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大学生创业园电商创业基地?

俗话说,改革春风吹满地,创新创业长志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在在泸溪越发响亮,泸溪县首届农旅电商创业大赛决赛随着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

在这欣欣向荣的季节,首届农旅电商创业大赛总决赛也将于4月17日在泸溪县华天酒店二楼锋阁厅举办,本次大赛由泸溪县商务局主办,承办,拟借助本次活动,培养和树立一批优秀电商创业新秀,大力发展产业,推动进城,助力电商扶贫工作,推进我县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实力强劲,初赛创造478万网销额

自年初一月创业大赛启动,报名期间泸溪电商从业者、网店经营人、电商服务站从业人员、个体经营户、微商达人、直播达人、农产品经营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企业纷纷踊跃报名加入,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了符合要求的78位创业达加比赛,收集网销数据478万元。

活力四射,抖音话题阅读量突破两百万

自开展创业大赛以来,我们便创建了话题#泸溪县首届农旅电商创业大赛#,复赛选手根据培训学到的技巧拍摄抖音短视频,并选取最佳的个人视频放在微信端匿名点赞,在大家的广泛宣传下,微信端页面访问次数突破76万,总体点赞量6.9万,抖音话题阅读量突破两百万。以此为起点,22名选手以优异的成绩强势进入决赛!

“电商扶贫产业兴,画里泸溪乡村美”,4月17日,22位创业达人,将会通过“路演+评分”的模式进行比拼,6.5万元大奖将会花落谁家?大家敬请期待!

关于泸溪县首届农旅电商创业大赛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

在河北邯郸,90后小伙魏少桢大学毕业后,带着一腔热血返乡创业。怀抱生态循环农业梦的他,先开养驴场,又带动老乡种玉米。经历创业路上的起伏,魏少桢逐渐循着社区电商链路,开启带领村民致富的加速器。

90后遭遇创业“第一道坎”:4000亩玉米滞销“只能喂驴”

从河北经贸大学毕业后第二年,魏少桢回到老家邯郸鸡泽县开养驴场。2018年,他又带800户老乡种了4000亩玉米。在他心中,有个生态循环农业梦。希望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将玉米秸秆喂给牲畜,牲畜产出有机肥,还能反哺土地,节省肥料成本。

谁知,因玉米品种一般,创业后“第一道坎”很快到来。

此前,当地老乡们种植了多年“饲料玉米”。这种玉米口感差、价格低廉,多用于牲口饲料和打种,很难带来高收益。在当地政府推动下,魏少桢开始思索给玉米来一场“品种升级”。他说服老乡减少“饲料玉米”种植,改种“水果玉米”。然而,老乡起初并不愿意改良品种,他们不服这个初出茅庐的90后。“我们种了几十年玉米,为什么要信一个刚毕业的娃娃?”

很快,一场挫折让老乡们彻底改变了观念。2021年年初,疫情导致“饲料玉米”滞销,魏少桢只好将卖不出去的玉米喂自家的1000头驴。看着驴子们吃“纯天然饲料”过年,魏少桢愁得吃不下饭:“玉米再卖不出去,自己和厂里的职工就只能吃玉米了,可能未来的日子也只能吃玉米了。”

痛定思痛,他更坚定走品种改良之路。当地政府也找到魏少桢,提供品种改良帮扶,并把他引荐给美团优选。“我要种出更好吃的玉米,把玉米卖出邯郸,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都鼓起来!”魏少桢暗下决心。

(从“饲料玉米”到“水果玉米”:魏少桢带领老乡升级玉米品种 把不好的玉米喂驴)

此后,魏少桢带动老乡种起了“水果玉米”。新品种不用等成熟打籽,可以生吃,每年甚至可以种两茬。老乡们发现,从前种“饲料玉米”,每年只能赚2000元,而种“水果玉米”每年能赚3500元,收入增长7成。

(玉米地里,邯郸农户们看着“水果玉米”喜迎丰收。照片居中者为90后“新农商”魏少桢)

高温下叶子易变白?攻克玉米运输“这道坎”

创业艰难,第二道坎很快到来。“水果玉米”口感好,但很“娇气”,运输成了难题。

魏少桢回忆,这几年,他尝试过很多渠道卖玉米,都卡在冷链运输费太贵、玉米保鲜难上。“一件代发”的电商模式他也接触过,但快递费比玉米价格还贵,运输周期也要3至4天,玉米叶子由绿变白,失去了鲜度。碰到夏季高温,玉米叶子一天就变白,这让魏少桢很头疼。他决定试试美团优选,利用“次日达”模式运输“水果玉米”。

(在农田里,魏少桢摘下一穗“水果玉米”:颗粒饱满晶莹,可以生吃,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邯郸的玉米地里,魏少桢带领老乡们,晨起5点摘玉米,随后直接送入美团优选大仓,再由冷链保鲜运输至更广大城乡社区。从地里到路上,再到舌尖上,减少很多上车下车环节,最大程度保证玉米鲜度。魏少桢和老乡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玉米走出鸡泽县,买到石家庄,最远卖到广州、东莞、佛山乡村。

身为90后“新农商”,不但要会种植,还要懂数据、善营销。魏少桢还与美团优选当地负责人开始琢磨平台上的消费数据,研究消费者喜好,从口味、包装上不断找突破口。他们先后尝试“4根装”和“1根装”玉米包装,发现小包装更适合线上售卖。魏少桢说,在美团优选上他最多每天能卖出15000穗玉米。

美团优选助力更多“新农商”成乡村致富带头人

魏少桢带动乡民致富的故事可以复制。

2021年7月14日,在邯郸市人民政府见证下,河北省电子商务协会、邯郸商务局与美团优选战略签约,力求实现“产销对接、合作共赢”目标,帮助全市名优特色农产品、中小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促进产销资源融合。

会议现场,魏少桢捧起由河北省电子商务协会、邯郸市商务局、美团优选共同颁发的“示范商家”铜牌,他也将自己的创业故事讲给大伙听。

(多位年轻人获得“示范商家”授牌,图中右一为魏少桢)

除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外,7月14日,美团优选与邯郸市商务局联合举办“产销对接招商会暨‘农鲜直采’项目启动仪式”,全面提升邯郸市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尤其是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上下游高效对接,充分挖掘当地农产品经济产力。

河北省商务厅领导、邯郸市商务局领导、美团优选负责人出席仪式并发表致辞。合作协议签署后,美团优选将为邯郸市名优特色农产品、工业产品以及中小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将全市特色产品推向全国市场,通过“产销对接,合作共赢”助力乡村与县域经济振兴。

}

秋收时节,重庆酉阳县南腰界镇南界村一片水稻基地里,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稻穗。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不久后,这些金灿灿的稻谷将走出田坎,插上“电商翅膀”飞出深山,飞向全国。

这片基地的主人是今年36岁的冉留芳,她是酉阳县当地有名的“女创客”。从发展电商到种植水稻,一路走来,冉留芳扎根乡村,深耕电商,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增收致富,冉留芳也逐渐成为大伙口中的创业佼佼者。

创业的萌芽发生在2005年6月,彼时,冉留芳从酉阳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毕业。从经营服装店,到经营生活用品超市,她一边经营一边思考,谋划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跳出“农门”。

时间来到2012年,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发现机遇的冉留芳果断放弃了开店卖货,前往浙江永康系统学习电商知识。期间,她白天学习电商业务,晚上进工厂打工挣钱,这一学就是整整三年。

2015年4月,学有所成的冉留芳决定返乡,并在酉阳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商贸公司,正式开启了她的电商创业之旅。

从学习到实践,冉留芳首先把目标对准酉阳本地具有特色的土家棕扫帚、竹编等“土货”。触网电商创业,三年系统学习的经验积累让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迅速打开了市场,并取得了成功,当年实现电商销售20余万元。

电商让冉留芳尝到了甜头,她也始终不忘一路走来支持和帮助自己的人。从2016年开始,她的公司开始专注于帮助贫困户和残疾人进行农特产品销售,从此也拉开了她常年东奔西走、走街串巷的序幕。

到2019年底,冉留芳销售的农特产品达到100多个品种,累计销售额达500多万元。2020年开始,冉留芳又把业务扩展到酉阳全县39个乡镇(街道),当年累计为酉阳全县500多户农户,销售农特产品840余万元。

创业打开了局面,不少人都会选择稳一稳,但冉留芳却不一样,“不安分”的天性继续驱使她不断拓展业务。

经过多方考察调研,2021年5月,冉留芳新成立了重庆金穗粮食加工有限公司,建成水稻种植基地700余亩,并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个,让村民实现年增收7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为深度结合电商销售,冉留芳还在酉阳县铜鼓镇清和村建起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网货五谷杂粮标准化处理中心。目前,已实现了农产品初加工、分级、分拣、包装和冷链仓储,极大地提高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

从了解到深耕,冉留芳与电商结缘不知不觉来到了第十个年头。一路走来,一项项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2017年荣获电商精准扶贫爱心企业称号;2018年荣获电商扶贫农产品销售大赛电商达人称号;2020年被评为优秀电子商务企业;2020年荣获电商直播带货大赛特别贡献奖;2021年被授予酉阳地区乡村振兴帮扶合伙人;2022年6月被命名为重庆市“巴渝巾帼新农人”……

“她是全县女性创业者中的能人,今年来,她的企业已累计为社会提供长期就业岗位60个,带动就业15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12000元以上,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酉阳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冉留芳深耕电商十年,始终立足本土,大力推广酉阳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发展公司的同时努力实现富农增收,有效助力酉阳乡村振兴。

谈及未来,冉留芳说,“下一个十年我还会继续深耕农村电商,不为别的,只想帮助父老乡亲们把‘山货’变成钱,把腰包鼓起来,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通讯员 冉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邯郸大学生创业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