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GoGlobal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蓝橡树出国留学 | 来源

中国网教育频道 | 出品

}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立正妈妈主播|青文

“如果你这次考一百分,我就奖励你100块/玩具/打游戏/买新裙子。”

这种讲条件式对话,你跟孩子说过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试过用各种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

希望通过重赏唤起孩子的学习动力,殊不知,这种奖励式教育就像饮鸩止渴,起效一时,毁儿一世。

一群孩子常常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喧哗,令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老人想了个办法,他对孩子们说:“我一个人很寂寞,你们使得这儿变得热闹起来,为了感谢你们,来,每人奖 10 美分。”

孩子们拿到老人奖励的一块钱,都很高兴。

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这次只给了每个孩子 5 美分。老人解释说:“请原谅,我收入低,只能给你们这些。”

孩子们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喧闹了一阵子,走了。

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只给了每人 1 美分。孩子们就生气了:“我们多么累呀,1 美分太少了,我们再不给你玩了!”

说完,孩子们气冲冲地走了。

孩子不再来了,老人如愿获得了他想要的宁静。

很多人听完故事,会称赞老人的睿智,却没有人深究过个中的“心理魔法”。

老人略施小策,把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

他操纵着“金钱奖励”这个外部因素,从而控制了孩子“天性爱玩”这一内在因素。

类似这样的事情,生活中司空见惯。

我们乐此不疲,以为是为孩子进步砌了垫脚石,殊不知是挖下了深坑。

孩子应该为了学习而学习

你却让他们为奖励而学习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误区,认为孩子不爱学习,所以需要外在动力推着他们前进。

实际上,学习并不痛苦。

让学习变得痛苦的,是大人的做法。

每个孩子天性都对世界充满好奇,可是学习新知识带来的乐趣,逐渐被繁重的功课所挤压。

原本内心那股“我想知道”、“我感兴趣”的自发动力,开始被父母或学校以各种考试成绩、英语等级、奥数竞赛名次所替代。

当外部评价被当做为什么学习的参考坐标,“为自己而学”变成了“为成绩而学”,内心的期待也随之降低。

时常跟孩子讲条件的父母,就像故事中的老人,而承诺给孩子的“金钱奖励”就像我们应允给孩子的精神or物质奖惩。

被外部奖励所操纵的孩子,很难有内在驱动力。

一旦奖励消失,动力也就消失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随机抽调一批学生,去单独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所有大学生在解题时没有奖励;

把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大学生做对一道题,给1美元奖励,另一组大学生仍然像原来那样做题,没有奖励;

研究者让大家先自由休息,再观察在自由休息的时间里,哪组大学生会继续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只有刚才没有奖励的那组大学生才会在休息时间去解题。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外在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吸引力。

作业写得快,奖励一块巧克力;考试进步10分,奖励100块;奥数比赛得奖了,奖励一次旅游……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以这样的方式来赞赏孩子。

不可否认,物质奖励带来的激励,会让孩子短期内改变,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时间一长,奖励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吸引力。

就像一顿期盼已久的大餐,心心念念了许久,终于吃上了。

第一次吃,大快朵颐,欢喜万分。如果天天吃,就会生腻,久而久之,会嫌弃。

家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用心良苦,非但没有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引导,反而消减掉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种奖励机制,弊端在于:当奖赏消失,或不够吸引人时,勇士就失去挑战的兴趣和激情了。

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说——

“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但其效果会逐渐消失。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程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新闻上,不乏这样的报道。

拼尽全力考进211/985大学的天之骄子,在不负众望进入名牌大学后,却因为突然脱离父母的监督和鞭策,找不到人生目标,逐渐放纵自我,逃课、挂科,最后被学校退学。

清华大学 劝退处理了两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博士生;

华中科技大学 多名本科生学业表现太差,被降为专科生;

合肥工业大学 一次性清退了 46名硕士研究生;

河北体育学院 官网发布对 40 名学生作退学处理……

回过头看这些被退学的学生,他们从小习惯了父母全方位的监督,依靠父母不断承诺的外在激励而投身学习。

其实,内心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以及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责任心。

当进入到一个宽松无约束的环境,难免便会失去对事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迷失自我,自我放纵。

所以,爱德华·德西根据“德西效应”的实验结果特别强调——

如果想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外部动机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一旦外界的推动力降低或者消失了,他们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

长期的物质奖励,杀死的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动力,甚至会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讲条件的恶习,凡事斤斤计较,条件到位了才肯行动。

一旦奖励未能如愿,就消极怠工,以示抗议,甚至怨恨报复。

湖南卫视的一档名为《变形记》的纪录片中,13岁的郑长城就是一个在父母的金钱奖励下,愈走愈远的叛逆少年。

他自创了一套生财之道——“坑蒙拐骗”。

“坑”就是坑爹,管爹妈要钱,只有给钱才能让他做事。

晚上十点之前回家,就可以得到一百元钱;去亲戚家吃一次饭,可以得到五百元;去上一节课,可以得到三千元……

这桩金钱交易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他的爸爸。

原来,顽劣、叛逆的留守儿童郑长城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人管教,沾染了非常多的恶习。经常跟着一群不良少年流连于酒吧、网吧,夜不归宿。

为了让儿子早点回家,爸爸就想出了用钱来解决问题。

父子俩一拍即合,还还专门将协议打印出来签字画押。

这些规则没有半点约束力。

协议生效的第一天,郑长城完成了合约上的所有事情,成功拿到了钱,立刻毁约,带着钱就要去酒吧。

郑爸爸急火攻心,拦着家门不给出。郑长城见父亲一直阻拦自己,直接拿起了桌上的水果刀,作势要朝爸爸捅过去。

当我们幻想用奖励来让孩子达到某项目标时,却没想过有一天,这种交易式教育会反噬孩子,让孩子掉进“凡事皆可谈条件”的深渊。

小时候要求买一个玩具汽车,父母不同意,他就在商场哭闹撒泼。

大了要求一辆名牌轿车,父母没钱买,他就以跳楼来威胁。

这种得寸进尺,让你不断退让妥协的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递增效应”——你越妥协,他们就会越发肆无忌惮。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毫无底线地做交易,父母的需求就成了孩子谈条件的筹码。

近日,亲子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中,11岁男孩王禹然出人意料的行为,就引来网友们一片哗然。

为了玩手机,他不惜用“挨打”来换取游戏时间。

当妈妈为了不让他玩手机,威胁他说:“敢玩我就掐你!”

他听到后却一点不害怕,反而高兴地问:“掐了就可以玩了吗?”

最后,他以被掐10下的代价,换来了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

看到儿子为了玩游戏,居然反过来跟自己做交易,妈妈气得咬牙切齿的背后,不仅仅是恨铁不成刚的心疼,还有对游戏成瘾的儿子无力管教的无奈和无助。

到底是什么,让奖励变了味呢?

家长的初心是希望让奖励促进孩子的行动。殊不知,却让孩子的欲望不断膨胀,最终酿成恶果。

原因就是,错误地高估了外在驱动的力量,低估了孩子内心驱动的能量。

不恰当的奖励危害远超想象

心理学认为,人的种种行为都有其内在驱动力,如饿了要吃饭,渴了想喝水。

这些内部动机,会使得人自发去做事。它具有主动性。

但外部动机,如环境的胁迫、他人的催促、利益的诱惑,则会将“我想要”沦为“我应该要”的模式。

它会形成“外部动机——行为——外部动机——行为”的循环模式,使得我们的行为被外部因素操控,最终沦为外力的奴隶。

当你将劳动和奖励挂钩,孩子就会对每项家务明码标价;

当你将成绩和奖励挂钩,孩子就会只看成绩,缺乏动力;

当你将付出和回报挂钩,孩子就会耿耿于怀,分毫必争;

当你将人生目标将房子、车子挂钩,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变得物质、世俗。

而最重要的危害是,当奖赏变成条件,孩子就看不到父母真正的爱。

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家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都是“我付出后换取来的”。

交易绑架带来的损伤,不仅仅是孩子的是非观,更重要的是危害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

美国知名育儿作家埃尔菲·科恩提出“无条件养育”,他认为:

有条件的养育是以惩罚和奖励为基础的。“你这样做了,我就爱你”。

而无条件养育,拒绝操纵,崇尚接纳:“无论你是什么样,我都爱你”。

尽管我们常说,为了孩子,愿意无条件付出。

但真正的养育过程中,我们的爱常常带着预设,或说是带着期待,而这些期待和预设其实就是父母们内在匮乏感的投射。

当奖赏变成条件,对孩子来说就不是真正的被肯定和欣赏。而背负着“有条件的爱”的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压力重重,自然举步维艰。

成长,需要内在的生机,即认为“自己可以”的这份勇气与自信。

这是无论是用奖励给予爱,还是用惩罚撤回爱,都无法催生出来的内在驱动力。

聪明的父母这样“奖励”孩子

那如何做,才避免“有条件的养育”对孩子的伤害呢?

科恩教授给出了办法:向孩子传达一种,不含评价意义的正面态度。

这既可表达我们的认可,也能保护好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他发自内心地做出一些好表现。

① 捕捉兴趣点,唤醒内驱力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让爱好画画的孩子肆意涂鸦,比逼着他们用铅笔替代画笔去做计算题,更让孩子投入其中。

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切实的点燃内部动机,用行动鼓励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发挥特长。

“正面强化”是用开放式的积极引导,激发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

② 发挥精神奖励的激励效果

德西效应认为,过度的奖励会损耗个体持久的热情。但并非因此就不能奖励孩子,转换形式和方式,用合理的鼓励,可以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激励行动热情。

例如,当孩子练琴时,“弹一首曲子奖励一颗糖”,不如换成正向言语激励来夸奖他:“虽然曲子有点难,但我看到你克服恐惧,成功把它拿下了!我为你这份坚持感到骄傲。”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比起物质奖励,精神上的鼓舞会更能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力。注视着孩子双眼,面带微笑的鼓励,会让激励值翻倍。

③ 引领价值观,控制奖励频次

物质奖励也可以有,但尽量围绕孩子的生活学习展开,例如奖励爱看书的孩子一套他期待的图书,为爱运动的孩子购置运动器材,让孩子看到你爱他所爱,如他所愿。

奖励要把握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同时,让下一次的奖励不确定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永远让孩子意想不到,使他充满期待。

父母并非因为某件事的结果而奖励他,而是奖赏他的主动性、自制力等积极品质和态度。从而体验到“自己也能做好”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教育无他,唯“激发孩子内心的小宇宙”。

比起用奖励为饵,拉着孩子往前冲,不如让孩子找到愿意为之奔跑的目标。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赛道旁给他加油打气、做好后勤,然后看着他一骑绝尘,在视线里越跑越远,跑出自己的人生。

熬夜的时候,如果你的器官都在一个群里会聊什么?

广东“农夫与蛇”事件引发全网愤怒:为什么“好人”越来越少了?

别被那个唱《水手》的郑智化骗了!

作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出国留学(ID:GoGlobalx),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与10万经营家庭一起探索全球教育路径。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比较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