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城市gdp百强中国gdp万亿城市几个

在2020年中国经济以深V反弹收尾后,各地方也陆续公布全年经济成绩单。

在已经披露数据的26个省份中,25地已实现GDP增速正增长,经济显现出持续恢复势头。更令人惊喜的是,疫情之下,不仅中国经济总量成功跨上100万亿元大台阶,一些城市也迈上了属于自己的小台阶。

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仅一地未转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GDP为1015986亿元,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2.3%。

查阅各地统计局等官方数据发现,截至1月25日,除江苏、浙江、河北、云南、新疆以外,全国共有26个省份公布2020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其中仅湖北GDP增速尚未转正。在全年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省份中,有15个增速跑赢全国,广东则与全国持平。

具体而言,2020年经济增长最快是西藏,达到7.8%;贵州增长4.5%排名第二;安徽、重庆、宁夏、甘肃同为3.9%并列第三。增速在3%以上的省份还有:四川、湖南、江西、广西、山东、山西、海南、福建。

在榜单另一头,湖北下降5%。此外,尚有内蒙古(0.2%)和辽宁(0.6%)两省份全年增速低于1%。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省份,湖北全年GDP虽仍处于负增长,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2个百分点。湖北官方称,该省经济从一季度“按下暂停”到二季度“重启恢复”,再到下半年“全面恢复加快”,全年经济运行走出“对勾型”复苏轨迹,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地区生产总值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

从GDP总量看,截至目前,排名前三甲的省份依次是广东、山东、河南。广东达到元,以一省之力占到全国GDP总量约十分之一。其后的山东、河南分别为73129元、54997元。

“GDP万亿俱乐部”城市集中扩员

如果换个视角,以城市为单位观察2020年中国经济,最引人瞩目的则莫过于“GDP万亿俱乐部”迎来一波集中扩员。

2019年时,中国便已有17个城市GDP总量超过万亿元。它们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

根据2020年数据,截至目前,又有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5座城市加入“GDP万亿俱乐部”。

2020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10020.39亿元,成为西北首个GDP破万亿城市。将时间线拉长到“十三五”时期可以发现,西安5年间连续跨越了五个千亿级台阶,直至2020年迈入万亿大关。

5年跨越5个千亿台阶的还有福州。2020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达到10020.02亿元。同为福建老乡的泉州,2020年更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58.66亿元,增长2.9%,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

此外,2020年,南通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36.3亿元,成为江苏省内继苏州、南京、无锡后,第四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合肥官方也宣布2020年成功实现“半年负转正、全年过万亿”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到2025年,该市GDP总量将力争达到1.6万亿元。

不过,这一波“万亿俱乐部”扩员潮可能还未结束。目前,尚有两个城市有望在2020年冲击GDP万亿大关,他们分别是济南(2019年GDP总值9443.4亿元)和东莞(2019年GDP总值9482.50亿元)。很快,答案就将揭晓。

各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多个城市总量迈上新台阶,靠的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指出,其中一大原因是:新动能引领作用增强,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赵同录指出,疫情之下,中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依然蓬勃发展,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

如在经济总量独占鳌头的广东,2020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尤其先进制造业占比提升,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1%,占比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新动能对拉动投资的作用亦不可小视。以5G为例,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其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更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的贵州,就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2020年,其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1.4%,新兴领域投资为下一步经济增长创造了好的基础条件。贵州省此前还发文提出,2019年至2022年,全省5G建设投资将累计完成200亿元,5G基站规模累计达到3.2万个,

下一步,新动能还将成为中国各地进一步“重启”经济,撬动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支点。

如湖北便表示,2021年,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中信科5G芯片、华大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基建方面,湖北省力争年内累计建成5G宏基站5万个,力争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50亿个,建设“两区一基地”,打造数字经济增长点。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22年中国城市GDP总量三十强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北上深广稳居前四位。

其中万亿城市增至23个,苏州成为第6个突破2万亿的城市,东莞离万亿俱乐部一步之遥,东莞之后即为山东烟台与江苏常州,去年GDP为7800多亿。

在前十名的城市中,南京超过天津首次跻身前十,杭州超过武汉前进一名。武汉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影响,还能有如此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

2022年有6个城市新进入GDP万亿俱乐部城市行列,总数增至23个,其中有6个城市超过了2万亿元;从增速来看,西安在30强中排名第一,且在强省会表现十分突出。

百强名单城市变化并不大,云南曲靖、福建龙岩、四川宜宾3个城市地位得以巩固,其中曲靖在百强城市中增速第一,达到6.6%;上升名次也最多,前进了12名。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10、第十名:安徽省。

11、第十一名:上海市。

12、第十二名:河北省。

13、第十三名:北京市。

14、第十四名:江西省。

15、第十五名:山西省。

16、第十六名:云南省。

17、第十七名:重庆市。

18、第十八名:辽宁省。

19、第十九名:广西省。

20、第二十名:山西省。

21、第二十一名:内蒙古。

22、第二十二名:贵州省。

23、第二十三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第二十四名:天津市。

25、第二十五名:黑龙江省。

26、第二十六名:吉林省。

27、第二十七名:甘肃省。

28、第二十八名:海南省。

29、第二十九名:宁夏回族自治区。

30、第三十名:青海省。

31、第三十一名:西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全国城市gdp百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