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GDP有什么产业是主要的?

  2016年,淄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412亿元,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第34位。报告为淄博未来5年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到2021年,淄博GDP达到63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7.8%。

  淄博市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城市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始终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稳中有进。2016年,全市GDP达到44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45.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3.6:60.2: 36.2调整为3.4:52.5:44.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436元和15674元,粮食生产连年丰产丰收。同年,淄博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第34位。

  29.4亿元重奖工业强市建设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精准转调、创新发展,工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新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工业强市30条”引领效应持续释放,累计兑现奖补资金29.4亿元,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320.8亿元、803.7亿元。坚持不懈推进精准转调,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26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不断壮大,“双50强”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7.2%,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33.1%。着力优化产业和园区布局,淄博高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淄博新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主城区南部区域及九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功能和产业定位更加明确清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发展不断具化实化,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97家、院士工作站达到75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淄博高新区列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今后5年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任务中,报告提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到2021年,GDP达到63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7%,初步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80%以上。“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城乡、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彰显,环境更加宜业宜居,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组群式城市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3%和65%以上。

  打造超千亿元企业 

  未来5年,淄博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强市建设跃上新台阶,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抢抓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机遇,深入实施工业精准转调“1+N”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对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3年计划,对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轮倍增计划,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到2021年,26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持续释放“工业强市30条”效应,集成各类要素资源,发展壮大“双50强”企业,聚力打造一批引领支撑作用大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力争到2021年超千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500亿元企业达到5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20家。(本版稿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淄博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