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信用减值损失”该怎么处理?

 最近有不少粉丝向我请教银行报表中,新会计准则下资产三阶段划分的问题。他们表示新的报表不如原来的容易弄懂。这次我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科普。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三阶段信用损失模型的基础常识,下篇结合几家银行的报表教大家如何看三阶段信用损失模型的数据。

 从2019年开始我国的大中型商业银行开始陆续使用新的会计准则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IFRS9趋同)。其中,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银行优先启用新会计准则,其他银行推后一年执行。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在阅读财报时发现的主要不同有两大块:一块是金融资产的划分和损益记录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变成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另一块是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变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即三阶段模型)。

已发生损失模型:只有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资产已经发生减值时,企业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确认减值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要求企业在每个定期报告中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风险,确认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通过考虑多场景下企业自身及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前瞻性的估计未来风险,并按照不同情形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改变金融资产的损失模型呢?个人理解主要是为了解决原有模型发现问题过晚,造成金融企业业绩波动大,风险评估困难的问题。在真实世界中,金融资产的损失在随着外部条件不断变化,很多不良资产早在资产损失发生之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其信用风险就开始显著恶化。在传统模型中,企业直到损失发生才会对其进行减值计提,如下图1所示:

 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风险发生的早期就会持续跟踪并做好相应的减值计提,这样到问题发生时,报表上的资产质量变化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更加贴近真实情况。上面这些都是三阶段模型的好处,但是三阶段模型本身也有不足的地方:

预期信用风险的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本身对企业的数据质量,预测模型等要求很高。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评估工作量,另一方面其准确性也依赖于企业自身。新模型对于信用减值损失信息的披露更多,更繁杂,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阅读财报造成一定困扰。例如,按照新模型信用损失减值需要对每一笔资产逐一评估计提,如果这笔资产风险上升则继续增加减值计提,如果这笔资产到期正常回收本息,那么前期的减值计提需要回冲。这个特点造成部分银行披露的信用减值变化报表中,每一期都有大量的计提同时又有大量的回冲。

那么究竟三阶段模型是如何划分,各阶段的风险又是如何评估的呢?三阶段划分的标准是根据信用风险:

阶段一:信用风险没有显著增加的金融资产,通俗的说法就是低风险资产。

阶段二: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是还没有实质减值的金融资产,就是我们常说了预期变差但是还没实质违约。

阶段三:已经发生信用减值或信用违约的金融资产,即我们常说的不良资产

 三阶段的划分光从定义看还是有点虚,在实操层面上银行通常按照逾期的期限进行划分。而且,不同阶段的信用减值评估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的信息信息参考下面的图2。通常,银行将逾期30以内的资产定义为阶段一,逾期30-90天的定义为阶段二,超过90天的定义为阶段三。

 对于阶段一的金融资产,银行需要评估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损失,并根据损失水平进行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对于阶段二和阶段三的金融资产,都需要按照整个存续周期的预期损失评估结果进行减值损失计提。

至于具体怎么进行预期损失的评估,以及如何进行前瞻性调整风险因子的内容过于专业,作为投资者没必要了解其中的细节,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团队(会计师、审计师)去做吧。投资者只需要学会如何去看银行财报中三阶段的报表即可,今天的基础知识就普及到这里,下篇我会结合几家银行2021年的中报教大家如何去看报表中的三阶段划分。

}

因新金融准则实施,从2018年6月15日发布的财会〔2018〕15号文到2019年4月30日财会〔2019〕6号文,利润表中“信用减值损失”项目从无到有,从“营业收入”下与“”营业成本”并列的“减”项,到目前与“”其他收益“”并列的“”加”项(损失以“-”号填列)。结合着两个文件的列润表列报格式,个人理解是为了方便报表使用者方便查看报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期信用损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