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这种插图是那种软件画的,求解,或者说,哪个软件做这种线条最好操作?

求教,用ps怎么画下边这种线条图。求详细教程

求教,用ps怎么画下边这种线条图。求详细教程


IP属地:北京来自1楼

用钢笔工具对着描就可以了

看这照片里骨头和后面石块的色差,可以通道抠图了吧,抠下来描个黑边,再填充白色

建议用ai或者cdr等矢量插图软件来做骨骼图,这样画面可以在之后的使用中放大还保持清晰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

不知大家认为,使用CAD画图,最重要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记住自己使用CAD画图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进行工程设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实际上都是要将某些设计思想或者是设计内容,表达、反映到设计文件上。而图纸,就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完成的东西(不管是最终完成的设计文件,还是作为条件提交给其他专业的过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设计内容。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应该明白,好的计算机绘制的图纸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清晰、准确。

清晰:我们要表达的东西必须清晰,好的图纸,看上去一目了然。一眼看上去,就能分得清哪是墙、哪是窗、哪是留洞、哪是管线、哪是设备;尺寸标注、文字说明等清清楚楚,互不重叠……。除了图纸打印出来很清晰以外,在显示器上显示时也必须清晰。图面清晰除了能清楚的表达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外,也是提高绘图速度的基石。

准确:200宽的墙体不能画成240;留洞不能尺寸上标注的是,而实际量量是;更常见的错误是分明是3000宽的一条线,量出来却是2999.87。制图准确不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观的反映一些图面问题,对于提高绘图速度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图纸修改时。我们在使用CAD 绘图时,无时无刻都应该把以上两点铭刻在心。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说绘图方面基本过关了。

图面要“清晰”、“准确”,在绘图过程中,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效”了。能够高效绘图,好处不用多说,如果每人都能提高20%的绘图效率,可能每个项目经理和部室主管都会笑不动了。

清晰、准确、高效是CAD软件使用的三个基本点。在CAD软件中,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绘图命令外,其他的各种编辑命令、各种设置定义,可以说都是围绕着清晰、准确、高效这三方面来编排的。我们在学习CAD 中的各项命令、各种设置时,都要思考一下,它们能在这三个方面起到那些作用;在使用时应该注重什么;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使用这些命令最为合适。

上次,我们探讨了AUTOCAD软件使用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清晰”、“准确”、“高效”。可能大家觉得有点虚,从这一次开始,我们就开始来实战了。

接到一个任务,准备开始画图了,不知各位第一步做什么。可能有很多人,直接就开始画图,但这不正确。应该是进行各种设置,包括图层、线形、字体、标注等等。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使接下来“清晰”、“准确”、“高效”。

首先来谈谈图层。可以说,图层的定义,是整个AUTOCAD软件最为关键的设置,而我发现,我们公司的员工图层设置清晰条例的并不多。有时候打开某些同事的DWG图纸,一看,几十个图层,再一看,大部分图元都是在0层上,不禁哭笑不得。至于应该在不同的图层上的在一个图层上了,应该在一个图层上的又不在一个图层上,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图层的设置有哪些原则呢?

第一,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

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的图纸,图纸上所有的图元可以用一定的规律来组织整理。比如说,建筑专业的图纸,就平面图而言,可以分为: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标注、门窗看线、家具等。也就是说,建筑专业的平面图,就按照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汉字、门窗看线、家具等来定义图层,然后,在画图的时候,分别应该在哪个类别的,就把该图元放到相应得图层中去。

只要图纸中所有的图元都能有适当的归类办法了,那么图层设置的基础就搭建好了。但是,图元分类是不是越细越好呢?不对。比如说,建筑平面图上,有门和窗,还有很多台阶、楼梯等的看线,那是不是就分成门层、窗层、台阶层、楼梯层呢?不对。图层太多的话,会给我们接下来在绘制过程中反而造成不便。就像门、窗、台阶、楼梯,虽然不是同一类的东西,但又都属于看线,那么就可以用同一个图层来管理。因此,图层设置的第一原则是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两层含义,1、够用;2、精简。每个专业的情况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琢磨,怎么样是相对最合理的。第二,0层的使用。

}

作者按:这篇编辑手记很长,悉数记录了《东京梦华录》这本书从提案至书最终上市的整个过程,包括有关译注、插图、装帧设计等每一步的考量。以及为什么要重做这部书,为何要这样做;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书上市后,有一位出版社编辑前辈联系上我,表现出了对此版编辑方案的强烈不喜欢。每一本书在不同的编辑方案下会有不同的呈现,我们想要尝试另一种可能,让读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多一种选择,在多元呈现下,让书被更多读者认识到。

做这部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幸运的是得到了许多帮助。这是一部在众力的协作下完成的书。如今记下整个过程,以此感激一起合作的老师和同事,以及所有提供帮助的师友。

痛苦和快乐交织,波折与幸运同在,诸多人为一本书齐心协力的过程,是我一直对这份工作心存敬畏的原因。

《东京梦华录》是什么书?

为我们保存了千年前中国都市的生活画卷

《东京梦华录》,简而言之,就是一部追忆北宋都城汴京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的笔记体回忆录,书名中的东京,即北宋都城汴京,又称汴梁,今河南开封。

作者孟元老为北宋遗老,自1107至1123年北宋灭亡,在汴京生活二十余年。北宋灭亡二十年后,他想起汴京风物人情仍不胜怀念,“节物风流,人情和美”,然而,仅仅二十年后,后辈听之已觉遥远生疏,不信彼时盛景。正因此,孟元老“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遂决心为故乡立传,悉心记下他所经历过见证过的汴京,用几近白描之笔,不事渲染,只求记录,他的初心只有一个,即为后世留下他亲历过的汴京。

一直以来,北宋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朝代。很多人不喜欢北宋,“积贫积弱”也几乎成为北宋的标签。然而,也有诸多研究者说,北宋自由、开放、先进、诗意,是一个值得人体验一番的朝代。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幸好孟元老为我们留下了《东京梦华录》,它弥补了正史中难以体现的百姓生活细节,为我们了解一个朝代提供了多重视角和多元面相。

所幸的是,《清明上河图》上所画刚好亦为汴京。一书一画,犹如形体兼具了灵魂,共同为我们了解彼时盛况提供了第一首资料。

一千年过去了,曾经的盛景即亲切又仿佛遥不可及。一个朝代究竟如何各有评价,这些曾经的存在,好或不好,留于我们后人,至少让我们知道,今日的我们和昔日的先人有何相似有何不同,这些年过去了,我们流传了什么,又究竟丢失了什么。

版本很多,为何还做新版?

——这本书并非真正小众,

这本书已版本众多,销量整体一般,为何还要做新版?

1)并非真的小众——需要一个接地气的“现代”呈现

我们了解了书的内容,知道了它并非单纯的学术书籍难以理解,而是充满人间烟火,介绍的就是千年前热气腾腾的故人生活万象。

尽管宋被褒贬不一,但书中的人间烟火气令人动容,个体小摊位和大酒店和谐并存的那种兼容并包。在肉铺前,可以挤着一群人听说书,连肉铺员工都仿佛忘记了做生意,不觉得一群人挡着门店影响生意而听得津津有味;唐朝坊门关闭便严禁居民外出游荡,而汴京已是不夜城,在大雪大雨天、深夜里众人也可以去听说唱看杂演;元宵节城门通宵开放让众人赏灯。每一个节日皆上下同乐有仪式感。其自由、诗意的烟火气可想而知。

这是一部学习读物也是一部休闲读物。它可以跳出学术范围走向大众读者。

然而,《东京梦华录》虽版本多,但大多偏学术风格和方向,很难一眼看出这是什么书。这种观感一定程度上有距离感,隔绝了部分大众读者。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将这部古籍做一个接地气的“现代”呈现,从学术研究的范畴跳出来,以更通俗更直观的方式让读者认识它。

2)值得一部插图版——这是一部有插图才更完整的书

《东京梦华录》值得做一部图文版,这是一部有插图才更完整的书,尤其《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珠联璧合,画为书中汴京做了一个直观的视觉补充。孟元老的文字中隐含着画面流转。

可惜,彼时市面上尚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图文结合版。

正因为此,才想要做一个版本——在内文上,原文+译文+精简注释+生僻字注音+图注,尽可能实现无障碍阅读;在设计上尽量打破学术观感,呈现其烟火气,做一版接通大众读者的《东京梦华录》。

我们期待这个版本,在封面设计上能让大家在第一观感上大致了解这是什么书;在内文呈现上能以更丰富轻松的方式阅读。从而期待,这部书能跳脱出专业读者和单纯的学术研究范围,让更多读者有兴趣去看。

2018年9月25日,《东京梦华录》提案获得公司通过。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想法付诸实践。

——以文本为要,给新人作者以机会

原文内容搞定了以后,接着便是译注。

虽然我们在前期定原文时已初步做了断句,但译注老师仍需在他的考据基础上重新断句。所以,我们的译注老师不仅要翻译、注释,还要进一步地完善原文。

孟元老用笔诗意但极简,只求客观陈述纪实,鲜少故事性、亦少有衔接之词,加之有些名词于我们今日有陌生感,对于更习惯现代语表达的我们,难免部分地方读来仍显吃力。

所以,翻译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更适应的现代语境下,更轻松地感受书的内容。以通晓明白为最终目的。理想的状态是,仿若孟元老化身为现代人面对面带我们游览汴京城。有注释,但避免冗长考据,以精简为要。

所以,想找这样一位译注老师,一方面赞同编辑方案;同时有功底和时间。

但要找到这样一位老师并非易事。其一,本书有难点,要有能力做;其次,要认同出版理念。这种理念的一致,会直接决定后续合作的默契程度。

还有一个顾虑,在现代出版环境下,读者在不经意间更愿意给“名师”以信任,而尚无名气的新人作者译者要获得信任路会更艰难。这也是目前出版的一个困境。尤其是对于经典新作,往往面临着读者对文本质量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一个压力。

但我们愿意以文本为要,要给尚无名气但有能力的新人作者以机会。对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并乐意做,也认可编辑理念的老师,即使暂且在业内无名气,我们也完全乐意合作。

基于本书的难度,我们首要考虑的是高校研究者,但后来通过联系交流了解到,高校老师普遍有课题研究的压力,时间紧张;其次,有老师更偏向于学术性的做书方向,比如,不太认同翻译。

对中国古籍,寻找译者也有许多波折。

——不拘泥于原文逐字翻译,

化身导游,活泼转述通俗到底

万分庆幸,认识了侯印国老师。侯老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是青年学者,目前主要从事佛教文献学和古人生活史研究,并担任佛学院老师。侯老师虽未有宋史研究的著作,但他爱读书,有古籍研究功底,我们在出版理念上一拍即合,《东京梦华录》也是他非常喜欢的书,他非常赞同出一版面向大众读者的版本,和他交流感觉亦师亦友,感受到他的谦和包容及对学术的认真。

我们前期定原文比对了元刻本、明弘治本以及邓之诚注本原文等,发现元刻本虽是最早古本,和明弘治本相比却有个别文字缺漏。侯老师最终建议,元刻本虽是最早古本,但明弘治本版本价值更高。

所以,我们此版最终以明弘治本做底本,和元刻本差异之处,则在注释中做补充说明,对明弘治本有缺漏的地方,则参校其他版本直接做补益,择要在注释中阐明。这些只给读者客观呈现,不进一步做学术挖掘探讨。

侯老师对这本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然我们想要呈现一个注释精简的版本,但是不代表侯老师做的工作就会少。

针对译文,侯老师完全赞同我们通俗到底的理念,他化身导游,像面对面带领我们游汴京,用尽可能晓畅直白甚至偏口语的表达,将原文做了一个较为彻底的现代语转述,在字词的衔接和逻辑的转换之间,他填补原文,连起筋骨,甚至补充信息,如何最大可能让读者听懂怎么说。这一定程度上也契合孟元老的“盖欲上下通晓”用笔。

对于注释,侯老师查阅了大量宋代史料及当下的研究成果,力求准确,在学界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我们的整体方案是注释的词条可以丰富,但每个词条的阐述则精简为要,尽可能少有考究,只求在诸多研究的基础上,择要给读者一个主要释义,避免太过详实反倒增添读者阅读负担;另外,在观感上,释义太多也会给人压迫之感。也不排除有些注释侯老师注以相对详细的释义,比如:

侯老师为这本书付出了很多心力,对于他所做的工作及背后考量,比如底本的分析选择、译注的方案和具体执行,等等,他写有一篇译后记放置书后,读者可从译后记中对侯老师的工作有一个较为详尽的了解。

在译后记中,侯老师用了“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两句诗,并以“满目山河空念远”为译后记的篇名,这大概也是侯老师对孟元老心绪的共情。也许因为此,他的译文也有了极尽所能之感。

在此,要再特别感激侯老师,侯老师虽暂且在历史研究方面尚无名气,但通过和他的合作,他的认真严谨及开放包容,让我感到他有资格担任译注老师。我们理念相通、很多想法一拍即合,很幸运我们合作了这本书。如侯老师所说,对于译注,也一定尚有缺漏之处,所以对于这本书的研究他会继续下去。我们也期待听到读者的心得和指正建议。最终目的和孟元老一样,即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曾经的汴京城。

——大胆尝试,打开想象,

像“导演”一般选择插图,将宋画用到极致

文字部分搞定,接下来就是全心处理插图了。

其实在读文的时候,不管从孟元老作者的角度,还是从读者需求的角度,脑中已对插图方案有了一个大致的想象和勾勒。

《东京梦华录》,如前面的详述,我们跟随孟元老的笔触,先进入汴京,认识各个街道河道建筑店铺摊肆,接着体验吃喝玩乐、婚丧嫁娶,和一年四季的节日庆典、风俗礼仪。

这些画面,我们今人仅仅依据文字已很难还原。最直观的呈现,便是彼时先人的画。

所以,关于插图方案,前四卷,重点介绍汴京城市风貌,故着重用《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做插图;从第五卷开始,主要介绍风俗生活、节日庆典等,则重点用其他宋画做插图。

1)有关《清明上河图》——不放弃任何一处可用的细节图

既然要充分利用《清明上河图》,那么便尽可能地用到极致。所以从写提案时,我便开始看资料认识《清明上河图》上各个细节。

看画时忍不住想,虽有研究者认为此画为讽谏之用,但我也有另外的感受,那便是我从画中感受到了张择端类似于孟元老的心情。张择端同样事无巨细地以如此浩卷画下这烟火人间,有没有一种可能,即,亦是有感于斯世盛景,而只求记录留于后人了解观瞻之用?

对这幅画的细节了解愈多,才发现可以结合书中内容搭配的细节就越多,也就越想尽可能多地给读者呈现出来,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时我设想自己是读者也是作者,想象着所想要见到和想要复现的场景和细节,期待着能通过配图给大家更丰富的呈现,图片像是一个个的镜头呈现,文字是旁白。《东京梦华录》回忆汴京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几乎可谓无所不包。吃喝玩乐、各等人物、各样出行、各种摊位,书中说到的酒店茶肆、药铺布店、河道街巷、车马舟船不说,连纸马铺、木工铺,卖饼的、卖饮料的、修面的、算命的、说书的等等摊位也都应有尽有。真的是,一书一画为我们全方位呈现了汴京风貌。

所以,方案便是,将书中提到的事物,在画中找到,截取出来作为配图。比如,书中讲到城门、街道、河道、舟船、车马时,便将画中的城门、街道、河道、舟船截取做配图;提到算命、说书、饼铺、香饮子、饼摊、正店、脚店,等等,便将画中画到的挂有“香饮子”招牌的小铺,卖饼的饼摊、挂有正店、脚店招牌的酒店等等细节截取搭配。

这些细节图虽然难以在名称上和书中完全对应,但至少能给读者打开一个想象的窗口,在图文结合中有一个更多元丰富的参考;同时,将《清明上河图》用到极致,也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此画。

了解越多也越感受到这幅画的珍贵,每个细节都没有被放过,忍不住庆幸,在近千年的朝代更迭、战火流离中此画没有被毁于一旦。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个小细节,不放大很难被发现,即十千脚店,脚店即酒店,我们看看二楼窗口:

看到这个细节真是感叹,这样一个不显眼的二楼窗口,有人趴在窗沿向外看,如此真实可感。后来排版时,由于版面限制,较难截取到十千脚店的全部,因为要首先保住“十千脚店”的招牌。和我们设计师郑老师交流,不管怎样,我们要把二楼这个细节截进去做呈现。所以,郑老师就把“十千脚店”的招牌尽可能靠右移,将店前的空间截去,最后露出了二楼探头往外望发呆的人。完成后,每看到这个细节,都仿佛换身为此人感受到他的惬意——饮酒完毕,清风徐来,坐在窗边发呆看窗外的车水马龙、鲜花翠柳。

我们再看一个细节,在孙羊正店前面,有一对像是夫妻的男女领着孩子在一个小摊前。有趣的是,有一小儿被“爸爸”背在肩头上憨态可掬,一家人都其乐融融,实在令人幸福感爆棚。我把这个细节用在了《育子》一节做配图。这一节其实也有非常合适的其他宋画做配图,颇纠结了一番,最终还是用了这个图。

还有一个细节,在书中有提到每晚会有数万头猪从南熏门而入被赶进城,猪群穿街而过但不会乱。神奇的是,在画中,我的确看到有一小群猪在街上闲庭信步,行人皆熟视无睹。我想,大概这个万头猪穿行街上的盛景在张择端心中留下重要印象,认为也是汴京值得记录的一笔,所以,尽管很难在画面中囊括这数万头猪,但至少画这一小群猪来呈现这样一个猪进城穿街而过的事实。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但仿佛隐隐和书做呼应,所以,果断截取放置此处做了配图——我想,即使难以呈现万头猪穿街而过的盛景,但哪怕让读者了解一下宋代的猪长什么样,也算是一个作用吧。

类似这样有趣的细节还有很多。

一面读书,一面看画。越发觉出书与画的博大精深。所幸靠着诸多学者老师多年辛苦研究的成果得以完成配图。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自由呈现的快乐,插图成为镜头,像是和孟元老以图对话。

书中提及的自然比画上画的更多,同时,此画中仍有太多“未知之谜”,直到今天,诸多研究者兢兢业业研究数十年,在画中些许细节上尚未完全有定论。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当下成果结合书中内容尽可能地呈现给大家。

在此,要感激诸位《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老师。书中呈现的画中细节也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打开一个窗口,书画中更广阔的天地,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打开想象畅游体会。

2)其他宋画的使用——难以完全对应,但力争和内容有所关联

前四章介绍汴京城主要用了《清明上河图》,自第五章始有关民俗生活,则重点用其他宋画。

在此要特别感激我一个同事,在做这本书之前,他就将他搜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所有的高清古画分享给我,从战国至明清,不仅囊括了几乎历朝历代的名家名画,甚至还有众多难得一见的佚名画,可以说资源相当丰富。正是因为这个分享,让我有了强大的后盾,“坐享其成”饱览了中国几千年古画的璀璨辉煌。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分享,我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搜集这些画(之前做一本插画书,深切体会到搜集高清插画之难)。所以,同事的分享是难以估量的帮助。正因为这个强大的资源库,当我在看《东京梦华录》时,脑中就已不自觉蹦出不少可以搭配内容的宋画。

虽然这些宋画同《清明上河图》一样,很难和书中内容实现严格对应,也会担心会不会不够严谨,但要做到完全对应非常难。

这里说一下我们的最终考量——和使用《清明上河图》一样,即用宋画呈现彼时风貌,最终目的是打开读者的想象窗口。

这是一个尝试,也是一个冒险。

有一个原则是,虽然画与书内容难以一一对应,但也不能随意插配,而是尽可能和书中内容有所关联。

比如,当写到百姓过中秋节时,配一张《桐荫玩月图》,让大家能看到宋人过中秋时的活动一景。讲到皇帝举行庆典到各个宫殿时,则配以宋画中的楼观殿宇,比如《松鹤层楼图》《翰林楼观》等气势较为磅礴的宋代建筑图,虽然不知画中所画到底是哪个建筑,但是至少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宋代建筑的风貌特点。再比如,书中提到立春,所搭配的是《溪山春晓图》,提到百姓游春时,写到园中“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那么所配即是能反应春天的画,像《垂杨飞絮图》《海棠蛱蝶图》等,就像千年前古人眼前的杏花桃花春柳也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和古人一起游园观春,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萌生,领略游春的盎然诗意。

这部书最终选用包括《清明上河图》在内的宋画共计56幅宋画,尽可能地多用图,在情景交融中,立体、多元地呈现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故都生活。

比如,以《文会图》《歌乐图》《春宴图》《妆靓仕女图》《冬日婴戏图》等呈现贵族男女老幼的生活一景,同时也以《货郎图》《骷髅幻戏图》《艾灸图》《耕获图》等呈现平凡百姓生活的多样面貌;以《溪山春晓图》《梨花鹦鹉图》《柳园消暑图》《出水芙蓉图》《秋山红树图》《菊丛飞蝶图》《雪江归棹图》《腊梅山禽图》等,呈现一年四季的风俗景致。在视觉上图文结合,形成一个不仅空间上也在时间上相对完整的流动的画面,增强大家读书时的代入感。

这便是整体的选图思路和逻辑。也是为什么,宁肯冒着印张增多、成本更高的压力,冒着插图繁多之嫌,也要能用则用未做减法,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这个插图本能真正达到图文互助的效果,在图文结合中营造出昔日古人生活的氛围。虽然画并未完全对应书中实物,但每一幅都经过仔细甄选以及考量,让文字活起来,营造出场景感,让我们读书时仿佛置身其中,跟随书中笔触,一面走一面看。这也是我们要做插图版本的初心。

在选择插图的过程中,可谓历经了一次视觉和心灵盛宴,有难以取舍的纠结。尤其是面对一篇内容会有好几幅宋画皆可作为插图的情况,往往为放弃未用的画觉得可惜。所以,配图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私心吧——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看到这些画。但还是那句话,书中呈现的真只是冰山一个小小的角。

在本版中,我们也用了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李合群老师绘制的《汴京城市布局图》,以及南熏门、大庆殿等建筑的复原图。李老师也是河南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他著有专门的汴京相关研究著作。在后续做书时,很多方面他都非常耐心地给予了指导帮助,在此要特别感激李老师。

纸质书对排版的要求更为严格

我们这本书涉及到原文、注释、译文,配有百余幅插图兼具图注,也有一节正文配两三幅图的情况。并涉及在截取所用的《清明上河图》细节图上圈注配文。

有关设计,和设计师郑老师在开工前便有了不约而同的方向:打破学术观感,整体符合宋的典雅气质,版式简单避免额外装饰元素,封面设计呈现书中烟火气。

郑老师以极具古朴气质的黄色为全书的基本色,在正文中,将“注释”“译文”标题等亦以黄色字呈现,篇章页亦为黄色,结合全书使用的整体偏黄色的宋画,正是这样一个黄色的底色,将整本书的内文元素实现了整体性的贯穿融合。其他并无多余设计装饰。虽然内文体例较多,但整个版面力争实现疏朗有致,干净清爽。

可以说,整个体例布排、内文设计,郑老师在第一稿设计中已实现我们期待的状态。接下来主要就是结合印张,关于插图、图注等细节方面的微调。所以这本书在排版设计上并未出现太多问题。

1)全四色书,要从整本书观感把握图与图之间色彩的融合度

对全四色的纸书而言,在图多、颜色多的情况下,也要从整本书的观感把握图与图的融合度。这是我从郑老师那里学到的经验。

我们对第一版唯一的大调是调整了单独页面跨页设计的图。很多画,如果单独版面跨页设计凸显画的细节效果的确震撼。但综合考量,这些单独跨页还是放弃了——一是排版完成发现,我们这本书已比较厚了,图单独页面跨页设计意味着要用更多印张;其次,每幅画都色彩各异,从整体来看,如果单独跨页的画和全书主色调不太一致,跨页放大就会使它们有点跳脱出整部书的气质,所以,色彩也要兼顾全局。

这种情况,一是微调画色使和主色调更搭,其次是尽量减小这类画的画幅。所以最终,我们书中仍有些画是跨页设计,像《溪山春晓图》等,但基本在跨页图上面也放了正文文字。这样,不但节约了印张,也使图文融合的整体性观感更强。

2)虽然排版难度大,但争取保留每一幅可用的《清明上河图》细节图

一如我们前面所说,想尽可能地将《清明上河图》用到极致,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即一节书中内容,有些不止可以搭配一幅细节图,甚至可用三四幅。图多就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版面整体协调性;所用印张,即成本等。加之每一幅图都有图注,多幅图的存在意味着图注也会多,版面就会显得驳杂,影响观感。

所以,要争取在几项要素的平衡下找到一个最优解——一般情况下,一节内容用一幅图,这样突出重点,版面也会干净很多。这样也就意味着,要不要舍去一些图?

没纠结太多,就放弃了只保留一幅细节截图的打算。终究还是不想放弃任何一幅可用的图。也许相较于版面的干净整洁,那么以内容为导向,充分实现图文结合才是最重要的。回到初点,即既然要用《清明上河图》,那就尽可能用到极致。所以,保留了能用即用的方案,怎么能够更好体现内容怎么来。只不过这样就对设计师的要求比较高。在兼顾所有图的前提下,需要再兼顾到版式协调和美感,并尽可能节约印张。

最后,郑老师做了这样的设计,举两个例子:

在充分保留所有图并兼顾整个版面的协调美感上,我认为郑老师做到了。

这些细节插图,相较于直接搭配完整插画更费功夫。我们本书一共用了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要一一权衡截取范围、还要再标注出画中细节,兼顾书的版式。实现目前的成书效果,郑老师背后经过多少调试我作为见证人也难以想象。尤其后期关于画色又出现一些问题,这种截取连带标注细节反反复复又经历过很多次。

整个排版下来,他付出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其他纯文字或者图比较少的书。

所幸的是,从始至终,和郑老师对这本书都有很高的默契,郑老师的专业以及诸多考量,让我跟着他学习了很多。所以每次有新的想法或者遇到问题我都非常喜欢和他交流。那时就觉得团队的这种向心的氛围真的很重要。

——灵活思路、避免信息重复

这里说的图注,主要是指书中截取所用的《清明上河图》细节图的图注。

我们的注有两种,一个是图上圈点标注简要文字;一个是于图下注述画的总信息。

针对图注,我们一开始的方案是,每一幅细节图都有图注,图上注——在画上圈出一些细节,搭配简要文字进行标注。图上注有提示的作用,方便读者第一时间get到一些有趣点,更好体会图文的互为映照,营造场景感;其次,帮助读者更多认识《清明上河图》,也这算我们可以传达的一个价值点。

另一个图下注,即标准图注,是什么画等。比如,孙羊正店的细节图,图下注就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孙羊正店。

但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图上标注的信息,和图下标注的信息有些是重复的。就像刚刚提到的孙羊正店,在图上也标注了孙羊正店。这样就相当于一个画面上一个信息被重复了两次。如果每一个细节图都这样标注,在一个页面上如果选用了三幅细节图,就意味着有三个图下标注,这种信息的重复就会三次出现,这种信息重复会造成审美疲劳,也会导致版面不够干净。

我那时想的只是,每个图都要有标注但忽略了页面干净和信息重复的问题。

后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彼时终审老师吴叔说,对于书,要珍惜每一次的信息表达,有些信息传达过了,就一定要避免重复。同时,图下标注的补充信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让它更灵活一点,看看有无其他关于图的信息补充,那么就借用这些图下标注阐述的机会呈现给读者。

吴叔的指导让我突然被打开思路,在接下来做图下注的时候,甚至有了一种放开了手脚、畅快十足去阐释补充一些信息的快乐感。

后来,综合考量,如果一个页面上有多幅细节图,这些图反映的是同一个事物和现象,那么这几幅图就用一个统一的图下注集中阐述,不再每一个图下面都列图注,这样,可以集中阐述,发挥空间更大也避免了重复,同时,整个页面也会整洁干净很多。

所以,图下注主要为补充信息,围绕着画和书的连接信息展开,在字数上并没有设限,表达也相对活泼,希望能达到一种从小见大的效果:比如,城门图,我不再仅仅在图下标注:《清明上河图》局部·城门图,而是在这个图注中,进一步介绍了城门,并且介绍了宋解除了宵禁制度,汴京成为不夜城的信息;通过街道河道图,看出彼时的确坊市融为一体、造船工艺和河运发达;通过街道上各种地摊,来看出彼时各体小经济的盛行;等等,期待着通过这些图注能让我们从画的微观处打开对彼时风貌的想象。

所以,最后,孙羊正店的图注是这样的:

——把握节奏感,学会做减法

纸书需要有节奏感,这个节奏感就是停顿处,用空间或者留白。这也是我从吴叔的指导中学到的经验。

本书十章,每一章单独做篇章页。我们一开始的篇章页设计,黄色打底,中间有一个古典窗口的设计,窗中间呈现以《清明上河图》的虹桥。这个设计我很喜欢,窗口像跨越空间的窥看,打开一个时空隧道,从此时到彼时,让我们仿若穿越进入彼时生活。我们考虑过,每一章窗口中的截图,不只为虹桥,而根据这一章的主题来定。但难度较大,因为需要考虑构图,并不是符合主题的细节图放在窗口中都有美感,而且,能找到契合每一章主题的细节图也并非易事。

后来吴叔说,我们整本书的图已经很多,从头到尾几乎没有间断,如果篇章页上再放图就显得满,使书缺失了一种节奏感、呼吸感。所以,我们要学着做减法,让这本书有停顿之处,相当于读者的休息站。这个减法我们怎么减?就在并非十分重要的信息上减。比如,我们正文中已经有满满的图,这些图是结合内文比较重要的,所以很难减。那么篇章页上的这个图,相比于正文中的图,就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就可以从此处做减法。篇章页做简单留白设计,甚至就放一个篇章名即可,干干净净,使这本书不那么满了,让书的节奏感在此呈现。另外,就像我们的图注要避免重复以外,篇章页的信息也要避免重复。现在十个篇章页窗口截图一样,读者也会有审美疲劳。所以,从避免重复的角度我们也需做减法,让读者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信息上。

一直觉得篇章页窗口的设计很美,但吴叔的考虑也很有道理。以前容易从微观权衡,但纸书是一个整体。的确要树立这种整体的意识。这种整体意识不仅包括我们设计师在设计装帧上实现各个元素的整体融合度,还包括从整体的角度去权衡一些内容的协调增减。这种意识是我们做其他书的时候也需要具备的。

这也是纸书和电子书的不同之处。电子书阅读是一种微观体验,讲求排版、字的大小,但很难去注意整本书的观感,一定程度上也不需要。但纸质书则是以物理载体的形式直接以整体样貌呈现给读者,那么书的整体形态、翻书过程中的物理触感、排版设计的观感等,会直接影响读者对这本书的感受。

——不放弃微小细节,让每个页面实现平衡美感

纸书不仅要以整体意识考虑整本书的节奏感,同时也要兼顾打开书页每一个版面的美感、平衡感。

但纸质书的排版,不是单纯地兼顾好一个个页面就可以了,也要兼顾印张。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图文排版,定版以后要极力避免大改动。但在文字确定的情况下,很难避免单独页面上会有“失衡”的情况。比如,排完版,发现有些页面上,书页最上方只剩下一行两行等很少的字。

尤其是双页对开时,左右页内容失衡。这样的孤零零几个字在书页最上方就影响了整个页面的平衡和美感。

比如下面这张图的情况:

展开书页一个对开,左侧页面上,文字排到这一页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两行字。但是右侧页面上是新的一篇内容呈现,满版内容,这就导致左右页面失衡的观感,影响整体版面美观。这时就需要调整。但这种情况不能通过调整前面文字让它们移到上一页,这样会导致动版。所以,在不能改变文字内容时,则通过增加前面文字分段来解决。最后使后续页面文字可以多增加几行以此来减轻失衡感。上面的图片已经是经过调整后达到的效果。相对行数增多一点,减轻失衡感。

左侧是两幅画贯穿整个页面,右侧的文字如果少的话也会有失衡,所以,就把右侧的文字分段增多一些,以此扩充右侧页面的文字面积,以此来平衡整个页面的视觉效果。

《东京梦华录》体例多,原文、注释、译文、插图、图注,并且注释的条目也多,所以,难免排完版以后会有这种失衡的情况。设计师一般在版式上能调的就直接调了,但有些除非改变文字,否则很难调。

这种小的细节虽然无伤大雅、不涉及错误,但却有碍观瞻,最后影响美感。

所以,纸书的排版会受到印张等很多因素的牵制,但在观感上却有更高的要求。

一定要有《清明上河图》全图拉页

从空白状态想象对这本书的期待

我们在开始就决定要在书中放《清明上河图》全图拉页,后来因为四色印刷,书厚导致定价已比较高了。那时正逢纸价上涨。所以,有纠结要不要放《清明上河图》全图拉页。

吴叔特意叮嘱我说,虽然成本压力大,但《清明上河图》全图拉页一定要放,为什么呢?有几点因素:

第一,我们书中放了大量的《清明上河图》细节图,读者看到这些细节图,一定有想要看全图的期待,我们要满足这种期待;其次,即为了给读者一个交代,并不是所有读者都了解《清明上河图》和本书的关系,看到内文配图可能感到奇怪,那我们就在书最前面放全图,在全图上放文字简要说明两者关系。这相当于为后续配图做一个原因的阐明。

吴叔的交代让我打消了顾虑,也想到,孟元老写作此书初心即令后世“开卷得睹当时之盛”。那么,这个全图让读者一打开书就一眼看到彼时汴京风貌,这也是一个我们需要带给读者的一个体验吧。

做书时就需要时不时地再置换为读者身份,从读者需求去衡量,我们怎样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去呈现这本书,然后就能慢慢明白,哪些元素可以舍去哪些元素是一个必须。

所以,最后在《清明上河图》全图拉页上,我呈现了三段文字:第一段简要介绍北宋特点;第二段介绍《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的关系;第三段介绍《清明上河图》。即让读者打开书第一页,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本书讲什么,书与插画的关系,结合全图的视觉效果,就像一个大的序幕徐徐拉开,带我们进入后续的书中世界。

——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和郑老师沟通时,我们对这本书不约而同期待的用纸是——有轻微糙感,不能太光滑、不能太白,手感要有点厚度,有柔和的质朴感,以尽可能呈现宋的典雅气质。

并且会首选轻型纸。原因是,为了更好呈现画的细节,我们用的是16开的大开本,属于“体型”大的书。另外,我们做得也比较厚。《东京梦华录》虽然原文字数不多,但是加上注释、译文和一百余幅插图,整部书用了整整300页。

又大又厚的书,作为一部通俗性的读物,倘若手感沉重,是比较影响阅读体验的。

不是所有纸都可以随意用,要受书开本和尺寸的制约。结合可用的纸,和郑老师我们都更喜欢轻胶纸,不管是它的粗糙感还是松厚度都感觉恰到好处。这也是我们印制同事结合我们本书特点首推的用纸。

下面几张图片比较能看出轻胶纸的质感:

——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波折兼具幸运

四色书的难点在于保证图的效果,但用纸、印厂的追色、机器等都会影响图的效果呈现。

我们此版,图占据了书中近一半的位置。图的效果理想与否,会直接影响这本书的整体观感。

开始打样时,发现一个问题。

因为《清明上河图》是绢本设色,画在绢布上,不同于纸面,布有纹理。我们都知道这幅画线条非一般的细密繁复,故当细节图放大很多倍,意味着画上所有元素都会随之放大。所以,当画的线条变得清晰,背景绢布上的纹理也会随之明显,形成严重噪点。细密的线条加之噪点,导致整个画面显得脏兮兮的。

如果做降噪处理,背景相对干净了,但线条清晰度也会被减弱。

除了轻胶,我们还试用了可用的瑞典轻型、胶版纸。打样出来,发现噪点的问题并没有在三种纸之间形成明显差异。于是,我们设计师以及技术编辑开始调图阶段。

这中间历程一言难尽,我们所用的《清明上河图》已非常高清,所以问题并不在画的分辨率,也不在于纸,而是这幅画的特殊性。可以看一下我们彼时打样的样书上显示的图片效果:

线条虽然清晰,但是随之背景的噪点也很严重,整体暗黑不干净。

这件事让我们很揪心,如果这本书卡在画质上就太可惜了。

这时天降救星,要非常感激我一位朋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师傅,师傅几十年来精耕于古画的修复工作,掌握了非常丰富的古画印刷及电子版处理的经验。他第一时间将他修复的《清明上河图》发给我让我们放心使用。于是,我们在师傅提供的图的基础上调图,打样的结果让我们欢欣鼓舞,噪点问题终于解决。

不知道该如何感激,这里为了保护师傅个人隐私不便提供他的姓名,但这份人情却要牢记在心。

图的问题解决,我们最终也可以顺利使用我们一开始就喜欢的轻胶纸。

——一个冒险也是一个必然

我们想要做一版接地气、呈现书中繁华烟火的《东京梦华录》,所以,首要考虑的就是以图来直观呈现。

1)以虹桥图案直接呈现本书内容特色

在第一稿的设计中,郑老师即用《清明上河图》中的标志性建筑虹桥做封面主图,以虹桥为主体,和周边河道街景一起,以跨页的方式铺满整个封面。虹桥造型优美,放在书封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构图,加之虹桥上下行人如织,各类摊位店铺、车马舟船热闹非凡,是呈现汴京烟火的绝佳代表景致。这也和内文用了很多细节图里外应和,以此直接呈现本书图文结合的特点。

像内文排版一样,封面设计也差不多属于一稿即定,是我们都喜欢的。

我们的封面用的是双封,即外封兼内封。外封用的是红色,内封用的是浅棕色里纸。

有读者会觉得,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书,封面用红色会不会不够端庄?

我们最终使用红色封面,并非仅仅因为红色显目。

封面上所用的以虹桥为主体的《清明上河图》截图,并非郑老师从原画中直接截取出来放于封面,而是他一点点将线条抠出,单独抽离出类似于线条画再放到封面上。

由于画的笔触细密,所以,如何让线条清晰明了、画面干净是一个重点。

所以首要选择便是纯色底色。

郑老师试用了蓝底画呈现白线条、红底白色画线条,以及白底红线条的方案,还有一版是线条设计成金色。

最后我们对比发现,只有用红色底色白色线条那一版,整体画面显得更为清晰明了干净。

从本书特点来看,用红色也有一个原因:红色是亮暖色,有热闹繁华之感,书名中的“梦华”也似乎应和这种热气腾腾。同时,《东京梦华录》是一部为故都立传之书,整部书在看似冷静的笔触下无不饱含深情,怀念昔日盛景,但又何尝没有一种盛景之不再的哀伤?所以,红色底色和白色线条便形成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感也暗含了复杂的情绪。但蓝色以及白色的底色使这种张力就弱很多。

另外,也有差异化的考虑,我们此版是做通俗版,红色这种显目的暖亮色似乎更接地气,打破沉闷感,相较于以往经典气质的版本,这也相当于是一次大胆和冒险的尝试。

自然,红色的优势还有比较显目,在书店等场所众多书籍中会比较能引起人关注,这种售卖场景的考量也是设计封面时需要考量的因素。

所以,我们最终选用了红色。

在封面图案上,我们圈出一些细节标注以文字,此方案并非我们一开始就使用的,而是后续根据封面打样,看纸质效果图发现,由于开本较大,封面图案面积也大,最后呈现效果就有点呆板,少一点灵动和层次感。为此,郑老师才尝试在封面图案上圈出了一些细节标注以文字。

这个处理,使封面立体起来,好似在静止的湖面投下石子,使一圈圈的涟漪荡漾开来,使画有了动感;同时,应和我们内文图片同样标注了细节的做法,这些标注也能调动读者的兴趣。

4)以内封联通融合起外封及内文

那么,比较高调的红色封面和内文典雅的气质相符吗?内文设计整体是偏黄色,外封用红色,会不会反差太大导致封面和内文观感的割裂?

针对这个问题,郑老师的解决是这样的:他将内封用偏棕色的里纸,棕色应和内文的偏黄色。同时,将内封上的图案用红色线条来显示,他用的图案是《瑞鹤图》,大庆殿在正封,将画上书法用跨页的处理延展至底封,使红色横跨整个封面,又因封底的书法气势波澜、灵动有致,反倒不显得有压迫感。

从而,这个图案的红色就接应了外封的红色。

这样的处理,相当于内封起到了一个承接和融合外封和内文的过渡作用,让红色的外封在红黄交融的内封的过渡下,融合起整体色调偏黄的内文,三者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我们这个封面是一个冒险,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是隐隐又有一种必然的感觉。

从2018年9月25日选题通过,至2020年7月送社审,整个制作历时近两年。至2021年5月书正式上市,已是两年多过去。时光真如白驹过隙,从报选题、定底本,到译注、校对,配图、设计,至社审,最后印制,这本书从制作至上市,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制作周期。

虽然公司一直以来都鼓励编辑尽情发挥创意想法把书做好,从未给时间方面的压力,但其实我明白,这样一个漫长的制作周期,对公司尤其是民营出版公司而言,要顶受多大的压力。书上市后还要冒着可能销量并不尽如人意的风险。而纸书又是一个容错率很低的载体。

大概正因为此,才更想尽力而为。

回想这两年,整个心情都像过山车,在愉悦和焦虑中交织缠绕,但更多的是感激。如今回想,这真的是一部众力完成的书,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有目前的《东京梦华录》。

也许有读者不喜欢这个版本,这本书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想要记录下这个过程。

对我而言,它是一本书,是工作,但更是背后的这些人与事,是一段值得记忆的生活。也许多年以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会在某一天取代当下传统纸质出版的工作模式,一个版式不需要再反反复复调试,一幅画不需要再一遍遍调色打样,印制的时候不需要再一遍遍地追色,但这种众力去完成一件事的过程,让我想记录下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手机上画线条的软件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