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为什么p2p8月理财平台爆雷?

2018-08-08 20:13
来源:
老马价值观
导语:P2P公司跑路倒闭潮,敲响了社会信用的警钟。
财经评论员马尚田
01
时下,有个词频频出现,“爆雷”。这不是地雷战,而是P2P网贷机构密集出事。
近期,累计交易总额达百亿级的P2P平台密集爆雷,唐小僧、投融家、联璧金融、牛板金、投之家等应声倒下。
包括手机厂商小米也陷身其中,小米在其会员VIP任务系统和小米运动APP中推荐了P2P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相继爆雷,米粉纷纷维权,小米现在一脑门官司。
02
最新,杭州的招财猫因为流动性危机宣布良性清盘。这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国内累计设立P2P网贷平台6183家,其中停业及问题平台4347家,正常运营平台1836家,这意味着中国超过70%的P2P网贷机构已经消亡。
据零壹数据的《关键时刻:P2P网贷危机调研报告》显示,进入7月后,P2P行业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增加,问题平台数量持续攀升。
仅7月1日-20日,行业内至少有98家平台出现逾期、清盘和失联等问题,涉及待还本金至少439亿元。
从地域上来看,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和上海地区,四个地区出现的问题平台数量占了今年问题平台总数量的82%。
03
业内认为,自从2012年P2P平台开始大规模增长,其消亡的速率也同样快得惊人,这也验证了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的特质。
而这波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暴露,可以看作是行业洗牌的进一步提速,是市场进一步出清的过程。
老马以为,此次P2P平台集中“爆雷”,频频跑路、失联、挤兑甚至诈骗现象,不仅宣告了不良借贷信息中介的失败,也同时敲响了信用坍塌的警钟。
04
当P2P平台刚在国内兴起时,其业务初衷就是成为一个借贷信息中介,适用居间法律关系。
然而,从残酷的现实状况来看,大量的P2P平台变相发展,走入“歧途”,出现了自融、资金池、虚构借款等各种违规形式,有的成为事实上的“银行”,甚至涉嫌刑事犯罪。
这已经严重偏离了信息中介的本质,发展成为信用中介。一时间,成为恶意欺诈、非法集资的风险高发地。
05
P2P平台集中“爆雷”,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看,不外乎那么几条:
1.平台自身经营不规范,存在诸多违规行为;
2.国家监管层面逐渐正规,政策和法律监管越来越严。
但是,从深层次看,这和国内整体金融环境和信用环境有很深的关系,尤其是信用环境。
《老马价值观》要三问P2P爆雷事件:
第一问,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P2P平台?
经历了各种爆雷,P2P平台还有1800余家,英国、美国有多少呢?各70家左右。
往回一捯,就显出资金需求方的尴尬。中国金融机构,一共才1000多家,贷款也主要流向国企等大型企业。
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人长期贷款难,无奈之下才去求助P2P平台。大量的P2P平台的出现反映的是民间融资的艰难。
P2P爆雷事件第二问:为什么很少听说发达国家有P2P平台跑路倒闭潮?
刚才说到美国英国的P2P平台数量,本来就很少,也就很难出现倒闭潮。为什么少?因为当地人对P2P的需求少。
1.金融机构众多,可以满足各种借款需求。
2.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可选择的投资渠道有很多。
3.征信体系完备,行业正规化。
尤其是征信体系这一环,我要强调一下,成熟的征信体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完善的保护。
保证P2P网贷平台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仅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存在是必要的,普通人把钱存到P2P公司的时候,可以通过信用评级来分辨出自己钱去了哪里。
你的钱走向很透明,而且项目真实可靠,可以用统一信用分数来衡量。而不是像国内很多P2P公司那样,随便编个项目都能骗走一圈人的钱。
第三个问题就是,P2P公司跑路倒闭潮,敲响了社会信用的警钟。那么,未来,我们该信任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8-07-30 23:36
来源:
BUstyle
P2P爆雷潮并非首次出现。2016年那一波以中小型平台为主,跑路和倒闭比较多;今年这次雷潮里倒掉的很多是知名度高、交易额大的大平台,而且问题集中在提现困难上。这背后,经济承压、流动性收紧、合规压力、备案延期等成关键因素。
P
2P网贷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溃退。
在监管整治与宏观经济去杠杆的双层作用下,P2P平台迎来了又一次暴雷潮。贷之家的数据显示,在6月,停业及问题P2P平台的数量达到80家,而截至7月25日,当月的问题平台已经突破了100家。
相比此前几次行业的周期性阵痛,一些交易额与知名度都位列前茅的平台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倒下。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同样深陷其中。而对平台投资者来说,他们的财富与信心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01
P2P爆雷潮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谈及非法集资时称。伴随着这番话在社交媒体上的大范围传播,P2P行业也迎来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相比贯穿2016年上半年由监管部门引导的大规模清退潮,6月开始的新一轮危机正在为这个脆弱的行业施加史无前例的重击。
在毫无征兆的动荡中,一些上市系平台、甚至是正在筹备上市的平台也身处其中——在发布清盘公告的前一周,利民网刚刚高调宣布启动纳斯达克IPO计划。另一家平台投之家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正式立案调查的前一个月,也曾宣布了一笔4.09亿元的B轮融资。
P2P集体崩盘并非首次出现。在2015年底,以e租宝为代表的一系列风险事件出现后,监管部门在2016年开展了针对P2P行业的大规模整治行动,以限额、存管为代表的监管政策也在随后密集公布。之后,行业便迎来了一轮洗牌。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当年2月到8月间,问题平台的数量逐月递增,直到10月才逐渐稳定。
今年开始的新一轮危机则没有任何先兆——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在6月,停业及问题P2P平台的数量由5月的10家猛增至80家,行业风险随后愈演愈烈,截至7月25日,当月的问题平台已经突破了100家。
“2016年停业平台以中小型平台为主,跑路和倒闭的比较多。但今年这次雷潮里很多都是相对知名度比较高、交易额很大的大平台,而且问题集中在提现困难上。”一位P2P网贷行业从业者称。
爆雷潮下,监管部门则纷纷开始应对危机。7月1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了《加强业务合规性的风险提示函》,再次叫停“理财计划类”产品,并表示,对已不具备继续营运条件、拟退出市场的机构,协会督促其制定清退方案。随后,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相继发布了类似声明。
但恐慌情绪依然在飞速蔓延,主动宣布逾期、重组、清盘和退出的平台也开始大幅增加。一些头部公司不得不开始面对流动性压力。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网贷成交量总计为1289.77亿元,环比下降3.13%;与去年同期的2454.91亿元相比,同比减少了47.5%,几近腰斩。
02
流动性收紧与合规压力
“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收紧应该是这一轮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在金融去杠杆,M2增速开始放缓之后,P2P行业的贷款余额、新增投资人增速也在下滑。一些违规进行期限错配的平台,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出问题。”上述从业者称。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整个网贷行业从去年十月便开始下滑,同时,投资人群体的人均投资额从6万元滑落至4万元左右,这导致了P2P资金端的供血不足。而同一时间,行业的待偿余额则在进一步增加,两年间,这一指标从5400亿元翻了一倍增长至目前的1.3万亿元。
“这一轮资产端出问题的应该大部分是企业贷款,包括之前还没有消化完的大额融资,还有一些企业的过桥贷款,这部分企业应该是在去杠杆过程中最难受的。”上述从业者称。他表示,对于一些上市系平台来说,他们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是依靠旗下平台来自融,伴随金融业去杠杆,这些平台在动荡中最先倒下。
同时,监管收紧和网贷备案延期令P2P行业集体承压。在去年底发布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中,明确提出了整改验收及后续备案登记工作大限在2018年6月。但到今年6月,备案并没有如期而至。
“4月的时候,备案被延期,并且没有公布后续的时间表,使得市场预期监管会继续加码,平台在合规压力下不得不加速退出。”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总监于百程称。按照57号文原本规定,2018年4月会出现首批备案名单,但最终被推迟。
网贷备案延期到何时的不明朗也令P2P行业“坐立不安”。6月14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明确表示网贷备案年内无法完成。这对于众多P2P平台而言,是个重大打击。
而在整改期间,监管部门责令P2P平台不得扩大规模,并逐渐化解存量业务,这也给大多数P2P平台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大量的平台呼吁备案尽快落地,但其中大部分平台并未达到备案的合规要求。
“事实上很多平台在去年就应该清盘退出,但年底的备案通知让一些人改变了策略,他们的想法是竭尽全力撑到六月底,顺利拿到备案,之后无论是继续做业务还是把公司卖掉,都有退路。”该负责人称,(对备案时间的)误判最终演变成崩盘,“等真正发现备案完成不了的时候,内部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按照他的说法,去年现金贷的繁荣也给了不少P2P平台扭转局势的希望,但随后针对互联网小贷的强有力监管又制造了新的问题。
“从现在来看,去年年底应该是P2P平台清盘退出的最佳时机,当时大家手里都有钱,完全有能力控制住风险。”上述负责人说。一些平台开始“主动”清盘,以掩盖内部深重的危机。与之对应,另一些平台则拿出成本更高的营销措施,加速寻找接盘侠。
近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指出,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而据新京报报道,多位行业人士透露,监管方或将于7-8月间落实180余条的网贷备案验收细则。据接近监管方人士透露,具体细则为187条。但也有一些声音称,网贷备案在今年落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03
利好头部玩家
“从目前看,引发爆雷潮的因素还没有明显缓解。按目前态势任其发展,行业有硬着陆的趋势。”于百程表示。当下,整个行业的危机依然在以每天两家爆雷的速度持续蔓延,恐慌情绪也正影响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在美股上市的几家P2P平台近期股价都出现了下滑,其中,信而富今年的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60%。
海通证券在研报中称,P2P平台风险的爆发,很有可能只是信用风险升温中的一例。他们称,P2P的平均借款期限都很短,大多在1年以内,在信用收紧、经济承压的环境下,P2P网贷整体上更早地面临到期偿付的问题,因而也就率先出现了大面积的违约。
面对小微企业与农户的小型农商行已经出现了风险的前兆,海通证券在研报中称,尽管2017年以来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率波动不大,但农商行不良率持续走高;2018年一季度末已经抬高至3.26%。今年以来,多家农商行信用等级被下调、不良率飙升,甚至个别农商行不良率飙升至20%以上。
“照现在的情况看,现金贷是最优质的资产。”上述负责人称。尽管现金贷利率被去年年底的新规锁死,但较短的周期和庞大的市场需求让它成了当下最适合P2P的资产,“从我们的情况看,现在是缺资金,借款人的需求满足不了。”
尽管行业驶向了如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主流观点依然看好P2P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手握大量用户的头部平台来说。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称,P2P平台爆雷潮并不意味着P2P商业模式的终结。相反,未来P2P行业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随着行业合规程度的进一步提升,能够幸存的P2P平台将会是极少数。
但短时间内,无论是平台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都不可避免的为监管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困扰。此前的报道称,鉴于监管的高压,已经多次传出上市消息的陆金所IPO计划被迫搁浅。
根据央行在下一阶段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披露的数据,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以来,一共已有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网贷之家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18年6月,目前仍在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为1836家。但按照行业普遍预计,在政策与整治行动继续推进的情况下,只有10%的平台能够最终幸存。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8月理财平台爆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