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控制利率

  利率市场化,也叫,改革是一个过程,或进程。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是指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是什么?即是:利率市场化的定义。有几种说法:

  1.利率市场化,指的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的保护,以供求关系来决定市场的资金价格。

  2.利率市场化是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自行决定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的单方面决定者。

  3.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4.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利率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征:

  1.利率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

  利率市场化后,政府解除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能充分地反映资金供求,并通过价格机制以达到资金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纵观世界各国利率体制的改革趋势,均是由管制利率向市场利率转换,其特点是逐步放松乃至取消存贷款利率的最高限额,促使利率按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即利率的高低主要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当市场上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跌;当市场上资金求大于供时,利率上涨。

  2.利率由中央银行间接进行调控。

  间接调控一般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所普遍采用,其运行的基础是具有较强内部制约机制的自由企业制度,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在市场利率下,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所有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全社会各种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利用基准利率来调控全社会各种利率,并由此来决定社会基础货币量。

  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统一、公开的充分竞争的。

  其次,资金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理性。

  第三,资金流动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四,发展战略目标主要通过来实现。

  首先,在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的同时进行的市场化,即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促进市场化利率信号的形成,形成比较完善的;

  同时,跟踪及时调整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对整个的管制。

  最后,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逐步扩大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

  从微观讲,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应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与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宏观方面,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投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商品的价格放开,利率作为特殊商品——资金的价格也必须放开。这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能够促使银行提高管理水平利率放开也是银行之间竞争的需要

  因为如果利率不放开,那么各银行的利率就差不多,这样,竞争就不够充分,银行的发展就难以做到优胜劣汰,这就等于保护了落后。利率放开后,银行就会面临着存贷款利率竞争的巨大压力,这时,如果银行不提高管理水平和,银行的利润水平就低,银行在存贷款利率的竞争上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到那时,利润水平高的银行就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贷款户;利润水平低的银行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它也采取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办法,由于没有利润支撑,生存都将困难,如果存贷款利率不动,那么就会失去客户。

  3.客户能够得到更好的

  利率放开后,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能够让广大客户得到更优惠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

  1.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于一身,根据以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本行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的匹配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本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争取最大的目的。

  就的确定而言,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应完全由自主决定。实行盯住同业拆借利率上下浮动的办法。商业银行结合本行在当地市场占有的位置和,根据每天本行的的匹配情况、成本结构和,分析本行的资金需求,确定在同业拆借利率基础上的浮动幅度,调整制定本行存款各期限档次的具体。一般大额、利率水平接近同业拆借利率水平或相同,特殊时期还高于拆借利率;小额、短期存款利率水平低于同业拆借利率水平。

  从的确定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利率应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上下限内,围绕浮动。商业银行确定浮动幅度,一般根据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趋势、、期限、风险、所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及与的信用关系因素确定。

  2.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

  在市场利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是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而是实行间接调控政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本行的利率。但是为了防止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而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权。同时,中央银行通过、、等业务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方式,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并由此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中央银行应经常分析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同时分析其他客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趋势、预测市场利率变化趋势和情况的变化,检查其是否满足货币政策的需要。对可能出现不符合的发展趋势,央行要提前、及时地制定利率调控策略。由于利率政策具有信号作用和迟滞效应,同时是一个间接调控的杠杆,因此,中央银行应小幅多次调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调控同业拆借利率,由此影响全社会的各种利率水平。

  的和的是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爱德华·肖的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扭曲造成了资本利用效率的低下,并抑制了经济的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的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了企业对于资金的过度需求,从而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形成了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跨入金融市场门槛,只能转而寻求内部融资的方式来实现资本积累,但实际利率过低又导致其资本增长艰难而缓慢,最终拉低了经济的增速。

  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改革应该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推行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方面的功能,从而获得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分配效应,消除金融抑制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核心就在于放开金融资产价格尤其是利率和汇率价格的管制,使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但金融危机表明,国外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捉襟见肘,有些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均衡系统,更像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对计算机行业的研究中发现了收益递减规律——经济系统会存在远离平衡的状态)。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减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日本等。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扩大了银行的投资渠道和领域,为追逐高利润,银行的冒险性和投机性增强,纷纷将资金投向高风险资产,自由资本占总资产比率不断下降。尤其是泡沫经济时期,银行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破灭后,股市、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坏账大幅上升。

  阿根廷:阿根廷是拉美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但其利率市场化却是在国内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展开的。早在1971年2月,阿根廷就开始了部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但不到一年便夭折,原因是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率先市场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975年,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下,阿根廷第二次启动金融改革,再度推行利率市场化,除了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仍定在40%外,取消了其他所有利率管制措施。1977年6月全部放开利率管制,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利率的全面市场化。但利率市场化并未有效缓解阿根廷国内通胀率高企、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局面,反而增加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改革实施后,阿根廷国内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放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只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放弃了利率市场化政策。

  最新的金融危机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中国绝对不能照搬照抄。

  (1)利率市场化是国内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爱德华·肖认为“金融短浅在一定程度上是的(利率)受到扭曲的后果”,并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放松实际利率的管制”,也就是利率由市场机制决定。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利率市场化都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且多是把放松作为整个金融改革的先导。

  (2)利率市场化往往与国内金融自由化的其它措施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对包括许多方面,如利率管制、高、金融市场准入限制、金融机构国有化以及信贷流向和控制,这些方面有机地联系为一体,因此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孤立的过程,而往往与降低强制性的存款准备和银行进入限制,减少政府对信贷分配决策的干预,并对银行和进行,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鼓励的进入相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利率市场化必须在特定的下进行,、是市场利率发现和形成的重要场所,是货币当局对利率进行的重要渠道;而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干预和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是保证有效形成市场利率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管制的目的是向进行融资,或向优先发展行业提供发展资金并进行,因此利率市场化的过程还往往伴随着改革,如的建立、的建立和财政赤字的减少。

  从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来看,1961年韩国确立以出口为导向的,随之对经济活动进行了广泛的干预。与之相对应,政府全面、直接地管制,以实现对资源动员和配置的:

  对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和重组中央银行。被国有化,建立起各种来支持特定的行业发展,并通过指导商业银行购买韩国发展银行发行的,向韩国发展银行担保的企业放款来为长期政策性贷款融资。

  将的权力转移到财政部,使得政府可以通过来为发展计划进行。

  此外,通过给出口企业提供来实行计划。韩国政府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指导来说服银行给出口商提供和。

  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与金融自由化相互联系在一起的。1981-1983年,韩国全部五家政府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进行了私有化,同时批准两家新的商业银行,特别是1982年后,批准建立了许多和的,并允许所有金融机构引入相同的。1982年,废除了加于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上的,并开始减少对优先部门的指令性贷款。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在1982年降低了一般贷款利率与优惠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并取消了一些优惠利率;1984年,允许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分类,用利率的波动幅度来代替贷款利率上限;1986年的利率提高到高于同期的水平,并于1991年宣布一个实行利率总体自由化的四阶段计划。

  因此,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与放松金融市场准入限制、减少或取消政府对流向和限额的控制等措施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是整体金融自由化的一部分。

  利率市场化,指的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以供求关系来决定市场的资金价格。提及利率市场化,首先需要了解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形成背景以及国际上完成利率市场化各国家的历史经验。

  1、金融抑制虽有利金融稳定但代价是牺牲存款者的利益和削弱同业竞争。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利率管制的金融抑制政策,通过规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使得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战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均借助于对利率的管制。此外,对利率进行管制的另一层目的在于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如美国的Q条例以及日本的《临时利率调整法》,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做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银行大量持有低利率的资产,并能通过不断吸收低成本的负债来锁定自身收益,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但却是以牺牲存款者的利益和削弱同业竞争为代价的。

  2、美欧、日韩的渐进模式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借鉴基础。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中东石油危机的发生,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在此国际环境下,各国政府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市场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以麦金农的金融深化论和肖的金融抑制为首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逐步成为主流并为各国政府所采纳,以此为基础,各国陆续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其中,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采取逐步渐进的方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而以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南美国家则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了快速放开的激进方式。对于我国而言,由于我国是采取渐进稳行、步步为营的方式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因此,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美国和东亚国家代表的日本等国的利率市场化经验尤为值得我们借鉴。

  通常有两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即和利率市场化。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属于利率管制型,这种管制型的利率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9—1982年间实行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以及自1982年至今的有限浮动利率。

  1949—1978年,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一切利率均由制定,由统一管理。1978年以后,我国引入了商品经济机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管理体制,后来进一步明确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利率管制方面也相应调整为有限浮动。这主要表现为从1982年起四大(、、和)在对某些特定对象办理存、业务时,可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相应利率进行有限的上下浮动。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在本质上是由政府在信贷关系的制度中充当指挥者,绝对或者在较大程度上排斥市场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完全根据发展意图而设计和操作的。这种利率管制导致我国利率总体水平偏低、不合理、政策不完善、社会借贷资金供求关系不均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弊端:

  (1)利率管制通常包含着压低利率水平和信用配给制,扭曲了利率的价格调节功能,极易滋生腐败。

  利率是资金的。利率的自由波动可以调节资金在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之间的有效配置,使有限的资金能运用到最需要的部门和企业。但是,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的自由浮动被限制了,通常利率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低利率通常使得内部始终存在着超额资金需求,对超额资金需求又只能采取信用配给制进行调节,以保证有限的资金流向局限在某一范围内。对资金超额需求与有限配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金融黑市的产生,这虽然是市场对管制短缺的一种自发反应,但诸多缺乏法律保护的因素决定了它对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局面的破坏性;而信用配给制并非完全依据政府的,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根据借款者的资金和信誉情况、私人交往或友谊,甚至是凭借借款者支付的的多少来分配资金流向的,这种资金分配方式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极易加剧社会腐败现象的产生。这也会导致企业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去争取优惠的而不顾企业的提高。

  (2)政府对规定较低的利率水平,虽然会刺激投资增长,但同时也会减少。

  一方面,储蓄减少,投资来源相应减少,的扩大必然受影响,从而部分地抵消了低息政策对投资的刺激效果;另一方面,减少的储蓄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消费领域,结果形成对的,进而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比名义利率更低甚至为负值,储蓄者的收益无形中被剥夺,而这实际上被视为用于对的。这样,理性的投资者会进一步减少储蓄,用于消费或投资,从而又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3)利率管制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不同企业的高低不一,对的承受能力也大小不一。

  效率较高的企业,对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较强;效率较低的企业,对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较弱。对于相对较高的利率,效率高的企业可以借贷资金,而效率低的企业则无法承受,只能缩小生产规模甚至被淘汰出局。所以,利率对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有一个筛选功能,从而保证资金在既定技术条件下被有效使用。但是,当利率受管制而处于较低水平时,投资者的大大降低,一些原来无力借贷的低效率企业也有能力借贷和使用资金。低利率使有能力借贷资金的范围扩大到效率较低的企业,即资金被低效率使用。同时,低利率还会诱使企业倾向于多使用资金,少使用劳动力,即以资金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而劳动力要素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远比资金要素充裕,由此将带来整个经济体系效率的损失。

  (4)利率管制阻碍了企业创新和。

  对利率的全方位管制使得处于借贷资金供给方的不能自由建立内部机制,难以在设计定价环节实现低风险和流动性的经营目的。面临拖欠贷款的,收益的高以及难以预料的通货膨胀,极度低的贷款利率上限强化了金融机构逃避风险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新创立企业和高风险高收益的由于缺乏信誉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支持,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政府的直接干预,在存贷利差极小的情况下,各个金融机构只能为储蓄者提供很少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既无法满足资产持有者的各种偏好,又缺乏剩余的竞争因素来强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结果造成金融机构的近乎垄断状态,成本居高不下,而社会总福利则因此而下降。

  利率市场化的实践应该说在我国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 1996年全国统一联网运行,全国统一的利率形成;
  •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市场化发行利率;1998年和1999年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 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实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贷款的利率。改革中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
  • 2002年初,在八个县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50%扩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
  • 2002年9月,利率浮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 从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政府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显示了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决心。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通过运用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在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

  中国利率市场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中国利率市场化,背后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周末,央行“双降”,在人民银行的公告上,有一句话非常惹眼“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彻底市场化了。利率市场化并非说央行对利率就不管不问了,而是央行对利率的调控更多地将倚重市场的调节,央行的政策也更多地去通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来影响市场实际货币价格,而非强制性地去限制利率。

  利率市场化表明,我国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央行已经掌握了利率市场化调节的手段,在不失对货币价格总的调控能力的基础上,给市场更大的发挥空间,以提高货币在市场上的利用效率。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对中国来说意义很重大。

  很多人不太明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风险,对一个国家来说,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都必须是渐进式的,必须让市场有一个适应过程,必须要有强大的市场掌控能力。否则,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无疑是经济自杀,后面必酿成灾难。因为,他国可以通过对汇率或利率的攻击实现对一国的经济洗劫,很多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是在经济内部失调,利率价格出现异常时,汇率遭到攻击而最终使得经济崩溃。

  在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货币攻击方面,西方特别是华尔街拥有极强的能力,譬如“坏小子”索罗斯就攻击过英镑,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对多个国家的货币发起过攻击,那都是赤裸裸的货币战。

  那么,到底利率、汇率、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是什么关系呢?这些金融战、货币战、经济战又是怎么玩的呢?这些在金融的课堂上不会讲的东西,下面就听占豪(微信号:zhanhao668)说说其中玄机。

  其实,说清楚这一系列逻辑并不容易,特别是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语言更难,占豪一贯追求的风格是专业文章尽量做到识字、有一些基本逻辑和常识就能看得懂,所以这篇文章思考起来很麻烦,想来想去,还是从举例的逻辑入手较好。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在现代社会封闭是玩不转的,譬如主动封闭的朝鲜、被封闭的古巴情况都不太好。哪怕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在新中国后特别是60年代(与美苏均交恶),在被动封闭的情况下也是发展困难极大的。中国之所以能挺过去,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多,地大物博又有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政党,且主要劳动力在农村。有吃的,有劳动力,有资源,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又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愣是扛过去了头三十年。

  但是,对于一般的国家来说,若被全面封锁生活得必然很艰难,经济发展一定会很不顺畅。道理很简单,现在是全球化市场下的全球化分工,一国只有自己国家的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通过国际市场放大需求,借被放大的需求才能快速发展自己。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之所以经济发展得非常快,根本原因就是与西方市场的对接激发了我国生产要素的潜力,这也是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逻辑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必须是开放的才能有发展机会,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国家开放,西方往往以各种条件要求相关国家赶紧市场化改革,汇率、利率、各种物价全部市场化。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只有价格都市场化了,政府不控制了,他们才便于操纵,才能以自己的实力来通过掌控价格实现巨大获利。

  当一国市场还很弱小时,如果盲目放开价格,一旦需求失控,在没有健全法律体系的情况下,商人必然囤积居奇,那么接着就会产生民生灾难,国家的稳定也就没有了。至于汇率和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西方国家让很多新兴市场放开各种价格的控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操控这些价格方便。因为,相比他们的经济能力,一般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要小很多,市场更不健全,往往很容易被他们这些熟悉规则、实力强大的对手洗劫。关于这些手段,占豪在拙作《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当中都有详述。

  这么说虽然很笼统,但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即谁控制了供求谁就控制了价格,而一个缺少市场深度、体系不完整、法律不健全的国家,如果完全放开基本相当于不管,那一定是既控制不住供给,也控制不住需求,市场必乱。

  什么时候才可以放开价格,当市场体量足够大,市场机制足够健全,市场法律足够完善,市场供求已很难被操控或政府已经有手段避免被操控的情况下,或者说相关国家已可以通过宏观调控主导自己国家市场的供求的情况下,方可以放开价格。因此,各种商品的价格由计划到市场化,是需要一个放开的过程,否则过快、过猛的开放,市场必乱,社会必乱,国家必乱。

  苏联崩溃后俄罗斯、东欧国家的惨状,就是因为对这些完全不懂,完全按照西方的建议,一下子全放开价格导致的。稍微年长一些的战友应该还记得,我国1980年代末进行价格闯关时,也出现了疯抢商品的情形。试想,如果整个社会当时没有足够的供给,当食品难以充足供应时,国家、社会是不是会乱掉?

  基于这种简单的逻辑,无论是普通商品价格、货币价格改革都必须是一个渐进过程,越重要的商品价格改革往往越往后放,改革周期会越长。什么是重要商品,譬如食品、石油、货币,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商品。

  货币的价格包括两种价格,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对外价格还包括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对内价格就是利率,对外价格就是汇率。对一国来说,这两个价格如果是固定的,那么境外资本短期进出该国市场本身是无利可图的。进来,要不投资实业经营以实现资本增值,要不把钱交给办实业的人然后收取货币利息。所以,在固定汇率时代,短期的投机热钱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进来也无利可图。在一国刚开始与国际市场对接时,相对固定汇率、固定利率是最为安全的选择,因为这样不会引来热钱的攻击(譬如,中国1994年汇改之后兑美元长期维持在8.27:1左右。当然,美国之所以让人民币盯紧美元,是因为人民币保持低汇率可以让美国购买到大量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这样可以增加美国社会的福利。否则,美国人怎么可能让中国盯紧美元,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和美国进行的一种战略交易。这一战略交易平衡在2005年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后被打破)。

  当然,这不是说热钱就一点好处没有,热钱也是钱嘛,当池子足够大,水足够多,热钱作为活水的一部分进出都不是问题,对整个池子来说翻不起什么波浪,但由于有热钱的进出总的水量还是增加了,对经济发展是好的。所以,热钱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视角去观察,谈热钱色变是因为缺乏对资本的深刻认识,对热钱完全不管不问那是不知死活。

  假如一个国家一开始与国际市场对接,其利率和汇率就是市场化的,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刚开始,由于这个国家的市场开放(只要国家政治平稳、经济有发展潜力),国际资本看好其市场发展潜力,就会对该市场进行投资,这些投资最初产业资本投资多,投机热钱少。但是,这个时候由于该国经济规模小、市场容积小、货币供应小,所以随着外资的流入,在汇率市场化的情况下汇率价格会因为外币的流入而上升,同时实体经济也会因为外资投资的增加也增长。为了平抑货币价格以及满足经济增长需要,此时该国央行往往会发行更多货币。

  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需求越来越大,央行发行也越来越多,由于该国经济增长,此时热钱也看到了机会,加快流入,货币价格会继续上涨。此时,该国经济一般看似发展得很好,甚至会显得有些过热。当然,伴随着的是货币越发越多,货币价格越涨越高。

  到了这种时候,西方的机构、经济学家往往会吹捧该国经济发展得多么好,多么优秀,未来前景多么好云云,使该国放松在经济政策上的警惕,沉醉于一片繁荣之中。

  对于该国央行来说,有经济显得有些过热,货币流动性显得过于充足,为了平抑经济增长过快,他们不得不通过加息以降低市场的热度。加息就是提高国内货币价格,国内货币价格上涨会增加对热钱的吸引力,热钱涌入会加速,这又会引发汇率价格的上涨(对外的货币价格)。对内和对外货币价格双涨的结果是:进来的热钱在汇率账面上获得大笔的盈利,而国内的实体经济则因为货币价格的上涨而利润不断减少。某种程度上说,这是自己国家的央行在行使政策时不知不觉将国内实体经济的利润导入到了热钱手里。

  当热钱在汇率上赚得足够多,该国实业赚钱也越来越困难时,他们会第一批撤出该国。热钱的撤出相当于热钱抛售该国的货币,买回其母国的货币,于是该国的汇率开始贬值,贬值又会引发更多热钱甚至产业资本的获利撤离,汇率就会继续下跌。

  此时,如果该国央行降息,增加货币流动性,那么境外资本在撤离时卖货币,央行也发货币,该国货币会贬值得将会更快,物价会飞涨,经济危机会爆发;如果此时央行去市场上收货币以维持市场价格,则会引发更多的境外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撤离,该国实体经济会因为流动性减少而遭受更大打击,货币依然会因为经济的下滑而大幅贬值,资本的撤离会进一步引发实业的发展困难,如此恶循环,经济危机一样爆发。

  所以,很多国家不懂利率和汇率的重要性,上来就搞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根本没有过程,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战洗劫就在所难免了。真到那时,一国货币的政策将彻底失去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会陷入首鼠两端的境地。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可能战友们就要问了,既然危险这么大?中国的利率现在为何市场化了?事实上,中国进行利率和汇率改革时间周期已经很长了,两者虽然并行,但我们依然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即先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即国内货币价格的市场化,然后最终再实现汇率的市场化。试想,如果国内货币价格央行都没办法通过市场手段控制,放开汇率这个外部价格岂不是找死?

  中国现在完成利率市场化,说明现在中国央行已经具备了在国内通过政策手段以市场化的方式控制国内货币价格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央行已经可以根据中国经济的需要实现国内货币价格的引导性控制,而不是进行利率的强制性控制。这种引导性控制是基于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而不是央行自己根据自己的看法。譬如,现在实体经济市场需要更多货币流动性,央行就可以通过降息来指导利率下降,但商业银行自己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去控制货币的实际市场价格。

  中国之所以现在做到了这一点,是因为中国经济体已经足够大,中国央行有足够强的控制能力保证国内利率市场是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境外资本并不能控制人民币的对内货币价格。特别是,当中国央行不再是根据外汇出口结汇来发货币,而是开始让商业银行可以用信贷资产到央行进行抵押再贷款来发行货币,就是放弃了过去根据外部需求来发行货币的模式,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始转为以自己市场为主而不是以外部市场为主。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国货币发行悄悄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参考拙作《原创丨央行放大招,不仅仅是QE中国版,而是金融革命!》)。

  一方面是我国发行货币根据商业银行需求,另一方面是人民币正在加速国际化,这表明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行人民币,然后这些人民币既可以发到国内市场,也可以发到国际市场。这种格局,意味着人民币有了一个国内国际市场的概念,中国央行变成了以自己为主,在国内国际市场发行人民币的央行。这种模式,有些类似于美联储。

  随着外部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商业银行就会有更多的货币需求,然后商业银行就可以拿着这些信贷资产到央行再贷款,再贷款完成后就可以将这些人民币投入到世界范围内需要人民币的的地方。于是,过去商业银行凭利差过日子,未来就要凭着对自己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人民币的能力来过日子了。这就是央行和商业银行发行人民币和盈利模式的改变。

  而且,央行也开始向外施加自己的货币政策影响力,譬如中国央行开始在英国市场发行人民币的央票,这就是一种主动对国际市场人民币供求的一种调节工具测试。当中国央行逐渐有了对国际市场调节的工具,那么也就会不断提升对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价格调控。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速度必然会加速,那么接下来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也就到了实现的时候了。到那时,汇率也就自由化了。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后,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当中国央行发出人民币,人民币又通过商业银行一部分发到国际市场,发到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再从国际市场上流入到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如此一来,国内到国际后再到国内的货币内外循环体系就形成了。这一体系再加上我国刚刚建立起来的、脱离西方SWIFT系统的人民币结算系统,人民币国际化的闭环就OK了。有了这个闭环,中国自然就不需要再去盯什么美元汇率,也当然就可以自由化了。而之前8月份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宽波动幅度,就是一次汇率脱离美元的尝试。

  当这一切OK后,只要中国经济是没问题的,中国就不怕任何所谓的货币战,因为中国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可以通过给种手段调配货币供给,境外资本试图通过进出中国市场就获得汇率的涨和跌基本不可能了。再加上中国还有那么多美元外汇,这种金融攻击只有是大的国家级别方有可能。因为,当外资进来拉升人民币时,中国央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国内和国际的货币供给来抵消这种非主观意愿的货币价格波动,还可以通过抛售美元来调控人民币价格。如此一来,所谓的货币战仅仅想通过技术层面实现基本不再可能。如果非要打,那就不是货币战了,而是变成国家间的敌对,国家间的热战争了。当然,真若如此,自然也脱离的货币战和经济战的范畴,而是变成了现实的战争,这个门槛可就太高了。至少,发动对中国这么大国家的战争,仅仅凭资本家和政客的媾和是无法完成的,因为玩过火了民众会不答应。

  基于此,本质上说,中国这次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完成了技术准备后顺理成章的过程,是中国在世界上经济战、货币战能力取得质的飞跃的见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