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投资如何做好些?

再好的基金也经不起追涨杀跌,沉下心来,不要因为一时的下跌而清仓,做好资产配置后,反而可以逢低分批买入。很多基金业绩良好,为什么持有的基民却没有赚钱呢?--交易时机不对,追涨杀跌。--蚂蚁不吃土

2021年上半年基金理财收益率12.31%(现在已经不追求单纯的收益率了,因为组合中配置了部分债券基金,所以收益率有些低):

2021年基金各月份收益详情

投资方向仍旧以医疗、科技、消费这三个行业为主另外配置了部分债券基金避险,这个我在2020年12月31日的文章【2021年基金投资布局--这三个行业仍有机会】已经写过了。

其中,消费类行业基金以招商中证白酒指数为主,在2021年1月26日(当时收益率134.87%)、2月1日(129.32%),2月4日(140.03%)开始分批止盈卖出大部分,以及采用基金转换的形式对持有的科技类(半导体、新能源)以及医疗类基金进行加仓,只留了一小部分进行观察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在今年的最高收益是在2月10日,高达160%,当然我没有卖在最高点,但是对这个收益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几乎不可能卖在最高点,哪怕是分批止盈,不要试图去预测市场。

也就是说,在消费类基金止盈后,我的基金组合持仓以科技类(新能源、半导体)、医疗类基金为主,辅以债券基金,另外原先持有的消费类混合基金没有减仓

2021年春节后一段时间,市场风格轮换,煤炭、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顺周期行业大幅上涨,相应的行业基金业绩大幅领先。

此前大涨的消费、医疗、新能源等行业的抱团股连续下跌,导致重仓这些行业的基金产生严重亏损。

面对春节后的市场连续下跌,很多基民选择了清仓(有很大可能也是这部分基民在春节前市场繁荣时追涨买入基金),这部分基民是没法回本的,他们恐慌于市场的连续下跌,成了惊弓之鸟,最终割肉卖出了基金,产生了实质性的亏损等到后期市场上涨的时候,只能无奈的看着或是重新开始追涨

只有当我们实际卖出基金的时候,才会产生亏损,市场总是在波动中,基金理财莫追涨杀跌。

我多次发文提示大家:面对市场连续下跌,不要割肉卖出,甚至可以逢低隔天分批买入,这样等到后期市场反弹的时候,可以增加收益,如果当时没有割肉的话,相信现在已经回本并获取一定的收益了。

只要持有的基金没问题,我还是希望大家在下跌的时候分批买入的,而不是在上涨一段时间后来问我现在适合买入吗?为什么不在便宜的时候买入而在上涨之后追高买入呢?

基金一回本就卖出,要不得。

基金回本后,有部分基民会迫不及待的卖出基金,担心过几天又开始下跌,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另外此时也不建议见到市场行情好转就盲目追涨

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灵活操作,只要自己的基金没问题,还是建议先拿住--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已经做好资产配置

在春节后市场连续下跌的那段时间(当时上证指数在3300点--3400点徘徊),我用大部分闲置资金以及消费类基金止盈(或基金转换)后的资金逢低(隔天)分批买入自己持有的科技以及医疗类基金,当时我的2021年的基金收益仍为负值。

等到市场后期行情好转,持有的基金取得一定的收益,我对自己的基金组合做了微调,卖出了一支不适合的消费基金,然后将资产分配到了债券基金上,其他科技、医疗类的基金没有减仓。

经过春节后一段时间市场连续下跌,相信我们更能体会投资资金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在后续投资时要合理分配自己的资产。

理财永远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希望每一次的市场波动都能让你积累经验,为自己理财观的不断完善提供助力。

投资中选对行业很重要,好的行业更容易取得好的收益。

最近没怎么加仓(偶尔有几次下跌幅度大的机会,还是加了点),因为在春节后那段连续下跌时期,我已经逢低隔天分批买入了,现在仓位很高。

对于近期大涨的科技类基金(新能源、半导体)、医疗类基金我目前打算暂时不动,没有减仓,也没有加仓--且行且看吧,根据市场行情来走--还是得靠市场吃饭。

总之,目前还是科技、医疗、消费,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动。

等到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进行高风险投资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资产配置,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理财是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给自己添堵的。

目前我的资产配置如下:

应急备用金、避险资金这些资产足够应付一般的支出了,所以就算投资于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这样高风险的资金因为市场连续下跌被套牢,也不用过度担心。

资产合理配置好后,就算市场下跌,也无需过度担忧。--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想:市场行情不好时,投资标的变得相对便宜,同样的资金可以买入更多的份额;反其道而行之,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基金理财不能只看跑得快,还要跑得稳、跑得远。

排行榜上这些行业类基金取得耀眼业绩的同时,也有相当高的风险,大多属于行业类基金:对于行业类基金,业绩很难保持稳定,当属于该行业的行情到来时,会获得远超市场的收益;当行情不再时,也会让你跌倒怀疑人生。

基金业绩再好,你也有赔钱的时候,同一只基金,不同的人买,收益也不同。

为什么有的基民持有的基金收益为正而自己赚的很少甚至亏钱?--交易时机很重要,再好的基金也经不住追涨杀跌。

现在大涨的新能源、半导体、顺周期基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类似今年春节后大跌的医疗、消费等行业类基金呢?

会的--风水轮流转,市场风格轮换,说不定哪片云彩下有雨。

所以对排行榜上这些基金,不要盲目追高。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

}

作为投资者的你,是否关注下半年有哪些投资机会?

这几天,不少券商纷纷召开年中策略分析会。

就在6月12日,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在川财证券举办的第二届四川金融投资论坛上表示,科创板的推出可能对类行业的估值产生映射和重塑。通过审核的公司囊括信息技术、生物制药、专业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该领域的科创公司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科创板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有重要意义,其直接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也契合国家战略。”陈雳表示,科创板的最大亮点在于试点注册制,拟上市公司和辅导券商以网上申报并公示材料的方式申请“入场”,以问询方式接受“面试”,并交予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进行判断。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问询,审核机构通过反复问询行使监管,一方面震慑欺诈发行,另一方面协助投资者在信息充分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

川财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表示,下半年来看,面临的宏观环境是增长有压力,信用低位企稳;而财政和货币等政策难驱动A股估值,盈利是下半年市场主线。A股盈利因基数和减税探底回升,而股市资金面仍维持紧平衡,A股整体估值和情绪指标处于中性稍偏低水平,因此下半年A股处于震荡趋势,结构性行情。行业配置上,类滞胀期和去库存周期相对利好消费和成长,同时关注国企改革和类主题投资。

那么,就板块领域,您将有何投资机会呢?

(一)新材料及新动力领域投资机会

川财证券研究所行业首席研究员黄博表示,氢能产业已经成为国际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电动化、智慧能源构建、环境压力在合力推动燃料电池的进步和应用。国家长时间持续支持该产业发展,并首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方向,而从产业来看,燃料电池在经历性能优化、应用、成本控制等阶段以后,已经具备商业化的基础。后期,中央补贴新政出台和最终的销量验证有望催化整体行情,我们建议持续关注。

(二)跟随消费力,把握消费结构演变

川财证券研究所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欧阳宇剑表示,通过回溯2006年以来消费品发展,以宏观背景(跑道)、公司管理(引擎)以及发展势能(空间)为核心分析框架,展望2019年之后的消费投资机会。我们认为,高端消费目前需求仍旧良好、未显颓势,中端消费受到政策提振有可能会有改善,可以积极关注高、中端消费群体所对应的投资机会。

白酒高景气度仍旧持续。茅台供需持续偏紧,同时叠加未来高端酒渗透率提升和中端消费人群消费升级的背景,将带给其他高端酒以及次高端酒大量成长空间。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建议关注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口子窖、古井贡酒等。

乳制品、调味品以及保健品行业赛道优秀,同时部分行业处于龙头份额渠道持续下沉以及份额提升阶段,建议关注伊利股份、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汤臣倍健、香飘飘、安井食品等。

(三)科创大时代,拥抱产业互联网

川财证券研究所计算机高级分析师方科认为,看好下半年计算机行业的表现。上计算机行业的估值基本上从最高调整70%左右见底。科创板的推出是资本市场重大的变革,行业代表着未来的新经济,有望重塑估值锚。

围绕创新,拥抱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重塑企业竞争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进行重塑和改造,形成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建议重点关注金融、医疗信息化的投资机会。

(四)医药研发与创新领域投资机会

川财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周豫表示,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医疗需求大概率保持快速增长。但短期政策扰动仍旧存在,使得整个板块预期出现较快变化,一方面需重视预期差,另一方面需寻找政策免疫或影响较小的品种,比如:1)受国家政策鼓励,融资渠道通畅且不受医保等因素限制的创新药和创新药“卖水人”相关标的。2)受集采政策有望加速推进,国产替代催动产业升级叠加产业链地位提升的原料药板块。(本文仅做投资参考)

(经济日报 记者:温济聪 责编:胡达闻)

}

今年以来,美股跌宕起伏,颠得人直反胃,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更别说美国和众多合作伙伴之间的冲突了)。另一方面,加息扰乱了债市,让情况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因此终结全球经济增长的盛大狂欢。

如果这些行情已经让你夜不能寐,那再听听贝莱德集团(BlackRock)首席全球投资战略师理查德·特尼尔的温馨提示吧:“这标志着市场要回归常态了。”他告诉《财富》杂志,“去年全球增势强劲、鲜有波动,那才不正常。”

好消息是,即使“常态”意味着不确定性和整体风险更高,投资者仍可以看好今年年底前的行情。这是贝莱德多位高级战略师在编写《全球投资中期展望》时得出的结论。感谢贝莱德的分享,这份报告在本周一已经发布。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掌管6.3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该公司不仅提供全球最大的被动操作式交易型开放指数基金(ETF),主动管理的资产价值也达近1.7万亿美元,其投资团队对资金的部署运作甚至会引发全球市场海啸。

贝莱德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可以归结为:不要因为新闻头条恐慌,不要放弃股市,但要调整投资方案,增加方案弹性,应对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的波动加剧。

两大风险:贸易冲突、收益率增高

股市去年一路高涨,今年却行情惨淡:截至7月6日,标普500上升仅2.4%,MSCI全球指数下跌1.2%,和1月峰值相比,两大指数分别下跌4%和7.3%。

贝莱德的首席股权战略师凯特·摩尔认为贸易冲突是市场疲软的主因。摩尔称:“如果公司管理层失去了信心,或者认为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会因为贸易冲突加剧受到冲击,他们就会减少投资。”这种做法转而又会影响公司营收,削弱股票投资者的信心。

还有一个原因不太明显却同样十分重要。感谢政府尤其是美国财政部提高了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股市因此还要和国债争宠。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债券收益率长期维持超低水平,投资者更愿意选择炒股,因为对比起来债券收益实在太低。

但是现在“这些几乎零风险的投资也能产生2.3%至3%的收益,确实对高风险证券产生了有力威胁”,贝莱德的首席多元资产战略师伊莎贝拉·玛蒂尔西·拉果说,“投资者现在要求股票能提供高风险溢价”。换言之,如果股票上涨前景堪忧,他们很可能会退出股市,如果再出现新闻论调悲观、通胀风险加速的情况,形势会更加不容乐观。

然而,贝莱德团队认为许多股票——尤其是美国公司股票——形势良好,不惧任何风浪。特尼尔说,在2017年美国减税举措的激励下,许多公司增加了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提升技术、购买设备。这对他们日后提升生产力、加快增速大有裨益,投资者因此更可能对他们不离不弃。

但也不能把所有的美国股票一概而论。特尼尔和摩尔认为,持有收支平衡、营收增势良好的股票才是明智之选,同时要注意避开有大量高利债的公司,而很多公司在利率低的时候都曾举债来收购公司、派发分红。

基于上述原则,贝莱德团队更青睐科技公司,虽然科技公司的股价有时会因为贸易冲突加剧出现波动。但摩尔认为,许多科技公司拥有“堡垒似的资产负债表”,“拥有大量现金、负债低、增势猛”。她还说,更重要的是,科技公司会因为其他公司增加资本性支出而受益,因为“大部分公司都把钱花在了提高技术水平上”。

贝莱德团队对欧洲股票表态谨慎,因为德国和意大利在移民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影响。“我们认为欧洲的资产价格尚未充分体现目前地缘政治中的风险因素。”特尼尔说。但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的股票看起来仍颇具吸引力:即使一些股票因为贸易冲突出现下跌,但大部分“增长和营收预期良好”,摩尔表示。

通胀可能性增加、美联储和其它国家央行加息,造成了贝莱德所说的“市场改朝换代”,许多投资者因此远离高风险资产。这一变化对债券市场影响尤大,因为某些债券的价格更容易受到加息的影响。结果导致长期资产(比如十年期的国库券)和低质量信贷资产(比如垃圾债券)风险更高、吸引力更低。

贝莱德认为债券投资者应该关注两年左右的短期债券,它们的价格不易受到利率影响。玛蒂尔西·拉果建议投资“高质量高流动性”的产品。简而言之,要关注包括国库券和投资级的公司债券在内的高评级债券,它们的“流动性”更高,更容易出手。

玛蒂尔西·拉果认为新兴市场债务十分诱人,能产生更高回报。但她也提醒道,最好投资使用强势货币而非本国货币报价的债务(用美元或其他广泛使用的全球性货币计价),因为如果使用本国货币,可能会因为汇率下跌快速贬值。(财富中文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做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