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数学题目怎么写?

“双减”政策如火如荼的当下,唯一能够放在明面上宣传的、有国家背书的数学课外活动,就是希望数学了。

希望数学近年来的形式较为固定,分为夏令营活动和冬令营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给出100题的学习资料供孩子了解活动题型与难度。而从往年的经验上看,正式活动时题型知识点与100题达到了完全严格的对标,同时,基于100题的同质题、改编题的占比在正式活动中也超过50%。换而言之,能够吃透这100道备考题的孩子,正式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一定能让人满意。

同时,哪怕不以任何功利的眼光审视,每年的这100道训练题,也都基本选编覆盖了对应年级思维数学的主流知识点及经典题型,其中不乏取材只要是学过相关知识的孩子,拿这100题来查缺补漏或是开阔视野,都是有所裨益的。

可惜官方给出的100题只有答案,没有出具解析。而许多大型机构囿于政策,也不会提供相应的辅导课程或资料,于是许多家长便陷入了孩子不会做题却求助无门的窘境里。

其中,我会把题目分为“基础题”“易错题”“中档题”“较难题”四个类型,这里解释一下分类标准。

1、基础题:课本上的例题与其同类题,换而言之就是只要学习过相关知识就一定会做的。特别是三四年级,有些孩子没有系统学习过思维数学,看到基础题不会做就觉得世界一片灰暗,其实只是因为没有学或是老师没有讲。如果基础题错了,建议回忆一下这个专题有没有学过,再复盘一下上课的例题。

2、易错题:和基础题的难度一致,但是题目设置了陷阱,或者步骤较为繁琐,导致孩子基本都会做但准确率不高。

3、中档题:基础题的变形题,往往是综合了多个知识点或者将几步不同的解题思路结合在了同一题里,需要开动脑筋思考分析才能转化为基础题解决。

4、较难题:需要一个比较巧妙的思维方法作为突破口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思路不到位的话几乎无法得到答案。

2022年希望数学五年级训练题100道详解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组的2022年希望数学训练题100题详解。

因为工作时间比较有限,三年级的试题我邀请了我的贤内助晓梅老师帮我完成了前40题的解析,后面60题以及文内的点(吐)评(槽)还是我自己来写的。

考虑到部分读者可能并没有报名希望数学的活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福利:


三年级的计算和数字谜都比较简单,因为重头戏等差数列放到了后面的板块,我们在后面去细说。数字谜中的12、13、14是三道不错的题,12用到了余数小于除数的特点判断除数=9,13利用了数字中1~9全被用到这一特点,这两个题都用到了一个“隐含条件”,在高年级较为复杂的数字谜分析中,能否注意到这样的隐含条件往往会成为破局的关键。

请容我点名批评一下31题,这题在四年级是个非常经典的一半模型,但三年级孩子几乎没办法做。图形割补找等积是个比较牵强的做法。这套100题中大量出现类似的超纲题,是需要诟病的。

图形计数的部分,33题非常好,但是放在三年级也偏难了。孩子容易画出图并且数出三角形,但其实没有能力证明其最大。其他题目倒都是基础题。

计数题都不算难,但是因为三年级只有枚举法,还是挺容易错的。有了加乘原理、排列组合和对应计数等工具后,这些题都会有简单做法,不再需要强行枚举。

都是基础题,扫雷游戏的变种在迎春里有两个经典题,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我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但写完这几道题的解析后我确实有点出离愤怒了。所谓的难题和好题,难应该难在方法巧妙,好应该好在大巧不工,绝非是把高年级的题目放到低年级来降维打击。前面几何的31题我已经说过一次了,这里继续点名批评组合部分的48、51和52。51稍微好一点,孩子能出答案,但是完全没有能力证明答案的正确性,算是个能做的题。48和52就过分了,一个是五年级的二进制,一个还是五年级的染色构造。说实话,单讲这两个题,给三年级孩子讲明白不难,但要学会用这一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就太超越大部分普通孩子的能力范围了。

剩下的题里,54是个非常经典的一笔画构造。大多数人第一次见到这个题,根本不会往一笔画上去想,看了解析之后才会恍然原来如此。这类构造的题在中高年级还有不少,再往上衍伸就是图论的相关知识了。55的非对称必胜策略比较有趣,能够非常好的体现这类题目的根本思路——逐步倒推法。

最后一页上混了几个等差和应用题,放到后面的板块一起说。

先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三四年级应用题切忌用方程给孩子讲解。

中年级的应用题重点是开拓思维,积累方法。整个中年级的两个核心思维,一个是量率对应(和差倍、归一),一个是差量分析(鸡兔、盈亏),这两者在高年级解行程、分数应用题、浓度、工程的时候将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而方程的引入会让思维的建立显得毫无意义,孩子依赖了方程,也就变成了解题机器。到了高年级遇到方程无法解决的应用题,或者再远一点到了高中物理做运动分析受力分析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思维的缺位而束手无策。

所以家长辅导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方程一劳永逸了。

最后提一下这里的几道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想要出难题的话,一定是要用到中间项定理的,即中间项=和÷项数=平均数,在已知项数和和数时可以非常快的解决等差数列相关问题。这个知识点很重要,但据我所知有不少机构老师不讲,只讲求和求项数两大公式,那便贻笑大方了。

上面就是2022年希望数学三年级100题的详细解析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昨天已经发布,明天我会给大家更新六年级的试题,最后是四年级。其他年级的家长也敬请期待。

强调一下,广告涉及的课程非笔者本人开设,亦与新东方没有任何关联。

}

  其实,思考早就写在我先前的简书和头条的文章中,这里只不过是借两道数学题来给读者讲解下先前的思考结果。

  高中题。已知函数,实数m,n满足

这是今日头条一位老师视频中的题,我80年代末期读高中自学数学时应该没学过三次函数,那时刷的题不多,看的数学书不多,还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也没碰到过和三次函数有关的这样的求和题,但在高中自学时把数学思维玩的熟,初高中数学知识没啥好玩的,容易学,玩数学思维才有意思,初高中数学知识是玩数学思维锻炼思维时的工具,或指月之手,过河之舟,我们的目的是知道月亮在哪、过河、锻炼数学思维能力,领悟思维之道,别一直偏重手指和舟,只盯着手指和舟。读大学期间很少学习,掌握的数学知识也不多,也不是数学专业,几十年来也不玩数学。

    我想到了联想思维和类比思维,从思维方法论工具箱中搬出它们来用。另外,穷则思变,碰到无从下手的题,要有变化的思想和联系&关系思想,找关系建构关系才有出路,要变化才有出路。

    观察题目特征,有3次函数,所以就联想到2次函数,再联想到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配平方),所以就类比出配立方,配立方就是变化的操作手段,最终方法如下图。

  做完之后,看了这位老师的视频,原来三次函数有对称中心,用二阶导数求对称中心,利用对称中心求出m+n之和。那时读高中,没学过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和微积分,微积分到大学才学,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一直没学过。

  对这道题的解题思维过程,引发我们什么思考?

1.数学知识重要,需要学。我没学过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知识,所以不知道这位老师的方法。其实大多数知识不难学,可以自学,就像看新闻和收集信息一样,你掌握的多,碰到问题时很可能就比不掌握这些信息的人反应快或做的决策要好,信息不对称,但也不一定,还要有思维之道。

2.掌握数学知识有多重要?或者说高中掌握众多的知识有多重要?庸俗点说,可能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很多读过高中和大学的,你掌握的众多数学知识有多大用处?用到了多少?还能记得多少?

3.很多时候,思维比知识重要,或者说知识和思维同等重要。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锻炼思维没有比用数学更好的方式。知识很容易忘记,很多在人的一生中也用不上,但锻炼出来的思维能力,灵活、严谨、系统、深刻、辩证、批判的思维品质,在很多行业和领域是需要的,受用终身的,不只是数学领域。思维是有灵性的有智慧的,知识是工具,是靠思维来驱动的。

4.初高中乃至大学教育,一直偏重知识的输贯,鲜有真正的思维能力的锻炼熏陶,老师在讲题过程中,很少有能把思维过程讲透彻讲清楚的,通常一上来就讲解题方法和知识,层次不够高,浪费了用好题来锻炼思维的机会,学生很难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不知道如何用思维方法论来探索发现解题方法,大多只是机械记住了解题方法和数学知识,过后很容易遗忘。

5.解题过程中和解题结束后,要回味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解题后的思维总结体会,得与失:怎么思考分析的,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哪些思想方法,写出对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的实践体会。例如这道题我通过观察发现题目特征:三次函数。类比二次函数,类比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配平方),我想到要对三次函数配立方。这道题锻炼了类比思维能力和辩证法的联系观,关系思想、函数思想、构造思想。

  理想的数学考试,应该取消选择题,另一个对有些题,不能只有解题方法,要学生写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解题后的思维总结体会。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只有对各种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念念不忘,在初高中数学物理学习中,经常把它们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印在脑中,多探索多体会它们的作用。玩索而有得,这样才能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而不只是偏重对知识的学习掌握,这样即便掌握很多知识,碰到有难度的题,没有思维方法去破题,众多知识也难以运用。

  如图,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BC,对三边作6等分线,出现各种大小的三角形,求图中三角形的总数。这题是小学题,但高中生也可以做,可以推广扩展下,考虑边长为n且n等分时的情况。

对这道题,要把做这道题锻炼了什么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而不是只教学生数数。

这道题,锻炼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可发现所有大大小小的三角形都是正三角形,且三角形有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一种是一个顶点在上方,另一种是两个顶点在上方。

除此之外,这题显然还锻炼有序化思想、分类思想、化整为零思想。三角形按边长大小分成6类,对每一类三角形计数,再汇总起来就是所求的总数。在计数时,按边长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计数,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计数。这样就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重复。

高中生就不要只限于做这样的题,要推广扩展下,考虑边长为n且n等分时的情况下有多少个三角形。

边长为n,这是抽象情况,抽象问题如果不好解决,可运用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以退为进简化问题,考察下边长为1、2、3、4、5、6等具体数字且数字较小时的情况,得到一些启发和感性经验,归纳猜想出结论,或从简化问题中得到启发和感性经验之后,再回到边长为n的情况。

根据从边长为具体数字时得到的启发和感性认识: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可运用分类思想、有序化思想、化整为零思想。我们可得出n时的情况。

另一种数学思想也很容易想到,就是递推思想,边长为n且n等分时的情况可由边长为n-1且n-1等分的情况演化而来,就是在n-1三角形下方增加1个长度,延伸下等分线。再考虑从n-1到n时增加了多少三角形(增量)。这些增加的三角形,必有一个或两个顶点在边长为n的三角形的底边。抽象化地统一考虑边长为k()的三角形增加了多少,得到一个公式,再,从1到n累加起来就得到增量。在得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图形,要发现在考虑两个顶点在上方的三角形的计数,要满足必要条件,故要按n的奇偶性来讨论。

另外在计数时,要运用对应思想,找出三角形和它的其中一个顶点(例如左下方的顶点或下方的顶点)的对应关系,把对三角形的计数变成对顶点的计数。

  设边长为n时的三角形个数为,则。考虑n的奇偶性,数列累加就可得出

  自己回味总结下做这道题在思维&思想上的收获。

  每道有意义的数学题都这样回味总结,数学思维能力就容易锻炼好,不要只盯着解题方法和方法中涉及到的底层的数学知识和低级的数学方法,它们大多数很简单,难点在思维上,也就是难在如何想、想什么上,难在解题的分析与破题上,如何思考出解题方法,这才是需要领悟的大道:数学思维之道&数学思维方法论体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