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农用地类型分为几种什么什么为主

2021年05月13日 13:39--阅读 ·
--喜欢 ·
--评论远处西北的新疆,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正解局原创全球变暖,世界各地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台湾省正在遭遇50年一遇的大旱,预计农作物减产近半。不过,地球这么宽敞,不能处处闹荒。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我国的新疆,就有可能因为全球变暖而成为国家未来的农业基地。西北苦寒之地的新疆,早就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了。新疆地图今年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统计了全疆2020年的农业状况:粮食总产量1583.4万吨,增加50万吨以上,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特色林果产量1120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特色林果基地;棉花播种面积达3752.85万亩,总产量516.1万吨,增长3%,占全国比重的87.3%,新疆作为全国优质商品棉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保障国家棉花战略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是铁饭是钢。新疆坚持稳粮政策,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3300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绝对安全,粮食产量也稳步增加。得益于地利,新疆是我国传统的“瓜果之乡”。深处欧亚大陆腹地,四面高山围挡,新疆降雨稀少,气候干旱,全年日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昼夜温差高达十几摄氏度。充足的日照和较大的温差,让瓜果最大程度保留糖分,甘美爽口,格外香甜。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精耕细作下,新疆的瓜果资源非常丰富,常见的就有葡萄、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优良品种达数百种之多。葡萄大丰收2020年,新疆仅果品总产量就达到850万吨,增产36.4万吨。新疆产的水果近九成作为商品出售,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新疆不只有粮棉水果,近些年还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2020年全疆特色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比如伊犁地区种植的青稞、喀什地区种植的藜麦等。这些特色经济作物,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是脱贫攻坚的得力举措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棉花进出口贸易大国,新疆长绒棉质优量大,常年供不应求。得益于独特的光热条件,新疆产的长绒棉闻名遐迩,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产量更是占世界两成以上。新疆棉花大丰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重视农业,新疆也不例外。农业生产离不开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无疑也在改变着新疆农业的发展走向。1961年到2010年的半个世纪里,新疆每10年平均气温就上升0.32℃,这个升温速率大大高于全球的0.13℃,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2℃。其中,冬季升温最明显。新疆水资源的特点是地表水依靠冰川融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雪水进入河流,再流入湖泊。与气候变暖相匹配的,是降水的增多。新疆的年降水量以每10年6.51%的速率增加,夏季最明显。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是精河县的艾比湖,湖水主要的补给来源,是精河、奎屯河、博尔塔拉河等23条地表径流。刚建国时,湖面面积有1200多平方公里。由于人口大规模增长和当地开发引水等原因,在1987年萎缩至499平方公里。最近几十年,新疆降水增加,流入湖水的河流水量大增,去年艾比湖的水域已扩大到805平方公里。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全盛时期,但比面积最小的时候已经增加六成多!艾比湖生态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在1972年之前尾水能抵达若羌县的台特玛湖。随着河上水库的兴建,塔里木河下游断流358公里,终点退缩到铁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库,台特玛湖逐渐干涸,一起消失的还有罗布泊。现在,新疆降水增加,而且水库也多方调水,台特玛湖又再次生机勃勃。塔里木河断流示意图有了水源,农业才能发展;气温提升,农作物的适宜生长期就会增加,而且冬季温度升高,也有助于冬小麦以及特色林果安全过冬。还是以棉花种植为例。棉花的生长对水分要求相对较低,但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积温。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高温持续时间越久,棉花的生长周期就越短。普遍的气温提升,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棉花的可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也让棉花的播种期提前,延长了棉花的种植时间,增加了产量。上世纪80年代,中国棉花亩产只有60多斤,而当时的埃及长绒棉亩产是160斤。2020年,专家对岳普湖县135亩“新海60号”机采棉进行现场产量测定,籽棉平均亩产546.9公斤,皮棉平均亩产183.2公斤——领先埃及长绒棉一大截。新疆农业,有地利有天时,发展迅速,未来可期。然而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摆脱靠天吃饭的旧模式,这就得有人和。中国农村也有俗语:眼是闹钟声,手是好汉;懒汉二流(子),靠天吃饭。这都1202年了,农业发展也得依靠政策和科技。第一,基础设施和政策配套。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自不必说。新疆干旱少雨,搞农业还得兴修水利。长期不断的水利建设投入,不但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用水压力,而且满足了农业灌溉的需求。仅2019年,新疆全年就完成水利投资270.3亿元,顺利开工建设玉龙喀什、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完成55项大型灌区、31项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改善灌溉面积1286万亩,同步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极大地提升了新疆农业灌溉水平。新疆平地多,适合农业机械化。新疆政府也在全疆配套发展机械化的政策,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截止到4月初,新疆已下发农机补贴10.34亿元。每台三行自走带打包的棉花收获机,去年补贴是30万元/台,今年增加至40万元/台;五行及以上的,补贴从去年的53万元/台增加至60万元/台。新闻报道虽说不能靠天吃饭,但防灾减害还是必要的,政府对农业保险配套也日臻完善。2019年,新疆农业保险承保各类作物面积6769.85万亩,同比增长23.74%;承保大小牲畜数量773.92万头(只),同比增长57.94%;提供农业生产风险保障996.88亿元,同比增长24.89%。第二,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前一阵子,新疆机械化采棉的图片视频刷了屏。追溯新疆农业的发展就会发现,新疆的农业发展,也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1955年自治区刚成立时,全疆仅有327台拖拉机。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新疆农业技术仍然很落后,耕种的主要劳力只有人和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的农田里,现在随处都可见到播种机、收割机、除草机等农业机械化装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3.5%。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只在地上可不行。新疆在最近几年,加大了无人机的引入力度,建设全方位的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护体系,加持植保技术,改变传统农业植保施药方式,受到农户追捧。新疆的现代农业科技,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无人飞机上天山此外,气象科学也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气象卫星越来越多,天气预报越来越及时,对灾害天气如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病虫害等,能做出短期预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当然,气象科学可不仅仅是天气预报,还有长期的物候监测,能为农业规划、作物合理布局提供依据。第三,整体环境的极大提升。一个关于新疆的冷知识是,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附近的托里县。从历史上看,新疆也的确是联通亚欧的必经之路,是古老“丝绸之路”的中间驿站。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良好推进,也让新疆重拾当年的要冲地位。“一带一路”中新疆的地域优势作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核心区,新疆已成为我国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工农业产品市场的前沿阵地。产自新疆的优质农产品,在中东、欧洲的高端市场上供不应求,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影响之下,新疆对外出口果蔬仍然达到4.41万吨。有人研究冷暖周期与历代兴亡的关系,发现每次气候变冷,就导致关外游牧民族生存困难,南下入关引起王朝更迭;而每逢暖周期,粮食产量增加,人民生活富足,则会带来一个强大的王朝。这也从历史的角度显示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现在,咱们也处于一个气候温暖的时期,而且天时地利人和具足。倘若气候的变化能持续,以新疆占全国1/6的面积计算,只要一成土地可以变为耕地,就能多出来2.5亿亩可耕地,产出足够养活2亿人。届时,新疆将成为中华又一大粮仓。正解局,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200万人次。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用地类型分为几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