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都在秀齐天大圣披挂吗?

桌上摆着几盘小菜,还有一碗炒鸡蛋,发着诱人的香味。

王斗前面摆着一大碗热腾腾的白面条子,上面撒上一些翠绿的葱花,真是香味扑鼻。这是这些时间里王家最丰盛的一餐了。

不过看看自己面前的白面条子,再看看钟氏与谢秀娘那边却是就着小菜吃黑面蒸馍,看二人神情都很安静,似乎让王斗吃得好是理所当然的事。

王斗站起身来道:“回来时吃得挺饱的,娘,这么大碗面我怎么吃得完?帮忙一起吃点吧。”

拿了两个碗过来,将手中的面分别挑了一大把到两个碗上,递给了钟氏与谢秀娘二人。

谢秀娘很高兴,接过轻声说道:“谢谢哥。”

钟氏笑了笑,不说什么,将碗接了过来。

一家人就着鸡蛋蔬菜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钟氏想起什么,对谢秀娘道:“秀儿,听说亲家母这些时间挺不容易的,改日你带上几升白面,再拿上一匹布回去,都是一家人,能帮就帮一点。”

谢秀娘高兴地道:“谢谢娘。”

虽说现在王家己经很穷了,不过谢秀娘的家却是更穷,她家父母一共生养了八个孩子,不过早在几年前便有两个弟弟饿死了,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也都送人,现在他们家每日是靠糠菜过日,比起他们,倒是现在的王家算是大财主了,至少现在还可以吃上白面。

谢秀娘可以想象到时回娘家的风光,在保安州这个地方,如果走亲访友,用竹篮子装上几升白面,加上一些糖品,还有一匹布,己经是非常昂贵的礼物了,足以引起旁人的羡慕。

而钟氏也是个要强的人,自己家都困难了,还想着帮助别人。平日她与谢秀娘二人在家都是穿着补丁的衣裳,不过出门时,一定要换上上好的衣裳,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看轻现在的王家。

三人谈着话,不过王斗多是听着。钟氏叹道:“前几日去州城,这粮米又涨价了,粟米一斗要八钱,连谷糠都要一斗一钱,看到很多人家买不起粮,一些男妇就饿死在路旁。”

谢秀娘也是在旁道:“是啊,现在我们庄内的猪肉一斤要二百多文,一个鸭蛋都要二十文钱呢。”

王斗心中暗叹,保安州是富饶之地,水利相对充沛,干旱相比其它地方较轻,目前这个物价还算好的,依他对历史的了解,到了崇祯十六年,就算在江南之地,物价也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一斗米要二两银子,甚至最后涨到了六两,一枚鸭蛋要三十文钱,一只鸡一千多文,而一个小厮妇女不过钱一千二,乱世中人命之贱,百姓之难可见一斑。

钟氏与谢秀娘说起各种传言,钟氏不住叹息,同时庆幸自家还有吃的,百姓总是知足的,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便会心里满足。

吃完饭后,谢秀娘去涮碗,王母看着她瘦小的身影道:“这孩子倒也勤快,就是身子骨弱了些,怕是到时生养困难啊。”

谢秀娘从小在王家生长,与别的农家妇人一样,有着传统俭朴,干活勤快的优点,田地内的耕种割禾,家内的砍柴割草,烧茶煮饭,洗衣养猪等事,她都是尽心在做,这点上王母是满意的。

不过她认为谢秀娘身体不是很好,特别是胸小臀瘦,这让她有些不满。在她看来,女子胸部飽滿,将来孩子才有充足的奶水,臀部大,生产才容易,胸小臀瘦这就糟了。

其实古时女子以胸大臀肥为美,娶亲多看女方身材而不是脸蛋这是有道理的,古时小孩夭折率高,养大不易,王母曾生养过五个孩子,不过大多夭折了,只余王斗一根独苗,所以看到谢秀娘这个情形,王母不免担心。

不过话是这样说,她平日待谢秀娘还是不错的,乡间媳妇谈起都是羡慕,认为谢秀娘找到一个好婆家,这点上,谢秀娘内心也是明白的。

王斗道:“有可能的话,还是要多给她补补。”

钟氏点了点头,却又叹了口气。

晚饭后,母亲钟氏又在机房织布,王斗则是在房中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仔细看着两本书,戚爷爷所著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两本书虽在嘉靖年出版,却不是普通人家所能随便可到的。先祖王虎也是在机缘巧合下才收藏到一套,一直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来。

王家虽是军人家庭出身,却也算是耕读传家,当年王斗小的时候,爷爷王挺就手把手地教他识字,不过以前的王斗对兵书不感兴趣,眼下的王斗自然是获如珍宝了。

看了一会,谢秀娘端着一盘热水进来,低下身子为王斗洗脚。王斗轻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谢秀娘仰着脸向王斗笑了笑。灯光下,可以看到她脸上那种不正常的苍白,王斗心下忧虑,这不会是什么病吧,等以后有条件了要找个医生给她看看。

洗好后,谢秀娘将水端了出去,又到院中去整理农具肥料。

隔壁房中母亲织布的声音不断传来,王斗没有了看书的心情,在屋内来回徘徊起来。

第二天天微亮,王斗就起来了,他拿着自己的长枪走到了后院,这里有几块菜地,此外还有一个水井。近年辛庄内越来越多的水井干涸,只有王家后院这口水井仍是水量充沛,而且水质清洌,让许多庄人嫉妒。

这世界的空气比后世好太多了,一股清新的风吹来,让王斗精神一振。

他脱去上衣,打了一套拳,虎虎生风,刚猛有力,打到劲处,全身的肌肉如一块块岩石般纠起。这拳叫“劈挂拳”,乃是戚家军中流行的拳法,当年戚爷爷曾在《纪效新书》拳经一卷中着重点出,用于实战最是犀利。

打完整套拳,王斗上身己是汗水淋漓,身上的肌肉更是油光水滑,他仍不罢休,取过自己的长枪,又摆了一个起手式。

杨氏梨花枪,起于宋代,戚爷爷曾赞其打遍天下无敌手,并广泛推广于军中。

拿枪、拦枪、颠枪、捉枪、橹枪……枪如游龙,王斗目光专注,这个身体的技艺,是他与家人在乱世中生存的最大保障,自来到这个世界,认清周边的环境后,他每日便是勤练不休。

一直到谢秀娘进来,并叫他吃早饭,王斗才停下手。

早餐是黑面烤饼,再配上一大碗清汤,味道当然没有昨晚的白面好,不过胜在量大,毕竟从今天开始便要干重农活了,不吃饱不行。

吃饭时谈起今日的农活问题,秋播要翻地,不过王家的耕牛早就卖了,眼下他家的二十几亩地,也养不起牛,只得向里长姜安租牛,为了抢农时,还需要两头牛拉犁,这样翻地速度才快。这租金不是笔小数目,姜安这家伙竟然不收银钱,而坚持要用白面去换取租金。

还有家内的铁犁也在几年前被鞑子抢走了,这些年一直拿不出钱来购置新犁具,也要去租。几笔租金算下来让钟氏大为心痛,她曾考虑过不用牛和犁,代为家人用刨子刨地,被王斗否决了,累死不说,还不知道要刨到哪一年。

耕牛与犁具的租用钟氏早与里长姜安谈妥了,饭后王斗便随母亲到姜家去,姜安却是不在,说是到州城去了,只有家人在。取了耕牛与犁具,王斗背犁赶牛,钟氏背着麦种,谢秀娘背着两框粪肥紧随母子二人出门,为了积这些粪肥,她可足足捡了一年的粪。

眼下天色还早,不过主街小巷上己不断出现出庄劳作的人们,见到钟氏,“四婶早啊!”等招呼声不时响起,相比王斗,钟氏在辛庄内的人缘名声都不错。

也有一些人看到钟氏身后的王斗,下意识便想取笑他,不过看到王斗冷淡的样子,肚子里的话又都缩了回去,暗暗纳闷这个王大傻子这些时日有些怪怪的。

快出庄门时,一个少女从三人身旁匆匆而过,不时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少女高昂着头,似乎不屑旁人的议论,不过苍白的脸色,还有眼中的那丝惶恐却透露了她内心的软弱与不安。

谢秀娘在王斗身后轻轻说了句:“许姐姐真可怜……”

这少女便是昨日差点撞到王斗的那女子,王斗知道她叫许月娥,是庄内甲首许宽的女儿,年在十八,在庄内算是颇有姿色,本己快与人完婚,不过这一切都在上个月结束了。

七月二十三日后金军攻陷保安州城,大军分掠保安各地,许月娥来不及退回庄内,被后金兵掳去,两日后有幸逃回。不过庄人都在议论,说是被鞑子掠去,哪还有幸免的?肯定是被糟蹋了。

流言蜚语下,男方很快过来要求退婚,情愿连聘礼也不要,她父许宽自然是大怒,他在庄内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受得人这种羞辱?整日便在家骂许月娥丢人现眼,为什么不去死。乡人的冷眼与非议让这个曾经骄傲的女子很快憔悴下来,不过在外人面前,她的头却似乎昂得更高了。

听到身旁不时传来的风语冷语,王斗哼了一声,道:“男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小,反迁怒于一个弱女子,算什么东西。”

听到王斗的话,身后的谢秀娘睁大眼睛不是很明白,钟氏却是赞许地回头看了王斗一眼。

}

  大家好,还有这些我是摄影晓飞影!

  一个数码爱好者,穷代也喜欢在众多平行领域探究摸索,买索让生活多一点乐趣。开始

  当初加价 1500 元买了 A7M4 后,还有这些用到现在是摄影非常满意,除了相机外,穷代陆续增购了一些小配件,买索可能有的开始实用,有的还有这些鸡肋,正好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摄影

  以往每次买相机都没贴过贴纸,穷代几年下来各种高强度拍摄,买索确实都变成了伊拉克战损色。开始这次购买 A7M4 确实也很喜欢,想着不如就贴个贴纸试试看吧,就当买了一个廉价版的 sony care。

  网上看了一圈,大家用美本堂的比较多,我也就不多想,既然要贴纸,就换个配色,之前 A7C 的银黑配色我觉得很好看,于是这次在 A7M4 上也选了银黑搭配。黑色部分是磨砂材质,银色部分有点金属漆的效果,原来手柄部分和操作区域的真皮材质,也用了仿皮的贴纸覆盖,基本是所有位置都覆盖全了。贴这个贴纸确实要很耐心,时间越久贴的越细,我算是比较追求效果的人,贴了我 1 个半小时,基本没有错位,不过银色部分仔细看,在边缘处还是有缝隙的,如果选全黑的贴纸就不太明显。贴完了远看还行,有点富士相机的感觉。当初唯一担心的是夏天散热问题,正好经过了一个夏天,最近湖北高温天气,机器还没有歇菜。

  原来的 V30 系列存储卡有一点点不够用了,首先是几张 V30 的卡全部是 64G 的容量,用来拍视频是有点紧张,拍完了就要换卡有点频繁。然后最重要的是 V30 满足 A7M3 的所有视频规格,但是 A7M4 上的视频规格只能满足大概 80%的功能。

  V60 SD 卡目前的价格也算降低很多了,但是大容量卡依然不便宜,所以我选择海淘索尼的三防 SD 卡,TOUGH SF-M256T,256G 的容量,一次到位,800 左右的价格,比京东的 1500 元几乎低了一半,缺点就是没保修了,不过这么多年 SD 卡我倒是觉得很放心,只要别买到假货。

  TOUGH SD 卡的外观还比较好看,黑黄的配色,理论读速 277M/S,写速 150M/S,V60 的图标是硬性标准。手感真的完全不一样,我甚至把 SD 卡轻轻的掉落在桌面上,TOUGH 卡的弹跳声很清脆,和闪迪的塑料感区别很大,TOUGH 三防卡的特点就是防水防尘防摔,材料很坚硬,官方称经过了 5 米掉落测试。

  这个京东京造的 TF卡也是最近出来的,在 V30 级别里还算比较出色,160MB/s 的读速比三星和闪迪还高,不过最大的特色其实是配合中山消费券,256G 卡只要120 元入手,便宜又大碗说的就是它了。

  本来索尼 TOUGH-M 三防卡 256G 是和以前闪迪至尊卡 64G 搭配使用的,因为我是用的双卡同时写入,保险一点,所以如果长时间拍摄的话,64G 的卡肯定会先存满,这个问题倒不大,就是弹出提醒很烦人。尽管索尼三防卡很稳,我还是希望卡槽二也能放个 256G 的卡。

  CFexpss Type A 卡的 256G 接近 4000 元,以后肯定是要上这个卡的,至少要等价格降下来,还是这个 100 元的 256G 京东京造 TF 卡好用,不作为主要存储数据,就当组了个 RAID1,双备份数据保险,套上 SD 卡套,速度也不受影响。

  其实贴了贴膜就是想有个保护就不用上兔笼了,不过没多久还是开始种草兔笼。兔笼的作用主要就是 2 个,保护性和拓展性,其余的都是缺点,占地方,增加重量。A7M4 的兔笼我主要纠结斯莫格和铁头的,B 站有人做了对比,斯莫格的人性化确实不错,但是 A7M4 的兔笼明显不如之前的作品用心,铁头的通用性更好。但是考虑到重量因素,我取了折中值,买个兔笼半笼,对比后还是斯莫格的半笼更合适,原因等会可以看,半笼还能保留原生态手柄握持的感觉。

  兔笼底部默认有一个阿卡快装结构,不用总是去安装快装板了,重点是这个快装板直接兼容大疆的 RS2\RSC2 系列,我用过许多稳定器,后来 RSC2 用的最久,这个一键拆装方便了很多,也让成为选择斯莫格半笼的原因。底部还可以磁吸双头的拆装工具,不过我要吐槽一下这个工具,取是非常容易取,但是掉也真是容易掉,不是磁力不够,是特别容易手一蹭就划出来,出外拍摄至少掉过 4 次了,神奇的是每次都捡回来了,不知道哪一天会不会真的永久拜拜了。

  侧面有 1/4螺丝孔位,也有阿莱定位孔,这个侧面还是 nato 结构的,有一些快装手柄就很适合,但是这个 nato 结构也有坑,在下面上手提的时候会说到。

  即使是半笼,顶部也有冷靴口和一个顶部手提螺丝孔位,但是我更希望斯莫格这个军舰部分能做成 nato 结构,就省得再买配件了。

  兔笼安装一个螺丝就能稳固,体积没增大多少,军舰部分也是持平的,我觉得半笼比全笼做的用心一些。

  配合 RSC2 稳定器快装,出门使用的效率提高了,很方便。

  不过因为有阿卡底部的凸起,放一些包里还是会显得有点挤,有得有失吧。

  斯莫格 2758 迷你上手提

  既然买了兔笼,我又忍不住开始看上手提了,正常的大手提有很多,但是我觉得很可能会吃灰,还是剑走偏锋,专找小手提。最后找到了斯莫格这款迷你上手提,这三款颜值在线,体积小巧,看结构手感也很棒,简直就是我心头所好。不过手提的使用率也要考虑下,仔细看螺丝接口肯定最麻烦,要工具;冷靴接口和滑槽是旋钮的,安装拆卸都容易,但是A7M4 的热靴上装个手提,我很担心会损坏,犹豫再三还是选择 2758

  斯莫格的产品价格贵是贵,但是颜值和做工不得不佩服,提升体验是肯定的。巧的是我开始买这个2758 的手提的时候,官方都下架停产了,在闲鱼找了一大圈才找到一个,200 元入手,比螺丝的贵一些,但是物以稀为贵,为了便捷和颜值,还是选这个了。

  铝合金材质,92 克重量,在上手提中可以是轻量级选手第一名了,日常背包里的东西很多,所以重量能轻则轻。手提特别圆润,上手舒适度觉得比握 A7M4 还舒服,有一个冷靴口可以装监视器,前面还有扩展螺丝孔,我觉得完全够用了。

  斯莫格薄款防脱滑条 2172

  上手提虽然是 nato 滑槽安装的,可惜斯莫格半笼的顶部没有 nato 结构,必须再额外买个 nato 滑条。一开始买了陈文坚的鱼骨滑条,他家的产品还可以,不过这里也踩坑了。

  斯莫格的上手提居然和陈文坚的鱼骨滑条不适配,卖家说通用的,我还去问了下,结果答复斯莫格是自己做的一套规格,自家产品只能用自家的适配,这个鱼骨滑条和铁头的都兼容。

  没办法,只有继续去买斯莫格的轻薄滑条,太厚的不要,好在有一款 2172 和陈文坚的鱼骨差不多,厚度 6mm,只重10g,铝合金材质,就是要 50 大洋。

  等了几天才等齐这套配件。

  果然斯莫格自家的产品一下就安装上了。

  终于上手提和装好 A7M4 的兔笼合体了,这个手感真的是非常棒。虽然工作时会经常用到稳定器,不过自己日常拍摄还是希望轻便手持拍视频,没有手提的话需要两手一起控制抖动,有个手提在低角度仰拍的话,会方便一点。

  拿着设备就出门去拍老婆闺蜜穿汉服,据说她这个配饰的价格和我这套相机不相上下,我不懂汉服,是不是在忽悠我。

  索尼 24-70GM 二代大师镜头

  当初买 A7M3 的时候,就从来没考虑过 GM 大师镜头。这次换了 A7M4,总觉得以前的平民镜头亏待他了,加上 10bit422 的视频非常出彩,看到 24-70GM 二代大师镜头发布后,全方位的超越一代,视频几乎无短板,于是又冲动抢了首发,好歹是原价购入。

  焦段依然是那个 24-70,有人说这是最平庸的焦段,有人说这是新手最好的焦段,其实只有用久了才知道自己最喜欢哪个焦段,以及什么时候该拍什么焦段。这个二代的确是索尼的诚意之作,机身按键变多了,有变焦阻尼的调整,有光圈无极齿轮的调整,自定义按键变成了 2 个,竖排也变方便了。颜色和畸变控制的都还不错,恒定 2.8 的光圈在拍视频的时候,是很有用的功能。

  之前是腾龙 28-200 的焦段使用率最高,配合索蔡 16-35 几乎可以两镜走天下了。不过重点就在 28 和 24 焦段的差距,远远比 70 和 85 这种差距要大的多的多,28 真的不算广,尽管 35 有时候都可以规划进广角。24 比 28 能乘载更多的内容,画面焦距不够,还能裁切,画面不够广,那是凭空变不出东西的,有的时候背后还无路可退了。再加上 A7M4 的 4K60P 会裁切成 S35,24 焦段都会变成 40,所以能广一点是一点。

  我对 24-70GM2 最大的吐槽不是价格,可能还是体积和重量,不知道为啥就不能比 82mm 的口径小一点,70-200GM 用 82mm 我还能理解,感觉就是索尼大三元为了口径统一方便装滤镜一样,像腾龙全系都用 67m 多好。长度也比腾龙 28-200 多出了一点,导致我竖着往包里放镜头都扣不上了。重量 695 克尽管是同级别最轻了,我还是希望能朝 500 克迈进。就副厂一直给的压力来说,索尼第三代GM 头是很可能都能解决这些痛点的,其他的拍照和视频画面素质那都妥妥的是优点了。之前只是对这个镜头晒单了,有机会好好分享一篇关于24-70GM 二代的体验。

  对了,我又给索尼 24-70GM 大师镜头也买了贴膜,主要目的是保护,不是为了颜色,所以选了磨砂黑配色,毕竟这镜头和 A7M4 都快差不多价格了。

  说实话,镜头比相机更脆弱,拍了这么多年,摔相机摔镜头的事肯定发生过,稳定器也是镜头杀手,能保护就保护一下。

  这镜头一买,导致又想买滤镜了,还是 82mm 口径的,以往 67mm 的都不能用了。因为拧滤镜是个很烦人的活,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干脆换磁吸滤镜了,目前看了下就海 大家的还不错,而且我用过海 大的滤镜,还是比较满意的。

  滤镜磁吸套都装在海 大的收纳包里了,省了包装,里面包含了磁吸GND0.9 渐变灰、ND1.8、CPL 偏振镜、转接环、磁吸盖。里面最有用的其实就是 ND1.8,因为 24-70GM2 在白天拍视频,大光圈可以保证景深浅,但是快门速度就太快了,缺少运动模糊,说通俗点就是缺少了电影感。CPL 偏振镜偶尔拍玻璃柜或者湖面的话可以去反光,使用率也比较低,GND0.9 渐变灰主要就是拍日转夜的延时有点用,使用率是最低的,因为拍延时的机会不多。其实我还想要个 UV 镜,但是又不想 UV 镜影响画质,其实 UV 最大的作用对我来说就是保护镜头,这些年牺牲了 2 个 UV 镜了,突然想到这个转接环不就是个没有镜片的 UV 镜,更通透,摔的时候也有边缘保护,所以就还是选择了 CPL 和 GND 的套装。

  磁吸真的是太方便了,用了就回不去了,拧 UV 那金属摩擦声都让人心烦。

  而且镜头盖磁吸也太爽快了,之前拍摄其实总是不想带镜头盖,又厚拆装都嫌麻烦,这个超薄的金属磁吸盖好看还有手感,就是可惜我当初给 24-70GM2 的镜头盖贴了半天贴纸,现在吃灰了。

  大疆 DJI 一拖二小蜜蜂

  大疆 DJI 一拖二小蜜蜂也是为 A7M4 服务的,用过博雅、罗德、枫笛等几款小蜜蜂,不得不说大疆出品,真的可以造成市场冲击,这款一拖二的设计和细节做的很棒。

  罗德一代 wireless go 两个接收器每次充电都很麻烦,需要两根线,现在大疆的一拖二全部都可以无线充电,还放在了这么小巧的盒子里,几个转接头和发射器的磁铁都能全部收纳在里面,一根充电线就可以解决充电。

  两个发射器体积变小了,佩戴方式也多了,重点是能内录音频,可以做为安全音轨,不担心相机丢失了音频信号,后期还能对上,有时候还可以随身当个录音笔。音质在小蜜蜂这个规格里,也能排上第一梯队,出去采访或者拍 vlog 都很不错。

  大疆的 RS3 稳定器确切来说不是增购,是置换,之前一直用 RSC2 稳定器,觉得比较好用,而且比 RS3 价格便宜,重点是可以折叠后放进双肩包的上层,让我可以少拿个包。但是 RSC2 最大的槽点就是那个变形提壶模式,变形后站不稳,不拍时还麻烦。所以大疆第三代直接去掉了这个设计。RS3 和 RS3 Pro 几乎是孪生兄弟,和 RS2 长的也很像。于是立刻出了 RSC2,换了

  RS2 的设计是成功的,所以 RS3 也是电池拆卸设计,我发现拆卸后也能完美的放入背包上层,对 RSC2 的执念也彻底消失了,稳定器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第三代的稳定逻辑比 RSC2 和 RS2 都好一些,实际上手就能感觉到。

  电池拆卸设计终于可以把电池拿到桌子上充电了,不用一大坨稳定器在那占位置,而且大疆的续航是真的强,不高强度一天够用,高强度也能有大半天,接个充电宝 PD 快充一会就能搞定。

  RS3 和 RS3 Pro 的定位和选择其实很清晰,我很清楚我只需要 RS3,首先 RS3 便宜一些,而且重量比 RS3 Pro 是轻的,两者稳定系统是一样的,最大区别是 RS3 Pro 支持最新的雷达激光测距配件,可以把一些老的手动电影头变成自动对焦镜头,确实厉害,不过我目前阶段也用不到电影镜头,真用到了也是团队拍摄,所以 RS3 更适合一些个人摄影师。

  这就是一台 A7M4 带来的‘无底洞’,其实重点还是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尽量做到不吃灰,如果吃灰了,就尽早出手止损,摄影是可以穷三代,但是也确实可以创造价值。就目前买的这些配件来说,大部分我还是经常在用,可能就是上手提用的少一点,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工作都太辛苦,希望偶尔能拍点自己想拍的东西。如果有对里面的配件感兴趣的,也可以和我交流,互相学习进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爆粗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