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微信小游戏可以触发人脸识别防沉迷吗?

  原标题:最严“防沉迷”实施百天:未成年人卸载退游,租号产业受挫

腾讯旗下手游王者荣耀在游戏界面发布的防沉迷系统升级公告。游戏截图17岁的高中生亚楠,决定退掉近两年充值的6000多元钱,并卸载掉自己最喜欢的这款手游。

  网友称之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的实施,让亚楠有些沮丧。这项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要求了自2021年9月1日起,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晚8时至晚9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的服务。

  “限制得太死了,我并不能保证在这个时间段有空可以玩。”亚楠称,每天一小时的游戏时间,也不能尽兴,而且很难在赛季内取得较高的段位。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一些游戏公司很早就开始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进行管制,腾讯甚至采取了人脸识别技术对游戏玩家进行识别,在“最严防沉迷”政策实施后,游戏企业进一步加强了防沉迷措施,不少未成年玩家因游戏时间受限,选择退款或卸载游戏。

▲在规定的限玩时段外,被认证为未成年的玩家,将无法登录游戏。游戏截图

  曾经以规避防沉迷系统火爆起来的游戏租号、卖号产业,也因游戏界面需要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而萎缩。从事出租游戏账号3年的陈先生调侃称,“很多同行已经进工厂‘打螺丝’了”。在“最严防沉迷”政策出台前,陈先生的店铺平均每天有2000笔订单,政策实施后,一天不到200单,公司被迫从20人缩减至3人。

  然而,“防沉迷系统”也并不能完美的解决所有问题,纯技术手段无法阻止100%的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在采访中,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未成年人使用、借用朋友或家人的身份信息进入游戏,或转移到不需要人脸识别的游戏平台,规避“防沉迷”的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当孩子登录游戏时,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监护,引导他们健康用网。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陪伴他们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当孩子有了更多选项后,才更有可能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长期关注手游“王者荣耀”的短视频主播晨光,在8月30日“最严防沉迷”政策出台当日,更新了第一条关于“游戏官方加强防沉迷”的视频,获得了3.8万条评论。彼时,未意识到“加强防沉迷”威力的玩家还在评论中质疑消息的真实性。

  1天之后,晨光的短视频评论达到6万条,玩家们吐槽:“彻底失望了,准备退款吧”;“要么退费,要么退游”。

  晨光告诉新京报记者,粉丝除了在评论中呼吁游戏平台退费,还向他发送私信,询问如何退费。连续多天,关于退费的私信的超过2000余条,还有一些未成年粉丝打电话询问退费流程。

  “退费的原因基本都是因为游戏平台加强防沉迷后,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被缩短,且固定在了具体时间。”晨光称,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未成年人不适应,产生了退游、退费的想法,“有些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充了钱,‘不能玩’的话感觉太亏。”

  而在“最严防沉迷”实施后,腾讯游戏旗下的一家工作室的短视频账号评论区,也被粉丝攻占。一位博主的录屏显示,该工作室发布的一条视频有7.5w条评论,“清一色”是要求退钱的内容。

  在短视频平台强烈呼吁“退款”的玩家,被部分关注游戏的up主调侃为“退钱大队”。

  “退钱大队”虽类似于调侃,但也并非不存在。一位长期协助未成年游戏玩家的家长退费的up主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最严防沉迷”政策实施后,他也接到不少协助退费请求,在与游戏平台客服沟通时得知,9月1号之后,申请退还未成年人游戏充值费用的诉求,增加了很多。

  17岁的亚楠,是“退费大队”中的一员。在短视频平台第一次刷到“加强防沉迷”的消息后,他还并未当真,两天之后登录游戏王者荣耀想要“开黑”时,却被系统提醒:“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只有周五、周六、周日晚8时至9时”。系统提醒的对话框右下角是十分显眼的“确认”键,点击后,被强制退出。尝试登录其他游戏,系统也是弹出类似的对话框。

  “当时还是无语的,甚至有些失望。”亚楠称,在9月1日之前,腾讯已经升级了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限制,“每天可以玩1个小时,节假日可以玩2个小时,不限时间段,这样感觉比较合理,现在把时间限制的太死了。”

  半个月后,亚楠选择申请退掉近两年在这款游戏中充值的6000元钱,并卸载游戏。亚楠称,他一般是做完作业才玩游戏,现在游戏时间短,也没法保证在限定的游戏时段有空玩,所以才退钱卸载。

  10月初,亚楠在妈妈的帮助下,拿到了4000多元的退费。

  “最严防沉迷”升级限制的是时间而非消费,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月消费不超过400元),17岁的亚楠2年时间充值6000元属于规定内消费。

  由于防沉迷升级影响游戏体验,亚楠通过家长代为申请并退费成功。

  跟亚楠比起来,安徽庐江县16岁的胡斐玩起游戏来有些“废寝忘食”。

  为了在庐江县当地的“战力榜单”中有一席之地,胡斐曾整夜在王者峡谷中奋战。虽然在“最严防沉迷政策”实施前,腾讯已采取了相关措施,对未成年人游戏账户进行人脸识别,但当时触发人脸识别的机率不太高,胡斐周末回家的时候,让家长帮忙扫脸就可以。

▲升级防沉迷系统后,一款手游的人脸识别界面。游戏界面截图

  当时胡斐发现其所使用英雄“黄忠”的战力值,与当地玩家排行榜中的末位玩家相差不远,他决定冲一冲,进入这个由系统每周更新一次的“战力榜单”中。进入战力榜前百名,意味着自己的“英雄”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并可领取相应的“称号”,只要好友点击他的头像就会显示“英雄在庐江县排名第XX名”。

  为了打进庐江县前百名,当时正上初三的胡斐,从晚上8点,打到次日凌晨4点。持续6个小时的奋战,胡斐使用的英雄黄忠的战力不断增加,超越了榜单第99名玩家的战力值。“我兴奋的定了凌晨五点钟的闹钟,在更新榜单后,第一时间领取了‘称号’。” 胡斐称。

  荣升本县前百名玩家战力榜,给胡斐带来了不少的荣誉感,“就像考试考了100分”。同学私下向胡斐感叹称:“这个很难打的,我都打不上去。”

  挣来这份“荣誉感”的同时,胡斐也正面临班主任的责问。上课时间睡觉,被老师发现,其搪塞称“昨晚没睡好”。但之后接二连三地出现上课打瞌睡的情况,胡斐被老师收走了手机。

  “当时在班里排名靠后,学习确实也不上心。”胡斐称,在手机被家人收走后,自己又买了一台二手手机,继续玩游戏。初三一年,他先后买了10部二手手机,都相继被班主任收走,“最便宜的二手机200多元,玩不了内存大的游戏,就玩小游戏,刷短视频,看动漫。”

  在王者荣耀的上一赛季中,胡斐有着王者15星的段位。“最严防沉迷”政策出台后,进入新一赛季。使用家长身份证号绑定自己王者账号的胡斐发现,系统的人脸识别频率变高了,“差不多每一到两周都会有。”

  胡斐称,现在频率太高,遇到人脸识别只能下线,“这个赛季马上结束了,至今还在星耀3段位,上不了王者了。”

  在采访结束后的12月6日周一,胡斐又再次忍不住向记者吐槽,“周六刚让我妈帮我过的人脸,现在又出来了”。

  福建三明市,12岁的安安也有同样的“苦恼”。在最严防沉迷出台之前,安安每天有1.5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只要每天打,到王者段位很轻松。”安安称,目前他只有周五、周六、周日每天一小时的时间,想要打到王者段位比较难。

  检索可见,在“最严防沉迷”政策出台前后,关于未成年用户通过租号、买号登录游戏的报道并不鲜见。报道称,被限制的未成年玩家,通过购买或租用成年人身份注册的游戏账户,进入游戏。甚至有租、售游戏账号的商家,非法购买即将成年的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用于解决游戏账号的换绑问题。

  12月2日,新京报记者在多家可以租售游戏账号的电商平台调查发现,在商品交易前,商家均会明确提醒: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网络游戏类商品。

  多位售卖游戏账号的商家,在得知购买者是未成年身份后,明确提醒不卖给未成年人,而在付款环节也需人脸扫描支付。有的平台租、买游戏账号,不仅需要实名认证,还要进行人脸识别。

  陈先生的店铺主要出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的账号。其称,租号产业正面临“三重打击”。以其店铺为例,购买游戏账户,交易时购买者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而玩家租用账号,需要使用登号器登录,登号器不仅需要实名认证还需要人脸识别,在玩家进入游戏界面时,游戏也会弹出人脸识别界面,验证登录者是不是未成年人,“现在未成年人很难再通过这个途径进入游戏了”。

  “很多同行都转行了。”从事游戏账号租售行业三年的陈先生透露,在本次“最严防沉迷”政策出台实施前,他每天能成交2000单左右,但从9月1日起,每天的成交量不到200单,原本20人的公司,也已裁员至3人。

  “9月1日之后,很多未成年人到店询问租号,我们如果知道他是未成年人肯定是不出租的,租出去他在后面的环节登录不上账号,还会回来申请退款。退款率高、将游戏账号出租给未成年人,对店铺的信誉、评分都会有影响。”陈先生称。

  陈先生介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8·30”新规后,腾讯游戏对未成年进入游戏的管控更加严格,人脸识别的几率和方式明显增强。不止未成年人,租出去的账号即使给成年人使用,租用者登录账号的地域与账户所有者地域不同,或者在游戏中切换了页面再次回到游戏,也会随机弹出人脸识别,而人脸识别必须该账号的所有者进行扫脸才能通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只能给租号人换一个账号。”

  “未成年人不能买,成年人租用也常需人脸识别,有时候都帮他找不到合适的号。你说对我们影响大吗?”陈先生称,很多同行都转行了,而他的店铺在10月份因订单退款频繁,也关停了半个月。

  同样从事游戏账号出租的郑先生称,其身边7位从事游戏账号出租的朋友已转行或待业。“最严防沉迷”实施之前,他的100个游戏账号,分别绑定的是父母、兄、嫂、妻、弟等亲人的身份信息,100个账号出去,每天最多会有一个账号弹出人脸识别,他只需要将二维码发给绑定该游戏账号身份信息的亲属,亲属使用QQ扫描进行人脸识别就可以解决。

  在9月1日之后,郑先生发现,解决人脸识别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了。其称,游戏平台弹出人脸识别的几率高了很多,现在租出去5个号,5个号必会弹出人脸识别,如果这5个号都是使用同一身份信息绑定的,刷了五六次人脸之后,系统就会提示“当时人脸识别次数已达到上线”,无法继续识别登录账号。

▲“60岁老人凌晨三点打排位”引发关注,游戏运营企业提醒家长不要被骗刷脸。网络截图

  郑先生称,除了刷脸的频率高之外,人脸识别的方式也变得复杂了。目前游戏内弹出需人脸识别的窗口后,必须跳转至游戏账户所有人绑定的微信或QQ账号内,才能进行人脸识别。“这就很麻烦了。别人租你一个账号要等的时间久了,而频繁的弹出人脸,你根本也没有精力去一一解决。”

  除了腾讯防沉迷系统自身的管控之外,让郑先生意外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对租号产业的打击也前所未有的严格。郑先生此前所在的同行微信群,在9月中旬,群内500人纷纷接到了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调查,吓得他删除了未见过面的所有同行的微信,其称警方调查主要两个方面,有没有租游戏账号给未成年人,有没有购买即将成年的未成年人信息用于解绑游戏账号。

  据媒体报道,今年10月份,南京建邺警方在江苏、河南、安徽、湖南等地捣毁了多个通过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进行游戏账号非法租赁的犯罪团伙,涉案人数达40多人,平台涉案金额过百万。

  郑先生最后放弃了这份曾每月为他带来1万多元收入的职业,100多个拥有不等铭文、皮肤、段位的王者荣耀账号,闲置在了手中,租号生意的快速萎靡,导致游戏账号也在快速贬值,郑先生曾经以5折于玩家充值费用收购的账号,目前只能1折或2折出售账号。

  仍在“钻空”的未成年玩家

  采访中,记者发现,“最严防沉迷”实施后,从电商平台的账户交易到游戏网络公司自身的巡查、监管系统,都十分严格。然而,未成年人依旧有自己的办法来“破解”。

  新京报了解到,仍有部分未成年玩家借用成年朋友、亲属游戏账号进入游戏,获取更多的游戏时间。

  山西省大同的高三学生王卿,是一位王者段位42星的游戏玩家,9月1日,“最严防沉迷系统”实施之后,其借用了哥哥的游戏账号“开黑”。“游戏平台大概每周都会弹出一次人脸,一般我哥都会登录账号帮我过人脸,对我的要求就是一天不能玩超过两个小时。”王卿称。

  正处于高三的王卿觉得,目前,他大概每周会有4天时间玩游戏,每天1-2个小时,只在午休或晚自习放学后登录,不会影响学习。而同寝的8名同学中,还有4人与他一样是借用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玩王者荣耀。

  杭州某高校大一学生小坤,同样在使用别人的游戏账号躲避防沉迷系统。小坤称,在防沉迷系统出现前,自己一天花在王者荣耀上的时间最多可以达到八个小时,有时还会通宵打游戏。王者荣耀官方推出防沉迷系统出现初期,一天允许未成年人玩三个小时,当时觉得也足够使用,但随着时间的一再缩减,从8月初一天能玩1小时,到9月1日变成只有周末能玩1小时后,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账号,借用朋友的账号玩。

  12月3日凌晨1点,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小坤称他们宿舍的另外5人正在一起“开黑”,都是借用的别人的号或者自己的号绑定的是成年人的身份证。

  16岁的胡斐在谈及“最严防沉迷”系统时,也表示王者荣耀等游戏的账户在有登录限制后,还有一些游戏厂商的部分单机游戏或网游,只要是用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的,仍不会受限制。

  11月5日,伽马数据发布的“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在“最严防沉迷系统”实施后,85.8%的未成年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剩下未遇到防沉迷状况的主要来源于两点因素,一方面为游戏账号采用成年人身份注册,没有进入防沉迷识别范围;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用户所玩的游戏产品不需要连接网络,在单机状态下防沉迷系统难以发挥作用。报告还显示,有42.8%的家长明确清楚孩子索要过自己或其他大人的身份证信息状况,试图绕过游戏防沉迷监管。

  伽马报告中的抽象数字,在现实中不止一次发生。今年10月,两兄弟用父亲死亡赔偿金玩游戏的新闻,冲上热搜。兄弟俩在三个月内,充值了20多万元,分别被用于购买游戏账号、皮肤等。采访中,是用奶奶身份信息注册了账号,偷偷记下了密码,并在需要人脸识别时,曾8次骗奶奶帮助通过人脸识别验证。

▲玩手机游戏的孩子。郑新洽 摄

  今年6月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提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此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也密切相关。报告提到,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反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说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合理使用网络游戏,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因此,建议家长对孩子的网络游戏管理要建立在和谐的亲子关系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休闲习惯,既享受娱乐的权利又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更多的是其没有找到替代性的发展自我的方式,其背后折射出了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游戏,需要游戏产业、家长、学校等多方的关注。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沟通,学校也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引导孩子培养更多的爱好,帮助孩子找到表达自我、愉悦社交的方式。

  (文中受访者,除刘晓春外皆为化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花几元租号 孩子竟可绕过防沉迷“禁令”

  腾讯:已要求超过20个租号平台停止服务 网友:只靠技术手段难以防沉迷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这个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游戏禁令”要求,所有的未成年人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玩1个小时的游戏等。

  但是,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规避禁令,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系统的明显漏洞——租号、借号、买号,也随之有了“市场”。尤其是租号,单小时成本仅几元钱,且并不验证求租者是否成年,理论上可以做到任何人“打游戏不限时”。

  6日晚,针对未成年人租号打游戏的问题,腾讯称,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8月30日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规定出台后,腾讯予以了坚决落实。

  “史上最严游戏禁令”要求

  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未成年人可以租号玩网游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被冠以“史上最严游戏禁令”之名。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机制将日趋完善;另一方面,还有人在钻防沉迷机制的空子。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络上仍活跃着大量游戏账号出租平台,一小时仅几元钱,租号玩游戏不受未成年人防沉迷规则限制,从理论上说打游戏不限时。

  14岁的小杭(化名)是青岛莱西的一名初三学生,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相对宽松时,他的《王者荣耀》段位一度到过星耀Ⅰ,“现在不行了,限时就那么短,过了时间就强制下线,根本没法上分”。他戏称,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收紧,“把我这种老实孩子‘刀’傻了”。

  小杭之所以说“我这种老实孩子”,是因为他的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着另一种“不老实”的孩子。起初,小杭发现“有的同学经常换账号,还有不少售价很贵的皮肤”,一问才知,号全是租来的。而据小杭说,他了解租号途径,甚至曾经参与租号的未成年人可能不在少数,包括班上的同学、邻居家的玩伴,“基本上但凡玩王者的,都知道能租号,至于租没租过我就不知道了。”

  非本人身份证也可通过验证

  近日,根据小杭提供的线索,北青报记者至少在网络上找到了30多个活跃的游戏账号租赁平台(包括网站和APP),如租号玩、虚贝租号、GG租号、8868租号等,在这些平台上均可以低价租到多款热门游戏的账号,包括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绝地求生、CSGO等端游和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等热门手游。

  这些租号平台上的账号价格不一,以手游王者荣耀为例,一般根据账号天梯榜排名、拥有皮肤的稀有程度和数量等因素定价,大多定价在几元钱一小时,有的甚至低至几毛钱一小时。

  北青报记者暗访还发现,尽管多数租号APP在下单前都会要求消费者填写实名认证,但记者使用非本人身份证验证也能顺利通过,没有生物验证环节。而据小杭说,他的同学很多都是填写的家长身份证,也都顺利通过,并没有遇到验证阻碍。

  非但如此,租号平台还会想方设法帮助承租方规避掉游戏平台的防沉迷措施。在一家号称创立6年、服务过5000万用户的租号平台上,号主出租账号时会被要求“发布腾讯手游账号时确认账号已过人脸识别”,以确保所有承租人不必在游戏过程中人脸识别不通过被强制下线,不免有为其中部分未成年人逃避防沉迷机制之嫌。

  6日晚,针对未成年人租号打游戏的问题,腾讯回应称,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8月30日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规定出台后,腾讯予以了坚决落实。

  技术手段防沉迷是终点吗?

  不得不承认,总有一些未成年人想方设法绕开防沉迷机制。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游戏圈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的解决方案是将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到网游登录验证程序中。事实上,在国内,腾讯游戏已经率先试点应用了这项技术,并且在今年早些时候正式上线了“零点巡航”功能,就是基于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验证手段堵住身份冒用的漏洞。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平均每天有580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90%以上拒绝人脸识别或未通过验证的人被阻止登录账号。腾讯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2021年7月,平均每天有1360万未成年人账号因触发1.5小时游戏限制而被系统强制“踢”下线;平均每天有825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4.9万个账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登录环节有92.4%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尽管腾讯旗下已有60款游戏使用了该项技术,但也有不少游戏圈业内人士对全面应用此项技术持悲观看法。专做游戏评论的博主“团子好贵”透露,“防沉迷的人脸识别是需要实时接入公安数据库进行验证的,每次进行人脸识别,游戏厂商都需要付费,一般的小游戏厂商根本承受不起这种成本,目前也只有腾讯全面接入了这个系统。”

  玩家也普遍认为,技术手段的防沉迷措施不会是终点。此前,国内从2007年开始启动防沉迷系统,要求所有的网游玩家进行身份验证,然而当时的防沉迷系统并没有与公安系统联网,网上的身份信息泄露现象泛滥、身份证生成器随处可见,因此当时的防沉迷系统又被玩家称之为“马其诺防线”,昂贵而无用;而后各大游戏厂商收紧了防沉迷举措后,未成年玩家用父母的身份证注册游戏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直到国内部分游戏厂商实行了“宵禁”、“夜间巡航”、“人脸识别”、“识别定位”等措施,大部分的未成年玩家才真正有效地被监管起来,不过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租号、借号、买号等产业趁机蓬勃发展,利用断网来规避防沉迷,网上防沉迷破解教程传播甚广,网传在一些专门破解防沉迷的网站上单次服务售价仅60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加强监管只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一方面。要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需要发挥家长(监护人)的作用,我国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概括起来有三方面主要原因:一是游戏易得,未成年人可以方便地玩游戏,几乎不受约束和限制;二是家长没有发挥监护作用,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甚至用游戏来打发孩子;三是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不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导致孩子的兴趣单一,学习之外的休闲活动只有打游戏。

  因此,在加强对游戏平台的监管,增加未成年人玩游戏的“约束”和“难度”后,应该重视家长的监护作用,以及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家长要在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时陪伴指导孩子掌控时间,以及教育孩子识别网络不良信息,以此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习惯。

  租号平台关联社交账号 面临密码泄露风险

  除了涉嫌为未成年人防沉迷“开绿灯”,租号平台还存在着诸多争议——

  号主:这是“没有安全感”的交易

  在充值了近2万元后,盛开(化名)的王者荣耀会员等级达到了游戏内最高的V10级别,在基本不登录这个账号之后,盛开觉得“弃之可惜”,挂在租号平台出租是一条赚钱的门路。盛开说,但像他这样的散客挂账号到租号平台出租的,算是比较少见的,“一笔交易赚个几块几毛,还不够费心的”,反而是“号贩子”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账号资源,才能真正通过这门生意赚到钱。

  而且,据盛开说,大多数散客不愿意把自己的闲置账号资源出租,“租出去的号没有几个能‘全乎’回来,不安全。”

  一方面,在双方互不熟悉的交易中,盛开认为“要是碰到素质高的玩家还行,素质比较低的人根本不会在意租来的号,才不会在意因为骂人、挂机被禁言、禁赛”;而号主全然不知道自己的账号租给了什么人,更不了解对方会不会在游戏中做出辱骂他人、开外挂,甚至挂机等违反游戏公约的行为,“出了问题被封号,号主大多只能自认倒霉。”

  另一方面,北青报记者发现,账号出租时,号主需要将关联游戏账号的社交账号密码以明码的形式展示给承租方。因此,非但自己的游戏账号面临密码泄露、账号被盗的风险,连QQ、微信等关联社交账号同样面临此风险。“密码会不会泄露,全看平台良心,能不让人担心吗?”盛开语气无奈。

  曾有网友以6.6元的价格租了2个小时的CSGO账号,付款后需要下载专门的登号软件登录,点击一键登号后,桌面自动弹出一个Steam窗口,此时按下F9,窗口就会自动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期间鼠标无法移动,看着屏幕上自动输入账号和密码,感觉就像被人远程操控了一样,非常没有安全感。”

  租号平台条款规避责任

  账号出租的不安全感还体现在租号平台的逃避责任上。比如有租号平台在其平台协议中写道,“账号租赁有风险,发布账号租赁信息需谨慎,一旦发生号主会员发布的账号被租客会员破坏、毁灭或其他灭失风险时,平台对此不承担责任”,以及“因平台以外的其他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违规恶意操作)导致账号道具丢失、账号游戏人物分解等账号财产损失情况发生的风险,平台没有承担此风险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账号租赁违背了游戏平台的用户服务协议,不受游戏平台保护。Steam、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等全球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型游戏平台,其用户协议均明确规定了禁止出租、转让、借用软件服务/账号的行为。

  租号生意背后的法律纠纷

  游戏租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细究起来,租号平台涉嫌侵害游戏公司的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腾讯就以此为由状告租号平台,包括安徽省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租号玩)、亳州市炽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采里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了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目前,该案件进行到了第3次庭审环节,截至发稿,该案件尚未宣判。

  腾讯方面的代理律师吴让军在第3次庭审时表示,被告积极帮助和引诱网络游戏用户去进行账号的交易,被告所开展的每一笔交易,都是以用户的违约为代价,被告的经营活动完全是建立在破坏游戏行业的商业惯例和社会诚信之上,被告的经营活动具有实质性的侵权性质,在本案中构成直接侵权。

  被告一代理人则辩称,尽管全球范围内大小游戏厂商均通过用户协议的方式禁止玩家交易游戏账号,但是目前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禁止游戏账号租赁交易,并不是所有的商业惯例都可以否定其他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

  但原告方面认为,此前游戏直播也面临是否需要征得游戏厂商同意的争议,当时游戏直播方是以所谓的新商业模式进行抗辩,但是新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合法运营,账号租赁的客观存在,不能直接推导出其就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本组文/本报记者 温婧 实习生 王萧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为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1年8 月 30 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为全面了解此项新规的落实情况、实施效果,家长及未成年人对政策的了解情况,新规执行对青少年游戏行为的改变及影响,临潼调查队组织专人,针对家长、未成年学生两方开展专题调研,详细了解新规的执行情况和家长及学生的反响。结果显示,七成左右未成年人接触过网络游戏,家长对新规关注度高,未成年人执行新规情况较好,新规执行前后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时间明显减少,效果较好。

一、从家长角度看新规执行情况

在调查的15名家长中,有10名家长反映孩子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占比为66.7%。其中有8名家长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长进行严加控制,占比80%,有2名家长表示会偶尔控制,没有选择不控制的家长。这2名选择偶尔控制的家长并不是不关注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而是孩子本身玩游戏的时间不长,认为不需要家长督促控制。家长对新规出台普遍持积极态度。具体来看:

(一)家长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家长认为沉迷网络游戏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50%的家长认为会影响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30%的家长认为会影响亲子关系。50%的家长认为造成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是“手机带娃”的养育方式,存在错误的示范引导。60%的家长认为减少孩子智能手机使用配备;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爱好是防止孩子沉迷网游的最主要做法。

(二)家长对新规关注度高,执行效果满意

一是关注度高。当被问及新规要求中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行为严格管理,家长是否了解时,所有的家长表示了解。其中30%家长表示非常了解,有40%家长表示比较了解,还有30%的家长表示一般了解,没有不太了解或不了解此次新规政策的。

图1 家长对新规了解程度

二是效果满意。60%的家长认为游戏防沉迷新规出台效果满意。其中认为非常有效的占比30%,认为比较有效的占比30%,认为效果一般的占比40%,没有认为效果较小或者没有效果的。认为效果一般的家长,有的是孩子本来玩游戏的时间较短,不在新规的规定时限内;有的是孩子使用大人的手机玩游戏,规避开了新规限定,因此虽然选择新规效果一般,但对新规的政策是认可的。

图2 家长对新规执行效果满意度

三是变化明显。新规执行后家长认为孩子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其中认为孩子投入学习的时间增多;和家人、朋友的沟通变多占比最高均占比40%。认为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更容易集中;不会因为打游戏而翘课;玩游戏的时间、金钱、欲望减少的各占比30%。

(三)家长对“防沉迷”新规优缺点评价

优点方面:认为能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占比最高,均达到50%。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账号实名注册登录;加大防沉迷措施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等也占比较高,分别为40%、30%和30%。

缺点方面:系统仍存在一些漏洞。如50%的家长反映网页小游戏不需要注册登录,没有防沉迷设置;40%的家长反映部门游戏不需要人脸识别,用他人身份证即可进行身份验证。其他还有未成年人通过“租号”等形式让实名制形同虚设;部分游戏可使用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账号登录,无需甄别用户身份,占比为30%。

(四)家长对“防沉迷”方面的建议

一是在学校教育引导方面。主张家校联手共同抵制学生沉迷网络行为的家长占比达到70%。建议学习设置心理课程加强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的教育引导;减少非教育目的的手机使用占比达到60%。学习多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增设未成年健康使用网络课程等方面措施占比达到50%。

二是在游戏厂商及行业协会方面。80%的家长建议加强游戏行业监管,构建良好行业环境。70%的家长建议增加寓教于学类益智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同时建议提升防沉迷手段,加大游戏平台违法违规处罚力度的措施占比分别为60%和50%。

二、从学生角度看新规执行情况

在调查的52名初、高中学生中,有38名接触过网络游戏,占比达到73.1%。而他们之所以喜欢玩网络游戏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风玩”,这一原因占比最高,达到47.4%。有同学表示,有了共同的爱好,才能有共同的话题,进而成为更好的伙伴,这是他们选择跟风玩的主要原因。其次认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的占比42.1%。认为为了发泄压力和情绪,逃避现实的占比28.9%。

(一)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较为中立

55.3%的学生认为网路游戏对自身没有什么影响,这一看法占比最高。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身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不会很长,且都是在闲暇之余才玩,老师和家长对网络游戏有点“谈虎色变”过于紧张。其次28.9%的学生认为会影响学习成绩。这主要是基于没有完成学习,而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23.7%的学生认为会影响思维观念,还有21%的学生认为会影响亲子关系。

(二)学生执行新规情况总体较好

在游戏注册登录环节,有78.9%的学生选择用自己的身份证验证登录。有26.3%的学生曾以游客身份进行游戏体验,有21%的学生使用父母等成人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登录。除以上几种外,其他形式的验证登录情况较少。当被问及是否尝试破解防沉迷系统时,76.4%的学生表示没有尝试过,仅有7.9%的学生表示尝试过并成功。

(三)新规执行效果明显

一是新规执行后游戏时长明显减少。63%的学生表示新规执行后自己的游戏时间减少,其中大幅减少的占比50%。具体来看:新规执行前周一至周四时间段,不玩网络游戏的人数为19人,新规执行后增加到32人,增长68.4%;执行前游戏时长在1-3小时的有5人,执行后仅有1人。新规执行前周五至周日及节假日时间段,不完网络游戏的有8人,新规执行后增加到16人,增长了100%,执行前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上的有3人,执行后仅为1人;执行前游戏时长在1-3小时的有8人,执行后仅有2人。

图3 周一至周四时间段学生玩网游时长占比变化图

图4 周五至周日时间段学生玩网游时长占比变化图

二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兴趣爱好方面。新规执行使学生们的习惯产生较大变化。其中尝试培养其他领域兴趣爱好的占比39.5%;投入学习,成绩提升的占比36.8%;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增加社交活动的占比为26.3%。限制游戏时长后,有68.4%的学生表示减少游戏时长后,把更多时间用在听歌、看视频等其他网络娱乐方面;39.5%的学生表示把时间用在看书学习方面;34.2%的学生表示把时间用在体育活动方面。

通过对家长及学生两方面调研结果来看,“防沉迷”新规的出台使游戏企业更多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强化从技术手段方面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进行了有效限制和规范,家长们对此项政策关注度高、支持度高,对新规的执行效果较为满意,学生们的游戏时间也明显缩短,行为习惯均有所改变。从目前来看,新规的执行只是运用强制手段被动减少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如何引导未成年人主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运动及各项兴趣爱好的培养上从而形成习惯,仍需要家长及学校联动起来。家长既要监督更要引导和示范带动,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学校要从心理教育、课程安排、制度约束、行为规范等方面打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只有家校联手,加之企业担责,才能不断巩固新规成效,真正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难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沉迷人脸识别失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