的商旅和海外业务上,照顾好自己的团队,联合更多合作伙伴度过这段艰难时期,能够扛到整个旅游市场在疫情之后的反弹式增长期。

制造业里,供应链的每个环节

张霄扬 30岁 深圳市乾乾编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做的是培养儿童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教育产品,能结合课程卖给儿童和家长。我们在西安有一个线下的展示、销售的旗舰店,还有一些合作伙伴的展示点,儿童教育这块,还是需要亲身去体验、学习的,线上没法完全替代。

这次肺炎疫情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销售收入80%来源于线下,包括自己的店,也包括从合作方渠道售卖的。疫情主要会影响我们的供应链,也会影响一些合作。

一开始没想到疫情会这么严重,觉得可能会像上回SARS那样少数几个省份比较严重。什么时候觉得严重了呢?就是看到疫情在全国多点开花,而且病毒潜伏期长,估计这次控制下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我们做的产品不是那种智能机器人,而是用环保纸模、传感器加编程软件,做出软硬件结合的有趣作品,模拟自然现象或者还原科学原理,比如做个停车场、变色龙、摩天轮等等。我们的产品有传感器、纸模、包装部分,传感器里有芯片、塑料件还有连接的线材,所有这些都有不同的供应商,最后这些东西还要运到组装厂去组装。

制造业的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一个工厂,每个工厂都会受疫情影响。工人回不回得来开工,工人的选择还是挺多的,还有工厂的资金链绷紧了撑不撑得住。很多工厂都是小工厂,要是倒闭了,我们还得再去找别的厂子开模,别的厂子还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做出来,这样时间就耽误了。我们前期做产品都走过一遍,也不希望再走一遍了。

在合作方面,我们对合作伙伴的产品交期上会受到一些影响,合作伙伴在线下销售上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在西安的旗舰店76平米,一个月租金15000元,还有三个店员。总部在深圳,全公司是20多个人。一个月成本,办公室租金加旗舰店租金,再加上人工工资,一个月得六七十万。扛一个月我们没问题,再多了,扛时间久了也会有问题的。我们合作的一家工厂是做玩具的,主要做外贸,刚做起来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几个国家新市场,这次疫情里,中国如果被设置成疫区,那他们也会有非常大的损失。

付桢 50岁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购销公司老板

我从事马铃薯种植、销售,也帮本地的农场对接全国各地的货主,协调货源调运,都说农业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会在这次疫情中保持坚挺,但在特殊时期,市场要让步于疫情防控政策,这给我们的仓储、运输、销售客观上造成了很大影响。

从初四起,全国各地一波价格上涨行情,很多货主打来电话要加紧出货,按理说农产品都可以走绿色通道,但现在地市一级防控严,尤其是交通管制上。我从配货站先后调了三次货车,一次是高速出口封闭,司机找不到路下不了高速,一次是无法空车进入仓库所在的工业园区,只有一辆后半夜驶入县域的车成功装了货。

我在本地有许多资源,那辆空车被拦在闸口的时候,我去接应,现场先给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打了电话,他说这事开过会了,他管不了,要我去找农牧局,我又给农牧局长打电话,他碍着面子,要现场的工作人员接一下电话,被拒绝了,人家说别管哪个局长打电话,没有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开具的通行证一律不放行,除非车上有货才能走绿色通道,车还是被劝返了。

交通管制甚至让我差点没能回城,我是省会的牌号,外地车牌一律不让进,找了一条荒僻小路才回到家。坏消息不断传来,多地的集散市场关闭,假如一直管制到二月,有些地方的新薯都下来了,我们这些仓储薯一来没价格优势,二来天气暖和长芽要坏一批,更容易赔本。

于是我又找了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商务局局长,他们了解情况后,让我先到商务局开出货许可,注明哪里来的车和司机承担运输任务,再去交通局开绿色通行证,车辆进入时需严格检测司机体温,装载工人需要严格防护,且不与司机发生接触,车辆限时停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装载并出境。

现在的情况就是,各地都封闭管理,有的车能进来出不去,有的车出去了回不来,绿色通道也不管用,我估计全国农业、畜牧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还是生活必需品,其他行业可能损失更大,希望主管部门能快速制定出行业应对策略,把损失降到最低。

今年肯定要亏损但也只能撑着

中小创业者是疫情中被忽视的群体

我做家纺产品,有一家自己的工厂,员工20多人。创业近十年,公司在2018年首次出现亏损,2019年终于扭亏打平,本来打算今年能有点盈利,现在看,今年要继续亏损了。

一开始我低估了武汉肺炎对公司的影响。直到镇政府打电话过来,让工厂在正月15之前不得开工,然后镇里封锁了所有交通,我才意识到,疫情对公司的影响会有多大。

公司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员工都在家里出不来,供应商的原材料进不来,经销商的订单无法执行,我只能干着急。原计划在正月十五以后开大规模的经销商大会,但现在看来,大会显然是开不了了。

公司产品的批发全靠经销商。按往年经验,每年初的经销商大会,拿下的订单至少能吃一个季度。如果以后边三个季度的订单作为托底,那么第一个季度的订单,就是公司这一年利润的来源。如果2月份公司还开不了张,那公司毫无疑问要亏损。现在交通被禁,人们不愿出门,公司的零售业务也遭受重创,门店里显然是不会有人来订购。

对于公司而言,如果没有订单,那么每一天都是成本。公司假期默认延长了,但我还要支付员工的工资,五险一金也得正常缴纳。我在银行的贷款还有两百多万,每个月都要吃掉公司一部分现金流。国家已经有政策让购房者延迟支付房贷,但目前并没有政策让我们这种小老板延迟支付银行贷款。

我觉得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是这次疫情中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大家看到的是上班族何时能返工的问题,却没看到企业何时能开工。一家企业背后,可能是一百个员工。这家企业倒下了,那这些员工也就失业了。我相信疫情总有过去的那天,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撑到那一天。

但我们也只能撑着,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个人利益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跟国家相比,企业的损失肯定还是要小一些。唯一的一点是,地方上做企业不容易,在疫情面前,难免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如果地方政府部门能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支持,那企业渡过危机就更有希望了。

囤了两三百万的食材,多半都浪费了

陈金宝 39岁 太原华夏京都餐饮集团运营总监

我们往年春节年夜饭的订餐数据都非常可观,上座率基本上是120%左右。这次疫情,对我们的直接营收影响高达七八百万。

大年三十开始,我们注意到很多顾客都非常谨慎,戴着口罩进来,互相也不交流,吃完就走。我经历过非典,当时也是在做餐饮行业,长达半年的非典疫情影响下公司被迫转型。再次遇到疫情,我第一反应是保证员工和顾客的安全,切断传染的途径。

疫情爆发后,我们立即采取了一些防护和消毒措施。紧接着政府下了文件,要求餐馆不能允许10人以上的就餐行为。社区也过来询问,有没有武汉籍员工,有没有发烧的员工等等。我们后续都做了报备,每天都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勤洗手、勤消毒。

从初一开始,我们陆续把年夜饭的订金退回给了消费者,初二我们就停业了。放假之后,我们最大的挑战是食材问题,我们在春节囤了两三百万的食材,初三的时候在街边卖了一小部分,处理了两万块左右。留下的除了肉类可以冷冻处理外,基本上蔬菜过了保质期就都扔掉了,损失非常大。起初,定好了2月2号正式营业,但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目前计划延后到2月10号开门。而且具体要等政府解除了一级戒备之后,我们才可以营业。

我每天都会关注疫情动态,本次疫情过去后,市场应该还将处于低迷期,老百姓属于半信半疑状态,我们肯定还需要面临一个周期。2020年前半年,公司应该会属于亏损的状态。

疫情结束后,前期巨额的启动费用,现金流如何稳定,和员工工资的合理发放都是需要面临的问题。昨天晚上我们高层会议还在讨论接下来我们前半年的工作部署。接下来我们会加大对食材的保障和员工健康检测登记,努力做到让顾客放心。

每次疫情之后,都会淘汰一批中小型企业,一些不专业的企业会直接被淘汰掉,专业的企业会实现爆发增长。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寻找我们爆发的突破口。

对于餐饮行业,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2019年对我们已经是非常挑战的一年了,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上涨,但是我们的菜单价格没有调整,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利润。没想到2020年开年又遇到了肺炎疫情,目前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可能把我们的食材和服务做好,把我们的品牌传播出去,未来市场才会有更多的需求。

*题图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卿、于欢、马从军、付桢为化名。


宅在家的小伙伴, 现在博文视点给每个小伙伴送书看,所有人都有份,可以领取5张百元优惠券,兑换其平台的任意5本电子书或有声书,宅家读书,绝不服输。



 情人节脱单倒计时,点击阅读原文,30秒火速脱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月工资3000怎么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