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到连云港东海县物流得几天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苏办发电〔2021〕79号)要求,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我市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至11月30日。

中共东海县石湖乡尤塘村总支部委员会

中共灌云县圩丰镇委员会

中共灌南县李集镇委员会

中共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委员会

中共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委员会

二、先进个人(12个)

孙振强 东海县青湖镇党委书记

刘玉松 灌云县同兴镇轴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孙 宇 灌南县新安镇党委书记

张 军 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党委书记

蒋德恩 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胡海军 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柳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殷振邦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陈光明 东海县石榴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家学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大官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 军 灌南县三口镇何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春彦 灌云县杨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雨楠 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留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对推荐对象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话或信函等方式向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提倡实名反映问题。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中路14号(邮编222000)

电话:5(兼传真)、7

附件1:连云港市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附件2:连云港市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中共连云港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连云港市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1.中共东海县石湖乡尤塘村总支部委员会

近年来,尤塘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公共空间治理、富民兴村项目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地生效,以“一领三创”党建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村内农旅融合发展新升级。随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流转3000亩土地建成晶都百核园、瑞德火龙果、都市四季果园、圣蓝湖蓝莓园、东海智慧农业展示示范园等项目,在建的还有投资2.6亿元的珍稀菌菇项目。村企还创新利益联结方式,运用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吸纳就业等方式,帮助农民搭上农业园区这一“现代快车”,参与产业链与价值链利益分配。利用水库移民资金,对村庄内家前屋后进行统一规划,门前堆砌花坛、道路黑化硬化、路边花草绿化,配套公厕、污水管网等公共资源,全面提升村民人居环境水平。建设“福”文化主题农民公园,新建党群服务中心、2个省级标准化卫生室,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灌云县圩丰镇委员会

该镇发挥村集体整合资源的主导作用,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到2020年底,圩丰镇全镇5.6万亩耕地,70%完成了“整体倒包”,全镇村均来自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集体收入达到了6万元。发挥村集体实施经营的主力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以粮食规模种植为重点项目的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的“三品建设”,走农村经济高质发展之路。推广高产优质稻米南粳5718品种15000亩,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20000亩,推广苇丰香、润谷香、界圩河等优质稻米公共品牌,新上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1个,打造以“鱼米之乡 诗意圩丰”为主题,以海滨沐风、田园漫游、农事体验、特色餐饮为主营内容的旅游项目1个,广宣圩丰农业农经,全力推动全镇农村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3.中共灌南县李集镇委员会

李集镇党委坚持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一是产业兴旺。坚持三产融合发展,既围绕稻渔综合种养、果蔬采摘等农业产业,又围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新建规划面积1.2万亩的六塘河智慧农业产业园,投资1.2亿元建设新民村果蔬采摘园,打造优质瓜果、稻渔种养示范基地。二是环境优美。新民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全力打造二圩村成为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市特色田园乡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生态河道建设等,实现人景双提升。三是乡风文明。开展广场文化演出周、全民阅读月和“文化三下乡”等活动200余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出新出彩。四是聚合人才。选优配强“领头雁”,吸纳大学生20人、退伍军人3人进入两委班子,建设善于创新、真抓实干、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

4.中共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委员会

近年来,黑林镇党委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确立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以特色林果种植基地为依托、以农业加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成员,做好特色林果种植、加工、销售这篇山水发展大文章,打造完整的绿色经济产业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丰收,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聚宝盆”。全镇共发展各类特色水果近3万亩,带动周边4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55.76万元,其中超过100万元的村3个。黑林镇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高质发展新路,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中国最美镇村、江苏省最美百果园、江苏省蓝莓小镇、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镇等称号。

5.中共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委员会

近年来,板浦镇坚持党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工作要求,蹄疾步稳走好古镇乡村振兴道路。一是抓产业,优布局。打造新204国道沿线现代农业产业带,特色产业初见规模。建成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4.4万亩,农业品牌逐渐打响。二是抓建设,强生态。打造“三横五纵”路网,镇村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完善。成功创成省级卫生乡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抓乡风,促文明。加大镇村文化阵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用好“板浦古镇”金字招牌,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文章。四是抓治理,促稳定。试点推行基层治理“4+X”服务管理新模式,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五是抓富裕,促增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30万元以上。农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连云港市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1.孙振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东海县青湖镇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该同志立足乡镇实际,坚持以占地100亩的农业硅谷智创乐园为抓手,打造集科技、观光、采摘、电商“四位一体”的高效农业发展新载体,为今后批量推广提供示范作用。有效整合青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分拣中心,全力打造占地10000亩的青湖镇富民兴村产业园,培育青湖香丝瓜品牌,带动4000余人增收致富。积极争取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青湖闸改建工程,投资300余万元新建青湖中学桥。建设阚朱洲、东五河、尚庄等8个村农村公路20公里,投资2亿元新建农房改善项目,安置300余户农户到镇区居住就业。投资200万元硬化泉沟、西丁旺等村巷道20000平方米。投资近300万新建阚朱洲、泉沟、小屯等3个村党群服务中心。以“青锋工程”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参与村集体经济增收竞赛,28个富民兴村项目正在运营,其中14个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年内村平均实现集体收入过50万元。

2.刘玉松,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灌云县同兴镇轴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该同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提升组织力、增强战斗力、深化执行力,树立全村村组干部的标杆。创新“三参与三不做”工作法,群众参与决策,参与实施、参与监管,不做群众不受益的事,不做群众不知情的事,不做群众没能力做的事,做到“自治、法治、德治”齐头并进。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谋划本村产业发展,实施旅游兴村战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打响浅水藕、奇泉酱油、灌兴葡萄、伊恋草莓、伊仙水蜜桃等一批富民产业品牌,带动剩余劳力就业。在全村范围内推行道德讲堂,签订文明公约,通过全民参与评选村民公认的道德模范,全村文明意识和文明氛围得到进一步提升,邻里和谐,尊老爱幼,文明礼让蔚然成风。积极开展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保洁员、最美清洁户的四最评比活动,村里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3.孙宇,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灌南县新安镇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该同志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致力党建引领,致力经济高质,奋力推进乡村振兴。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安康、永强等10个食用菌企业。建设高标准葡萄示范基地,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实施“5+2”稻渔综合养殖项目,吸纳1216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进社务工,户均增收5000元。以“五治理五提升五振兴”为主要内容,重点实施沟塘治理等12项工程,实施改水、改圈、改厕“三改”工程,农村道路拓宽、绿化、亮化提档升级。推进“5+2”产业项目,招引12个电商企业,设置100余个公益性岗位,让低收入户家门口就业。新建粮食烘干房、标准化厂房出租、太阳能发电项目,保证脱贫不脱政策、帮扶永在路上,让产业强镇和创业富民同频共振。狠抓基层堡垒工程,净化基层组织建设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广泛开展文明村居、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4.张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任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该同志始终将“三农”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紧抓镇村富民产业、民生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建设沙河镇工业集中区、沙河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产业项目10个,每年为周边农民1800人创造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增加2500元以上,2020年沙河镇农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29068元。任城西镇党委书记期间,引导土地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鲜切花、火龙果、百香果等;培育葡萄小镇、蔬菜之乡等一大批镇村品牌特色产业,实现村企融合发展,村民家门口创业、就业,城西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18992元增长至2020年超过27500元。全面推进水系连通工作,营造水清岸绿的水美乡村新景象;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建设程新家园实现搬迁村400户村民安置,推动沙河镇创建美丽宜居小城镇。

5.蒋德恩,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主要事迹:该同志带领花果山街道广大干群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用汗水书写花果山这片土地上乡村振兴新的诗卷。创新“联建专员”工作机制,创建“花果山党建学苑”,运用“讲师+辅导员”模式,挖掘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动能。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升级产业,发展花果山“民宿庄园”、“茶文化园”等都市农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拓宽致富道路。推进自来水改造,村庄污水治理,山体绿化美化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极大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率先开展土地经营权换社保,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为乡村振兴提升幸福感受。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塑造文明新风尚,打造“花果山律师团”品牌,完善“信访+人民调解+法律顾问”模式,通过“乡贤”推进法治德治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保障。

6.胡海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柳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该同志团结和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把一个贫困的海边小渔村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小康村。一是促进特色产业兴旺。通过邀请江苏海洋大学专家为渔民提供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加强村企联动促进了辖区内的紫菜产业园的建设,柳河村的紫菜特色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二是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建设村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柳河港北码头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极大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建设。围绕“一带、二心、三提升”总体布局,实现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柳河村获得“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荣誉称号。四是营造文明和谐村风。打造“黄色暖心”品牌;定期开展“最美柳河人”等评比表彰,柳河村广大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7.殷振邦,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任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主要事迹:该同志积极谋划,带领街道和群众发展致富,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硬任务”。加强街道党工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在村居当中积极探索和推行“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培育推动村居产业发展,辖区村居均已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其中韩李村黄桃产业、尹宋村桩基产业、刘巷村磁选装备制造产业均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辖区9个村居中,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300万元、4个过200万元、4个过100万元,农民人居收入近4万元。积极推进自来水、天然气、道路硬化、污水管网“四个全覆盖”,建设完成西山生态纪念林、党建文化广场、中心幼儿园等民生工程,辖区面貌焕然一新。坚持“美丽乡村”发展战略,改造完成旱厕1400余座,朝阳街道成为全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区域,辖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8.陈光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东海县石榴街道党工委书记。

主要事迹:该同志立足富民兴村工作,今年村均收入达到300万元,到2023年底,村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将实现600万元、17个行政村收入整体过亿元,实现倍增。立足村情实际,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精心实施“三带一区”产业发展战略,带动沿线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电商和物流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围绕“村企发展互补、产业关联融合”的思路,因地制宜推广“支部+基地+电商+农户+股份制”的组织方式,采取村民土地入股,集体分红的办法,做好合作化经营和联合式发展。打造讲习新村和新城壹号苑两个新型社区,农民“建得起、留得下、住得好”。加快土地征迁,协调推进幸福路、花园路、民兴路等工程,年内打通大交通大枢纽,畅通内部大循环,全面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

9.李家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8月出生,高中学历,现任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大官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该同志自2004年主持大官庄村工作以来,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道路,着力打造大官庄村特色蚕桑产业,依托全村1000亩桑地成立物华蚕桑专业合作社,为养蚕户提供技术指导,带动了200多农户进行蚕桑标准化生产,户均增收约3000元;蚕桑合作社种植40亩桑椹采摘园,开展生态种养殖、观光采摘,创收近50万元。积极引进生态产业,致力探索发展新路径,并深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和淡水新品种生态养殖项目,助力本村贫困户实现脱贫。通过李家学多年努力,大官庄村2020年作为江苏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并以此为依托确定了蚕桑集中养殖、桑果茶产业化提升、秸秆高值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回收、稻田绿色生态防控5大发展模式,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区级五星级党组织、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生态循环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10.周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灌南县三口镇何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该同志带领何庄村领办海虹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卫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等项目,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高效农业。坚持市场导向,以海虹合作社为主体,联合北京奥科美,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有机大米品牌,并大力推广“浅水藕+龙虾”套养,大力发展龙虾产业。建设以“何庄绿色生态”为域名的电商销售平台,积极销售何庄村的有机大米、优质螃蟹和小龙虾等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接二连三”和“线上线下”的新格局。带领两委班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河塘清淤清杂等工作,逐步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村综合服务中心600平方米、农民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提升村容村貌和集体经济收入,把何庄村从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老百姓的幸福家园,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20万元递增至2021年38万元。

11.李春彦,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灌云县杨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主要事迹:该同志稳步推进农业各项工作,创建完成11.5万亩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圆满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申报、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培育等工作任务。对田间配套工程进行维修,快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植树造林各项指标。投入资金对30千米大中沟进行全面清理,并对部分河道进行绿化,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精心谋划潮河湾景区打造工作,流转2700余亩土地打造油菜花田、450余亩土地打造葵花带;快速推进潮河湾农房改善项目,征地130亩,圆满完成绿化栽植工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2021年完成土地流转7467亩。指导协助村集体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所有行政村均实现集体收入超过30万。

12.李雨楠,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留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要事迹:该同志自上任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本村特色资源,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高标准创成国家级森林乡村、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等荣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推进本村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运营,村民年收入由2018年20600元增长至2020年的28500元,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8年19.84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03万元,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完成了经济薄弱村的“化茧成蝶”。带领全村先后完成159户民居户厕改造、村内主干道龙潭路和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铺设污水管网近3公里,新建村民活动广场1处,便民停车场2处。做好每季度“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党员”等评比活动,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文明氛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云港东海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