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是否可以用于出租的房产计入什么科目直接投入费用?

资本性支出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在使用收益法对一些固定资产较多、更新周期较短的企业进行评估时,折旧与资本性支出的预测对评估结论往往影响较大。而永续期内的折旧与资本性支出的预测在实务操作中存在多种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出的结果往往有所差异,笔者希望通过对比目前常用的几种预测模式,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且结果更为合理的折旧与资本性支出的预测模式。
二、资本性支出、折旧以及资产更新周期的一般情况
企业的资本性支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而购置新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可称之为追加支出;另一种是为了维系现有生产规模、生产条件,将已经达到经济寿命年限的资产进行更换而发生的支出,可称之为更新支出。在进行资本性支出预测时,通常按上述两种形式进行预测。
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作为一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收益法中通常应参照企业实际执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预测,并应区分存量资产、更新支出以及追加投资三种情况分别预测。
按照经济寿命年限的经济理论,当某一资产达到经济寿命年限时,继续使用的经济效益会小于将其进行更新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继续使用将不再经济。基于这种理论,在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在某项资产经济寿命年限结束时,对其进行更新。但由于实务操作中,资产的折旧年限通常与资产的经济寿命年限存在差异,资产的更新可能发生在明确的预测期内,也可能发生在永续期,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三、目前在实务操作中主要采用的几种预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一:根据历史平均年折旧额占资产原值的比例测算综合折旧率,按上年固定资产原值某一比例分年预测资本性支出,按资产原值与当年资本性支出之和乘以综合折旧率作为当年的折旧额。永续期资本性支出按明确预测期末资产原值的某一比例计算。这种方法计算较为简便,容易操作。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预测期内折旧计算不够准确,对资产在预测期内存在的停提折旧的情况考虑不够全面。
2. 资本性支出按比例计算,没有区分资本性支出的性质,容易把更新支出与追加支出相混淆,无法全面考虑资本性支出对企业收益规模的影响。同时企业资本性支出水平的年均差异较大,很难得出一个合理的比例用以计算平均的资本性支出。
3. 没有考虑企业存量资产达到经济寿命年限后更新支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方法二:根据被评估单位提供的更新、扩建计划分别计算预测期内更新性支出与追加支出,并逐项计算各项资产在预测期内产生的折旧,折旧提足后,不再计算该项资产的折旧。永续期折旧与资本性支出相同,且等于明确预测期最后一年折旧额。这种方法较前一种方法相比,明确了资本性支出的性质,考虑了预测期内逾龄资产停提折旧对预测期内现金流量的影响,在方法上有所改进。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预测期内更新支出系企业提供,可能存在与成本法中考虑的经济寿命年限不一致的情况,与成本法中通过经济寿命年限计算出的成新率以及评估值相矛盾。
2. 由于永续期内的折旧与资本性支出是一种年金化的表现形式,意味着永续期内每年都按预测的这个金额进行折旧和支出。方法二中永续期内的折旧与明确预测期最后一年折旧额相同,仅仅在资产的折旧年限与经济寿命年限相同、且资产更新金额与原始购置金额相同的情况下成立,而这种情况往往只是个例,大部分资产的折旧年限与经济寿命年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这样预测永续期的折旧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
3. 方法二中永续期资本性支出与折旧相同,是基于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通过折旧回收的理论,但由于存在时间价值,在计算成等效年金时,这两个数字往往有较大差异。例如:某项资产账面原值100万元,在明确预测期末需要进行更新,更新金额与账面原值相同,更新周期即经济寿命年限与折旧年限相同,均为5年,不考虑残值因素,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则永续期内年折旧额为100/5=20万元。而更新支出为5年一次,需要进行年金化处理,假设折现率为10%,则年更新支出A=100/(P/A,10%,5)=100×10%/[1-(1+10%)]-5=26.38万元,显然与永续期内折旧不同。因此永续期内的折旧与资本性支出需要通过等效年金换算,不能简单认为永续期内折旧与资本性支出相同。
方法三:明确预测期内折旧与资本性支出的预测与方法二相同,逐项预测资产折旧及资本性支出。在预测永续期内折旧与资本性支出时,将企业资产按房产、设备、土地等分为几个类别,把多项资产汇总模拟成简单的几项资产,分别计算其平均的经济寿命年限、平均折旧年限以及预测期末至首次更新时点的平均年限,再将永续期的折旧及资本性支出按其分布规律折算成等效年金。这种方法在解决永续期折旧及资本性支出的问题上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但在计算平均经济寿命年限、平均折旧年限等参数的过程中,需要先对资产合理分类并进行加权平均。如果同一类资产的折旧年限或经济寿命年限跨度较大的时候,会产生较大误差。如果按照折旧年限或经济寿命年限进行分类,往往会加大计算难度。
四、不同方法下折旧及资本性支出预测对比的案例分析
案例:某企业拥有的设备A,账面原值120万元,评估原值150万,折旧年限10年,经济寿命12年,截至评估基准日已使用2年。设备B,账面原值100万元,评估原值80万元,折旧年限与经济寿命年限相同,均为10年,截至评估基准日已使用3年。设备C,账面原值200万元,评估原值250万元,折旧年限与经济寿命年限相同,均为8年,已使用5年。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残值率均为0,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评估师给出的明确预测期为5年,折现率为10%,现金流期末流入,企业提供的预测期内年末追加投资为年初固定资产原值的5%,新增资产折旧年限与经济寿命年限均为10年。假设资产在每次更新时,更新金额为基准日评估原值,永续期内不再进行追加投资。
方法一:按照案例给出的数据,评估基准日资产账面原值=原值A+原值B+原值C=120+100+200=420万元。年折旧额=120/10+100/10+200/8=47万元,综合折旧率=47/420=11.19%。本年折旧=当年期初原值×综合折旧率。
方法二:按照方法二计算,设备C在第3年末折旧到期,从第四年开始不再计算折旧。永续期折旧、资本性支出与第5年相同。
方法三:预测期内折旧及资本性支出与方法二相同,在永续期内将A、B、C及新增资产汇总为一项资产M,资产M在第5年末表现的经济特征。
其中账面净值与评估净值均为资产模拟使用至第5年末,根据使用年限与折旧年限、寿命年限模拟计算得出。
平均折旧年限=(120×10+10010+200×8+116.04×10)/(120+100+200+116.04)=9.25年,即按照资产账面原值对资产折旧年限进行加权平均得出。
同理,根据评估原值对平均经济寿命年限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资产M的平均寿命年限为9.66年。
账面综合成新率=账面净值÷账面原值×100%=27.89%
评估综合成新率=评估净值÷评估原值×100%=28.93%
剩余折旧年限=平均折旧年限×账面综合成新率=2.59年资本性支出范文第2篇
本文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实践,分析现阶段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强资本预算管理的对策,目的在于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资本性支出与企业当期经营业绩关联度低,普遍得不到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企业中期发展规划中资产增配目标不清晰。企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是生产经营和税利规划指标,规划中有关企业中期固定资产增配目标不清晰,缺失组织实施的配套措施,规划与年度投资计划和资本性支出预算衔接不紧密,预算编制的目标性不强准确性不高。投资计划是资本预算的基础前提。企业年度投资计划一般自上而下按照一定范围和权限实行层层审批制,年度项目计划的审批下达时间滞后于预算编制时间,导致审批下达的投资计划失去对下属企业编制资本性支出预算的指导意义。自下而上编报的资本性支出预算,尤其是需要审批的项目预算,在未批复下达的前提下只能是一个大致的估计数字,未经内审部门审核认定,经常会出现“有计划无预算或有预算无计划”的现象。
2.预算项目审批和过程控制不严格。多数列入年度预算的企业自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基础资料不完备,预算编制项目不具体,预算金额弹性大、准确性差,存在“年初留预算,临时分项目”的现象。预算批复后不分解、不细化,执行情况不分析、不考核,难以维护预算的严肃l生,导致资本性支出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执行、控制、考核等基础性工作成了全面预算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3.现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滞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庞大的资本性支出,迫切需要企业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规范各类项目建设的监管。现阶段,多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借助于Excel工具,进行预算的编制、汇总、分析。在资本性支出预算的实际执行控制过程中,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信息不能即时自动生成,只能由预算管理人员事后花费很大精力手工进行加工统计,导致预算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差、利用率也低,无法实现对投资项目预算实时控制的目的,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在一定程度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因此,企业现行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于现行组织结构和经营规模不相匹配,也与企业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4.投资项目监管力量不足,项目预算的基础性工作不细不实。各行业每年拟建、新建、续建项目和正常维修项目数量多,涉及资金额度大,有企业公司的自立项目,也有需要层层审批项目,项目实施前可行性调查论证、审批立项、概算、申报等基础准备工作任务繁重,组织实施过程中从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预算控制到资金支付、竣工验收、资料归档等环节都要实施全程监管,企业建设项目多由临时成立机构组织实施,人员少而且不稳定,项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竣工移交后遗留问题较多。信息化建设项目多由具体应用部门自行组织实施,缺乏行业统一规范管理标准。此种项目投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应企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规范要求。
5.考核机制不健全,预算执行力缺乏基本保障。目前多数缺失统一的预算考核管理办法。现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备,只将经济运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能力业绩考核纳入企业的年度考核指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考核指标局限于实际业绩与标杆指标、行业平均水平、历史指标对比考核。各类预算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项目监管情况成为现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真空带”。企业预算执行情况通报替代了预算的考核评价,从而导致了预算执行力失去考核的重要保障,基本流于形式。
二、如何做好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笔者有如下建议:
1.理顺项目规划计划和预算工作机制,提高预算编制工作质量。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组成了企业内部管理监督体系的一个完整闭环。通过逐步完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层层做好企业发展规划、项目计划和预算管理三者之间的对接工作。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定期分析行业内外政策和发展环境,准确判断和把握行业发展大趋势,谋划好企业中期规划并细化和量化规划中有关资产增配的具体目标,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并组织实施。把资产配置目标逐年转化为项目投资计划,每一年度中期筹划来年拟建项目,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考察调研、市场调查等前期基础准备工作。需要审批立项的项目,自下而上层层申报下一年度投资计划,母公司在职权范围内履行相关决策程序,并在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开始前完成项目计划的审批和下达工作,以此作为行业各企业下一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的指导性文件。企业的自立项目,以内部投资委员会分项目的决策资料作为下一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编制的基础依据。子公司在申报项目审批后,进行项目概算,以内审部门审核认定的金额作为其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编制的基础,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
2.理顺投资项目的监管机制,加强项目日常监管。结合企业内部现行管理体制要求,逐步理顺投资项目的监管机制,明确专门监管部门,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监督职责,专门负责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做好各类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查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子公司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作,制定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开展投资项目的贯标、对标、评价与考核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项目监管职责划分不清晰、预算考评责任落不实的问题。
3.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优化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在企业内建立以预算编制、审批、汇总、控制、调整、执行、分析、考核等业务为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使预算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通过运用科学的预算管理工具,对资本性支出等重要事项实施全过程监控,以合同监管为重点,即时分项目监控合同的付款时间、金额、付款要求以及实际付款方式、金额、付款事由等,监控是否按合同付款以及未按合同付款的原因等,保障企业资源配置始终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4.加强过程控制。企业列入当年预算的资本性支出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逐项目进行编号,做到“一项一号”,预算方案逐项目履行公开程序。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加强招投标、合同管理、资质管理、资金支付、评估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监察部门严格把好招投标与采购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关口,全程监督开标和评标以及合同的拟定、谈判、修改、确认等;法规部门对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内审部门对合同价格确认过程进行监督;财务部门对项目的付款环节进行监督,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控制,在企业月度财务快报中增设资本性支出指标栏目,逐月检查分析报告。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增设预算数栏目,增设资本性支出情况季度财务报表,逐项目列示当年预算的投资项目执行控制情况。统一行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与年度预算报表设置的口径,增设年度资本性支出情况报表,对资本性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认定并出具审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考核提供有力的支持。
5.建立于企业组织结构相适应的资本性支出预算考核体系。完善企业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逐步调整现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历史信息、预算信息、标杆指标、绩效考核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把资本性支出预算的组织、编制、执行、控制、调整、分析等情况以及跨期竣工验收的项目评价,全面纳入企业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衡量一个班子、一个企业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用制度来保证预算能够“落地生根”,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阶段加强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应重点理顺企业规划计划预算工作机制和投资项目监管机制,完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工具和手段,加强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充分发挥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规划未来、分配资源、有效控制、评价考核等作用,分解、细化、量化、落实企业发展战略任务,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本性支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安全生产费;会计核算;资本性支出
一、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费资本性支出核算演变过程
1、在2004年5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的财建〔2004〕119号文件,要求煤矿从产煤实际投入成本中提取一部分用于煤炭生产安全的费用,作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按照规定费用性支出直接冲减安全费余额,形成资产的,在转资时一次性提足折旧。企业固定资产有两个判断标准:(1)是指为了生产经营而持有的,预计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房屋及建筑物、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等。(2)是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但单位价值在2000(不含2000元)元以上,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列为固定资产。不符合上述两条标准的物品,为低值晚耗品。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便可确认为固定资产。如:购买灭火器,消防设备,劳动用品等都有它的使用期和价值所在。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全额计提折旧,同时冲减安全费余额。
形成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举例:
(1)动用安全储备购置安全设备等固定资产 ,价值120 000元。借: 固定资产 120 000,贷:银行存款120 000。(2)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长期应付款,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借:长期应付款 120 000,贷:累计折旧 120 000。
2、2008年11月,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又对安全生产费的处理做出了的规定,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不再从成本中列支,而是做为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同时进行利润分配,而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计提计入费用。
形成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举例:
(1)动用安全储备购置安全设备等固定资产,价值120 000元。借:固定资产120 000,贷:银行存款120 000。(2)同时,按照安全生产费用实际使用的金额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结转,结转金额以“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余额冲减至零为限。借:盈余公积-专项储备120 000,贷:利润分配-提取专项储备120 000。(3)每月计提折旧(假设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1 000,贷:累计折旧1 000。
3、2009年6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则对安全生产费会计处理做出了最新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专项储备”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形成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举例:
动用安全储备购置安全设备等固定资产,价款120 000元,进项税额20 400元。(2009年开始进项税可以抵扣)。借:在建工程1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 400,贷:银行存款140 400。(2)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 120 000,贷:在建工程 120 000。(3)根据固定资产成本冲减原则作为储备资金备用,并确定相同金额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借:专项储备 120 000,贷:累计折旧 120 000。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只有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合理的支出才能准予税前扣除。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提取的安全生产费虽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合理,但并未实际发生支出。企业在处理税务事项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将本年度提取的安全生产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对于费用性支出,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对于资本性支出,要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各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分年度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费资本性支出核算分析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安全生产费资本性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核算经过了一个变化过程:
1、2004年旧规定中形成固定资产时,折旧费用一次冲减“长期应付款”,导致企业资产被严重低估,不符合配比原则,形成了账外实物尚存,账面净值为0,账实不符。
2、2008年新准则要求形成固定资产时,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结转,按固定资产正常核算方式,每月计提折旧,记入成本当期费用。
3、2009年6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则对安全生产费会计处理做出了最新的规定,,新规定中在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形成固定资产时冲减专项储备,一次性全额计提折旧,在资产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首先是导致企业资产被严重低估,不符合配比原则,形成了账外实物尚存,账面净值为0,造成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其次是不利于资产实物管理,增加了资产风险。再次是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在税法规定的折旧期限内每年进行纳税调整。最后是资产类科目“累计折旧”与权益类科目“专项储备”波动过大,导致报表不能反映企业实际状况。
三、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费资本性支出核算的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资本性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分期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因此固定资产价值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分期计提折旧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账实相符;符合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理论;与税法理论及要求保持一致,减少纳税调增业务;还可避免报表数据波动过大。改进后形成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举例:按固定资产正常核算方式,每月计提折旧(假设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 1 000,贷:累计折旧1 000,借:专项储备 1 000,贷:累计折旧 1 000。
【参考文献】
[1] 张维宾,郑先弘,安全生产费的会计规范新旧转换及其协调,会计之友,2009.19.
[2] 李伟毅,准则解释3号下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齐鲁珠坛,2009.4.资本性支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资本性支出 管理水平
2006年以来,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迅速漫延,许多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企业的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危害性由此可见。作为微观经济实体的企业,如何能够预防风险,并且在风险发生后,如何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是每个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从公司的资本性支出管理中的角度探讨风险控制问题。
一、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是预期的目标和实际的差距。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企业风险管理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目前一般应用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是由美国(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于2004年9月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整合概念。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风险识别、企业风险衡量和企业风险处理三个方面。
企业风险识别的主要任务是明确企业风险的存在,并找到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后面的风险度量和风险决策奠定基础。
企业风险衡量是在风险识别之后运用一定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以便确定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企业风险管理将会提高企业发现机会的能力和将风险变为机遇的能力,促使企业的资源分配更为合理,并更好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有效性,提升实际工作流程中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三、企业风险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风险评估不足,导致内部控制设计过度,管理成本增加。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前提。企业的风险控制应针对风险不能避免并且采取手段可以控制的风险。由于对风险评估的不准确,致使在内控制度设计时,控制环节过于繁杂方面,导致控制成本过高。
(二)由于企业作业流程的关联性和内部要素的流动性导致风险放大。
内部作业流程是企业的正常生产,其正常运行既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又涉及到生产力中的人、财、物以及信息的各个要素。由于部门沟通、要素流动等原因导致可容忍风险被放大,或者应该控制的风险未控制,影响到作业流程的正常运行甚至最终影响到财务信息的质量。
(三)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风险增加。
在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中的一个细胞,受外部竞争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目前的通信企业,既有来自于电信运营商内部的竞争,还有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带来的技术风险。这也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于企业在所有业务流程之中的风险,内控系统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因此,对于内控设计过度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的处理,减少过高的管理成本。对于外部风险,在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仍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四、强化风险管理,推进企业资本性支出流程的再造和优化
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涉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包括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支出。通信企业由于行业技术特点,技术更新较快,用于技术更新改造的支出占其全部资本性支出的95%以上。资本性支出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通信企业的资本性支出管理普遍采用“集中采购+配套施工”的管理模式,网络设备均由集团或省级公司统一采购,地市公司、县级公司组织配套施工。整体流程涉及的层级和部门较多,流程链条较长,是内部控制的高风险领域。
(一)资本性支出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分析资本性支出流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程物资的实物管理风险。在通信建设中,工程物资是主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与集中采购的环节较长,导致实物不能及时满足建设需求,存在缺失风险;因建设周期较长,需求的快速变化而导致的设计落后、技术落后风险,以及物资呆滞风险。
2、在建工程管理引起的财务管理风险。从项目的立项到最终竣工决算,一个项目往往在半年以上,甚至超过1年。但实际工作中,由于采购订单的滞后使工程物资入账不及时;由于施工结算晚、初步验收晚、竣工决算时间较长的现象,使部分项目在已经投入使用后不能及时入账,影响折旧的计提。
3、信息风险。企业的经营决策,离不开对各种信息的有效处理。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资本性支出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本性支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另一方面会影响到企业信息的准确性,给管理者造成错误的决策,从而使经营风险加大。
(二)资本性支出流程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对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原因如下:
1、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未能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步。在当前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下,满足客户需求主要是网络的建设和扩容,但企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滞后于市场对企业提出的需求。
2、资本性支出管理缺乏过程管理和风险防范。由于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环节较多,工程建设中过程管理薄弱,业务流程前后衔接不顺畅,不能形成闭环管理,管理风险增加。
3、流程优化缺乏牵头部门。由于资本性支出的管理涉及到省、市、县三级管理部门,每级部门中各个部门仅负责流程的某一段,出现流程不畅矛盾时相互推诿,责任划分不清,每个部门都缺乏牵头整改的动机。
(三)强化风险管理,推进资本性支出流程的优化
在资本性支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无法回避的风险。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本性支出的作业流程以降低风险。
1、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规范资本性支出流程,降低制度管理风险。按照企业优化后的内部控制制度,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立项建设以及竣工决算,详细规定了各环节涉及的部门职责、流程关键点和控制要求,从采购申请、合同签订到工程物资的到货、接收、挑库、转资、决算等进行了过程要求,以有效降低实物管理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2、建立与经营业绩挂勾的定期的风险评估机制。企业在董事会一级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风险管理被分散在各职能部门中。要将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纳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以强化各相关部门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企业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定期测试,及时发现高风险点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落实。
3、建立与公司战略规划目标相适应的决策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快速的市场反映机制。目前的通信业,面临着行业内外、国内外的竞争,面临着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面临着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经营风险加大,因此,企业的决策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不仅能满足当前需求,更要有利于战略目标的达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增进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 《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第1版
[2] 戴玉双 吕崇德 《试论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研究》 《价值工程》2011年23期资本性支出范文第5篇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进行会计处理时,同时存在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处理原则,对预算资金的收支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对业务收支按权责发生制处理。”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在医院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准确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导致账面的资产和负债与实际不符。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结算方式种类繁多,名种应收未收、应付未付、预提和待摊的交易与经济事项和现金流转的背离程度相当大。要准确反映和核算医疗成本,采用权责发生制成为必然,而且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它有助于进行正确核算医疗成本。医疗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是投入在先,使用在后,对这些固定资产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来核算,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另外,对银行贷款利息的偿还和待发工资等这类负债,在收付实现制下只在偿还时才计入账簿,低估了财务风险,而在权责发性制下每月都要计入账簿,可以全面反映医院的债务状况和医疗成本。
二、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和反映资产价值。如把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结果是少计了当期费用,多计了资产价值,虚增了利润;反之,则多计了当期费用,少计了资产价值,虚减利润。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区分收效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本会计期间成本;凡是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并在产生效益的几个会计期间内均衡地摊销,分别计入几个会计期间的成本。依据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标准,可以确定医疗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单位支出根据配比原则不能讲入医疗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确定哪些支出应计入当期成本,哪些支出不能计入当期成本,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数据真实可靠。
三、收支配比原则
收支配比原则要求费用与其相关收益相匹配,即将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与相关的收入或产出相匹配。收支配比原则作为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用于利润确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带来一定收入,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有利得必有所费,所费是为了所得,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利润正是所得比所费的结果。收支配比原则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受益原则承认得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须按照原则区分有因果联系的直接成本和没有直接联系的间接成本。直接费用与收入进行直接配比来确定本期损益;间接费用则通过判断而采用适当合理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收支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合,将收入或产出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合,将一定时期的收入或产出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相配合。
在核算医疗成本时采用这一核算原则,能够准确分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准确计算出一个时期或某一病例成本。医疗成本的计量必须在确定成本对象之后合理、准确地应用收支配比原则,将医疗费用与收益相配合、将科研费用与新知识产出或技术改进相配合。
四、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一条准则,它只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医院必须按资金取得时规定的不同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并专设账户;会计报表应单独反映其取得、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专款专用原则是预算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充分体现了非营利组织按出资人意愿使用资金的思想。医院在进行医疗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此项原则,保证国家利益的顺利实现。资本性支出范文第6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记录
在收付实现制下,单位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计录。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3年底的固定资产达到了很大的规模。但这并不能反映笔者单位当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仅仅反映的是单位自成立至今,尚未处置的、至今仍在单位财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明细账上的固定资产原值总和。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工作量的增加而损耗的,如此的核算方式,只能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发生偏离。另外,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如果固定资产发生损坏等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发生了固定资产减值,则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固定资产减值的经济业务并不涉及到现金的变化,不需要反映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没有对应固定资产减值的科目,不对固定资产减值进行任何会计处理,这同样也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偏离。由于缺乏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无法做到真实、准确。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隐性负债得不到有效的计量
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现金发生增减时才进行会计确认,因此,已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只要未进行现金结算,就无法反映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中。以笔者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项目支出为例,按支出的经济分类来划分,有些属于设备购置项目,有些属于大型工程。如果一项工程,其工程量、已完成可使用进度是在1至6月这6个月间均匀分布,但约定的付款方式是在3月底、6月底分两次支付。在当前的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3月、6月两次付现的时候,才进行会计处理,确认经费支出。这就导致1至2月、4至5月的月度会计报表,都不能如实反映单位因这项工程而形成的、预期会导致单位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得不到有效的计量
在收付实现制下,单位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没有得到有效的区分。笔者单位作为一家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无论使用的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的经费,也不论付款方式是财政直接支付还是财政授权支付,在账务处理上,一律在资金流出的当期计入经费支出。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使本应通过计提折旧从而分摊到固定资产存续使用期间的成本费用被一次性地计入了购置固定资产的当期,造成了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当期的支出金额大于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同时,固定资产存续使用期间,各期的支出金额小于当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和核算中部分存在着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的相关概念,但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单位资本性支出在付现的当期直接全额计入财政拨款支出,实际上是把资本性支出当做收益性支出来处理。这在导致衡量资产价值失真的同时,财政拨款支出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社会资源的耗用量也发生了背离,导致收付实现制下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实际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计量。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得不到准确的反映
净资产反映了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拥有的、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能力,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指标。净资产由两部分组成:固定基金与结余。固定基金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固定基金科目的会计核算总是与固定资产科目成对出现,账面金额也始终保持相等。由于收付实现制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计量,因此,固定基金也无法被准确反映。结余反映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达,即为收入-支出=结余。在支出不能被准确描述的前提下,账面结余金额自然也不能作为实际情况的精确反映。作为净资产的两个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基金和结余,都不能被准确计量,即单位的净资产无法得到准确的反映。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设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收付实现制下产生的多种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成本核算变得具有可操作性。这里笔者简要论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调整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原有五个要素,分别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在今后具体改革中,建议将“支出”要素调整为“支出与费用”要素,以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要求。“支出与费用”要素分为“经费支出”和“摊销费用”两方面。其中“经费支出”与原有“支出”要素的区别在于其将支出又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两方面;“摊销费用”用来反映单位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折旧和领用摊销。改革后的“支出与费用”要素既有利于进行传统的收支预算管理,又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调整
1.资产类科目调整
首先,“固定资产”科目下设两个子科目:“原值”、“累计折旧”,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其次,设立“应收款”科目,用于核算采取权责发制带来的应收事项。原“暂付款”科目专门用来核算涉及货币资金流出的挂账事项。
2.负债类科目调整
应在负债类科目中设“应付款”科目,用于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带来的应付事项。原“暂存款”科目专门用来核算涉及货币资金流入的挂账事项。
3.净资产类科目调整
首先,设立“存货基余”科目,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所形成的净资产。其次,设立“固定基金”科目与“固定资产”科目相对应,下设三个子科目:“原值”、“累计折旧”和“损失”,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净资产。第三,设立“当年可用经费”科目,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当年可用资金形成的净资产,年末结转至结余,属于过渡科目。
4.收入类科目调整
在“拨入经费”科目下设两个子科目:“拨入资本性支出经费”和“拨入权益性支出经费”,用于将资本性支出与权益性支出分开核算。在“拨入资本性支出经费”和“拨入权益性支出经费”下各自设立两个子科目“拨入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入项目支出经费”,“拨入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入项目支出经费”的下级科目与现行会计制度下的下级科目相同。
5.支出与费用类科目调整
首先,在一级科目“经费支出”科目下设立两个子科目:“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用于将资本性支出与权益性支出分开核算。在“资本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下各自设立两个子科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本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下设两个子科目:“存货购买”和“固定资产购置”。“资本性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下设子科目“固定资产购置”。“权益性支出—基本支出”和“权益性支出—项目支出”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即与现行会计制度下的子科目大体相同。其次,另设一级科目“摊销费用”。“摊销费用”科目下设立两个子科目:“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和“存货领用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和“存货领用摊销”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经费支出类科目,最终结转至结余科目;摊销费用类科目,最终结转至基金类科目。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调整
1.经济业务与实际付款分属
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核算以支出业务为例,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借记“经费支出”,贷记“应付款”,具体明细科目省略。当支付对应款项时:借记“应付款”,贷记货币资金类科目。
2.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购置时:借记“资本性支出—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固定资产购置”,贷记货币资金类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基金—原值”。固定资产无偿拨入或盘盈等情况时:借记“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基金—原值”。固定资产存续使用期间:计提折旧,将购置费用平均摊销到各期间内,不留残值。借记“摊销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当期期末,结转费用至净资产时,借记“固定基金—累计折旧”,贷记“摊销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正常到期处置时:固定资产处置所得计入处置当期的其他收入。当期收支结转后,期末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操作。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原值”,表示资产的注销;同时借记“固定基金—原值”,贷记“固定基金—累计折旧”表示行政事业单位对该资产的占有权同时消灭。
3.存货的会计核算
存货购置时借记“资本性支出—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存货购买”,贷记货币资金类科目。同时借记“存货”,贷记“存货基金”。存货领用时借记“摊销费用—存货领用摊销”,贷记“存货”;领用期间期末结转收支时结转至“存货基金”,借记“存货基金”,贷记“摊销费用—存货领用摊销”。
4.月末和年末结转
月末结转时,应将“摊销费用”结转至基金类科目;“经费支出”结转至“当年可用资金”科目。例如:“摊销费用—存货领用摊销”转入“存货基金”科目;“摊销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转入“固定基金—累计折旧”科目。“经费支出—资本性支出”、“经费支出—权益性支出”转入“当年可用资金—资本性支出”、“当年可用资金—权益性支出”。年末结转时,应将“当年可用资金”结转至“结余”科目。例如:“当年可用资金—资本性支出”、“当年可用资金—权益性支出”转入“结余—资本性支出”、“结余—权益性支出”。
(四)会计报表的变化
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的现值可以得到正确的反映;经济业务与实际付款分属不同会计期间造成的负债可以得到及时的反映;净资产类科目里,基金类科目可以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占有的非货币资产,结余类科目可以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真实的收支差额。二是在收入、支出各表中,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区分了资本性和权益性的资金流,经济业务发生后可以及时在账面上得到反映。资本性支出范文第7篇
(一)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标准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比较认同的有两种标准:一是支出的效益,二是支出的属性。所谓“支出的效益”是指由于一项支出发生而产生经济效益时间的长短,如果一项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反之,属于收益性支出。以“支出的属性”为标准对支出进行划分时,如果一项支出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则属于资本性支出,否则为当期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
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可见,会计制度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采用的标准是“支出的效益”。2006年《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基本准则中虽然没有提及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则,但是从其规定来看,仍然有相似的含义,只是其采用的标准变为了“支出的属性”标准。
(二)两种标准的比较 “支出的效益”标准,重点在利润表,但是却忽略了“资产”这个核心要素的确认问题。按照“支出的效益”标准,如果一项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应该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但是这些支出可能并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这将导致“资产”不实,如“待摊费用”。“支出的属性”标准,重点在资产负债表,按照“支出的属性”标准,企业发生的支出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标准严格了资产的确认,避免了资产不实,但对于一些效益长于一个会计期间,又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
基本准则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转变为“支出的属性”标准,保证了资产的真实性,体现了资产负债表作为第一报表的重要性,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是,对于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受益期长于一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基本准则规定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与配比原则显然是矛盾的。另外,基本准则的这一规定与会计实务中的具体会计处理也存在矛盾。下面将以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二、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的矛盾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
(一)经营租赁(1)会计实务的处理。租赁准则规定: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以下简称1号解释)规定: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2)基本准则的处理。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与出租人购置资产的支出性质不同,购置资产的支出形成了出租人的资产,可用于多次经营租赁,而初始直接费用只对应单独的一次经营租赁。初始直接费用,按照基本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但是,由于初始直接费用的受益期可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完全由发生当期负担,显然不符合配比原则,因此1号解释中对金额较大的初始直接费用,规定可以分期计入损益。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规定不一致。
(二)融资租赁(1)会计实务的处理。租赁准则规定: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这种处理将高估未实现融资收益,与内涵报酬率的规定相矛盾,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规定,做一步抵消分录,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贷记“长期应收款”,将初始直接费用从“长期应收款”中抵消。两步合并后发现,初始直接费用实质上是抵减了“未实现融资收益”,再通过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分期计入了损益。(2)基本准则的处理。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与购置租赁资产的支出性质类似,都是为完成这一次租赁安排而发生的支出,符合资产的定义。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今后需从租金收入中获得补偿,初始直接费用越多,其所要求的租金就越多,预期将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且成本能可靠计量,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根据基本准则应当计入资产价值。会计实务的处理与基本准则的规定不一致。
三、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协调的建议
虽然基本准则采用的是“支出的属性”标准来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但由于其对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受益期又长于一个会计期间支出的规定与配比原则相矛盾,在会计实务处理当中,并不完全按照基本准则的规定来处理。而是兼而有之的采用了“支出的效益”和“支出的属性”双重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具体准则的制定应与基本准则前后一致,这样才能形成一套逻辑严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本着更好的实现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的目标,在兼顾资产的真实性和配比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基本准则第三十五条的表述做如下修订:企业发生的支出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且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资产。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发生时确认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分期计入损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资本性支出范文第8篇
(一)环境成本核算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环境活动增多,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的约束力也越来越强。由于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其价值及消耗成本必然上升,从对企业自身盈利目标的影响来看,环境问题使企业成本增加,企业要为现期环境活动承担的责任更重,环境风险及环境成本的发生对财务的影响也必将增强。为此,需要实施科学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成本控制。
环境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掌握全面、可靠的环境成本信息基础上。将相关的环境成本信息纳入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有助于企业从相关经济指标中全面了解其环境成本与绩效。分析环境成本中哪些是不良环境行为导致的,哪些是生产经营中低效使用资源、排污排废等导致的,哪些是必要的、合理的支出,从而促进企业完善环境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合理控制环境成本,降低环境资源利用成本,提高应对未来环境风险能力,获得绿色比较优势和收益,实现持续发展。
(二)环境成本核算满足相关利益者经济决策的需要环境成本核算是以社会环境资源的保护和耗费为中心展开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不仅企业管理者进行环境管理需要环境成本的信息,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也需要环境成本信息。随着环境问题对企业影响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更期望其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合理管理环境支出。在环保需求提高的经济社会,利益相关者迫切需要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加以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及分析,提供利益相关者决策需要的相关环境成本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身利益。
(三)环境成本核算为绿色GDP的推行奠定基础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自2004年启动“全国试点省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估调查”项目,完成了“绿色GDP”项目中的一部分一环境污染损失调查的工作。从调查结果看,绿色"GDP核算”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困难,“环境损失”、“资源损失”等资料搜集、统计难度大。绿色GDP核算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基础数据支持。所以为促进绿色GDP的实施,应当在企业实行绿色会计,将环境成本核算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中。
二、环境成本核算账户设计
(一)资本性支出账户“环境支出――资本性支出”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长期环境资产及长期环境待摊费用支出。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确认原则,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资本化环境支出最终应确认为环境资产(包括环境固定资产、环境无形资产)和长期环境待摊费用。所以,还需要在“环境支出――资本性支出”账户下设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三个明细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为购建长期环境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所发生的成本,贷方登记结转的达到预定用途的环境长期资产成本以及月末转入“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金额,该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反映一定时期企业长期环境资产投资总额及长期环境待摊费用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的长期环境资产项目的支出。企业发生的环境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环境支出――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环境成本,用于长期环境资产,环境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形成环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别借记“环境资产――固定资产”、“环境资产――无形资产”,贷记“环境支出――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环境支出――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发生的待摊期在一年以上的环境费用支出,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环境支出――资本性支出(长期待摊费用)”。
(二)成本性支出账户“环境支出――产品成本性支出”账户核算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应当由产品生产成本负担的环境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产品成本负担的环境支出,贷方登记转入产品生产成本的金额。该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反映应由产品负担的环境成本总额。计入产品成本的环境成本,关键是“环境支出――产品成本性支出”账户归集的环境成本结转到“生成成本”账户时间的确定,如定期月末结转,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三)费用性支出账户“环境支出――费用性支出”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除环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产品环境成本之外所发生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环境支出。该类环境成本项目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原则上发生时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因此,环境费用性支出发生时,先在“环境支出――费用性支出”账户借方归集,月末再转入“环境费用”账户,计入当期期间费用。该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反应企业环境费用性累计支出,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资本性支出范文第9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 项目储备 经济效益
一、引言
企业全面预算由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构成,而项目预算是业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全面预算管理要求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深度融合,强化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衔接的有效性,以实现项目预算与财务投资能力对接。由此实务中衍生出预算项目储备管理模式,即由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编制并形成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程序到位、可研深度满足计划编制要求的项目储备库。财务部门可依据本单位的财务投资能力,在项目储备库中选取项目纳入年度财务预算。
由于业务部门建立项目储备库时通常重技术轻效益,同时由于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无法有效参与项目储备管理,导致财务人员从项目储备库选取项目时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造成项目计划与财务预算脱节。因此,需要基于项目预算视角,构建一套项目评价体系,以确保财务部门能有效参与项目储备管理,并确保存在财务投资能力约束时,能从项目储备库中选取具有财务可行性和较好经济效益的项目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从而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辅助管理工具。
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基于前述项目储备模式下预算管理现状,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于项目资金支出属性原则。将所有的投资项目按其资金支出属性,划分为资本性支出项目和成本性支出项目两类,且分别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评价其经济效益。(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对于项目效益性评价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对于资金支出属性评价主要运用定性方法。(3)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相关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取得性,在满足评价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简化操作、可理解性强,以确保评价指标的可行性。(4)财务评价原则。项目储备阶段职能部门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社会效益等因素已作充分评估,基于财务部门的职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突出财务评价功能,即突出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与经济效益。(5)预算年度经营目标相关性原则。即项目经济效益评价要以公司经营目标为导向,尽量提升评价指标与公司经营目标的相关性,以有利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三、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两个阶段、两条主线、多项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所谓“两个阶段”是指首先要判断项目的资金支出属性是资本性投入还是成本性投入,然后再根据项目属性运用相应评价方法进行效益评价;“两条主线”是指对资本性支出项目和成本性支出项目分别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选取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多项维度”是指采用多个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价,避免评价的片面性。
(一)资金支出属性判别。按照前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判断项目资金支出属性,即资本性支出和成本性支出的属性判断。目前税法和会计准则均对资本化和费用化定义了判断标准,归纳如下:(1)会计标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论新建项目还是续建项目,若能够增加资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且支出能够可靠计量,应予以资本化,否则应予以费用化。(2)税法标准。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还对大修理支出资本化给出了定量标准,即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且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3)结论。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无论会计标准还是税法标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限实质上是该项投入是否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入,即投入所产生的回报是否在未来(一年以上)期间分期收回。
总结起来可通过以下判定标准判断项目投入能否产生未来现金流入:(1)整体更换能够单独发挥作用的设备资产;(2)新增生产能力、增强了现有设备资产技术水平或提升了现有设备生产能力;(3)部分更换或修理设备资产时,修理支出达到取得设备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且使用年限能延长2年以上。将符合以上条件的项目划分为资本化支出项目,否则界定为成本性支出项目。
界定了项目的资金支出属性,接下来就要分别资本性支出项目和成本性支出项目的不同特点来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方法。
(二)资本性项目支出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资本性项目具有初始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且投入和产出均可计量,依据前述“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设计原则”,资本性项目经济效益可选取以下指标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其中“预算年度经营目标相关性”原则主要通过设置评价标准来实现,即以目标公司预算年度预算指标为标准来评价指标优劣,以确保淘汰那些影响预算目标顺利实现的项目。
运用上述指标体系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时,为便于综合评价项目经济效益及比较不同项目的优劣,需要将上述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指标赋权,以得到单一的综合评价指数。
1.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的作用在于统一指标的极性和量纲,统一指标极性的通常做法是将极小型指标取倒数,将适度型指标按公式xij=1/|x'ij-k|进行转换,其中k为原始数据x'ij的均值,xij为作转换处理后的数据,以使所有指标统一转变为极大型指标;统一量纲的一般做法是标准化,标准化转换公式即xij=(x'ij-k)/ σ,其中σ是标准差。
2.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确定方法主要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前者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后者如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离差最大化法等。本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四个指标的权重。
经过上述数据处理后,对资本性项目运用多个指标进行评价的结果就可以通过加权平均处理后,转化为单一指标,本文称之为“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以“R”表示,R值越大项目经济效益越好。
R=∑(现值指数×40%+投资利润率×20%+单位投资销售收入×20%+现金流量债务比×20%)
当年度财务预算对公司资本性投资规模有约束、但所有R>0的项目投资额总和超过财务投资能力时(即多项目决策),可通过按R值从高到低的方式排序选取最优项目组合。这样可确保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出最优项目组合,以保证在满足财务预算约束条件下,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得到优先实施并纳入年度财务预算。运用“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指数R”进行资本性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可归纳如图1。
(三)成本性项目支出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由于难以衡量成本性项目支出的产出,适宜运用“最低成本法”思路评价其优劣。但最低成本即最少投入有时并不意味着最佳效果,可能导致投入不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成本性项目支出的理想评价标准不应是最低成本,而应是最合理的成本,因此标准成本理应成为评价成本性项目支出的理想标准,未实施标准成本管理的企业可用行业平均成本水平替代标准成本。
在评价单个成本性项目支出时,可直接比较计划投资额和标准成本,只有计划投资额小于或等于标准成本的项目才可能纳入项目储备库或进一步纳入财务预算。而对于大于标准成本的项目,应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控制投入规模,只有当投入规模压缩至小于或等于标准成本时才能纳入项目储备库。
当年度财务预算对公司成本性投入规模有约束时(即多项目决策),与前述资本性项目处理方式类似,可筛选出所有计划投资额小于或等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性项目,然后将这些项目按“计划投资额偏离标准成本的程度”进行排序,偏离程度越低的项目优先纳入财务预算。之所以按“计划投资额偏离标准成本的程度”进行排序,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最低成本即最少投入有时并不意味着最佳效果,对于成本性项目支出的理想评价标准应是最合理的成本,即标准成本,即计划投资额在小于或等于标准成本的情况下,越接近标准成本,意味着计划投资额越合理。
上述成本性投入项目评价思想可用“标准成本离差率δ”量化处理,计算公式为:δ=(计划投资额-标准成本) / 标准成本, 运用“标准成本离差率δ”进行成本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可归纳如图2。
综上,项目经济效益最终表现为“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指数R”(适用于资本性支出项目)和“标准成本离差率δ”(适用于成本性支出项目),对于任何项目均可通过计算其R值或δ值评价其经济效益,并据此判断其是否可以入选项目储备库,决定是否将其纳入年度财务预算。
四、应用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从财务预算角度看,构建并应用基于预算项目储备模式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保证入选项目储备库的所有项目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效益性;有利于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有效识别项目库中各类项目优先次序,有助于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效益高的项目,为财务预算资金安排提供依据,从源头规范预算资金支出规模、属性并规避税务风险,并促进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融合与衔接。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组织与流程保障。要实施“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实现其在项目储备管理和预算管理中的预期目标,首先必须在组织与制度流程上予以保障,即明确规定在项目储备环节开展经济效益评价是必经环节,并明确财务部门是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职能部门。
(二)数据支撑保障。由于数据质量是评价结论可靠性的直接保证,因此需要相关业务部门在项目可研阶段保证增量、投资额等参数预测质量。
(三)技术安全评价先行。由于“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只评价财务可行性与项目经济效益,因此纳入评价范围的项目必须首先通过技术安全性及社会效益评价。
(四)评价指标可根据需要替换。本文所述评价指标是基于某中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目标构建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运用该指标体系时可根据本企业行业特点、具体经营目标等情况,在遵循本文前述指标体系设计框架和思路的原则下,适当选取评价指标。S
参考文献:
1.李明哲.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7,(2):35-43.
2.罗建钢.财政支出效益:一个评价框架[J].财政研究,2003,(3):2-5.
3.陈东升,陈明桀.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5,(2):67-68.
作者简介:资本性支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原则;教育成本;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比较注重社会效益。然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各高校要积极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但是,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只有遵循特定的会计原则才能控制教育成本、改善内部管理,才能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一部分,应按照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进行。由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主体非经营性活动基本不核算成本基础之上的,所以有些会计原则与核算成本的要求产生了冲突。为了保证教育成本核算的质量,高等学校在遵循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大部分会计原则基础上,还须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对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同时存在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处理原则,对预算资金的收支处理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对经营活动收入和支出的处理按权责发生制进行。那么什么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呢?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编的《会计》(2005)一书中对权责发生制的界定:“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用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它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企业经营活动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高等学校之所以采用收付实现制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假设:高等学校会计核算要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里国家预算资金的运动,以本期实际收到和实际支出的资金作为核算的数据,准确地反映报告期的预算经费收支情况,以检查国家预算中有关教育经费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准确反映学校的收支情况,导致账面的资产和负债与实际不符。例如高等学校学生欠缴的学费不在账面反映。目前学生欠费额相当大,少计了学校资产。另外,固定资产一次性全部计入支出,导致当期支出数额庞大,并且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同时通过固定基金核算的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的价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维持固定资产的再生产,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脱节。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经济交易与流转发生背离的情况非常普遍,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结算方式种类繁多,各种应收未收、应付未付、预提和待摊的交易与经济事项和现金流转的背离程度相当大。要准确反映和核算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采用企业成本核算中普遍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成为一种必然。采用权责发生制是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它不仅有助于进行正确核算教育成本,而且能如实反映高等学校在教育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责任。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是投入在先,使用在后。对这些固定资产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来核算。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净值。另外,对银行贷款利息的偿还和欠发工资等这类负债,在收付实现制下只在偿还时才计入账簿,低估了财务风险,而在权责发生制下每月都要计入账簿,可以全面反映高等学校的债务状况和各期教育成本水平。
二、收益成本配合原则
收益成本配合原则又称配比原则,它要求费用与其相关收益相匹配,即将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与有关的收入或产出相匹配、相比较。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或产出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或产出和费用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的收入或产出与为取得收入或产出所发生的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
收益成本配合原则作为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用于利润确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会带来一定的收入,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有利得必有所费,所费是为了所得,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利润正是所得比较所费的结果。收益成本配合原则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受益原则承认得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并非所有费用与收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须按照收益成本配合原则区分有因果联系的直接成本费用和没有直接联系的间接成本费用。直接费用与收入进行直接配比来确定本期损益;间接费用则通过判断而采用适当合理的标准,首先在各个产品和各期收入之间进行分摊,然后用收入成本配合来确定损益。
在实际工作中收益成本配合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合,将收入或产出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合,将一定时期的收入或产出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相配合。例如为培养教育学专业学生所发生的支出不能计入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成本中去,把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在计算成本时剔除。本学期购买的教学用品支出不能计入下学期中去。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规定:“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经营支出与相关的收入应当配比”,并没有对高等学校进行成本核算必须遵循收益成本配合原则进行规定。但是在核算教育成本时采用这一核算原则,能够准确分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准确计算出一个时期或某一项教育产品成本。高等学校各项成本的计量必须在确定成本对象之后合理、准确地应用收益成本配合原则,将教育的费用与教育的收益相配合、将科研的费用与新知识的产出或技术改进相配合。
三、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又称“收益支出”,是指企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其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因而由本年收益补偿的各项支出。这些支出发生时,都应记入当年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资本性支出是指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涉及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支出,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先计入资产类科目,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资本性支出是与收益性支出相对称的。它是指单位发生其效益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包括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支出。
收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和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如把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结果是少计了当期费用,多计了资产价值,虚增利润;反之,则多计了当期费用,少计了资产价值,虚减利润。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本会计期间的费用成本;凡是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并在产生效益的几个会计期间内均衡地摊销,分别计入几个会计期间的费用成本。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但是目前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没有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进行区分。依据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标准,可以确定事业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基本建设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单位支出根据配比原则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确定哪些支出应计入当期成本,哪些支出不能计入当期成本。要准确核算教育成本,就必须遵循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高等学校的支出中,也存在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要准确地核算教育成本,也必须遵循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四、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指对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反映。这条原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一条准则,它只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这是高等学校成本核算区别于一般企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专款专用原则对于高等学校的资金使用权限固然有所削弱,但却是出资者对其资金使用的一种约束和控制,是对高等学校不要求投资回报的资金使用的一种要求,是出资者权利的体现。
在资金投入主体较多,投入项目较多的高等学校,必须按资金取得时规定的不同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并专设账户;会计报表应单独反映其取得、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专款专用”原则是预算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充分体现了非营利组织按出资人意愿使用资金的思想。高等学校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此项原则,保证国家利益的顺利实现。
权责发生制原则、收益成本配合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专款专用原则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会计主体,正确地核算收入和成本,是高等学校核算教育成本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郭睿.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04).
[2]杨克忠.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于出租的房产计入什么科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