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恒天财富上班怎么样最新兑付情况?


1个回答
关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7-26中植集团兑付情况亲,您好!中植集团兑付情况总体上比较稳定的哦。中植系列产品的兑付率达到了100%,没有发生兑付迟延或者兑付失败的情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投资人表示恒天天辉私募产品暴雷后,恒天财富于2021年7月给出了一份兑付方案。该方案显示,投资人以53折转让基金份额,分三次兑付。其中,首次兑付金额为原始投资成本的12%,在协议一年后、二年后和三年后分别兑付原始成本的10%、10%和21.04%。三年累计兑付原始投资本金的53%左右。因此,可以认为中植集团的兑付情况总体上比较稳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领了两年的分红,其实是自己投资的本金原本以为买的是风险极低的固定收益产品,没想到两年之后,变成了风险极高的股权投资产品,而且全部投资血本无归。消金界发现,12月19日,大量投资者聚集在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资管”)上海总部楼下,高喊“人保还钱”。(消金界现场拍摄)消金界了解到,214名合格投资者于2015年12月15日,通过恒天财富,购买了大成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成创新”)旗下的 “岁兰千里并购专项资产管理计划1-3号”产品(以下简称“岁兰资管产品”),总额7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无法兑付。中国人保总裁助理撒承德是大成创新的法定代表和董事长,人保资管是大成创新的股东。一位投资者告诉消金界,他们的诉求是,要求中国人保立即召开董事会和股东会,与代销机构一起解决产品的退出和兑付问题。股权投资变固收产品?2015年12月,包括王先生在内的214名投资人,通过恒天财富,购买了大成创新发行的“岁兰资管产品”,总额7亿元。在前期的宣传推介中,投资者被告知,大成创新有中国人保和大成基金强大的股东背景,募集的7亿元资金,将投向大成创新筛选和储备的优质企业。在基金推介会以及宣传资料中,大成创新表示,通过恒天财富募集的7亿资金是优先级资金,普通合伙人和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将出资3.31亿人民币作为劣后资金,为投资人的本金及分红提供33%的安全垫。而在投资人签订的资管合同中,分红基准一项列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至300万元的委托人,分红基准为每年8.3%,认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分红基准为每年8.8%。分红为投资企业之后产生的投资收益。投资人都认为,自己购买的是一款风险极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到了2017年7月,大成创新发布公告通知投资者,“岁兰资管产品”所投企业出现问题。214名投资者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购买的“岁兰资管产品”,根本就不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是一款风险极高的股权投资类产品。更令投资者感到气愤的是,两年内,他们领到的固定利率收益的分红,根本就不是投资企业之后产生的投资收益,而是该资管计划的资金预留款。也就是说,投资者领到的分红,就是当初他们投资的本金。(消金界现场拍摄)问题出现之后,恒天财富对投资者表示,他们也是被大成创新骗了,恒天的理财顾问去大成创新进行产品培训的时候,也被告知是固收类的产品。在宣传中,大成创新也要求恒天财富这样宣传。但是,当消金界向推销这款产品的恒天财富理财顾问求证,其是否被大成创新骗了时,该理财顾问一直不愿回答。而一位投资者告诉消金界,大成创新给他们的答复是:大成创新自己也被骗了。无法理解的估值与风控如果说领到的分红只是当初投资的本金,这点就足以让投资者感到气愤的话,那么接下来,当这些投资者看到三份投资企业的尽职调查报告之后,则是“火山爆发”。尽调报告显示,大成创新给出武汉赫天广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赫天”)16亿元的估值,4亿元现金购买武汉赫天25%的股权。投资天津嘉杰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嘉杰”)1.82亿元,占天津嘉杰35%的股份,给出的估值是3.38亿元。投资广州澳视互动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澳视”)2.2亿元现金,持股比例44%,投后估值为5亿元。现场一位投资者认为,稍微有点财务知识的人,就能够看出其中财务造假,估值虚高。(来源:投资人)“作为投资人,我们真的无法理解这样的投资行为。”另一位投资者对消金界说,通过报告,他了解到,当初大成创新投资这三家企业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有抵押物,却没有要求做抵押,只是签订了一纸业绩对赌协议。他认为,如果当初在风控上做好,有抵押物,他们现在的损失不会这么惨重。这位投资者表示,如果他们提前知道这是股权投资,如果投资的是正常企业因为市场原因出现亏损,他们也认了。面对现实情形,“我认为不是市场风险,我认为是道德风险,我们才是被骗的。”这位投资者说。不过,到底是风控把关不严还是出现客观经营问题导致受损,目前还无法证实。投资者反应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求证。高喊口号维权消金界调查了解到,大成创新是由大成基金和人保资管同出资成立的一家资管公司,人保资管出资48%,大成基金出资52%,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为中国人保的总裁助理撒承德。消金界问一位投资者,为何不去找大成基金而找人保资管。他表示,在他们与中国人保的接触中,中国人保对他们明确表示,当初派撒承德过去,就是为了监督和管理大成创新的。“现在出了问题,我们认为就应该找人保资管与中国人保。”这位投资人说。在现场,面对高喊口号的投资者,人保资管先是通知,可派5名投资者代表上去表达诉求,商议解决办法。但截至发稿,一位投资者对消金界表示:“没有回应,只是派来一位律师糊弄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消金界未能联系到人保资管及大成基金置评。了解更多关于此次事件的“内情”,请关注V消金界。}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编辑/菠菜的星空排版/星空下的小鱼最近投资理财这个行业很热闹。恒大财富暴雷风波还没过去,恒天财富又被曝出了基金踩雷,多只私募产品逾期未兑付,总金额超22亿。资料来源:用益观察恒大、恒天,看名字很像,但这俩公司性质完全不一样。在恒大的400亿未兑付产品面前,恒天的22亿似乎不值一提。不过如果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看,其实他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恒大财富是前篇,恒天财富是后传。在恒大的故事里,赚差价的财富公司,迟早会因为刚兑,走上庞氏骗局的不归路。而恒天的故事,则用事实证明,即便打破刚兑,投资乱象依然还在。一.刚性兑付,至死方休我们先来聊聊故事的前半段。如果不考虑在实操过程中的合规性问题,靠募资、放贷、赚差价存活的这些财富公司,商业模式其实还是说得通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公司不是已经暴雷,就是走在即将暴雷的路上?资本大鳄频繁跑路的戏码,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投资人的钱,被转移到了某些个人的口袋。所以这些暴雷的公司,成为众矢之的,确实是罪有应得。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绝不仅仅是某个人失德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都在失控。刚兑危机2015年前后,P2P行业爆发式增长。但由于这个平台公司,只拿钱不干活。赚了平台服务费,却没有为投资人把控风险,到最后,整个行业泛滥成灾。后来P2P转型到线下,业务模式变成了自己募资自己放贷,公司自然也就承担起了风控的责任。这种模式看似解决了P2P的问题,但却埋下了新的隐患。公司要放贷,首先得有钱,所以募资能力就成了决定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吸引投资人?重中之重,就是安全。因此只要公司还想继续干,就一定会努力保证投资人,本息100%兑付。但是,资产这端,公司放出去的贷款,必然不会全部收回。不够给投资人兑付咋办?很简单,下一轮募资进来的钱,优先拿去给上一轮的投资人差额补足,剩下的再拿去放贷。这就导致,放贷本金越来越少,循环往复,这个窟窿只能越来越大。按照表中假设条件,15轮后,募资进款就要全部拿去给上一轮投资人兑付 (比表为星空财富自制)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针对上述问题对症下药,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是说让公司把募集进来的钱,拿去投放,最后实际收回多少,就给投资人返回多少。新规的初衷是好的,但公司层面不可能贯彻执行。因为这个时候,公司已经做不到把募资进款拿去放贷了,都用来给以前的投资人兑付,可能还不够。所以现在,这些赚差价的中间商,根本没有办法健康开展业务。而他们唯一的诉求,也就只是维持繁荣的假象,不断吸引投资人入坑,让这个庞氏骗局持续转下去。流动性紧缩其实从监管层面来看,也都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可惜已经别无他法。但要说上层毫无作为,也不对。2018年6月,部分金交所收到监管口头通知,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募资;2019年10月,明确保理不得通过P2P、金交所、私募基金、资管机构募资;2020年8月,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改为4倍LPR。这几条看起来没啥联系,我给大家解读一下:首先从资金端来看,金交所、私募基金等渠道,以往一直是这些公司,最为便利的募资方式,而现在基本可以宣告此路不通。其次从资产端来看,放贷利率被限到4倍LPR,也就是15.4%以内,而之前是36%。这相当于公司利润被砍掉了一大半。要知道放高利贷,可是这些公司能死扛至今的重要原因。所以把这几项措施组合起来看,可以理解为告诉公司,别募资了,也别放贷了。约等于,别干了。这样的政策之下,必然会导致财富公司流动性紧缩,加速暴雷。而这,就是现在能重回正轨的唯一方式,及时止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清退。二.打破刚兑,依然乱象丛生故事的前半段,出现这种乱象的根源,是因为刚兑。但读到恒天财富描绘的故事后半段后,我突然发现,即便打破了刚兑,理财投资这个行业,依然乱象丛生。相较于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恒天模式确实更健康。抛开代销不谈,恒天自己的产品,主要是私募基金。依托于全品类的私募基金牌照,投资证券、股权、创投、其他各类产品。资料来源:企查查本次恒天被曝出踩雷的22亿产品,就是基金投向了有问题的股权。如果基金无法顺利退出,投资人自然也就不能顺利拿到回款。这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打破刚兑,投资人自担风险。虽然看起来,投资人利益没有得到保障,但这和炒股是一个道理,入市有风险,投资本就需谨慎。只是,在这看似合理的模式下,有个关键问题,投资人是不是真的知道资金去向?是不是真的认识到了风险?虚假宣传,固收获客当恒天财富产品踩雷后,投资人维权声音不断。不是输不起,而是觉得自己被骗了。因为恒天财富的产品销售套路,是把高风险产品,包装成低风险、甚至固定收益产品。所以投资人在把钱交给恒天之时,根本就没有充分的风险预期。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持谨慎的态度?很多人根本就不管资金投向了哪里,只是单纯的等着到期拿投资回报。图片来源:财经无忌投资人自担风险,但自己却没有做风控。这不是又回到了P2P那个年代吗?唯一的区别是,当年P2P是割全民韭菜,现在的私募基金,限制了合格投资人门槛,割的都是高净值韭菜罢了。交易结构,层层嵌套合格投资人,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有钱有投资经验。我们姑且假设,私募基金募资过程中,确实有严格筛选,投资人也确实有一定的自主风控能力(事实证明,人傻钱多者众),但在交易结构的层层嵌套之下,投资人又如何能看到资金的真实流向?以本次被曝踩雷的恒天嘉星系列基金产品为例。单看交易结构,资金最终会投向云计算、智能装备等前沿的行业,同时,上市公司天马股份(002122)做劣后。投资一旦发生亏损,会优先偿还嘉星。是不是看起来既安全又赚钱?但投资人可否知道,劣后资金根本就没到位,钱也不知真正投向了哪里,而作为管理人的恒天,其实与劣后方天马股份曾经实控人——徐茂栋,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徐茂栋,资深的资本玩家。当年空手套白狼,取得了上市公司天马股份的控制权。而后通过虚假交易,抵押借款等手段,将天马股份掏空。如今恒天嘉星还在向天马追缴劣后担保的欠款,但天马只剩一个空壳,拿什么还。而徐茂栋,最初能够控制天马股份,背后资金,近一半就是来自于恒天。资料来源:天马股份公告另外,本次曝出踩雷的另一个基金产品——嘉金系列,也是投向了徐茂栋的两家公司,助力其收购杭州联合银行。恒天财富和徐茂栋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屡次为其充当资金推手?而在恒天完整的资本版图中,又有多少徐茂栋这个角色?我不知道,投资人也不知道。对于投资人来讲,或许投资的产品踩雷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承担着风险,却不知道在为谁做嫁衣裳。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投资人的世界很简单,只是想拿投资回报。但在P2P时代,完全没有风控,产品频繁暴雷。线下转型后,公司主动风控,却因刚兑,与投资人回报脱节,导致陷入了庞氏骗局的死循环。现在这个行业只能收紧流动性,加速出清。只是,打破刚兑,让投资人回归于风险自担的市场环境,也仍未成熟。这一端,投资人自己承担着风险,但另一端,却没有风控的意识。即便有,在交易结构的层层嵌套之下,或许也是有心无力。投资人只是基于信任,把自己的身家交给了管理人。但却不知道,这个管理人,究竟是与投资人站在同一边,还是站在对立面。不过,跳出投资人身份,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这整个行业,一直都是处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亡羊补牢,也不算太晚。有钱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只能靠监管。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恒天财富上班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