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龙是百强房企吗中国在房地产市场的口碑如何?


兴衰皆在于此
作者:刘谋
编辑:郝科科 张帆
风品:董思敏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每每年报季,几家欢喜几家愁。投资者吃鸡还是吃面,在此一报。
那么,港股新兵港龙中国的首秀,该喜还是该忧呢?
01
高增背后
LAOCAI
3月21日晚,港龙中国发布2020年业绩公告: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合同销售金额约31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增长约20%。总销售面积约2,427,000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3%。合约销售的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12,906元。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41.7亿元,同比增加约111%。拥有人应占的利润同比增加约44%至约9.61亿元。毛利约15.2亿元,同比增加约80%,毛利率达36%。现金约68.0亿元,同比增加170%。
连串飘红数据,意味着董事会主席吕明,已初步实现了2020年中立下的flag。
彼时,还叫“吕永怀”的吕明豪言:“公司这五年的增速远超其他百强房企,未来三年的增长率仍会超其他百强房企的平均水平。”
放眼行业,便知这份高增答卷的稀缺性。
同为港股“新兵”的中小房企上坤地产,同期营收81.9亿元,同比增长约8.7%。
千亿梯队的正荣地产,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1%。
一线龙头碧桂园,总收入约4628.6亿元,同比下降约4.7%。
仅增速而言,港龙中国已是业内“独一档”,远高于头部、腰部及同级竞品。
2020 年 11 月,其被纳入 MSCI 明晟中国全股票小型股指数,资本认可度无需赘言。
玩味的是,年报披露后,相比高亮业绩,港龙中国股价走势并不算亮眼。
3月22日,港龙中国股价下跌1.99%,收于4.43港元,表现不愠不火。截止4月8日收盘,股价4.8元,虽当日涨幅超4%,但相比3月1日的6.06港元,仍有不少差距。
何以至此呢?
观望或也有逻辑。企业如何奔跑,也跑不过时代车轮。
2020年,对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调控大年”。
“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三红突袭资金面趋紧,结合疫情影响,地产业两极分化之态愈发严重。强力洗牌、硬核比拼中,对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房企形成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上市潮”开启,中小房企纷纷把目光瞄准港股市场,其中就包括了港龙中国。
2020年7月15日,港龙中国挂牌上市,虽当天遭遇股价破发,但成功登录,增加了新融资渠道,亦不失新的开始。
一个多月后,引发行业巨震的融资“三条红线”公布。
“即房企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要求。触线者被划“红、橙、黄、绿”四档,对其后续融资进行0%-15%的增长要求。
从融资端卡住了房企“激进”的命门,影响之大无需赘言,尤其是中小房企,向上快速规模进阶、化身成长黑马的通道被大大收缩。
中国指数研究院上海研究总监方颃表示,“三道红线”将使房企梯队阶层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大房企市场占有率只会继续增大,中小房企跨越阶层向上爬升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小房企尤其是未上市的,融资渠道较单一,资金实力较弱,同时手上资产规模较小或优质资产较少,很难像大企业通过剥离出售资产来改善资金状况,“三道红线”背景下抗风险能力更差。
已经“进场”的港龙中国,也没躺赢可能,形势同样严峻。唯有快速奔跑,尽快做大做强才能赢得发展乃至生存机会。
这也是吕明上述增速豪言的逻辑所在,显然,港龙中国正力求打破这个固化束缚,尽快完成进阶。
只是,万事万物都有运行规律。比如经济学里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即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自由波动。
地产行业,同样也有不可能三角论,即低负债、大规模、强现金流。回望过去,迷恋高周转、激进扩张的房企,没有一家能同时做到三点。
多数房企的迅猛发展,还是依靠高负债、大规模、弱现金流的粗放打法。
而“三条红线”新规的强烈信号,却重塑了行业生态,直接撬动了不可能三角的逻辑:在低负债、强现金流的情况下,房企势必要放缓规模扩张脚步,才能保持合规稳优。
聚焦港龙中国,矛盾或恰恰在于此。资本求快求大、调控求稳求优。
对投资者来说,高成长、大回报是评判股票优劣的重要标准。一旦选择降速,必然会影响资本信心。可若选择提速,又无法与调控“共舞”。
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不仅横亘港龙中国面前,也是全行业需思考的命题。
02
负债大增200亿
LAOCAI
从上述年报看,其似乎更倾向于前者。发展速度之外,发展质量几何值得深思。
对应营收大增,港龙中国的负债也水涨船高。
财报显示,2020年12月31日,港龙中国的净负债比率41%,相比于2019年12月31日的21%增加了20%。
对此,港龙中国表示,主要由于2020年12月31日,总借款余额增加以为集团扩张提供融资。
2020年末,港龙中国负债总额约417.6亿元,上一年度为212.4亿元,同比增加近1倍。
受此影响,港龙中国踩中一条红线。
对此,港龙中国副总裁张鸿光表示:我们整体资金安全,整体流动性非常强,由于公司主要销售住宅,因此其策略是去化,故不用担心三道红线问题。
正如张鸿光所言,去化是解决三红的关键。
上海高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华认为:“房地产背后是金融,金融‘三道红线’动了房地产奶酪,房企捂盘前提是持续的融资能力。‘三道红线’压力下,地产商只能向市场回收资金”。
考量在于,港龙中国的去化水平很高,但盈利水平过低。2020年,毛利率约36%,较2019年同期的43%下跌6个百分点。港龙中国称,是年内交付的土地成本较高所致。
所言不虚,自上市后,港龙中国土地市场的活跃度再次提升。
2020年8月17日,港龙中国拿下金华义乌一宗商住用地,溢价率31.71%,板块楼面价首度破万,达到10673元/平方米。
2020年8月24日,港龙中国以93%的溢价率拍下江苏盐城东进路南、开放大道东侧地块,楼面价10740元/平方米。据悉,这是盐城首宗破万地块。
2020年9月24日,成都双流区东升街道一宗宅地入市竞拍,经竞拍由港龙地产竞得宗地,成交楼面地价11620元/平方米。成交总计约5.87亿元,溢价率22.29%。
2020年10月20日,港龙中国以溢价率77.14%竞得江苏省南通市如皋R2020097地块,起始价6300元/平方米,最终成交单价11160元/平方米,刷新如皋城北板块的单价纪录。
2020年11月11日,港龙中国以38.3亿拿下广州增城地块,成交楼板价为6499元/㎡,建筑面积58.9万㎡。
值得胡注意的是,该地块需无偿建设不少公共配置,包括且不限于48班小学(应配套不少于3000㎡的地下室,无偿移交教育部门)、18班幼儿园、一个建面2000㎡的肉菜市场以及公安警务用房、物流配送站等公共设施。同时还要建设占地面积1000㎡的居民健身场地,开发成本恐不低。
频频溢价拿地,彰显港龙发展决心信心。资本新兵也需成长故事,提振市场预期,这本无可厚非。然在三条红线的大背景下,此举是否逆势而为,则值商榷。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现金流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新增的21个项目中,港龙中国仅在宜兴、芜湖、淮安3个项目上占有100%权益,在8个项目的权益占比低于50%。
换言之,销售额增长,更多依赖联合开发。
尽管如港龙中国副总裁张鸿光所言,通过合作,不仅可以互相利用对方的人脉资源、降低我们的融资成本,而且可以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但合作开发会进一步压缩房企盈利空间,也是不争事实。
另一方面,合作开发本身,由于涉及两家或多家独立企业,是否会因理念、文化、管理、团队人员等方面的差异,影响项目稳定性,甚至导致乱象发生,也存考量。
担忧并不苛求。
2021年初,江苏南通民生投诉服务平台“江海通报”称,有网友爆料港龙中国旗下南通港轩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港轩”)位于如皋的时光映花园项目涉嫌违法无证施工。
公开信息显示,南通港轩是由江苏港龙华扬置业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由港龙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其全资控股的港龙(中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9%、51%,港龙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疑似实控人和最终受益人。
此次涉及地块,正是前文港龙中国2020年10月20日拿到的江苏省南通市如皋R2020097。
“江海通报”指出,有媒体在接到网友爆料后致电联系了如皋市行政审批局,该局工作人员查询后回复称:如皋城北R2020097地块的时光映花园项目目前并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03
中小房企的生存命题
LAOCAI
急迫之心,也是中小房企们的集体缩影。
上坤地产在2021年一季度仍在激进布局,截止至3月30日新增14个项目。
大唐控股截至2020年末,有息负债总额暴增32.73%至1031.41万元。
领地控股截至2020年末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约13.64亿元,融资成本3.06亿元,同比增加33%。
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表示:“高速扩张是把双刃剑,也是许多房企当下无法逾越的矛盾。就大型房企来说,许多企业至今都无法做到规模和效益间的平衡,所以对于中小房企来说,矛盾更加显著。中小房企不选择扩张,很有可能就会面临被收购的境地,因此能扩张的话,肯定是选择硬着头皮上的。”
行业分析师李晨认为,伴随房地产白银时代到来,行业已逐渐进入寡头阶段。大企占据更多土地和廉价资金,中小房企只能靠上市、高负债获得规模进阶机会。
然欲速则不达、大不代表强、速度不代表质量。一味盲目扩张,黑马也可能变成雷马,风险性更高。这从泰禾、华夏幸福等企业境遇中可见端倪。港龙中国的负债高增,也是一个信号。
一句房住不炒,早已明确了突围秘诀。房企下半场,从高速度到高质转化,是格局新分水岭。小企进阶亦或大企坠落,兴衰皆在于此。
2020年,港龙中国已交出一份高速答卷;2021年,能否有一份高质答卷,考验吕明的矛盾化解、取舍大智慧。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 / 地产频道出品 / 节点财经负债51.76亿元的港龙地产正急于上市“保命”。距首份招股书刚失效不过半个月,港龙(中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龙地产)就迫不及待二度向港交所递交新版招股书,丝毫不掩饰对上市的渴望。只不过这家典型的三四线房企,规模小且负债较高,在融资收紧、大环境难测下,能否抓住上市这根“救命稻草”?/ 01 /房价不足8千元/㎡或陷入“以价换量”黑洞成立于2007年的港龙地产是一家港资房企,不过公司业务集中于内地长三角地区,项目大多位于常州、盐城、绍兴等三四线城市。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港龙地产预售所得款项分别约为17.62亿元、27.98亿元以及46.36亿元。图片来源:招股书从预售所得款项看,港龙地产预售款项规模不足50亿元,属于典型的小型房企、小“盘子”。据港龙地产新版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公司物业开发及销售收益分别约为4.34亿元、16.60亿元以及19.7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0.33亿元、3.32亿元以及4.7亿元。从上述数字明显看出,港龙地产业绩自2018年后“开挂”般增长,其中2018年收益同比增长约283%,净利润同比增长911.1%。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2018年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多个住宅物业交付,期内已交付总建筑面积增加至22.76万平方米,同比2017年增加193.8%。同时,港龙地产项目平均售价从2017年的每平方米5603元,增加至2018年每平方米7292元,大大提升了公司利润空间。图片来源:招股书而上述业绩期公司平均土地使用权成本(地价)分别为1035元、1037元、1251元,变动不大,在房子售价上涨前提下,公司毛利率也从2017年18.1%升至2019年42%。图片来源:招股书虽然公司平均售价有所提升,但仍要看到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水平。在棚改退潮下,三四线城市房价很难再涨。从增速看,2018年公司平均售价同比增长30%,2019年平均售价7894元同比仅增长8%,公司平均售价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三年调控让房地产行业疲态已现,加之今年疫情冲击,打破房价上涨预期。如果未来公司平均售价增速进一步下降,或让公司陷入以价换量的增长黑洞,造成收益波动。/ 02 /借款总额达51.76亿元负债率287%港龙地产坚持上市背后,是其日益枯竭的现金流。招股书显示,港龙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录得净流出,分别约为-6.26亿元、-67.56亿元,2019年比2018年流出额度增加10倍之多。自身“造血”不足,港龙地产只得通过银行及其他机构借款,其他融资安排(包括信托融资)、控股股东及非控股权益收取的垫款加速融资。2017-2019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98.8%、122.1%、172.6%。而截至2020年3月31日,港龙地产的资产负债比率飙升至287.0%。需要注意的是,港龙地产借贷利率同样相对较高。2019年公司的银行借款利率为7.7%,其他借款利率为10.8%,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8.8%%。而在信托借款方面,年利率则高达12%-15%。图片来源:招股书除此之外,控股股东及非控股股东权益的垫资也是港龙地产重要的融资渠道。不过该项利息远高于银行借款利息。据港龙地产披露显示, 2019年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为46.83亿元,其中45.2亿元年息达15%,还有609.9万元年息高达20%。图片来源:招股书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3.17亿元、8.56亿元、28.53亿元。到了2020年一季度末,港龙地产借款总额就飙升至于51.76亿元。图片来源:招股书2019年末港龙地产约10.52亿元的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一年内到期的11.44亿元债务,现金短债比约0.92,港龙地产背负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不过资金的限制并没有阻止公司扩张土储。相反在上市前夜,港龙地产还在加码拿地。/ 03 /上市前夜冲刺拿地全国化拓展成挑战为冲刺港股上市,港龙地产也是拼了。近两年,港龙地产动作频频。2018年、2019年公司曾一口气收购16幅地块。2020年4月,公司还在安徽芜湖以1.2亿元代价竞得一幅土地使用权。实际上,这是公司上市前加速“补仓”储备“弹药”。旧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港龙地产土地储备为471.54万平方米。新版招股书则显示,截至估值日,公司总土地储备已经达到544.44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港龙地产也做了和新城控股等房企一样的选择,2019年10月公司将总部迁入上海。据不完全统计,为上市,近年至少有20家房企选择在上海建立新总部。仅2019年就有弘阳集团、蓝光(第二总部)、祥生、三盛、奥山、港龙、锦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仿佛在上海这个制高点,房企们离上市会更近一些。有业内人士分析,上海战略地位可以让房企对接人才、金融等多方资源,实现从区域性公司到全国性房企的“蜕变”。尽管做了各种准备,但从现有管理架构、业务区域看,港龙地产在公司治理、业务开拓方面仍面临挑战。在管理架构上,公司是一个家族色彩浓烈的企业。2007年8月,来自香港的吕永怀、吕永南、吕永茂、吕文伟、吕志聪及吕进亮组成的“吕氏家族”在常州创办港龙地产。如今,吕永怀及其子吕文伟、吕永南及子吕志聪、吕永茂及其子吕进亮分别通过华兴、华联、华隆三家公司持有港龙地产42%、32%、25%的股份。其中,吕永茂、吕永南、吕永怀三人关系为亲兄弟。家族控股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小富即安”,丧失全国化拓展勇气。虽然港龙地产一直想撕掉区域房产的标签,并在2018年将业务扩展至上海、河南、贵州,但从招股书来看,其上海项目位于崇明岛,价值远不及上海市里;公司在河南、贵州也只是各拿一个项目;加上新地区拓展需要大量资金及管理资源,而眼下公司在手资并不允许,可见港龙地产未来外拓业务仍任重道远。图片来源:招股书/ 04 /业务过度依赖长三角楼市调控是最大风险创办之初,港龙地产就顺利在常州取得两幅土地使用权,并于2008年推出第一个住宅项目“港龙华庭”,以及第一个商业项目港龙尚层,打响了品牌名气。在常州房地市场站稳脚跟后,港龙地产开始布局整个长三角地区。招股书显示,截至估值日,公司总土地储备分布在江苏、浙江、河南、贵州、上海五个省市,其中江苏和浙江分别占72%和21%。业务多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自然有其优势:该地区的城市往往产业成熟、人口密集,房地产销售行情一直领先全国。然而,招股书显示,港龙地产的64个项目中,有62个集中位于长三角地区,占总土地储备逾93%,这无疑让公司业务集中风险陡增。同时,公司收益几乎都来自江苏省4座城市的9个项目,这意味着公司有55个项目仍需要持续投入。不唯如此,“房住不炒”基调下,“限购、限售”成为调控常态。尤其是在房价过热的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也都严防死守,生怕再因高房价被点名。这都无形中增加了港龙地产潜在的整体调控风险。正是基于自身资金运营和未来发展扩张需求,港龙地产加速冲刺上市。/ 05 /竞争加剧港龙地产背水一战即使二次递表,港龙地产赶的这个节点也非常不好。如今,港交所门外已经挤满了想要赴港上市的“难兄难弟”:和港龙地产一样,海伦堡、奥山控股、万创国际等中小房企也大都是二次递表。中小房企扎堆上市背后,折射的是行业变局。房地产调控下,房地产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源向头部房企倾斜,这对中小房企冲击不可谓不大。此外,2020年新冠疫情也让房地产销售与融资情况严重恶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4月,商品房销售额逾3万亿元,同比下降18.6%。与此同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普也表示,疫情短期或将明显冲击房企资金链,中期则对房企推盘节奏和行业融资环境产生扰动。融资难、销售下行,中小房企甚至没钱拿地储备房企“命根子”。港龙地产也在招股书中坦承,未来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为未来的土地收购与房地产开发提供资金。由此,“上市”成为港龙地产这类小房企最后的救命稻草。不过相较于2018年上市5家房企,2019年上市6家房企,今年房企上市显然更为困难。有专业人士表示,近年上市的房企大多破发,港股房地产板块估值整体不高,也是造成上市难的重要原因。例如2019年,德信中国、新力控股在上市首日就遭遇股票破发,同时银城国际等还出现首次公开认购不足的情况。背后深层次原因则与港龙地产们的高负债有关。例如2019年上市的中梁地产,其上市前的净资产负债率2016年为1790%、2017年为339.5%。此类高负债小房企扎堆上市“保命”,估计港交所也需要重新评估一下。大环境变了,港龙地产能否搭上上市末班车,将依然是未知数。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版权归“节点财经”所有,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cuidabao0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龙是百强房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