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想选择一个靠谱的行业创业,姐妹们能介绍下吗?

“我觉得我特别幸运在,在20多岁遇见了一稼,没有一稼,我不可能创业。”

这是学员香香的内心独白。

香香,是一稼老师骨灰级的学员了,她去年从英国约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一毕业就联合英国的雅思考官创业,7月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公司。之所以说是骨灰级学员,是因为香香基本上过一稼老师所有的课,包括线上线下,比如1对1教练咨询、人生目标管理营、事业营、杭州静修营等。其实毕业前夕,香香也是各种迷茫,可以说是每一个面临毕业的学生都会遇到的困惑,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有如此魄力,一毕业就敢于去创业,并且如今事业风生水起,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过人之处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香香和大家分享的她的创业故事,看一看90后的她是如何做出毕业即创业的决定的呢?并且听她讲她是如何在一年内从知道到做到,做到事业全面开花,一步一步走出她自己的创业之路的。

1 毕业迷茫,焦虑倍生

去年毕业后,我顺利拿到了英国约克大学的硕士学位,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真的超级开心,拍了很多美美的毕业照,但是参加完后,我特别迷茫,我不知道我未来的路在哪里

我那时特别焦虑,也经常睡不着觉,因为身边有太多的声音,有人告诉我说,你应该去外企工作,福利待遇好。还有人说你应该用25-27岁的年纪去选一个家庭背景好、门当户对的老公。甚至连家人朋友都让我去工作,先积累经验,不至于跌的太惨……太多太多为我好的声音了…然后我更焦虑了。

2 主动链接,确定目标

在我痛苦挣扎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稼,积极主动链接她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coach。我在英国的时候就跟着她,她知道我在英国遇见了Sally,一个资深的英语雅思考官,她改变了我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思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底层逻辑后,我从错误连连到学会后流利和外国人交流。

我记得一稼和我说:你那么认可英国考官而且她也帮助你把英语学的越来越好,你以前说,在中国花了几万元学英语,最后出国后说也说不好,听也听不懂。现在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链接Sally,让他们改变学习英语的误区。正好你现在拥有这么好的英国考官资源,而且你的家境可以,不需要为了生存担忧,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去创业帮助更多的人呢?

其实那个时候和一稼做完一对一教练指导,我并没有特别地坚定,因为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我害怕。我不知道怎么和客户沟通、怎么招生、怎么做宣传、怎么做预算等等。直到我上了一稼的人生目标管理营,我才明确地知道了自己人生的GPS在哪里。通过十年后的畅想,我知道我要去哪里了。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楚地知道我以后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我就觉得我以前二十几年都白过了。我记得在一次答疑课上,我问一稼说,你为什么支持我去创业呢,她说因为你身体里面就有那股劲啊,这个是很多人都没有的,但是你有。感谢一稼发现我身体的那股劲儿!

3 主动借力,弯路少走

主动积极链接上一稼,在进行了1对1教练指导和上完人生目标管理后,我一毕业就勇敢地创业啦。我还主动积极链接和面基了人生目标管理营超级优秀的姐妹们,比如梦琪、淼淼、丹丹、项老师、Lisa,Lina、Luna、Maggie、Teresa等。梦琪就像是一个小太阳,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找她coach一下,整个人就能量满满了。Lina在商业模式和老师的个人IP打造中全力帮助我。Luna教会了我如何做计划这项软实力。在Maggie和Teresa两个亿万女神身上,在和她们的相处中,我看见了健康和工作的优秀习惯在她们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此,想对大家说,积极主动链接高质量借力专业人士,真的会让你们少走很多很多弯路。不然我们会被身边无数的声音淹没,最后会变得更加焦虑。主动链接高质量的朋友们,近朱者赤,靠得越近越好。

为了这次的分享,我采访过一个我的朋友,他创业过两次,现在在深圳拥有自己的旅游公司,他的资源超级赞,比如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私人别墅、深圳的各种商会等,他为腾讯、京东、平安、友邦、华润等超过上百家企业定制旅游。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够和上市公司的高管、实现财务自由的创业者、拥有上亿资产的老板等合作共赢。

1 创业前期,主动请教

我采访他,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人脉是可以设计的。在创业前期,要积极主动链接,主动去提供帮助,要上进,让自己充满能量,非常虚心的向别人请教。优秀的人看见你那么上进真诚虚心的请教,他们会非常乐意分享。当他们的知识被你有效的吸收后,他们会觉得很享受、很满足。

*朋友小建议: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要选择你社交的人,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曾国藩也说过,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大事。

2 创业后期,价值共赢

创业后期,要考虑如何让自己有价值,实现共赢。因为如果你没有价值,别人和你交往,就是一种人脉消耗。所以要想,我能帮助别人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有价值?怎么让对方的利益最大化等

*朋友小建议:不计较太多的东西,在合伙的过程中,如果观点不一样,退出了,要就事伦事。要有广阔的心胸,不影响感情,下次再合作。不能合作就放弃,放弃也是一种双赢

3 心怀感恩,关系常在

对于自己的公司,在保证公司的运行的情况下,让考官、合伙人、学生的利益最大化。我去年跑了十几个城市,最后和几个城市的老板合作,实现共赢。也有一些人价值观不一样,就好聚好散,感恩对方给自己一次交流的机会,真诚祝福对方的事业繁荣,这样也不会导致关系破裂。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没有任何经验的人来说,创业一开始真的是寸步难行。

既然踏上了创业这条路,我能怎么办呢?只能边创业边学习呀。人和人主要的区别除了时间折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外,还有学习力。创业以来,我花了十几万学习。比如在香港全英文学习如何高效沟通、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学习如何创业、还学习了自我管理、目标管理、股权管理、风水等等。通过学习,我的能力越来越强,和别人沟通、谈合作也越来越自信,公司发展的也越来越好。但是我在学习上踩了很多坑,特别是学了太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

下面我给大家几个关于“终身学习”的小贴士

1 以终为始,目标明确

因为当你知道自己的GPS定位在哪,它会为你一路的选择躲避很多诱惑。把注意力集中在要事上面,李笑来老师就讲过“注意力-金钱-时间”,注意力要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2 复利思维,一本万利

一边学的时候,看看这个知识点我会不会长期使用,能否产生复利,比如精力管理,健康、沟通等,往往当这样去看的时候,格局会变得不一样。

3 闭环学习,实践反思

我们买了很多书,就以为自己读了就会了,没有实践。所以不能只读书,要结合做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

闭环: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实践

4 每日充电,总结记录

每天专门用一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总结

5 省思觉察,改变更新

每天写错题本,特别是自己生气、抱怨、自私的时候一定要记录。这个也是曾国藩用的成为圣人方法。有些缺点,如果你不改正,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在你身边出现,引起你的注意,直到你改变。

6 以终为始,榜样力量

向有结果并且会教学的人学习,比如一稼。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重要品质:积极主动、合作共赢、终身学习外,对于准备或打算要创业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小建议给到大家,在创业前主动思考以下4个方面:

特别是财富和权力,它将影响决定你的公司生存与发展。

可能有人问,“我都不懂就不能创业吗?”

回答:当然可以,只不过你的创业和买彩票一样罢了。做企业,不明白这些,赚不了大钱。要创业的姐妹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哦。

最后,我想说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都可以勇敢创业,大家一定也可以,只要你做好准备。当你主动去寻找并确立了自己的使命,你也可以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相信你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公司没能熬到春节就悄然消失,或许从这些交流的信息中,我们能够得到答案。

距离农历新年还有半个月,在这个本应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懂懂笔记的邮箱却连续收到了几位年轻读者的邮件,希望能在报道过的众多科技创业公司中,指点一下哪一家(哪个领域)更有前景,或是帮他们推荐一份新的。

原来,他们都是在新年前后失业了。有的是因为公司解散,有的是被欠薪,有的是老板跑路,有的是遭遇变相裁员......在一一交流之后,懂懂笔记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上班不足两年的“创企员工”。

相比创业者和资本市场所经历的“寒冬”,这些创企员工却注定要度过一个“心寒”的春节。

或遣散或欠薪,这年可怎么过

“没有一丝丝防备,说遣散就遣散了。”

在南山科技园一家创企担任测试岗的Kevin,这一周来的心情都十分糟糕。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是这家创企第二批员工,工作至今已快两年时间了,这两年来公司虽谈不上大发展,但业务也还算稳定。

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司的财务状况突然有些吃紧,连续两个月的工资都有严重拖发的情况,“老板曾经出面向大家解释,只是资金周转有些困难,但问题不大。”

然而,让Kevin和许多同事都没有想到的是,公司会在新年后一上班突然宣布倒闭,并要求在发放完最后一个月工资及遣散费之后,24小时内离开公司,各奔前程。

而此时,离农历新年已经很近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并不打算提前回老家过年,“虽然等于变相拿了‘双薪’,但在年前遇到这种事情,心理还是很不舒服的。”

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失业”之后,他把自己关在出租屋内,尽量的减少出门,节约不必要的花费和开销,日常的三餐也缩减为两餐,只希望能够利用年前这二十多天时间,把本该2月份发的工资给“省”出来。

“虽说过了年就是‘金三银四’(用工旺季),但起码少了一个月工资心里还是发慌。”和所有创企员工一样,Kevin的待遇并不高,每个月七千元左右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和日常开销之后,也仅能攒个一两多到两千块钱。

两年下来积蓄并不多,这位在一线城市生活、打工的年轻人依然很没有安全感,“但比起Hugo来说,我还算好的了,他已经把信用卡都透支光了。”

Kevin所提及的Hugo,就是他的大学同窗兼合租室友,在宝安中心一家开发的公司里担任研发组长,到2月初,他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拿到工资了。

“这家公司前年底才成立的,老板原本想着在小程序的风口上捞一笔。”Hugo告诉懂懂笔记,随着小程序在社交领域的广泛应用,经历了小半年“寒冬期”的公司,也在去年入夏后迎来了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所有同事也都很忙,老是加班。”

然而,本该形势一片大好的公司,却在去年十一月份开始拖欠员工工资,而且一欠就是三个月时间。而且,连员工们最基本的社保和医保也同时停交了。新年放假前,公司内就已经谣言四起,有同事说公司快不行了,有同行说老板跑路了,搅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

“一直保持沉默的核心管理层,迫于压力放话保证会在(2018年)元旦前发工资。”但12月29日这一天直到下班,包括Hugo在内的近30名员工,却并没有等到拖欠的工资,“最新的一次承诺是1月31日前(发工资),可是也没有兑现,现在都2月初了。”

公司虽没有宣布倒闭,但已经铁了心决定过完年后“跳槽”的Hugo,只希望核心管理层能够有点“良心”,在正视问题之余,能在春节到来之前,发放拖欠的三个月薪资。至于年终“双薪”和“奖金”,他和绝大部分同事都一样的心思:“不敢想”。

Kevin和Hugo都有些后悔当初选择进入这种小微创企工作了。他们觉得,创业市场的虚假繁荣,缔造了大量充满“钱景”的创企,这些创企蓬勃发展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的大量不为人知的潜在风险。有些创始人本就是在赌一把,一年内融资上见分晓,融不到钱就撤退;有些创始人热衷于用“纸”来包“火”,而非直面风险,最后导致引“火”烧身。只可惜,在苦了一同的合伙团队之余,更苦了待遇并不高的基层员工。

那么,众多看似“外强”但实则“中干”的创业项目,真的是那么不堪一击吗?

“能支撑得下去的话,我也不想让公司拉闸,让兄弟姐妹们受苦呀。”两年前,平面设计出身的张敏转行做UI设计,并在家人的支持下,创立了自己的UI设计工作室,成为北京市北五环外“后厂村”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在她的带领下,几位年轻团队成员独特的设计风格,在上地到中关村的设计圈子里独树一帜,更受到了不少智能手机品牌、应用软件厂商的青睐。

“但去年夏天开始智能手机行业寡头做强,小品牌开始受到挤压。另外平板电脑也不太好卖,应用软件市场的竞争也相对激烈,有很多公司在经营上陷入困境。”于是乎,主要为手机系统、应用软件设计UI界面的张敏,在流动资金方面迅速受到了制约。

张敏告诉懂懂笔记,以往和这些厂商合作时,都是签订合同之后就开始设计,完成之后就直接交付测试和使用。待厂商的面世并有了一定回笼资金后,就会分期结清合同上所约定的设计款项。

“不仅是UI外包,第三方软件开发也多是先交产品后结款的。可是,厂商经营陷入困难,即便有了少量回笼资金,也会优先用于发放自家员工薪资及供应链资金,结算外包款项的事情变得遥遥无期,“截至上月底,我们总共被欠了接近1000万款项了。”

“讨债”无果的张敏,迫于压力只能被迫变卖公司资产,卖了郊区的房子,在一周前结清了员工薪资,并宣布工作室倒闭。她也想过像媒体上看到的报道那样,举着大牌子去甲方楼下讨债,但是作为女生,却最终没有拉下面子。

作为创意设计和软件研发类的创业,其本身抗击风险的能力并不高,用于应对突发状况的资金流也不足。除了撞上不知何时就会撂挑子的甲方,在圈子里还会遭遇突如其来的“低价”竞争,这些变故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像张敏这样出售“创意”的小微企业没有实业的基础,或许很容易遭遇市场波动的影响。那么,那些有“产业”基础的小微创企境况如何呢?

两年前,周小虎创立了一家租房服务平台“华栈公寓”,带着仅五个人的团队,开始在深圳关外各小区“圈地”,将住宅整体租赁下来改造成“蓝领公寓”。无论是学生、白领、打工者,都可以通过看房、选房、订房,甚至签约与交租也都可以通过APP完成,快速实现拎包入驻。

“现在,你到58同城的品牌公寓馆看看,类似的互联网公寓已经有上百家了。”虽然这些带有互联网运维思维的公寓,在一线城市还很流行,但恶性价格竞争、区位打压、行业垄断,已经让部分公寓运营机构叫苦不迭。而随着部分传统房地产与互联网巨头入局公寓租赁市场,更让小虎的项目变得毫无竞争优势。

“我们没有巨头那么能烧钱!高价了面临空置,低价了又会亏损,但我也只能选择后者。”依赖价格战赢得租客青睐的方法,已经让他和团队在经营上连连亏损。

小虎告诉懂懂,创业团队在拼市场的阶段,资金压力都会很重,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入局,公司就会面临资金链危险,“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反正天使轮也烧完了,我想尽快找个‘接盘侠’,顶手钱足够我支付团队双薪就成。”

在竞争激烈而且有传统行业联手互联网巨头涉足的游戏场内,这种小玩家的确是弱不禁风。在房地产行业尤其是房屋租赁市场,,往往在面对市场残酷的厮杀时显得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新的资金或坐以待毙。

时至2017年下半年,房屋租赁行业已经是巨头林立,与其做无谓的困兽斗,不如及时“止损”来得痛快。小虎的决定,或许是最佳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有勇气亲手结束自己的项目。

“好大喜功,扩张太快,其实也是个错误。”

因为拖欠员工工资和代工厂款项,Andy已经在湘潭老家“躲”了一个多月了。他是在两年前借着前海那一股创业激励政策大潮,成立了一家智能家居企业,并推出了几款智能扫地宝。除了具备一般产品功能之外,产品还能通过APP连接,预约打扫、查看状态,实时监控家居环境。

“因为扫地宝上市之后还颇受欢迎,加上手头有扶持资金,所以就想做(智能)净化器、新风机等智能家居设备。”但在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做出新品后,他们却发现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消费需求,大量的空净、新风机堆在了代工厂的仓库里。

团队中有高管提醒Andy,如果市场反应不好,就及时停掉其他产品线,还能挽回损失,“但我觉得这太荒唐了,哪有产品规模越做越小的道理。”他的选择,是搏一把大的,把资金都压在全套智能家居产品上,让更大的资本看到自己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将这名高管“踢”出局后,他加大了生产投入,继续开拓新产品线,甚至开始涉足智能白电领域。此时,他开始热衷于个人形象的包装,期望通过媒体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资产雄厚的年轻“大老板”。

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老板”却开始发不出工资了,在公司出现的频次也越来越少。终于在12月初,他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在他看来,如今扶持资金也烧完了,再怎么包装也圈不到新的投资,资金链断裂后不得不跑路,“我倒是不想说结束,但又怕被员工和厂家追债堵门。”

相比张敏和小虎,Andy好大喜功的做法,的确不值得同情,但他却是许多创业者心态的真实写照。盲目是许多创业者的“通病”,为了项目“速成”,在行业内“登顶”,这些创业者不惜砸钱烧钱,毫无计划的扩张,最终导致资金链告急,令项目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初创项目就如雏鸟,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来就低,面对弱肉强食的市场环境,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无论是盲目扩张,还是突如其来的资金紧缺,甚至连运气变得差点儿,也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四大锦囊,让创企员工看清危机

许多年轻人选择创企,都是因为期待公司未来能有不可估量的上升空间,而个人在团队中也能得到更好地磨砺。当创企功成名就之时,其赋予员工的回报也会更大。然而,作为员工在创企面临危机时,是应该毅然离开还是咬牙坚持?

“其实任何初创企业在发生巨大危机之前,都会有‘前兆’的。”有行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懂懂笔记,互联网创业公司或多或少都会有资金紧张的情况发生,但只要时间短暂,一般不会对正常的业务和经营造成影响。

但要是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作为创企员工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了,因为这些景象或许表明公司将会在不久之后陷入严重危机。

首先,是毫无征兆的战略转型。许多创始人可能在创业初期并没有想清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可能发现项目发展不如预期,或者不盈利,甚至是达不到背后投资机构的指标要求。这时候,由于没有过多的资金可供“试错”,心浮气躁的创始人就会采取“战略转型”的方式,改变原有策略,让创业项目尽快“达标”。

“初创企业船小,但并不代表好调头。”该人士表示,有些创业者虽然意识到战略出错需要及时修正,但由于转型往往是盲从,导致项目往另一个极端发展,最终走向失败,“我们发现很多半年内转型超过两次的企业,都很快就关闭了,这种方式的成功率几本为零。”

其次,创始人频频高调在峰会、路演上露脸。作为企业最核心的经营者,创始人一般都会将大量心思放在项目和团队的管理上。少有初创企业的CEO会热衷于参加各种联谊、和路演,即便在融资阶段,所参加的路演也不应该多到夸张的频次。

“只有企业‘米缸’见底的时候,创始人才会紧张得到处跑。”而创始人频繁游走于各大论坛、路演之间,为的就是寻找融资,以缓解项目所面临的资金困境。该人士透露,如果某位创始人一周内参加的路演活动超过三场,那基本可以笃定,项目已经很缺钱,“曾经见过最疯狂的创业者,一天之内连跑三场融资路演。”

再者,是企业突然大搞“门面工程”。所谓的“门面工程”,包含了办公室装修、企业文化、品牌宣传。为了让投融机构看自己像那么回事儿,许多创企在遇到融资受阻时,都会押注表面功夫,从办公环境、团队凝聚力、品牌知名度方面,让资本看到项目“虚假繁荣”的一面,目的就是尽快获得融资。

“如果突然间大举装修,或者大搞团队建设,那么创始人可能就打算背水一战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创企能够顺利获得融资,那么或许可以转危为安。但要是仍没有“忽悠”到投融机构拿到资金,那项目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宣告失败。要是摊上那些不负责任的创业者,甚至有可能在大装门面后直接跑路。

最后,是。如果发现核心管理层突然产生矛盾,甚至公开发生争吵和摩擦,这也证明企业即将陷入经营危机。因为核心管理都希望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方向,过往那些理念不合所埋下的小矛盾,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无限放大,直至爆发。即便是“内耗”的一方最终离场,剩下的一方也很难以善后。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很多“凑热闹”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倒下了,但是前来“凑热闹”的创业者仍然一波接一波。“九死一生”的创业之路,已经变成人人都想路过的“独木桥”。

有人说,那我不去创企行不行?但像北京、深圳这样的创业机会良多的一线城市,不去创业企业,去那些身处夕阳行业、看着暮气沉沉的小公司,谁甘心呢?

或许,出于对项目发展的需要,创始人要有留住人才的张良计,而打工者也要准备好过墙梯。更关键的是,年关难过,这一阵子不妨多看看创始人的脸色,阴郁、晦涩、愁眉不展者,慎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做什么行业比较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