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婺江大桥什么时候开工

这两天,兰溪一处建筑因为神似天猫LOGO意外走红!还被天猫官方隔空喊话:感觉找到了我的故居。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兰溪市民胡俊良。那天,他开车经过婺江路,觉得这幢房子构造挺有意思,便随手拍了一张发在微信朋友圈。“起初,我没有想到天猫LOGO,很多朋友留言说像,我才反应过来。”胡俊良说,之后他把照片私信给了天猫官方微博,没想到天猫官方通过微博回应,还引发了网友们有趣的热议。胡俊良表示,兰溪古城在征迁,一些外围现代建筑拆除后,里面的古建筑显露出来了。

这处建筑左右两边向上翘起的屋顶,就像天猫的两只耳朵,墙上两个圆圆的小孔,像是天猫的眼睛,还有一处凸起的屋檐,更像是天猫的鼻子,下面封起的大门,就是天猫的嘴巴。

这幢名为“真神堂”的民居是一幢清末民国初年的建筑,在兰溪像“真神堂”这类建筑随处可见。

兰溪自唐咸亨五年(674)建县以来,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赵廷璜1940年兰溪县城区街巷分布图重绘图

自古以来,兰溪商贾云集,两宋时期便被誉为“天下江南”,至今保存着全国最为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落体系。

兰溪名城保护范围内,共有文物和历史建筑约86800平方米,其中文物建筑就有19556平方米,保护内容包括建筑本体和巷道布局,特色风貌及其空间肌理。

探花巷、绣衣巷、曲巷、风筝巷、转虹桥、告天台、金文安公祠、西门码头、隆礼门……这些见证了数百年来兰溪水陆商埠兴衰沉浮的古民居、古里弄、古城楼,都蕴藏着兰溪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位于兰江东岸,始建于北宋。元至正年间(1325~1368年)重修。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垒石为陡岸,上筑女儿墙,兼有防洪功能,屡坏于水。现存沿江路一带城墙,南起隆礼门,北至兰江大桥等2座古城门,保存尚完整。

兰江自古商埠繁华,沿江原有32个码头。现尚存西门、柳家码头2处,始创于唐,麻石垒砌,坚固耐用,西门码头尚存青石将军柱2根。

兰溪现存探花巷、绣衣巷、曲巷、风筝巷、忠锡巷、彩衣巷,保存了大量清代建筑,有店铺、作坊、栈房、民居等等,著名的有:章恒升酱园、程圣文墨店、万通当铺等,又有元吴师道、明赵志皋、唐邦佐等名人故居遗址。

告天台位于兰溪市区古城最高处天福山,又名“望衢亭”,为明代嘉靖年四十四年赵氏后裔为纪念其远祖赵抃所建。告天台高9米,台上筑三开间大殿一座,面积100平方米,飞檐斗拱,歇山顶,内部递角梁结构,为南方明代典型建筑之一。

兰溪城隍庙,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据清《康熙兰溪县志》记载,宋崇宁四年(公元1106年)曾重修,元明清多次大修,清咸丰年间被毁。现存的兰溪城隍庙,是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的,由五间三进组成,后有寝殿,用材大气、雕刻精美、气势宏伟。如今,头门、前殿已拆,后殿平夷为操场,仅存中殿。

兰溪药皇庙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年久败坏,又于道光年间重建。此药皇庙是兰江以西从事医药业的同行捐助而建的,属于瀫西药业同行的众产。

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徽州人识宝,兰溪人识草”,说明兰溪医药业在中国历史上占相当席位。随着水运交通的兴盛和商贸活动的繁荣,兰溪中医药行业渐趋发达,成为东南沿海地区主要药材聚集地之一。

由光绪年间义乌赤岸人杨钟才在东门外(今云山路)建成稠州公所(义乌会馆),会馆前有砖雕门楼,内有戏台。戏台的梁架、牛腿以及台顶藻井上皆雕有大量飞禽走兽和戏曲人物等图案,十分精美。藻井共鸣声和谐宏亮,设计科学,符合声学原理,为古戏台的杰作。

清代建筑,即绍兴会馆。3间二进,有楼梯间及附属用房。大门开在边侧,为牌坊式砖雕门楼,雕刻精致。后进为正厅,明间梁架穿斗式,5柱子11檩,楼上前后设晾台,以狮子戏球牛腿承托。青石板地面,三叠马头墙。尚存重修碑记1块。

清代建筑,为旅兰宁波商人集资所建,又名四明公所。共三进,每进面阔3间,有侧屋,北侧墙上嵌有清嘉庆四年(1799年)立的石碑一块,内容为维护码头秩序,保护环境等。抗战时期为中共中央东南局地下联络站所在地,叶挺、饶漱石曾来此。

为明代吏、刑、兵部尚书唐龙及其子嘉靖状元唐汝楫住宅所在地,其后为唐氏子孙世居。现存建筑承启堂,建于清末,3开间2厢,额枋、牛腿等雕刻精美,有侧屋及花园。

清光绪年间(1871年~1908年)建,为当时在西门开设经营聚丰酱园的富商胡氏住宅,3开间,为3层砖木结构楼房,加晾台共计四层楼,约高15米,为旧时兰溪最高的民居建筑。

为兰溪巨富蔡氏住宅,建于民国初年。两楼相对,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前后有花园,前楼有半圆形阳台。采用水磨石地面、石膏吊顶装饰灯现代建筑技术。

黑虎巷1号,清代建筑, 3开间3进,梁架、额枋和牛腿等雕刻有大量任务、禽兽、花草图案,前进天井有青石鱼池,门窗装饰有西洋风格。

位于星宫巷,清代建筑,用两层弧形石砌成,圈内与地坪水平处用一块双眼青石覆盖,眼为圆形,直径0.38米。井壁为红石垒砌。

作为一座江南小城,兰溪还是黄大仙的故里,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居住地,中国清代戏曲家、戏剧理论大师李渔也出生于兰溪,惟情至善的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也是兰溪的女儿,她父祖世代均居住在兰溪六洞山下。也许正因蕴含着兰花的香气,黄大仙的“仙气”、诸葛亮的“灵气”、李渔的“才气”,赵四小姐的“秀气”,兰溪声名远播。

无论是古代萨都刺的“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还是现代郁达夫的“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易宜秋”。在绿水青山之间,在白墙黛瓦之上,在民俗风情之中,兰溪13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名胜,时常会不经意地提醒人们:

来源:兰溪新闻 浙里金华 新浪微博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

兰溪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兰溪市环境保护局 杭州一达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二 O 一九年一月 目 录 一、前言 1 二、适用范围 1 三、基本原则 1 四、区划依据 2 五、区划方法 3 六、功能区分类及限值 4 七、区划结果 6 八、其他补充要求 12 九、附图 13 兰溪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前言 环境噪声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以下简称《区划》)是城市环境噪声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在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为贯彻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有效地管理和 控制兰溪市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噪声污染防治法》 、《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大气函〔 2017 〕1709 号)、《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 )、《兰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等文件,对兰溪市中心 城区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 二、适用范围 本区划方案适用于兰溪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云山、兰江、上华、永 昌、女埠、赤溪六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及灵洞乡部分,面积 398.71 平方公 里。 本区划方案适用的昼间、夜间时段分别为:昼间 6:00~22:00 ,夜间 22:00~次日 6:00。 本区划方案包括方案文本和区划图,方案文本和区划图应同时对照使 用。 三、基本原则 区划以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声环境质量为 第 1 页 宗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 状确定。应覆盖整个城市规划区面积; (二)应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2 (三)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 0.5km 。山区等地形 特殊的城市,可根据城市的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 (四)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需进行充分的说明。严格控制 4 类声环 境功能区范围。 (五)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 不超过 5 年调整一次。 四、区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 《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4.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环发〔2010 〕144 号) 5. 《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大气函 〔2017〕1709 号) (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1.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 第 2 页 3.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12525-90) 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溪上华街道要全域拆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