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电商创昆明产业园区有哪些?

为统筹推进昆明市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048号)和《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及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商电20202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着力实施渠道提质、产业提质、服务提质、机制提质、队伍提质、物流提质、上下行融合提质工程,提升农村电商内生能力,构建产销有机衔接、城乡共享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推动和促进农产品流通交易、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政府主要通过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政策环境、促进资源整合、搭建公共平台等,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二)优化布局,分类指导。结合示范县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模式、彰显特色,实现各区域统筹协调、错位发展,及时跟进配套服务措施。

(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充分发挥示范县的带动作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着力实施渠道提质、产业提质、服务提质、机制提质、队伍提质、物流提质工程,提升农村电商内生能力

(四)上下行并重,扩大消费。在现行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基础上,既重视农村产品上行,深化农村产品融入全国市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也重视工业品下乡,扩大农村消费,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宜良县、石林县

通过实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稳步提升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普及率,形成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浓厚氛围,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得到广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有效降低农村物流成本,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品质,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商品和服务并重、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

项目建成后,基本构建好农村基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全市培育3—5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农业电子商务企业,与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每个示范县打造一个地方特色公共品牌,基本实现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及优势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2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乡镇服务站100%覆盖,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不低于50%,形成集信息发布、供求交易、物流配送、品质追溯及售后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每个示范县培育电商示范企业5家以上,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电商企业不少于1家,培育年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网店不少于5家,农村网络零售额和农村产品(包括在线旅游等)网络零售额每年增长20%以上。每个县两年普及电商培训不低于3000人次,同时注重培训效果,通过培训转化不少于5家电商企业,带动不少于20个电商从业人员。

(一)市级统筹实施内容

市级统筹以加强示范项目管理,推动市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各市示范县交流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做好对示范县的指导、督促、协调为主,在更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更有利于发挥资金效益、更有利于促进资源集约、更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统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搭建全市电子商务统计分析系统。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起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统计监测系统,全市电商行业进行智能化数据采集,统计县域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排行榜单、农特产品销量、物流信息等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数据,并对相关数据提炼分析,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电商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促进全市电商尤其是农村电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有关县区政府

2.探索电商渠道下沉,促进工业品下行。积极协调优势电商企业将昆明作为全国战略发展的重要城市,落地一批具有战略或区域意义的电商项目,争取京东、拼多多、苏宁帮克等全国知名平台型电商企业的支持,面向县、乡下沉电商渠道,支持自营电商企业在县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分拣仓,繁荣农村消费市场;鼓励云天化等本地优质工业企业,及云创云仓、兴果农业等本地供应链企业,积极面向示范县拓展业务,探索渠道下沉和本地化服务方式,扩大我市农村工业品下行。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3.统筹整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统筹推进物流共同配送站点、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及信息进村入户县级运营中心、益农信息社选址,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现有的配送站点、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和信息进村入户县级运营中心、益农信息社。社建设过程中,建设内容、平台及设备购置等要统筹考虑,尽量整合资金,以发挥最大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实现站点(中心、社)既开放又共享,一个站点(中心、社)提供多种服务,将站点(中心、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一站式窗口,在丰富站点(中心、社)服务内容的同时增加站点(中心、社)收益,形成良性互动。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1.渠道提质。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优势,抓住社交电商、跨境电商、内容电商、场景电商、网红代言、直播带货、“新零售”等众多选择机会,实现农村电商市场上平台的多元化和模式的差异化发展,实现农村电商的渠道升级,以更好地对接市场,获得更好的效益回报。

一是充分使用“一部手机云品荟”平台。示范县积极动员、组织所辖区域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特色产品、“三品一标”等主体入驻“云品荟”平台,形成全市农产品全品类、差异化网上销售格局,享受“云品荟”运营企业为所有入驻商家提供的“保姆式”服务,打造云南本土知名电商平台,每年每县不少于10家企业入驻“云品荟”平台。二是有效利用知名电商平台。示范县积极组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生产经营主体,结合自身实际在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中粮我买网、每日优鲜等第三方重点电商平台开设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旗舰店,不断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每年每县新开网店不少于20家。三是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产销对接。示范县要在充分掌握本地农产品生产、电商企业经营情况基础上,引导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生鲜电商企业直接对接,建立农产品产销合作机制,推进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畅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流动。宜良县、石林县每年开展指导本地企业开展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包括京喜、苏宁拼购、拼多多、京东到家、美团、每日优鲜等知名电商平台,以及盒马鲜生、绿鲜达、货优食惠、霸王送菜等社区团购生鲜电商企业在内的电商名录库,建立协调机制,支持本地企业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加大本地电商企业扶持力度。通过公共服务站点资源共享、优质货源供应、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持鼓励本地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石林县培育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企业2家,培育不少于30家电商小微企业;宜良县培育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企业3家,争取引进23家企业到宜良开展电子商务。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供销社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2.产业提质。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完善现代农业制度,开展与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的产销对接,借力电商提升本地产品的档次、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商良性互动局面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一是打响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围绕品牌花卉、蔬菜、特色林果等“6+2”重点产业,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每年每县培育不少于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二是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示范县要深入挖掘农特产品特色,结合各自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特色等情况,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品牌,建立标识管理系统。每个县要打造1个区域性公共品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诚信体系,为符合公共品牌的特色商品提供产品定价、策划服务,制作产品文案,拍摄并处理产品图片,分析各类型产品,设计产品物流包装,把本县优质、名特、暂无营销品牌的农特产品,共同组合打造为地方电子商务地方标识品牌,完成2—3个特色产品品牌培育工作。三是着力推动电商与旅游融合发展完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利用机制,打造乡村健康生活目的地。加快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的建设,提升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能力,通过电商平台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及旅游信息推送等服务,探索在景点设置公共品牌产品体验空间等方式,打通线上线下资源,不断提升旅游人气和影响力。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扶贫办、市供销社、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3.服务提质。加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的支撑能力,在借鉴已实施示范县经验的基础上,高起点做好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好的承担公共、公益服务职能,与社会化、纯企业化服务形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建立县、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每个示范县合理利用现有场所提升改造建设1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充分依托现存的供销社网点、农家店、农村商贸中心、邮政所、村民活动中心、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个体户)等场所,建设乡村公共服务站点,乡级公共服务站点覆盖率100%,村级公共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50%以上通过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等资源,拓展便民生活、代买代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旅游出行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宜良县要统筹好既有站点改造提升与新建站点工作,提高站点建设效益。二是优化县域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结合实际情况,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承办企业的作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运营服务体系,提供包括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企业孵化等全方位服务。县级公共服务中心要不断强化可持续运营机制,增强摄影、美工、策划、营销等服务,丰富品牌、标准、品控、金融、物流协同等功能。强化公共服务中心在推动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全面发展,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向现代商贸流通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要重点突出公共服务中心孵化器的功能,每县每年聚集、培育、孵化不少于10家企业。三是提升乡村站点服务质量。打破盲目追求数量覆盖的定式思维,着力在服务质量和有效存活量上下功夫,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业务联动,强化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对乡、村站点的统筹管理和业务指导,为本地生鲜农产品和本地特色产品提供展示展销平台,不断探索电子商务园区、工业园区等县级商务聚集区和乡、村站点的合作方式,确保乡、村站点的运营效果。四是加强智慧乡村服务应用的管理。示范县要督促、指导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和所有乡、村公共服务站点,及时更新、录入“智慧乡村服务应用”有关数据,如实展示乡村站点的交易等情况。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供销社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4.机制提质。构建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市场的检验最终立得住、行得通、走得远。

一是有效转变政府职能。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流通基础设施基础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实现政府功能切换,减少对电商运营的直接介入,转向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二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支持企业、行业发展的作用,全方位服务企业,在管理和服务中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资源、确保农村电商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三是合理利用激励措施。示范县在政策法规范围内,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采取合理的奖励手段,加大对电子商务创业的支持力度,激发县域农村电商内动力,鼓励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四是搭建营销推广体系。畅通线上线下融合机制,策划原产地直播、内容营销、线下展销会等活动,实现区域农产品品牌化运营,带动农村产品销售。加强与线上线下各类媒体的合作,开展公共品牌、特色产品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电商氛围。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5.队伍提质。升级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既有广泛群众参与、又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活力旺盛,自组织性和创新力强的农村电商队伍。

一是切实注重培训的针对性。示范县根据农村电商的现状,制定针对不同群体的培训课程。对零基础人群进行普及性培训,主要开展主要开展乡村电子商务、电商美工、电商客服管理等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对有一定电子商务基础的人群进行网络创业培训、电商运营管理等实战型电商专业培训;对电子商务企业运营负责人开展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提升培训;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代表开展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提升培训,提高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二是着力加强培训的实效性。从营造电商氛围、普及电商知识向推动应用转化升级转变,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对接,积极引进成熟、优势电商企业,同时鼓励本地有实力、重要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为农户提供精准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重点开展电子商务领域新业态、新职业培训,培育一批原产地农村“网红”。三是不断提高培训的转化率。做好培训过程监管和后续跟踪服务,确保培训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每县筛选不少于10家标杆企业、优质乡村店或非常有意愿从事农村电商的个人,进行全程跟踪辅导,有侧重点的在网销产品品牌规划、视觉设计、价格体系、宣传推广等方面做深入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转化率。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6.物流支撑提质。建立更加有效便捷的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为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县至少要建成1个仓储物流集散分拨中心,提供农产品代检代验、分拣、清洗、包装、初加工等农产品标准化服务,确保本地农产品达到上行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标准化要求。加快推进末端公共配送点建设发展同城配送,不断丰富分拨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可能扩大辐射范围,建立便捷有效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传统生产和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增强产、供、销协同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提升农村流通水平。二是合理整合物流快递资源引进顺丰、申通、圆通、邮政、韵达等知名快递企业及本地物流公司融合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合理规划邮路,发挥物流集约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快递、电商企业广泛与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三农”服务站、客(货)运站及超市便利店等农村市场服务主体开展快递业务合作,推动乡、村便利店、小卖铺等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互相引流、增加业务、提高收益,实现小量快递到村、小量快递出村的广覆盖;三是探索多种农村末端物流配送渠道。鼓励从事运输、仓储、货代、配送等业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探索开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运输班线及农产品上行(产地到上行公共服务中心)运输专线,保障电子商务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物流时效性,降低农村物流收派成本。四是充分利用成熟物流设施。推动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物流企业现有的物流设施下沉布局到乡、村级物流服务站点,不断拓展精深加工、物流仓储、营销策划和金融保险等全链条服务,有效提高地方农村产品(含农副、手工、旅游、民俗等特色产品及服务)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能力。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7.上下行融合提质。既重视农村产品上行,也重视工业品下乡,扩大农村消费,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引导和鼓励本地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电商企业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有效整合本地农特产品、工业品、工艺品等统一上行销售;鼓励本地农业企业和实力电商企业建立合作,推广“农业龙头企业优质产品+实力电商企业技术和渠道”模式,加快农产品上行;

积极支持基层网点现代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功能,提供多元化服务。支持优势电商与当地商超、流通企业合作,发挥数据和营销优势,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具备前置仓、落地配送仓功能,激活邮政、供销遍布县、乡、村的网点,通过电赋能加载互联网销售业务,在农工业品下行中成为主角。推动快销、食品、日化、金融、保险、家电、农资等相关企业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农资B2B,发挥电商扁平优势,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让村民既便捷又得实惠。引导支持县域流通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信息发布、订单集中发配、网店与实体店数据共享,以乡镇(街道)为重点下沉供应信息及配送信息,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业务,提升商品品质,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宜良县政府、石林县政府

中央专项资金2000万元,市级统筹10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的统计、分析、展示、应用,余下资金分配宜良县950万元、石林县95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200万元,每县分配100万元。宜良县、石林县根据实际情况配套相应资金。

专项资金的使用优先采取贷款贴息、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有效带动、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项目建设的,单个项目奖补资金比例不得超过项目投资额的30%,奖补金额最高不得超过300万元。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网络交易平台、楼堂馆所建设、征地拆迁、购买流量、人员经费等经常性开支以及提取工作经费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如下内容:

1.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快递物流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县域社会物流资源,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共同配送。鼓励实体商业和电商快递的物流协同,整合县域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推动商流物流统仓共配,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2.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提升服务,硬件设备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闲置厂房,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化资源。用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资金比例不得高于15%。鼓励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打造农村电商“自生态”,建立电商服务体系。有效利用现有乡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资源,探索“一站多村”的模式,不断拓展服务站的功能。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初加工配送等设施建设。

3.工业品下乡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业务。

4.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开展面向基层政府机关、村民委员会、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重点就返乡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贫困人口进行培训。与本地院校、党校、职业培训机构等紧密合作,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转化机制,指导对接就业用工,注重培训效果。

(一)精心组织。按照“市级统筹、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推进,市级领导小组加强统筹,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定示范建设重大项目。示范县政府作为推进实施的责任主体,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定期研究推进措施,着力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政府要主动跟进,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场地、产品等问题,负责收集农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需求信息的上报、购销对接等服务。示范县商务、农业、工信、供销社、交通等要各司其职并形成合力,确保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共同推进电商进农村各项工作。

(二)加大支持。县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促进电子商务与商贸、通信、快递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注重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电商、涉农、商贸、快递物流企业的融合,共同改造完善农村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服务及配送网络设施等。筛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彰显地域特色的本土农特产品,支持打造适合网上销售的品牌。

(三)接受监督。在市、区政府门户网站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专栏,商务部门和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在该专栏里及时公开综合示范工作方案、项目评审决策过程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和要求、项目承办单位名称、扶持资金额度、完成时限、绩效目标、以区政府名义下发确定财政扶持该项目的决策文件、项目承办单位责任人等,定期公布项目建设进度,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数据填报。根据省商务厅有关要求,认真、及时做好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填报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数据信息收集、整理、更新和报送,各项信息填写完整、准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五)宣传推广。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微信、微博等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关心、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发现典型,示范引导,广泛宣传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产品网上营销的经验,扩大社会影响。注重县域整体包装、宣传、推广。

(六)强化考核督查。实施县区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并对照有关目标任务,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和情况通报,建立量化考核体系和定期会商推进机制,明确时限,责任到人,抓好落实。对工作推进较快、成效明显的,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要以严格的考核、有力的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高效快捷的完成,促进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

昆明市人民政府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

【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昆明市人民政府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促进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工作,现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

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

转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提出以下意见:

日起,我市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员自主创业的,申

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年。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

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

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

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年。对享受创业担保贷款的创业者按照现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智能+”理念的提出及“云大物移”“”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政府及企业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中、西梯次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凭借产业转移机遇,正加紧布局智慧园区建设工程。未来,中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园区或将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2智慧园区建设驱动因素

    从宏观环境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城市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饱受“城市病”的困扰“智慧城市”这一新兴词汇应运而生。在智慧城市这一先行概念的引导之下,“智慧园区”的理念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众多优势产业均向规模化、集群化、现代化方向实现转型升级。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更加集中化,分工更细、协同更强,产业链高效协同、物流配套畅通成了打造产业优势的重要因素,需要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智慧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园区建设战略看,已建设的传统园区由于管理落后,服务单一,已经不再是经济快速发展所能依靠的基石。而智慧园区正是国内各类成熟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智慧化不仅提升园区吸引力,而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顺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这是传统产业园区所不具有的。

3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研究

3. 1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

    昆明宝象临空国际产业园(简称宝象产业园)位于云南省滇中新区·空港经济区,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仅6千米,园区规划整合跨境电商、文旅、金融、商住等多元功能,将打造面向东盟和西南的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

    以宝象产业园为代表的新型综合产业园区普遍向方向进行定位和建设,以打造安全、智能、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园区。智慧园区建设期望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园区环境智慧化:打造绿色、低碳及和谐、美好的园区环境;二是园区办公智慧化:打造高效便捷,可满足个性需求,能够拎包入驻的办公环境;三是园区服务智慧化:打造基于标准服务体系的园区统一服务窗口,提供招商、培育、运营等一体化服务;四是运营管理智慧化:打造全系统支撑、智能化协同、可视化监控的业务运作环境,以大数据辅助运营管理及决策分析,形成持续优化提升的能力。

3. 2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方案

3. 2. 1“云一管一端”IT规划模式

    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采用“云一管一端”的规划思路和模式。简单说“云”就是云服务“端”就是面向用户的交互终端;而“管”则是连接“云”和“端”的互联网通道。基于“云一管一端”的思路模式,将智慧园区作为一个物理与数字的融合平台进行打造,除了物理空间的入驻,还要更重视园区智慧化环境体验及数字化平台的协同应用,以便形成智慧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3.2.2多层次智慧园区平台架构

    从技术架构的逻辑层次讲,可以将智慧园区平台技术架构分为四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相邻层次间解藕集成、互联互通。

    从智慧园区建设的功能架构讲,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六个方向,三套体系。三个层次包括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及管理应用;六个方向指管理应用层的六个方面:园区管理、企业云服务、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公众生活及大数据应用;三套体系指信息安全体系、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和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

3. 3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3. 3.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园区基础设施为智慧园区系统应用提供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物物互联、人机交互等应用,与“云一管一端”均相关,是智慧园区建设前置性、基础性的工作。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是基础网络系统建设;二是数据(分)中心建设;三是展示终端系统建设;四是安防监控系统建设;五是园区辅助系统建设。

3. 3. 2园区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园区管理系统的应用主体是园区管理方,智慧园区管理需要众多系统支撑,大型智慧园区管理需要一个集资源、监控、调度、指挥为一体的集中管理中枢(中心)。园区管理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园区资源、物业、智能安防、智能停车、能耗环保监测、智能楼宇控制等方面系统。

3. 3. 3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

    基于云计算中心构建企业云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拎包入驻,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帮助园区中小企业省时、省力、省钱地实现智慧化是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云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企业服务门户、协同办公、创业孵化服务、会议管理、考勤与区域识别、云桌面/云存储等云平台系统。

3. 3. 4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智慧园区建设运营方应根据园区的资源整合、业态需求、特色定位等情况来策划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园区电子商务应用不一定要完全采用自建运营的模式,可以将自建、合作及引入等模式结合,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全业务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电子商务系统主要有:跨境、内贸、物流、园区(社区)生活、综合服务等方面应用内容。

3. 3. 5智慧物流系统建设

    物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园区无论叫产业园还是物流园,普遍均包含有物流的业态和属性,所以从广义上讲,智慧园区建设也包括智慧物流建设。智慧物流建设离不开与智慧园区协同,智慧物流的特征是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整合,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节点协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智慧物流涉及的信息系统主要有智能仓储、城市配送、多式联运、流通加工、运输监控、物流优化分析等方面内容。

3. 3. 6公众生活智慧化建设

    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既是一个生活圈,也是一个社交圈,园区管理方、入驻企业、服务机构等组织员工以及外来参访人员都是这个园区生活圈的个体,所以智慧园区建设也离不开智慧生活体验,智慧园区应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根据需要提供便捷化的服务体验。园区公众生活智慧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商圈资讯、便捷服务、一卡通、互动虚拟社区、宣传展示媒介、园区参观导览等方向内容,可以根据园区生活的需要进行规划建设或合作引入。

3. 3. 7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

    大数据应用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一个大型综合产业园区,其智慧化首先是基于集成互联网、物联网的全流程运营支撑系统及现代运营服务管理体系带来的良好客户体验。此外,智慧化还更重要地体现在园区运营有一种自我完善及迭代的能力,这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建设主要涉及数据挖掘分析、企业监管画像、运营决策分析、行业信息发布、数据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

    综上所述,各类综合产业园区既有“千园一面”的共性,又有定位和业态的特色和差异,所以在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园区的规划战略为导向,充分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实际场景的需求来进行智慧园区建设的总体信息化规划。通过利用各种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帮助园区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及运营模式的提升和转变,为园区生产和生活协同提供智慧化体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打造智慧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电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